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

2024-08-12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第1篇

摘 要:乡村生态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间互相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以农兴旅、以旅强村,走上相互间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应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策略选择。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政府行为;策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乡村生态旅游是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两者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而政府行为在其协同发展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自然景观——农村生态、自然环境;经济景观——田园景观、农林牧渔;文化景观——村落古镇、民俗风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其协同发展有助于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进程。

(一)乡村生态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1.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能够增加农业附加值及农村经济总量,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乡村生态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效地将农业与自然与人文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增加农村经济总量,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业的投资乘数为4.3,这意味着每增加1元的投资,就能产生4.3元的收益。

2.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从而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乡村生态旅游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分散性、周期长、对气候条件依赖性强、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收益极不稳定,而且农业附加值低,其比较利益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在农业经营规模小的地方,农业收入更受到局限。因此,单靠农业很难保证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就业机会,有利于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在当今高速公路系统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城市居民休闲消费有两个圈。一是餐饮消费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3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20公里;二是休闲消费圈,大型城市周边30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0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00公里。在这两个圈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基本条件。

3.乡村生态旅游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素质,从而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为农民乡风文明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产业、文化产业,只有具备以游客为上帝的现代服务精神,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带来经济收益。相对于传统农业,旅游业对劳动者的技术和文化水平要求较高,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民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促使农民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从而带动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许多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会进入农村,会对农民产生影响,农民必然会接受更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抛弃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生活风尚。

4.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培育原生态的保护意识,重视农村整洁环境,从而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乡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在于清新秀丽的乡村风貌,恬美和谐的风土人情。同时,乡村生态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要求旅游目的地村庄要确保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乡土气息的原汁原味,以原生态的山水、民俗等来吸引八方游客。因此,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政府及居民自然格外重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等,将大大推动乡村村容改变、卫生条件改善等村庄整体建设,会相应制定出台一些关于村庄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及措施,以此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环保行为。

5.通过乡村生态旅游的农民参与机制,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从而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可使当地社区(开发地)拥有并管理生态旅游事业,为游客提供原真性的服务,保障大部分利益收入留在社区内部,以达到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促进地方社区发展的综合目标[1]。因此,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带来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以及参与的热情,促进农村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二)新农村建设是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建设增加了各项补贴,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资金保障。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地区的补贴不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三农”水平的提高,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技术、人力的保证。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营模式的改变及农村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的投入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要求加大对乡村环境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农民环保需求等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做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不仅能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也能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

3.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做好“原生态文化”保护的基本要求,从而可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正是游客对乡村独特地域文化的追寻和探求。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必然要强化“乡规民约”等公序良俗的执行,进而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塑造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通过动员农民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发挥民智作用,保证了乡村原生态的保护,进而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策略选择

当前,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一些政府行为,诸如旅游管理理念、科学规划、人才保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管”、“办”不分,不同程度地违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导致政府行为作用缺陷或减弱,并给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出现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对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

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认识不清,对扶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热情、不乐观,认为政府搞生态旅游投入高、产出低,忽视其社会意义,一些旅游项目的发展靠自发组织,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等;在旅游管理上存在执行不力、监督不严及盲目性、重复性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造成景观破坏、资源浪费、效益低下;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指导方面,存在方向不明、经济发展功能不强等问题。

1.认真履行政府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行业协调、公共服务等职能。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支持”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有明确内涵的,它一不排斥市场,二不是政府包办一切,三不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没有分工,而是更多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乡村生态旅游。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方向应是:旅游规划编制、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招商引资、旅游人才引进、特色项目补助、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资源保护——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值得借鉴的是四川省成都市三圣乡的“五朵金花”的成功发展经验,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五个小村子在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成功打造出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的“五朵金花”模式。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正是上杭县有关领导考察“五朵金花”发展经验后,宣传动员、积极引导五龙村村委会、村民利用毗邻古田会议旧址,是远近闻名的沉缸酒和五龙酒饼的发祥地,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绿色生态、客家文化优势等发展起来的,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休闲之处,2011年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誉。

2.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乡村生态旅游适应市场的需求,注重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转变,以拉动休闲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旅游服务,以良好的口碑扩大影响。政府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中,必须坚持的总原则是:农业支撑、以人为本、社区参与、生态保护。近年来,龙岩市人民政府制定《龙岩市创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整合规划》、《龙岩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鼓励和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优化管理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一些地方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存在自发性、松散性特征,以及定位不明、重复建设、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效益低下的状况,基础设施较差,“游、吃、住、行、购、娱”不配套,如堵车现象及车辆无序停放、缺乏必要的卫生基础设施及监管、安全应急系统亟待加强等。存在旅游的过度规划,散失原生态,且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地方特色,往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较低层次的旅游面目出现,项目上不外乎赏花摘果、生态观光等。

1.优化管理服务。旅游部门必须履行好主管部门职能,形成科学化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多个行业或主管部门,在职能上存在重叠现象,因此,要注重协调好这些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厘清权力责任界限,落实政企分开,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监督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

2.优化旅游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重视秉承自然、人与乡村三要素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的结合。其中包括:素面朝天——具有原始生态保护理念;乡土风味——文化特色保护理念;诗意回归——生态美学保护理念。龙岩市在“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培育“中国红色圣地、客家文化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南国山水名城”四大生态旅游名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上杭县五龙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为“一潭五家五园五带”的构思,一潭指的是“五龙结潭”,五家指的是红军客栈、白莲塘知青人家、邓家坊客家山庄、五龙山庄、五龙谷宿营;五园即瓜豆采摘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农事活动园、莲花园、黄酒文化园;五带指红军街长青带、五龙溪滨水休闲带、环村自行车健身带、彩眉岭森林沐浴带、黄潭河溯源探幽带。笔者曾协助龙岩市长汀县庵杰乡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工作,提出了“汀江正源生态旅游胜地”的旅游开发设想。其中心主题是“唯我汀江跨龙门”;核心内容包括汀江源头、韩江溯源、客家寻根、客家美食、佛教朝拜、农耕体验、竹海公园、红豆衫林等。

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政府部门统一指导下,加大旅游景区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等农村老大难问题。2012年龙岩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要求逐年增加旅游专项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行业管理、人才培训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鼓励、奖励民间资本投入机制,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来引导、扶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与全社会效益。

(三)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原生态”是指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形下事物所呈现的自然面貌。“原生态”有“自然的原生态”(原生态自然)与“文化的原生态”(原生态文化)两层含义。“自然的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成、保存下来的物质的总称。“文化的原生态”是指未经人为加工,雕琢粉饰,存在于民间,具有原始,质朴的特征,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它代表的是大众的文化符号[2]。当前,“自然的原生态”面貌遭到破坏,主要是景区大量游客的涌入,超过环境承载力,给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或有意或无意的改变和破坏;“文化的原生态”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一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迎合旅游者,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资源不用,而舍本求末组建现代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甚至完全抛弃地方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其原有风貌不同程度地被洋化、现代化、商业化。为此,政府要严格保护“原生态”风貌,着力提升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其保护重点包括:自然生态特色——自然风光、农耕特色;民俗文化特色——民族、民俗等地方特色;红色文化特色——文化旧址、遗迹等。随着旅游活动的纵深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难以立足市场。就龙岩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言,应涵盖以下三种文化,即以梅花山、冠豸山等为代表的绿色文化(神奇的山水),以永定土楼、长汀古城等为代表的客家文化(神密的文化),以上杭古田会议旧址、长汀革命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神圣的土地)。

(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区域品牌

市场需求是决定资源配置和项目设置的关键依据,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重复合需求。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力度及经营理念的缺失,许多旅游经营者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方式,根本谈不上产品的包装、营销、更新。

1.及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旅游保障体系、鼓励机制,如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补贴、建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政策杠杆,为乡村生态旅游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日前,龙岩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农办联合对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审查、核实,目前下拨2013年度旅游产业奖励补助金额1 259.45万元,获奖补的有142家旅游企业。奖补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商店等旅游企业创建品牌,提升等级奖励;旅游人才培养补助;旅游项目贷款贴息;旅游专线车补助;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奖补;企业税收奖补等。

2.丰富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积极做好旅游基础调研、掌握游客的心理预期、文化需求等,有意识地引导生态旅游项目与市场接轨,实行积极营销政策,构建旅游营销联盟,吸纳更多旅客,使游客获得集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近年来,龙岩市永定县政府积极推介“世遗”生态旅游项目“福建土楼”,为促进永定土楼旅游从“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积极实施市场化运作。永定县政府加大对外营销力度,实施市场化运作。2014年9月,全球首座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演艺剧场——“福建土楼梦幻剧场”在永定县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由金马传媒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3亿元,预计2015年年底竣工,2016年正式公演。

3.突出特色和产品功能定位,打造区域品牌。“原生态”旅游需要寻求鲜明独特的品牌定位,通过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对品牌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乡村生态旅游地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当地乡村农业的生态价值内涵,以生态平衡为理念,以农事活动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为购物对象,以科技和生态管理为支撑,把乡村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培育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3]。为此,应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应以邻近城市市民及近郊农民为主,区外、国外游客为辅,通过网络、广告等系列策划,将生态旅游作为当地“名片”向外推介;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实施“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提高规划管理、服务水平,指导、组织农民开展地方风情、农耕文化等旅游活动。目前,龙岩市的梅花山和冠豸山、梁野山、九鹏溪景区分别获评国家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一批乡村生态旅游的区域品牌。

(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动员社区参与,让社区民众分享发展成果

目前,一些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仍有一些社区农民观念陈旧,对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缺乏足够认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不抱乐观态度,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转变农民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使其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改革农民知足常乐、故步自封、依赖等待、不思进取等生产生活态度,增强自立、竞争、效率意识,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农民乐意尝试并接受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农民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地处新罗区狮子山脚下,距城区1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6.8%,区内山峰连绵起伏,空气清新,被誉为“城市边上的原始森林”,是远近闻名的果竹之乡,先后获得过“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绿色村庄”、“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特色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洋畲村不定期组织开展“厨师比武”大会,通过菜式交流、菜品评审等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活动,提高厨师们的整体技艺水平,以特色餐饮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大收益。利益问题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焦点问题之一[4],要积极创建由政府、企业、旅游协会、村民等多元参与的发展模式,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牵线搭桥”作用,既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劳动报酬,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金入股、资源参股等合法所得,让他们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龙岩市上杭县五龙村通过“支部+协会”模式创新旅游运作,采取联营方式经营,使“农家乐”越做越红火;同时,组建“五龙民俗表演队”,拓展游客体验内容,定期在民俗文化广场开展民俗表演,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组织化水平,较好地解决社区农民就业及利益矛盾、利益分配问题。2010年2月13日,胡锦涛同志亲临古田视察,并在五龙村群众家中过年。他的到来更为五龙村的生态旅游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五龙村生态旅游品牌正在形成。

结语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地球上。乡村是人类的原始家园,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华文化起源于悠久的农业文明,根深深地扎在乡村。在政府的重视、推动下,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能够实现有效的协同发展,必将促进乡村经济、乡村文明进程,进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增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基于农村社区参与的乡村生态旅游.[EB/OL].http://blog.163.com/lijingcn_2001/blog/static/2912662220074615444323/.

[2] 赵世林,曾茜.原生态的文化诠释[N].光明日报,2008-05-20(11).

[3] 王军,等.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1):81-84.

[4] 张强.龙岩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3,(3):71.

Strategy Choice of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aking Longya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YU Gui-hai

(Party School of CPC Longyan Municipal Committee,Longyan 364000,China)

Key words:rural;ecological tourism;new rural construc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government behavior;strategy choice

[责任编辑 李 可]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第2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逐渐增多, 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加强烈, 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同时, 由于我国假期制度的调整, 出现了多个小长假, 再加上每周两天的周末假期, 假期的增多和时间的限制, 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 在观赏过祖国名胜古迹、游览过祖国大好河川之后, 对城市近郊的乡村生活、乡村民俗、田园风光更加感兴趣。适应市场需求, 在一些大中城市的近郊形成了以体验农事生产、感受田园生活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缓解压力、放松自我的世外桃源。

2 乡村旅游界定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 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 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 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 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 二者缺一不可。乡村旅游包含了以往的民俗旅游、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观光旅游、休闲渔业等, 是将以往的涉及农林牧渔的旅游形式进行了整合和完善, 形成的新型旅游产品。

3 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3.1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形成三产业联动发展

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乡村民俗、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农家饭菜等为吸引物, 依托乡村基础设施进行旅游接待, 迎接八方来客。发展乡村旅游, 游客参与农事活动, 体验农耕生活, 农民种植绿色有机果蔬, 游客可以现场采摘食用, 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游客来到乡村品尝特色农家菜, 带动餐饮业的发展;有效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协调发展, 实现共赢。根据旅游市场需求, 进行精细化和特色化设计, 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形成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 满足了市场需求, 同时, 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3.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较好的可进入性, 发展乡村旅游, 必须进行交通设施的建设, 这既满足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需要, 也改善了当地农民的运输条件, 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便利条件。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为游客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 当地政府势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农村的供水、供电、通讯、互联网等设施条件, 在方便游客的同时, 也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 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程度的建设步伐。

3.3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发展乡村旅游, 邀请游客来乡村、观美景、品山珍、享田园、务农事, 让远离山村的人们, 体会春耕秋收, 夏耘冬藏, 体会节气变迁带来收获, 感受田园闲适生活带来的乐趣。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当地提供了众多的新岗位, 增加了农民在本乡本土就业的机会, 农民不必再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去打工, 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土地撂荒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拓宽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 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发展, 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增强了农村脱贫中的造血能力, 实现了国家对农村的精准扶贫, 达到了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

3.4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的环境, 是久居大城市、深受雾霾困扰的城市游客向往的天然氧吧和人间桃园, 是城市游客到乡村旅游的主要动因之一。发展乡村旅游给当地村民带来的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使得当地村民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吸引城市游客, 他们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保护, 对生活环境、垃圾处理也更加重视, 他们再也不会为了短期利益, 而乱砍滥伐;不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而建设重污染工厂;不会为了一时的方便, 而乱堆垃圾;他们充分体验到绿水青山、娟娟溪流、鸟鸣山幽、空气清新、生态平衡, 就是他们的金山银山, 就是乡村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

4 结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 对于农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本乡本土就业机会的增加, 农民收入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等方面, 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 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也使得农民对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更加自信, 是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的一剂良方, 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完善。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逐渐增多, 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加强烈, 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乡村旅游顺势发展, 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助力, 本文从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克群.试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J].理论视点, 2007 (1) .

[2] 张文瑞.河南省乡村旅游对“三农”问题解决的推动作用探究[J].农村发展, 2017 (5) .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第3篇

1 乡村旅游及四川山地特色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很早就开始注重对山地乡村景观的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和文化景观方面。现阶段国内山地特色乡村旅游研究的重心集中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乡村土地资源利用、乡村生态学、地域特色建筑的保护和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四川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的研究方向多倾向于对乡村观光旅游、景观规划的研究。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景观广义上是指依托旅游整合农业、生态、农事生产、乡俗风情及民俗民风等多元文化的综合性载体[2]。其中, 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因其特殊的旅游资源和环境, 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区域之一, 它切合高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人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潮流, 因此山地乡村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2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景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3]。景观设计应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更宜采用合理式的决策方法[4]。村落景观要素、地形地貌要素、植被要素、道路景观要素和公共设施要素是四川乡村旅游区山地景观的五大组成部分。其中, 村落景观既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规划的重心, 也是乡村景观设计的核心;地形地貌要素是山地景观最具典型特色的地貌特征, 是植被布置和道路规划的依据;四川山区夏季高热高湿, 冬季寒冷, 属于典型的湿热气候区[5], 植被大多具有垂直分布带特点, 海拔从低到高分别对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低中山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 在海拔较高山地地区还分布有亚高山落叶针叶林;道路景观要素既是乡村旅游的交通干线和重要枢纽, 也是游客旅游行为的首要观景路线, 竖向道路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游客的观景视角和对周边景观的第一印象;公共设施要素是指与景区相配套的卫生、照明、休憩、交通、安全和通讯等相关服务设施。

1.3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空间格局

平远空间、深远空间和高远空间三大空间格局是山地景观所不同于其他地形的重要特征和分类方式。平远空间通常指坐落在视野较开阔处的村落, 大多分布在山岭之间比较平旷的地方或山脚的缓坡上, 可分为远山旁水式、临坡夹路式。深远空间多分布在峰峦深处或小盆地之中, 道路曲折环绕, 四周较为封闭, 可分为环山式、下沉式。高远空间指处于视平线以上的空间, 即山顶的村落、房屋依山而建, 山上群山连绵, 山下沟壑纵横, 分为高台式、山顶式[6]。

2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乡村村落建筑外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也存在地域文化丢失、同质化等问题。其中新农村景观的设计和改造虽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简单跟风、模仿以及特征不明等诸多问题[7]。存在具体问题如下。

2.1 村落景观简陋而单调

目前, 大多数村落建筑的改造即在建筑外墙涂上统一颜色的外墙漆, 改造样式单一, 不具特色。而院落景观则因为相对隐蔽性, 几乎没有统一设计和改造。

2.2 农业景观单一缺乏美观性

农业作物种植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 也是农业文化的根基, 更是吸引游客来此观光的重要因素。现有农作物种植大多以原始种植形式为主, 不具备观赏性和美观性。

2.3 配套休闲娱乐设施缺乏

丰富而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不仅能够使游客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 也是旅游景观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四川地区现有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受交通和经济条件限制, 大多只设置餐饮、棋牌和垂钓等千篇一律的基础休闲项目, 不具备完善的休闲设施。

2.4 服务及公共设施落后

现有景区大多缺乏完善的规划设计, 信息导视系统、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基础公共设施的缺乏和不完善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

2.5 地域文化缺失, 景观设计同质化

每个乡村景区都以当地不同的村落、人文及环境资源为依托, 每个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也都应根据当地不同地域特色加以区分设计, 景观的差异化即是景区吸引游客的特色所在。

2.6 乡村景观文化缺乏体验性

21世纪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体验式旅游也将代替观光式旅游成为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旅游的重要形式。目前, 多数乡村旅游区的建设和改造并没有设计互动和体验式旅游项目。

3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策略

四川山地地形分布广阔、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多样化, 有利于开发山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根据本文上述内容中相关理论及目前景区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进行改造设计。

3.1 景观设计生态化策略

这里说的生态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指景观的设计和改造应注重环保性,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景观打造和后期的使用过程中, 尽可能不破环原有植被、土壤和水资源;在景观耗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环保、可重复利用材料;另一方面, 是指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 乡村旅游景观应以农业文化为核心进行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景观不同于其他旅游目的地之处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 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8]。农业文化不仅可以体现在村落建筑上, 还可以以各类旅游项目的配套设施为载体, 还可以落实在游客自身的旅游体验活动中, 如村社外观和院落景观的改造, 农耕博物馆、农事活动体验园的开设, 打猎、垂钓、野炊和织布等农事活动的开展。

3.2 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山地特有空间格局布置景观

平远空间、深远空间和高远空间的空间布局形式是山地景观独有的形态, 空间层次相对其他地形更加丰富, 更有利与塑造出生动多变的景观造型。各类景观要素应该依据山地地形而建, 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植被的破坏。例如, 既可利用竖向垂直空间塑造阶梯状景观, 也可根据坡地地形开展系列的攀岩、登山探险和滑梯等系列旅游项目。

3.3 旅游体验化的景观设计

旅游行为最为核心的要素即体验式旅游, 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纯粹的观光式旅游, 而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实现观赏、学习、交往、放松和消费等一系列的体验式旅游活动, 体验式旅游符合当今的大社会经济环境。因此,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应从观光型农业景观向体验型农业景观发展, 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均可以将场景体验化和情境化, 如农耕生活的体验、乡村生活的体验化等。

3.4 景观设计应做到主题化和地域化相结合

目前,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同质化较为严重, 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主题文化和景观特色。而一个景区最具特色和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就在于该景区的景观和旅游项目是否有不同于其他景区的地方。如果想让景区具备特色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景区根据市场定位和游客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特色鲜明主题;二是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并将该文化进行包装、打造并落实在景观和旅游活动上。如都江堰的盆景村, 该村围绕盆景为主题, 对村容村貌、道路景观、休闲设计进行打造, 实现了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3.5 旅游配套设施应该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当前, 乡村旅游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全方位需求, 具体表现为休闲娱乐项目单一, 配套设施落后。餐饮、棋牌和农作物采摘三大项目成为当前多数乡村旅游区的仅有项目, 住宿、购物、学习、交往、体验、探险和观赏等与游客旅游需求相关的配套设施缺乏。因此, 丰富旅游项目, 以及增加与其相关的景观配套设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 相关的卫生、信息、交通、照明、安全、休憩和景观小品等公共基础也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

3.6 景观设计形式和功能相结合的策略

景观设计既要注重美观性, 也要注重功能性。容易被美的事物所吸引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质, 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的塑造也应在满足旅游活动需要的基础上, 本着观赏性原则进行设计。如在景区适当布置休闲座椅、垃圾桶、路灯、信息指示牌和卫生间等公共基础设施本身是功能性的体现, 而通过设计使其具备地域文化浓厚、主题特色鲜明、极具观赏性的造型就属于美观性的范畴。

4 结语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区的景观进行探析,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对该类景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初步见解。从而达到美化当地乡村风貌, 改善旅游景观, 丰富旅游活动的目的。最终通过吸引游客, 利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而实现促进四川山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伟大梦想。该文对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只是作者本身提出的较理性分析和预测, 诸多观点仍需进一步反复实践才可验证其合理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将来在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摘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大背景, 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迅速、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四川山区为落脚点, 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及景观设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并根据山地特色景观设计要素和空间布局模式, 以及乡村旅游区开发的相关理论, 初步探索并找出了适合四川地区山地特色旅游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和开发策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山地特色,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006:126.

[2]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 宋峻岭,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225-234.

[3] 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78.

[4] 温全平.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J].中国园林, 2009 (9) :11-14.

[5] 陈睿智, 董靓.面向低碳景观的四川地域气候舒适度区划研究[J].建筑科学, 2012 (6) :57-60.

[6] 王太春, 张寿镒.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要素、格局和景观设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3) :20659-20659.

[7] 郑军德.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特色的景观营造——以浙江中部地区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4 (2) :48.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第4篇

[摘要]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个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还有一定数量的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制约因素也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周阳,中共金秀县委党校讲师,广西金秀545700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清晰勾画出了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风貌特征。几年来,金秀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农村面貌与上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制约因素也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还有一定数量的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更是任重道远。因此,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新农村建设始于2007年。几年来,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乡村面貌大为改观。一是完成每个乡(镇)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每个示范村都不同程度扎实开展示范建设工作,1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基本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二是完成了200个村屯巷道硬化。目前16个村屯巷道硬化建设工作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巷道硬化建设总里程数为26.998公里,累计投入各项资金172.94万元。三是1万户农民完成新房型示范建设。同时,把新房建设与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结合起来,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四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作为首要任务,强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扶持主导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和要求,主导产业优势突显。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仅2010年总共投资283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投资524万元实施乡村道路建设,投资189万元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投资622万元实施扶贫搬迁。六是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将“求乐”、“求知”、“求技”的“三求”文化惠农工程扎实推进。全县“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共投入资金1264.404万元,完成篮球场建设71个,完成文艺舞台建设65个,完成科技文化卫生综合室工作建设12个,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更丰富了。

二、金秀瑶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

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乡(镇)、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有些农民虽然主观上有意愿,而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或需要投入时,则可能退缩和产生误解。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村路,盖了几幢新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就是新农村建设,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不高

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5%,小学文化程度占33%,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农村劳动力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各种原因,大量的农村子弟虽然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只学会了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一技之长,进城务工又缺乏技能和知识,只能干点简单的力气活以获取一份低微的报酬。这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新农村建设难以逾越的障碍。

3.生产基础条件落后,制约经济发展

金秀县的瑶族群众大都生活在高山上或边远山林里,地理位置偏僻,’居住分散,基础交通建设成本高,受益范围小,加上地方财政薄弱,投资力度不够,交通十分不便。这种状况既让这些地区的小农生产方式的自然经济难以得到新的突破,又给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地方财政在基础建设投资上带来更大难题。粗放的经营管理不可能给农业带来突破,使农民富裕起来。此外,全县11个乡镇中几乎没有工厂企业。农村家庭经营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仍处在靠天吃饭的传统经营状态。农村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增值转化比较低,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少。

4.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

村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既导致对知识的渴求不很强烈,又制约了村民文化需求。对于村民来说,物质生活是第一位的,他们奔波于基本生计,自然对文化需求也就无暇顾及。一些农民认为文化消费不能增加财富,还需要花钱,文化建设可有可无。还有一些村民认为干农活已经够累的了,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于当前农民而言难度很大。在农村,村民的主要业余时间集中在晚上和农闲时,晚上看电视成了最主要的休闲活动。此外,打麻将、串门聊天也成为村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5.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补助资金不足,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负担重

一方面,农村问题积淀了很多年,要改变面貌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的财力都比较困难,能够直接投入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还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农民生活还处在温饱状态,没有能力拿出足够多的资金进行投入改善自身居住条件和增加生产投入提高生产水平,供需缺口很大。同时,新农村建设还要投资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屯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这些项目也都要农民按一定比例自筹资金解决,农民自筹资金负担重。

6.“重建设、轻管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没有规范性的维护管理措施

通过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村屯道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笔者在下乡调研时看到,一边是热火朝天的修了通村道路,又修通屯道路;一边是竣工不久的村屯水泥道路路面出现了破损、坑洼、翻沙等现象。道路两边的排水沟填满了淤泥无人清理,问一问当地的干部,村屯道路的维护谁来做?大家相顾茫然,一脸无奈。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迫切需要规范性的维护管理措施,不然一定会出现有新村没村貌,建得起养不起

的情况。

7.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卫生防疫、防治状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客观上造成农民看病难。许多基层卫生院设备简陋、人才缺乏、服务能力差、治疗能力弱,村级卫生所医疗设备更差。由于基层基础条件差,造成医务人员分布不合理,不少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紧缺,农村卫生所站还存在缺药、少药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村民素质和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脏、乱、差”的习惯难以改变,人人动手、绿化家园的意识薄弱,卫生环境意识差,厕所、牛圈乱建、滥建严重,村寨房屋建造零乱不堪,废水、污水随处流淌,既给农村群众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也使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村容整洁目标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

三、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自治区、来宾市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总结和报道新农村建设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经验,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自觉投身到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来。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摒弃一切阻碍改革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克服地理环境交通造成的封闭半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状态下形成的思维狭隘、经营粗放、商品意识淡薄、市场观念不强等现象,克服“等、靠、要”的单纯依赖国家帮助发展的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想法,培养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

2.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培育新型农民,应在树立现代意识、提高职业技能、紧跟发展潮流上下功夫。通过教育培训、激励创业、典型带动等多种举措,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开阔思路,由体力型农民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农民发展。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在巩固“普九”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文化合格的劳动力后备军;在培训方向上,打工培训与务农培训并重;在培训对象上,适龄学生和务农农民并重;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始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开展。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把政府部门涉及“三农”项目的资金整合使用,集中投向示范村。积极倡导城乡对口帮扶、社会单位赞助、企业参与投资、致富能人支持、广大群众动手,动员多方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通信事业,畅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保证“村村通”工程的实现。加强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切实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加快社会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切实解决缺医少药和村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保证乡村学校配备体育器械设施和场地,为农村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4.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城镇的作用大小与城镇规模密切相关,城镇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它的聚集作用和扩散作用发挥得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秀瑶族自治县城镇规模比较小,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比较弱,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推动城镇化发展,通过城镇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一是做好城镇化发展的布局和规划。引导企业向集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或集中居住区集中。二是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三是城镇带动农村。四是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

5.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从金秀瑶族自治县实际出发,新农村建设可以分为二类进行:

第一类,山内新农村建设。包括金秀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长垌乡、大樟乡、六巷乡等7个乡镇,是金秀县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山内地形复杂,气候独特,基础相对薄弱、条件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民自身素质和市场意识相对较差。山内新农村建设,一要着重抓生产条件改善;二要突出“山”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山内应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林业、特色养殖、林下经济,重点发展茶叶、生姜、八角、瑶药种植、特色养蜂、食用菌等产业。

第二类,山外新农村建设。包括桐木镇、头排镇、三江乡。山外自然条件较好,交通条件便利,是金秀县粮食主产区,经济林果、蔬菜等的生产基地。城镇规模和基础设施比较好,贸易较其他区域发达,是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最适宜的区域。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打造生态农业、生态经济林果、蔬菜产区。重点开发城乡工、农业产业,着力打造城乡工、农业生态经济建设区。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创建“五好”班子,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推行村民自治活动,强化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引导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思想,自主建设新家园、自觉管理好村级事务。

7.以彰显文明为主题,树立健康新风尚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树立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努力形成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开放特色的良好民风。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四下乡”活动,活跃乡村文化。以学科技、树新风、比致富、美环境为主题,引导农民群众提高素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搞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营造管理民主、安定有序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钟山]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第5篇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强力支持,而当前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农村,形成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社背离了合作制的宗旨,邮政储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根本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理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关系,开放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渠道;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发展新的合作制金融机构;改革税收、利率政策,形成农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发行政府债券,化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陷阱,将商业银行的巨额存差转化为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金融;合作金融组织;金融资源配置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这将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现代化的步伐,为广大农民带来福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客观上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支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纵观世界各国,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政府扩大财政投入外,还有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民更便利地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Mark Drabenstott和Charles Morris(1989)认为,很多农业国家和地区准备或正在发展农业,在这些努力中一个核心战略是使农村市场更容易得到资本。1960年至1975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由841亿日元增加到9685亿日元,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德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落后的农业区,采取投资补贴、拨款、农产品价格支持、贷款担保以及低息贷款等措施,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韩国在“农村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可获得设备资金5亿韩元,周转资金2亿韩元。政府还对农村工业投资准备金的损耗给予追加补偿。这些国家运用金融和财政政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彻底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这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外,金融系统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目标,应该以建设和改善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为着手点。当前电力不足制约农业农村生产的迅速增长。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更深入更广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电力资源的不足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无法提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足制约着农村与外界之间顺畅地交换物质流和信息流。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外界环境联系日益紧密,以前孤立的农村现在与周围环境的普遍联系形成了包含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复杂系统,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覆盖一切生产部门的社会化生产。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但是实际使用情况不容乐观,距离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基础设施不足制约着农村消费,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内需。改善基础设施可以启动农村的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公共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调查,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如果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那么,从2006年起到2020年平均每年需要投入2700亿元的资金,其中有相当大的公共基础设施部分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提供,同时也有一部分需要金融系统提供。

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每一个农户都是市场的主体,必须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其内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效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公司加农户,这一农业生产新形式的出现,为金融机构确定了新的服务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巨额资金我国财政无力承担,也不需要由财政承担,农村商业化、市场化的这部分资金需求,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我国农村金融是为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它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后,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从而建立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如On-Kit Tam(1988)所指出的,除了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以外,发展中国家通常在对农村提供和分配信贷资金的效率和公平方面存在问题,尽管这些国家努力通过特殊的公共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机构撤并,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缩小,农村信用社背离合作制的原则,农村金融体系总体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基层机构大

量撤离农村阵地。1995年到2005年,中国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由67092个减少到28324个,十年间撤销机构38858个,导致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1994年为63816个,1995年达到67092个,此后逐年下降,到2005年末为28234个。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农业银行撤并网点的原因,就是基层网点的经济效益较差,不足以弥补其开支。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多是按照行政区域随政府机构的设置而设立的,而不是按照金融资源的丰富程度设置的,因此,留下了许多金融资源很不丰富地区的大量网点机构,它们入不敷出,不能不撤并。农村信用也在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撤并。

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狭隘。作为农村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其机构只有总行、省级和地市级分行以及部分县级支行,相对于广大农村,其覆盖面过于狭小。而且,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在逐步缩小,在经历了委托农业银行代理业务、自营业务之后,把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贷款和粮食企业附营业务贷款划归了农业银行,成了专门从事农副产品收购的全封闭管理的银行。如图2所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1994年成立接收从中国农业银行划转的3500亿元贷款后,三年内贷款余额从3500亿元猛增至1997年末的8638.08亿元,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后贷款缓慢下降。

农村信用社偏离服务三农的宗旨。当前我国农村不存在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对社员贷款的程序与商业银行基本相同,贷给谁、贷多少、抵押担保程序均由信用社主任说了算,偏离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几乎不存在“社员”的概念,农民也从来不认为信用社是一种农民互助性的信用合作金融组织,而是把信用社当作政府部门或国家银行的某类附属机构。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由于利率没有理顺,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实际上高于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需要付出调查、审查、检查以及贷款催收等巨额成本,且需承担贷款损失的风险,并按规定缴税;而邮政储蓄的收入来自转存人民银行的利息收入,无任何风险,实现利息收入无需成本,无需缴税。转存人民银行利息收入和储蓄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巨大利润空间使得邮政局高息揽存现象严重,具有比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大得多的吸存能力。如图3所示,邮政储蓄从1994年末的994亿元快速增长至2004年末的10787亿元,其中来自农村的存款从1994年末的339亿元增至2004年末的3768亿元,农村邮政储蓄始终占邮政储蓄的1/3。而邮政局不放贷款,全部资金流入城市,加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从农村抽走的资金, “每年从农村倒流进城市的资金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流出的资金为3亿元。”

第三,农户贷款利率大大高于其他贷款,导致获取信贷资金的成本不公。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存款实行统一的利率,贷款则区别不同的对象,实行不同的利率。农户贷款利率一直实行高出法定利率30%~50%的政策,1996年5月1日调整利率时,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为40%”,1998年10月31日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现行的40%扩大为50%”。各商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均按照所有制的不同,区分国有、集体、个体和农户贷款,实行不同的利率,农户贷款都是最高的利率。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由于农户贷款数额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实行适当的利率上浮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农村信用社是合作性的金融组织,是农民入股组建起来的,设立农村信用社的目的是实现互助融资,而非利润最大化。而且,“根据WTO的黄箱政策,我国政府对农民的收入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可目前我国政府的黄箱政策补贴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3%,也就是还有5.2%的补贴空间可用。2001年农业总产值为26180亿元,3.3%的补贴是864亿元,如果提高到8.5%,补贴总额可达2225亿元,比现在的水平增加1361亿元。农民每人可多获得171元的转移收入。”既然财政不能拿钱补贴农业,那么,理应通过调整税收等政策,使农民以较低利息获得贷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问题。假如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困难群体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

第四,农民贷款难,催生了高利贷滋生的土壤。农户贷款具有服务面广、贷款户数和笔数多、金额小的特点,从规模效应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村金融机构不愿发放农户贷款。如表一所示:1994年成立农业发展银行后,农业类及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由7.87%激增至1997年的11.15%,随后农业类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逐年下降,至2005年已降至9.98%。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先供应于经济中的某些产业部门是中国有选择的信贷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于农村地区的贷款总量,扶贫贷款和支农再贷款的占比自1995年以来不断上升。如果不考虑扶贫贷款的快速增长,1996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信贷资金的递减将更加引人注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相似是表面的,因为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而主要与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和乡村工业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团体的某些成员可以从商业银行得到信贷支持,但是中国没有这类农业信贷来源。”农民对贷款的强烈需求和难以从正规金融渠道得到贷款的状况,一方面,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以及严重的资金流失加重了农村资金供求比例的失衡,使得高利贷有了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农户、农业对金融的迫切需要,使得高利贷在全国农村盛行。“从贷款的比例看,非正规的大概要占三分之二以上,而正规的大概占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农民从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只占农民贷款的1/3,而借高利贷则占了农民贷款的2/3。农村高利贷盛行的现状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发展农村金融来压缩高利贷的生存空间。

第五,农村迫切需要大量资金,而全国商业银行存款却大幅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就出现了存差现象,而且存差逐年大幅增长。

到2006年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32.8万亿元,贷款余额22.1万亿元,存差达10.7万亿元。一方面,银行业存差已经达到了10万亿元人民币之多,流动性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奇特现象。

三、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只有理

顺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关系,才能形成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加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只有发展新的合作制金融机构,才能逐步满足农业现代化对信贷资金的要求。必须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农村信用社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放宽民间金融的准入条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形成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力。

其一,着力强化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政策性金融肩负着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使命,利用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纵观国际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其基本职能就是配合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国家确定的重点行业和产业,以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目前的功能发挥不足,仅作为发放和管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银行,其他作用发挥不够,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的做法进行调整改革。要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真正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总的方向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真正体现政府农业经济政策取向。农业发展银行要按“贷得出、收得回”的金融方式运行,但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与商业金融竞争。凡是商业银行愿意发放贷款的项目,农业发展银行要退出。凡商业银行不愿发放贷款但能收回本金的项目,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去做。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努力探索如何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工具作用,怎样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如何与商业性金融互为补充,怎样运用政策性金融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带动商业性金融较好地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扶持支柱产业的形成,怎样利用高科技,加强信息功能,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真正发挥政策性农村金融对农业的调节和保护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还应探索组织结构创新模式,解决机构、人员与业务差异问题,不断探索业务创新问题,扩大收购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范围,目前至少要将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贷款和粮食企业附营业务贷款从农业银行划转回农业发展银行,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同时解决农业银行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经营不分的问题。

其二,加大商业性贷款的支农力度。当前不少学者认为,支持农业发展是农业银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观点有待商推。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是不负有直接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责任的,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事实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范围早已没有明显的区分。如果中央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指令农业银行发放农业贷款,则会回到政企不分、产权不明、职责不清的老路。因此,要求农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国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例如,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区分不同的贷款种类,按照产业政策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税率,减免农村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加对商业银行低息的农业资金再贷款等,让商业银行觉得发放农业贷款有利可图,因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开放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渠道,让市场资金运用的利率水平约束邮政储蓄的吸储行为,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资金可以购买国债,也可以购买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特别是购买农业发展银行的债券,允许邮政储蓄参股农村信用社,把农村资金运用到农村。同时,商业银行只有认真分析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村商品生产日益活跃,农产品销售不只是在国内市场,也瞄准了国际市场,工农业生产在交叉,加之新技术、通讯网络的应用,整个农业的概念在扩大,农业现代化必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

其三,放宽农村金融的准人条件,按合作制原则培育新的合作金融组织。尽管我国一直未出现过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但这绝非意味着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现实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呼唤合作金融为农民提供信贷资金。农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其资金需求量小又比较分散,农行、信用社等不愿对其发放贷款,而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虽小但时间性很强,如果不能及时方便地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农户便会失去市场机会,从而使他们的盈利能力降低。因此,在当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商品生产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只有“自助互惠”的合作金融才能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资金互助是一种必然选择。如果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则大量农村金融市场的真空,就可能被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补。因此,应当从农村的现实需要出发,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重新构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重新发育新的真正意义的合作金融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入,不仅要求允许民间金融的进入,外资金融机构也可以介入。农业现代化资金需求缺口大,为中外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广阔的业务拓展空间,农村经济市场日渐活跃,既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也为农业企业选择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亦如市场是开放式的,农村金融市场也不存在樊篱,只要交易双方达成共识,便有了自己的市场,在外资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研究分析后,必然会选择最佳切入点,参与农业市场的竞争。

其四,发行政府债券,筹资支持农村。1994年,中国银行业由贷差转为存差,十余年间,银行业存差已经达到了10万亿元人民币之多,目前流动性严重过剩。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于,社会信用秩序极度混乱,放出去收得回的贷款对象很难寻找,而银行资金的使用是以偿还为前提的。可以考虑将这一部分资金转化为新农村的建设资金,但农村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一般难以偿还,或者偿还周期较长,风险较大,银行资金难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资金来源。解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和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资金这一突出矛盾的办法是:发行新农村建设特别国债或特别政策性金融债券,由中央财政或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由政策性银行发放,按商业原则运作,将筹集的资金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之中去。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范文第6篇

中国的巨轮已经再次踏上改革的航程。“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已成为当代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发展的主题词、政策取向的主路径。人们相信并期待,体制机制弊端的淤塞被冲开后,巨大的活力便会奔涌而出,给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注入无穷动力。

改革可期,征途漫漫。在步入攻坚期与深水区以后,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探索可以没有边界。一方面,改革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历史上、世界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大国,走弯路的成本太大,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因此,在改革中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既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难,敢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又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底线和原则,坚持“硬杠杠”不动摇。

在深化农村改革这个范畴,最重要的底线和“硬杠杠”就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根本和情感依赖,其作为生存保障资料的功能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其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蕴含着更多人文内涵。农村土地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农村土地制度不仅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根本,也是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谋定而后动。因此,在农村土地改革这个问题上,必须审慎稳妥、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三条“硬杠杠”。

第一是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根本,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就是坚持农村基本制度的“魂”。特别是在当前土地流转方兴未艾之时,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为各地土地流转的大胆探索划出跑道,在这条“硬杠杠”的严格要求下,土地流转一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土地流转的底线。

第二是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必须始终坚持和巩固。农村家庭经营形式灵活,能包容多层次生产力发展,被证明是最适合农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尽管当前种粮大户、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兴起,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主体的主要力量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广大农户,而且他们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旧是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是我们必须依靠的基础力量。第三是要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核心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这就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农民有了长期自主经营的土地,才能有长远的打算;有了稳定的承包关系,才能去谋划怎样激活土地经营权,是种地还是流转?是抵押还是入股?另外,当前还要尽快研究出台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配套政策,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抓紧研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入股实施办法等,

夯实“长久不变”的基础。

这三条“硬杠杠”是底线,必须长期坚持。当前,土地资源由于其稀缺性,成为工商资本抢夺的“肥肉”。资本的天性注定其终极目的始终是逐利的,这就需要政府规范引导,牢牢把握农村土地的“硬杠杠”,确保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毋庸讳言,一些地方在土地流转上一味求快,下指标、摊任务,搞长官意志;一些地方为了发展三农引入工商企业,可几年以后,不少工商企业就变了,先是非粮化,再是非农化,再慢慢就房地产化。这绝不是农村改革的方向,绝不允许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行为继续下去。

深化改革没有穷期,农村改革再踏新征程。改革如逆水行舟,松一篙则退千寻。我们必须敢于担当,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向农村改革要动力,为农村改革添活力,持续推动三农事业奋勇向前,为三农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我有一个城市梦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歌手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呐喊,嘶哑中衬托着他们面对现实时的沧桑心境:对生活的求问和对未来的梦想。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农村,但却又属于基本脱离农村而又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尚处于社会结构中第三元状态的人群。据统计,当前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70%,约有1.9亿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进城不仅谋饭碗谋生存,而且谋事业谋发展。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这是他们每一个人心中久久萦绕的城市梦。

然而,梦想很诱人,现实却很沉重。农村户籍就像是一个烙印,哪怕他们在城市打拼、奋斗多年,却仍然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强烈的被边缘化和被排斥感不断地刺激着这些怀揣“城市梦”的新生代农民工。

其实,如果我们从中国发展这个更深更广的历史坐标上去寻找、去定位,我们会发现,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逐步成为中国制造的主体力量,并且还将跃升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提供雄厚的人力支撑。我们还会发现,自我意识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也正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一股新的、强大的推动力,他们对文化认同、阶层流动、政治参与的诉求,将倒逼着中国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填补空白,涉向深水。

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明天也正是我们共同的明天。这是一个缺乏归属感的庞大人群,长此以往,一个城市就有可能形成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并存的双重结构,出现社会阶层之间互不认同难题和价值观差异,带来隔阂和矛盾,从而使城乡分割在地化、同城化,对社会和谐形成巨大挑战。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群体,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并以宽容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去接纳他们,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中国梦”

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需要我们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制度壁垒,实现“同城待遇”。这就要求我们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输出地到接收地、从具体政策到人文关爱等方面下功夫,在户籍制度、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寻求突破和创新,真正弥合社会鸿沟,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从而让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另一方面,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靠的不是同情、不是怜悯,而是自信、自强、自立。这既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地尊重和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在切实维护他们权益的同时,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完美的人格,增强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己树立志向,通过加强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创造和贡献赢得尊严,赢得更加充实和体面美好的新生活。

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都有一个城市梦!让他们在城市寻梦的过程中获得一份关爱、一份支持和一份引导,这不仅是一个城市开放胸怀和友善态度的彰显,也是当前中国转型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理应把关注之目更多地投向新生代农民工,让他们的梦想在城市的天空高高飞扬!

乡村旅游要突出“乡土味”“文化味”“休闲

味”

乡村旅游,要突出“乡土味”“文化味”和“休闲味”,让广袤的乡村成为常居者守望相依的美好家园,成为旅游者心驰神往的梦里故乡。

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身边的不少朋友都体验了一把乡村旅游。有的带着全家老小在家乡附近的山村看竹海、泡温泉;有的在西南少数民族集中地区赶大集、品美食,感受别样的民俗风情;还有的跑到了沿海渔村,和渔民一道出海捕鱼„„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生活迥异的乡村体验,让朋友们流连忘返。

但是,快乐的背后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朋友抱怨,热门的民俗度假村人满为患,饭菜质量、服务水平都打了折扣;有的朋友诉苦,农家乐的住宿条件咋还这么差?路咋还这么难走?

这几年,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紧密连接城乡的新型业态。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消费,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交流;农民则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农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收入快速增加。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低水平简单重复的多,兼顾乡土特色与人文景观的精品较少。加上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配套服务不完善,乡村旅游业人才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吃农家饭上,难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多元化的休闲需求。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无疑为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应当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保护传统村落与民俗等方面的优势,把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在立足资源优势、尊重民俗民风、彰显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让广袤的乡村保持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常居者守望相依的美好家园,旅游者心驰神往的梦里故乡。

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根据乡土民情、地域文化、山水资源等做好长远规划,加强对旅游业的规范管理,加大扶持力度,让乡村旅游真正热起来。还要通过政策宣传、资金帮扶、典型示范等多种渠道,加强引导,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同时拓宽乡村休闲旅游的经营主体,引导从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乡村”二字。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因此,与城市旅游项目和传统景区游览不同,乡村旅游一定要突出“乡土味”和“文化味”。要尊重农耕文明,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同时,也要注重乡村旅游的“休闲味”,重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创意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城乡统筹改革破解现代农业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还得靠改革,通过改革破解体制机制制约。众所周知,上届三中全会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产生重要影响。本届会议在继续推进农村发展上将推出哪些新的改革措施,着实令人期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改造传统农业面临许多难题。

改造传统农业,就是要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改造。农业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土地。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年劳动力种地的现象愈发普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大量土地抛荒。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土地可以进行流转。但由于农村土地收益率低、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缺乏等原因,目前有的地方农地流转有限。

农村不仅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还缺乏资金。按照法律规定,农村耕地、宅基地等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不允许农民将耕地、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没有抵押,就制约了银行向农村发放贷款。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经济空心化和农村儿童留守化的状态下,用先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改造传统农业难以大有成效。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深化改革。如何在农民外出务工后,特别是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后,建立合适的土地退出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我国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中,要解决“半城镇化”问题,就要把农民逐渐转为市民,享受城市待遇。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住房。解决住房的一个办法是让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上市,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即要求农民在城市有相对稳定的工作。通过宅基地上市可解决农民进城第一桶金问题,同时,政府要让这部分人享受保障房待遇,以此来帮助进城农民真正转化为市民。

在这种前提下,政府可以低价购进农民耕地使用权。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土地流转后会使得土地成本提高,影响农业收益,也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如果政府能够低价购买农民耕地使用权,这个问题就有望解决。当农民宅基地、耕地等资本化后,农村融资中的抵押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上一篇:小程序代理加盟哪家好范文下一篇:乡村医生工作总结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