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

2024-08-12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第1篇

1. 【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 所有。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 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 B、38 C、43 D、63

10. 【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17. 【 】新华通讯社是 。

A、政党通讯社 B、国家通讯社 C、商业通讯社 D、民间通讯社

18.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是在 年。

A、1942 B、1948 C、1950 D、1956

二、简答题(列出要点即可,每小题8分,共24分)

19. 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20. 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21. 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 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23. 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四、论述题(16分)

24. 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A C B D D A B A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D A A D D B A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分)

(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2分)

(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2分)

(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分)

(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分)

20、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3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5分)

21、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分)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2分)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4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映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分)

(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3分)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3分)

23、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内容;(3分)

(3)其相对性表现在它受一定社会法律和政策的约束;(3分)

(4)其有阶级性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拥有新闻自由,而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新闻自由。(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答:(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2分)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2分)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2分)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2分)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第2篇

*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照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一个台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广播电视节目分类

按照内容分类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按照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 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

按照播出方式直播节目 录播节目

按照播出时间定期节目 特别节目 插播节目按照播出次数与内容首播节目 重播节目 滚动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是声音 声音按照不同特性可分为语言 音响 音乐

*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语言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 新闻播音语言 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新闻播音语言是指播音员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 特点是规范

*新闻报道语言是指记者编辑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词、解说词时候使用的语言,比播音语言更自然

*实况语言是新闻事件及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交流,具有原始的真实性,在三种声音中最为自然。*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音乐表现情感的声音

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音乐节目 节目音乐 实况音乐

音乐节目是专门提供音乐供受众欣赏的节目,它不为广播所独有

节目音乐主要担负在节目中配合辅助其他传播要素的功用如开始曲、间隔乐 、配乐等实况音乐是新闻事实的有机组成部分*音响

广播传播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音响效果两种

*实况音响是指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 从内容可分为人声和物声 从时间上可分为实况音响和资料音响 从与采录者的关系上可分为客观音响和主观音响 从在节目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主题音响和辅助音响从声音的地位可分为主体音响 背景音响

*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者转借来的声音,它与实况音响的区别在于实况音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音响效果仅有真实感不具有客观真实性,所以新闻类节目一般不使用音响效果。其他节目在非客观再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增强传播效果。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和图像

*声音可分为语言、音响、音乐同广播相同*图像在形式上可分为 1文字 2示意图和图表3 照片与图片 4影像文字

*电视内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画面内的文字 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称为屏幕文字

*示意图和图表 简化 形象 直观是图表传达信息的优势

*照片和图片 一般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影像的情况。影像

*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

*电视影像的特点 再现性的本质特征、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限定性显示空间、感性的符号形式、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的要素

*电视影像的要素包括镜头与蒙太奇 画面构图 光线 拍摄角度 运动镜头 景别镜头与蒙太奇

*镜头是指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的动态影像流程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和叙事单元 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

*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是指将一个一个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者相反相成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 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语言形态具有画面构图三个层次的意义1.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2.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3.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是指对拍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具有思想意义美感形式的画面形式的过程

*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 陪体 前景 背景 空白

*影响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有影调 形状 线条 色彩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平角 (给人感觉比较自然)俯角(适宜拍大场面或暗示人物品性卑微或渲染孤独压抑等沉重情绪,以及交代全貌) 仰角(使被摄物显得高大壮观)

*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正面 侧面 背面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指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镜头

*可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 移动镜头景别

*景别是指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景别分为 远景 全景中景 近景 特写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要易于接收接受,广播电视写作的内容和语言上应明白晓畅,易于接受接收2.要有可听性,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要有准确性,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要准确4.保持完整性,信息要相对完整5.具备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写解说词的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重复。

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画面 同期声 文字解说 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交代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广播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强

*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信息选择性差3.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消息

*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报道形式。特点是时效性强,篇幅短小,结构上强调重心前置,即重要内容尽量放在前头,或采用一些技法使其突显出来。

事件消息

*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它能迅速及时的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便于发挥广播、电视便捷的传播优势和音像的表现优势。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动态消息、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等形式。

人物专题报道对象目前呈现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

*谈话节目是指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常见的类型有访问型、讨论型(辩论型)、聊天型、故事型。谈话节目成功的要素有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的现场驾驭能力

连续报道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系列报道基本特点:集中性 广博性 深刻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报道的起点和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

*求新性 突击性 灵活性广泛性 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3.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6.电视新闻采访以采访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的作用1.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指明采访的去向3.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线索的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新闻线索的来源

*1.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2.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

*新闻线索的来源1.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和领导人的讲话2.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3.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5.记者的日常观察 6.记者的信息网络选题

*选题是指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立选题要考虑的主要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政策标准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确立选题的方法1.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3.衡量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新闻价值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为1.政治标准 2.新闻宣传思想

确立选题的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

1.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2.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形势。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 ,是尽快接近采访对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准确提问和深入挖掘素材的前提。5.设计采访问题。6.提前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现场是只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现场是广播电视采访的核心,是广播电视记者采访的直接客体。

广播电视采访现场的分类1.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1.旁观式2.参与式

现场观察定义现场观察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广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广播电视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1.观察的直接性2.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4.观察的敏感性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的注意点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2. 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 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记者一般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4.把握好开机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采访对象的选择标准知情 愿讲 善于表达

话筒前采访的要求1.尽可能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2.记者语言应精炼、通俗化、口语化,有表现力。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4.电视的话筒前采访记者还应有镜头意识5.话筒前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

开放型问题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内容,让采访对象自有发挥、畅所欲言。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闭合型问题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闭合型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的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尽量清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1.恰当的运用景别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

进行电视摄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进行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

挑 等 抢新书 抓拍 组织拍摄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1.要符合快速及时,先声夺人的特点。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2.要符合线性传播的特点。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3要符合.受众广泛的特点。写作中要注意通俗易懂,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4.要符合具体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要注意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5.要符合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写作中要扬长避短,便于受众掌握。

如何用事实说话1.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用同期声说话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报道要点线索单一还指在报道结构中要按照新闻事件发展的顺序结构报道,逐步切入主题2.层次清楚,在叙事繁简适宜、详略得当的基础上,做到事实之间相互照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成为层次清楚的有机整体。3.核心信息处理, 要强调和突出核心信息,如对核心信息进行适当的重复,在主体部分巧妙强化核心信息,围绕核心信息选择材料和突出主干材料广播电视消息的概念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

时、简单扼要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

新闻六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背景

背景的定义是指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背景的作用阐明新闻事实 传递信息 揭示新闻主题

背景如何发挥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材料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过程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助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增强可读性。导语

导语的定义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介的语言听、收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导语的特点选材精粹 具体形象 简短精炼 照应主体

常见的导语类型

1.直接式导语 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优点是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极易接受,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

2.延缓式导语 先概括新闻事实的类别、趋向,再详细交代事实细节,使受众有适当心理准备,更好的接受新闻报道事实的做法

广播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特点是头重脚轻,短小精炼,断裂行文,优点是重点突出、成稿快,行文干练,有利于受众迅速把握报道重点,也有利于后期编辑控制报道时间。缺点是程式化。适合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2.时间顺序结构。导语之后,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进程,此结构保持新闻事实的原貌和进展的完整性。常用于现场报道和富于情节性的口播报道,便于受众了解事实来龙去脉。

3.逻辑关系结构 导语之后,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4.金字塔式结构 报道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适用于趣味性强或反常性强的题材,具有悬念感。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定义 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的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某些具有新闻价值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但呢个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1.主题挖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新闻专题可同时调动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手段,以对播、交谈、问答或听众参与等形式播出。电视新闻专题可一诉诸于视觉手段,如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等,诉诸于听觉手段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

影响广播电视希望嫩结构的具体因素有1.说、听的线性传播方式 2.听觉与视觉印象的特点 3.受众的收听、收看状态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1.纵式结构 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适合报道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结构一目了然 2.横式结构 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适合报道那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的新闻事实 3.递进式结构也叫剥笋式结构,指通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这类报道往往先提出问题,接下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和调查,最后得出结论。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定义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通或者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和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现场报道的结构形式

1.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 2.导引结构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良好的现场洞察能力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现场直播指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时间或活动的全过程,,是时效最快,感受哦效果最真切的广播或电视形式,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方式。

现场直播分类 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新闻直播现场直播的作用1.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 2.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扬长避短。 3.使受众不仅仅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感受过程,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争夺广泛的观众群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报道以时间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

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 新闻依据要不断的添

加和改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要分段分层的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递进式报道的方式要做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节奏上要对同一新闻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报道,形成舆论强势,进展快的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系列报道定义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多次成组的报道

系列报道特点 集中性 广博性 深刻性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出发,精心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同时主义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报道水平,使单条新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在总主题的统帅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令受众可感可知。、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1.新闻信息的整合,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2.把关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对把关的影响 三个定位角度 社会角色定位 专业角色定位 传播对象定位3.发言 编辑不仅要组织报道新闻事实,还好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再创造

编辑工作流程1.根据本媒体、栏目特点和节目要求确立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 2.在获得相关稿件基础上选择符合节目需要的稿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为稿件制作合乎规范的标题,并对修改的稿件进行编排,确立节目形式3.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确立后,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 4.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受众反馈情况,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进栏目的内容编排,为下一次编辑做准备

栏目设置定义广播电视中的栏目是指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

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 2.对受众需求有正确的认识 3.栏目的整体层级定位 4.根据目标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的特色和风格 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7.注意协调与其他栏目的关系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的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的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测而做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新闻报道的策划具体内容1.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报道中心与重点 2.制定报道的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3.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

选题确立的定义编辑人员根据一段时期的新闻政策,社会形势,总和评判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再结合栏目定位,确定报道的题目选择稿件按照政治原则 稿件的重要程度 稿件的新鲜性和时新性 广泛性 实效性可听性可视性来选择修改稿件编辑要采用改写、压缩、填补、综合等方法来修改稿件,使各类稿件的语言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符合广播电视的基本要求

修改稿件方法有改变角度 结构 体裁 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制作标题要求标题要能够揭示真实事实,概括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主题,标题文字要简练生动易懂。

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标题的不同之处1.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 2.标题的写作要求不同 3.作用不同

栏目编排是指把经过选择和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进行组合排列,整合成一档栏目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有审定全部播出节目,稿件对其中内容相关的稿件和节目进行组合安排调整播出顺序 撰写节目提要、开头语、结束语、串联语 选定其中口播部分的背景图像 安排间隔 写栏目播出串联词

录制播出分为录播和直播两种

录播节目编辑要参与录制合成工作在录制现场考虑协调画面与解说或前后内容的配合,并负责将完成带送审送播直播编辑还要担当导播 ,进行现场各工种的调度

通联编辑要保持广泛的社会联系,建立并维持广泛那的信息网络,为编辑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信息资源库,要与各信息、稿件来源保持联系,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处理与接待工作,还要做好栏目节目信息反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适时组织受众调查与节目评奖。

音像编辑合成 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节目的过程

新闻类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4.逻辑性原则 5.控制蒙太奇效应的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是指在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编辑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响的选用与合成。

使用音响的方法和技巧1.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音响的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2.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的尽量用音响,可能的话,解说时也用音响作为背景,形成强烈的现场感 3.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 4.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 5.注意不要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电视新闻编辑包括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

影像组接要求1.合乎接受逻辑 2.镜头长度恰当 3.注意轴线规律 4.使镜头衔接流畅 5.转场的技巧

转场包括 承续转场、特技转场 声音转场、特写转场

字幕的常见基本形态 独立型字幕主导型字幕 辅助型字幕 转译型字幕 表达型字幕 伴随型字幕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的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新闻编排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表达态度的具体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

确定栏目编排思想的注意事项1.要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节目编排的技巧 1.突出重点 2.优化组合 3.巧妙安排结构 4.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 5.保持风格的统一

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 1谷峰2.节奏3.分段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不同 1.传播内容不同,2.传播目的不同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评论的特点 1.体现出强烈的新闻性 2.首先体现在时效性上3.具备鲜明的政治性 4.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5.天生具备显著的论理性6具备必要的前瞻性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新闻评论的功能 解释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能,引导功能,协调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对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快 2.平易、亲切 3.评述更加生动

论点是指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对于评论论点的要求1.观点正确 2.立论的鲜明与论点的明了 3.论点的集中

论据是指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对于评论论据的要求1.论据要真实 2.论据要精当 3.论据要新鲜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包括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论辩说理,算账说理

据事说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分为依托式,输入新闻事例,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对比说理 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等

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上的社论,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方式。表现在它是代表媒介编辑部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其次表现在它一般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本台短评的要求短、新、活、深

编后话是依附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各类新闻评论体裁中最富依附性的一种,离开了依托的报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作用有1.提示说明 2.评价表态 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以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特点有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4.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新闻述评的独特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 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相融 4.谈话类评论是指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分为漫谈式谈话节目,对话式谈话节目,讨论式谈话节目,现场参与式谈话节目。

舆论监督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最常用的形式是新闻批评,及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阴暗面和各类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基础,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宝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不断的丰富更新和发展。100多年来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当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4.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5.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是指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党性原则基本要求1.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3.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5.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各级党委都要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了解并尊重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的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的宣传党的主张。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是党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党通过新闻事业与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由于新闻事业覆盖面广,能偶把党的声音广泛传递到群众中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通过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活动,能把人民的呼声愿望批评及时的反映出来,并通过公开或内部的报道形式传达给党的领导机关,这种联系,使党能够通过新闻事业和群众交谈,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并且在实践中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如何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行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鼓励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生动和群众见面

舆论导向的含义是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2.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敢于善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政治观念、责任要求。

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那些该报道,那些不该报道,哪些应该多报、详报,哪些应该少报、简报,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要审时度势,了解大局,要因时因人因地,因事制宜。

只有把好关把好度,才能保证导向正确,水平提高,阵地巩固,影响扩大。既要在政治上把好关把好度,又要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具体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归根结底是在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其是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

舆论监督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2.是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3.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4.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4.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1.最大功能就是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3.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如何开展舆论监督

1.要重视建设性监督,处理好监督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把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原则 3.要遵纪守法,在法律制度政策社会道德允许范围内实施监督如何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1.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与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2.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 5.要在党委领导下有序进行。政治家办台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台办报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重要保证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1957年6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办报基本要求

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1.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 2.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如何做到新闻真实性原则

1.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2.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3.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4.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贴近的含义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1.贴近实际就是新闻工作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3.贴近群众就是新闻工作要扎根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坚持三贴近原则1.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如何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方法、体制上创新

在内容上创新 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后的新闻观念、报道方式和活动模式进行突破和改革 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 调动新闻的所有要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报道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方法上创新,要按照新闻规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功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容易入脑入耳

在体制上创新,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论述)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由社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2.提高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该逐步发展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 3.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处理两个效益之间的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坚定不移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4.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为方向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盛的重要保证。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是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系统的论述。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2.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3.提倡多样化体现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不违背“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艺术家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完全可以百花齐放。提倡多样化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需求。(2)即使是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4.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主旋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弘扬主旋律,要确保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提倡多样化,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促进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就是要既大力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达到二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对外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

2、“三贴近”原则。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坚持“三贴近”,努力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实事求是原则。无论是口头宣传、文字宣传,还是声像宣传,都应坚持报道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只有坚持报道的真实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宣传中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思想性,又要注意表达方法的艺术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讲话

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1.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同时,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3.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4.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5.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突出、熟悉新闻宣传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业务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要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培养锻炼,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造就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带头实践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做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事业的全部功能,如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等等都是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才能实现,因此着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新闻队伍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1.能够及时、敏锐的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2.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其服务对象 3.新闻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4.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法官 5.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 6.新闻工作者往往是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发生的事件报道出去,因此新闻职业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1.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修养 2.社会活动能力强 3.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 4.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树立公仆意识

新闻职业道德本质特征

1.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有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2.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3.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2.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容

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公布,准则分为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

要求1.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2.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公布

要求1.主持人作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自觉追求德艺双馨 2.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自尊自爱,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 3.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4.播音员主持人不得将自己的名字 声音 形象用于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文章,图片及音像制品中。

如何理解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1.正面宣传和新闻评判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正面宣传,指的使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评判,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评判。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

(是非)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评判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评判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评判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副作用。

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才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是非)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性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应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寓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客观的解释。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

(论述)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舆论监督主要具有一下几种社会功能:

1.监督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不破不立,揭露是为了推动,批评是为了建设,否定是为了肯定,这是舆论监督功能的意义所在。社会监督功能表现为三方面:1 提供新的社会热点、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引导社会及公众密切注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和新动向;2.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监督;3.对社会发展的效果评价。

2.社会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传达公众呼声,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3.社会控制功能。主要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调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4.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势力的设限和抗衡。舆论监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使最明主、最符合民意的权利,其监督范围广、反应迅速、影响效果大,在进行权利制约和权利抗衡时具有巨大威力。

5.舆论监督使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通过严密跟踪监督目标与对象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断提供新信息,描述新进展,提出新问题,作出新判断,得出新结论;同时,不同的意见、观点和结论通过平衡整合确保监督的质量和活力。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

(是非)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

(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1.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担负着反映人民意志,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任务,倍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2.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一方面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3.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言,政治素养包括: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和严肃的态度,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4.法律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牢固的法制观念,他的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及其他相关活动都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事。(3分)

5.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新闻职业活动者所应具备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

6.业务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知识储备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能力。

(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8分)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第3篇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 】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人的好奇心 B、人的耳目喉舌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

2.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 】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4. 【 】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 【 】 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 】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

A、以正面宣传为主 B、以事实为主 C、以我为主 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

7. 【 】“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 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8. 【 】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 套电视节目。

A、12 B、13 C、14 D、15 9. 【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10. 【 】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

A、《开元杂报》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1. 【 】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 B、有闻必录 C、争取时效 D、用事实说话 12. 【 】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

A、梁启超 B、徐宝璜 C、邵飘萍 D、史量才

13. 【 】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14. 【 】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15. 【 】著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

A、《旅欧通讯》 B、《俄乡纪程》 C、《中国的西北角》 D、《陕北之行》

16. 【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致读者》,所概括的党报工作的四项原则是 。

A、党性、真实性、群众性、战斗性 B、党性、阶级性、思想性、倾向性

C、党性、客观性、鲜明性、生动性 D、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

17.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大型日报是 。

A、《救亡日报》 B、《新华日报》 C、《全民抗战》 D、《观察日报》

18. 【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小报”首次出现于 。

A、长安 B、邯郸 C、扬州 D、汴京

二、简答题(列出要点即可,每小题8分,共24分)

19.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20. 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21.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 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23.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四、论述题(16分)

24. 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C C B A A D C D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A A D C D B D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

答:(1)“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名词。(2分)

(2)1946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3分)

(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3分)

20、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由中国记协制定并颁布,1994年和1997年经过两次修订,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分)

(2)《准则》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6分)

2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答:(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2分)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3分)

(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3分)

(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3分)

23、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6分)

(3)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答:(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2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4分)

(2)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2分)

(3)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保护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2分)

(4)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分)

(5)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2分)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第4篇

*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照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一个台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广播电视节目分类

按照内容分类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按照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 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

按照播出方式直播节目 录播节目

按照播出时间定期节目 特别节目 插播节目按照播出次数与内容首播节目 重播节目 滚动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是声音 声音按照不同特性可分为语言 音响 音乐

*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语言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 新闻播音语言 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新闻播音语言是指播音员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 特点是规范

*新闻报道语言是指记者编辑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词、解说词时候使用的语言,比播音语言更自然

*实况语言是新闻事件及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交流,具有原始的真实性,在三种声音中最为自然。*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音乐表现情感的声音

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音乐节目 节目音乐 实况音乐

音乐节目是专门提供音乐供受众欣赏的节目,它不为广播所独有

节目音乐主要担负在节目中配合辅助其他传播要素的功用如开始曲、间隔乐 、配乐等实况音乐是新闻事实的有机组成部分*音响

广播传播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音响效果两种

*实况音响是指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 从内容可分为人声和物声 从时间上可分为实况音响和资料音响 从与采录者的关系上可分为客观音响和主观音响 从在节目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主题音响和辅助音响从声音的地位可分为主体音响 背景音响

*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者转借来的声音,它与实况音响的区别在于实况音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音响效果仅有真实感不具有客观真实性,所以新闻类节目一般不使用音响效果。其他节目在非客观再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增强传播效果。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和图像

*声音可分为语言、音响、音乐同广播相同*图像在形式上可分为 1文字 2示意图和图表3 照片与图片 4影像文字

*电视内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画面内的文字 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称为屏幕文字

*示意图和图表 简化 形象 直观是图表传达信息的优势

*照片和图片 一般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影像的情况。影像

*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

*电视影像的特点 再现性的本质特征、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限定性显示空间、感性的符号形式、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的要素

*电视影像的要素包括镜头与蒙太奇 画面构图 光线 拍摄角度 运动镜头 景别镜头与蒙太奇

*镜头是指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的动态影像流程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和叙事单元 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

*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是指将一个一个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者相反相成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 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语言形态具有画面构图三个层次的意义1.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2.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3.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是指对拍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具有思想意义美感形式的画面形式的过程

*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 陪体 前景 背景 空白

*影响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有影调 形状 线条 色彩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平角 (给人感觉比较自然)俯角(适宜拍大场面或暗示人物品性卑微或渲染孤独压抑等沉重情绪,以及交代全貌) 仰角(使被摄物显得高大壮观)

*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正面 侧面 背面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指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镜头

*可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 移动镜头景别

*景别是指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景别分为 远景 全景中景 近景 特写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要易于接收接受,广播电视写作的内容和语言上应明白晓畅,易于接受接收2.要有可听性,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要有准确性,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要准确4.保持完整性,信息要相对完整5.具备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写解说词的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重复。

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画面 同期声 文字解说 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交代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广播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强

*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信息选择性差3.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消息

*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报道形式。特点是时效性强,篇幅短小,结构上强调重心前置,即重要内容尽量放在前头,或采用一些技法使其突显出来。

事件消息

*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它能迅速及时的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便于发挥广播、电视便捷的传播优势和音像的表现优势。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动态消息、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等形式。

人物专题报道对象目前呈现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

*谈话节目是指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常见的类型有访问型、讨论型(辩论型)、聊天型、故事型。谈话节目成功的要素有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的现场驾驭能力

连续报道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系列报道基本特点:集中性 广博性 深刻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报道的起点和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

*求新性 突击性 灵活性广泛性 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3.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6.电视新闻采访以采访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的作用1.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指明采访的去向3.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线索的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新闻线索的来源

*1.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2.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

*新闻线索的来源1.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和领导人的讲话2.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3.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5.记者的日常观察 6.记者的信息网络选题

*选题是指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立选题要考虑的主要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政策标准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确立选题的方法1.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3.衡量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新闻价值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为1.政治标准 2.新闻宣传思想

确立选题的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

1.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2.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形势。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 ,是尽快接近采访对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准确提问和深入挖掘素材的前提。5.设计采访问题。6.提前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现场是只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现场是广播电视采访的核心,是广播电视记者采访的直接客体。

广播电视采访现场的分类1.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1.旁观式2.参与式

现场观察定义现场观察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广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广播电视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1.观察的直接性2.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4.观察的敏感性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的注意点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2. 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 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记者一般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4.把握好开机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采访对象的选择标准知情 愿讲 善于表达

话筒前采访的要求1.尽可能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2.记者语言应精炼、通俗化、口语化,有表现力。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4.电视的话筒前采访记者还应有镜头意识5.话筒前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

开放型问题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内容,让采访对象自有发挥、畅所欲言。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闭合型问题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闭合型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的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尽量清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1.恰当的运用景别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

进行电视摄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进行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

挑 等 抢新书 抓拍 组织拍摄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1.要符合快速及时,先声夺人的特点。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2.要符合线性传播的特点。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3要符合.受众广泛的特点。写作中要注意通俗易懂,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4.要符合具体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要注意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5.要符合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写作中要扬长避短,便于受众掌握。

如何用事实说话1.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用同期声说话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报道要点线索单一还指在报道结构中要按照新闻事件发展的顺序结构报道,逐步切入主题2.层次清楚,在叙事繁简适宜、详略得当的基础上,做到事实之间相互照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成为层次清楚的有机整体。3.核心信息处理, 要强调和突出核心信息,如对核心信息进行适当的重复,在主体部分巧妙强化核心信息,围绕核心信息选择材料和突出主干材料广播电视消息的概念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

时、简单扼要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

新闻六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背景

背景的定义是指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背景的作用阐明新闻事实 传递信息 揭示新闻主题

背景如何发挥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材料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过程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助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增强可读性。导语

导语的定义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介的语言听、收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导语的特点选材精粹 具体形象 简短精炼 照应主体

常见的导语类型

1.直接式导语 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优点是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极易接受,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

2.延缓式导语 先概括新闻事实的类别、趋向,再详细交代事实细节,使受众有适当心理准备,更好的接受新闻报道事实的做法

广播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特点是头重脚轻,短小精炼,断裂行文,优点是重点突出、成稿快,行文干练,有利于受众迅速把握报道重点,也有利于后期编辑控制报道时间。缺点是程式化。适合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2.时间顺序结构。导语之后,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进程,此结构保持新闻事实的原貌和进展的完整性。常用于现场报道和富于情节性的口播报道,便于受众了解事实来龙去脉。

3.逻辑关系结构 导语之后,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4.金字塔式结构 报道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适用于趣味性强或反常性强的题材,具有悬念感。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定义 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的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某些具有新闻价值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但呢个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1.主题挖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新闻专题可同时调动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手段,以对播、交谈、问答或听众参与等形式播出。电视新闻专题可一诉诸于视觉手段,如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等,诉诸于听觉手段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

影响广播电视希望嫩结构的具体因素有1.说、听的线性传播方式 2.听觉与视觉印象的特点 3.受众的收听、收看状态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1.纵式结构 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适合报道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结构一目了然 2.横式结构 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适合报道那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的新闻事实 3.递进式结构也叫剥笋式结构,指通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这类报道往往先提出问题,接下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和调查,最后得出结论。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定义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通或者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和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现场报道的结构形式

1.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 2.导引结构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良好的现场洞察能力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现场直播指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时间或活动的全过程,,是时效最快,感受哦效果最真切的广播或电视形式,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方式。

现场直播分类 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新闻直播现场直播的作用1.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 2.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扬长避短。 3.使受众不仅仅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感受过程,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争夺广泛的观众群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报道以时间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

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 新闻依据要不断的添

加和改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要分段分层的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递进式报道的方式要做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节奏上要对同一新闻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报道,形成舆论强势,进展快的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系列报道定义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多次成组的报道

系列报道特点 集中性 广博性 深刻性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出发,精心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同时主义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报道水平,使单条新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在总主题的统帅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令受众可感可知。、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1.新闻信息的整合,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2.把关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对把关的影响 三个定位角度 社会角色定位 专业角色定位 传播对象定位3.发言 编辑不仅要组织报道新闻事实,还好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再创造

编辑工作流程1.根据本媒体、栏目特点和节目要求确立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 2.在获得相关稿件基础上选择符合节目需要的稿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为稿件制作合乎规范的标题,并对修改的稿件进行编排,确立节目形式3.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确立后,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 4.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受众反馈情况,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进栏目的内容编排,为下一次编辑做准备

栏目设置定义广播电视中的栏目是指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

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 2.对受众需求有正确的认识 3.栏目的整体层级定位 4.根据目标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的特色和风格 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7.注意协调与其他栏目的关系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的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的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测而做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新闻报道的策划具体内容1.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报道中心与重点 2.制定报道的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3.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

选题确立的定义编辑人员根据一段时期的新闻政策,社会形势,总和评判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再结合栏目定位,确定报道的题目选择稿件按照政治原则 稿件的重要程度 稿件的新鲜性和时新性 广泛性 实效性可听性可视性来选择修改稿件编辑要采用改写、压缩、填补、综合等方法来修改稿件,使各类稿件的语言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符合广播电视的基本要求

修改稿件方法有改变角度 结构 体裁 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制作标题要求标题要能够揭示真实事实,概括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主题,标题文字要简练生动易懂。

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标题的不同之处1.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 2.标题的写作要求不同 3.作用不同

栏目编排是指把经过选择和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进行组合排列,整合成一档栏目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有审定全部播出节目,稿件对其中内容相关的稿件和节目进行组合安排调整播出顺序 撰写节目提要、开头语、结束语、串联语 选定其中口播部分的背景图像 安排间隔 写栏目播出串联词

录制播出分为录播和直播两种

录播节目编辑要参与录制合成工作在录制现场考虑协调画面与解说或前后内容的配合,并负责将完成带送审送播直播编辑还要担当导播 ,进行现场各工种的调度

通联编辑要保持广泛的社会联系,建立并维持广泛那的信息网络,为编辑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信息资源库,要与各信息、稿件来源保持联系,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处理与接待工作,还要做好栏目节目信息反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适时组织受众调查与节目评奖。

音像编辑合成 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节目的过程

新闻类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4.逻辑性原则 5.控制蒙太奇效应的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是指在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编辑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响的选用与合成。

使用音响的方法和技巧1.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音响的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2.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的尽量用音响,可能的话,解说时也用音响作为背景,形成强烈的现场感 3.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 4.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 5.注意不要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电视新闻编辑包括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

影像组接要求1.合乎接受逻辑 2.镜头长度恰当 3.注意轴线规律 4.使镜头衔接流畅 5.转场的技巧

转场包括 承续转场、特技转场 声音转场、特写转场

字幕的常见基本形态 独立型字幕主导型字幕 辅助型字幕 转译型字幕 表达型字幕 伴随型字幕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的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新闻编排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表达态度的具体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

确定栏目编排思想的注意事项1.要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节目编排的技巧 1.突出重点 2.优化组合 3.巧妙安排结构 4.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 5.保持风格的统一

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 1谷峰2.节奏3.分段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不同 1.传播内容不同,2.传播目的不同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评论的特点 1.体现出强烈的新闻性 2.首先体现在时效性上3.具备鲜明的政治性 4.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5.天生具备显著的论理性6具备必要的前瞻性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新闻评论的功能 解释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能,引导功能,协调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对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快 2.平易、亲切 3.评述更加生动

论点是指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对于评论论点的要求1.观点正确 2.立论的鲜明与论点的明了 3.论点的集中

论据是指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对于评论论据的要求1.论据要真实 2.论据要精当 3.论据要新鲜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包括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论辩说理,算账说理

据事说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分为依托式,输入新闻事例,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对比说理 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等

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上的社论,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方式。表现在它是代表媒介编辑部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其次表现在它一般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本台短评的要求短、新、活、深

编后话是依附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各类新闻评论体裁中最富依附性的一种,离开了依托的报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作用有1.提示说明 2.评价表态 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以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特点有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4.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新闻述评的独特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 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相融 4.谈话类评论是指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分为漫谈式谈话节目,对话式谈话节目,讨论式谈话节目,现场参与式谈话节目。

舆论监督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最常用的形式是新闻批评,及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阴暗面和各类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基础,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宝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不断的丰富更新和发展。100多年来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当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4.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5.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是指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党性原则基本要求1.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3.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5.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各级党委都要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了解并尊重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的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的宣传党的主张。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是党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党通过新闻事业与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由于新闻事业覆盖面广,能偶把党的声音广泛传递到群众中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通过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活动,能把人民的呼声愿望批评及时的反映出来,并通过公开或内部的报道形式传达给党的领导机关,这种联系,使党能够通过新闻事业和群众交谈,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并且在实践中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如何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行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鼓励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生动和群众见面

舆论导向的含义是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2.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敢于善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政治观念、责任要求。

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那些该报道,那些不该报道,哪些应该多报、详报,哪些应该少报、简报,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要审时度势,了解大局,要因时因人因地,因事制宜。

只有把好关把好度,才能保证导向正确,水平提高,阵地巩固,影响扩大。既要在政治上把好关把好度,又要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具体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归根结底是在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其是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

舆论监督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2.是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3.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4.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4.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1.最大功能就是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3.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如何开展舆论监督

1.要重视建设性监督,处理好监督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把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原则 3.要遵纪守法,在法律制度政策社会道德允许范围内实施监督如何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1.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与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2.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 5.要在党委领导下有序进行。政治家办台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台办报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重要保证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1957年6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办报基本要求

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1.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 2.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如何做到新闻真实性原则

1.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2.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3.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4.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贴近的含义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1.贴近实际就是新闻工作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3.贴近群众就是新闻工作要扎根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坚持三贴近原则1.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如何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方法、体制上创新

在内容上创新 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后的新闻观念、报道方式和活动模式进行突破和改革 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 调动新闻的所有要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报道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方法上创新,要按照新闻规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功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容易入脑入耳

在体制上创新,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论述)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由社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2.提高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该逐步发展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 3.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处理两个效益之间的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坚定不移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4.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为方向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盛的重要保证。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是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系统的论述。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2.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3.提倡多样化体现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不违背“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艺术家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完全可以百花齐放。提倡多样化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需求。(2)即使是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4.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主旋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弘扬主旋律,要确保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提倡多样化,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促进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就是要既大力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达到二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对外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

2、“三贴近”原则。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坚持“三贴近”,努力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实事求是原则。无论是口头宣传、文字宣传,还是声像宣传,都应坚持报道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只有坚持报道的真实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宣传中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思想性,又要注意表达方法的艺术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讲话

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1.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同时,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3.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4.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5.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突出、熟悉新闻宣传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业务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要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培养锻炼,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造就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带头实践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做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事业的全部功能,如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等等都是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才能实现,因此着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新闻队伍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1.能够及时、敏锐的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2.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其服务对象 3.新闻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4.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法官 5.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 6.新闻工作者往往是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发生的事件报道出去,因此新闻职业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1.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修养 2.社会活动能力强 3.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 4.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树立公仆意识

新闻职业道德本质特征

1.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有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2.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3.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2.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容

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公布,准则分为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

要求1.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2.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公布

要求1.主持人作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自觉追求德艺双馨 2.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自尊自爱,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 3.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4.播音员主持人不得将自己的名字 声音 形象用于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文章,图片及音像制品中。

如何理解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1.正面宣传和新闻评判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正面宣传,指的使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评判,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评判。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

(是非)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评判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评判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评判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副作用。

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才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是非)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性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应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寓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客观的解释。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

(论述)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舆论监督主要具有一下几种社会功能:

1.监督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不破不立,揭露是为了推动,批评是为了建设,否定是为了肯定,这是舆论监督功能的意义所在。社会监督功能表现为三方面:1 提供新的社会热点、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引导社会及公众密切注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和新动向;2.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监督;3.对社会发展的效果评价。

2.社会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传达公众呼声,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3.社会控制功能。主要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调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4.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势力的设限和抗衡。舆论监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使最明主、最符合民意的权利,其监督范围广、反应迅速、影响效果大,在进行权利制约和权利抗衡时具有巨大威力。

5.舆论监督使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通过严密跟踪监督目标与对象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断提供新信息,描述新进展,提出新问题,作出新判断,得出新结论;同时,不同的意见、观点和结论通过平衡整合确保监督的质量和活力。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

(是非)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

(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1.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担负着反映人民意志,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任务,倍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2.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一方面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3.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言,政治素养包括: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和严肃的态度,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4.法律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牢固的法制观念,他的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及其他相关活动都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事。(3分)

5.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新闻职业活动者所应具备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

6.业务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知识储备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能力。

(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8分)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第5篇

一次灾难发生,事前必然会出现一个接一个征兆。王家岭矿难发生前一天,陕西安康籍的工人陈某发现“平常出来的煤都有煤尘,那天出来的煤是湿的”,于是,第二天上班的时候,队长让他下进干活,他说什么也不去,“后来真的出大事了”。 但是,一人之幸,却未能替代153人之不幸!

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的“海恩法则”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 对于王家岭矿难而言,又何止前一天“出来的煤是湿的”这一个征兆?早在3月25日,在20101工作面作业的2 7队的部分工人已经发现工作面“掌头煤层压力增大,煤壁挂汗并出现异味”事发前两个小时,王家岭煤矿碟子沟项目部经理曾两次接到井下工作面有渗水情况的报告。然而,在那些对安全管理麻木不仁者那里,所有这些征兆都不足以唤醒他们的任何警醒。

痛定思痛,令人痛彻肺腑。王家岭矿难血的教训再次发出警示:生命无价,对事关生命安危的每个安全责任和细节,再也不能口是心非,麻木不仁了!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这次事故的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 2.根据《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用身躯捍卫圣火的尊严》写一则电视新闻导语 答:【导语】“保护圣火就是我的使命”,这是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送的火炬手金晶所说的一席话。脸上挂着灿烂笑容的女孩,用她残缺的身体捍卫了奥运圣火的严。 3.根据通讯:《时间无界空间无限—记者胡锦涛主席伦敦之行》撰写一篇短评,500字以内

答:题目《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内容:今天(4月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相聚在伦敦,参加第二次金融峰会,就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交换意见、进行磋商。

中国以积极、务实、负责任的态度参与这次二十国峰会,并主张与会各方本着向前看的精神,加强团结,凝聚共识,寻求共赢。舆论普遍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融人世界,由于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规模和当前的表现,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采取的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这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将对中国经济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危机丛生、困难笼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保持今年经济增长8%左右的目标。这个目标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和自信,也表达了中国对早日摆脱这场全球性危机所作的努力。

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中国经济、谈论中国产品、谈论中国货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定会为维护国际金融、经济稳定,为早日克服当前的危机、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

4.请以中央电视台铁路春运新闻报道为例,拟定一个春运报道策划方案。

答:春运报道策划方案。报道主题:直击中国铁路春运。报道目的:在公众与铁路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化解乘客与铁路问的矛盾,在春节临近时营造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报道时机:选择农历腊月二十

七、八铁路春运的最高峰进行直播。报道内容:铁路系统的紧张忙碌、回家乘客的焦急情绪、中围铁路春运的历史回顾、专家对铁路春运的理性分析等等。报道思路:分动态报道和静态报道两种,静态主要报道各大铁路枢纽(包括各大火车始发站、中转站、终点站的购票、乘车、调度情况),动态报道则以记者的体验式采访为线索,报道铁路春运过程中的情况。报道方式: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报道方式,选择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火车站进行多点共时直播,由各路记者现场出镜报道。选择北京到广州、上海到成都的纵横两条铁路线,由乘车记者进行亲历式报道。其问穿插演播室主持人对专家及政府官员的访谈,并适当穿插相关的背景资料。报道规模:受报道内容的限制以及El常新闻播出的限制,本次直播报道虽然历时两天,但不准备采用不问断的连续报道方式,而是采取分时段直播,如选择列车出发、到达,开始、高峰、结束等几个时段进行集中直播。报道范围:报道范围涉及全国铁路春运,但可以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铁路枢纽来实现伞国范围的覆盖。

5.请为下面新闻制作适合广播电视新闻特点的标题。“开头:每逢清明节,浩浩荡荡的扫墓大军„„如果把清明节理解为单纯的扫墓,而割断了政治、文化、经济内涵,就会偏离时代赋予清明节的灵魂。” 答:《我们需要传承何种清明节文化》

6.请按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规律和特点,将下面的新闻编排成一期社会新闻栏目,并阐明编排理由。

答:节目编排如下:①无障碍通道有障碍②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③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④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⑤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⑥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⑦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⑧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⑨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⑩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 ⑩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⑩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这期节目编排分为三组,第一组①一⑥是社区新闻,主打的内容是无障碍通道有障碍,把观众反映的问题编排在一起,突出贴近性;这组新闻的后两条是新风尚和新办法,起到舒缓节奏,启迪思路的作用;第二组⑦、⑧是新闻,动态性比较强;最后一组是来自郊区农村的报道⑨一⑩,有新鲜事,也有新动态,目的在于掀起又一个收视小亮点,在观众疲倦之时,加人有趣的内容,令观众持续收视。

7.根据《村民用乡长茶杯起冲突》写一则电视新闻导语。 答: 1:《老农碰的是水杯还是乡长官威?》近日,河南睢县一位65岁农民找乡长反映政府非法征地问题时,拿起办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乡长喝止。两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肢体冲突,随后乡长喊来警察,农民拘留7日。(3月25日《新京报》) 随便拿别人的水杯喝水,无疑是失礼的,但不给来访者提供一杯清茶,其实也是失礼的。“一个水杯引发的纠纷”说到底,其实也就是道德范畴内的小摩擦,根本无需警察介入。遗憾的是,河南睢县这位30多岁的乡长在和60多岁的农民发生肢体冲突后,不但喊来了警察,而且将该农民拘留7日。 乡长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呢?他本人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如果是老百姓之间,这类小纠纷就算了。但这件事如果不拘,我将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干下去”。我们虽然不明白“拘就能干下去,不拘就不能干下去”的道理,但却能明显听出“乡长大人认为农民大伯触犯了他的官威”的画外音。 古人云:其身正者,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某些官员如果只注重自己的官威,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一个水杯就和老百姓发生肢体冲突,我实在不明白,这样的官威离古代的“闲人回避”招牌有啥区别?

事实上,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群众批评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反复强调,要尊重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某些官员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学呢? (新华网·丁雪辉) 答案2:《乡长的水杯,动不得?》 一个水杯引发了一起纠纷。河南睢县一农民找乡长说事时,拿起办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不料这是乡长的“御用’’水杯,乡长立即喝止。两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肢体冲突,随后,乡长喊来警察。农民被拘留7日。 当时的场面估计不会很和谐,土地被非法征用三年要不到补偿款的农民已经无路可走,难免有点豁出去的味道,不然也不敢来打扰日理万机的乡长大人。日理万机的乡长大人面对这样的小事小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于是围绕一个水杯两人矛盾升级,甚至于肢体发生了一些不太友好的接触。结果是乡长大人一个电话召来了派出所的警察,农民兄弟只好委屈地在局子里蹲上几天了。

两人都坚称是对方先动手,在没有监控各说各话的情况下,警察同志当然也无法分辨是非曲直,不过这并不影响其“秉公’’执法。请注意,这个“公”不是公平公正的公而是公家人的公。同为公家人,同饮一桌酒,不护着兄弟都对不起头上那个国徽了。

大家争的是水杯其实又不是水杯,老农争的是一口气,这口怨气闷在心里总得有个发泄的渠道,乡长大人争的当然是做为官员的威严,不然哪至于一句话就要冲上前去——忘了交待一下,别拿乡长不当官员,带了个乡字你以为就是你乡里乡亲啊。人家乡长说了,如果是老百姓之间,这类小纠纷就算了。但这件事,不拘留这敢于冒犯天威的老农,他将“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干下去”。 这话真是耐人寻味。老百姓之间可以算,老百姓和官员之间不能算,为什么不能算了?如果算了为什么就干不下去了?是因为乡长大人觉得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扰了还是觉得自己的官威被冒犯了?恐怕是后者吧。被冒犯了官威的乡长大人自觉从此抬不起头来了.以后再拾起官威别人还能当回事吗?没有官威这工作还怎么搞? 所以这事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料的,冒我天威者杀无赦实在是一些官员奉行的通则之一,什么跨省追捕、诽谤政府罪等等都是这条通则的具体实践而已。水杯在这里成了一种象征,象征权力的高高在上不容侵犯。一些官员对于治下的百姓,容忍程度也就是一只杯子而已!

官员威严太盛,老百姓的尊严又该到哪里去找呢?(新华网·方小晶)案例分析 1.200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挺进映秀》,分析这则广播新闻的特色。 答:①题材重大。“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道路中断、通讯中断,震中汶川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那里的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②独家首发。这篇消息的播出时间是2008年5月14日13时47分。这是全世界最早从震中映秀发出的现场报道,使震中映秀不再是“盲区”和“孤岛”,对抗震救灾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彰显了广播媒体在应急突发争件中的社会责任。③现场直播报道。记者通过手机从新闻现场传递出最及时有效的信息。其中救援部队驰援映秀、震中灾情、直升机开始转运伤员„„这些信息“含金量”极高。④记者播报准确到位,一气呵成,传递所见、所闻、所感,既有对现场环境的准确描摹,又有对新闻细节的到位捕捉,令听众“身临其境”。 2.针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的广播信息《翱翔雅典,跨越历史》,分析这则广播消息的特色?答:这篇现场报道完整、流畅、生动地记录了我国田径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 10米栏冠军的全过程,特点鲜明,令人回味。

①结构完整、引人人胜。记者紧扣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将报道分成几个部分:背景铺垫、比赛解说、现场描述、赛后点评和采访。整篇报道一气呵成而又层层递进、高潮迭起。②突出细节、刻画丰满。记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用细节勾勒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抓住了紧张赛场气氛中刘翔心理状态的变化,比如“刘翔做了个深呼吸”、“刘翔向场下的观众挥手致意,并不断地把我们的五星红旗展示给全世界的人们”等等,笔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③情感真挚、表达流畅。由于整篇报道都是在现场完成的,记者的情绪紧扣现场气氛,感染力强。例如刘翔夺冠瞬间,记者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达到顶峰;看到刘翔跑到自己附近时记者不禁喜极而泣,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

3.中央电台2005年《中国珠峰测量队成功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现场记者发回的录音片断,分析这则广播录音的特色。答:(1)消息以时间为主线,结构清晰简洁,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同步行进感;(2)新闻内容全部来自第一新闻现场,后方编辑只做简单剪辑,没有任何修饰;(3)音响生动真切,逐一表现了记者和各方人士的紧张、疲倦、激动、关切、兴奋等各种情绪,听众通过电波能够听到10级大风的呼啸,听到队员沉重的喘息,听到测量指挥的每一个细节,如身临其境,真实可信,可感可叹。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除去所有修饰、还原真实生活的新闻带来的是更多的震撼和表现力,这是记者采访工作的一次回归,也是广播新闻的一次重大突破。

4.根据中国新闻奖作品《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分析这则电视消费的特色。答:①这条新闻全景式地记录了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②新闻采用大量同期声,真实全面地展现了总书记在灾区现场与受灾群众、救灾官兵和干部的互动交流情况,胡总书记对受灾群众及时救助的急迫心情,对失去亲人痛不欲生群众的体恤安慰,对战胜灾害的必胜信心都体现在新闻当中。③新闻点面结合、客观全面、真实生动。新闻镜头语言丰富,剪辑流畅贴切,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可视性。④新闻所展现的总书记决战千里的必胜信心激励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敢地战胜地震灾害。社会效果良好。

5.请分析一组新闻在编排上的特色,并分析其优劣(聚焦立法听证:本市举行首次立法听证„„简讯:土耳其直升机坠毁,5人死亡)?答:这期《交通新闻》的栏目编排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节奏感强,是一次编排得比较成功的节目。它在编排上有以下特色:①突出重点。这期交通新闻把头条的文章做足,从不同角度用四条报道来聚焦“立法听证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使节目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抓住听众的注意。中间关注无障碍的录音新闻配发了短评,形成整个节目次重点。②节目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搭配合理。这期节目体裁涉及口播新闻、录音消息、短评、简讯,多式多样,内容上也做了精心安排,头条一组报道聚焦立法听证,中间两条配合式报道关注无障碍问题,通过配发短评深化报道的力度,然后三条关于交通的报道把最近的动态体现出来,最后用四条简讯结束,这部分节奏快,信息量大。从整期节目看,前半部分重在深挖,后半部分短平快,一张一弛,在重点突出的同时,兼顾一般,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③突出广播特色,优化稿件配置,这期节目有两个录音消息,体现了广播的优势,而录音消息的位置也经过了精心安排,穿插在节目中,有利于调节听众的收听状态,中间三条最新动态内容均是工程进展,最后三条简讯都是关于事故的报道,使非重点信息的报道也有了一定的集纳特点,使节目的整体性加强,让听众感觉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结构严谨。

6.分析《教育资金滞留挪用严重、财政局长却在全省教育会议酣然入睡》这则广播消息的特色。答:①以小见大,在会议中捕捉特殊的有效信息,反映重要题材。通过批评某些人的不良行为,凸现“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要体现在行动上,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这一深刻的主题。②作品短而精,批判问题如匕首尖刀。在短短的1#30秒钟内,有场景、

细节描写,让人如临其境,可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题范文第6篇

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电视节目的三个层次: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

广播节目的类型:(按内容性质)新闻类,文艺,体育,财经,科技(按内容结构)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播出时间)定期节目,特别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语言:新闻播音语言,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音乐:音乐节目,节目音乐,实况音乐。音响:实况音响,音响效果。

电视传播符号: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电视影像特征:1.再现性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4.限定性显示空间5感性的符号形式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2画面构图3光线4拍摄角度5运动镜头6景别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的画面、同期声和文字解说要紧密配合、协调统

一、互为补充,共同为电视新闻整体服务。声音符号组合的基本原则包括:1指代对象保持一致2声画主体灵活组合,发挥各自特长3信息广播相互补充

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4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

广播劣势: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信息符号单一,容易产生歧义3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优势:1.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2真实再现,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强 电视劣势: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长于展示而拙于阐释

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

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按照内容性质,可分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典型性报道。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由主持人、嘉宾在演播现场围绕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来表现节目内容的一种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叙述、边采访、边录制的新闻报道体裁,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

连续报道:根据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跟踪性报道的一种体裁。 连续报道的特点:时新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广博性、显著性

连续报道采写的要求:1新闻依据的不断添加和变动2递进式报道的方式3节奏把握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系列报道的特点:1主题同一性2信息密集化3信息传播广博和传播效果显著 系列报道采写的要求:1精心设计系列2立体开拓3以小见大

深度报道: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较之其他媒介更具时效性2可以谈话形式展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3具有声、画等多元信息符号,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更能以情

动人。

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1突击性2灵活性3广泛性4持续性

新闻采访的难点:1既有速度又有深度2快速准确3生动形象,不允许任何虚构4现场报道难度更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性: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信息量更加丰富2时间同步性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5对设备依赖性强6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新闻线索: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特点:1比较简略,完整性差2时间短,稳定性低3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新闻线索来源:1(生活渠道)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2政府渠道(会议、文件、简报、政策和领导讲话)3(受众渠道)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从其他媒介获得。

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确立选题的标准:1新闻价值(新鲜、重要、显著、接近、趣味)2新闻政策(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方法:1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步骤:1对报道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现场观察特点:1.直接性2综合性3客观性4经常性5敏感性

现场观察内容: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态势2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氛围3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现场观察注意: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2开拓观察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3确定恰当角色定位4把握开机时间,要有预见性

采访对象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

采访前准备的必要性:1缩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2能够按计划办事,提高工作效率3遇到困难或意外,能胸中有策

采访准备的内容:1搜集背景资料2掌握相关政策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5制订采访计划6物质技术准备

话筒采访要求:1消除现场干扰因素2语言精练易懂3话筒采录声音自然清晰4记者应有镜头意识5一次最佳原则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

广播采录的要求:1音响的真实2力求自然3尽量清晰4捕捉特点5掌握采访主动权,控制采访节奏

电视摄录的要求:1调节拍摄距离,恰当运用景别2选择拍摄角度,准确表达新闻内容3注意用光控制,巧妙运用光线4运用长镜头和镜头运动 电视摄录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3准确性原则 电视摄录方法1挑2等3抢新闻

景别:指被摄主题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是电视画面重要的造型元素之一。

远景(广阔),全景(全身或全貌)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特写(人物头像或对象局部)

写作要求:1符合媒体特点(快速、线性传播、受众广、具体形象、转瞬即失)2用事实说话(典型事实、场景说话、背景材料、同期声)

用事实说话的原因:1由新闻特点决定,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载体2符合人们认识规律3符合受众接受心理,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4事实比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2层次清楚3核心信息处理

新闻背景: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包括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背景材料的作用:1说明解释,使新闻通俗易懂2揭示事物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表达不便言明的观点5为新闻注入内涵,使其更可读。 导语: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以简练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分为直接和延缓类型。

导语的特点:1选材精粹2具体形象3简短精练4照应主体

广播电视消息:广播电视媒体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广播电视消息的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4金字塔式结构5散文式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1立体化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和播出方式多样性4表现功能多样5信息容量大6思辨性

新闻专题结构:1纵式结构(时间认识顺序)2横式结构(拼接)3递进式结构(现象本质)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做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

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

现场直播的主要特点即时性,直接性,参与性

现场直播的要求:1题材重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2精心策划,制订详细可行的报道方案3具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支持4具有一个高素质的合作团队

现场直播作用:1通过快捷的现场直播,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2有利于媒体扬长避短3使观众感受过程,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利于争夺到广泛的观众群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新闻编辑的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4保证有效传播

新闻编辑工作流程:1确定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2修改稿件,制作标题,编排及确认播出形式3按照不同栏目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4搜集反馈意见,调整改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栏目的受众定位2把握受众需求3明确栏目整体层次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日常作息时间做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特色和风格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而做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1确定报道中心与重点,制定报道时机、规模、方式等策略,安排选题计划,和对重点选题具体规划,组织实施2大型报道活动的策划,包括重大新闻现场直播及各种较大规模的报道活动

编辑修改稿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1修改本身存在问题或不负责栏目定位和传播意图的节目稿件2修改事实差错和思想政治差错,达到事实准确,立场正确3修改辞章,进行加工。

音像编辑: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新闻节目音像编辑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逻辑性原则5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1音响早出,以音响独特的声音吸引听众,引起注意,增加生动性2关于主题和事实的,尽量用音响说明,形成强烈的现场感4保持音响在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不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常用编辑手法: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等

电视新闻影视组接常用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镜头衔接流畅

5转场自然

新闻栏目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根据媒体、栏目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成一个栏目整体。

新闻性栏目分类:1消息类栏目2专栏型新闻栏目3专题型新闻栏目4杂志型新闻栏目 栏目编排注意:1良好的大局观,站在时代高度和人民群众的立场给新闻以准确的传播价值定位,以此编排新闻节目2遵循节目编排内在规律,有重点,有目的性3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编排技巧:1突出重点(选择好头条新闻,提高重点新闻的“量”,采用直播报道-即时访谈和组合报道)2优化组合巧妙安排结构(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合)3巧妙安排结构(峰谷技巧,节奏,分段)4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风格统一

新闻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a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b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意见)2传播目的不同(a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b满足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及话语权)3传播方式不同(a强调用事实说话b直抒胸臆)

新闻评论特点:1新闻性2时效性3政治性4广泛的群众性5论理性6前瞻性

新闻评论功能:1解决功能,阐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促使广播干部群众的统一行动2表态功能,帮助党或者政府表明立场和态度,代表媒体发表看法3深化功能,透过问题看本质4引导功能,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和受众思想5协调功能,平衡社会心态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更具时效性2平易亲切3生动形象

论点: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或提炼。论点的要求:1观点正确2立论鲜明,论点明了3新鲜独到4论点集中论据: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的要求1真实2精当3新鲜

论证: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舆论监督节目: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个人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的作用: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群众参与社会事物的热情,有利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维护社会各成员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宣传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改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弘扬正气,倡导先进,为我国和和谐社会建设及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舆论监督节目要把握的原则:1坚持建设性监督2科学监督3依法监督

论证的方法:1据事说理,依托一定事实材料引发议论、说明或证明论点2对比说理,通过同一事物今昔前后变化对照或不同事物的对比,显示事物是非曲直,表明媒介的意见,提供给受众思维空间和思考余地。3辩论说理,通过不同意见的论辩,达到辩证然否的目的4算帐说理,引用数据和推演数据,使评论具有逻辑力量。 与其他媒体评论相比,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如何体现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电台、电视台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具有突出的新闻性和政治性。与其他媒介新闻评论相比较,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更具时效性。这与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速度快、制作工序较少、流程较短密切相关2)平易亲切。广播电视媒介在新闻评论中一方面可以吸引广大受众参与评论,让受众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评论的语言也更加通俗化口语化3)生动形象。广播电视媒介可以通过多样性的信息符号 (声音、图像)交代背景、再现时空、营造气氛,使评论更加形象、生动。

编后话的作用:1提示说明2评价表态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新闻领域中的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新闻述评的类型:1工作述评2形式述评3事件述评4思想述评

新闻评述的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新闻评述的写作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谈话类评论: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

上一篇:新闻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下一篇:系统工程质量保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