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8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人格教育是教育行业长期以来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且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中学生处于教育的第三阶段,也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针对现阶段人格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并加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认知,能够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这也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学生 人格教育 网络文化

引言

中学生处在教育的第三阶段,除了主修课本知识外,各种网络文化也充斥在其周围,现阶段中学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弊端。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和网络文化的新颖有趣,在教学中矛盾日渐突出。

一、现阶段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阶段中学生思想教育主要由学校开设的学科为主要切入点,但有些地方学校仅仅只是开设了这门学科,没有专门对这门学科进行有效分析。许多一二线城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块抓得严,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上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更是结合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很多县级城市對思想教育这一块还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

现在中学生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老师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网络传播是通过互联网把信息传播出去,这个过程中,用户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大量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1]。中学生目前使用手机的频率普遍偏高,互联网传播的速度极快,许多亚文化在还没来得及禁止之前就有许多转载量,由于认知的不完整,中学生极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一)人格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是首当其冲的。人格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在认知过程中,极小的差错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偏差,在有效的教学下如何有质量的进行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人格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也是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更自信、处理事情的方式更理智。

(二)中学生人格教育的偏差

许多中学生在长时间浏览亚文化的情况下,出现了校园暴力、性格冷漠等问题。近几年网络上时常有校园暴力的出现,学校方面仅出面发表一则处分通知再无其他,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中,处分并不能很好的代替人格教育。相反,处分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的时候,总会以维护学校形象为第一要任,从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偏差,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出现问题。

三、如何在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强化人格教育

(一)课堂教学方面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针对性工作

针对中学生思想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还是要抓课堂教育。中学生最主要的时间都在学校,课堂教育是影响学生最大的地方,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是提升学生人格的关键所在。认真学习教育部所下发的文件,给学生更多的课堂体验。

2.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多种形式教学

在一味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学校应该发展第三课堂,把学生喜欢关注的事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理解传播。一味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枯燥,从而厌倦。丰富教学多样性,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有效进行人格教育。

3.了解学生关注热点

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了解一下当代中学生喜欢的东西,多听、多看,在了解学生群体的喜好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动[2]。学生的人格教育离不开其关注的兴趣,往往他们关注的事物对他们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做好书本教育的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新鲜事物。

(二)课外引导方面

1.引导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否定学生的认知。在有限的认知里,学生还不能彻底了解一些文化,仅仅是觉得新颖,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新鲜事物。学校应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各科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必要时和其家长进行沟通。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校园暴力是学生人格教育中最大问题,现阶段他们认为特立独行才是做自己,从而做出不正确的举动。很多学生的暴力来源于网络,一些血腥暴力的游戏、恶俗的视频等,都会造成学生心理和人格认知的偏差。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网络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3.规范校园暴力解决办法

规范校园暴力解决办法,禁止以暴制暴的现象出现。学校应根据情况制定相关规定来制止校园暴力,不能只给处分,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从根本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点,要将其贯穿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内课外,双管齐下,做好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春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21).

[2]慕欣茹.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122-124.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在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弱化政治理论教学、教学内容浮于表面、教学形式古板单一等问题,从而导致很多高中生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此,本人结合一线政治教学经验,对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教学实践展开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進措施,以期为教学一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堂教学 有效开展

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赋予高中政治教学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现阶段高中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的新要求、新目标。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政治思维,并能够将之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已成为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政治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导向。在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新理论、新观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固化单一,缺乏创新性

高中政治是文科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学科特点。许多新型软件在其他学科使用非常方便,却无法应用到政治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普及无法根除惯用的强化记忆模式、训练即有的答题套路、教学形式固化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长此以往,必会将富有思想高度、深度的政治课变成肤浅乏味的“灌输”式教学。

2.必修一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并不宽泛,但跨越时间幅度较大,课堂操作容易局限于教材内容固化、封锁学生的政治眼界,对新理论中所涵盖的新观点、新理念的渗透易过于表面化,脱离时势,使政治课堂的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受限。

3.教学氛围缺乏激情

高中政治教学理论性偏强,平白无趣的论述居多,若教师不善于活跃课堂气氛、机械平淡的讲解易使学生热情渐失,进而影响教师的情绪,陷入低迷无趣的恶性循环。且不少教师在教学时自顾教案讲解,忽略师生互动和聆听意见;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存在的疑惑含糊应对、规避敏感话题,类似情况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其实许多话题都是热点,在课堂教学上可以视情况进行情境教学,比如几个月来的香港问题(可以文字配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现),只要我们教师做好导向、分析鞭辟入里,完全可以把它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意识等于一体的成功教学案例。此类做法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热情、引发热烈的讨论与思考、提升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护国的迫切感,从而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培育要求。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1.高中政治教学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时代新理论、新思想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总结与淬炼,为我国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立理论导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与了解,能够使干瘪的政治理论更加饱满、立体,通过先进的理论成果深化对理论基础的认识与理解。

2.更新学生政治思维的实际需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与领悟,是对个人政治思维的充实与更新。教材中的政治理论是固化、稳定的,而学生的政治思维是灵活、多变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政治理论知识体系。新理论是基于我国当前国情所总结与淬炼出来,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方向。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即让学生充分掌握、运用最先进的政治理论成果,拓宽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

3.改革高中政治教学的迫切需求

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为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改革,不光要进行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革新,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目标也要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方向与动力,有效地避免政治教学创新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高中政治课堂,能够将教材中的政治理论与当前国情相互契合,用最先进的理论视界审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用简单的理论解决复杂的问题,用现实的问题升华对理论的认识与掌握,帮助学生将政治理论“落地”,而不是固化学生的政治思维,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固定的答题套路,来应对所谓的“得分点”。

4.新高考要求与新教材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本教材都特别适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这个要求去展开每一堂课,用核心素养的逐步塑造与提升去奠基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不是反过来为了高考成绩进行具体课堂教学的安排。必修一作为四本必修教材“一托三”整体格局中那个“一”的部分,展现高中政治的精神实质所在、是其他三本必修的根须和营养源,不能只看高考,不看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必定是凌驾于高考之上的,政治科新高考也必定会按照这个主题的要求进行设计。

三、高中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1.突破思想,提高重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首先在思想上要达到高度统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武装,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将新时代理论的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当作政治任务去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展,坚守政治方向,保证教学资源的代表性、典型性、生动性、精准性。另外,学校作为政治教学革新的落实单位和监督者,要深化履行对政治教学的协助、检验、督促职责,确保新理论、新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让师生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闪光之处。

2.创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对高中政治教学的现实要求,教师作为新时代新理论的践行者,必须要敢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寻找切入口。同时,还要善于抓住不同学科之间在相似教学覆盖范围区域建立横向、纵向等联系、综合观察学科教学间的异同,使其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专题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事件、融合政治基础理论,积极发表对于习近平时代新理论、新思想的心得体会,深化政治思维。教师还可以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建议,汲取学生见解的闪光之处,启发教学思维,与学生通力合作开启高中政治教学的新篇章。

3.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政治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绝不能离开生活空谈政治,因此,我们可以将高中政治教学,延展到生活体验中去,帮助学生深化对新理论、新思想的理解与领悟。学校可以举办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各种形式的业余活动,如专题演讲、主题团课、宣传栏、志愿服务等,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时代新理论、新思想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学生见识。

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学生终身的发展深度融合,在推动高中政治教学创新、深化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政治思维、提升政治觉悟。虽然当前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但在新理念引导下,我们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实行教学新举措,充实学生的政治思想,为学生日后能够高效优质地参与政治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鹏.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7(10).

[2]李军山.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J].考试周刊,2018(26).

[3]蔡楚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视阈下高中政治教科书之演进[J].湘潮,2016.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政治理论学习一直是我支部非常重视、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本学期,我支部认真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并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把各种理论和自己的专业教学,具体工作相联系,有机的把理论与实际联系了起来。我部抓住理论学习的时政性、前瞻性等特点,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各项文件精神。通过政治学习,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党员、预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而且进一步扩充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党的认识,坚定了他们对党的信心,坚定了他们跟党走的决心。同时在全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思想氛围、政治和舆论环境。

二、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党建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党员发展梯队

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我支部坚持把党建与初中部工作相结合,围绕教育教学抓党建;根据我部实际情况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挥党员在教育教学中的模范作用。 对于正式党员,既要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不放松对他们的群众监督,促使他们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代表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

对于预备党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直到条件完全具备,思想完全成熟才给予转正,转为正式党员。

积极考察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不放松对任何环节的考察。

我们的具体工作如下:

1、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积极做好培养工作。

我部注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尽快成熟,早日加入党组织。具体做法:为积极分子每人建立一份档案,积累他们的成长资料:坚持联系人制度和每季度书面思想法汇报制度:坚持每季度交流和谈心制度,建立良好的党员发展梯队。

2.积极开展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

我支部近年来致力于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转正一个,使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增强了我部的生命活力,预备党员转正率为百分之百。

3、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

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不但是基础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初中党支部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党建工作,把青年教师教育与实践活动作为初中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员“一帮一”活动就是我们开展的一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在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老党员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切实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扩大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教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我支部秉承以往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继续开展党员帮扶活动。把扶贫帮困、坚持下去,做到实处,把党的温暖送到师生之中去,扩大影响面,提高凝聚力。

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配合学校工会,搞好工间操,和每周的工会活动。

一年来,我支部紧紧围绕学校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狠抓工作落实的同时,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排球比赛、教工扑克大赛;工间操等。

四、做好党员承诺、践诺工作;

1.定期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2.给党员创设进步的机会和空间。使之在群众中突显出来。

3.发挥党员在教学中的骨干作用。教学成绩在上游。

4.听、评党员课至少1次。

5.每次考试关注党员教师的成绩的变化。

6.初中党员承诺的32项完成率达98%。

7分阶段检查、督促。

8.定期开会总结、评比。

五.提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支部组织了党内外群众对党员同志讲课的评课活动。被听课党员15人,参与听课教师达到50余人,同时支部专门召开有党内外同志参加的会议对党员同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讲评,极大的促进了党员教师备好课、讲好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员模范作用的培养。对入党积极分子更是严格要求,在备好、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要认真反思,找差距,切实提高教学能力。

六、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表率作用

为加强教学与管理,部门领导安排值班制度,时间与实训教师同步。为了保证学生的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党员、积极分子不但利用课堂、班团队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身先士卒的切实做好安全工作。每天课间,党员、积级分子都会出现在班级、楼梯口,及时组织、疏导学生上下楼;中午部门领导、各年级班主任及党员骨干教师值班,既便于学生学习,又可以处理突发事件,防止教学事故发生,这其中党员、积极分子起到了表率作用。

一年来我们不仅努力的做好了校党委部署的各项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的工作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仍然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改善、有待于提高。下学期我们会在校党的领导下更加努力工作,争取使我们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新课程中,文言文为基础的文化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形成、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可以作为辅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教育功能,具体表现为:建设民族精神之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思政教育

一、传统文化建构中学生的精神家园

中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接班人,同时也是一个学生在人生当中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情况、道德修养,将为其将来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将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反正。由于目前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入侵,使得当今时代的学生其整体的心理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养成面对着更多的调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抵抗能力,将会造成精神世界的贫困,以及人格脆弱等缺点。在我国的五四运动期间,西方文化压迫我国的文化发展以及崛起,并且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各种形式上的破坏——无论是具体的文物壁画,还是流传的诗词等等,所以,当今社会更应该加强我国的传统文化建设、语言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字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中学生的语文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传统文化,能让学生们产生民族使命感以及自豪感。我们需要一个优秀的串通文化基础,来传承爱国的素质,为学生的人格培养进行提高,全面加强学生的教育。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许许多多的优秀理念,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平,不强调正义。从纵向上看,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具有恒定和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体系。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培育民族文化在精神家园、民族认同和文化信仰创造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二、传统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和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道德感悟、启蒙与精神感悟、道德与心理模式为基础的道德思维文化。传统文化有利于自尊、自我表现和教育的培养,它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思想与政治教育支持者之间的压迫与压迫关系,特别是,改变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尊重主体的身体发展。

中学语文作为德育的中心内容,学习应该积极开展古诗词朗诵活动,鼓励阅读经典思想和文学作品,举办读书周,拓宽阅读视野。德育与阅读、知识转移相结合;要重视把义务教育纳入外在自觉教育;强调榜样的力量可以作为榜样,并将话语与人格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把道德自觉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三、传统文化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要求独立、自由和个性;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身体发育不成熟,极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失衡,或者各种各样极端的表现。这就需要教育者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因材施教,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自己的发展。加强和发展传统文化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傳统文化精神教育中学生,在培养“德尊中庸”的载体上,在培养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精神上,并在塑造和谐的整体面貌、动态的中学生成长发展观;学习“天人合一”的人文探索精神,教育中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精神,例如其中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精神。这些精神当中孕育了对父母的宽容和尊重,遵纪守法的行为和以行为规范的精神教育,才会产生社会主义的荣誉感。对中学生进行“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传统文化理想教育,灌输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语文是一个学生不断了解世界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应该有课程,同时还应该有古诗词的背诵以及学习,比如语法学习等等,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入带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的各个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的和掌握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使之适应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特征。就其内容而言,它继承了一种包括各种知识形式的文化,一种思想文化;文化不仅是从各种理性文化中继承而来的,也是从爱国主义等各种非理性文化中继承而来的。文化不仅在意识的各个层面都有传承,而且能够传承到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去,比如帮助学生们形成一个健康的心态、优秀的文化素养以及良好的社会风尚。

学校要利用传统节日突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体现这种传统节日的意义,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并对学生展开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从而有效的加强学生的名族尊严感以及自信心,有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结束语: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一个中学生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帮助,让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并且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优秀知识,同时可以丰富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方式手段,并且深化了思政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殷庆利. 浅谈中学语文传统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新校园:中旬刊, 2012(8):63-63.

[2] 李春燕. 浅析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赤子, 2016.

[3] 刘晓洋, 李奇洁, 刘增.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功能[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16).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中学思想政治课引入生涯规划、以人为本内容,进行课本内容的升华,使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得以深化、扩展;创新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方法,将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发挥推动作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思想政治的教育显得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方法

一、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教育的意义

新课改下,我们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仍按课本内容流程式逐一讲解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绝对是围绕高分而存在的守旧。课程内容中呈现的亮点、我们应有所突破。将其在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前提下,不影响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超越,将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涯规划内容的教育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于人们健康生存和社会的稳定”产生积极意义。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改革多数是表面的、流于形式。完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授课,也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而己,这样的政治课堂并未将人本思想深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一)教学目标单一,不利于学生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进行,但在实际的教学设汁中,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少有或根本没有。有的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有关于这两个目标的设计,也往往也只是虑设而己,这是在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单一内容不能吸引的学习兴趣

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下,政治课教师往往把政治教学的内容考点化、权威化和教条化。把将来高考所要考的内容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不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切以书本知识为是。这样的知识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情感需要,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政治课产生反感,更有甚者会从内心深处排斥对政治知识的学习。

(三)教法单一,不利于师生间的交往

教师是目前思想政治课堂的主动施教者,而学生却是被动接受者。普遍存在的教师权威性使学生对教师存有畏惧感,因而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多,仅限于提问、回答的简单交流,而且这种简单的交往往往也只限于教师与优等生间的活动,或者说是极少一些学生的交流,大多数学生往往处于被冷落地位。因此,也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策

(一)落实充满人本思想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展示方式和展示时机,对于教学目标的展示,要采用书写、口述等灵活的方式。作为一门德育课,中学生政治教学除了要落实好知识目标之外,更要注重教学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能够使自身的能力获得提高,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摆正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姿态,树立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中学政治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的对性,有目的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加深认识,并不断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中学政治所讲授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理论性强,和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给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运用各种素材,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和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课堂生活化,这才是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一些教师在讲课时,只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理论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课堂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也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点,几乎都没有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也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既要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台作,鼓励、唤醒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尽可能地化解、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对立、抵触、以及不信任等不良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共同学习上。

总之,我们只要用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就一定会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者。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积极地探索、创新,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发挥作用。

中学政治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初中学生来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摆在政治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關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意义;方法

近年来,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个别地方甚至整个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的地位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没有彻底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社会中负面观念对初中生的影响越来越强烈,使得初中生当中道德败坏甚至违法的现象加重。

在这种背景下,初中生无法建立明确的是非观,无法建立长远的人生目标,无法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改变学生错误的观念和意识,维护我国礼仪大国的形象。基于此,本文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育。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强化德育功能的优势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其德育功能的特点,抓住思想政治课强化德育功能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思想政治课的导向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首要的体现应在于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2.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可塑性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时期。中学生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作出评价。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

1.言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身教是无声的教育,是最民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教师的示范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说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思想与地位解放,重视学生的地位及其地位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价值,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结合国内重大的时事和一些社会热点,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为主动,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达到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目的。

3.运用生动的教学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运用通俗的语言来授课政治教学,尽量贴近时代社会的现状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准备和处理教材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造,才能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和学有所得。我们始终要铭记,讲台下面对的是一些知识不足、形象思维主导而抽象思维能力略差的初中生。如果政治教学只是单纯地从抽象的概念理论上讲解,必然导致学生索然无味、困顿不解的局面。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我们需要以理论为导向,以实际为基础,借助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的典故、故事、新闻时事、模仿英雄事迹,甚至教师个人的人生体验,逐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快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活泼的事例故事里,初中生更易于认识社会,有效吸收知识,加上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形成自己独特的德育标准。

4.通过课外实践延伸德育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效果要在课外得到延伸和补充,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外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同样要融合德育教育。所以,我们要一边通过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加强落实实践环节,在生活实践中教育和锻炼学生,才能教会他们融入社会、直面挑战与规划人生的真本事,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品德水准。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而言,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撰写政治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通过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推动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实际分析来锻炼和培养初中生的问题解析和社会观察能力,为提高其道德素养打下基础。尤其是在乡镇中学,引导学生走访调查,挖掘乡土风俗和民族风情,既能加深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出热爱乡土、思忧奋进等宝贵品质。

三、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的德育原则,注重情理法并用,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渗透措施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也应该以自身为榜样,积极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德育典范。

参考文献:

[1]周丽.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学周刊,2012(10):59.

[2]刘妍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2(7):51.

[3]程新忠.谈德育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3(7):82-83.

上一篇:终极关怀范文下一篇:寒冬腊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