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论文范文

2023-09-17

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分析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铝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中铝的竞争力、自身优劣势和所处环境。中国铝业虽然规模和产量巨大,但存在竞争力缺乏,定价权旁落,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并给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铝行业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等提高竞争力和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中铝;SWOT;发展战略

0 引言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铝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现,全行业趋于低利润或亏损的状态。日前国家出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品供给方面出发,使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推进国家经济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铝行业也希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适应新常态下市场的需求变化。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在2012年净利润为亏损86亿。次年通过甩卖旗下资产获取收益近200亿资金。2014年大量减停产,亏损170多亿(图1)。中铝作为代表性产能过剩的铝企业,我们将以其为例,分析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铝企业的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中铝历年年报)

1 波特五力模型建立

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从铝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铝产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分析中铝的市场竞争力:

①铝行业现有竞争者强大。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茌平信发集团属新建企企业,技术先进、成本低,竞争力强。

②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小。当前铝行业产能过剩,亏损严重,在“去产能”的政策下,无明显的潜在进入者威胁。

③铝产品替代品的威胁。在铝行业下游,铝产品存在被替代的风险。电力行业面临着铜的威胁,地产行业面临着工业塑料等的威胁。

④供应商议价能力上升。我国铝土矿资源约占全球总数的3%,但氧化铝产能达世界总量的近50%。铝行业长期过热发展,铝土矿受国际矿业巨头、国内地方政府的制约,铝企业话语权旁落。

⑤购买者议价能力上升。因近年来国际、国内金融动荡,建筑业以及汽车业等原铝核心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并随铝产能过剩爆发,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导致购买者议價能力上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模糊量化数据的波特五力模型(图2,其中5表示竞争最激烈,1表示竞争很小)。

影响铝行业中竞争力的最大因素是因产品同质化导致的行业内部竞争。因此中铝企业首先在成本、资源占有、管理效率、技术及其人员等多方面超越对手;其次,在铝加工和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研发,扩大铝产品的适用范围,减少替代品对铝市场的威胁。

2 SWOT模型建立

我们先用SWOT讨论中铝所处的现状,包括自身的优劣势和环境中的机遇挑战,再根据当前情况提出中铝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需要怎样调整决策、转变经营方式。

2.1 S——Strength

①中铝作为行业龙头的央企,在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上拥有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②背后有母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的支撑使中铝在资金方面、业务重整方面更有优势。

③中铝公司进入稀有稀土、铜业等领域,能够缓和铝行业市场不景气的冲击。

④科研实力雄厚。中铝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多项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2 W——Weakness

①中铝的自身体制问题,包括冗杂的组织结构、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在付出了太多管理成本的同时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机会。

②生产成本高:中铝是老国企,历史负担较重,已建成的产能技术落后、效率低、污染严重。

③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产品盈利能力不强,若市场持续走低,会对公司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2.3 O——Opportunity

①国家支持企业强强联手、上下游合并重组,对铝产品的出口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②铝因其性能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和消费前景。目前我国人均铝的消费量约为15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③西部地区资源有待大量开发,如新疆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费低,电解铝成本比内地低很多。④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国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速走出去。

2.4 T——Threat

①民营企业的威胁。2008年以后,民营铝企业凭借强大的成本优势进入铝行业,市场也在由原来的垄断格局向市场竞争转变。

②反倾销问题。美国、加拿大分别对我国铝型材进行了反倾销调查,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铝行业的贸易争端此起彼伏。

③政策劣势。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家加速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以稳定铝产能过剩局面。

④新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依托SWOT模型的发展战略分析(见表1)

3.1 整合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首先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产能不仅造成企业亏损,长期拉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划定标准强制引导落后产能主动退出。淘汰产能后回收的资金以及国家去产能的扶持资金可用于对其它工厂进行升级和转移。其次转移优质产能。在“去产能”背景下,将中东部产能向西部或国外转移,规避中东部省份的政策与环保限制,利用西部省份以及国外一些地区电力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

3.2 延长产业链

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均衡是国内铝行业竞争力低下和供求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延长产业链各环节建设,是中国铝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向上游发展自有矿山和自备电力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向下游拓展高端铝加工,避免低端产品层面上白热化的竞争,健全铝行业产业链,增强整体竞争力。

3.3 提高效率与人均劳动生产率

国企僵化的制度和低效的管理一直为人诟病,必须扁平化组织结构、简化审批流程等,这是提高中铝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实施岗位合并,剥离富余人员,培养复合型、工匠型人才,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

3.4 加强资本运作与创新

中铝作为铝行业的国家队和上市公司,要发挥好其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和融资强的能力。

4 结语

本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的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铝行业的长期产能过剩下,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其他产能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调整企业战略,寻求新的盈利点也成为所有铝企业共同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12-17.

[2]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17.

[3] 王立国,王晓珠,付扬.铝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08:9-25.

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2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能否顺利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将影响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还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其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是解决这一矛盾和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一、“不平衡不充分”及其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不平衡方面,目前还存在着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不平衡、区域发展间的不平衡五大问题;在发展不充分方面,目前还存在着产业发展效率与效益不够高、城市空间的使用和产出效率不高、劳动力要素的生产率不够高等问题。

可以发现,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之所以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在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过程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空间战略,作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空间均衡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是否均衡、产业结构布局是否均衡、城乡发展是否均衡,甚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均衡也会受到区域间均衡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分工经济、网络经济的存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产生1+1>2的结果。考虑到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区域发展效率与效益势在必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2)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3)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5)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6)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7)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8)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9)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上述内容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的对象不同而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个体层面,包括1、5、7、8,该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个体区域的发展,主要包括强调个体区域的快速发展比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创新发展比如雄安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转型发展比如资源型地区;强调个体区域的安全发展比如边疆地区。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层面,包括2、3、4、6、9,该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多个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比如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地区;强调多个区域间的统筹发展比如沿海地区;强调多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比如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包括上述所有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实际上指的就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的不同,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分为追求效率的发展战略和追求平等的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战略直接反映一个政党的执政方针与指导思想。十九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反映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坚定决心。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个体层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层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密切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层面的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塑造力密切相关。下面将分别分析区域发展个体视角、关系视角、整体视角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

二、从区域发展的个体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

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不充分,意味着各种经济要素资源的产出效率还不高,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上,就是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仍然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与世界上的重要城市相比,其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仍然需要稳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从国内比较看,我国的城市体系多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如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或者接近20000亿元,2016年地區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的城市有12个,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可能只有百亿元甚至更低,这也表明我国部分城市需要加快发展速度。

发展不充分与单个区域发展之间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后者为解决前者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实现单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做到如下三点:首先需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新发展理念,才能避免传统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才能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需要瞄准高质量的产业结构,各个城市应该根据世界、国内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以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单个区域或者城市都是完整的行政单位,党和政府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石般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要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与拓宽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与领域,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寻找、培育、扩大市场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

三、从区域发展的关系视角,看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较大,这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其他类型不平衡的基础,区域间不平衡不仅会导致其他类型不平衡程度的加剧,而且还会对其他类型的不平衡的缩小产生阻碍作用,某种程度上,区域间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关系的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四大区域的发展。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是我国典型的四大经济区域,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要素禀赋各不相同。针对这些不同,党中央制定出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等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同时,针对四大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不同,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在强化举措上下功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需要深入改革,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东部地区必须坚持走创新引领的道路。这种地区与发展战略双重“因地制宜”的思路,既能够极大地满足不同区域内部不同省份的发展需求,也能够在四大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化。

第二,重视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城市群是一种包含多种不同类型区域关系的区域类型,也是未来世界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参与者,对区域经济和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应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共赢发展。

第三,对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不同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对京津冀地区提出协同发展的要求,对长江经济带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对沿海地区提出陆海统筹发展的要求。

四、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视角,看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将指导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大目标,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这一思想的经济发展部分,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尤其是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上的优越性。与世界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始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每年数以万亿计的财政转移支付,在交通、电信、医疗、教育领域中的巨额投资,全面脱贫攻坚计划无不表明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视。

第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速度与成就令人羡慕。从世界经济近代史看,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速度与所取得的成就是极为惊人的,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在部分高端制造产业、互联网经济行业、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弯道超车,迅速成为世界第一,这对绝大多数仍然处于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而言,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学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股重要潮流。

第三,我國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成就充分证明了一个稳定强大的执政党对于国家命运与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率领中国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展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种政治经济结构与关系对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确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潜力,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均衡程度,既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奠定基础,也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球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供动力。

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3篇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等事业一样,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十分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地方政府稳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公共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年底,全国共拥有公共汽电车41万辆;轨道交通车辆5500多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000公里;城市公交专用道里程7400多公里;公共交通年运送乘客780亿人次。城市公共交通为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居民出行需求在“量”和“质”方面同步提升,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以及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强。据预测,到2015年,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总量将达1100多亿人次。这些都对今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成为交通运输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重要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新任务、新职能。如何科学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如何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如何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畅通、高效、安全、环保、公平、和谐的城市交通体系,都需要各级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知识。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在系统整理行业管理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同济大学、深圳巴士集团五家单位和有关专家编写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一书。本书系统梳理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基础知识,研究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归纳整理了各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管理经验,有理论分析、有典型案例、有政策探讨。

全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和企业篇三篇。综合篇简要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的基本知识要点,总结回顾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公共交通管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行业篇围绕贯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重点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服务评价、运营安全与应急、票制票价与补贴等行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企业篇重点围绕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战略规划管理、运营调度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工作,从技术、方法、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并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积累的典型做法、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更好地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广大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科研单位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各类工程项目也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人们消费需要能力提升的标准,更是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最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环境下,大批量具备技术、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的国际承包商进入我国市场。对于本土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而在这一背景下,也迫使大量国内企业放眼世界,吸收国外相对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项目管理能力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于此,要意识到如何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如何改进自身缺陷,如何在市场中赢得更多实例,如何提高施工质量,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更需我们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便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市场环境表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趋势。针对大部分现有施工企业来说,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工程项目中,事前、事中控制能力较低,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发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质量管理。

(一)市场缺少相关规划

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与企业内部环境有关,更与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紧密相连。现阶段,虽然国家对建筑业市场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和管理,但是很多建筑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制度法规,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到位的现象十分明显,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相比国外建筑工程企业来说,由于受到关系人情等的影响,还有很多熟人管理、熟人采购等各种因素制约,而很多业主为了追求更好品质,无论工程结构难易、工程大小、层次高低,都明确要求要让一级企业参与其中,甚至明确指定一级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都要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很多低水平项目经理难以承担施工任务,导致了差别化竞争的缺失,这也迫使大小企业、高低资质不得不同时进入到更低层次的工程项目中,进而加大了市场混乱程度,导致了市场的无序化竞争,很多工程项目企业以无资质冒充有资质、低资质挂靠高资质等手段来谋取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建造师资格证书出借等现象屡禁不止,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市场分配中,需要更多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针对建筑业本身来说,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辅助工具、手工作业等多为基本手段,而其市场准入壁垒较低,再加上高利益的驱使,就会使得更多中小企业、个人涌入其中。

(二)人员质量意识较差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够看到,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较差。所谓质量意识,明确了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态度、认识,是上述二者关系的综合表现。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本前提。如果工程项目企业中,管理高层没有对质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而是将重点放在工程进度、工程利润之上,缺少高质量、高效益的超前意识,就会导致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少明确的质量目标。当前,大部分建筑行业领导秉承着“质量第一”的口号,但是其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层面,更多的企业领导者将重点放在了保证工期、抓进度的层面,很少关注质量提高,而高层领导人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监督层工作存在很多困境,进而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单位行为不规范

计划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市场发展并没有步入正轨,而很多建设工程的业主不是完全法人主体,合格的市场也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很多建设单位不具备法人主体效力,施工单位选择、建设资金使用等存在明显不足,甚至不能自行决定资金使用,体制建设、制度建设中会受到主营单位的限制,在承担责任、承担任务中存在很大不足,这不仅破坏了承担双方的公平交易关系,也导致了市场意识的进一步破坏,影响并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片面追求低成本、低造价使得责任机制不够健全,在追求高标准、高效益的基础上,出现了短工期现象,更进一步地影响了建设单位工程承包,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更有的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一个项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队伍。针对这一现象,使得工程项目缺少统一规划管理,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基于我国现行的建筑质量评定标准,单位工程项目中,如果有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存在问题,那么整个工程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工程。

(四)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建筑质量出现问题,会被认为是施工质量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施工不到位、设计不到位引起的。这根源于大部分设计单位都是按照工程项目承包者的项目规划而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内部工程项目管理中,难以形成固定搭配,即便那些設计人员不熟悉工程设计,也很难有新的工程设计师介入,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优势之间的互补作用,进而影响工程设计总体质量。而相比之下,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管理中,必须要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针对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其质量检验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但是时间间隔较短,这样一来,就为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与传统工程项目监管相比,现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展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首先,其是一种动态化、全方面、系统化的管理过程,更多地强调了对现状的分析。基于此,就应该从其管理现状、管理手段入手,从根本上对其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给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政府要强化政策监管

针对我国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说,其不仅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从工程项目管理角度来说,其会受到政府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会受到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的影响;而针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更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根本上的管理,要在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中,抓好开工前审查承工资,对承包单位资质等级进行严格管理,并要在施工中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在完工后,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认定,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审查,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建设单位、建筑构件生产厂家统一监督管理的做法,要从根本上保证政府的监督管理,要真正将管理落实到实际层面,要让每一个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企业都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来说,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确定主要工程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询问专业人员意见,要严把质量关。设计中,还要严格对招标队伍进行选择,选择质量信誉好、报价合理、质量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众多事实和经验表明,施工队伍的好坏,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专业的负责人能积极主動与材料供应商、工程设备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中,便能有效发挥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势,并从根本上促进工程的监督管理。

(二)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提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强化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着手,利用基本理论、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手段等综合方法,促进管理层、领导层、管理层、监督层、操作层间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并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推行全面管理、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利用系统化方法和概念,对工程质量体系进行严格把控,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门高效地组合在一起,促进职责、任务、权限等管理体系的建立。

想要从根本上促进这一体系的建立,就应该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概念,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高效率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职责权限明确、任务明确的统一化整体。为了从根本上落实这一职能效果,还应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责任,树立质量监管意识,牢固管理观念。相应的,还要让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承担起本部门的工作责任,让其在担任本岗位责任的基础上,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在充分发挥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要将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施工阶段,要在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个阶段都要做到严格审查,要将工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风险押金保障机制,要签订质量承包责任书,要激励、制约工程项目经理,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要对项目经理进行监督,要树立企业形象,要创造优质工程,还要将上述内容作为考察项目经理的重要指标,要从根本上落实“以包代管”的管理措施和手段。

(三)要加大对工程项目的审查力度

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与工程设计紧密相连,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相对合理的设计规划不仅能直接影响建筑产品质量,更能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相应的,针对网络的调查数据现实,当前有关的工程事故调查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事故都来源于工程设计的不到位。因此,加强工程设计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设计者的资格审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设计比较严格,包括了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方案规划,甚至还强调了设计方案的防火性、安全性等,因此,设计质量的审制、专业间的会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相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更要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进行严格把关,限制业余设计,严禁非法出让、设计图章,强化设计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质量监督站,以便更大限度地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

三、结语

市场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我国众多工程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外企业进入对我国工程项目市场管理形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市场也面临着走出去的困境,如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已逐步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在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工程类企业要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基本前提,要提升建筑行业竞争优势,要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从建筑行业整体现状出发,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段志成.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陈勇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

[3]董格.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5,(08).

作者单位:

灌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军队医疗卫生体制限制,传统的军队医院管理模式面临着挑战。项目管理技术在应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在军队医院合作项目中既有运用的可能,也有运用的必要。本文在军队医院如何既能谋求新发展,又能不使军队资产流失的背景下,对新开展的医疗合作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探讨了谋取双赢的对策,也说明了项目管理在军队医院对外医疗合作中的应用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军队医院 合作项目 项目管理

0 引言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已进入快车道。随着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医疗卫生对社会责任的明显增强,办医形式管理模式多元化,为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从其他领域向医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 对外医疗合作实行项目管理的背景

项目管理PM (Projectmanagement)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一个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纵观传统的医院管理,由于是以职能化管理为主导,其中所具有的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为实行项目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对外医疗合作为军队医院提供新的运作管理方式,突破了军队医院自身体制的限制,可提高医院资源的最佳配置,有利于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但军队医院以往的管理往往以某学科的带头人,如科室主任做为合作项目的全部责权人。其中弊端是一方面科室主任有繁重的医疗任务,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营运管理能力,既分散了科主任的精力,又不利于新合作医疗项目的开展。因此可借鉴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角色来专门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运作,避免了以上矛盾,达到了有效的绩效目标管理,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也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可以有效防止军队资产的流失。

2 对外医疗合作实行项目管理的优势

对外医疗合作是军队深化改革与市场化推进的必然趋势,牵涉面广,程序复杂环节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要求,而项目管理则体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2.1 适应“市场”和服务“战场”

在和平时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便是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再则是军队医院在战争时期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由军队的根本职能和性质决定的。门诊部及各科室要担负着军用急救、灾害应急等任务,做好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的准备,确保伤病员抢救治疗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服务到位,切实按“保障有力”的要求服务好“战场”。

2.2 军地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对外医疗合作项目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彼此激励、相互促进的过程。医院的发展是各学科技术积累的延伸,对外进行医疗合作项目会牵涉到对原有资源的利用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如某单一科室合作中的利好,对全局有一个拉动示范效应,反过来,得到其它科室的协同配合,使得合作项目获取双赢、走向持久。对外医疗合作还意味着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必然是在增加了新病源的同时,抢占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对医院的基础条件、医技设施以及医疗水平诸方面,其带来新的挑战,这不仅在外延上导致医疗设备的添置与医疗场地的扩展,而且在内涵上会引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大大跃升。随着合作项目的发展,使得医院相关主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合作项目为媒介,军地医疗的资源共享能有力地促进学科发展和专科的建设,合作项目中的特色科室一旦被认可,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2.3 组织精干,管理高效

在合作项目确定后,可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势,因为项目管理要求组织中的负责人有全面多学科的知识理论,系统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沟通及管理能力和积极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军队医院在传统的管理组织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姓军为战”使得思维简单、方法刻板,按部就班、缺乏活力,而引入对外医疗合作后会使面貌焕然一新,迫使医院决策者扮演全能管理的角色,使之从行政主管变成了具有项目经理职能的科室负责人,从而对合作的项目在计划、组织、协调及实施过程负全权责任,对合作项目目标的实现负终极责任。正是因为有了为达成预期的合作效果牵引作用,借鉴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利于创新管理模式的产生,也有利于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包括内部监督、行政监督、病员监督与社会监督,使项目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在对外医疗合作中有效发挥约束作用与激励作用。

3 对外医疗合作项目中谋取双赢的对策

医疗合作项目的运作,目的是为了双赢。要充分认识到,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高危行业,实行“合作”在增加新主体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及不可预测的风险,合作中若把握政策不准、调查论证不充分、制度不健全、合同签订不平等原因,留下了很多隐患,造成不良后果。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循党、国家和军队的政策法规,充分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利益患者的健康利益,牢牢把握医院的管理主权和核心技术,使之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3.1 严格科学前期论证,实行规范化运作

首先,合作前期要进行严格科学前期论证。要充分认识到军队医院的信誉度较高的品牌效应,开展医疗合作项目的市场需求量大,很多有意向的合作者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往往会虚夸自身的实力和设备性能,加之军队医院引进心切,对合作方缺乏全面深入地调研,使一些没有资质、没有实力的单位进入医院,或因所属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其结果是把不宜引进的项目,甚至是一些趋于淘汰的产品引入医院,给医院造成损失。于是应对医疗合作项目进行权衡分析,对拟引入的合作项目本身展开充分论证。其次,对合作项目要实行规范化运作。不规范的合作往往是追求最大的眼前利益所导致的。其一,医疗行为上的不规范,其结果必然走向违反医学常规和国家、军队的相关政策,采取过度医疗、虚假报告、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等手段,既会损害患者利益,也会损害医院的形象和长远利益;其二,市场运作上的不规范,会体现在合作方在专科建设方面不肯投入,而是过度利用军队医院的声誉和良好品牌,进行随意地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为了争夺病源采取金钱交易等不正当手段。对此,医院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监控,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医院的形象。

3.2 约定公平的合同条款,实行利益均衡分配

對于合作项目,第一,在合作项目中要实行全成本核算,如水费、电费、暖气费、房屋折旧费、科研费和差旅费以及广告费等要合理设置科目并列入成本,不能只考虑部分成本,避免只以收入作为分成的依据,防止医院所得利润中包含了部分成本,使医院的分成大为缩水。利益双方分成在合同条款上还要对自费或公费患者欠费要加以明确,发生欠费时,双方财务对有关欠费分摊问题要有相应的条款,这部分欠款收回的风险以及损失的时间价值要有合理的分担。第二,在利益分成时,还要充分体现医院拥有品牌的价值,因为医院的品牌是长时期形成的,能为医院未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无形资产,就在合作价值中有所体现。不得忽略自身无形资产,使投资方有形资产在利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造成利益上的分配不均,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第三,合作方在合作期间增添购买的设备,需进行登记造册,进行病区改造或装修投入的资金及相关经费需进行审核入账,明确确定具体价值量,从而为项目进行合作期限的界定、利益分成的测算以及合作到期后的设备处理方案奠定基础。

3.3 建立“矩阵式”管理机构,维护科室管理主权

由于大多数合作项目最终都是落脚到由合作科室和医务部门进行,因此应建立具有纵横关联的“矩阵式”管理机构,实施对医疗合作项目规范有效的管理。在该机构中注意人员组成的代表性,如让相关职能部门介入,设专职财务、审计人员,维护科主任和护士长对科室管理的权力。一方面实行对医疗合作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测算,对双方利益分配准确地核算,而不是被动地按协议内容办理收支业务。另一方面,要防止合作方片面追逐最大效益,利用金钱诱导医务人员,为其实施不规范的甚至是違法的医疗行为,助长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损害了医德医风。

3.4 合理确定合作的期限与项目,推行信息化管理

一是合作期限不宜太长,这是由于对医院的发展远期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等都难以准确预测,签约周期过长容易使医院利益的生长受到约束,较短的签约周期有利于续约或适时调整,易于处理所出现的问题。二是合作项目不宜过多过滥,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合作范围。由于合作中涉及学科广、专业多,若前期论证不充分或把关不严格,会导致合作过度或将效益好的基础性项目也合作出去,给医院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三是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研发医疗合作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把各级有关医疗合作项目的管理规定、合同原始内容、设备、药品、合作方聘用人员及收治、收入情况全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对合作项目运作各过程信息数据汇总、上报、接收和分析等功能,实现数据网络实时传递、运作过程实时监控,增强管理透明度。

3.5 把握合作原则,坚持姓军为兵

医疗项目合作必须紧贴医院发展战略。围绕医疗市场需求开展,要坚持社会效益、军事效益、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核心军事医学项目不参与合作,这是因为军事医学是军队医院的强项,具有优势,且还有涉密的问题;二是医院的优势学科不参与合作,因为它是医院多年积累的成果,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是医院的品牌,故不宜合作;三是医院自身有能力投入的项目不合作,以防效益好的医疗项目资源流失,导致“肥水外流”。总之,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姓军为兵,防止合作科室由于享受了比非合作科室更为优厚的倾斜政策,或造成医院过多的资金流失,或科室间形成矛盾,导致医院偏离基本宗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充分注意到,医院作为军队重要的编制单位,具备一定保密性,特色军事医用技术的涉密点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严防军队涉密信息的泄露。

参考文献:

[1]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嵘,刘星汐.新形势下军队院校门诊部的职能及其作用[J].西南军医,2008,10(2):130-131.

发展战略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政策 经济理论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 F127.9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1) 倒U型理论 (Reversed U-Shaped 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他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增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即趋于不均衡增长。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国民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区域间增长差异则趋于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

资料来源:J.G. Williamson (1965), Reg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No 13: 1-84.

上图中A点是经济起飞期的起点;A至B阶段为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少数区域由于拥有优势区位或某种优势资源而得到优先发展,区域差距呈扩大之势,但在接近B点时,区域差距扩大速度放慢;至B点,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成熟,区域差距会递减。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成非线性变化。

(2) 钟型发展理论(Bell Shaped 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在经济发展过程的某一点上,增长达到转折点,社会与区域不平衡和地理集中的趋势达到高峰,而转折期意味着全国经济一体化。在国民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时候,资本和劳动力更具流动性,从而导致区域增长趋于平衡,城市化更为普遍,不局限于少数大中心。国民经济成熟期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不平等减少,区域收入趋于平等,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规模增长。

资料来源:W. Alonso (1980), Five Bell Shaped Curve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45: 5-16.

4.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在区域经济理论中,区域平衡增长论与区域不平衡增长论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表面的。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会带来外部经济效应,着眼于投资结构合理安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是正确的,但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缺少实施平衡增长的资源条件这一关键性因素,从而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运动的过程,将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与区域发展阶段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威廉姆森(J.G. Williamson)、库兹涅茨(S. Kuznets)的倒U型理论、阿朗索(W. Alonso)的“钟形发展理论”、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都认为区域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收入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发展到某一点之后,区域收入差异又明显开始缩小。在经济起飞初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此时完全靠市场的作用不能消除区域差距,必须进行政府干预,而经济发展到成熟期时,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给平衡增长创造了条件,市场机制最终消除区域差异,这实质上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它将均衡成长与不均衡成长统一于同一过程,并通过扩展效果和滞后效果的互动实现。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其梯度形成原因在于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换言之,区域经济发展从区域差距开始,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又将消除梯度差异。

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状况,正处于区域差异较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正在不断扩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政府应该继续保持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干预,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来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为经济走向成熟期奠定基础。

二、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中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素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正是由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才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为美国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基础。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如1958年下半年,前苏联通过建立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设计方案, 来促进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这一点与前苏联的“倾斜”战略有相似之处。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为此政府制定和推行了多种有效的具体政策。比如,采取财政刺激办法筹集开发资金、实行农产品最低价格保护政策、加强开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正是由于巴西采取了“发展极”战略,才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协调了整个巴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发”、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中,在区域规划上采取了两种特殊战略:一是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区以外的相对落后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结构建设,积极培植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刺激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是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区立法控制其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使其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

从区域经济的理论演进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的区域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了不断转型。具体而言,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战略:(1)均衡发展战略(1950~1978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农业比重大,工业生产严重不足,属于现代工业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左右,并且70%集中在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许多产业之间不配套,根本不能形成产业链。为了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利用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这一战略持续了约30年时间。(2)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1999年)。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借鉴各国区域开发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区域政策重心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以效率为重心的发展阶段(1978~1990年)。在这个阶段政府摆脱了原有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均衡布局思想的束缚,由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投资效率等因素的差异及资源因素的约束,使得全面均衡发展的状况不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实现。其二,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发展阶段(1990~1999年)。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差距的逐步扩大,政府在考虑经济增长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公平问题,并开始着手从总体上解决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3)注重公平的协调发展战略(2003年至今)。即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西互动拉动中部,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

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的特点与区域政策重心的演变,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四个发展战略:

第一,协调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六大重点之一,政府应该维持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使协调发展战略不仅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而且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需要。为此必须突破地区发展战略的误区,更好地从宏观上处理区域发展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第二,和谐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区分不同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兼顾整体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各自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可持续发展区划方法,做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区划,从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并根据国际社会责任理论,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区域、社会和个人的相关责任体系,引进国际上标准化管理体系,制止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努力做到“十一五”规划指出的“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互补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实行新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促进区域经济整合,积极构建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及大环渤海都市圈,重点寻觅和培育区域协调型增长极,明确经济中心,打造经济区,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效发挥中部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使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统筹各区域整体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经济互补、南中北经济联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第四,循环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使区域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的中国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变化的客观趋势,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并全面系统考虑区域政策的制定,使区域政策的制订更加市场化和地方化,同时注重产业内部升级和循环模式的构建。一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要遵循区域经济理论指出的区域经济发展始于区域差异并将最终终结区域差异的特点,使区域战略与政策能保证区域经济循环增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经济发展必然经历不同阶段,而在每个阶段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发展以及区域差距是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国家的政策变量要符合自身的发展特征与所处阶段,简单的说,现阶段应该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与循环四个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加强区域间互动,为经济向下一个阶段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Rostow, W.W.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riedmann, J. (2001):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The Story of a Collaboratio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Vol. 24 No.3: 386-395.

[3] Alonso, W. (1980): Five Bell Shaped Curve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45: 5-16.

[4] Myrdal,G. (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

[5] Williamson, J. G. (1965): Reg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No 13: 1-84.

[6] Hirschman, A. (1974):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 Reader, Cambridge: MIT Press.

(责任编辑/安洋)

上一篇:贸易成本论文范文下一篇:邮件写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