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范文

2023-09-20

科学素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学生;科学素养;PISA

作者简介:沈霞,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学教学。

PISA是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实践。PISA2006重点评价科学素养,是为了缩减科学素养领域的理论研究定向和实际操作定位之间距离的国际性努力,也是对科学教育实践的方向性引领,可引发我们对科学素养培养模式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PISA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评方法,重点讨论基于情境的科学素养评价,提出PISA科学素养测评对培养高师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启示。

一、PISA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评特点

1.PISA对科学素养的定义

PISA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全面的定义:“个体知道科学知识并能使用这些知识来辨别问题、获得新知识和解释科学现象,乐意投入到有关科学问题中,拥有科学的观念,能成为反思性公民”。[1]PISA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体现出高教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科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认识。

2.PISA科学素养评价的特点

PISA对科学素养评价的方法上有了重要的创新,强调科学素养评价的情境化和生活化。通过设计精致化的测试内容,采用情景化试题,跨越学校具体学科知识,以面向未来的宽广视角,对科学素养定义所涵盖的能力、知识和态度进行全面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期望评价能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PISA科学素养测评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评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PISA测评内容选取与日常生活情境相关且使用频度较高的科学知识,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迁移到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新体验的能力。二是评价项目综合化、广阔化。PISA将对科学素养的理解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并依据科学素养内涵和相应的监测框架来设计评价项目,始终强调在不同的背景中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思维过程或科学知识。三是评价形式开放性、多元性。重视对科学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过程的理解、思考,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方法和能力,还综合考虑学生情感、态度和自我效能对促进他们科学素养培养的作用。

二、PISA科学素养测试蕴含的教育学导向

PISA对于科学素养的测评,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体现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PISA注重测试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不仅仅局限在鉴别学生当前掌握知识的状况,这对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建构

PISA科学素养评价目的是通过考察学生科学素养的状况来了解教育成效,进而把学生培养成积极的、善于思考的、有智慧的公民。评价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下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技能,评价的焦点是确定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从高到低的6个能力水平),体现科学素养的建构过程。

2.重视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ISA注重提炼各学科课程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掘学科知识的内涵,将学科知识作为思考材料和介质,设计了具有深厚学科理论背景的问题,要求学生采取应用和探索的方法,在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PISA评价内容取自广泛的领域,不局限于学生基于课程的已经掌握的单一知识,而是强调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和形成应对实际生活挑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思想。

三、PISA对培养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启示

PISA科学素养测评强调科学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从这种观点思考科学教育政策或实践,核心问题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科学和能做什么?这就催生与此相匹配的新的课程形态和教学形式来推进科学教育改革。高师学生作为新一代正在成长的公民和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但对国家、社会有益,可以使他们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提出的新要求充满信心。高师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具备的科学知识至少应符合如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二是在深刻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三是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它们,从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本文分析制约高师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因素,依据PISA科学素养评价特点,从课程内容、教材选取、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探索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设置: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高师学生的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分科教育来实现,然而,他们离开学校教育情境后从事基础教育教学,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世界,这就要求高师学生必须具有比较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当今高师学生的文理知识并不均衡,缺少情境性知识,所以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高师课程设置应体现师范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重视实践课,做到主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具体措施是:构建“三段结构,五个板块,综合为主”的课程体系。第一阶段由理科学科群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知识层次,促进整体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包含了对各专业技能培养。第二阶段则是教育课程,包含了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前两阶段是主修课程。第三阶段则是分流选修课程,主要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包含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包含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包含了对指导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性发展要求,选择一个方向作为主修,同时可自由选择其它两个方面的部分课程进行学习,以扩充知识面。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将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迁移到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选取教材: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学生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将科学知识运用于各种实际的情境。PISA科学素养评价的题目也是建立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而不是局限于学校生活,以在个人、社会以及全球背景下的科学应用为情景,应用的领域涉及健康、自然资源、环境和先进科技等。PISA的成功也启示我们:要实现对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必须在国家课程的大体框架下,开发与国家教材配套实施的校本教材,做到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校本教材应以探究性的教材为主,选择、补充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和研究主题,提供探索空间和资源,才能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校本教材应具备如下三点:一是教材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相关的情境文字,在引起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将学生置身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当中,容易产生疑问,就能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教材便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把自身融入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当中,就容易发现并明确问题;三是教材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提出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或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理论探讨,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并能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使学生最大化地参与课堂,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既得到逻辑思维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活动,使学生能走出课堂,深入到生活中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亦能使学生及时摄取科学发展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掌握并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促进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4.善用教育资源:课堂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

高师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且他们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校外、家庭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而课外、校外、家庭,又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可以为课内学习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课内外的学习相得益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真正做到课堂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具体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世界科技新动向等。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制作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到社区或乡村,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5.改革学习方式: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相结合

为把高师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自我建构、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能力和良好科学素养的教师,就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培训,做到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要相结合。职前培养应包含四类学习方式。[4]一是建构性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与技能及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注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和经历,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科学知识。二是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三是开放性学习。通过不断“进入生活”,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尝试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自我指导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择并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可以在设计与管理独立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教师的在职进修,提倡以“课题式”为主运用多种教师培训模式,针对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提炼培训主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案,学员围绕问题解决通过实践、交流、讨论展开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基础教育教师在日后教学实践中要显性或隐性碰到的,因此,必须凸显对这些学习方式的培养,并创设条件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实践运用这些学习方式。

6.完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PISA基于情境的科学素养的评价值得借鉴。因此,对高师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要更多地融合在隐含科学与技术的生活情境中,使情境具体化,评价标准化。主要是通过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使高师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建议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伴随整个教育过程,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使学习与评价相结合,以评促学。为了能系统地记录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可以用“档案袋”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经历,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总结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科学教育整体结果的评价,切实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考核题型的设置上,有意识地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二是考核形式采用基于情境的测试,模拟问题情境,注重科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通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一种合理的引导、激励作用。[5]

参考文献:

[1]OECD.Assessing Scientific.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A Framework for PISA 2006[R].Paris:OECD,2006.

[2]OECD.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 from PISA,OECD,Paris,France,2001.

[3]OECD.PISA.Science Competencies for Tomorrow’s world:Executive Summary[R].Paris:OECD,2007.

[4]朱小蔓,陈一鸣.走向自我成长型教师培养的高师素质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O02,(1).

[5]沈霞等.高师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科学素养“六结合”模式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O02,(2).

科学素养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在进行小学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学生从小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魅力,不但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为学生以后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提高自身素养,從而把科学知识渗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放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路者,他们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致影响到整个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才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现实的影响。公众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的熟悉也对个人、社会和政治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而言,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学课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也成为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

二、小学教师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片面化。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所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教育观念仍然比较薄弱,科学教学中明显偏向的是传授科学知识,很少触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领域,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师过分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忽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采用科学和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忽视知识、技能、方法的协调发展,不能充分认识到科学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资源匮乏。现代教育科学信息资源广泛,但许多小学教师仍只注重教科书的使用,认为通过书本、计算机、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已经足够了,缺乏学术交流。现在有很多教师常年没有学术交流机会,也缺少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的教师不愿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是无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学科课程过深、过剩、过专,但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于狭窄、陈旧,缺乏人文科学基础。重学科课程,轻教育理论课程。而且许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

三、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养基础。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试问连小学科学基本学科知识都不夯实的教师,其教师素养自然不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学科内在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的掌握,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以探究实践的视角去审视课程;其二,适当的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实现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化完善;其三,处理好课程内部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科学知识网络体系,以此去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究,自主建构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教师需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适度地帮助、指导学生,由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自信,学会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要以自然界和社会为大课堂,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灵活设计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解决身边的自然科学问题,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教师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是一种手段,是一种途径,更是一种能力,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样,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探究既是自身了解科学过程和方法的一种途径,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所以,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要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去设计和加工实验,提出更多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这本身就是科学教师探究能力的体现。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且以知识经济趋于主导地位为特征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小学教师要了解科学知识的进步,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小学教师就要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自觉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知识。小学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接受培训,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这些都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且这些素质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教师长期地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形成,必将能够促使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能够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需求,必将能够开创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戴丽敏. 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刍议[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33-136.

[2]张阿媛. 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学科学课程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亓英丽. 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当代科学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李水霞. 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科学素养范文第3篇

【摘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崇尚态度,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去理解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其次要在化学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在出现迷茫时,能够得到科学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化学科学。

【关键词】 化学 科学 态度

一、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崇尚态度

想要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崇尚科学的态度,教师要从心底里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都是由于各种伟大的科学发明所推动的。而化学学科是一个典型的理科性质的学科,对于人类科技的发展是由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由于化学的进步而带了的巨大进步,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范例让学生能够增强对于化学科学性的深刻认识。

在新课改后使用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珍贵的素材,这些珍贵素材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宝贵资料,化学课程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一股强大的力量,教师的作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化学,感受到化学中所包含的科学魅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并且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基础知识以及基础观念的积累。在新课改下的化学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记载了很多科学发现的经过以及科学家的人物传记,这些科学发现的过程和科学家的人物传记告诉学生科学物质是通过一个个的实验慢慢的被人们发现和确認的,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原本就存在的,只是以前可能人们还没有发现而已。给学生深刻的启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是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勇于实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发现化学所包含的科学奥秘。这些化学科学奥秘,不仅仅让学生眼界能够有所开阔,打开学生学习化学的途径。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模式的精神熏陶。让学生从心底里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教师要注意挖掘有用的素材,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些素材,通过化学教学课堂加深对于化学科学的理解。为学生深刻的理解化学科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在上课时要科学讲解,适当点拨,来引领学生思考方向

化学教师应该科学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出现困惑或没有思路的时候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有所感悟,顺利的解决问题。学生要是能够很顺利的解决好化学问题,那么教师就不必要去引导学生,教师的引导就是多余的,但是如果学生面对问题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讲解了。教师的讲解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复杂的化学科学知识中理解到教师要传递的知识。教师的点拨有可能是一句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醍醐灌顶的作用,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金属钠的性质教学中,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能够清楚的明白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原理。为了突出本次教学的难点和中点,化学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实验的深入来观察金属钠和水发生的反应,然后正确的书写出金属钠和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自己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很多化学反应,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能够更加崇尚化学科学,在平时生活中用科学的方式去理解生活中的化学。

三、科学的化学教学方法

首要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科学化学有了学习热情,才会有意愿去探究更多的化学中的科学奥秘,才会更加崇拜化学科学,理解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室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自己做实验演示给学生肯,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注意事项,应该注意什么,在此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去做实验,来发现学生自己不曾知道的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中的乐趣也会有所增加,这样获得的化学知识,更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理解化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一步步的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四、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成绩感。

其次就是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相互渗透。学好高中化学最关键部分就是实验、观察。分析,阶段性的分析学习化学课程。能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把所遇到的问题层次化,阶段化。而化学式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一个需要强大的理性逻辑思维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知识点是要相互渗透的,比如生物学的知识,数学的知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学科中所包含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教室需要正确的分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掌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够更好的学好科学性质极强的学科。

总之,在高中的化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的培养,还应该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魅力。在使用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态度。

科学素养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应强调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學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水平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教育;改革;创新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应强调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其培养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1.注重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教学;2.让学生接触实际物理问题;3.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水平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我担任我校普高班和机电专业的物理课,在讲到物理课中的力矩一节时,我把学生领到我校的机械零件室,从机车传动原理讲起到机车力矩的传递。但当我指着机车的传动轴和万向节问到这些是什么零件时,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答不上来。这不得不迫使我再次考虑如何讲解力矩这一节。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考虑主要是职业学校的课程框架上安排不合理。

2.教育理念陈旧。重知识结论直接传授,轻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总是摆脱不了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无法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僵硬地理解客观真理的准确性。

3.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科学素养教育脱节。重知识的传授轻学习方法的培养,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死抠教材、死记硬背”,而没有把学科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科学、全面、主动发展上来,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如何科学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如何主动的适应客观世界、如何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上来。这是造成教育所培养的人缺乏全面的科学素养的直接原因,也是导致学生缺科学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

二、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教育的实施

1.课外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科学素养的基础是科学知识和技能,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传授课外的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讲“匀速圆周运动”一节时,给学生讲解自行车的有关力学知识:为什么自行车的刹车主要放在后轮上。先讲刹车原理,后讲前轮刹车的问题和危害,再讲后轮刹车的合理性。(如果刹车在后轮,在猛刹车时,后轮不能转动而在地上滑动,人体的动量虽然也有造成转动的趋势,由于前轮可以向前滚动,因此不会发生翻车事故。)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实践和体会一下,但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讲热学知识时,跟学生讲解姆潘巴效应,让学生亲自实验,看到现象,讨论并解释这一现象。这个问题很有趣,学生很愿意做。

2.物理教学和专业课相互渗透。机电与机制类专业的基础课中的工程力学知识和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物理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在物理课上讲解工程力学的相关知识实际上就是物理知识的延伸和具体专业运用。例如:讲力矩时 讲解工程力学中的力线平移定理和机动车的转向控制及刹车控制;讲热学时,讨论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和刹车起热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讲电磁学时,讲解机动车的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问题;讲能量守恒时,讨论机动车的能量转换问题和机械能守恒问题;讲光学时,讨论机动车的倒车镜的原理和应用等等。

3.对学生进行创新与创业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在1995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对创新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的高度概括。创新教育重在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所谓天才,不过是一种非习惯性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已。”在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结合各个知识点讲解我国的科技新成就,如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新成果。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讨论物理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开拓新思维,立志创新的能力。其实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也改变不了命运,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应用,才会变成巨大力量,从而改变人的命运。

对于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强调创业意识,而不强调创业过程。创业意识是建立在文化知识、创新能力、态度和意志品质上。在物理实验方面,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器材及仪器的选择、组装、调试及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严谨性和求知中的求实、进取、乐观、公正、合作、献身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4.利用物理知识反对伪科学。物理学科的知识离我们的生活最近,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的现象也最多。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地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活动。如都市报道中的自来水和纯净水分离器、自发电电动车、论文抄袭现象、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等等。提高学生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物理学之美是科学美的一部分,科学实践证明,科学越进步,理论越真,科学美的光辉也就越灿烂,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大力宣扬物理学家的美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书本知识,给学生讲解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的美学思想,从物理理论和实验中感受物理学理论的简洁美、和谐美和形式的辉耀之美,对于理解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发挥物理学科在德育,智育,美育中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但要想成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要求教师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有渊博的知识,有科学的远见,具有先进的教育技术,具备操作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仪器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正华.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6第一版.

[2]叶奕乾.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4第一版.

[3]邢红军.物理·技术·社会[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第一版.

[4]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6第一版.

[5]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第一版.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第一版.

科学素养范文第5篇

第一,说话的时机

古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也是如此,话不在多,时机一定要对。能在最适宜的时机,说出最适宜的话,这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否则,如果说话的时机把握得不好,相反,还会给你带来反面的效果。《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大概就是如此。杨修作为曹操身边一个直接参与机密要务、总领营帐诸事的行军主簿,在战事失利的紧急情况下,口无遮掩,自作聪明地从“鸡肋”口令中随意妄猜,并在军中肆无忌惮散布消极言论,最终落得个被曹操以“乱我军心”罪处死。杨修空有真才实学,却因为说话时机不对,而招来“杀身之祸”。

那么,什么时候是说话的最佳时机?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机会?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可是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好处是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

也不理想。根据这些情况,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机会是在第二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孔子曾在《论语•季氏》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句话有3层意思:一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做急躁; 二是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三是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选择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事实证明,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由于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们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

第二,说话的场合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其丈夫阿尔伯特相亲相爱,感情和谐。妻子是一国之君,整天忙于公务和应酬,而丈夫却不太关心政治,对社交缺乏兴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经深夜了,她回到卧室,见房门紧闭,就敲起门来。

问:“谁?”

答:“我是女王。”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维多利亚。”门未开,再敲。

问:“谁?”

答:“你的妻子。”门开了,维多利亚走了进去。

女王回到家里,场合改变了,她就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位妻子。在宫廷上对着王公贵族说话是一种情形,回家说话应该是另一种情形。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人的一种拙劣表现。著名作家李存葆说过: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宣传鼓动不会是长篇大论,有时面对敌人痛骂一声,回头向战友一招手,喊一声:“有种的,跟我上!”这比宣传鼓动更有效。这也告诉我们,说话只有根据场合,灵活运用语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场合不同,氛围不同,人们的心情也不同,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不同。同样一句话,在此场合被认为合理、有见解、在彼场合则可能引起人家的厌恶和反感。设想一下,我们跟一个六七十岁的贫苦老农交流时大谈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会是一个什么情形,我想这位好农一定不知道你所云的是什么,说不定还会认为你脑子有毛病。这就叫“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第三,说话的对像和身份

我们都知道有一条成语叫“对牛弹琴”,它讽刺的就是“说话不看对象”。琴弹得再好,对牛也没有任何意义。说话也一样,不看人说话也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要了解听话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所说的话才有意义,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据说古代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觉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为了揽过局面,告诉许允:“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因为她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于求情,却可以“理”相争,依皇帝的

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

所以,在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确实很称职,于是不仅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根据是封建王朝制定的个人荐举的任官制度,许允提拔同乡一事,不管妥不妥当,都合乎皇帝在其身份地位上所认可的“理”。这可以说是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选择说话方式的绝好例子了。

说话不考虑对象,就等于射击不瞄准。而关于什么样的对象,说什么话。可以参考鬼谷子《权篇》中说的:“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第四,说话的方式和分寸

所谓说话的方式和寸,就是同一件事,你会选择说哪一段,站在哪个角度说,比如,你太太炒菜,四个菜中只有一个好吃,你吃饭的时候会说那三个不好吃,还是说那一个好吃呢?一定是说那一个好吃,因为你说那三个不好吃也没有用,再说好不好吃她和你一样清楚,为什么要说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当过放牛郎,交了一些穷朋友。称帝后,有两个从前的穷朋友来见他。因两人的话说得不一样,两人的命运也各不一样。第一个人被引进宫内,他一坐下便指手划脚地说:“我主万岁!皇上还记得吗?从前你和我都替财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青豆放在瓦罐里煮。没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你把罐子都打烂了,撒了满地的青豆,汤都泼在地上了。

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叶送进嘴里,卡住了喉咙。还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叶吞下,才把卡在喉头的草叶咽进肚里去。”朱元璋听了他的述说,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为了保住体面,他把脸一沉厉声喝道:“哪来的疯子,替我乱棍打出去!”

这个抱头窜出的倒霉蛋,去给朱元璋的另一位旧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说了这件事。那个放牛娃泯嘴一笑,说:“你看我去,保得富贵。”于是他大摇大摆走进宫来,一见朱元璋,纳头便拜,然后叙起旧来:“皇上还记得吗?当年微臣随着你大驾都骑着青牛去扫荡芦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大获全胜。”朱元璋对旧友吹嘘的那场战争心知肚明,但他却把丑事说得含蓄动听,面上有光。又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难同当时的情景,心情激动,立即封这位旧友为御林军总管。

对于同一件事,一个人是直通通地说,结果被推出斩首;一个委婉曲折地说,结果做了大官。话说的方式不一样,所取得的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同样,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往往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容易招人生厌。实践证明,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人,总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在不同人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事件,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所以,开口说话不能只照着自己的思路走,要考虑对方对自己说的话是否有兴趣,要考虑对方的立场,以及自己的观点能够被接受的程度。能看对象说话的人虽不是老实人,但绝对是精明

科学素养范文第6篇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简明读本》

个人的能力与职业的匹配关系。没有素质的人,往往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智商、情商、胆商、逆商。职商(简称CQ,全称职业智商,是一种包括了判断能力、精神气质、职业态度在内的综合智慧,它关乎自我与工作、现状与发展的契合度。主要有四个方面: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职业化的工作形象)

职业成熟的心智特征和行为特点:

宽视野、高立足点看待工作;深度认知工作道德,工作行为有道德前提(敬重优秀对手,向优秀对手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足而自省,在竞争中自我精进);深度认知工作责任,投入工作、深度工作;工作方法的敏感性、有效性与自动化程度;持经达变即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

党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行政后勤为保障、信息化为手段。

对于专业技术工作者来说,科学素养与科研能力是职业适应、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科研是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冰山一角‛ 搞教学不如搞科研,搞科研不如搞管理。

讲四个问题:一是科学与科学的作用;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四是专业技术人员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科学与科学的作用

1、科学。罗素说:‚科学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行为,它所借助的工具是对事物的观察及其在观察基础上的推理。科学总是首先从特殊的事实出发,进而建立起联结诸多事实的规律,然后再借用这些规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社会化的活动,这种活动被制度化了,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体制并存互动的科学建制)、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一般方法与技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与评价。专门技巧与方法:分类法、比较法、对比法、试错法、观察法、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

科,会意字: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用斗量米物;故‚科学‛一词乃取‚测量之学问‛(程: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科。表示严谨性,数量性,定量性,精确性)(说文解字)。唐朝到近代:科举之学。近代:日本学界将英文中Science翻译成科学,由康有为引入。与‚格致、格物‛并用。英文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我国古代:所有知识称为学问,自然物道理的学问称为物理(即自然科学)。明代时期:格致、格物。广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狭义科学:指自然科学。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明治时代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science‛的译词。科学这个词不是中国固有,而是从国外引进的,最早引进科学这个词,使用的中国译词是‚格物致知‛或‚格致‛, 科学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意为‚科举之学‛。1893年,我国学者康有为在翻译日本著作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一词。随后,严复在翻译《天演论》和《原富》时,也用了科学一词。比此,这个词在中国被广泛应用。

科学: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辞海》1999年版: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就是运用逻辑思维形式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固有规律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科学的社会作用(帮助人们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效率。正面与负面) 科学是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未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物,如树木、矿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物质资料,如种子,织布用的棉纱,制造工具用的钢铁等。科学技术更新社会生产面貌。科学技术是社会物质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科学是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社会系统有两种调节机制,一种是自发的调节,再有一种是自觉的管理,即有目的地施加作用与影响给社会。由自发的调节转向自觉的管理,需要科学知识。社会科学具有管理社会的重要功能,自然科学在改造社会生活和管理社会秩序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如运用数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管理社会)。

科学发展促进社会意识变革:如人们迷信思想的消除、哲学的变革(依赖于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哲学的发展起了革命性的作用。科学对法律、道德、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

(一)科学技术的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认识能力,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就是科学技术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从它诞生起,与迷信和愚昧就是不相容的。从近代欧洲支艺更兴起,自然科学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人们通过学习、掌握和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界的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探索新的认识领域。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容,不断为教育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而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了条件。再次,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晋级,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都发生深刻影响,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进程。

(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作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的精辟论断,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近代欧洲科学技术的采用,仅使得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当然,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这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四)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现在,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认识这种严重后果,并自觉控制人类活动,之朝着不危害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的可能。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应用科学技术防止和消除有害后果,有效地、充分地、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实行综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决。

科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唯科学主义)(其实就是真与善的问题)

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挑战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伦理。

剑桥大学教授马丁〃芮斯在《我们最后的时刻》中认为,人类已经前进到了这样的位臵,我们自己现在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在一直威胁着我们的自然灾害之外,还加入了科技。现代科技使得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力量得到了高度放大,以至于实验室里的一次错误就可以产生一场大浩劫,带来只有上个世纪的核战争狂人才能想象得到的严重破坏。他曾以一千美元打赌,在2020年之前就会有一场生物恐怖攻击或者生物意外,会导致一百万人丧生。芮斯的估计未必很准确,但是科学实验以及相关的设施、材料可能是危险的来源,这应该是无疑的。

科学研究所产生的另外一种负面影响,是有关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对实验动物和人体所产生的危害。纳粹医生和日本军国主义731部队的医生所进行的也是科学研究活动是违背人类伦理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求知的欲望、甚至科学研究的热诚也是不能超越不伤害人类这一基本伦理规定的。

人类是万物之灵:人类,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如果把地球45亿年的历史缩成普通的一天,早上4点,出现了第一批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此后16个小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晚上八点四十出现了第一批海生植物;晚上九点零四分三叶虫出现;快到晚上十点的时候,植物开始出现在大地上;然后陆生动物出现;十一点恐龙出现;十一点四十分,哺乳动物时代开始;午夜前一分钟十七秒出现人类;按照这个比例,我们人类全部有记录的历史不过几秒钟上,而一个人一生只不过是刹那功夫。

人类可查证的正式文明史,至今大约五千年。按照人类生育繁殖的周期,一代人按20年计算--5000年只有250代人。250个人依次站成一排,传递着一支生生死死的接力棒,人类就一代代地登上了进化之阶?在人类一般的家族史上,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事屡见不鲜--250代人,不过是

七、八十个三代同堂或

五、六十个四世同堂而已!最初的人类,只能在山洞中的描出笨拙的岩画,他们披着兽皮,靠钻木取火,靠结绳记事……而今天,人类已经能够在一根头发上雕刻出山水鱼虫,能进行激光手术,能猜解遗传基因,能运用电脑在一秒钟内进行几十亿次的计算--难道只经过了

七、八十次三世同堂,仅仅依靠

五、六十个病态龙钟的、四世同堂的老头儿,人类就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飞跃吗?人类把接力棒传递250次,就占领和改变了一个行星,可以想象,只要再有250次这样的的传递,他们完全可以占领某一个星系。

科技是一把创新的钥匙,要合理掌握才能打开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

一、环境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生产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日益显出全球性,对 5

整个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是具体的一些环境问题。

二、生态危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特别是利用科学技术向自然无限索取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和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森林毁坏、物种灭绝加快、土地荒漠化是具体的一些生态问题。

三、战争和恐怖活动及犯罪活动。战争中,交战双方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各种武器,人类之间互相残杀。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恐怖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社会动荡。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时下的新科技相关,如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上诈骗等。

四、资源短缺。随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已经面临自然资源短缺的局面,如矿产资源匮乏、能源危机、水资源精湛等。联合国有关机构已发出警告:‚不要认为水是无穷无尽的天授之物,事实上世界上的水荒正在不断地加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五、人口和健康问题。人口问题好似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恶果之一,它又为成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粮食紧张等全球问题的重要根源。其中人口膨胀、人口老龄化、粮食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

人对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精神价值的淡化。

网络依赖症: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其典型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依赖药物等。精神空虚、情感受挫、无所事事的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他们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而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截止2012年底,全国网民数已达5.64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4.20亿人。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理性)、情感(月亮与嫦娥,感情淡漠)、日常生活(相处方式网恋、虚拟性的人际交往。空调、电视。卡等),改善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内容与竞争方式。

《宇宙与人》解说词:宇宙,一个伟大物质演化的史诗,它一个没有知觉的物质系统,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生物。从人类用笨拙的手在岩壁上用简单的图形记录自己的生活,到创造辉煌的史前文明,最后穿越宗教的黑暗,迎来科学的曙光,只用了几万年。今天,人类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连人类自己都为之振奋。的确,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我们相信,一个还拥有40亿年太阳光辉的智能生命,将不会辜负如此厚爱我们的宇宙。

用一滴墨水去污染一瓶清水是很简单的事,然后,将一瓶污染了的水澄清却很难。

1988年,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达成共识: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相信:产生于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以立己立人为根本宗旨、以智周万物为心智条件,以以人为本为导向、以道德抓手为工具偏好,以中庸之道为价值导向的具有东方色彩的领导、管理方式,必然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大放民彩,越来越成为管理和领导的圭臬

科技伦理(真与善的关系问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本条约所称有核武器国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它核爆炸装臵的国家。根据这一条约规定,目前只有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才是被普遍承认有核发国家地位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罗布泊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1945年7月16日早晨5时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原子弹的诞生。这颗原子弹是美国试制的,于1945年7月15日安装完毕,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上试爆。这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2万吨黄色炸药。爆炸发生后,在半径16公里的范围内,所有的生命都已消失,连砂石也全都变成了绿黄色的玻璃状物质。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又跨入了一个新纪元。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臵之不理。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5万吨。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815 7

万人当日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城市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实战,广岛成为第一座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

8月9日,美军又出动B-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6.9446万人。

有核国家: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匿核国家:以色列、伊朗、日本; 非法拥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朝鲜;

弃核国家: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南非。 目前已确信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美国,约6000枚战略核武器及1670至3300枚战术核武器;俄罗斯,约5500战略核武器及3000到4000枚战术核武器;法国,384枚战略核武器及60到80枚战术核武器;英国,185枚战略核武器;中国,130件核弹(含战略弹头),80件预备核弹,印度,30到100枚核武器;巴基斯坦,15到50枚核武器。到目前还不能确信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以色列,100到200枚核武器;朝鲜,1到2枚核武器。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

1、素养(现代汉语词典:素养,最基础的修养):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美国物理学家劳厄先生说:‚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光后剩下的东西‛。素:本色的,白色的。本来的,原有的、基本的。养:教养,修养。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所应该具体的素质与修养。包括品德、知识、才能及体质等诸多方面。

‚绘事后素‛(着色与出彩必须在素描之后、框架之后,底子之后):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绘画。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2、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 8

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 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11月25日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也就是说,中国有近97%中国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中国科学技术部2012年5月9日发布《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使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目前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2007年美国为25%,我国只有2.25%。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

一个夏利车主的省油秘诀:我有辆车开,虽然不是很好的车,夏利。咱知足,过的滋润,国家还有那么多的下岗工人,咱好歹还开辆品牌车出去打工。近一段油价涨了,涨的厉害,噌噌的涨。辛辛苦苦赚的钱都捐给石油公司了。可报上说中石油,中石化直嚷嚷赔了,死皮白脸逼着国家再涨价。我得想办法,为国家分忧,为自己省钱。我得想一个能节省油的方法,既为国家节省能源,也为让中石油少赔一些钱,更让有车的朋友省一点银子。于是,我翻报纸,看电视,上网络。终于,我设计了一个科学的严谨的省油改装组合,就先拿我的车验证一番,就是试验失败毁了车我也乐意。

我首先把车上的拖把,毛巾,卫生纸一切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全放家里,连备胎都拿了下来,我连茶杯都不敢拿,穿布鞋,为了减轻车上的载重量,有人说这样可以节油10%。

我换了四条高性能轮胎并冲氮气,它的广告说可以节油5%。

我又买了一瓶汽油精,加到油箱里,说是可以节油10%,动力增加5%。 机油里我加了高科技纳米机油精,它承诺可以节油20%,动力增加10%。 我加装了35-F脉冲省油王,厂家介绍可以节油20%,动力增加5%。 还加装了增氧型汽车节油器,厂家说节油15%,动力增强10%。 还装了安达奇节油器,可以降低油耗30%,动力增强10%。

又装上了世能节油器,节油率可以达到35.8%。不过这个节油器现在已经买不到,说是工商查封了,但我敢拍胸脯说,是因为节油效果太好,被中石油、中石化打了黑枪、告了黑状。

来到汽修厂,改了轻质皮带轮和轻质离合飞轮,说是能节油35%、动力增加20%。 最后在商家的极力推荐下我又装了一个不知名的空气喉,它节油20%,动力增强5%最后,

我改装了行车电脑,不但动力增强10%,油耗还直接下降10%。

改装完毕。来到加油站,我加了50元的油,按以往,可以跑150公里,我跑跑试试。今天专门跑路做试验!开着车我就上路了改装的车就是好,动力强多了,轻轻松松超宝马,强啊,毕竟动力增强了75%啊半天我就跑了小三百,看看油表,好像没落。高兴的我嘴都笑歪了,毕竟我是做了一件利己、利民、利国的好事啊!继续试验,我接着跑。又是二百多公里,油表还是不往下落,好像看着还长回去了。转悠到了滨海大道上,飞快的掠过一辆路边停靠的警车,忽然,后面传来警笛声,‚靠边,前面的车,靠边‛,吓的我急忙停车,1分钟后一辆警车开了过来,我忙下车,赔笑:‚警官,我没违章呀,我守法良民呀。‛警察训我:‚先不说你超速的问题,一个夏利敢跑220的时速?你先看看你的车,油箱漏了都不知道,着了怎么办。‛我回头,从我车下一条油线蜿蜒向后远去,危险。我忙跑到车侧面,打开油箱盖,嗯?奇了怪了,满满一油箱油,正从加油口往外冒呢。忽然,我明白了。原来我加装的这些节油产品节油率达到了190.8%,车它不用油还冒出油来!

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为什么不高?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马克思说:‚社会的需要比一百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是有效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较早由敬神转向了重人事、由敬奉自然转身了注重人事。神到圣。黄帝四面。夔一足。贵生理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蔡元培说:‚自汉以后,虽亦思想家辈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范围。我国从前无所谓科学,无所谓美学,唯用哲学以观测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悬想独断。‛《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的作者亚瑟〃史密斯在晚清中国生活了22年之后说:一个拉丁诗人信奉 10

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物缘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住在中国,会把这格言改成:‚试图寻找事物缘由的人,是要倒霉的。‛他还说:分布在城市边的四个村子,跟城市相距一到六里,但每个村子都叫做三里屯。

中国称为格致学(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道理,求得知识。格,至,即,即物穷理也。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最初是物理学的中国名称)。

奇技淫巧:《书〃泰誓》:‚商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孔颖达疏:‚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这一观念影响颇深。尤其是当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统治思想。形而上,形而下。开始将科学技术视为‚形而下‛的‚小道‛,从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臵不少人为障碍。如汉代大儒郑玄就明确提出这么一句杀气腾腾的口号:‚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张之洞强调‚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庄子会买iphone5吗?灌园叟不想让功利机巧伤害他心灵的淳朴,而宁可凿井抱瓮灌园,拒绝使用省力又有效率的桔槔。‚ 抱瓮灌畦‛,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子贡和汉阴丈人的故事。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据说很有口才,曾经做过卫国和鲁国的国相,访问过许多诸侯国家。至于‚丈人‛,是古时对老头的通称,所谓‚汉阴丈人‛,就是‚汉阴地方的一个老头‛之意:子贡访问南方的楚国,回来时又准备到晋国去,经过靠近汉水南岸的一个地方,见一老头儿正在灌溉田地。他的灌溉方法很落後:先开好一条通到井底的坡道,然後抱着一个水瓮,一步步走到井里去,取了水,再抱到田里去浇。这样一趟一趟地来回走,费力大而功效极低。子贡对他说:‚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来灌溉呢?例如有一种叫做‘桔槔’的,利用它来灌溉,一天能浇一百畦,又快又省力,您难道不知道吗?‛老头听了,很不高兴,勉强笑道:‚谁说我不知道呢!但是,我不愿意用那种玩艺儿。我这样干了快一辈子了,还不是过来了?再说,我也习惯了。‛由于这个故事,後来人们讽喻安于拙陋,不求改进的落後保守思想,就常引用‚抱瓮灌唯‛,也叫‚抱瓮灌圃‛。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昂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11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三是当前功利性的社会、潜心钻研的人太少。短平快的直线方式实现更高、更快更强、更有钱,更有地位,更胜于人。写一本书,随便翻一下就有重复的地方。甚至一页之中就出现重复的地方。

3、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

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知识:作为背景知识而存在的科学知识。作为理念与法则存在的科学知识。作为分析工具而存在的科学知识。作为专业对象而存在的科学知识。

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精神

1、怀疑精神与批判精神(问题意识,好奇心):热水比冷水结冰块,这种自然现象是坦桑尼亚中学生埃斯托〃姆佩姆巴第一个发现的。1963年,姆佩姆巴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准备做冰淇淋。如果要等热牛奶凉后再放入冰箱,恐怕别的同学把冰箱占满了,所以他便把热牛奶塞进冰箱。令人惊奇的是:姆佩姆巴的热牛奶比别的同学的冷牛奶结冰要快得多。他的这一重要发现,当时不过被老师和同学们当成笑料。姆佩姆巴不顾人们的嗤笑,求教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教授奥斯博尔内博士。奥斯博尔内博士做了同样的实验,证实这种自然现象确实存在。

《特别关注2013年第五期》: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社会科学工作、理论工作者、党建理论研究者特别需要有负面偏好。

人有种正常心理,叫‚负面偏好‛,人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

坏事对人的影响大(好事发生之后会趋于平和,但是,从坏事中恢复所花的时间要比好事长,恢复的程度通常也小。你赚到100元钱的高兴劲和亏了100元钱的难过劲是不同的,亏钱的影响更大)

坏言行深刻影响亲密关系(

大棒比胡萝卜更有效(惩罚比奖励更有效)

大脑对坏刺激反应强烈

我们擅长处理坏信息(坏的信息会让我们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进行更彻底的分析和更广泛的联想)。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个消息指的就是坏消息。

坏印象容易形成

2、求实精神。尊重事实。实证精神: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求实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来自美洲古老的玛雅人曾有过非常灿烂的文明。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一天是世界末日。玛雅人在一瞬间全部消失,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至今,这仍是一个密团.但是.玛雅人留给我们太多的问题了,他们的预言百分之99都变成了现实。他们预测到了汽车,飞机的生产日期。他们预测了希特勒出生和死亡的日期。据说还成功预测了人类历史上的3次大浩劫,其中一次就出现的玛雅人身上,即使他们预测到了也改变不了。依照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按照马雅历法是三一一三年,换算为西历便是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丹麦人雅各布是一位极聪明的人,一天,他家的花瓶打碎了,他没有把碎片马上扔了,而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他从中发现了一个奇迹: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16比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比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为16比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比1。后来,他发现的这一倍比关系的规律被广泛应用到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3、原理精神(探索精神):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年幼时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科学是发现规律,揭示事物最本质、最普遍的原理。普遍性是规律的基本特征,不具有普遍性的 13

不是规律。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去处理事物的特殊性。最基本、最本质的,同时是最普遍、最共同的。也就是先通过科学研究,弄清事物的原理,以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理性社会的重要特性。在门捷列夫归纳出化学元素周期表后,化学家就通过这种规律又发现了其他好几种元素,并对物质世界的组成做出充分的预期。

19世纪中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称: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在物质上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可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发现新元素的实验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指导化学家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人类在规律面前的无奈与弱小。数、定、缘、凭、定数。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暗算

历史的天空: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人类发展过程的几次关键革新,1000年之后的人类面貌。

4、创新精神:思维不固化,学术无权威,有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观点。据说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每当球投进的时候,就有一个专门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来。为此,比赛不得不断断续续地进行,缺少激烈紧张的气氛。为了让比赛更顺畅地进行,人们想了很多取球方法,都不太理想。有位发明家甚至制造了一种机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弹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仍没能让篮球比赛紧张激烈起来。终于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看球赛。小男孩看到大人们一次次不辞劳苦地取球,不由大惑不解:为什么不把篮筐的底去掉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大人们如梦初醒,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篮网样式。去掉篮筐的底,就这么简单,但

那么多有识之士都没有想到。听来让人费解,然而这个简单的‚难题‛困扰了人们多年。可见,无形的思维定式就像那个结实的篮子禁锢了我们的头脑,使得我们的思维就像篮球被‚囚禁‛在了篮筐里。于是,我们盲目地去搬梯子、去制造机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就需要这样一把剪刀,去剪掉那些缠绕我们的‚篮筐‛,生活原本并没有那么复杂。

创新精神与经验固着(经验崇拜):经验可以让我们的行为和工作进入某种自动化状态,进入一种“照此办理”的思维惯性。但是,经验又是对创新的约束。永远照经验办事,就永远不会有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精神是有社会条件的:牛顿(英国)与莱布尼茨(德)几乎同时发现微积分。达尔文(英)与华莱士(英)几乎同时提出进化论【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作出进化论的时代条件已经具备了,从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上看,已经出现了产生进化论的可能性。文化背景上,前人为达尔文提供了很多科学成果:选种育种的经验,植物与动物学领域积累的大量资料,古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前人布丰、拉马克、圣提雷尔已经有了进化论思想的萌芽。经济背景:纵的比较求助于地下发掘物,横的比较要多看一些地方。这一点,达尔文有幸生活在资本主义造船工业发达起来之后,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进行自然资源考察,有机会让他周游世界,认识世界各地的动物】。与莱特兄弟(美国)同时研制飞机的,还有一个名叫兰利(美国)的人。

《李宗仁归来》中有段话:‚假如我们每一个人,不是从一岁向八十岁生活,假如时间的顺序可以颠倒,每个人都从八十岁向一岁来生活,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就可能有二分之一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何国平说:没有经验想经验,有了经验却受害于经验,过去的经,未必验于今,远离了经验就远离了懒惰,远离了经验就是最终的经验。

有一个年轻人跟从师傅学习理发,师傅让他在大冬瓜上练习剃发技术。年轻人每次剃完冬瓜皮后,总喜欢随手把剃刀插在冬瓜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年轻人掌握了剃头要领,师傅便叫他给客人剃头了。小伙子高高兴兴地施展了手艺,三下五除二,一个大脑袋就剃光了,然后他顺手把刀子一插,正准备邀功时,却听到客人一声惨叫。(习惯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习惯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身。

5、独立精神:有个著名的小故事,对科学的怀疑精神作了生动的描绘: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们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又重复一遍相同的问题,结果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手了。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科学的怀疑精神,就是讲求 ‚实事求是‛,就是鼓励‚去伪存真‛的、独立的批判性思考。

科学:应该诉诸于理性而非权威(传统的权威与启示的权威)。

主导文化(意识形态,统治阶级的文化,用来教化社会,整合社会。说教性,苍白性)、精英文化(批判社会,理性主义,反思性。与流行文化。特定历史时期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文化。教化性是它最明显的特点,体现对社会各阶层进行群体整合的需要。(主旋律文化)

精英文化即知识分子文化,体现社会批判愿望,承载社会责任和人类的良知,进行社会关切,实现“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引导功能。(有时是不合时宜的。“深刻的片面,片面的深刻”)

大众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文化。(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复制性)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离开郑州之后,毛溯流而上,他很急切地想知道1960年完工的大工程——三门峡水库现在怎么样了。这工程当时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啊。诗人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曾传唱全国:展我治黄河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神门平,鬼门削……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这里却不是想象中的高原明镜,而是一片湿地,但见水雾茫茫,芦花荡荡。原先本想借这座水库拦腰一斩,根治黄河水害,但是才过几年就已沙淤库满,下游未得其利,上游反受其害,关中平原和西安市的安全受到威胁。黄河上游每年来沙16亿吨。到1965年库内已淤沙50亿吨。再修十个水库也不够它淤填。当初上上下下热情高涨,又相信苏联专家的话,并没有精细地测算和科学地论证,就匆匆上马。建设和打仗一样,也是要知己知彼啊。它比战争还要复杂,战场上可立见胜负,而一项大的经济建设决策, 16

牵涉的面更广,显示出结果的周期更长。黄炎培的儿子黄万里,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当年三门峡工程上马,上下叫好,只有一人坚决反对,这就是黄万里。1955年4月周恩来主持70多人的专家论证会,会开了7天,他一人舌战群儒大呼:不是怎么建,而是三门峡根本就不宜建坝!下游水清,上游必灾啊。果然,大坝建成第二年,上游就受灾农田80万亩。黄的意见没人听,他就写了一首小词,内有‚春寒料峭,雨声凄切,静悄悄,微言绝‛句。1957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第六版登出了这首词,黄一夜之间就成了大右派。毛泽东记起自己说过的一句话:‚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中。‛不觉长叹了一口气。

文明大道种脐橙。

科学思维(特别是辩证思维):整体与部分、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精确与模糊、顺向与逆向、定势与创新。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

1、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几之学:见微知著。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找十几篇论文,综合起来,就可以成一篇文章。 以有通无,以有悟无,无中生有。不通一艺莫谈艺。

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有一次,爱因斯坦问:‚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明可夫斯基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他手脚并用地画了一阵,怎么也说不明白。于是拉起爱因斯坦就朝一处建筑工地走去,径直踏上了刚刚辅就的水泥路面。爱因斯坦被弄得一头雾水:‚老师,你这不是领我误入歧途吗?‛‚对,歧途!看到了吧?只有这样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迹!只有新的领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从此,一种非常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开始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维和行动。他曾经这样说:“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

2、分析思考的能力

分析思考能力,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心理空间、知识积累和智慧丰裕度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

知(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周易》)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

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在善的世界里,恶只是一只迷途的羔羊!而在恶的世界里,善却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分析思考能力,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思路:整体与部分、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抽象与具体、精确与模糊、顺向与逆向、定势与创新。

分析思考,必须经历艰苦的过程: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元〃陈绎曾《文说》)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深度思考、全面思考

原因(一果多因与多因一果。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表面的深层的,天灾的人祸的)

表现(时间上空间的表现,点上的面上的,定性的定量的)(趋势:方向,暂大或暂小。见微知著)

意义或危害(正面的负面的;近期的长远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社会的部门的员工的)

措施或对策(曾经采取的措施,治标与治本、树立理念、引起重视、加强领导、思想教育、法制约束、多方配合、重在落实、强化督促)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朱德:上山伟大,下山也伟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广博为基,精深为用。

3、形诸文字的能力(表达科研成果的能力) 前世不烧香,今世写文章。报刊文章练坏手。

《二战视野中基于基本国情的中日战争阶段性进程研究》 修改的能力(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诗中是用‚推‛好还是‚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确定用‚敲‛字,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专心推敲的诗人形象。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做滁州太守时写《醉翁亭记》。文章写好后,他抄了六份,让衙役把分别贴到各个城门口,一个城门贴一份,让过往行人帮助他修改。同时,他还派出六班锣鼓手,在各个城门口鸣锣击鼓,招来行人。这天,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砍柴老头在城门口转悠半天,然后直奔太守府参拜过欧阳修后说:‚大人,你那篇文章,我听衙役读了,句句讲的是实情,就是开头太罗嗦了!‛为了让老头提出具体意见,欧阳修就把开头背诵了一遍:‚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刚念到此,樵夫把手一扬,说:‚停,毛病找到了。‛欧阳修恍然大悟,连忙说:‚你的意思,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过‛、‚入‛、‚满‛)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但看黄花不用伤。

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科研能力的途径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主要部分。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的特征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形成一个人脾气暴躁、性格外向,其含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看到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表现,才产生这样的评价,所以,心理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个性倾向性的制约。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仰和价值观。

1、夯实知识基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知识能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林语堂)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可以形成和精进技能。知识制约着技能掌握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程度。知识可以拓宽眼界,可以明理: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知识可以支撑道德、可以修剪‚性格枝蔓‛(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求知过程可以习练理性,可以增进感性: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知识塑造人的性格。

量变导致质变的发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致广大而极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知识基础作为顶板和瓶颈。

柳暗花明又一村:输入同质知识(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输入异质知识(平行学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经历三个境界与学术研究的“高原期”突破: 在工作精进过程中,到一定时期有时会出现成绩的暂时停滞现象。原因:旧经验;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意志品格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自满;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老子》第33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山上寺庙有一尊铜铸的大佛及一个大馨。深夜,大馨向大佛抗议:‚你我都是铜铸造的,你高高在上,每天有人向你献花供果,烧香奉茶,向你礼白,可是每一次有人白你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吗?‛大佛安慰道:‚你也不必羡慕和嫉妒我,你可知道,我当初被工匠铸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烈火的痛楚,日夜难忍,才铸成佛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是走过难忍能忍的苦行才能坐在大殿里,接受香花供养和人们的礼白;反观你,只要别人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你就痛得直喊叫。‛

同种石头,一块被打造成了台阶,另一块被雕刻成了神像。每天踏着石阶来膜拜石像的人络绎不绝,石阶很不服气.终于有一天,石阶忍不住问石像:人们为什麽要礼拜你而践踏我?石像很平和地说了一句:你打造出来只被割了4刀,而我是被千刀万剐才雕刻出来的! 20

2、强化道德引导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

小胜在于技巧,中胜在于实力,大胜在于人格。(温元凯)

著名京剧演员郑亦秋认为:作为一个演员,从不成到小成比较容易,从小成到大成却很难。因为前者主要依靠“才”和“学”,而后者则要靠“德”与“识”,德、识、才、学兼备,方可成其大品。

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对职业行为有始动作用、定向作用、强化作用、调控作用和激励作用。专业技术工作有朴实性、枯燥性、量变性、寂寞性。需要用道德和信念来提携、激发活力、保持活力。

水之积之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为职业精进最后封顶的是“红”而不是“专”:作为教师,为职业精进最后封顶的是“身正为范”而不是“学高为师”。作为医生,为职业精进最后封顶的是“仁心”而不是“妙手” „„

智慧之巅是德行(鲍鹏山)

让职业行为有道德前提,为职业成功获得社会宽容度和人际宽容度,从而使人际关系由职业成功的阻力变为助力。

道德感悟为职业行为拓展发展空间,赋予职业行为道德意义,激发和唤醒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在职业精进的“高原期”(歌德说:壮志和热情是伟业的辅翼。非智力因素:坚毅、自信、进取心、谨慎、节制。其实,非智力因素代表着一个人的胸怀)

提升职业目标层次,稀释职业目标的功利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借助哲学工具 具体科学、美学、哲学。

李瑞环 在《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中说: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我当了15年工人,搞过100多项技术革新,当时被称为革新的能手,几乎是干什么就革新什么。我搞了个木工计算法,为此还拍了个电影。60年代初,建筑业一度抹灰工短缺,领导上要我们木工队改行作抹灰工,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抹灰工作中我搞了一套机械抹灰法,据说,迄今仍有人使用。1965年我转为干部,从一个工厂的总支书记到今天,中间多次转换工作岗位,有时工作内容和性质变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适应、很快熟悉,并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都是哲学帮了我的忙。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

21

哲学不是叫人信仰它的结论,而是要你思考(马克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以简驭繁”(一理管百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加乘法与减除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凡物、凡事、凡人皆有道。道不远人(繁复和精彩后面必有简单朴素的道理) 下学而上达

得一,就是得道,就是得到最基础的分析工具和看问题的角度。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39章》)一:天地之道,人事之道,九九归一。得一就是得道,认识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天得之而清明;地得之而宁静;神得之而灵妙;河谷得之而充盈;万物得之而生长;侯王得之为天下之统领。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 子罕》)

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4、科学人文互动

火车头与火车司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诗可以兴观群怨(文学可以丰富情感,可以让人学会抒发情感,可以提升情商,可以提高理解力) 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无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境界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

‚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涵义宽泛,既蕴含人文科学的价值意义,又对自然科学发展起着极大作用,较高的人文素养,使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尤其是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一 22

个人的命运到思想再到人文素养,在学术的研究上具有共性。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融合,已是一种历史潮流,全社会要形成提高人文素养,提升人生质量的学习氛围。

比如,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它的特殊性在于具有自然、人文、社会等多重属性。医学人文素养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个渴望成功的医者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就医学教育而言,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已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

人文素养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影响: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对科技发展有着极大推动作用,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怀、高尚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感,能够充分地表达出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真切理解和人类命运的关切。一方面,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激发各种非逻辑思维的产生;另一方面,人文素养开阔了科学研究的视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知识与眼界。人文素养直接影响非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家的灵感和直觉很多都来自人文素养的修炼,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一)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有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科学需要艰苦创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可以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从而在科学的道路上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追求。爱迪生作为‚发明大王‛,其成功的背后是经历了许多失败。为寻找灯丝,他实验了数千种材料;为了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失败了八千次,为此他讲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三)在生活学习中,要培养广泛的兴趣,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都兼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个领域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爱因斯坦不仅是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说:“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科学家的成功光有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刻苦钻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做依托。科学家‚学术能力‛的提升,需要扩大自己的人文空间,宽厚的人文素养使科学家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开展某一领域的研究。翻开科学的历史,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兴趣大都很广泛,他们的人文修养,一点都不亚于一些文学家、哲学家。

23

1869年2月,由梦启示元素周期律的发明。门捷列夫。当时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科学家想到,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各得其所?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在疲倦中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到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个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门捷列夫在他的表里为未知元素留下了空位,后来,很快就有新元素来填充,各种性质与他的预言惊人地吻合。

在工业化的服装生产出现之前,人们概念里的缝纫针都是一样的:穿线的洞开在与针尖相反的一头,因此针穿过布料的时候,线最后才穿过。对手工缝纫来说这没什么问题,但工业化的缝纫机需要让线先穿过布料。当时的发明家们采用了双头针或多针的方法,但都效率不高。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埃利亚斯〃豪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困恼中入睡,梦见一帮野蛮人要砍掉他的头或煮他来吃,豪拼命地想爬出锅或躲过砍刀,但被生番们用长矛恐吓着,在这时他看到长矛的尖头上开着孔。这个梦使他决定放弃手工缝纫的原理,设计了针孔开在针头一端的曲针,配合使用飞梭来锁线。1845年他的第一台模型问世,每分钟能缝250针,比好几个熟练工人还快,真正实用的工业缝纫原理终于出现了。

苯在1825年就被发现了,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

5、注重团队合作

天道酬诚,天道酬和,天道酬勤,天道酬恒、天道酬能。

上一篇:配电室监理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岗位调整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