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

2023-09-16

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正从大规模高速度扩张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提升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重要举措[1]。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发端于美国,2006年中国教育部开始组织试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经过10年的发展,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标志着中国产出的工程师具有国际互认的竞争资格,相当于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拿到了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 “通行证”[2-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产出导向的教育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三个方面,以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指导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学生的表现是工程教育成功与否的焦点[4]。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一级学科。截至2019年初,中国40余所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大提高了中国材料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材料类专业是专业布点数最多的工科专业之一,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整体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重庆交通大学“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是学校“交通+材料”重点新兴交叉培育学科和重点专业特色提升学科。重庆交通大学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作为材料类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鉴于此,课题组将结合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研究,以期为相关高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一、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建校时成立的建材教研室,服务川藏公路建设;2000年,本专业获批材料学硕士授权点;2001年,本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是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及特色学科专业群;201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2018年本专业获得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结合交通、土建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人才需求,“立足交通、服务西部、辐射全国”,是西南地区唯一以培养交通土建材料人才为主的专业。本专业已有60余年历史,形成了学科基础扎实、教学科研平台优势突出、产学研融合的“材料+交通”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特色。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生600余人。2016年,学校对材料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2018年起,本专业生源地拓展到20个省市。本专业生源主要以重庆市为主,约占55%~66%,这与学校立足西南经济发展需求的定位相符。2016~2018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升学率达20%左右。

二、材料科學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围绕“材料+交通”的新工科学科专业,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导向,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基础培养+工程培养+综合培养+创新培养+国际化培养”的五级基本架构,着重建立和完善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建立和完善工程培养和综合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要培养学生专业业务能力和工程素养,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强调职业道德和安全与环保意识等综合素质。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学校定位紧密结合

从行业、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交通+”学科专业发展目标要求出发,确立了以交通与土木建筑材料研究与应用为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综合考虑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引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一是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18版)》要求,修订培养目标,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条件保障,着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二是根据专业定位,深入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广泛调研,分析了在课程设置、办学定位等方面的区别,更加清晰地明确了我校材料专业以交通土建材料为主的培养特色。同时,结合我校“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办学定位,本专业针对交通土建材料复杂工程问题开展人才培养,是典型的工科专业,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工程等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交通特色鲜明,办学历史长,资源充足。三是专业人才定位与我校人才定位一致。我校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一致的。四是根据毕业要求和服务面向,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确立了土木工程材料和材料工程检测技术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研究、分析和解决材料领域较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够胜任交通与土木建筑工程有关的材料设计与研发、工程应用、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等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过程学习指导模式改革

传统的传授式学生培养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质量评价欠科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效果为中心,强调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全过程性,从关注生源、入校学习到就业发展全程跟踪指导,贯穿学生从入口—出口的全过程[5]。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考虑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进而贡献社会。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等,要让学生知晓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了解实现毕业要求的路径,了解课程学习与实现毕业要求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专业建立了学生思想跟踪机制、“2+2”学业与专业相结合的学习指导导师制、学业帮扶机制、学籍警示机制,专业教师在学生学习指导中发挥主力作用,开展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选拔学生尽早融入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贵在参与、贵在指引,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毕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出发,打牢知识基础,发展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素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无论在教学水平、业务素养,还是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知行合一,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让工程实际案例、科研项目进入课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教学环境,是当前一种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雨课堂、超星智慧课堂等智慧辅助教学工具的运用,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产出导向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18版)》规定了“12条能力要素”,围绕“学生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会做什么?”展开,体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支撑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本专业特色[6]。深化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必须牢固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樹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的重点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将课程思政全覆盖,真正做到各类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协同育人[7]。将“两路”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立 “三全”育人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内容。为了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本专业开展了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订了“1.5+2+0.5”的大类招生、专业模块、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了素质拓展、专业拓展、前沿微型、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企业技术需求引入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行业发展、区域需求、专业特色,依托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道路与桥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校外实习基地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校企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平台,着力以毕业要求为准绳综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对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进行建设

课程体系是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的灵魂,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8]。结合企业、行业、教学反馈意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为准则,建立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第二课堂等环节,各环节按照逐步、关联、推进的方式进行。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强调数学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强化工程基础类和材料专业类课程的教学,通过工程基础类课程、材料专业基础类课程以及土木工程材料、材料与工程检测技术模块专业课程综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通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参与工程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锻炼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能力;通过人文与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在从事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及工程实践时拥有所需的理想信念、语言、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知识,服务于社会。本专业以材料科学基础、胶凝材料及制备工艺、水泥混凝土及制备技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材料检测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按方向划分为两个课程模块:土木工程材料模块和材料与工程检测技术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专业通过细化课程目标,建立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对毕业能力的达成要有明确的贡献。教师要明确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建立开放的、启发的、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学习任务,通过作业、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实验调研报告、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反映课程目标要求的达成情况。聚合优质资源,实施全员参与,打造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推动“智慧课堂”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建设,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

(五)以持续改进理念推进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学生学习过程、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条件保障等方面[9-10]。一是建立健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重庆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设,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机制,各级教学管理的机构职能明确,相互补充。学校围绕畢业要求建立了详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针对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与修订、课程设计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重要的教学环节,制订了相关文件。主要依据学生座谈记录、学生考核结果、毕业设计(论文)等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材料,并结合听课记录、学生评教结果等内容,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价考核和持续改进。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包括校内和校外监控。校内监控建立了以“七评七导”为主线、面向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化评估。其中“七评”包括专业评估、毕业实习评估、毕业设计评估、试卷评估、教材评估、实验室评估和教学单位评估;“七导”包括教学方法、教师成长、学生学习、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督导。“七评七导”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校外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和重点,学校、学院和课程教学团队都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立了完整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校纪教风学风督导、专家随堂听课、教学研讨、试卷分析、课程建设、年终考评等。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两个环节。实验教学按课程教学任务进行安排,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质量反馈按课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进行,包括学生网评、成绩分析等。一是建立了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各门课程考试、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作业、实验(实习、设计)报告、读书报告、论文以及校内外问卷调查及跟踪反馈资料等,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原理开展评价。二是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和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和社会评价机制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持续改进之校外循环的主要手段,包括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评价和第三方机构评价。本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如图1所示。

(六)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师资水平、教学投入和教学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11]。教师数量和师资结构满足各类教学活动需求,企业兼职教师实质性参与教学活动。专任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工程背景需满足教学需要,指导投入需满足学生培养要求。这就需要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师德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骨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有:(1)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引领教师发展。师德为先,学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和同行专家评议制度,执行德、能、勤、绩的综合评价标准;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引培并举,提升师资水平。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知名教授和领军人才,聘请工程技术专家进课堂;通过校内培训与“传帮带”、境内外访学、企事业挂职等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的方式,以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聘用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专家为重点任务,建立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一流师资。(3)以本为本,健全基层教学组织。设立土木工程材料、材料与工程检测技术课程组和实验室,形成系—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分级负责的基层教学组织,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打造教学团队,全面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

三、结束语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核心理念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具有“材料+交通”特色的国内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合理,毕业要求导向清晰,课程体系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设置,教学活动以学生能力达成为目标,考核评价以课程考核、社会评价和毕业生评价三方为主,并有针对性地推进与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学校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的切入点,通过专业认证将实现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达到“华盛顿协议”的学历国际互认资格,进一步助推人才培养的工程能力和国际视野。

[ 参 考 文 献 ]

[1] 金达莱,张先明,陈世昌,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评价探索: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6):118-123.

[2] 徐三魁,王良,邹文俊,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5):109-113.

[3] 刘宝,李贞刚,阮伯兴.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157-160.

[4]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19-22.

[5] 赵亦希,陈佳妮,陈关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准则[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4):5-7.

[6] 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7]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8] 王晓薇,姜龙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2):188-192.

[9] 徐升,林小英,裴义山,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8,38(12):93-96.

[10] 孙晶,张伟,崔岩,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97(7):71-73+86.

[11] 李华新,谭敏生.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263(11):93-94.

[责任编辑:钟 岚]

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2、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X数据精选

3、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

4、对信息技术伦理根基性的思考

5、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6、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7、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8、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性教学研究

9、发挥学科特色优势 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

10、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困境与对策

11、试论我国食品物流人才的培养

12、公益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13、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思考

14、高职园林五维时空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15、广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方向研究

16、法治视野下的党内法规评估制度

17、国内科学阅读的研究进展

18、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19、科研信息化时代高校科研组织虚拟化的创新之路

20、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发展研究

21、水文化与水科学融通共振是当代中国治水兴水的重要路径

22、“资源循环工程设计”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3、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4、基于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场馆学习的分析研究

25、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

26、简析资源勘察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

27、生命科学数据管理的主体责任与驱动机制研究

28、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9、蒯因与塞拉斯的科学哲学思想异同探论

30、科普旅游的发展与完善

31、基于软件工程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发流程构建

32、贵州普定喀斯特三水(雨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技术

3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3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35、构建农林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36、教学新视角:“是什么”和“做什么”

37、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38、军队院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改革与发展

39、论多重视域下认知传播学的本质特性

40、从抗疫心理援助看中国心理学的分化与整合

4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究

42、地方高校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思考

4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及专业发展方向

44、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45、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思想与发展战略的演进

46、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

47、基于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48、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2

49、PBL教学方法在食品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2、志在打造百年企业的“80后”女孩

3、利用传感器—单片机—智能终端模式开展光电检测课程教学的应用探索

4、关于光电技术在自动化测量检测中的应用分析探究

5、太阳能跟踪控制器硬件设计

6、王健:海归双博士的科技强国梦想

7、火焰光度法测定氯化钠注射液中钠的含量

8、基于MATLAB的光电编码器光栅码盘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9、一种高性能光电检测光学系统优化设计

10、太阳位置光电模拟信号检测跟踪的实现

11、《生物医学光子学》教学探索

12、应用物理学专业特色建设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13、上海亚华 绽放无限魅力

14、两种积放辊道输送机的结构及控制模式分析

15、分拣导入物料的投影尺寸及近似体积测量计算方法

16、全自动装箱机主传动的设计

17、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优化与实践

18、基于复合控制的塔式太阳能跟踪控制装置设计

19、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加强专业基础 引入科学前沿

21、远距离激光光斑定位中的光晕抖动抑制算法

22、光电检测中圆度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23、55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面部光电血流容积检测分析

24、邯钢一炼钢方坯连铸机自动打号机的应用与优化

25、新工科背景下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6、旁路变频技术在自动扶梯上的应用

27、淮南光华光神 闪耀China Print 2013

28、LED教室走廊智能灯的控制系统设计

29、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导论教学分析

30、冒泡排序算法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31、单片机技术的光电检测研究

32、“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3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的改革与研究

34、“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35、亨通光电传输检测实验中心获CNAS认可

36、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及构建

37、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改革初探

38、露点仪选型和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39、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巡线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40、非接触式纱线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41、反射式光电法纱线检测中信号影响因素分析

42、光学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43、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自动发药机发药装置的控制与实现

44、冰淇淋菌落总数实时荧光光电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45、人体安检系统概念及其中运用的技术

46、功能性涂层织物生产装备研究进展

47、塑料垃圾近红外光谱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8、新型水松纸纠偏技术在卷烟接装机上的应用

49、面向特色专业的《工程光学》课程教学改革

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2、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技能型实践课程群教学改革思考

3、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4、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韩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基于语料库的通用学术词表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适用性研究

6、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7、给排水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改革探讨

8、基于管理会计的战略控制研究

9、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10、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讨

11、新形势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12、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

13、助推环境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14、电子类高校的特色环境专业教育规划思考

1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考

16、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17、第四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优秀奖)揭晓

18、西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探析

19、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环节设置研究

20、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类专业发展浅析

21、基于战略性新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22、刍议建设环境科学的中国特色

23、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探究

24、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

25、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

26、环境工程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探讨

27、探析我国环境科学技术及产业化进展与发展对策

28、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29、探寻环境政策与法规的精神家园

30、“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1、非环境专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32、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探析

33、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的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探讨

34、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核心能力范畴研究

35、环境科学专业实践与实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36、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教学研究

37、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8、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改革与修订

39、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前景展望

40、“城市矿产”产业生态效率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41、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探讨

42、试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

43、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44、资源与环境类国家特色专业群建设实践与思考

45、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46、高等农林院校新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及发展路径初探

47、关于提高环境科学人才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探讨

48、农业教育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49、案例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性

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这门课程由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本培教授讲解,他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大气圈、水圈(含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视为一个整体,探讨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形多重耦合系统。通过他生动的讲解,并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地层学和地史学教学与科研经验,对造山带综合地层学、多岛洋构造古地理和中生代地层古生物领域认识,使我对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课题、方法和内容形成一定水准的认识。

系统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培养掌握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从事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等具体技术工作;参与种子市场经营及相关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一定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通过学习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各类选修课,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了解作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规律及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掌握有关种子的物理性、贮存化学成分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方法;具备进行种子基本加工、贮藏和相关性能指标检验的基本技能;结合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种子生产和加工、检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植物保护学、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检验技术等课程。

上一篇: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专业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