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

2024-07-21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今后喻时代下,作为传统文化理想传承人的儿童却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大,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呈现衰落状态。文章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哈尼民俗村为例,阐释作为传承文化的哈尼哈吧传承面临危机,通过儿童热衷流行歌曲的现象,对于儿童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给予启发。

关键词:后喻文化;文化传承;儿童教育

一、前喻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承

元阳县隶属位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箐口哈尼族民俗村人口以哈尼族为主。哈尼族这一勤劳的民族自从唐代迁入哀牢山地区后,其祖先放弃了原来的游耕事业,依山就势开辟了梯田农业。①

哈尼哈吧作为哈尼族的口传叙事,是一种古老的歌唱调式,是世世代代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为核心的哈尼人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

传统的农耕方式的知识,诸如何时灌溉、何时插秧,如何犁田、如何收割等,这些都是通过父辈向子辈口耳相传的方法,将农作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父辈向晚辈传递知识,晚辈向长辈学习就是米德所说的“前喻文化”。前喻文化是一种面向过去的文化,在前喻文化的社会中,文化传统很少发生改变,此时的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不易变动性,“前喻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长辈在日常行动中所表现的这样一个设想,即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无变化的,永恒相同的。”②箐口村和中国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在过去的岁月里,农耕是主要的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具有不易变动的特性,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前喻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农耕社会诞生的哈尼哈吧,无疑也带有这种社会文化的特质。在前喻文化的社会,长辈具有绝对的权威,晚辈从长辈那里获得知识,依靠家庭的传承文化的方式,一代一代的继承从老祖宗那里留下来的经验和技能。

二、后喻时代下传统的衰落和现代性的兴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箐口村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周边县镇,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这一现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家中的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带来了传统农耕经验传承的缺位,伴随而来哈尼哈吧传承的逐渐衰落。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村中的儿童几乎不会唱哈尼哈吧。家庭、学校并不会教儿童学习哈尼哈吧,一是因为哈尼哈吧演唱难度大,并非每一个哈尼人都会演唱这种曲调复杂的古歌,二是因为家庭和学校这些规训场所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要从儿童教育开始的重要性。原本可以作为哈尼哈吧传承人的儿童们对哈尼哈吧兴趣不大,反而对当下时兴的流行歌曲有着很大的兴趣。

相较于哈尼哈吧,流行歌曲主要在文本内容、歌曲的韵律节奏、演唱时长和演唱语言有着众多优势,成为儿童钟爱的对象。这种儿童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超过了对于哈尼哈吧的喜爱,这是当下全球化时代“后喻文化”的一个体现。后喻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传递模式,代表未来的是晚辈,而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③后喻文化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的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从上个世纪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媒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深刻的社会变革,改变了之前文化呈稳定不易变动的状况,使得文化变得更加倾向于推陈出新,创新伴随着进步,整个社会也不同于前喻文化存在的社会,此时的社会更加富有生命力与活力,逐渐呈年轻化的走势。如今,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们可以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不再局限于由父辈、祖辈那里的口耳相传,而是变得更加开放。哈尼哈吧关于农耕生活的唱词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儿童来说是陌生的,儿童则更愿意接受和喜欢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同时又朗朗上口简单易学的流行歌曲。

“在前喻文化中,人们通过白发苍苍的长辈所具有的个人尊严和历史连续感来体现过去和未来。”但是在后喻文化的时代“人们希望那些尚在母腹中不安地躁动着的孩子能够成为未来生活的象征”④前喻文化的时代已经过去,哈尼哈吧那种传统的传承方式显然在当今后喻文化统领的时代缺少了传递的动力。家庭、学校、社会、传媒这四个文化传递所作用的场域,在如今后喻文化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喻文化的社会中,青年一辈是文化传递的主体,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化、变迁,打破了前喻文化时代中文化的稳定不易变动性,而是赋予文化以生机和活力,加速文化在长辈和同辈之间的传递。

三、对于儿童教育的启示

基于前喻文化时代的哈尼哈吧,在传承方式方面遵循着传统家庭式父辈传给晚辈这种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方式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当今这样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对于传统口头史诗的热情不再,反而对于流行文化的热衷,对传统的民族口头文化叙事史诗提出挑战。如今,哈尼哈吧点多面广,收集保护传承的专业人才匮乏使哈尼哈吧的传承面临危机。从儿童对于流行歌曲的喜爱中得到启示,在学校成立专门的哈尼哈吧兴趣小组,定期请哈尼哈吧传承人将关于哈尼哈吧的故事,出版关于哈尼哈吧的书籍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而这些耳濡目染的教育方式使得儿童能更深层次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前喻文化驚艳的时代,父辈和祖辈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口耳相传延续着本民族最最宝贵的文化瑰宝,如今我们要铭记这些历史这些辉煌的口传史诗,在保持原有文化风格的同时,吸纳新生文化元素的生机和活力,这样才能使得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让儿童也认可、传承哈尼族的瑰宝。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注解:

①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②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③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④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参考文献: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米德.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化浪潮的不断翻滚,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黎族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面对社会文化日益趋同化的倾向,黎族文化研究者目前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在保留历史,更是在拯救并守护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国家的民族文化安全。

【关键词】研究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传承和保护;多样化;开放性

当前,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研究已经得到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学者的极大重视。海南岛是全国最大的黎族聚居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热带气候特征,孕育了独特的黎族原生态文化。但目前,随着现代传媒和多元文化的入侵,黎族文化已逐渐被现代强势文化所“覆盖”和“遮蔽”,许多古老的文化遗传甚至濒临灭绝。近些年,黎族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专门性的研究工作开始得到真正重视。但从总体上看,虽然有着一批对黎族进行全面深入考察研究的著述成果,但是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研究来比照,海南省对黎族文化的研究工作还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

多数研究都是对本民族已固有的民俗风情、经济形态、文化产品等进行的孤立的表层描述性研究。而对黎族文化传播手段、传播途径、传承和保护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在受大众传媒和多元文化语境深刻传染的大背景下,对于民族间文化同化濡染,对于民族文化传播、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依然有着很大的空间。有些甚至还处于研究的盲点,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对黎族文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笔者对加快海南黎族文化研究进程的多样化途径进行了探究。

一、成立黎族文化研究室、研究基地的必要性

广东技师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邢植朝曾提出“黎族学”的建设构想,他还认为这将是对未来黎族研究的提升。“黎族研究,已进行了大半个世纪。对于这样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的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与深化,如何做到傳承与理论上的创新,如何作为一门学问——‘黎族学’去进行研究,这是值得学术界重视和努力的问题。”海南黎族的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对该民族的研究一直缺乏系统性和深度。最早的黎族文化研究机构是在1984年,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自此,该学院王海、江冰、邢植朝、詹贤武等开始致力于黎族文化的研究,并呈现出了一系列黎文化研究成果,一度引起民族学界的广泛关注。1988年海南建省后,原广东省的一些黎族研究学者陆续转向对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一些民族研究机构虽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都处于个别和个案的研究状态,科研成果稀少。对黎族文化的系统考察与研究也因此陷于停滞状态。而此时,全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正在热火朝天地丰富起来,黎族文化研究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相比落后了一大步。鉴于此情况,2005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正式成立了“黎族学”研究中心,专门系统研究海南黎族。2008年,“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在琼州学院揭牌成立,开始有计划、深入地开展海南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并逐步形成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学、文艺学、教育、体育等多学科交叉融汇的特色。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是个链条,黎族文化的研究需要不断加大队伍建设,增强研究力量,综合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和研究特长,整合团队资源,才便于进行大规模和深入系统地研究考察工作,提高研究的系统性和学理性。

二、扩大黎族文化研究队伍,加强研究人才的培养

2003年,海南大学“黎族研究中心”作为海南省第一个专门研究黎族的基地成立。研究基地的成立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研究的系统化和轨道化,有利于研究队伍的组建。研究者也应该认识到,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的同时,黎族文化研究者的队伍也需要不断壮大和发展。目前,海南省高等院校还没有开办与黎族等少数民族相关的专业,仅有一些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或讲座。作为多民族聚居地的海南岛没有自己的民族学院也是颇为遗憾的。

海南岛是个有着30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学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将增加本地区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机会,增强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意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时将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濒危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使得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更健康、更专业的途径得到宣传和传承。

作为唯一研究黎族机构的黎族研究中心,承担着黎族文化研究的重任。不断引进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人才,对于提高黎文化研究水平,开拓黎文化研究领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另外,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明显趋势和必然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黎族文化研究者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和领域,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融入到对黎族的研究中来,在研究中才能不断创新,使得黎族文化研究成果更加丰富,更加深入。

自身的亲切体验和经历对于研究者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目前,黎族研究队伍中,黎族出身的研究者并不多,这也是学科研究领头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开设相关专业,延伸研究领域,不断加强对黎族研究人员的培养将是一个捷径。黎族同胞因其有着丰富的亲身经历,以及拥有了解更多的本民族文化尤其是熟练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能力,因此在研究黎族文化过程中将有更深刻的体会,能够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创新视角。

三、注重研究思想的开放性,加强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的交流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得到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于全人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全国每年都会开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等各类主题的研讨会,作为黎族文化研究者,积极参与到国内国际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坛中,加入其研究组织,将大大促进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于起步较晚的黎族文化研究来说,在交流中将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这必将促进黎族文化研究的进程。

少数民族研究有着差异性,也有共性,有着一定的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黎文化研究者既要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脚步与国内研究相一致,同时,更要努力呈现出本少数民族的研究特色。

四、在对黎族文化进行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本民族资源的开发,同时拓宽宣传途径

作为黎族文化研究者,在拓宽本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同时,应不断挖掘黎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开发出更有价值的黎族文化资源,推动海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前,在黎族文化研究成果中,还较少有研究者对当前处于大众传媒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黎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当代媒体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影响力。而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省份尤其是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领域中涉及到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媒介全球化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带来的冲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并不断深入。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这些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影视作品不仅对本民族文化起到廣泛的传播和传承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本民族同胞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少数民族在看到本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知晓和传播后,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表现出更大的自信心。同时,现代化技术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储存,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由此看来,加强本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开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而影视作品的拍摄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有着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一重任必将由黎族文化研究者来承担,来实现。

五、研究者应对黎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黎文化研究既需要纯理论的定性研究,也需要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在对黎族文献、黎族文化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应努力对黎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如何使原生态、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和保护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面临的共同议题。对于黎族文化研究者来说,如何在海南省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背景下,以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更加开放的环境下,实现黎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近几年来,黎族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开办黎语电视频道或广播节目,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展,这些努力的价值和生命力都需要不断拓展。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如何实现与黎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互动和促进等问题有待研究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美]罗尔著,董洪川译.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商务印书馆,2012.

[2]王献军.黎族的历史与文化[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3]贾益.黎族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J].民族研究,2006(5):105.

[4]王海.黎族文化研究著述概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17-20.

作者简介:王晓晓(1986-),女,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杨海(1972-),男,海南琼海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载体,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彰显了文化的战略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对塑造高职高专精神,提高学校品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在校园长期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特点。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具有如下特征:1.应用性。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2.职业选定性。学生入校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确立职业理想掌握专业技能。3.特色性。高职院校要注重突出优势专业,注重专业知识的渗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4.行业指向性。高职院校要依托行业办学,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5.文化地域性。高职院校生源地相对集中,学生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 1、教育与熏陶。校园文化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熏陶师生,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化成信念、觉悟、习惯。2、导向与激励。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文化环境和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激励师生充满进取激情。3、约束与调适。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4、凝聚与辐射。校园精神能强化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凝成一股难以替代的力量。5、扬弃与创造。校园文化是“净化带”,消极的东西被过滤,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东西被发扬。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虽然同样是注重人的精神因素的作用,但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1、凝聚核心与目标不同。校园文化侧重学校自身凝聚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凝聚核心目标。2、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校园文化侧重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思想政治教育带有较强的政治意图和思想上的上层建筑色彩。

(二)思想政抬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1、思想政治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指导和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2、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优秀校园文化的根本手段,是校园文化向先进方向前进的可靠保证。

三、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日益更新、面对新问题、新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新举措、新思路,实现科学、系统和高效开展以满足学生成长成的需求。校园文化正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推动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点。校园文化浸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它与学校教学部门有密切关系。校园文化的内容是学校意识、观念的一般概括,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校园文化寓教于文化的方法体现了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趋势,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指出了方向,提供了经验。

(二)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提升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重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永无止境的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三)对实施实践育人具有拓展作用。2012年1月10日,在教育部、中宣部和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通过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讲座、职业技能大赛、企业家论坛、学术报告会、就业指导讲座等一系列“职”文化活动,规范和提升了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品味,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主流。

(四)对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具有筑基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社会上最新的思潮与时尚都会敏感地被校园文化所接受,不可能为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神圣”和校园的“纯洁”而封闭,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文化的“热点”和学生思想的“兴奋点”,逐步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抵御诱惑、弘扬正气的意识和能力,敢于同各种不健康、不正确的行为作斗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坚决维护大学校园的纯洁与高尚,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夯实基础。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学院精神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如我院校训“修德强技、树木树人”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和标志。凝炼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定位有利于有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一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把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优秀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创造性地融入管理制度中,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企业特色。

(三)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了科学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组织各种技能比赛,显示了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

(四)加强教书育人职责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必须全面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克服 “教书”和“育人”相脱离的弊端,并将优秀企业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校园的精神文化之中。

(五)注重物质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在校园文化建设层面上仍然面临 “发育不足” 和后天 “营养不良” 的先天尴尬境地。校园文化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和发展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校园文化中导向、灵魂作用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着校园文化。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人民日报20050118

[2]湛红艳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2)

[3]张宝君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N]吉林日报,2012-08-18(A7)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

江苏高中课程教学要求出台之后, 增设了《文化生活》该课程。《文化生活》是一门以中学生的所熟知的文化现象为依托, 以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以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能力为旨归, 以提高学生文化鉴别、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为目的, 引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程。

文化存在于我们周围任何角落, 在其他课程里, 比如语文、历史和英语等都有宣传各种文化, 那么, 我们高中政治课程里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一门课?

政治固然具有其教书育人的独特意义, 但另一方面也是由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第一, 这是由文化的功能和地位所决定的。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加人们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全面发展。

第二, 时代的发展凸显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文化竞争力成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基本素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西方携经济政治强势对中国进入的文化渗透。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第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统领和整合多元文化

第五,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 应该学会选择。了解文化的基本理论, 对于正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青少年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多年前, 美国有学者曾经预言:“假如将来有一天, 美国的原材料枯竭了, 美国的工人也不愿工作了, 但只要全世界还向往美国文化, 我们在市场上就仍是不可战胜的。同样的, 美国基辛格同仁公司总裁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 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向统一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发展, 那么这些标准就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逐渐被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 那么节目的编排就应该是美国的;如果世界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那么这些价值观就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 《文化生活》该门课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他教育我们高中学生热爱中华文化、辩证对待传统习俗的价值、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 同时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形成热爱生活,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 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和政治宣传, 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 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 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 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 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简言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这些基本概念反映在我们的政治课本中, 虽然只是简单的文字、材料, 但是作为任课老师, 我们可以通过自身讲述、视频图片等形象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书本中厚重的民族精神, 继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3 民族精神在课本中的落实

民族精神的弘扬, 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弘扬民族精神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乃是宣传民族文化, 使之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提醒我们每个政治老师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生活》一书的课程讲解, 将浓缩在书中的文化提炼出来,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 通过具体事例,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说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其次, 通过具体实例或讨论, 说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保家卫国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 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 展现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

最后, 明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引导学生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一个哲人说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她的历史、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生活,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包罗万象,有古老迷人的汉字,有充满智慧的《论语》,《孟子》,《道德经》,有文学的四大名著,有数学的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将来也会持久深远地影响着下一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我就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七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看到奥运会赛场上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住。1

这泪花代表了我们对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感动,这力量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字——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现代的中国,除了国力强大今非昔比,国际形象良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和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也打动了世界。作为代表祖国未来的新一代,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之根,熔铸中华民族之魂,让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民族地区政治精神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非选择题:

11、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我国福建籍渔船“闽晋渔5179号”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8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逮捕了渔船船长詹其雄,直到9月25日凌晨4时,被日方非法抓扣17天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才回国。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进行了合法的,有理有节的反制,既回击了日本,又不让局势失控,维护了地区和平。面对日本非法扣押,所谓的非法审判,詹其雄坚持原则,始终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表现出很强的主权观念和民族精神。在9.18当天,我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人也纷纷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民间保钓协会甚至准备登岛宣示主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呢?

1题:⑴ ①、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包括: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分﹚

②、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分﹚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面对日本的非法的、无理的的行为,国民纷纷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体现了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1分﹚

③、团结统一是我国民族精神基本内容。﹙1分﹚日本撞我渔船,抓我渔民,不仅我国政府反映强烈,而且激起我国民众和海外华人的集体愤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整体意识即团结统一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1分﹚

④、爱好和平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基本内容﹙1分﹚,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进行了合法的,有理有节的反制,既回击了日本,又不让局势失控,维护了地区和平,这也体现了我国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1分﹚

⑤、勤劳勇敢,其基本内涵包括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1分﹚材料中詹其雄面对日本非法扣押,所谓的非法审判,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这就体现了他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1分﹚﹙注意本题答案不同于选择题9,两者对应的材料有区别﹚

12.材料一:中国廉政网载文指出,我们必须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以有效地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

材料二: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 (1)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什么道理?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为什么必须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

2.(1)①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同时,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我们只有在不断丰富和发 民族精神,才能抵制西方糟粕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侵袭。(3分) (2)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候,它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③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中华民族精神必然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6分)

13、材料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承担起国家民族的命运,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鼓舞了中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情,成就了炎黄子孙顶天立地的方刚血性。

材料二: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社会里,我们当然要有自我保护的智慧,但我们也绝对不能丢掉血性。丧失血性的民族是可怕的,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刚强正直”的血性,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勇者不惧”的心理基础。然后是一种行为,一种敢作敢当,敢怒敢言,坚守维护公平,正义、良善、秩序的行动,是当我们面对不平与邪恶时刹孔夫子间勇敢的拍案而起。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道理?

(2)根据(1)的结论,谈谈你对“丧失血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的认识。

13、参考答案(1)材料一说明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无论在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4: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14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15.材料一: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广场举行。开幕式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全方位立体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无论是水、船、帆、木棉花等具体的物象,还是歌、乐、舞等艺术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岭南文化的元素,体现着岭南文化“开放进取、兼容并收”的精神内涵。太极、汉字、巨龙等展现了最富民族色彩的乐章。开幕式的文化定位是“立足中华文化、融合亚洲文化、彰显岭南文化”。 材料二:亚运志愿者是亚运会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十万“绿羊羊”志愿者投身于亚运安保,城市清洁,交通维护等活动中,以他们的微笑和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文明,将文明传遍世界。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亚运会开幕式的设计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征。

15(1)①立足中华文化,用太极、巨龙等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3分)②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凸显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3分)③开放进取、兼收并蓄,融合亚洲文化,体现充分的包容性;(3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奋斗目标,并号召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断努力。为此,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

简要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指出其依据。 16①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文化传统。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依据: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依据:文化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④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发展。依据: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三个方面即可,12分)

二、选择题:

1.2011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于2011年11月6日在韶关举行,根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2元。“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 ) ①发挥岭南文化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②发挥旅游业在广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③发展旅游文化,确保广东经济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

④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广东大众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0年6月12日正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文化遗产( ) ①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说明( )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6.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药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取了西药的一些特点,采取先进工艺,制造成中成药:有瓶装汤药,有冲剂,有药丸等。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这体现了(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C.西药优越于中药 D.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7.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2011年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落后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精神萎靡、消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9.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了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 10.《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上一篇: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证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