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2023-09-21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2、《金瓶梅》大连图藏本和崇祯本的插图比较

3、石黑一雄作品中的物哀美学与音乐叙事

4、不同视角观照下的明代小说特征探析

5、《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文化》评介

6、《源氏物语》的审美情趣及其日本文化特点研究

7、《北京政闻报》与中国文学译介

8、“生活在别处”:舞剧《堂吉诃德》观感

9、浅析网络言情小说发展中女性角色的变化

10、明清世情小说的江南性抒写

11、电视剧新《红楼梦》的文化元素分析

12、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3、文体规范性是写作的基本守则

14、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

15、论肖江虹小说的仪式化书写

16、关于民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17、贾平凹小说的现代意识

18、文体与文学及语文教育

19、关于古典小说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

20、唐传奇中的书生与豪侠

21、体验式教学在当代文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2、词理意兴 无迹可求

23、《剪灯余话》创作思想考论

24、略论王韬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的近代化

25、简论《聊斋志异·嫦娥》对传统嫦娥故事的解构

26、佛教视域下的文学书写

27、《金瓶梅》与“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比较研究

28、文学经典化的反思性阐释

29、贾政打宝玉有正当理由?

30、美国汉学家何古理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

31、不讲究的倾诉对耳朵是危险的

32、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33、古代市井文学的发展演变

34、只有修行者才能读懂《红楼梦》吗

35、《儒林外史》:可持续一生的阅读马拉松

36、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和培养措施

37、《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研究

38、《红楼梦》戏曲元素对情节发展的关合

39、网剧《庆余年》叙事分析

40、郑振铎从事古代小说研究的原因分析

41、“前创作”与《水浒传》文本的思想倾向

42、职业编剧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4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评价模式的创新研究

44、近代外国文学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45、明代笔记小说中涉梦文本探析

46、《十二楼》之《拂云楼》中能红人物形象分析

47、论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

48、严歌苓的“女兵三部曲”(上)

49、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学鉴赏阅读提出并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诸多高校语文教学理念的应用,使得古板的灌输式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无法达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境界。在这一环境背景下,本文笔者就如何进行文学诗词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词 鉴赏 大学语文

引言

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以诗词文本赏析为主,避免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目前,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这种形式超过内容的模式喧宾夺主,淡化了语文诗词教学内容。教育部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课堂上,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才能成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的文学诗词教学要体现并达到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避免授课形式的过分花样化,在基于古典诗词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上,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认真思考,探索创新。以下笔者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课前预习:知诗人,解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对文学诗词创作的一种概括。中国古典诗词创作通常是将自然风光、四季交替与明月阴晴圆缺或周边人事的悲欢离合巧妙糅合,构筑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因此,在高校语文文学诗词鉴赏课程中,学生在课前要对诗人所处的创作时代、人生经历、诗词精神内涵等“创作背景”有所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一是要在课前查询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与创作经历。在语文课前,让大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图书、网络、媒体等)进行了解诗人,通过收集整理作品的背景,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学诗词意境的理解和对整体感情基调的领悟。二是了解文学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诗题:从《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都是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相对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处事情中等情况下因触动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文学诗词。例如:唐代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的赏析中,授课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相聚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千古名篇佳作。如此,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

二、文学诗词鉴赏要求: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特质,作者利用前后字词内容的“对仗” “平仄”“押韵”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变并突出了汉语的表现力。文学诗词的前后呼应与内容升华,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为作品带来诗句的形式建筑美和深刻的内涵。而前后语句的押韵与平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来诗词的音乐律感之美。

古代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利用词序的倒置、语句的浓缩、前后成分的省略等手法,这成为今天大学生赏析文学诗词的障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称“换、留、扩、补”四个关键点来对赏析的佳作进行解字析句、排除难点疑点,从而达到明意和扫除赏析障碍的目的。1.在赏析文学诗词时,更换一些古今用法、意义存在差异的字词,把这些字词更换为另一个词称之为“换”。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古今意义差异较大。但更换的词语通常不及原文中的词语传神,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更换为“到、过、来、回”等字,与原文比照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蕴。2.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赏析文学诗词时理解文学作品要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词语等称之为“留”。例如:在诗仙李白名作《赠汪伦》中的地名“桃花潭”、 人名“汪伦”和古今通用的名词“岸上”“声”等词语,在解析全文时候中要有所保留。3.把古典诗词中浓缩的词语,按照今译展开称之为“扩”。例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扩展为今译: 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老渔翁,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4.对古典诗词进行补充,来增添诗词中留白成分称之为“补”。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诗词中省略了人物是谁问和问的内容,在对诗词赏析时要给予补充使之意思完整。高校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诗词通常是篇章构思新颖、主题立意高远、语言底蕴深厚的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词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来引导学生在剖析其语言中品味赏析。

三、品读文学诗词:想意境,悟诗情

古典文学诗词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句,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或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情景相融而成的文学境界。文学诗词语句精美的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境界,优秀的文学诗词在字里行间中满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字句珠玑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总是淋漓尽致。文学理论类学者把“意境”作为衡量文学诗词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之美也是基于通过优美的字词搭配来表达。因此,高效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难点是对诗词的深层感悟。宋代诗人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句诗道出了文学诗词鉴赏的真谛——“诗贵悟”。由于优秀的古代诗词本身所包含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对于读者的感染力非常强,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对诗中意境的想象与感悟。为了达到这个教学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语文文学诗词鉴赏教学丰富起来,通过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赏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中并没有描绘很具体的场景与人物,但因在诗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空旷时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中透露了诗人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令我们久久回味。

文学诗词鉴赏中意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文学诗词中与“秋雨”相关的作品进行说明:伴随着斗转星移与四季交替,走过风花雪月的时空,那些风雨相伴的日子中,触动了诗人细腻多感的心田,吟咏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今天,让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流年,感受那时那地作者独特的思绪与感悟。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风格萧散疏朗,清丽婉约,传达出浓郁的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诗人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夜的雨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四季的年轮中,秋夜的雨就如同人生的中年后阶段,经历了沧桑,有着人生浮沉后的沧桑之感,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洗礼后的沉静。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中描绘了秋雨的场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春天的雨浪漫,夏日的雨倾盆,而秋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地融入诗人的心田。秋雨对于历尽坎坷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惆怅和哀伤。有时候反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王维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带有一丝感悟与禅意,在佳作《秋夜独坐》中描写了秋夜的雨,诗人在雨天的孤寂场景中忘怀得失,在灯下心静如镜,悠然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果落地、虫鸣山岩的声音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山林中一首优美动听的小夜曲。此外,宋代诗人文同的《北斋雨后》描写了秋雨之后的美妙场景,“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雨天是空旷的、静谧的,带有浓浓的安闲而疏淡的情感,就像生命的自由境界,随遇而安般的自然适意,在宁静淡远之中透出生机勃勃。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诗人李商隐以《锦瑟》为意境的代表作也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诗词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怀情思,可算是韵味之致的典型佳作。因此,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结语

对于高校语文中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和作品中所升华的精神意境之美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赏析佳作的同时提升个人文学修养。这是高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是文学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学属性”所决定的,使得它能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发挥自身优势,更能够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诗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文学诗词的生命。古代诗人作诗时的心态与感受我们现代人无法确知,所以语文教师对文学诗词的情感意境与内涵应主张多元化的认知,不仅汲取了古诗营养,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对诗情的感悟,还促使学生在品读中提高了文学素养。语

参考文献

[1]陆永品.诗词鉴赏新解[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2]程亚恒.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J].语文建设,2011(10).

[3]潘树广.古代文学研究导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蒋平,李玉山.见仁见智:古诗鉴赏教学的个性化[J].语文建设,2006(02).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摘 要: 21世纪以来,金华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女作家超越男作家的态势。特别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金华女作家的本土写作和域外拓展,形成了基于女作家身份认同的整体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代表作。金华女作家的金华书写和富有文化创造意蕴的尝试,显现出了倡领人文精神、注重生态写作的特征。总体上看,金华女作家创作涉猎面广,发展势头良好;金华本土女作家在儿童文学和影视文学领域成就更高,金华域外女作家在小说创作上影响更大。

关键词: 金华女作家; 本土写作; 域外拓展; 文化创造; 生态写作; 21世纪

金华虽然在21世纪并没有产生出全国一流的作家,但从女作家的数量和对传统文学创作的持守,以及对影视文学领域的开拓等方面看,金华文学还是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的。特别是在倡导文艺复兴、大力发展文化生态的大时代背景下,更有必要从一个群体类型的角度研究女作家的创作实绩和创作生态。综观整个金华的现当代文学史可见,在现代文学时期,男性作家群体人数更多,创作的影响更大;但进入当代文学时期,女性作家开始形成影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女作家大量涌现,几乎可以与男作家分庭抗礼;而进入21世纪,女作家的创作成就,已与男作家形成并驾齐驱之势,并在小说和儿童文学创作上,形成了“反超”。总体上看,进入21世纪的近二十年时间,金华女作家的表现要优于男作家。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更值得学界深入探讨其中的具体表现和原因,以进一步梳理金华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成长经验,并能为整个金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目前有关金华女作家研究,如笔者的多篇有关金华本土文化的研究文章[1-4],虽然没有直接涉及金华女作家的比较研究,但都涉及到女作家及其作品,有的已引入了专门的女性文学理论视角[5];其他研究者也基本为本地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关注了金华女作家的创作和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写作,但都没有引入全面比较的视角。由此可见,对金华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较新的、也很有必要的课题。

一、本土写作与域外拓展

回溯金华文学史,不难发现21世纪之前金华文学家的历史地位早已得到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在地域传统文化昌盛、教育发达的历史条件及其传承下,金华古代文学有骆宾王、宋濂、吕祖谦、陈亮、李渔等大家,现当代文学有潘漠华、冯雪峰、艾青、王西彦等名家,相对较为辉煌的历史,再加之有浙江师范大学等重要的高等学府的滋养,进入21世纪的金华文学,理论上说早已具备了获得较好发展的基础。但事实上,进入21世纪,在传统文学乃至全类型文学均发展乏力的大环境中,金华文学发展也较为缓慢,甚至在第一个十年呈现出了衰落之势,文学创作的实绩大不如前。但正是在这种状况下,金华女作家的创作身份就显得特别出彩而且重要。梳理这一时期的金华作家的创作,很容易从整体和影响上发现金华女作家的文学贡献的相对突出性,从某种程度上说,金华女作家,已经成为这一时期金华文学家在身份上的地方认同。当然,要明确一点,要特别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考量作家基于身份的地方认同,梳理金华女作家本土写作和域外拓展。

(一)女作家:一种身份的地方认同

1. “女作家”影响的形成及其程度大小比较。要从影响的形成,特别是影响的大小来比较,就必须明确作为一种身份的地方认同的女作家,主要有三个显在的存在和发展维度,一是读者对金华女作家的认可;二是女作家对家乡金华的认同;三是基于域外学者或读者对女作家“金华”身份的认同。要想获得作为一种身份的地方认同,女作家首先必须形成作为“女作家”的重要影响。当然,进入21世纪,金华女作家的佼佼者,已不在少数。这其中,主要有金华本土女作家(包括寓居金华的女作家)如汤汤(汤宏英)、于雪华、胡毅萍、夏玲、仇若涵等,和走到金华域外的金华籍女作家(以下称域外金华女作家),如李靖、施夏莺、刘玥、郑锦杭、卢文丽等,总体上看,域外金华女作家的影响要大于金华本土女作家。但是,本土女作家在类型写作上的成就,又呈现出高于域外女作家的局面。如在文学的全国性影响上看,虽然卢文丽、李靖等人的影响要更大,但汤汤在儿童文学领域,已经成为全国的知名的代表性作家。

2. 女作家地域身份的差异。如果说影响的形成及影响大小的比较,属于身份的外在比较的话,那么地域身份的差异,就必然会带来身份的内在趋异性。从地域文学的视角考察,女作家自然也会存在本土写作和域外写作两种情况。鉴于文学创作中环境的重要性,寓居金华的非金华籍作家,同样应该视其为金华本土作家。当然,本土写作并不是只写金华,域外写作也并非不写金华。因此,这种地域身份的差异,更主要的是看作者于所在地形成的作为女作家的、又能代表金华的影响。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论女作家的域内或者域外身份,主要基于作者在进入21世紀之后,特别在21世纪成名的现居地。整体上看,金华本土女作家,主要分布于金华各区即下辖各县市,如著名儿童文学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汤汤(汤宏英),是武义人,在小说创作上小有成就的于雪华是浦江人,浙江新生代作家胡毅萍是兰溪人,而在都市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上默默耕耘的仇若涵现居东阳,小有名气的网络作家夏玲是金华金东区人。而域外金华作家,主要活跃于杭州,如,诗人兼小说家卢文丽及知名小说家李靖、郑锦杭现居杭州。当然,知名作家或者文坛新秀,也在多地多领域从事文学创作,如女作家施夏莺旅居北京,刘玥求学海外。显然,如仅从本土化写作的角度看,金华本土作家对家乡的描摹会更多,也更细致;但是从域外拓展,甚至从一个作家而成为金华文化的名片,那域外金华作家的影响则在更大范围内建立了优势。例如,卢文丽从业杭州,除了有大量歌咏杭州的诗歌作品外,还出版了较有影响的以金华人物为原型的《外婆史诗》,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重视。而赋闲北京的施夏莺,则以一部以金华为背景的长篇爱情悬疑小说《意外结局》,成功引起了读者对金华的极大关注。总之,这些作家的身份认同,正因为他们的创作影响,与金华建立了牢不可破而又充满生机的关联。

(二)代表作:地方文学的积淀与激发

1. 本土作家的“远游”。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地方文学的积淀与激发实际上本身就是文学发展的成就与意义,其直观的获取,来源于作家代表作的集中表现。在中国纯文学创作的表现大不如前,而网络文学又深受吹捧的当下,金华女作家以其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腻,紧跟时代发展,在坚守文学基于类型和传播媒介的传统,创作了诸如《留守女人》(于雪华)、《南方姑娘》(胡毅萍)等不仅能代表作家本人成就,也堪称金华文化代表作的重要作品,继续积淀和团结文学“正统”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尝试“远游”,在影视文学创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动态发展的成就。在“远游”的作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文学和影视文学创作上取得一定影响者,这些女作家及其作品如夏玲的网络小说《雨梦传奇》和改编后成为同名热播剧的《萌妻食神》;仇若涵的网络都市情感小说《婚前房后》和改编为同名剧的《婆媳拼图》。正是这些本土作家的精神“远游”,才有了本土作家文学创作的突破。当然,本土女作家创作影响之堪称“远游”者,成就最好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汤汤的儿童文学创作。全面观察汤汤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她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成名,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获得了创作上的大丰收,也收获了儿童文学奖的诸多奖项。可以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金华本土作家在社会的大变革中,实现了提升创作成就和丰富创作手段的双重飞跃。

2. 域外作家的“回乡”。进入21世纪后,尽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趋同,城镇化建设日益加快,金华也在着力打造浙江第四大都市新区金义都市新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大量本土金华女作家既能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勇于尝试,也能持守乡土文学歌咏故乡的传统,创作出了大量的乡土文学作品。特别值得注意是,域外金华女作家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性文学潮流中,以难能可贵的炽热情感,深刻地进行着故乡书写。她们以独特的身份(旅居、游子)和视角(逃离、思乡、家国)创作出来的女性文学作品,如《外婆史诗》(卢文丽)、《四十年家国》(李靖)、《意外结局》(施夏莺)等,为展示金华地方文化的传承及其对外交流的脉络、内涵及意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些域外金华女作家的代表作中,《外婆史诗》又因为首刊于著名纯文学期刊《十月》、推出单行本后广受关注、省内相关部门还曾多次组织作品研讨会而成为极具代表性者。2011年8月26日,《金华晚报》刊发了题为《金华文学呼唤“代表作”》的文章,显示了金华文化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化界对金华文学发展的担忧和期望。令人欣喜的是,2011年之后出版《外婆史诗》和《四十年家国》两部长篇小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全国性影响,更可视为金华当代文学的“代表作”。

二、文学写作与文化创造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基本表征之一就是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持续勃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有繁荣的文艺创作。文学创作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在地方文化发展中起着隐性、长效的作用,地方文化的自信心和创新力的加强,有赖于地方文学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深入比较研究女作家及其作品,有利于金华文学研究的视野拓展、角度创新及深度挖掘。聚焦女作家考察21世纪金华文学史,可以更具体、更清晰、更准确地把握新世纪社会生活大变革状态下的金华文学的创作内容和文学思想,并在比较研究、重点探寻两类作家的基础上,探究促进女作家创作成效的新路径,及以此助推金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基于两个层级比较的研究,有利于从文学发展视角进一步探寻金华文化壮大成果以及引进来、走出去的路径。而从这一点来说,金华女作家在文化文学意象的丰富和地方女性形象的确立两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基于金华写作的富有文化情怀的共同诉求;而本土作家传承经世致用理念、域外作家饱含家国情怀的当代文学进路,又共同形成了基于文化创造的有利于文学价值提升的遐想范式。

(一)金华写作:文化情怀的共同诉求

1. 金华文学意象的丰富。文学意象的选择,或许是最能直观考察作家文学写作的地域特色的。毫无疑问,作为地域文化的影响,金华文学意象自然天成,其来有自。这些意象,有些是金华地区已有的名胜古迹、传说典故,有的如金华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些意象如八咏楼、赤松山、北山、双龙洞等地理坐标,又如黄大仙传说、胡公故事等民俗文化,甚至有些是金华人生活的平淡山水、景致事务的日常写照,如东阳卢宅、金华酥饼等,这些意象的反复出现,积淀和丰富了金华文化和文学传承的语码,会积极推动文学创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的提升。进一步从21世纪金华女作家对有关金华的文学意象的运用可见,金华文学意象不断因作家的努力而丰富,而在女作家的作品中,金华意象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注重日常生活、关照文化传承的特点,诸如东阳火腿、岭下坡阳古街等以前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的意象,开始成为金华文化的重要表征。这无疑是金华女作家基于女性感性生活体验的一个表现,对这些意象的反复吟咏乃至创造,实际上是一个基于女性视角的文化情怀的积淀过程,这种过程,因为金华这一共同的母体和母题,成为一种能够形成一定文学影响的意象范式。这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施夏莺、卢文丽、李靖三位域外金华女作家的几部作品的贡献,这三位作家的代表作分别是《意外结局》《外婆史诗》《四十年家国》,三部小说以单行本出版的時间分别是2008年、2015年和2017年。循着这条时间脉络和文本线索,有琐细的日常景致和普通生活,有典型的金华场景和物象,有宏大的故事和主题,金华意象的丰富性可见一斑。旅居北京的施夏莺,对家乡金华金东区的岭下镇岭五村有着独特的情怀,或许是时空的阻隔带来的无尽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自觉遴选,使她的家乡写作,显得深沉而又执着。施夏莺2000年起迁居北京,开始全身心进行阅读和创作,并把对故乡金华的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写下了《聆听八咏楼》《远方的陈香》等诸多散文随笔,其中有十余篇都实际运用了金华意象。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诸如《婺城赏雪》《聆听八咏楼》描摹的金华元素,以及《月下的坡阳街》心心念念的岭下情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施夏莺是在相当多的关于金华文化写作的积累后,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的,而其将近60万字的小说《意外结局》(作家出版社,2008年),正是以故乡金华作为小说的主要背景,小说全面展示了八咏楼、赤松山、双龙洞、黄大仙宫等金华重要的名胜古迹和火腿、酥饼、金华酒等日常生活事物,其中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正是在如诗如画的金华风景中逐渐展开的。由此可见,域外金华作家的文学创作,大大丰富了金华意象的文化表现,必然会在更大的地域引起读者的关注,成为宣传金华文化的名片。

2. 地方女性形象的塑立。理论上说,金华女作家的创作,属于典型的女性文学创作。简而言之,女性文学即“女性们写作的文学作品”,[6]而从更深层面来看,这要求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表现女性意识,“女性参与写作、写妇女、妇女必须把自己的写进文本——就像通过自己的奋斗嵌入世界和历史一样。”[7]由此可以认为,如果说单纯对金华意象的运用,只是作家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写熟悉生活的习惯或选择,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以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金华地方女性的独特文化形象和文化意蕴,则更能够说明21世纪金华女作家创作的重要贡献。在对本土女性形象的塑造中,金华本土女作家和域外女作家都有积极的尝试。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身上,可以更加明确地体会到这一点。金华女作家对女性身份的认同,在本土作家于雪华的《留守女人》(大象文艺出版社,2009年)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域外作家卢文丽的长篇小说《外婆史诗》[8]中,也有十分精彩的展现。可以说,两类作家对女性形象的重塑,是一种文化情怀的共同诉求。金华女性形象在本土作家的作品中出现是自然贴切的,在域外金华女作家的作品中出现,是意味深长的,这两种出现,共同形成了内外趋同的经历,使得他们的生活共同组成了女性生活的丰富图景,塑立了真实动人而又富有文化意蕴的女性形象。于雪华小说人物的文化意蕴,在于承载了其家乡金华浦江较有代表性的家族的时代命运的变迁,而这种关于家族的定位,并非读者常见之高门大户关联的大时代格局的命运,而是以小人物为核心的家族命运,以小见大,突出地显现了地方文学家的文化使命感。《留守女人》之前,于雪华还有《那一片遥远的土地》,将两部作品联系起来看,其对地方女性形象的塑立的一大贡献,就是将金华乡土女人定格为一类文学形象,这类文学形象,因为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而具有代表意义。而域外金华作家卢文丽的《外婆史诗》,则是在时代命运变迁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外婆。如莫言所说,“小说中的外婆、外公既接地气,又富有传奇色彩,小说画面感很强。”[9]特别是,“外婆”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集中展现出了浙中盆地地区妇女的隐忍而又坚强、质朴、有担当的精神性格,可以视为卢文丽对金华甚至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5]67。由此看见,无论是本土还是域外,金华女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立,虽然在表现的方法和角度上各有不同,但是却体现对金华人文情怀的密切关注。

(二)文化创造:文学价值提升的趋同理想

1. 本土:经世致用的当代文学进路。两浙文化传统内蕴的现实主义精神,突出地表现在两浙史学精神和浙东理学对“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10]。古代金华文化昌盛,属典型的吴越文化,浙江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王嘉良认为,基于吴越文化的不同特质,便会衍生出与此相对应的典型文化区域,产生颇有特色的文化(文学)現象[11]。令人感佩的是,虽然金华似乎从来都不是浙江的经济中心,更不是浙江乃至全国的政治中心,但却能够形成浙学的重要分支“婺学”。这一方面或是因为金华紧邻江南人文地理的文化中心区域,又在科举和书院教育中成长迅速,表现优异,积淀了在江南文化圈独树一帜的文化基础。如《外婆史诗》,虽然作者创作的重要方向和内容是杭州生活和西湖文化,但是作者作为作家、诗人和媒体人,长期受到浙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与金华文学水乳交融,金华女性文学在江南文化要义的实践和渗透过程中,展现出了与金华传统文化高度契合的特点,表现为人物塑造上诗性、质朴和自由风格带来的勃然生机。《外婆史诗》又是用金华地区传统儒家学派“婺学”经世的情怀,和浙中地区致用理念之精工善艺的民俗文化精神,历经岁月沧桑打磨而成,以精神回乡的乌托邦式的深化,将金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植根其上小人物的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观,展露得自然生动,因而小说人物展现出了绵绵不绝的文化生命力。由此观之,金华女作家重要创作,特别是基于乡土文学的一种创作表现,如前述金华意象、文学作品大量金华女性形象的确立,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既表现了金华人文现状,又展现了当代文学价值提升的进路,也就是依托当代文学创作,搞好金华的文艺复兴工作。当前,金华人文生态建设正在积极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要用“两美”金华的目标,实现自然和人文的真正美好[12],就必须复兴金华文艺。依据“两美”建设规划,金华文学和艺术建设必须促进文学和艺术的创新型繁荣[13]。

2. 域外:蕴含金华文化的家国情怀。金华女作家作品中的,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从真实的历史走进虚拟的文学,从地域文学的角度看,并不是简单的历史故事复写,还是单纯的文学形象塑造,更有一种基于家国情怀的文化诉求。以金华女作家李靖长篇小说《四十年家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为例,可见金华文学意象的丰富。这部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计80余万字,从某种程度上说,填补了金华历史小说创作的空白[14],写了金华人的“热血、抗争、爱国、信仰”,是一部金华从清末到抗战胜利的金华历史故事,小说写了民国时期铜城朱家的命运变迁,写到了美纶袜厂见证的大革命时期历史风云,还写抗战时期日寇在浙中实施的细菌战,几乎就是整个金华近代史的浓缩,可以说是典型的金华意象书写。小说塑造了金华人朱家的家庭命运,讴歌了方南坡等一代革命先驱,包括方南坡在内的诸多小说人物,如张恭、李宝剑、大开和尚等,都是金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细读小说文本,可以发现李靖实际是在用“金华味”写金华故事。在金华生活过的读者,会很容易从小说读出熟悉的味道,那些地名、掌故,如东百茶楼、火腿、信纸书店、婺剧名段,关涉吃穿住用行读书学习,都是细致入微的描写,再加之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实地考察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充分说明作家具有深切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家国情怀,才会有作品的广度和深度,也才会有小说中波澜壮阔的浙中金华的地域民俗与文化风情。再如卢文丽《外婆史诗》,除了文本内容凝聚了作家个人的感情和人文情怀外,作者还将人物与时代,生活与文化结合,并寻找到了其中融通交汇的表现点:金华及其下辖县级市东阳为代表的浙中文化,与以杭州为代表的主流江南文化完美结合,以更具整体关照的视角,展现了家庭观念在时代中的变迁,也展示了家族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进而在国家命运的映照下,作者完成了对浓烈家国情怀的艺术升华。从这一点上看,作品已经超越了地域文学的范畴,这或许正是这部作品广受好评的原因。

三、视角选择与时代使命

“阅读文本已经成为阅读城市的方法之一”。[15]读者阅读金华女作家的作品,能够获得非常全面而精细的地方生活与文化体验,也更易体会作者创作时的视角选择。金华女作家或从事传统文学的重要样式即诗歌散文创作,用金华文化浸染的纯粹灵魂传承着金华文艺的精神;或从事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创作,在发展迅速的传播媒介的帮助下,展示了金华文学紧跟时代发展,积极适应文化变迁的使命感;或从事长篇小说创作,力图用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关照金华地方文化,传播金华人文精神;或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将金华唯美的江南风韵,融入到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文化教育事业中。探究金华女作家的视角选择和时代使命,有利于对金华文学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开掘新思路。

(一)文化传承:浙中生态的守护者

相比较而言,本土金华女作家注重对山水情怀的精心呵护,域外金华女作家则更显露出对故乡情结的唯美张扬。但无论哪一类,都显示了生态问题高度的视角选择与时代实现,是浙江进入21世纪后重点关注的话题,从“五水共治”的全面推进和“绿水青山”理念的深入人心,既是一个政策得到落实的显在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得到彰显的隐在传承。生于本土的金华女作家,以儿女情长般的细腻和敏感,显示了文化传承过程中,女作家对山水情怀的精心呵护。“文章固关气运,亦系于习尚。”[16]地域风格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风格,地域性的群体写作和作家文化诉求,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形成地方流派的重要影响的直接动因。金华地域,在浙江文学史上本身就因发达的教育和兴盛的文风而积淀了人文氛围浓厚的特点。长久以来,金华以其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气格和浙中多山少田的盆地型自然生态,形成了注重文化享受的休闲文化,在浙江乃至全国都享有名气。这种休闲文化浸润下的诗情画意的唯美自然生态,无疑会促进作家创作的欲望。一般来说,浓郁的故乡情愫时常会充盈于一个作家的文字之中。从显在的山川景物、地理环境,到隐在的人文风俗、文化习惯,都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作家的作品中,也深藏于作家的创作理念之中。就这一点来说,金华本土女作家于雪华的小说创作以及大量金华女诗人的创作,是成就杰出的代表。与在本土进行创作的作家不同的是,域外金华女作家的创作,少了一些对故乡人事乃至文化的批判,多了些深情的讴歌和殷切的希望。对域外金华作家来说,对故乡的记忆,多是美好的——因为她来自少年、童年甚至孩提时代,那时候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单纯的,这种纯美,早已在作家心中种下了种子,一直伴随着她们人生的成长而成长。远离和漂泊,让域外金华作家对家乡的书写,几乎变成了唯美的讴歌。这种赞美和怀念,已经超越文学文本的本身,成为一种情结的表征。在李靖的《四十年家國》、卢文丽的《外婆史诗》和施夏莺的《意外结局》等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对故乡人文地理、自然风光等的具有生态意义的描摹,不仅仅是一种对美好山水的赞颂,更是一种思念故乡,是一种故土难离的情结的再现。

(二)人文倡领:都市生活的讴歌者

进入21世纪,在整个浙江地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大环境中,金华文学随着金华以横店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的形成,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金华作家的多部作品,摆脱传统小说、网络小说等的固有形态,进一步寻求产生更大影响的新出路,特别是与地方文化产业的新势力影视产业结合,成为能进一步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的作品。这其中,金华女作家的贡献尤为显著。影视文学在当今文学创作的地位,是十分突出而特殊的,特别是随着网络、自媒体等传播手段与影视的结合,影视文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优秀的作品极容易被影视产业相中,产生协同互利的结果。金华女作家参与影视文学的创作,以本土作家影响为主,其中,两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都是教师,一位来自金华金东区仙桥初中,一位来自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两位女教师,夏玲是典型的网络文学创作者,网名紫伊281,在圈内颇有名气, 2018年在腾讯网热播的《萌妻食神》,就是由其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这部小说,除了爱情主题引人入胜外,还融入了美食、宫斗等诸多深受读者欢迎的元素。这些元素,是将典型的金华都市新区的日常生活元素(浙中美食)、文化热点元素(宫斗影视)结合起来的结果。实际上,这部作品无论是作为网络小说还是影视文学文本,都是金华人生生态的一个很好的写照。而论及影视文学对浙中人文生态的再现,2012年就凭借同名小说《婆媳拼图》改编成电影而小有名气的仇若涵也极具代表性。仇若涵生活在金华人文兴盛的环境,创作过诗词故事集,成名于都市情感小说。《婆媳拼图》写的其实就金华人的故事,其中所有的故事和蕴含其中的情感,无不显示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如高房价、婆媳关系等与传统社会文化冲突融合的结果。那么,从这个角度说,金华女作家基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视角,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进行的积极的书写。

21世纪的金华女作家,一方面,正在形成一种更为深邃的乡土(本土)写作视野,另一方面,在创作探索中显现了更广阔的域外视野。而对金华本土作家和域外金华作家进行比较发现,作家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都给文学研究带来更多元的视角,更为文学发生提供了不歇动力。金华女作家创作的特点形成和成效取得的路径,特别是其不断在时代变迁、个人发展过程中适应与突破、砥砺与追求的变化,实际是基于发展视角进一步探寻金华文化壮大成果以及引进来、走出去的路径。在金华“本土与域外(走出)”两类女作家的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金华人文生态建设的文学支撑路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金华文学的历史积淀正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完结的时候,与时代发展的诉求开始了日趋完美的结合,虽然在作品的影响力、作家的持续创作能力等方面都遭遇了一些新的问题,但这两大类型的作家,仍然给金华文学乃至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和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汪全玉. 21世纪的金华文学[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62-64.

[2] 汪全玉. 现代文学中的金华书写[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88-92.

[3] 汪全玉. “双尖山文化圈”作家群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9-83.

[4] 汪全玉. 金华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写作[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82-86.

[5] 汪全玉. 江南文化背景下的金华当代女性文学——以卢文丽《外婆史诗》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6):67-72.

[6] 刘慧英. 走去男权传统的藩篱[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

[7] 埃莱娜·西苏. 美杜莎的微笑[M]//张京媛.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88.

[8] 卢文丽. 外婆史诗[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9] 诗人卢文丽推出长篇小说《外婆史诗》这是一部超越苦难的温情之书[EB/OL]. (2016-07-31)[2018-01-06]. http://hznews.hangzhou.com.cn/wenti/content/2016-07/31/content_6258144.htm.

[10] 王嘉良. 地域人文传统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论“浙江潮”对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的引领意义[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35(2):1-6.

[11] 王嘉良. 地域文化和金华现代作家群[N]. 金华日报,2012-12-27(7).

[12] 本报评论员. 走向“两美”金华新时代——论“建设美丽金华、创造美好生活”[N]. 金华日报,2014-07-16(01).

[13] 汪全玉. “文艺复兴”:“两美”金华建设的必然选择[J].萍乡学院学报,2015(4):71.

[14] 《四十年家国》出版 80万字书写填补金华历史空白[EB/OL]. (2017-05-13)[2018-01-27]. http://ent.zjol.com.cn/zixun/201705/t20170513_3857848.shtml.

[15] 理查德·利罕. 文學中的城市[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16] 李东阳. 麓堂诗话[M]//王云五. 丛书集成初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8.

(责任编辑:程勇)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六、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2.兼:兼任,同时监管。 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 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5.权:暂时代理官职。 6.摄:暂代官职。

7.署:暂任、代理官职。 8.守:代理官职。 9.行:代理官职。

七、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 1.知:主持。

2.典:主持;主管。 3.主:主持,掌管。

4.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在任。 5.下车:新官到任

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8.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一、梅雨意象是如何形成的

1、梅雨概念的起源

梅雨的概念最早出自西晋周处的《阳羡风土记》这一著作中的“黄梅雨”, 其中只有对梅雨出现的季节以及特点的简单描述, 并没有申明其名称的由来。及至初唐时期, 在《初学记》中有“《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 江东呼为黄梅雨“的记载, 首次对梅雨名称的来源做出了解释。从这些记载中, 我们可以看出梅雨并没有发展成一种文学意象, 而仅仅是一种普通自然现象。后来, 经过更多的文学创作的运用, 使得梅雨的所展现的意境广为大众接受并传诵, 梅雨才真正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而存在[1]。

2、梅雨意象的初步形成

梅雨在诗歌中的第一次运用, 出现在庚信的诗句“麦随风里熟, 梅逐雨中黄”中, 这句是描绘的是江陵地区麦子成熟时节阴雨不绝的景象。这首诗的出现标志这梅雨这一意象的初步形成。虽然在这首诗中, “梅”和“雨”都不是描绘的重点, 梅雨也并未作为一种意象被文人广泛使用。所以, 在这一时期, 梅雨的文学意象只是初步形成了一种模糊的轮廓。

3、梅雨意象的基本完善

直到唐朝, “梅”与“雨”之间的搭配才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并被古代文人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延伸。例如, 在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中有“洛下麦秋月, 江南梅雨天”的记述。徐寅的《送王校书》中也有“江南梅雨湿江蓠, 此处烟香是此时”的句子。梅雨已经成为夏季的代表风景。除此之外, 柳宗元《梅雨》以及司空图的《长亭》则赋予了梅雨心灰意冷, 孤独无依的情感。由此可见, 梅雨已经发展出了更加饱满深刻的象征意义, 与孤独, 痛苦等情感相互结合, 使得梅雨的文学意象得到完善和补充。

二、梅雨意象中包含的丰富内涵

1、古代文人对梅雨的描写不断细化

南宋时期, 由于国家重心的转移, 使得江南地区的自然气候以及地理风貌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梅雨在这一时期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文学创作中。例如, 陆佃的《埤雅》中就对梅雨的出现时节、特点、分布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罗愿在《尔雅翼》中称梅雨“连日不觉, 衣物皆裛”也可见一斑。自然环境会对人的心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梅雨气候的沉闷, 潮湿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如陆游在《枕上》一诗中“冥冥梅雨暗江天, 汗浃衣裳失夜眠。商略明朝当少霁, 南檐风佩已锵然”几句则表现了梅雨时节空气潮湿阴郁的特点。

2、古文人赋予了梅雨更深层次的情感

梅雨时节的阴闷潮湿常常会使文人触景生情, 心中酝酿悲愁情绪[2]。例如, 王之道《相山集》中“昏沉浑似醉, 憔悴不禁愁”两句就掺杂了浓郁的愁思, 这一点在刘敞和袁燮两人的《梅雨》诗中都有所体现。

连绵逾月的梅雨也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一段悠闲的时光。宋朝有很多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种恬淡生活来进行的描写的, 例如袁燮就有“小小闷人人莫愁, 解教禾稼勃然兴”的诗句, 表现了梅雨时节人们安然闲适的生活状态。

梅雨如烟雾般朦胧的面貌, 也使得许多文人将其与缠绵的爱情联系到一起, 因此,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以梅雨暗示情思的运用手法。例如, 晏殊的《鹧鸪天》, 程垓的《忆秦娥》等词, 等用细腻的手法通过描写梅雨的柔糯、轻浮来表现男女之情。

3、梅雨与江南地区的联系

在南宋时期, 江南成了文人骚客的主要聚集地域, 因此, 描写梅雨的文学作品也随之提升, 梅雨意象所象征的意境也在这些文学创作的推动下得到了积极的拓展和延伸, 使得梅雨与江南地区特殊的地理风貌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 梅雨落下的时节, 春季即将过去, 四季交替轮回间的有感而发也引来了古代文人的唏嘘和叹惋。因此, 逐渐形成了江南梅雨的表现形式。

三、有关梅雨的经典表述

1、宋元时期对梅雨的经典表述

宋代之后, 梅雨在文学上渐渐演变成了艰难了江南地域的象征[3]。在王琪的《望江南》中就有“江南雨, 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 红绡香润入梅天, 飘洒正潇然”之句, 描绘了江南地区一川烟雨, 青红相映的景象, 这是对江南梅雨真切表述。元代《平江记事》中则着重描写了梅雨气候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 梅雨已经成为了江南风貌的一个重要体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如“空濛”“烟雨”等, 都是对梅雨景象最真实的描写。

2、明清时期对梅雨的经典表述

到了明清时期, “烟雨”与“江南”之间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全都完整的将这一点表现出来。例如明高启在《梅雨》一诗中写道“江南烟雨苦冥蒙, 梅实黄时正满空”, 导出了江南梅雨的空冥婉转, 如梦似幻。另外, 在书画方面, 许多作品也都与梅雨息息相关。例如明代的《清河书画舫》《续书画题跋记》, 清朝的《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画典籍, 可以查找到很多与梅雨相关的记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梅雨从一种美丽的气候现象逐渐演变成文学意象, 持续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两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梅雨”的表述, 到盛唐时基本完善文学意象, 再到宋明时期梅雨内涵的不断发展, 最后使得“烟雨江南”的经典表述成为定式。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感性优雅的情感思想, 更将中华文化的优美文雅与博大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使人神往, 令人感怀。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常常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赋予它一种特殊的艺术形象以此来寄托自己内心饱满浓烈的情思, 后经过广泛的应用, 这些事物逐渐发展为独特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存在许多特殊意象, “梅雨”这一意象便是其中之一。梅雨初次被运用到文学中是在南北朝时期, 后经过历史的变迁, 与梅雨相关的文学创作不断增多, 又因其独特的气候风格于江南环境珠联璧合, “江南梅雨”的文学表述使得梅雨成了表达离别感伤以及表现江南美丽风景的重要意象。

关键词:古代文学,自然风光,意象

参考文献

[1] 渠红岩.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J].人文杂志, 2012, 05:95-101.

[2] 李红.试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J].短篇小说 (原创版) , 2013, 24:107-108.

古代文学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摘 要:当前新型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其具体教学环节均受到了较为明显冲击,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业环节所面临的自媒体和大数据等信息资源择取及利用出现的问题及其思考,通过信息获取正确性、资源使用的正规化、考核手段灵活化、作业形式多样化及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有效性等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等环节,从而较为全面系统、效果明确地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新型媒体环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当前自媒体与大数据等新型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总结和指导。就国内当前的研究而言,在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新型媒体环境下高等教育所受到冲击与思考及发展前景的思考已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较为深入的讨论。以自媒体和大数据为前端的新型媒体环境是当代科技社会发展的半生产品和必然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教育事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改革的系列课题中,关注新型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对传统教学模式及具体教学环节的冲击是主要研究范畴之一,认识自媒体与大数据等新型媒体产生的冲击并切实寻求积极、正确的解决途径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命题。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新型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及其具体环节所受到的冲击,尤其是针对自媒体与大数据等网络背景、信息资源对于传统作业的布置、完成及反馈等环节所带来的影响和相应的思考,通过分析学生在此环境下所可能获得的资源和条件,讨论多样媒体资源所带来的巨量网络信息、电子资源和线上数据对于课程学习、作业完成可能产生的利弊两端,并以此为基础切实探索中国古代文学这一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进、创新的可能性與可行途径。

一、新型媒体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受到的冲击及表现

作为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媒体环境的影响,也同时迫使本课程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必须正视新型的、多样的媒体环境及其特点,充分了解“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走向碎片化、扁平化。”①的学情新特点对学生学习可能带来的影响,思考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并创新的教学改革途径。笔者从自身教学的情况出发,结合对本院系学情、教况所展开的调研活动,将当下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冲击及思考简要表述如下:

(一)知识系统较为固定,教学内容庞杂,强调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素养提升的需要

以笔者所在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程教学为例,现有课程采用当下较为通行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和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为主要教材。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往往倾斜于对于文学史知识系统的讲解和组织(其中文学史与作品所占比重依具体教师的安排而存在不同,以笔者调研结果为例,出现了文学史与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所占比重或七三至六四的差别,但总体而言是偏重于文学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讲解)。在教学任务与课程大纲的制定过程中,教材内容尤其是理论知识的讲授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学生对此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但当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知识系统的内容庞杂对教学要求的实现形成了极大的风险和消极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素质提高、能力培养为主要诉求的课程教学特点就无法真正贯彻及实现,诸如对经典及作品文本的独立鉴赏、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了解等教学设想只能体现在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之中,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学术素养及应用能力等深入层面的认知和掌握从而无法得到切实的执行。

(二)课堂授课方式固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缺少明确且具有可执行性的培养路径

在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式教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往往忽视甚至轻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笔者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所进行的调查中,有不少的同学表达出不愿参加课堂讨论、不知如何系统表达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等倾向,他们更多地是通过课堂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陈旧方式来对待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同时,在部分教师的采访中也存在着课堂互动效果不明显、互动方式较为固定(往往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为主)、教学互动的设计难以执行等反馈和信息。由此可见,传统、固定的授课方式是在教与学双方主体的“默认”下产生和选择的,笔者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主要成因如图1。

(三)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过程性考核和素质考核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与应用能力培养、学术素养建立的课程培养目标相较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并不一致甚至脱节的情况。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培养适合需求的、能够胜任要求的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重要的校本目标,而在本课程的教学实际和环节中,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不尽完善、不够科学成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硬伤”之一。例如,现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途径中,书面作业和试卷是教师所主要采用的方式。其中书面作业又往往固化为习题练习和小论文写作,小论文的形式则一般为一学期四次以上的作业次数,学生对此一方面感到疲惫、颇有怨言,另一方面也失去兴趣、流于应付。而课程的学期考核以试卷形式为主,基本上为闭卷考试,常采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等题型,题型传统、题量较大;同时,这种结果评价式的考核方式也存在着忽视对作品文本的关注、实践能力不注重等不足。从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说,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两个重要构成层面,都必须充分重视;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来说,学生对作品文本识读与分析能力的考察丝毫不应弱于学生对文学史了解与掌握的测试。但是,现在常见的考核方式中,依赖于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考核,较多关注书本(教材)知识的测试而忽视素质考核,这同样也是当前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冲击与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及实践环节的现状要求作为学科专业重要构成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及任课教师,能够认真面对并深入分析新型媒体环境下作业布置及完成等传统模式所受到的冲击与思考,具体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完成作业所面临的条件与挑战,讨论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分析所可能获取信息与资源的有效性,探寻高效率整合并利用新型媒体环境下自媒体与大数据等资源,避免混乱、不科学甚至抄袭等负面情况的出现,进而最终既能充分有效利用新型媒体资源,又能够切实地逐步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尝试通过作业形式多样化、信息获取明确化、资料使用正规化及教师作业批改的深入和有效性等方式确立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实践教学过程。

二、新的媒体环境和形势下,对课程教学实践及教研改革提出的要求和实现途径探析

在新型的、更为综合的且影响更为普遍的媒体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受到了明显的冲击,通过解决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打造更为符合当代时代要求和教育学理念的“生本课堂”是重要途径且具有关键意义,如何正确、有效、妥善地利用自媒体与大数据等信息资源,逐步建立并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等综合培养目标的可实现途径是课程建设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尝试,认为可以从依托于实现学生信息获取明确化、资源使用正规化、出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灵活考核手段的确立、考核方式深入性与有效性实现途径的探索等層面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着对于媒体资源(网络资源为主)的如何选择、利用这一情况,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为不完善的课程资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使得他们对于大量甚至是海量、巨量的网絡资源无所适从,而众多教学资源的易于获取,如教案、课件、视频(音频)等传统教学材料,以及以网络检索和引擎搜索为主的“答疑”式信息,这些包括了静态和动态、线上与线下的网络资源也带来了如何择取、有效利用的难题。新的媒体环境、多样的资源方式同时伴生的新鲜的媒体感受和娱乐方式,存在着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甚至有所沉迷的情况,数据的准确、完整、适宜等使用条件的难以保证也就可想而知了,“数据体量巨大,意味着大数据时代,解决任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者回答任何一个特定的疑问,我们都可以比过去任何时候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数据类别繁多,表示大数据往往是凌乱和质量参差不齐,我们不可能像小数据时代那样可以确保自己所收集的每一个数据点都是非常准确。”②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有选择地分析、利用可能获取的信息及其来源,是改进课程教学观念、创新课堂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获得网络资源与资源,来帮助学生完成选择、整合有效的学习资料,实现教学环节完整并深入地执行、贯彻,例如可以多维度地设计教学方案、加强过程性的考核与互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建立等等方式,在有效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学习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他们已经具备的信息技术处理的水平与能力(如ppt制作、数据库建立、量化分析能力、线上活动完成等具体内容),通过这种不局限于课堂之上的教与学,充分利用合理的网络资源,学生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更为投入的学习,而不再是现成课程内容的消费者。”③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建立。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多样化、新锐化发展的媒体环境,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便利,也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对媒体资源缺少必要的判断与正确的选择等情况,要求教师和课程教学中必须对此加以密切关注和正确引导。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到教师本人的专业领域、个人水平等固有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教师在参考、使用这些媒体资源、网络资料的时候也存在着与教学环节的设置及考察、教学任务的执行并不完全相符、相称的“乱象”。例如说,出现了“入宝山而空手”的无所适从的情形: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革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身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了解及使用的缺乏,无法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制订、采用适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着过于依赖传统方式的网络搜索资源,并不能依据学情和教况进行有针对性、明确性的媒体资源运用,同时也出现了往往只是“罗列”或“展示”所获取的媒体资料,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重视等等情况。还有“囫囵吞枣”式照搬材料、“不得其法”的凌乱、脱节的情形:如果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忽略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对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无法系统地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进行具体的考察,从而在授课方式、环节设置尤其是课程考核的环节中,仍然采用的是较为固化和僵化的问答式或者论文式的命题方式,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化发展,也极有可能带来削弱甚至抹杀学生的独立发展和成熟表达等综合能力营建的可能性。

综上,多样化、集成化的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具有综合性的挑战,如何推动新型媒体环境下本门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即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须清醒认知当代高校教育中媒体环境、网络资源是具有重要辅助意义的,但绝非学生学习的本体与教师教学的主体。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尝试中,需要教师通过构建营造执行度高、沟通有效的生本课堂,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密切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以“互联网+教育”的视野和途径联接课程教学的课内外、线上下,推进“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的高效运行,为中国古代文学这一传统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和改革探寻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注释:

①龚莉红.科学引领“自媒体时代”的青年学子-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特点及管理[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2):23.

②李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152.

③熊德兰.大数据时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6):48.

上一篇: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范文下一篇:英文版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