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

2024-07-13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智慧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一个智能城市的本质是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强大整合, 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基于信息资源的新兴的城市资源体系, 并实现城市的安全和高度的有效运作。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新方法, 智慧城市毫无疑问是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无论是集约的还是生态类型城市, 与智慧的金钥匙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安徽省北部的一个区域中心, 蚌埠市承载着6个主要职能:金融服务、商业物流、教育技术、医疗服务、综合运输和旅游分销。安徽省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了蚌埠市在安徽省北部的中心城市位置, 这致使安徽省北部经济崛起, 同时又为蚌埠市的未来发展规划指明了大致的方向。如何利用这个机会, 充分利用蚌埠市的优势, 将其打造成为真正的智慧城市是蚌埠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蚌埠市必须考虑将建造智能城市作为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目标, 作为经济转型、工业现代化和城市更新的新引擎, 不仅要抓住城市的魅力和城市的生态, 还要抓住智慧之城的灵魂, 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成功打造智慧蚌埠。

二、蚌埠市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安徽省参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 建设独立自主创新试点地区。随着经济发展, 蚌埠市的资源和运输、工业和技术优势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步入新的高度。蚌埠市积极开展城市管理、教育和医疗服务、保护环境、食物和医药等促进建造项目, 为了建立完整的智慧城市区域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以完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 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的管理, 增强城市辐射的承载能力和力量, 增强驱动力和影响力, 促进城市功能的现代化。与此同时, 蚌埠市政府鼓励建造智慧城市, 在禹会区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建设中, 在城市管理、改善生计和工业发展以及促进“城市公共区域平台”的基础上, 实现了智慧禹会项目。智能社区系统和智能政府系统以及智能校园系统等建筑项目已经在2015年年底完成, 同期还建造了一些具有推广和复制效果的智能城市示范项目。

集约强度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高增长和智能增长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智慧城市的规划必须反映出密集增长和智能增长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 蚌埠的城市面积约为957平方公里, 占其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统计, 目前蚌埠市的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为120万。随着美国波特兰人口增长的强劲增长, 以及2%的增长状态来看, 蚌埠的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改变, 以避免不可原谅的历史错误。在这方面, 蚌埠市借鉴了过去的城市发展经验, 以及国外的高增长和智能增长的概念, 充分体现了现代、集约化、高效和可持续的规划要求。

三、智慧蚌埠经济的发展对策探究

(一) 明确智慧蚌埠发展方向

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根据城市的性质、特点、功能和历史, 以及对长期发展的制度保障, 这其中包括了确定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及城市建设的具体规则。蚌埠市要想建立各个领域能够全面执行的规划活动范围, 首先需要灌输给市各部门相关概念, 以促进分工和协调城市发展的智能走向, 突出城市特点。

一个城市功能的精确定位是城市空间规划工作的先决条件, 并明确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蚌埠市市委、市政府、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领导人都集中在如何发展、准确定位蚌埠市发展方向做出积极的探索。“钢铁城”、“玻璃城”、“汽车城”、“电子城市”和“食物城”的概念充分表达了城市居民的良好愿望。然而, 实践告诉我们, 城市的功能定位应该基于当地的现状和周围的环境, 并遵循从事实中寻找真理的原则。蚌埠市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是安徽北部一个重要的贸易物流中心, 也是安徽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商业物流中心, 以及科学和教育文化中心。目前蚌埠市的经济结构是不合理的, 次级生产的比例明显较低, 然而强大的工业是经济的基础。蚌埠应侧重于发展和扩大工业区块发展建设, 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基础, 从一群大企业的工业园区出发,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 并继续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和改进传统产业, 如建筑材料、纺织品、酿酒、烟草等, 加强精细化学品、设备、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 加强光伏和生物产业建设, 总体上提高工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质量, 充分发展了工业经济。

(二) 以市场需求推动智慧蚌埠发展

市场需求是支持蚌埠市作为智能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依赖于市场的无形的手。通过分配市场分配资源的作用以及杠杆效应, 如价格杠杆和自由竞争, 蚌埠市可以创造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智能应用, 并培育新兴市场, 与此同时还拥有广泛的增长前景。首先, 为了澄清蚌埠市政府在建设智能城市方面的立场, 必须消除对政治表现项目和形象项目的误解, 为智慧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 在规划和应用之间建立有效地联系。其次, 蚌埠市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市场的地位。企业的智能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控制成本效益以及面向市场的竞争计划鼓励了企业与发展项目的执行前景广阔, 诸如运输、医疗服务建立传统工业的需求。最后, 智慧城市的应用必须集中在人民和人民的生计上。一方面, 它完全理解并传达了公民的感受, 并简化了在网上使用智能项目的目标, 以简化界面、功能和功能人性化。另一方面, 蚌埠市可以利用推广、多样化和工业化的手段, 引导公众认识和使用智能项目。

(三) 建立皖北地区协作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和一体化的整合, 由该由蚌埠市政府部门组成的“信息”, 通过智能资源整合了中国联通的“信息岛”, 有效地解决资源分散、分离和城市运营管理的模式。首先, 从技术上讲, 蚌埠市需要实现工业标准的统一和标准化。目前,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缺乏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用于高频, 但在临界波的关键领域, 标准仍由外国组织控制。在没有标准规范的情况下, 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架构标准, 实现系统间技术的集成和信息共享, 尽量减少信息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促进政府、企业和专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促进执行标准和技术标准。

蚌埠市迫切需要加强与其他智慧城市之间的合作, 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加强中国的声音和倡议, 以发展诸如互联网、云计算和3S等智能城市标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当中, 要注意高水平的初步规划, 澄清城市各部门的活动范围和责任, 以促进劳动分工和合作, 并协调对智能城市建设的兴趣, 避免自我构建系统。与此同时, 智能城市的建设应该整合和巩固各部门现有的计算机化成果, 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在管理方面, 改善城市的综合管理和运营系统, 并建立横向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以及城市部门之间的纵向一体化。

(四) 变革蚌埠市治理模式

智慧城市可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 提高城市适应人口密度的能力, 从而抑制城市地区的扩张, 并减少当前大城市的“主要疾病”。例如, 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提高了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可达性。智能水资源和智能能源正在改善环境资源的使用。然而, 为了促进城市的协调和有效运作, 以满足城市治理的内在需求, 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 建立一个互动、高效和人性化的城市。提高智能技术效率的治理机制。智慧城市必须使用智能技术来咨询和满足公民的需要和意见, 并鼓励政府从一名指挥官转变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提供者。蚌埠市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智慧, 及时反馈外部变化公众和需求, 并提高政府效率和城市治理。城市治理必须转向自治。建立智慧运输系统的切实手段, 管理运输系统中的信息技术, 同时及时了解公路实况以及进行天气预报, , 按时间和道路拥挤状况, 决定停车旅行禁令和旅行。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 以确保智慧的治理, 治愈大城市病, 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之后,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和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城市的扩张对城市类型、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日前, 中国的智慧城市缺乏一定的功能特色。作为国内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蚌埠, 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 蚌埠市在其探索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当中, 还有很多值得创新和进步的空间。

关键词:智慧城市,创新,城市信息化,城市治理

参考文献

[1] 辜胜阻, 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5) :74-80.

[2] 钱大群.以世博为契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N].学习时报, 2010-05-31.

[3] 吴传青.区域经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57-68.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文化资源聚集以及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汇集的优势,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城市,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在国内,本课题相关研究如下:一是关于文化资源的研究。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2008]。吴圣刚提出,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2002]。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2004]。二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鱼小强(2004)认为,要形成城市反哺农村的利益机制。为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胡惠林认为,要根据区域经济存在的历史性进行区域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与空间规划布局[2006]。邱嘉锋、姚虹霞提出从文化市场培育规范、文化产业保护扶持、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集团化、“走出去”方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6]。有些学者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文选德,2002;周正刚,2009]。中宣部改革办高书生提出要加快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2010]。三是关于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针对目前城市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首先,要科学评估,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归类,准确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才能做到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其次,要利用好城市本土资源和外来资源,加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国际的文化、技术交流;第三,政府制定和完善开发城市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把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中来,发挥城市文化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防止对文化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四是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优势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上。

在国外,本课题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下半期,加速于20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始于法兰克福学派,在稍后的伯明翰学派的研究中获得了较大发展。后者使从前遭受贬斥的大众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研究成果积极地推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随着西方社会结构从工业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文化生产日益与科技融合、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市场的拓展,至20世纪90年代推进大众文化发展的理论主张转化成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国家意志,并由此促成了当今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态势。实践发展又需要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对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区域研究、行业研究、产业布局研究、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希瑟·费尔德,2002;汤姆·奥里甘,2007],等等。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研究还刚起步。所以,2012年国家课题指南应用经济第9题就定为:城市文化资源与特色文化产业研究。本课题试图在上述基础上做深入的研究,努力推出新成果。

首先,有助于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掘各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发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城市,一是有利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拉动文化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可以更好地发掘和保护城市的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活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投资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向城市聚集。四是有利于避免文化产业发展中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

其次,有助于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深入。为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一套可操作的、便捷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有助于推动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提供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二、城市文化资源和“两型”文化产业的内涵

1. 城市文化资源的内涵

从传统文化方面来看,所谓文化资源,并不仅指有形的古老建筑,还有广泛的内容。有形文化财产,如建筑、绘画、雕塑等; 无形文化财产,如戏剧、音乐、工艺技术等; 民俗文化财产,如衣食住行与宗教信仰等风俗习惯; 纪念物,如各种古代庭园、陵墓、名胜与自然景观等; 传统建筑群,如故宫等。上述五类文化资源,不仅在城市都存在,而且往往更为集中。当然,文化资源不仅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文化与国际文化。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和现代化的文化空间。

2.“两型”文化产业的内涵

“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消费方式、文化定位、社区生活、日常行为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并不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意味并预示着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理念的一次革命。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情,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两型”文化产业指的是突出生态文化和资源节约文化的一系列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数字化内容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和环境创意产业。数字化内容产业是指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这种内容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会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内容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未来更是前途无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旅行成为一种时尚,进而成为一种旅游文化。文化的核心在于寻找和创造生活中的美,旅游文化的核心是通过旅行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物质有限,创意无限。创意产业以人的创意为基础,创意的源泉是人的大脑,脑力创意是无限的。

三、城市文化资源和“两型”文化产业的基本类型

文化资源在现代城市产业形态中的基本类型有:

1.科技与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心产业,创造和垄断着世界财富的相当部分。教育同样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利用人才与文化信息优势广泛介入实业,开展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经营性、专业性活动的文化服务行业,并非指整个教育事业的产业化。教育产业是受政府和社会特别关注的特殊文化资源。

2. 休闲旅游与娱乐。这是包括旅游业、影视业、音像制品业、艺术表演业等行业在内的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的庞大文化资源。在英国,文化艺术是一个年收入近20O亿美元的大产业,相当于英国的汽车工业。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以主题公园为依托,以游览、观光、娱乐作为主体,延伸到电视、音像产品、服装等领域。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实行“十一”长假以来,数百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文化与旅游活动,不仅使旅游者得到文化与情操的陶冶,更为与旅游相关的所有商家创造了良机。

3.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这是以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为依托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在欧美国家,巨型的文化托拉斯不断出现,报纸、广播、电台之间和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形成了传播媒介集团。他们以广告业为基本武器,裹挟着巨大的资金向广泛的产业领域迈进。美国与媒介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娱乐、电信、电脑等与媒介特别是与广播电视台的兼并购买和联合成为新潮流,代表了媒介传播的网络化与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趋势;表明美国大众传媒集团已经突破平面文化与数字文化的区别,向更大规模的综合信息产业集团发展。

4.体育。这是一个新兴的文化资源,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生产销售业,还包括保健运动、体育表演、体育设施、体育信息、彩票业、门票收入、电视转播等。体育成为产业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文化产业年产值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体育活动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现代广告的载体,体育产业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它是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的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

5. 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文化和科技相对发达并将更加发达时期的产物,是作为文化相关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之产业链高端而出现的。正因为创意产业重在提倡将既有的和新兴的具体产业上游创意研发部分进行剥离做大,将中游生产制作部分进行外包转移,将下游营销服务部分进行遥控拓展,集中精力以版权贸易、知识产权交易、专利售卖交易等为依托,以高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为卖点,将上游创意部分直接纳入到产业化、市场化轨道。目前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对创意产业的内涵、范围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我国目前把创意产业分为三个大类,它们分别是,与文化等相关的创意产业,与通讯和网络相关的软件、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咨询、策划、设计等创意产业。要发展创意产业,就不只是仅仅发展文化创意生产,而是追求各个行业、各个产业、各个领域的创意生产。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着力抓文化创意的研发、科技创意的研发、思想创意的研发、规范标准创意的研发,又要抓管理流程的创意研发、体制机制的创意研发、营销服务的创意研发、环境与法制的创意研发。形成所有行业、产业的价值链的高端具有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意产业侧重内容研发、技术孵化、品牌培育、创意策划、版权交易、风险投资、专利售卖。

四、城市“两型”文化产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1. 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支撑“两型社会”的建设

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全面小康方向发展,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以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为主的阶段转变,对文化、艺术、精神、娱乐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消费都和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有关,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可以打造和拓宽新的文化市场和周边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有效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微博的兴起。第二,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可以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产业特点上,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具有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立足点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是创新、文化和科技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优点,能够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作用,能够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制约,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向文化产业,因而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2.“两型社会”的建设促进城市“两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两型社会”的建设为城市“两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两型社会”战略的实施,要求配套实施产业布局的结构性调整。“两型社会”的建设要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追求更低的污染排放,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量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这就要求从政策制度层面上抑制过度消耗资源、对环境破坏程度高、经济效益不好的产业,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这就在国家层面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上为城市“两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 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和“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

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建设和谐社会。“两型社会”建设是在近年来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巨大困难,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严重透支的背景下提出的,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命题,两者背后都隐含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而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文化创意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具有不断复制、自我增值的特点,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特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低消耗、低污染,这正与“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相一致。“两型社会”通过建立对资源的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开发新型可再生资源,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以自然承载力为前提发展经济等途径,推动传统的以资源大量消耗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两者的目标都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本文为2012湖南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发展趋势,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发展趋向

1、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城市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随之而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此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才能够有效推动到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2、基本内涵阐述

在国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通常是政府公共行政所提供的相关设施,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到了一定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的主要机构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还提供私营部门,社会企业等,一般三种机制提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1.政府中的公共部门直接提供到了相关的服务设施;2.政府补贴私营部门提供到了公共服务设施;3.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融资,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监督。我国的城市住宅区规划和设计规则中把公共服务设施定义为适应人口规模或住宅规模的所有设施的总和,可主要是为可以满足到了所有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到了一个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业的支持载体,它一般是指城市区域空间和公众在城市地区的教育,体育和商业等城市社会基础设施。交通版系统将可达权性的基本含义与个体在空间中移动的能力联系起来。一般来讲,可达性是指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当人群或企业到达的地方能够进行对自己比较重要的活动时,他们在此所获得的机会就是可达性力求概括的含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是社会公共产品中的类别。国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由政府部门主要提供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并未在学术界统一。一般来说,在外国文学中,它通常是指具体规划概念和规划目标。依靠某些技术手段,它系统地安排,设计,结合和分配特定城市,城市地区和城市的住宅区或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它是一个由公共服务,线路,地区和网络多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多目标系统,符合公民的最大公共服务需求。

3、国外研究进展

可达性研究的主要模型有传统的引力模型、效用模型、活动模型、等时线模型等。其中,等时线模型也是该决策分析中的常用技术方法。等时线模型以时间地理为框架,用时间成本来衡量时空可达性。

以面向服务需求为核心建立等时线所反映的是某一类POI的整体可达性,而非局限于特定点,同时在可视化表达上具有优势,例如其形状、疏密变化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信息同时相较于分區统计图的可视化方法,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局变化特征,而相较于热力图,又能够更直观地量化研究对象的数值变化。

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影响因素分析是选择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模式。在规划和分配公共服务设施的前提下,Fierflyph研究了公共投资政策选择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配的影响,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投资的重要因素。Belerrkip等人研究了公共服务设施(如纳卡拉居民)在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影响,如公园,文化和娱乐,发现使用集团特征和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有着一定的影响。OhnicArruthers等人按照1982年至1992年的影响进行了对美国城市公共服务开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密度是城市化地区的空间扩展,行政部门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有很大影响,空间可访问性是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分配中最有效的测量工具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典学者已经开始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影响因素和可访问性测量等都展开了研究。Mitchel Langford(2008)使用两步移动搜索分析方法来研究交替人口对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影响的测量模型,并将加迪夫作为南部南部南部的实证领域。使用了一些在城市中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见性变化,结果表明,区域密度模型往往会显示低可访问性分数,但具体模型取决于本地因素,模型假设和方法。Rashed Al试图研究孟加拉国达卡市贫困城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弱势城市穷人,无论是普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还是服务个人群体和身份,公共服务设施都可以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它们是否科学合理,为公众提供参考服务设施配置评估提供了有力的衡量标准。当前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逐步进入分配后效益研究阶段,可达性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多。当前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研究也进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后续效应,并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进行研究。麦卡利斯特提出,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的设计中,规划师应当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建立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与公平评价指标。

4、国内研究进展

分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分配和发现现有分配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佳配置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学术界主要研究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配的分类,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广州为例,高俊波和其他人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生态学。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社会分化特征,在不同社会群体的住宅单位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和可访问性存在了一定的差异,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和可访问性完全一致。本文研究了杭州城市社区服务设施现状,并发现杭州城市社区服务设施有一些问题,如社区建设和规划之间的断开,社区建设和管理,社区不满等,为此建议加强社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李微通过对规划指标的对比分析和现状分析,分析了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划指标的分布相对较低,缺乏理念灯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从澄清项目、统筹规划、完善建设机制等的方面加强到了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气候等的一些自然因素。

5、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趋向

5.1、加强公共服务空间规律分析

在过去,在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数据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一直是基于宏观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服务设施可以被视为城市社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城市社会服务业的基本材料载体之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会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在未来,有必要专注于各种类型的共同服务设施中各种类型的共同服务设施的聚合影响。需要特定人口要求的空间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所需的空间。尽管如此,在实践中,可以使用空间配置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法认知的配置中不断深化。

5.2、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评价

为可以确保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必须与房地产的需求相结合建立和实施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应用绩效评估系统,可以定期提供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判断和分析数量,质量和特定内容。还有必要通过问卷或社会访谈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需求,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需求,并调查当前的设施满意度,而不仅仅是目标配置方案,这将有助于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配置系統,为当代居民提供到一个良好的公共服务空间,才可以满足到了人们在设施配置中的个性化需求。

6、结束语

由上可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过程中应当要具备科学合理性,其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为此有关人员应当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到相关措施,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最终才能够确保到配置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代兵. 大都市乡村公共服务可达性评价及空间治理启示--以上海市青浦区203个村居单元为例[J].  2021(2019-4):8-13.

[2] 谷晓坤, 庞林芳, 张正峰. 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J].  2021(2014-7):71-75.

[3] 矫德阳, 原源, 江文亚. 城市更新中的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城区为例[J].  2021(2016-21):63-66.

[4]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以广州市为例[J].  2021(2011-8):55-61.

[5] 浩飞龙, 王士君, 谢栋灿,等.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长春市商业中心可达性分析[J].  2021(2017-2):68-75.

[6] 殷为华, 刘爽. 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21, 36(6):7.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状况

陕西省是中国在西北地区的重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对于维护中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 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使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但地方政府干预的负面因素也使陕西的区域经济在不断发展扩展过程中, 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从人均CDP角度分析, 陕西省从1990年至2016年, 全省CDP的极值从以往的404.30亿元增长到19399.59亿元;人均GDP的极值也从1219元增长到51015元, 分别增长了46.98倍与40.8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极差也1990年的1175元, 增长到2016年的284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极差从1990年的360元, 增长到2016年的9396元, 分别增长了19.20倍与25.10倍。关中、陕南以及陕北三大区域的人均GDP极值也从1990年的580元, 增长到2016年的24273元, 扩大了4085倍。

从区域投资角度分析, 陕西省2016年的全社会固定投资额为20825.25亿元, 在“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以及陕北转型持续发展”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下, 区域投资逐渐呈现陕南迅速、关中稳定以及陕北下降缩窄的局面, 其中陕南区域经济投资增幅了24.5%, 较2015年高出了1个百分点;关中区域经济投资增长了13.5%, 较上年增速提升了7.2个百分点;陕北区域经济投资收窄下降了2.5%, 同上年相比收窄了将近3.7个百分点。

从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角度分析, 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表明, 到2016年底, 陕南、关中与陕北为22:46:42。截止到2016年, 不同区域的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与医疗人员大体情况是, 陕南区域为50和59;关中区域为65和77;陕北区域为57和69, 从中可以看出, 陕南区域不管是在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上, 还是在医疗人员上, 均较其余两地服务水平要滞后。同时,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 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费用要比城市地区高出近4倍, 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几个省份, 且这一收入差距明显高于国际相关警戒标准,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加大, 已经成为陕西省重点关注问题。

二、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原因分析

区域条件、地域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 是导致陕南等陕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从整个陕西地域格局来看, 关中是内地与西南、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等的重要衔接地,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加上其本身就是西北区域极为稀少的平原地带, 为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相较而言, 陕北自然资源丰富但交通体系建设过差, 而陕南物资丰富, 但多山路, 交通也极为落后。另外, 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制定上存在的地域歧视性, 低投入与地区自身的发展滞后性, 也给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再加上陕西地区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区域先发优势与循环累积效应, 关中经济显著性高于陕南与陕北两地, 积累能力的差异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区域经济差距。

三、实现陕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一) 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机制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区域经济间的不平衡性, 为了将区域循环积累效应降到最低, 政府要提高对欠发达地区政策与物资的投入倾斜力度, 提高欠发达地区整体产业密度, 陕西与陕南地区政府要与相关机构协商交流, 根据地区优势特点与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投资, 加快对基础公共设施与交通体系的建设, 并适当提高陕西欠发达地区财政支付转移能力。

(二) 发展优势资源与特色产业

地域的发展关键在于构建系统完善的对外输出基础产业, 而这是建立在对本地优势资源的挖掘利用程度以及优势资源产业链条上。陕西在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优势, 如大力扶植秦巴山的药材种植业, 发展西商旅游产业等。同时, 要构建产业联动机制, 塑造不同地域的标志性品牌, 带动周边以及整个区域的发展, 形成产业联动发展体系。

(三) 强化区域协调互助合作

陕西在发展中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将资金逐步引入欠发达地区, 逐渐形成区域协调互助共赢发展模式, 不仅要全面推动不同区域要素间的高质量流动, 构建资源共享互补机制, 尤其是在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沟通合作, 逐渐消除区域产业发展壁垒, 并且要提高对口区域经济发展支援,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构建陕西省内不同市县间的对口支援体系, 以关中与陕北经济发达市县为主, 带动陕南地区经济欠发达市县经济发展, 建立结对一对一帮扶关系, 互惠互利, 逐渐形成区域协同发展良好态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当前陕西经济处于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 但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发展差距, 所以陕西需要充分发挥地区政府扶持与引导作用, 提高对欠发达地区政策与物资投入倾向性, 强化区域协调互助合作, 从根本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中央集权逐渐向地方下放进程的推进,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干预作用日益增强, 为地方政府成为市场经济独立决策权力主体提供可能, 但受地方要素差异性、地方政府政策发展侧重点等因素影响, 地方政府在经济干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一发展大环境下, 如何有效缩短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构建特色化产业链条, 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已经成为当前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就是基于当前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 积极探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旨在为实现陕西省区域经济长久稳定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陕西省,区域经济差距,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凡斌, 陈胜东.新时代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J].企业经济, 2018 (3) .

[2] 杜传忠.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理论学习, 2017 (6) .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经济贡献;制约因素

一、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潮流中,武汉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个体到企业,从企业到集团,从个别现象到社会群体,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活动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支撑武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状态(1988~1991年)。1988年以后,私营企业、民营经济恢复发展,并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第二,初步发展阶段(1992~1996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都比较宽松,市场经济刚刚提出,大量的市场规范尚未建立,改革的各项环节和政策措施还没有配套,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这一阶段,武汉民营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观念方面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以往所说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有益补充”了,并把继续扶持和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这就为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历史性机遇。在十五大的推动下,武汉的民营经济步入提高发展阶段,经营范围有所拓展,部分企业已逐步向技术型、专业型、外向型、集团型发展。从1997年到2003年,武汉的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额七年增长分别超过了2倍和5倍。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跨越上,而且表现在质的飞跃上。目前全市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上100家。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3%,比上一年增加0.7个百分点,有力地显示出其他经济形式不可比拟的潜力和活力。

二、武汉民间投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对武汉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1991~2003年,全市民间投资(见表1)累计1443.67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59%.而在2003年则达41.69%,已成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但是,与沿海城市特别是一些民间投资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武汉民间投资无论是在总数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仍有明显差距。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启动,武汉加快民间投资发展步伐,更具迫切性与长远的战略意义。

2003年武汉民间投资的四项构成情况是:集体投资20.78亿元,私营、个体经济52.27亿元,联营经济6.30亿元,股份、有限公司189.55亿元。由于个人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建房,因此,武汉民间投资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比例有待提高。

武汉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提高。从反映民营经济贡献率高低的几个指标(见表2)表来看武汉民营企业占全市比重和地位,从中可看出民营经济对武汉工商业发展和市民就业的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已成为市民就业的最主要渠道,民营商业2003年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89.94%,民营工业比重到2003年占到全市的63.7%。

个体、私营企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1997~2003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稳步提高,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有所发展。基本上保持了第一产业呈下降、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态势,2004年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767.32亿元;在从业人员上,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为5%以上,成为个体工商业的主导产业。私营企业情况更为突出,第三产业企业户数以年均23.87%的速度快速发展。同样,投资人数、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的比重第三产业均居各产业之首,第三产业也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主导产业。

目前,武汉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四个行业占比分别达到30_2_%、25.6%、22.6%和15.70%,总占比达到94.1%;而带有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仍属空白;金融保险业的民间投资仅占0.1%。这说明武汉民间投资的结构不尽合理,还需要在大力促进的同时积极加以引导和不断拓展领域。

因此,武汉民间投资的全貌可概括为:已呈现出总量扩张、民资投入逐渐旺盛、规模优势开始形成、对社会贡献较为显著。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内陆意识的影响,加上国家的政策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武汉的民间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相关政策也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三、武汉民间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瓶颈约束。当前,中央正采取适度紧缩银根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这一政策对于武汉市的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银行信贷规模没有增加,而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又进一步扩大,最少的时候,银行贷款占企业总资产份额还不足10%,“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据了解,由于武汉市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尚未形成。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是“资信等级不够”;二是“贷款手续烦琐,效率太低”;三是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等。武汉市虽然已有10多家担保公司,但担保基金本身资金规模很小,总量不足3亿元,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增加和成长,银行贷款日益呈现“僧多粥少”之势。

2.单体规模仍然偏小,民营投资投向比较单一。民营投资项目多,大项目少。200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民营投资项目有上百个,占规模以上项目的54.4%,但只占规模以上项目在建规模的30.61%。民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只有规模以上项目平均规模的33.48%。目前,武汉市民营投资投向仍主要集中在投资量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竞争较激烈的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业、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而较少涉及电子、通信等高新科技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投

资领域。2004年上半年武汉市规模以上民营投资中有39.16%为传统工业投资、17.27%为房地产开发投资。

3.企业文化的制约。武汉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仍处在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四大问题。一是漠视企业文化的作用。由于武汉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阶段,对企业的赢利能力更为关注,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则边缘化了。调查显示,只有2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7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二是企业文化定位模糊。武汉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小规模生产向规模生产、专业生产或多元生产逐步演进的,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规划,更没有长远的文化定位。他们功利地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希望马上产生经济效益。殊不知,企业文化定位需要稳定的内核,如果为了赶时髦而不断改变文化理念,企业最终只会像“流星”那样陨落。三是对武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够。武汉的民营企业往往直接搬用缺乏个性的“现代理念”,无非是“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之类。其实,富有武汉特色的文化定位更能提高企业的融合性和凝聚力,更有利于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四是文化培育程度肤浅。培育企业文化不像生产经营那样有有形的产品和具体的标准,于是最常见的培育方式就是宣讲和培训,虽然形式上挺热闹,但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4.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政策执行环节存在障碍,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执行难问题。政策执行障碍的主要表现有:(1)政策执行人的思想障碍。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好坏取决于落实政策的部门和落实政策的人,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乡镇办事处工作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基层干部的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明哲保身、不满现状、一刀切、捞取好处、实干孤独等。急于求成:大多数人想把民营经济政策落实好,但由于急于求成出政绩,落实中往往陷入盲目性,各乡镇互相攀比,民营企业户数不断增加,效益不见增长。明哲保身:有些人为了铁饭碗,上级让于嘛就干嘛,发现问题(如民营项目违规操作等)不敢抵制,干一天算一天。不满现状:由于民营企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干多了挨批评,不干也挨批评。一刀切: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各取所需地执行《贷款通则》,中央宏观调控,银行贷款不管是否合理一律紧缩,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被迫停产。捞取好处:有些人(尤其快退下来的)千方百计想捞好处,故意给民营企业设卡制造障碍。实干孤独:有些人却想认真落实民营经济政策,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但这样做工作阻力极大,往往受孤立,事倍功半,有苦难言。(2)政策执行人的作风障碍。调查表明,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与政府平等交流的机会太少,平常被动服从管理,有事“烧香拜佛”,逢年过节方方面面都要打点;有些乡镇干部分头包抓企业,被抓企业就成了他的政绩工程,大包大揽,全力以赴,但被包的和没人包的企业形成不平等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3)政策执行中传统体制障碍。调查显示,基层工作仍受传统体制左右,层层指标级级下压,重硬任务轻软效益的基层干部占90%以上。他们感触最深的是难以做到说真话、办实事,只能搞形式、抓上访、求稳定。(4)政策执行中执法环境障碍。调查显示,90%以上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执法人员不能一视同仁。民营企业投资收益权屡受侵犯。正常履行合同难。

5.政府服务部门多,条块分割服务效率不高。目前,全市对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市容、街道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有20多个单位或部门,可以说政府与民营经济相联系的部门比较多,同时各自都有一些职能,这种体制所产生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性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政策的合力作用也就十分有限。另外,民营企业需要及时了解的全市经济发展重点、行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民营企业应具备条件(包括规模、资金、人力和技术等)等信息,还没有专门综合管理部门及时发布并提供。

6.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贡献率不高。2003年武汉市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比上年增长都超过20%。尽管增长速度不低,但是应当看到,武汉市私营企业户数不足杭州市的1/5,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不到杭州市的1/6,就是与南京市、沈阳市等城市相比,差距也相当显著。况且武汉市私营企业中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非常有限,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与杭州市等发达城市比差距就更大。可以说,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横向比、与武汉市做大经济总量的发展要求比,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若以此速度发展下去,必将进一步加大与这些市和地区的差距,影响到武汉市经济发展。发展速度不具有优势,经济贡献率就难以高起来,在反映民营经济贡献率高低的几个指标中,恰恰是最重要的工商税收指标,其增长率全国高达121.4%,武汉市仅为56.16%,全国增长率是武汉市的2倍,还有其他几个贡献率指标,武汉市也低于全国一般指标水平,这足以说明武汉市民营经济贡献率不高的现实。

7.市场准入受到限制,企业发展空间有限。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受限,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以及城市的煤气、自来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民营经济投资较少、比重低,由于这些行业为国有部门长期经营,非到无利可图或到经营不下去时,才考虑引入民营资本。二是在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新兴的服务行业,民营经济投入还不充分。全市民营资本长期流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领域,致力于技术密集型的国有企业因失去应有的竞争对手而缺乏市场活力。三是民营经济税收、收费实际差异明显,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成本高。四是民营经济获得土地使用权要比国有、外资企业难得多、少得多,而且土地使用费也较高。

四、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

1.确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改变把民营经济视为一般经济增长点或仅满足就业需要的片面看法,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塑武汉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培育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力量。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使股份制成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使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不断技术创新,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关资料表明,在法国6%左右的技术产品创新由民营企业贡献,德国的科研成果中有70%的发明创造和最高工艺来自民营企业,意味着创新选择是民营企业发展国际趋势和长远选择。因此,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淘汰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品和设备,大力推广技术成熟,应用面广.效益明显的技术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要通过加大技改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

3.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尽快完善推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主体的作用。严格将政府投资限定在公共产品领域,引入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审计、舆论等方面的公共监督。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积极发展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机构。尽快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蕴藏的创业积极性。

4.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素质,注重可持续协调发展。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要转换用工机制,大胆实施股份制改造,挖掘人才,知人善用,使优秀人才更好把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挂起钩来。要注重人才的后续教育,为企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与深造的机会,加快人才自身知识的更新换代。同时,民营企业经营主也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信息来源,树立市场第一的意识和良好的诚信形象。此外,还要增强民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意识,要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环保的有关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要顺应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潮流,建立起企业间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加速民营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素质,保证民营企业持续协调发展。

5.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将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向民营企业提供帮助的最佳切入点,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包括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内的民营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如提供专利技术、技术咨询,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攻关,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等。

责任编辑 刘凤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 区域经济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增加,各种惠及三农的政策不断推行,这些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均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通过稳定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并最终实现农村区域金融以及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意义研究

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惠及三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配合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拓宽农业经济发展的业务范围以及资金来源。进一步的完善农村经济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来配合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可以通过利用金融服务体系的资金以及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体系向投资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基础工作的发展。

3.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机构。国家的很多政策机构,例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主要内容便是向广大农户发放国家政策补助资金,这些政策的实施,必须依靠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强化农村机构覆盖水平,可以有效的确保这些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设置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供应不足。金融服务机构设置较少,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供应紧张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较少,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断层的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由于国家对于农村经济扶持力度较强,因此部分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农村贷款业务收益率较低,因而收缩了农村贷款融资业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量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融资渠道也更加狭窄。

2.民间借贷管理不完善增加了农村金融的风险。当前农村区域内的民间借贷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但是国家在民间借贷管理上缺乏全面有效的管理体系,导致民间借贷组织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难以得到弥补。因此,虽然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资金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掣肘,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区域金融风险,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3.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这些资源的限制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其次,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虽然处于优化升级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粗放经营管理的特点,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农业科技一直属于我国科技建设的薄弱环节,各种新型科技应用推广力度不足,因而在技术知识经济时代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的风险较高,因而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出于风险考虑,各项建设未能全面开展,导致金融服务制约经济发展,经济薄弱影响金融建设恶性循环的出现。

三、农村金融服务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村经济资金供应渠道。当前我国处于工业经济支持农业发展的阶段,因此这就要求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等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并辅之以商业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机构的建设,形成具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供应渠道以及供应方式的多样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

2.重视民间融资借贷的管理,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补充。由于民间融资借贷上没有完善的管理法规以及管理办法,因此导致民间借贷缺乏政策性的引导。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民间融资借贷行为的规范、引导与控制,并充分发挥民间借贷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高的特点,通过法律手段以及政策措施严格空中民间借贷的风险,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的民间融资借贷服务体系,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增设农村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农村金融服务奉献。针对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村金融服务风险搞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多渠道融资建立完善担保机构的方式,来降低金融服务体系的风险。按照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原则,设置金融担保机构,进而借助于金融担保机构,消除金融服务体系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使用风险的考虑。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金融担保机构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借贷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资金的发放速度,并尽可能的降低贷款的收费标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贷款总额的方式实现金融服务体系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只有金融服务体系具备较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区域实现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发展。因此,农村区域的地方政府或者是管理部门应该在普及金融的风险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社会信用教育,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此外,应该注重完善农村企业以及农民的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基础。同时,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农村金融维权管理,制止金融债务逃避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优化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为农村经济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金融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强化农村金融财税支持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供给渠道等一系列方式,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管理,最终通过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王家传,梁希震,张乐柱.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上一篇:我国电力节能减排论文范文下一篇:甲鱼养殖技术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