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育要有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中学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课程层面,我们要以历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未来教育。

关键词:未来意识;中学历史教育;历史新课程改革

“察古知今,鉴往思来”,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综合性学科。中学历史教育一贯重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和教育意义,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历史与未来的联系以及历史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未来教育都有相应的阐述和要求。“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些阐述和要求应该是十分明确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了。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称这种令人不适应的变化为“未来的冲击”。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时光不停地流逝,未来也并非可来可不来,而是必须来的。我们不能不考虑未来,无论是谁,对未来都应该关心。未来就在瞬息之间来到我们的跟前。直面未来,探测未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这些已成为我们不可逃避的选择。

未来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有效途径。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之所以具有当代性,是因为它反映和体现了当代人们的认识,是当代人们的思考。因此,中学历史教育在强调历史学习的意义时,所使用的首要参照系是现在,这是无可厚非的。“在解读历史的意义,其实人们不仅以实在的‘现在’为参照,还以非实在的‘未来’为参照。”人们在认识历史时过分强调其现实性,往往会陷入功利主义的迷局中,而只有在未来之中才能找到历史判断的最后标准。因为只有未来“能给予他一个更深入的、更持久的对于过去的洞察力,这比那些把观点完全束缚在自己当前地位的历史学家所能得到的,要深入、持久得多。”可能有人认为未来是虚无缥缈的,怎么能从未来之中认识历史呢。其实,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未来隐藏于过去和现在之中,我们能从其真实的可能性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它。事实上在任何时代我们都是由关于未来的意识支撑的。”“我们具有的关于未来的思想,指导着我们观察过去和现在的方法。”未来的图景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未来意识是我们认识历史过程中所不可缺乏的。

“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教育应该有正确的未来观,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了未来。人类必须对未来负责,教育不仅首当其冲,而且责任重大。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我们要强调面向未来、为了未来的意识,引导学生以未来的眼光看待过去、认识历史。文明的长河浩浩荡荡。前后相续。“今人之视昔,便犹如后人之视今”。文明史横亘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无限的进程。中学历史教育应该摈弃“瞻前不顾后”、“只求今朝,不问明日”的历史观念,要有对未来无限开放的历史情怀。“一切变革、战争、进步,所有历史上的成败。无非都是由人(包括普通的人在内)的决定和选择造成的。”历史上人类曾经作出的选择不仅改变了曾经的未来,而且也改变了历史。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传承过去的经验,而且将过去的经验与受传统引导的、和现实相关的、充满期待的未来合成起来;认识到我们对未来负有责任,进而关注到环境问题、全球问题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威胁,批判地看待人类文明的功与过,超越人类文明的局限,展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未来,从而重新找到通向历史意识的新入口,并由此进入一个开放的、希望的未来。“我们向着未来奔跑是为了下一代。我们的未来必须要这样进入后辈人的回忆:他们能从中获得对于他们自己未来的启示。如果我们和后辈在从过去向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方向,那么来自于历史回忆的、能形成意义的未来的塑造会更加完美。”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来阐释人类文明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自己正飞速地进入未来,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正决定着未来,不仅承载着文明的积淀,还引领着文明的未来。同时,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涂入过去,而且融入未来,在宏大的文明时空中不再觉得渺小、无助,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上下求索,创造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二、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规律、预见未来的能力

历史是一门可以预见未来的学科,它一方面让人们了解有关过去的知识。重温人类社会所走过的历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作为进步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多塞认为,研究历史具有这样一种作用,就是确定进步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加快进步发展的步伐。他还认为,如果存在一门能够预见指引和加速人类进步的科学,那么人类业已创造出来的进步的历史就是这门科学的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同时又必然包含了对未来的关注和期待。

同时,一些对未来有助益的预见,将是建立在历史的认识上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断言,历史事件的确“在未来某个时候是会重现的,即使不是完全一样,也是非常相似。”而对未来的展望总是以历史为基础——在未来学家那里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方法论而被接受,他们利用历史提供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来描述目前的状况,并且能精确地估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历史是滔滔不绝、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他以“浪潮前锋”的分析方法剪裁历史并探求带动我们前进的每次浪潮的前锋将向何处去,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而第三次浪潮正席卷而来,成为现代以及未来文明发展的主流。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对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进行历史分析和未来趋势研究,认为可以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托夫勒和贝尔等学者对人类文明的展望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历史。

“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这句镌刻在埃及卢索神庙法老像上名言,让我们深刻地感悟到未来与历史的关系。中学历史教育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鉴往知来”的功能,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层次,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进行正确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运用历史规律预测、展望未来。西方有一个谚语说:“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一个孩子”,在未来社会不懂得历史的人就是不能把握明天的“孩子”。随着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习于变化、善于适应的人,他们要有更丰富、更成熟的未来感。通过历史学习,从认识历史规律到关注未来前景,从时间的深度到预见的广度,学生尝试用历史的眼光洞察、预见未来,增强未来意识,学会处理社会实践中的机遇和重要关头,增强洞察趋势变化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对未来了如指掌,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以成熟的姿态和精神面貌迎接未来,挑战未来。

三、以历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是指为了未来、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学历史教育要面向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课程层面。“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方面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要求,凸现了未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内容标准方面对于未来教育的阐述却是空白,不能不认为是一种遗憾。

作为面向未来的历史教育,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落实更要反映时代和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向。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的经验与做法。首先,年代思考是历史推理、论证的核心。《5到12年级美国史和世界史的国家标准》应能要求学生做到,分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序。《美国科罗拉多州历史课程标准》认为按照年代顺序进行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对学生理解现代和预见未来都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历史内容不仅要从过去延伸到现在,而且要引导学生面向未来。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历史课程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和态度。日本中学社会历史学科教科书的编撰充分体现日本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立足于当代社会,关注日本以及世界的现实和发展问题,同时进一步探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促使学生学会面对未来,学会选择未来。例如:帝国书院版社会科教科书《中学生的历史》的第7章第2节“今后的日本与世界”,认为我们应该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课题,我们的祖先战胜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现在轮到我们了。你在考虑创建什么样的未来呢?”清水书院新中学校历史改订版《日本的历史与世界》的第6章“现代日本和世界”,认为“人类的历史是获取人权的历史,通称二十一世纪是与人权共生的世纪,在日本国内也存在着各种各样今后必须解决的课题。时代要求我们通过解决这些课题,建立真正的民主国家,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反观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应该承认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现代史部分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潮流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代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文化等都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了历史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不过,笔者认真阅读了部分新课程历史教科书,其中强调未来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这些是当前历史新课程改革所存在的缺憾,也是我们必须努力改进的方向。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崇高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真理的追求,为民众奉献的精神以及对后世子孙的关怀和责任。清朝诗人龚自珍有言:“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智者”是那些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意识的人,他们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前途,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中学历史教育要引导学生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传统,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既憧憬着光明的前景,又饱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知过去何以图将来,中学历史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肩负民族与人类的未来的责任和使命,永不懈怠地学习,培养历史的远见卓识,坚定历史与未来的信念,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成长为对社会和人类有贡献的人。这些应该成为历史新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求实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心理学研究证明,中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和有意识的想象能力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具有了抽象思维能力,并逐渐占主导地位。而中学作文教学从记叙文写作到说明文、议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也正是顺应中学生心理能力的这一发展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

在刚进入中学时,作文训练还是以记叙文为主,这时学生形象思维延续小学而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的能力尚处于萌动时期,对于作文的基本内涵和形貌,学生还只是处于一种直接的表面的感性认识状态。再加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所以这一时期,学生作文的形式仍是以模仿为主。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总要先寻出一个模范来做样板。所以在这时的学生作文过程中,范文的魅力是巨大的。而学生作文的结果是,许多老师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千篇一律。即便如此,在“千篇一律”中已能看出学生力求写出“自己”的东西的努力的影子。所以这一时期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理论方法的指导时,更应该特别注意到这些“影子”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而加以引导和发展。

作为向单纯求同模仿的作文心理的告别,中学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求同模仿与求异创新在学生作文中明显地共同存在。反映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首先是形象思维方式被打断,而代之以逻辑的演绎和推理。学生乍一接触,有一种无从着手的感觉,再就是没有形象思维的帮助,议论、说明的文字让他们感到空洞而无味。所以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议论文、说明文时,呆板、空泛、缺乏活力的毛病是相当普遍的。同时,在对一件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时,初高中学生一开始尚不能正确而严谨地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在学生作文心理的发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着学生作文兴趣的形成和培养。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作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加强精确的语言表述方面的训练。

进入中学最后阶段,说明和议论已经从尝试进到成为主要的写作语言,理性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向前发展,学生的作文也逐渐表现出他们应有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水平。这时学生已不再是简单地去模仿和“抄袭”,而是开始有意识地、独立地进行自我创造,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事件,已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常能注意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揭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各种特点和矛盾。这时,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的特点。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归纳和演绎等思维方式逐渐被掌握和纯熟地运用,学生的作文便也表现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多姿多彩的态势,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特点。

中学生作文心理的发展,从纵向看,它表现出学生写作时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学生作文时的文章内部言语从形成到完善再向外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在这个“外化”过程中,内部语言的形成是作文的基础。

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材料。没有自己的思想材料,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对象和内容。文章内部言语的完善阶段是“外化”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紧张的思考,对文章进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形成文章的“腹稿”或编写出写作提纲。“外化”的最后阶段就是动笔书写,形成了文章的形式。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外化”过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抄照搬,也不是一种照相式的复写。因为内部言语和外部的书面语言在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和语言展开速度上都有很大差别,“外化”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深层转换”。在这个“深层转换”过程中,充满着一种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面临的痛苦矛盾,这就是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人们在写作时所遇到的“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也说道“方其搦翰,气备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内部言语复杂而散乱,但他们的作文又要求语言的系统和完整。因此,学生在思维表达之间所存在的不同步矛盾真正体现了他们内部言语“外化”的艰苦。

如果从横的发展方面来看中学生作文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作文心理活动的每一个剖面都是由模仿性心理能力和创造性心理能力这两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能力构成的。

作文的模仿心理体现在对范文的仿写上。这是中学生作文的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创造性能力是作文的基本能力,它是反模仿的。首先因为这方面的心理能力必然是包含着明显的个性特征的,无论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是学生的意志力,都是因人而异的,是各具个性的。所以学生作文如不抄袭,决不会出现文辞一样的情况。其次,作文的创造性心理能力还体现出一种求異的特性。尽管模仿痕迹在中学生作文中甚为明显,但他们已能自觉注意到作文必须出诸己手。正是求异心理的作用,中学生才能不断地、逐步地产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

所以,中学生的作文即使是仿写,也是需要经过再构思的努力。因为一篇文章的完成,如果不是纯粹抄袭,内中的语言表达可以模仿范文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而真正的自己的思想的表述,除一些名言、警句可资引用外,其他的大部分语言都是要己出的。模仿性心理能力和创造性心理能力对立统一的横向结构与写作中的“意称物”“文逮意”的纵向脉络相扭结,构成中学生独特的作文心理机制。

从此我们可以了解,中学生作文心理特点是模仿和反模仿的两种意志的互消互长。他们势均力敌,表现出中学生作文心理的一大矛盾。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学作文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作文心理的这一特点进行有益的指导。一方面,通过范文诱导学生模仿,为写作掌握更多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法;另一方面,还有更多地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创新求异。当然,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学生在作文内部言语向外转化为书面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词不达意的“外化”障碍。为了克服这障碍,作为老师,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冲动,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还需要诱导学生学会用意志力控制情绪以便于构思及表达,学会写毕后的字斟句酌的修改。也就是说,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还要进行严格的作文意志力的训练。

(作者单位 安徽省利辛高级中学)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方向。依据人教版教材的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课堂采用更新教学方案、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趣味性的新形式教学方法,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概述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编写了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方便了初中历史老师和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要将重点放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科学的新理念,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

一、关于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概述

(一)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内容,就是以人教版教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不断学习掌握和积累过程。使学生积少成多,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转变;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热爱历史课堂教学,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教学的方法上采用开放式、参与式、启发式、合作式、小组讨论式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进程。课程改革视阈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疲劳备战等方法割舍掉,改为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运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思路,使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课程改革视阈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这一点牢牢的掌握,围绕这一点开展工作,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互动

新时期课程改革以来,运用人教版教学大纲,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主动的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中与历史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极大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演变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二)推进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历史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人教版教学特点的具体表现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加强提问的方式和水平,将问题设计的恰如其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课前和欲望,难度不要太大,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作答,具有发展研究的意义。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凸显问题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人教版教学大纲为中心展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多思。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思路,将问题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核心思想是以问题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在这个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增强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人教版的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宇.课程改革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新认识[J].历史教学,2005,(03).

[2]郭延庆.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02).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调研情况的理论分析,进一步让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效果;解题思路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6年9月份,对白水县仓颉中学和白水中学进行了一次多媒体教学使用效果的专项调查,总共对三个年级六十九个教学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以便解决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希望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调查题目与分析结果

(一)多媒体教学是否增强了您对学习的兴趣?

1.是76% 2.否15% 3.甚至降低4% 4.其他5%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1.传统教学6% 2.多媒体教学79% 3.无所谓15%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对你的学习:

1.帮助很大27% 2.有帮助52% 3.一般29%

4.帮助不大6% 5.一点帮助都没有2%

(四)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时,哪一种方法你掌握的知识更多?

1.傳统教学23% 2.多媒体教学55% 3.差不多22%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你对教学内容的感觉:

1.形象生动、记忆深刻52%

2.与常规教学差不多13%

3.速度太快、印象不深34%

分析:通过以上问题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喜欢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帮助最大的是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达到了73%。这都从不角度反映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对于一些不喜欢多媒体教学的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多少有些原因是老师的操作不熟,课堂秩序往往被打乱。还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有些学生跟不上老师播放的速度。

(六)你__老师在课堂中采用视频辅助教学

1.喜欢68% 2.不喜欢7%

3.说不准,有时觉得好有时觉得不好25%

分析:这个问题单独设题,是因为多媒体教学除了用课件展示外,经常会以视频的形式讲解某个知识点,有68%的同学回答了喜欢,原因基本是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活泼,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说明多媒体视频教学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七)你认为多媒体课堂有以下哪些不足?(多选题)

1.不习惯多媒体教学16%

2.过度直白,缺乏想象22%

3.无法及时做笔记83%

4.信息量大,理解较难36%

5.其他16%

分析:设置这一题目,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發看看多媒体在哪些方面表现得不足:83%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速度过快,无法及时做笔记。36%的同学认为信息量大,理解较难,从这点也同时揭示出无法及时做笔记的原因,说明老师讲课时要注意讲课的内容和速度,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前进,以便更加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四、最喜欢和最不喜使用多媒体的课程举例

(八)请选出你最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为什么喜欢?

语文9%数学5%外语3%历史12%地理18%

政治3%物理2%化学3%生物25%

分析:通过本题可以看出,学生大多都是对副科使用多媒体教学感兴趣,原因可能是这些科目本身学生比较放松,因此能体会到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乐趣。喜欢主课使用多媒体的同学少的原因可能是主课记忆的多,使用多媒体不利于记笔记及记忆。

(九)请选出你最不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为什么不喜欢?

语文8%数学29%外语8%历史4%地理0

政治8%物理5%化学1%生物1%

分析:学生不喜欢这些课使用多媒体教学除自身原因外,基本是跟不上教学内容,无法记笔记,不能很好地理解重点内容,依然感觉枯燥无味。数学不喜欢的比例最高,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

1.课堂节奏决,学生思维跟不上

基于数学自身的抽象『生与逻辑性等特点,课堂上往往需要教师的严密推导过程。但数学课堂采取了多媒体教学后,省去了教师用粉笔书写数学逻辑推导的过程,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程序化的板书就会很快呈现,课堂节奏就快了起来,再加上由于课件的呈现方式快而多,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思维节奏跟不上屏幕显示的节奏。

2.对解题思路的分析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

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好课件,上课时按照课件的既定程序进行,课堂上只需按动鼠标或操纵遥控器,课件便按顺序播放。当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教师却难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过程,甚至回避或忽略学生的新想法。这与目前提倡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3.注重课件的外在形式,分散学生的集中力

有的课件制作过于追求亮丽的动画、图片以及声音等媒体的呈现,会使学生眼花缭乱,使学生只关心这些媒体本身的华丽,而忽视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要精心设计与思考后再使用。以下是我提的一些理论建议:针对课堂教学节奏快,课件设计应该合理布局,尽可能使屏幕呈现简单化,减慢课件播放速度。版面的设计要汲取传统的黑板教学的优势,根据教学的需要逐条逐句地显示,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反应进行随时补充或更改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思考。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民族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和加强中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提高学生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学音乐;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尝试

一、教学现状

作为一名在职的音乐教师,我以了解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类型为目的作了几次调查,调查的结果尽管不让我感到惊奇,但的确令人感到担忧。结果如下:①93%(40人)的被调查者喜欢听音乐;②70%(30人)的被调查者喜欢流行音乐;③19%(8人)的被调查者喜欢古典音乐;④16%(7人)的被调查者喜欢民族音乐…… 从被调查者对音乐的态度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肯定喜欢听音乐,但欣赏的内容则相对狭窄,他们喜欢流行音乐明显多于古典音乐或民族音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当然与目前流行音乐的传播密度有关,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或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诱导和训练,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方面的不足则显得相对严重和值得我们思索。

二、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长期不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的成绩不去评估,甚至无评估方案。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可有可无,音乐课的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甚至干脆把音乐课改为语、数、外等科目。校园是社会的缩影,由此反映了音乐课在学生乃至人们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严重的倾斜状况,其主要症结在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

2.音乐教师对自我的要求不够

由于音乐课的成绩没有与学生的升学挂钩,音乐老师的教学压力就很小,没有过多去考虑教学效果,只是完成45分钟的教学时间。再加上现在的新教材给了音乐老师很大的自主空间,老师是否有责任心就更加影响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3.社会人群对民族音乐的重视不足

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在音乐领域的积淀,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但是因为学习民族音乐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利益,人们逐步远离民族音乐。

三、教学尝试

1.选取当前流行的民族音乐内容

现在学生课余生活接触最多的音乐是流行音乐,用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内容来引导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有许多流行歌手也都选取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素材。如腾格尔的《天堂》和《蒙古人》是典型的内蒙古长调歌曲,蕴涵着内蒙古民歌的原浆;刘欢的《好汉歌》是选取河北梆子的曲调改编的;“彝人制造”是三个彝族小伙儿组成的一个演唱组合,他们带有独特彝族风情的演唱,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选取这些歌曲在课堂上教学,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

2.民歌和民舞音乐的教学侧重于艺术实践

民歌和民舞音乐是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体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高度灵敏的协调能力和良好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组,要求各小组以唱跳结合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

3.戏曲内容的加入及其教学的方式方法要适当

戏曲教学是民族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戏曲重视程度也是远远不够的。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包含着文学、音乐、舞蹈等诸多因素,在注重学生体验的教育大背景下,单单让学生来欣赏戏曲,这样教学效果是不显著的。所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是值得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反思的重点。

4.丰富教材的民族音乐内容,增强时代感

具有时代性的民族音乐内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时代感,选取当代一些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民族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兴趣小组

为了加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如组织学生成立“民族声乐演唱”“民族器乐”兴趣小组,每周定期活动,课内课外相互交流,以此来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内容,为加强中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起补充和推动作用。

总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应该作为中学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为突出民族音乐这个重点,教育工作者要丰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全面有深度地了解民族音乐。因为只有了解了本国音乐,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将尽我的能力开展一些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学尝试,并希望和所有关心民族音乐教育的人进行探讨交流。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中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与教育的关系愈加密切,中学科学教育日益受到关注。较之以往传统的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扩展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才能在科学教育中提升教学境界,从而更好地适应科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科学教育 教育智慧 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更新、技术创新已成为21世纪社会文化的核心,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教育社会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不满意传统教育的狭隘功能,并对传统的经典学科分类式教育产生了质疑,认为在教育目标上应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扩展到关于学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整体性发展,强调在课程、教材、教学、考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教育、科学、社会三大因素的带动下,现代科学教育从传统学科教育的变革中应运而生。科学和教育的关系是一种在社会总体目标限定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中学科学教育类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对传统的教师角色与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拟通过对中学科学课程的特点来思考其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要求。

二、科学教育的含义

1.科学教育的内涵。目前对科学教育尚无统一定义,其内涵随着科学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地位作用的变化而变化。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把科学教育定义为: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

就我国科学教育现状来说,从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方法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开发,侧重对学生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目前多个不同版本的中学《科学》教材中,科学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物质科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宇宙和空间科学(地理学、天文学、空间学)。在初中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开始较为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形成科学探索能力,基本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与习惯。在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基本具备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比较系统地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与较为成熟的科学行为习惯。

2.中学科学教育课程的特点。科学教育由于目的的现代化与综合性,使其课程体系从形式、内容到教材体系都具有新变化。较传统分科课程,中学科学教育课程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综合性。传统分科课程虽保障了各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但将各学科彼此孤立起来,学科之间的联系甚少,学生习得的知识也是相对分散的。中学科学教育区别于分科课程的一大特点,在于其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综合性。具体表现在:

●目标体系是综合的。科学教育无论是传授知识的内容,还是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甚至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和观念上,都较好的达到了新课改对教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正是知识目标、行为目标、情意目标三者的结合,使得科学教育更具综合性特点:知识目标注重融多科知识于一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力目标强调提出科学的一般方法和综合能力,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情感目标要求在科学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问题意识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课程内容是综合的。科学课程打破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界限,统整选择和组织科学课程内容以形成一种综合课程形态,突出科学的整体性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关性,并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扩展,增加新型学科和边缘学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减少课程门类,有效避免科学知识的重复。

(2)课程设计将任务组织、内容与过程结合。不同于以往以知识为中心,按知识的逻辑体系展开的传统教学设计,中学科学课程是在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设计上以任务来组织教学,并将教学内容融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课程设计中,用于组织教学的各种问题有时是与多个学科相关的,有时是将科学、人文、社会联系在一起,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的,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在完成这类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提升了对问题解决的体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起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成长。

(3)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所谓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以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主线,即在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不是相对于前人的,而是相对于学生自己是未曾见过的。学生在这种发现中将增强发现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发现能力,并增多未来发现、创新乃至创造的机会。其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学得有趣轻松,以提高学习质量。中学科学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认知过程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通过洞察、分析、比较提出假说;进行选择;最后从事操作,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实践,学会探究,学会发现,进而学会学习。

三、中学科学教育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关系

智慧是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而是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以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2]它是人类完善自我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教育智慧分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两个层面,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石。[3]教育智慧之于教育,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理论层面讲,教育智慧是教育情景中的智慧性行动,是教育者在知性、理性、情感、行动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智能。从实践层面上讲,教育智慧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4]教师的教育智慧包含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其中隐形知识是核心部分,涉及教师的自我知识、策略性知识、情境知识、教育信念、人际知识等。

联系中学科学课程的特点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内涵,二者关系在于:一方面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发挥创造性作用。教师的职业魅力在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教育并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对传统分科教学的反思促使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新模式,科学教育的产生是反思传统学科教育的结果。同时,科学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师不断开拓与创新,其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促使教师对教学不但要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更要在教学前、教学中就展开反思。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也为教师教育智慧提供了增长的空间。中学科学教育在课程和教学两方面都是开放生成的,它赋予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进度的权利,这为教师因地制宜地展开教育提供了便利之处,教师可以利用科学课程的弹性空间积极参与、深度钻研、大胆创新,以积累经验、增长智慧。

四、科学教育对教师教育智慧的要求

1.科学教育的综合性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既专又广。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科学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教师从原来只承担一门课教学的“单一型”向能胜任多项教学任务的“综合型”转变,在专业学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了解和熟悉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自我知识。根据卡特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由于年龄的原因教师流体智力已达到高峰,但晶体智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教学经验的积累、生活阅历的丰富都有助于教师知识广度的扩展与判断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发展晶体智力以更好的适应科学教育的要求。诚然,要求教师为适应科学教育课程的要求而成为“全才”,精通多门学科也是不合理的,但教师也应该尽量对多门学科有所涉猎,打通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更好地适应科学教育综合性的要求。

2.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对教师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发教学,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解动机。科学教育课程对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和情境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决不能只做“传话筒”把专家所编写的教材灌输给学生,而应遵循引导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指明学习方向、范围和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是科学教育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对此,教师应做到:

(1)联系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疑难情境,提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学习。在确定教学任务与目标之前,首先依据初中生和高中生各年龄段不同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确定其现有的水平以及借助教师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根据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来创设问题,形成教学目标。知识本身是不断发现的过程,事实上,所有高深的知识都是由最简单的日常现象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5]教师应树立“没有什么比成功的体验更能孕育成功”的理念,在教学中设置若干重点难点,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把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意蕴。教师要求学生探索的问题,应尽量为多知识源,学生要通过分析、组合变换才能解决的综合问题,或者是需要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实验,分析处理数据,经过推理才能解决的设计性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一课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由浅入深地逐个提出问题:首先在半开放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水,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方案以解决土壤中是否有空气的问题,最后采用全开放式的自主探究法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这样由浅入深逐个设计问题,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挥和收获,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2)从一成不变地制定教学方案,变为灵活地制定教学方案。教师机智的行动总是即刻的、情境中的,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体验、感悟和实际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超乎寻常的、出类拔萃的临场发挥能力。[6]科学教育课程本身为教师教学带来了弹性空间,需要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锻炼磨合自己以不断提高教学机智水平,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合理的应对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和具体的教育问题能够灵活处理,动态把握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亮点和生成点。如学生在进行土壤有水实验时,在盖小烧杯的表面皿上放一些水以加快土壤里释放出的水蒸气液化,这可能是教师预先没有想到的,所以应及时抓住这个亮点,为学生创新思维而喝彩。

(3)内容与过程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传统的学科教育是一种“读”科学的教学——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关心的是考试分数高低、排名先后,对学习和科学没有兴趣。科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在于“做”,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实验、讨论问题。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要意识到在面向全班的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形式之间还有中间形态的活动方式,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将兴趣相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或将有各种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以便他们相互学习和切磋,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探研和相互帮助。同时,教师应增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心,意识到创造力、创新精神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切身的感受,同时更有利于情、意、行目标的实现。

3.以“学”为主线要求教师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威望存在于随和交往当中,尊重存在于平等相处之中,教导存在于相互研讨之中,[7]这涉及到教师怀有怎样的教育信念和人际知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导”字上。中学科学教育本身充满了探究、创新的意蕴,因此要摒弃对学生的强制手段。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是在宽容、理解的氛围中产生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大胆自由地完成科学教育课程交给的“任务”。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角色定位应从以往的权威角色向更注重师生关系平等、给予学生方法指点的指导型角色转变。教师主要任务是安排好适当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观众”变成实际参与者;职责在于创设情境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动手过程中为其指点方向,而不是简单告知问题的答案。相信学生与其说是一种行为,还不如说是师生交往的方式,把以教师的“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引学生的发展方向,控制学习进度,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知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教师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知识传授的权威,而是可以寻求感性和理性的帮助对象。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由此获得的知识有也不再是静态的和被动的。

综上所述,中学科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弹性空间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重新打造师生关系,而且需要不断发展教育智慧,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科学教育的平台,发展自身的教育智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来自自我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顾志跃.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6.

[2][4][6]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M].教育研究,2005,(2):50-57.

[3]吕秋芳.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智慧要求[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2,(2):51-55.

[5]金延凤,吴希红主编.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

[7]张楚廷.教学细则一百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7.

上一篇:大学生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本科机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