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分析范文

2023-09-19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第1篇

1. 建筑安全信息基本概述

建筑安全信息, 即在建筑过程中与安全有关的所有信息的总和, 它涉及的范围有建筑生产和管理的整个过程[1]。建筑安全信息的内容可以分为预防性、实施性、控制性、补救性及其他建筑安全信息几大类。其中:预防性的建筑安全信息, 包括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预案等等;实施性的建筑安全信息, 包括了技术规范、工程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合同等等信息;控制性的建筑安全信息, 包括了安全信息检查和工程变更信息;补救性的建筑安全信息, 包括了事故信息和经验总结;此外, 还有职业健康与卫生等等安全信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建筑安全信息的使用主体有三大类, 分别是政府机构、企业相关人员以及社会相关人员[2]。

2. 现阶段建筑安全信息传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建筑安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建筑安全信息主要是在政府、企业、社会这三个主体中传输, 然而由于每一主体本身具备的层次性, 使得安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免不了就有了层次上的局限性, 这很不利于信息的顺畅流通。比如拿政府机构这个主体来说, 其存在着不同职责的部委、不同级别的行政机关等等, 他们之间保持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因此, 若某一信息传输环节出现问题, 将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信息传输链接发生中断。

2.2 建筑安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流失性。

建筑安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流失性, 即安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导致信息存在失真或者不全[3]。一般来说, 安全信息发生不全或者失真现象, 与传输主体的主观认识发生偏差有很大的关系。主观的强化或者弱化, 都很容易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模糊。比如在建筑施工现场, 施工管理者下达了某个口头要求, 那么在之后的信息往下传输过程中, 每个工作人员就很容易带着自己的理解继续传输信息, 信息流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2.3 建筑安全信息的传输流程有待完善。

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套关于建筑安全信息传输的流程, 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很容易因为流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而使得信息传输效果不佳。比方说, 现阶段的很多施工单位管理者在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之后, 多数会从自身或者企业经济效益出发, 隐瞒信息的真实性, 使得安全信息没有得到上报。建筑安全信息在传输流程中发生纰漏现象, 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不良的素质有关, 同时也与一线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层次低有很大的关系。总之, 没有将建筑安全信息传输的重要性认清, 是信息在传输流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构建建筑安全信息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3.1 提高对建筑安全信息的重视度。

提高对建筑安全信息的重视度, 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来实现:建立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 提高安全教育的科学性;企业定期为相关工作人员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班, 必要的话还可以为其设立专门的内容考核;此外, 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企业在建筑安全管理上具体内容等等。

3.2 完善建筑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完善建筑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并且使安全信息的传输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将与安全信息管理相关的法律、技术、经济、文化等等手段相互链接, 使所有的信息传输渠道流畅起来, 减少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现象发生[4]。

3.3 全面提高建筑安全信息管理的技术水平。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使得信息在流通过程中的效率大大得提高了。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建筑安全信息管理应当吸收先进的技术, 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传输能力:参考国外成功的例子, 全面提高引进先进技术的意识;多招聘一些具有先进技术的人才, 对建筑安全信息进行专门的管理;及时将落后的信息传输设备进行淘汰, 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带来的信息传输被阻现象发生。

3.4 发挥其他优秀社会组织的作用。

国外在安全管理上, 十分重视对行业协会的运用。实践也证明了, 德国和英国在行业协会的帮助下, 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调节, 并且促使安全信息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而我们国家在行业协会的运用上, 远远没有那么广泛和深入, 这与协会本身的局限性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一方面, 政府可以适当强化协会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 协会本身在职能和体系上还要不断的完善起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安全信息机制的建立, 关乎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构建一个完善的建筑安全信息管理机制, 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安全信息传输中存在的局限性、流失性、流程的不完善性等等不足之处, 笔者提出了诸如提高对建筑安全信息的重视度、完善建筑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筑安全信息管理的技术水平、发挥其他优秀社会组织的作用四点可行性建议, 旨在引发更多行业人士的思考。

摘要: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 在我国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近些年来,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 对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阻碍影响。鉴于此, 笔者特对建筑安全信息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期待能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建筑行业,安全信息机制,构建,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海波, 赵丽, 张建国.构建建筑安全信息机制与预警模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3, 09.

[2] 林奔.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电气特性计算仿真[J].浙江理工大学, 2015, 12.

[3] 李哲.我国建筑安全监管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03.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第2篇

1.1 设计人员资质低

计算机技术当前在各个行业普及应用, 也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应用过程当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设计人员他们知识水平较低, 经验不丰富, 却认为依靠计算机技术就能够完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但往往在结构设计当中存在很多的漏洞。计算机技术虽然先进, 但当前仍需要人来控制, 若是设计人员自身的知识体系缺乏,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也难以满足具体的要求。此外, 结构设计软件有很多, 参差不齐, 若是设计人员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也难以发挥出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1.2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规定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当中还存在一些不合规定的现象, 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行业间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 而一些建筑企业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达到自身建筑成本降低的目的, 表现最为突出的一方面就是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选择不合规定的材料, 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给工程带来了极大的质量隐患以及安全隐患, 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信誉, 给企业带来无形的利益损失。

1.3 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安全意识淡薄

设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设计水平的高低, 也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当前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 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质量, 也就无法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设计方案在应用中也会出现有很多问题, 对工程的建设进度以及质量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也会埋下很多的安全隐患。此外, 在设计人员中有一些是刚才大学毕业的学生, 经验缺乏, 安全意识也较差, 不能从整体看待问题, 因此在设计中容易出现不足, 也不能全面的掌握建筑物的防水性、渗透、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最后会对建筑的安全带来影响。

1.4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流于形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必须要保证结构设计图纸的合理性, 在图纸上一定要将每个细节都详细标注, 同时还需要标注建筑工程的抗震级别、施工材料规格类型、梁柱部件等。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 很多工作人员都不重视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标注不明确, 其作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 甚至还会对施工人员带来误导, 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2.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2.1 合理设计地基, 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安全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 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所以, 在建筑地基设计中应当加强考察建设场地地质水文等情况。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对建筑的外形、楼层等先关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 确定基础的选型, 切忌贸然使用文档图片数据。地基作为整个建筑重量的承载部分, 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建筑产品的安全, 设计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加强和考察人员、施工队伍等各个部门的沟通, 及时查找设计方案中的问题, 不断改进设计方案, 最终确定可行的地基。

2.2 合理设计配筋和楼板

在设计配筋和板过程中应昂全面分析板的长边、短边的距离, 对于2mm以内的差距应当采用双向板设计;如果双向板长度差距超过2mm, 在3mm之内, 设计中应当选择单向板, 并且设计中提高对钢筋构造、长边位置的重视。设计过程中避免恪守成规, 应当灵活运用设计方法, 充分尊重工程实际需要。在分析和计算连续双向跨版最大弯矩时应当分解满布荷载, 合理布置板和钢筋的距离。通常需要重点稳定支撑中间柱位置的隔板, 同时对隔板的弯矩、实际支撑进行仔细地计算, 然后叠加所有的弯矩, 将最大弯矩计算出来。

2.3 建筑结构水平和垂直布局的设计

建筑水平、垂直方向布局是否合理对建筑结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承重墙的水平面和垂直面位移决定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 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结构中应当加强对建筑结构布局的设计。应当尽量保证墙体水平、垂直构建的平整性, 根据建筑设计标准要求, 合理设计墙体的刚度和质量, 保证构建中心在垂直面偏下, 避免“头重脚轻”, 造成建筑结构不稳, 同时, 要确保墙体的刚度满足标准要求。

2.4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设计

建筑规则性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产品的抗震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应当充分应用规则设计理念, 提高建筑产品抗震性能。当前有些建筑过分重视外观, 缺乏对地形、结构抗震性的设计, 应当转变这种思想, 在重视建筑外观的同时, 加强对建筑抗震性的设计, 合理布置抗震缝, 规范建筑结构设计, 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

2.5 加强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 适应建筑的实际需求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选择低含钢量, 不仅影响工程的安全施工, 还对建筑工程的牢固程度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在实际设计过程当中, 建筑结构的刚度要求也会因工程所处地质面貌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在地质较为稳定的平原地区, 可能有着较低的建筑结构刚度要求, 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建筑工程的含钢量。而在地质不稳定的山区丘陵地区, 会有着严格的建筑工程结构刚度要求, 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当中, 建筑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 不仅要满足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要求, 还要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3.1 拓扑优化方法

拓扑优化法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能够将建筑结构形式精准地、全面地进行分析, 能够合理确定建筑结构强度, 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结构的自身重量, 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产品的整体稳定性。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利用此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可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性, 从而加大结构设计的逻辑性。

3.2 截面优化方法

在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中, 安全性及可靠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问题, 设计人员在处理建筑物截面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建筑截面结构的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 科学合理地进行方案设计。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居住使用环境。此外, 相关设计人员在优化截面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分析和考虑建筑产品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构位移、设计变量等情况, 通过有限元分析精确验算相关数据和信息, 可以积极利用计算机等设备, 通过计算结果调整并处理设计方案, 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3.3 外形优化方法

在优化建筑产品外形设计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全面了解并掌握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当地的人文、社会等情况, 以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规范为基础优化建筑外形。在区分建筑结构外形上可以采用优化外形的方法, 设计中做好杆系结构和连续性结构的设计。其次, 在优化建筑结构外形设计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建筑结构相关节点的合理选择。建筑重难的节点坐标可以作为设计方案中的一般变量, 以此为基础优化建筑外形设计, 从而达到外形优化设计的目的。此外, 外形优化设计前要和城市规划部门做好沟通, 保证建筑外形设计符合未来城市规划, 避免出现两者相背离的情况。

3.4 概念设计与细部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需要确定相关准确、细致的数据, 可以采用概念谁的方法。比如在设计结构抗震性的时候可以根据建筑所在地地震强度及发生频率确定建筑抗震强度, 通过概念设计能够有效确定计算方式, 保证抗震强度计算的准确性, 还可以利用规范数值等确定建筑抗震等级。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中应当重点对细部结构的数据进行确定, 充分应用概念设计理念, 提升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提升建筑产品的整体质量。

4. 建筑结构设计实践应用

某酒店的1#客房楼, 地下1层地上7层, 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高度为30m, 上部结构长约116m, 宽约21m, 长度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混规》) 的有关规定, 属于超长结构。建筑造型剖面图和平面图如图1~图2所示。

从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对该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

(1) 该工程桩基需要穿越4层中砂层, 施工有可能有难度, 现场应根据试桩可采用“水冲法”, 优质泥浆护壁等附加措施穿越土层。使用水冲法时应注意带来的水是否会破坏原有基础产生不良影响, 并引发环境问题。

(2) 为了尽可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超长结构的施工方案。该工程设计从设置温度后浇带和温度引导缝, 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混凝土浇筑温控方案、养护方案等方面出发避免设置伸缩缝。

(3) 该工程标准层普通楼板厚设置过大, 应根据楼板的跨度、实际所受荷载、配筋值合理等采用楼板跨度。同时也能相应减小结构自重, 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亦相应减少, 使得整个结构受力减轻, 带来含钢量的相应降低。

(4) 模型中部分梁间荷载的布置方式与实际情况梁间荷载的分布不符, 且模型中计算取值偏大。例如1#客房楼的边梁上荷载取10k N/m, 而根据07G120《工程做法 (自重计算) 》和外墙饰面的做法, 计算得梁间线荷载为7.38k N/m。

(5) 该工程中部分板的最小配筋率设置为2%, 偏大。根据《混规》8.5.1, 楼板采用三级钢筋, 最小配筋为0.15%和0.45×ft/fy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等级为C30的楼板最小配筋率可设为0.179%, 混凝土等级为C25的最小配筋率可设为0.159%。

(6) 板上砌墙时 (100mm墙厚) , 板底加强筋建议由2d14@50改为2d12@50, 或者取消。只要楼板计算时满足要求, 板上隔墙荷载应考虑如下处理办法: (1) 计算楼板配筋时时, 按《荷规》附录C处理; (2) 总体计算时, 按砖墙实际荷载输入即可, 不必按折算荷载输入, 可有效降低结构自重, 进而降低地震力, 连锁减少梁、柱、墙等计算内力和配筋。

(7) 对梁进行配筋分析, 梁纵筋应尽量减少钢筋排数, 从而增大截面有效高度, 受力更合理, 同时可以优化纵筋配筋量。钢筋配置应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来配置 (在荷载输入准确的前提下) , 不应放大配筋值。

(8) 根据《混规》9.2.13, 梁的构造腰筋按三级钢设置即可, 无需按四级钢设置。该工程大部分梁截面有效高度大于450mm, 按规范要求均应设置构造钢筋, 从目前钢筋市场来看, 三级钢的价格和四级钢价格相差约10%, 故建议构造钢筋均按三级钢设置即可满足要求。

该工程结构设计中对结构设计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 重新计算结构, 将优化后的设计结果与之前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借助Excel工具, 采用抽筋算量的方法, 估算出板、梁、柱的钢筋优化量, 共节省钢筋139.6t。同时对于施工工期的缩短, 劳动力使用的减少以及使用功能的改善等也为建筑产品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性和投资效益。

5结论

我国建筑工程仍然在持续发展中, 为了不断提升建筑产品质量, 应当重点加强结构设计, 保证建筑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为此, 可以采用概念设计、截面优化设计等方法优化设计方案, 提高对基础、结构抗震性等方面的设计, 不断提高建筑方案的可行性。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建筑产品的安全性, 本文以工程案例为基础分析了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对相关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师能够具有一定的价值, 希望我国的建筑工程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发展。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仍然在快速发展中, 建筑结构也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多样, 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应当加强对建筑结构的设计, 做好相应的分析和计算。当前建筑工程设计中由于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结构设计工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此, 应当加强结构设计优化, 做好基础、配筋等方面的设计, 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 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结构, 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鸽.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 2017 (18) :113-114.

[2] 闫力.关于土建建筑中结构安全性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7 (18) :130.

[3] 梁骕.浅论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J].绿色环保建材, 2017 (04) :21.

[4] 王志华.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 2017 (04) :40-41.

[5] 廖华权.实现安全性、经济性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方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7 (12) :99.

[6] 陆猛祥.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 2017, 44 (08) :118-119.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第3篇

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一) 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

技术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没有过硬的技术, 当安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无法及时的发现, 所以过硬的技术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但是目前为止, 很多建筑工程都没有太多的专业监管人员, 并且很多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实际的监管经验有限, 技术水平也比较低, 甚至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比较传统化, 无法真正掌握相关的监督管理技术和法律法规, 偶尔还会出现现学现用的情况, 因此缺乏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 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 降低了施工的安全系数, 提高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 材料的使用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都要用到不同的类型, 这给材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比如材料的数量、质量、材质等的区分, 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掌握, 并进行分类管理, 但是在进行材料管理方面, 偶尔会遇到以下几种问题:其一就是与材料的提供方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 导致材料的购进不够及时, 延缓了施工进度;其二, 材料的检查不到位, 有的时候因为担心工程延期, 在材料的检查方面不够仔细, 导致不合格材料的存在, 影响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最后, 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复检, 避免材料的掺杂, 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项, 导致建筑施工存在着安全隐患。

(三) 缺乏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 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安全监管制度, 但是却并不健全, 导致很多时候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都无据可查, 这种情况一般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 没有专人进行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管理, 人员的配置方面出现了失误;其二, 安全管理的责任没有明确制, 导致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时, 找不到相应的责任人员, 将责任一推再推;其三, 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导致监督管理人员没有任何的监督动力, 降低了监督管理的质量。总之, 缺乏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 会在总体上降低施工的安全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 培养专业技术型监督管理人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需要对建筑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性的专业培训, 因为在建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技术性的设备, 比如塔吊、脚手架等, 而设备的质量安全影响着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因此在对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监督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对此, 首先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最初的上岗培训, 为施工安全监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 重视对施工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保养, 培养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力, 降低设备出现的安全隐患的概率;最后, 对建筑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评, 并择优进行适当的奖励, 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可见, 培养专业技术型的监督管理人员, 可以在基础上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

(二) 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和规范管理

对此, 需要安排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首先在采购方面, 需要有专门负责采购沟通的小组, 在进行材料的选购之前, 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和筛选, 选择性价比比较高而成本又比较低的材料, 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材料的质量;其次, 对材料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专门设定材料安置场所, 在安置场所内将所选购的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并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员负责材料进出、使用等情况的统计;最后就是定期的对进购的材料进行抽查, 防止一些残次材料的混入, 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的概率。对此,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需结合施工的进程进行材料的调整, 并对材料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以提高材料质量和施工安全质量。

(三)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

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制度, 并进行最终的落实, 对此, 首先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施工过程中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职责范围, 以免有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 从而提升安全监管的工作效率, 并且在岗位配置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岗位进行配置,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 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然后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 实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的态度, 例如对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 视情节的严重程度, 进行一定数额的奖金奖励, 对制造安全隐患的人员, 视情节的严重情况, 给予警告、处分、开除等处罚, 以此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提升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 在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今天,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备受关注, 对此需要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 重视材料的管理和施工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 以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加以掌握,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对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都有具有巨大的作用, 并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衣食住行一直是人们离不开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衣食住行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在衣食需求已经逐渐解决的今天, 人们对住和行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所以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同时, 也备受人们关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因此本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来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郭磊, 张垚, 程怀颖, 殷晓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煤矿现代化, 2017, 01:33-36.

[2] 郭翔.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强化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7, 05:96-97.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第4篇

1.1 首要是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不到位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设施的配备与装置仍存在较为落后的现象, 且在高层建筑中普遍性存有消防设施配备及防范工作的不到位的问题, 这也体现在:部分建筑消防系统日常维护与修缮工作未及时上;大批量的消防装备质量的伪劣老旧上;甚至有相关消防设备被停用的状况中。而消防设施的完备与优劣程度也将直接影响高层建筑消防救助工作的有效程度。

1.2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因高层建筑具合同建筑与多产权的产权分离的特性, 直接导致在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时, 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混乱且多部门均需负责消防安全监管的问题。促使相关职能部门不能有效地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究其因由, 这与高层建筑的相关企业缺乏完善科学的、标准性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极其有关。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 导致了消防安全预防工作与监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到位。

1.3 高层建筑业主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源头关键在于业主缺乏相关的安全防护意识。通常情况下, 业主从心理上因火灾类安全事故的不确定性而忽视其发生的可能性。且在实际的高层建筑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中, 存在办公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以及轻忽相关消防安全设备的现象, 甚至有大多数工作人员不具备使用高层建筑内消防设施的能力以及缺少自助逃生与相关安全防护知识。也正是因为业主的轻视心态与相关安全知识的缺乏, 才导致了当高层建筑中火灾意外发生时, 人员的疏散自救行动难以开展。

1.4 高层建筑施工的井道防火处理不到位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目标更侧重于其实际功用而非更多的重视安全消防隐患的问题, 这也造成了实际的安全隐患预防工作的困难。例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设计时未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未严格依据国家对井道防火项目的设计标准与规范进行施工, 促使消防设施的设计不合理以及不到位。此外, 大多高层建筑的安全预防措施处理不当还体现在公共通道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安全楼道设计的狭窄、未合理设置避难层以及不科学的井道防火设计等方面上,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处理尤以井道防火处理的不当, 才促使火灾速度的急速蔓延。

2. 高层建筑中的火灾具巨大威胁的原因

2.1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具人员密集且难以疏散的特性

高层建筑常因其具有高度密集的人员、且长处城市中心地带以及海拔常常高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的缘故, 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后易于造成交通堵塞, 并进一步阻碍消防车的通达以及消防人员的及时救护行动。同时, 在高层建筑的中, 烟火气与热气流间的流通通道常与工作人员疏散方向具有一致性。因此, 在火灾事故发生时, 易于造成人员疏散困难, 甚至出现人员未及时疏散被烟火熏伤或烧死的惨象。此外, 在火灾危急状况下, 高层建筑中工作人员还出现了踩踏摔伤的事故甚至于有部分人员做出冲动跳楼的的选择。

2.2 火灾蔓延速度极为迅猛

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迅猛且快与高层建筑多竖向通道且功能较综合性的特征息息相关。而火势蔓延迅猛且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火灾事故发生时, 建筑中的可燃物较多, 而竖向通道的设计方式恰好成为了烟火蔓延的催化剂。当火灾事故发生且火势迅猛阶段, 产生的烟雾也易于从竖向通道方向蔓延, 且每秒有3-4米的速度, 最后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皆成为火势主体。

2.3 救援工作难度较高且不易开展

救援工作较难且危险的原因在于高层建筑中存在高度越高, 疏散距离越长且工作人员的非集中分布的情况。与此同时, 举高式消防救护工作也颇具难度, 消防输水渠道的难度与高层建筑的高度也呈正比趋势。此外, 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后, 消防车队与人员也易于受周围拥堵的环境影响而难以及时达到失火现场并予以救助。

3.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预防措施

3.1 增强消防设备的配置以及救助能力

只有将加强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提升消防救助能力两项工作同步并举才能有效地保障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预防措施的顺利运行。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火灾事故得伤亡人数。因此, 可通过深入研讨灭火方式与火灾警报预防方式, 并设计相关配套的消防安全设施与策略, 以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预防与救助能力。

3.2 强化日常管理与保养工作

在高层建筑中, 日常的消防设备管理与保养是保证消防设施在火灾救助中正常使用的前提, 才能促使消防工作的正常运行并尽可能的减免火灾损失。因此, 高层建筑的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消防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

3.3 落实消防责任及相关义务

消防责任与相关义务的落实即从思想上促使高层建筑办公人员认知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促使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较为正常有序并减少火灾的伤亡事故几率。这就要求高层建筑在管理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消防安全紧急预案, 加强对火灾隐患的监察工作, 并合理安排消防车队的现场救援次序, 以保证火灾时对重要物资的转移以及人员的疏散较为顺畅以及救护任务的更好完成。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中高楼建筑的兴起也成必然之势。高楼建具高度密集的人口与工商通用的特性, 一旦发生火灾, 造成的危害性系数也极大, 易成为消防安全预防的重灾区。因此,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预防措施是极其必要的, 只有提前做好了安全预防工作, 才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并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其次分析了高层建筑中的火灾具巨大威胁的原因, 最后总结了如何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预防措施, 旨在为高层建筑消防措施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以减少高层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关键词:高层建筑中火灾,消防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朱道奎, 张光琦.浅析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J].科教导刊-电子版 (上旬) , 2013, (4) :130.

[2] 高强.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危险性及防控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09) :272.

[3] 柳青.简析高层建筑防火设计[J].装饰装修天地, 2016, (8) :199-199.

[4] 谢义.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17, (33) :124.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第5篇

在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日益富裕的趋势推动下,我国各地房建工程数量增长迅猛,而房建工程的相应质量与安全管控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在进行房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房建工程项目做好质量与安全相关环节的严格控制,以保证房屋建设工程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稳定性与施工质量。

1 房建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管控问题与安全管理漏洞分析

1.1 相应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不够完善

房建项目工程在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需求,这是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形势决定的,也是我国人民对于房屋结构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升高要求的,很多房建项目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制度体系的构建工作,致使在房建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的过程中,质量与安全这两大重要管理内容都表现出管理乏力、人员能力低下等问题,给房建项目建设的稳定进行和高质完成增添了阻碍。施工管理制度其实是整体相连的,应该将多方面的管理制度构建成一个有机体系,将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难点进行梳理,合理安排各级管理责任,这样才能确保房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控工作的效果。

1.2 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需要优化

由于在任何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与一线各种施工环节发生关系的就是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以及其施工技术水平,对于施工关键点的把控能力都会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的安全、高质推进,房建施工操作具有很高的规范性,在每一个环节如果施工过程没有按照安全与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就会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与质量问题频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强化施工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对其技术专业性进行严格培训,同时要在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管理理念方面进行意识灌输,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能力。

2 优化房建项目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控效果的策略分析

2.1 构建完善、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

房建施工中的各项管理内容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只有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对各项管理内容的责任进行落实,当前提升房建项目工程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控效果的相应管理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管理制度与管理责任制度。针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编制,尤其在针对具体工程方面做好细化能够有效结合工程情况对施工管理标准进行科学化转变,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而在责任制度方面,应该有效结合相应管理层级进行责任分配,同时根据工程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于责任规定模糊不清的关键点一定要做好处理,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得到切实的责任管控。

2.2 对房建施工中所用到的原材料与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房建施工中所用的建材与房屋建设质量密不可分,而施工相关设备的性能与使用状态也会影响房建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在房建施工相应的建材与设备管理中要切实落实质量管控的管理制度,针对建材进行严格的质量资格审核与性能检验,只有确定合格的建材才能放行进场,而机械设备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调用,同时在施工作业开展前要做好相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确保其在最佳状态运行作业,降低由于设备因素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风险。

2.3 在房建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力度强化

施工单位需要派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管控,在实际管控过程中对施工人员技术使用是否正确、完工环节质量是否达标、安全工具器佩戴情况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情况等进行逐一检查,通过管控工作可以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发觉,在发觉后会尽快制定合理措施进行排除,进而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将意外事件出现的几率降至最低。

2.4 调整房建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

以往多数施工单位均使用静态化管理模式展开安全管理工作,此种模式存在信息更新及时性较差,不灵活以及不能及时解决突发事件的劣势,无法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对动态化安全管理模式及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在应用后工作人员可以对房屋建筑实际施工情况、相关问题等动态信息进行准确记录,使实时管控的目标得以实现,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在分析后会制定有效措施尽快进行处理,在提升施工质量的情况下能够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保证。

2.5 针对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关键点做好管控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及以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进行备用。在实际施工时需要派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严格检查,对施工中危险点进行明确,加大对其的监测力度,减少其出现安全事件的几率。

结束语

总之,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与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点,在施工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些存在施工安全风险与质量管理难度的关键环节做好管控才能使房建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度得到平稳、高质地推进,而房建工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较为重要的建设项目,只有做好房建项目的高质高效推进才能确保各地城市建设的效果。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管理的效率决定着房屋建筑建设的质量与施工进度推进的稳定程度,因此我们要针对房建施工的需求进行强化质量控制与优化的安全管理,本文首先针对房建施工所存在的质量管控问题与安全管理漏洞进行了分析,而后探究了在房建施工中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夏海军.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8(01):210+213.

[2] 陈友桢.试论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09):179-180.

[3] 李映欣.探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7):181-182.

[4] 周利民.房屋建筑施工要点分析与安全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405.

[5] 楼兴才.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32-33.

建筑安全分析范文第6篇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其中间力量就是建筑业, 建筑业的繁荣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因为我国的建筑业的施工特点就是种类多、施工场地杂而乱、施工技术高且工人间的差异大, 所以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建筑业中事故发生率比较高, 仅次于建筑施工中的重大事故以及高危职业事故, 所以, 建筑企业对其一定要加强重视, 将安全管理时刻落实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安全摆在第一位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原则, 而且施工企业一定要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摆到第一位, 将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护好, 施工安全隐患会较大程度给建筑业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则意义重大。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存在

2.1 不能较好的管理安全费用

我国在制定建筑行业规定中指出, 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一定要保证安全防护费用的合理投入, 并且要遵守有关合同规定。然而, 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的投入, 从而不能有效的遵守相关规定, 也不能有效的按照管理制度去操作, 而且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达到中标目的, 持续降低投标价格, 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施工单位的各项标准, 从而导致选择的施工企业不达标。一些中标的施工单位大力缩减安全费用, 只为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不能遵守相应的标准来购买施工的设备与材料, 进而严重影响到了施工的质量, 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问题, 一方面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还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严谨

目前来说, 很多的施工企业根本没有直接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施工场地的设备乱且杂, 不能有效的进行安全管理等, 从而无法以安全工作为主要任务。除此之外, 建筑企业在人员培训方面也较为缺乏, 不能有效的对施工人员进行法律以及制度上的培训, 同时, 在监督管理过程中, 监理人员也做的不到位。施工企业如果只是注重施工进度以及成本而忽视质量问题的话, 就会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经常出现, 因此, 建筑企业的各部门领导一定要进一步规划好安全管理工作, 将其做好做到位。

2.3 建筑施工人员欠缺安全意识, 整体素质不高

通常来说,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以及素质较为欠缺, 而且其年龄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在人员流动方面也比较频繁。因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且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不够系统, 技术操作方面也欠缺培训, 因而一旦遇到较为复杂且高科技结构的技术工作就会难以胜任。因为施工人员施工经验欠缺且安全意识不足, 而且不能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 责任心的欠缺导致其不能遵守正常的程序来操作施工, 进而使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给后期施工以及使用都带来较大的威胁。

2.4 建筑现场不合理, 安全防护设施欠缺

通常来讲, 当施工单位获得中标项目后就会合理的划分工程, 然而在承包工程时, 一些承包单位存在着信誉度欠缺, 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以及施工偷工减料的恶劣现象, 进而拉低了整体施工技术质量。另外,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 不能有效的设立安全防护设施, 一些楼层与房屋周边都未能设立安全防护设施。而且在洞口的设立时, 预留实施不到位, 使得通道口不能安放护栏和安全警示标志, 大大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 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增加建筑施工费用的投入

严格监督建设单位, 保证其能够根据有关规定而投入一定的安全施工成本, 对于采买的施工安全防护用具也要保证其质量达标, 并且针对更新设施以及采购设施方面的费用也要投入到位。为了防止施工单位缩减安全费用成本, 避免对建筑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 施工企业一定要遵守严格的采购标准来采买施工所必备的材料、设备、机械器材等, 从而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到位。

3.2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更加完善

为了促使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各级领导也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施工企业只有保证将基础工作做好,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活动都能严格执行。主要负责施工的主体就是施工企业, 而建筑工程的负责人就是指的项目经理, 而项目经理要进一步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 保证在施工场地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施工人员工作遵守规章制度, 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技术的培训力度, 防止现场施工中违章现象的发生。

3.3 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安全第一, 要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就一定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认识, 了解其重要性, 不断缩减各人员间的文化水平差距, 在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素质与安全意识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更加安全, 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

3.4 加强建筑施工的各种重点作业

加大安全监控高危设施的力度, 保证高度监督塔吊、大型钢模板拆、搅拌机等基础设施, 以防其出现安全事故。针对高危设施所制定的管理规范要落实到位, 从而保证检修作业与交叉作业、特种作业与临时作业的执行更加有效, 加强建筑施工的任何重点作业, 有效监督这些重点作业内容, 将任何一个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4 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业如果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就一定要极其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只有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 才能进一步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提升, 在缩减施工成本以及工期的基础上, 使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促使建筑业得以可持续化的发展。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所建设的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得到增强。目前来说, 即便我国的建筑业发展速度稳步提升, 然而任然会存在较多的问题, 比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等的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 进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不但阻碍了施工进度, 同时还增加了建筑施工成本。基于此,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过程平稳顺利的进行, 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管理与监督施工过程。本文就进一步探讨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隐患, 并针对其制定一系列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杨智本.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7, 1 (5) :145.

[2] 庞晓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7, 2 (3) :131.

[3] 袁有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 2016, 3 (1) :249-251.

上一篇:工程建设监理的内容范文下一篇:总结的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