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

2023-09-19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第1篇

(中国传媒大学,冯春海)

摘要: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形成了一个共生系统。在危机沟通过程中,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和功能失调,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媒体公信力下降,公众恐慌情绪和行为激增。在共生系统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报道内容和公众的情绪与反应。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沟通;公信力;知情权

一、危机沟通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

公共危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产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步入公共危机高发阶段:“厦门PX事件”、“太湖蓝藻危机”、山西“黑砖窑”问题、“吉林石化爆炸”、“非典”、“禽流感”……这一系列危机不断的考验和锻打中国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尤其是危机沟通管理能力。

危机沟通是指组织为了影响公众认知、态度与行为,加速危机化解,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行为和过程。它即包括媒介主导的大众传播,也包括不同主、客体间的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还包括基于复杂心理要素和环境要素的自我传播等传播形态。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沟通是影响公众认知的重要因素,是危机管理的核心[1]。然而许多组织由于缺乏危机沟通意识,对于危机沟通管理或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或“沟”而不“通”,最终在危机泥潭中愈陷愈深,难以自拔。

无独有偶,台湾学者朱延智则从正面论证了危机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组织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务是沟通,第二要务是沟通,第三要务还是沟通[2],将危机沟通提到了极度重要的地位。

纵观中外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大家均形成了上述共识,即危机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公共危机也不例外。

二、恐慌与信任度呈反比

2005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污染物经松花江流入黑龙江,对沿江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构成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哈尔滨市政府、黑龙江省政府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联合展开了公众利益的救赎。

2005年11月21日上午,哈尔滨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5号),全文如下:

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由公告我们可以看出,停水目的是为了“保证用水安全”,停水原因是“对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公告内容重心是“提醒大家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开源节流,节省用水;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工作,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整个公告主体共247个字,停水原因只有64个字,占主体字数的26%。

其实,在该公告发布的时候,另一个版本的停水原因正在市民中扩散和传播: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物已经污染了松花江,被污染的水将很快到达哈尔滨市,请储备充足的安全用水。

一时间,超市、商店人满为患,人们疯狂抢购矿泉水、牛奶和食品等。

就在此时,人们从媒体上看到了哈尔滨市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停水公告,然而市民们对“管网设施检修”这一原因似乎并不信任,抢购还在继续,水价仍在上涨,恐慌情绪逐渐在市民中蔓延。

该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担心“恐慌”发生,所以市里才决定以“检修管网设施”为由发布停水公告[3]。可是这“善意的谎言”却事与愿违,反而加剧了恐慌情绪的扩散与传播。

第一则公告发布几小时后,哈尔滨市政府又发布了另外一则停水公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水的公告》(哈政发法字[2005]26号),公告内容如下: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业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我们不难发现,停水原因已经由原来的“对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变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整个公告主体总计308个字,其中解释停水原因用了128个字,是第一个公告解释停水原因字数的2倍。

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政府决策的转变。恐慌情绪开始在市民们之间扩散时,哈尔滨市政府感觉到事态严重,立即向黑龙江省委政府汇报,相关领导批示,“告知群众真相”,并向中央汇报。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提供“准确信息”[4]。

第二份公告发布后,市民们知道了真相,恐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政府的公信力暂缓下滑趋势。

我们不得不佩服政府在短短几小时内的果断决策,勇于揭穿自己“善意的谎言”,及时告知公众真相。

两则公告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执政理念,前者虽然出于“善意”,却忽略了公众的知情权,掩盖了真相,导致了公众的怀疑、不信任和恐慌;后者尊重公众知情权,主动告知公众真相,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公众情绪。

这也验证了哈佛大学风险分析中心风险沟通主任罗彼克的观点: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低,公众的惊恐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两次公告,两种选择,公众的反应却有天壤之别,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可见政府只有告知了公众真相,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动员公众合力应对危机。

三、谣言诞生于“信息真空”

据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此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官方信息正式发布之前,大多数人是通过人际传播获得停水信息的:60.5%人是通过口头传播获知,19.3%的人是通过手机、电话知情的,而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获知此消息的人均在5%以下[5]。

这说明,在危机情境下,如果官方权威信息缺席,就会形成“信息真空”,各种传言、谣言便会填补这个真空地带,形成噪音,干扰危机有效沟通。

哈尔滨市民在遭遇水危机的同时,还面临着地震谣言的考验。

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发生5.1级地震,远在百里之外的哈尔滨市民,尤其是身住高层的市民有明显的震感。这在哈尔滨市民中曾一度引起恐慌。

近3个月过后,即2005年11月20日中午,关于哈尔滨市近期将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传言不胫而走,愈演愈烈。一些市民开始采购食物,购买帐篷在户外过夜。

黑龙江省地震局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公众纷纷咨询哈尔滨市是否会发生地震,工作人员耐心的一一解释。11月21日中午,黑龙江省地震局公开出面辟谣,告知公众不必惊慌,因为哈尔滨市发生五级以上地震几率不大。

但是公众半信半疑,他们仍然将各种与地震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某单位进行地震自救知识宣传了,学校提前放假了,某单位进行地震防御演练了……各种与地震有关的传言相互交织,惟妙惟肖,不断的填充着“信息真空”地带。

地震谣言加剧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很多人开始携家带口,“逃离”自己的家园。这种恐慌情绪源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动摇。面对地震和水污染的双重压力,他们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保护自己。

四、整合沟通提高危机沟通效果

幸运的是,政府部门及时体察民情,纠正了自己“善意的谎言”,及时告知了公众真相,重塑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以第二则停水公告为转折点,此后抢购趋于平静,公众恐慌情绪得到缓解。

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政府继续强化信息公开与透明沟通,采取各种沟通形式和手段与公众进行沟通。详情如下:

第一,.新闻发布会。每天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就污染带水质检测结果等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大众媒体,由此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市民的知情权。

第二,宣传栏和单元门。除了政府每天的新闻信息发布,市区各个街道办事处在宣传栏和单元楼的单元门上发布市民最关心的信息:何时停水、何时来水,停水期间到哪里去接水,何时恢复供水等。

第三,市政工作组深入社区。市政府组织了300余个工作组,深入每个社区、企业和其他组织,解释停水的真实原因,如何储水,何时恢复正常供水。停水前,许多家庭都储备了大量的水,至少可以维持4到5天,市民们“心里有水,心中不慌”。

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危机沟通是一种整合沟通,这种整合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信息整合,政府将停水原因、水质检测结果等各种老百姓关心的信息打包传播,消除市民疑虑;媒介整合,除了大众媒体,还有社区宣传栏和单元门等,确保渠道畅通,立体交叉,全面覆盖公众;沟通形态整合,不仅有侧重单向的大众传播,还有互动的人际传播,300多个工作组深入每个社区,与公众进行零距离的透明沟通,彻底打消公众的怀疑。

大众媒体以此为契机,配合政府就如何储水和节水大做文章,饮用水价格逐步恢复正常;人们逐渐放弃出逃,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政府通过整合沟通,告知了公众真相,使得公众谅解了政府起初“善意的谎言”,政府公信力得以重建;逐步驱散了公众的恐慌情绪;稳定了市场和社会秩序。

五、公共危机中政府沟通的五大要点

第一,建立信任是危机沟通的最重要的基础。国外危机认知心理学研究显示:在危机情境下,公众对政府、媒体等组织的信任程度与其惊恐程度呈反比关系,即公众对政府/媒体的信任程度越低,恐惧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6]。

在此次“哈尔滨水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则公告由于撒了“善意的谎言”,使得公众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公众的猜测和恐慌不断扩散,竞相抢购必备用品,纷纷“逃离”家园,造成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而第二则公告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公信力下滑的趋势,公众逐渐恢复了对政府的信任,为后续的危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公众知情才能参与。知情才能理解,理解才能众志成城,度过危机。公众不仅是危机的承受者,同时也是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政府只有将真相如实告知公众,才能赢得其信任,从而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动员全民的力量共度难关。

这一点在黑龙江省长张左己接受记者采访时得到了验证:“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我们战胜这次突发的水污染事件十分重要。时间发生之初,确实出现了群众恐慌和怀疑,一个原因是我们以„管网检修‟为由发布的停水公告。在中央的支持下,不到10个小时,我们就纠正了这个„善意的谎言‟,向群众公布了真相,得到了群众的谅解。通过这件事,我们感到,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必须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旦群众了解了真相,认为政府是正确的,就能支持你,就能与政府一道,共同战胜困难。[7]”

第三,.填补“信息真空”,消弭谣言。在公共危机中,一旦政府错过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一旦大众媒体“集体失语”,危机沟通就会出现“信息真空”。各种谣言便会通过非主流渠道迅速占领“信息真空”地带,成为主导信息。在谣言呈现的“拟态环境”下,公众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造成集体恐慌。

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地震谣言、停水传言交织在一起,填补了“信息真空”,造成了市民争相抢购和集体出逃的闹剧。 第

四、完善危机沟通机制,将方法化为制度。危机沟通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发布机制和双向沟通机制。信息发布侧重于单向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要形态,功能在于告知公众危机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则侧重于利用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形式,进行面对面的危机沟通,旨在建立和维系信任。

2006年1月8日颁布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信息发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和全面。

“及时”强调危机沟通时机的把握,必须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媒体话语权。哈尔滨停水危机中,在政府发布正式停水公告之前,市民已经获知了该信息,这说明政府在时间上慢了半拍。

“准确”强调危机沟通信息的真实性,在公共危机中,必须“真诚沟通”,告知公众真相。由于哈尔滨市政府第一则公告发出了“不准确”的声音,导致了政府的被动。

“客观”强调危机沟通一定要坚持以事实为中心,切忌主观臆测,枉自评论。新闻发言人需要用事实说话,但是要把握好实事的范围和度。“鸵鸟政策”行不通,和盘托出也有些欠妥,应该根据危机情境和进展情况,有节奏的,逐步披露相关的危机事实和细节。

在这里应该注意一个误区,即“重事实,轻感受”。有时候,公众不关心事实,而关心自己的感受,即是否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等。此时应该注重情感沟通,让公众感觉舒服点。“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兼用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面”强调了危机沟通信息的均衡。过度强调正面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碎片化,产生信息失真,造成公众的曲解,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信息发布主要以大众传播形态为主,侧重单向传播,告知功能显著。但是危机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劝服,即影响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双向沟通机制,主要是人际传播[8]。

哈尔滨水危机爆发后,哈尔滨市政府组织了300多个工作小组,深入社区,与人民进行面对面的人际沟通。这对于稳定公众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将这种好的做法形成制度,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危机来临时,被动出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一个总体框架,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角度。

2007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了二审修订,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府的权责。关于信息沟通方面的两条修订特别值得关注:删除了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同时删除了突发事件报道中,政府“对相关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管理”的规定。

这两条修订体现了政府危机沟通意识的成熟,危机沟通机制法制化的完善。在政府、媒体和公众构成的共生系统中,媒体是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只有确保媒体的相对独立性,才能保证沟通的流畅。该修订使得新闻媒体不在“为政府是瞻”,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自由报道和舆论监督的职能得到强化,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是明证。

第五,以人为本。在危机沟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底线,要时时刻刻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二审在体现“约束政府行为”的同时,强调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权益这一原则。

这就要求政府和媒体要认真聆听公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只有这样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实现有效沟通。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厦门“PX事件”中,政府起初忽略了公众反对项目上马的声音。公众不得已通过短信动员全民抵制PX项目,同一条短信在数百万市民中广泛传播,最终赢得了初步胜利,政府答应暂缓执行PX项目。

这个例子说明公众的维权意识、参政意识日益强烈和成熟,其力量正在觉醒,谁忽略谁就要付出代价。

总之,惟有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倾听公众的声音,公众才信任政府,主动参与到危机管理过程中。惟有政府放松媒体管制,媒体沟通桥梁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既向公众告知和解释政府决策,又将公众反馈提供给政府。实现有效沟通,加速危机化解。

当政府、媒体和公众这三个社会主体都日趋成熟,并彼此趋于对称时,一个相互监督和制衡的均衡系统便会诞生,和谐社会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美] 罗伯特·希思(Robert Heath)。《危机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1)。 [2] [台] 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59)。 [3]亓树新。两份内容不一的停水公告出台内情——恐慌情绪考验地方政。中国青年报,2005-11-25。

[4]亓树新。两份内容不一的停水公告出台内情——恐慌情绪考验地方政。中国青年报,2005-11-25。

[5]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研究生:王鸾,吕慧瑶,朱志勇,李新颖,杨燎原,杜金莹,苍鹤,徐光胜,高祥,袁帅,甄真。水危机事件中哈尔滨市民舆情调查报告。中华传媒网,2006-01-16。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第2篇

摘要: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政府不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唯一主体。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具有贴近民众、灵活快捷等独有的优势,在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中应该且也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认识公共危机和非政府组织开始,指出目前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非政府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公共危机管理 作用 对策思路

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优势,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有其显著特点,在历次公共危机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自身和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这大大影响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需要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深入推进法制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更多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公共危机则是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引入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高度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张状态。如飞机失事、海啸、恐怖活动、地震、恶性疾病流行等,其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可控制性、重大性和广泛性。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第二类,是事故灾害,主要是指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这种事故;第三类,是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第四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非政府组织,英文全称是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目前,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的,泛指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随着各种危机的不断爆发,各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05年的伦敦连环爆炸袭击中,英国红十字会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派出急救志愿者和救护车,协助政府做好现场应急救护工作。爆炸后,社区安全基金参与负责伦敦各社区安全,各种援助中心也开始全天候运转,皇家志愿服务等机构也纷纷向受害者及其亲人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尽管事态严重,英国政府仍然处变不惊,这跟非政府组织在其中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政府组织几乎不存在。在应对危机中,我国政府承担了各种繁琐的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而各种社会组织只是在政府组织下才被动地运转起来,与国外公共危机发生后各类非政府组织迅速到位并立即开展相应工作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优势

1.贴近民众的优势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组织,更多的彰显出的是公益性和社会性。它的组成人员来自基层社区,能更好地表达人民的各种诉求,从而为政府和民众构架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危机发生时,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决定了它能够迅速广泛地进行社会动员,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民间力量,筹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投入到应对公共危机中去,同时其志愿性特征也可以迅速吸收大批量的志愿者参与到整个危机管理中,做好群众疏导和保障工作,弥补政府在人力资源上的不足。

2.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

在公共危机发生后的,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在公共事务处理中更多的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必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弱势群体,其利益可能会被政府所忽略。而很多非政府组织则以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作为其服务对象,维护了社会公平的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社会福利。

3.专业性优势帮助发现危机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救助

非政府其组织成员虽来自基层,但也决定了其可以也能够吸纳各行各业人才的优势,因此往往可以先于政府发现工作需求的信息,发现社会动态,了解民意动向。他们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基于自身知识开展的救援行动,也能帮助政府更好地开展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以汶川地震为例,陈光标先生率领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救灾行动。

4.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灵活性优势

公共危机事件是一种非常规下的突发性事件。危机发生时,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破坏,民众心理处于恐慌期。而对于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科层体制或某些政治原因、价值因素等使得他们反应出现滞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现状

在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美国的“9·11”事件以及美加大停电等诸多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事件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许多非政府组织的身影,他们依据自身不同的特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除政府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经历SARS、禽流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中,尽管国内非政府组织都参与了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政府忙碌的身影,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热情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非政府组织无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呢?

1.非政府组织数量不多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与大多数国家相比,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偏少的状态。数据表明,每万人拥有的非政府组织数量,法国是110个,日本是97个,美国52个,巴西13个,而我国只有2.4个。现代公共危机具有发生频率高且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等特点,数量上的不足必然导致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政府从始至终“独自挑大梁”的局面很难改变。

2.制度的不完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设置了门槛

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实行双重管理原则。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成立,不仅要得到中央和地方民政部门的许可,还必须找到一个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这些管理条例和规定就如同一把双刃剑,虽然加强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但也为很多非政府组织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使得大批活跃在民间的非政府组织被拒之于合法登记的门槛之外,很难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3.资源的缺失使非政府组织缺乏社会公信度

非政府组织其非营利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对政府有着加强的依赖性,许多非政府组织的基金来源也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在国内有很大一部分非政府组织是挂靠在政府部门下的,甚至其本身就是政府部门转化而来的。因此,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独立性的缺失导致非政府组织带有较强的官僚化和商业化,甚者背离非营利的宗旨,开展商业活动谋取利益,这些都使社会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产生了质疑。

4.活动资金的缺乏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富裕的人,但民众对于富裕之后如何回馈社会的意识显然还没有明显提高。所以,国内大部分非政府组织仍然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募集到的资金远远达不到其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资金。

四、发挥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的对策思路

现代危机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必然是一个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发挥各自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促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一,政府要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扶持。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身上的压力和负担,是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帮手。所以,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职能,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为非政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政府应在政策上,尤其在税收上,应给予非政府组织大力的扶持和帮助。通过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愿奉献精神,积极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例如,国内比较知名的“壹基金”,正是由于依托中国红十字会的帮助,才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起来,完善自身组织体系的同时也让社会大众从最初认识到慢慢熟知再到后来主动参加其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壹基金”社会公信度的提高,帮助其在几次国内公共危机事件中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第二,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法律的支持是一个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重要前提。政府应但尽快以立法的形式确定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地位,并制定规范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基本法律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行为方式、活动范围和监管方式等,准确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关系,规范两者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程序和办法,及时化解两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矛盾,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解除非政府组织的后顾之忧。

第三,非政府组织应加强自身的公共危机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组织自筹资金能力。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捐赠,保证有足够的运作资金。

(2)努力吸引各方面专业人才,为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做好人才储备。

(3)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非政府组织应当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包括组织内部管理流程、公共危机发生后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招募的规章制度和监督体制等。

参考文献:

[1]张晓军,齐海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35.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

[3]王名,贡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2002,(8):32.

[4]李军鹏.发展非政府组织与构建和谐社会.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3).

[5]于奋立.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2):109.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第3篇

摘 要: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手段,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飞速流传。2018年1月,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中,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强调:“要贯彻党建总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在依法治国、决胜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在反腐倡廉、扫黑除恶的潮流中,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已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魏文兵(1993-),男,汉族,甘肃秦安人,甘肃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侦查学;李泽(199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甘肃政法学院,治安学研究生;张鹏,甘肃政法学院,研究方向:监狱学。
一、新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概念和类型

(一)概念

新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危机是指警察的形象和威信遭受重大挑战或严重威胁,公共关系恶化,警务活动受到不利影响,需要迅速决策、科学处置、及时化解的事件或状态。[1]它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一种恶性、极端状况。

(二)类型

第一,根据危机和警察组织的关系不同分为警察组织的内部危机(如警察暴力执法)和警察组织的外部危机(如群体性事件);

第二,根据危机发生的外显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显在危机和潜在危机;

第三,根据危机发生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性危机(如警民纠纷)和重大性危机(如瓮安事件)。[2]

第四,根据危机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服务危机、管理危机、法律危机等。

第五,根据危机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警察执法类危机、公民求助类危机、警察个人行为造成的危机等。
二、新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闻媒体的处置

第一,接纳媒体,运用媒体。要充分认识到媒体的重要性且接纳媒体、运用媒体,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同时要把握信息传播源,主动发布新闻招待会来引导舆论。

第二,开诚布公地面对媒体和公众。警察危机公关中对媒体要以诚相待,不发怒,不怀疑,不否定真实事实,有问题去查,有责任去追究,有纠纷去化解,有过错要道歉。

(二)对流言、舆论的处置

第一,建立流言的监测分析制度。要提高警察的反应度和敏感度,注意细节,关注动态,分析性质,做到“于青萍之末观风起”,既知道风何时何地起,又知道风因何而起,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二,尊重舆论,引导舆论。舆论是民心、民意的体现,警察要尊重民意,并以此为镜,以此为眼,观六路,正衣冠;更要善于引导舆论,争取舆论的支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三、新时期完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预防

1.完善警察组织自身的修养,提高警察公关忧患意识

预防之法的根本是使自身强大,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发生存在内因,如个别警察素质低、警察组织整体缺乏危机意识、暴力执法等。因此要加强对公安干警和在校警生的公关危机教育培训工作。

2.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加强警察组织网络公关

在网络社会和网络环境下,警察组织要借助于网络社会的优势,预防警察公共危机的发生,树立良好的警察组织形象。全国各公安系统都有自己的公安信息网站,在树立警察形象的同时,要做到与网上调研、网上防范、网上监督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搜集功能,进行必要的预警评估,关注可能发生危机的信息来源和分布,最大可能地避免危机的发生。[6]

(二)处置

1.成立危机小组

当危机发生后,时间越长局势就越不好控制,影响也就越大。所以当危机发生后应当立即成立危机小组,避免危机的大范围扩散。要根据危机的类型确定小组成员,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危机小组在危机处理中,搜集信息,了解情形,预测危机的走向,制定危机应对计划,安排人、财、物的调动和分配,尽可能周密地做好各种应对措施。

2.迅速采取决策,果断解决问题

危机发生后,首先对一些紧急情况迅速做出决策,其次对于其他一些暂时不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待事实查清之时,掌握了来龙去脉,弄清楚前因后果之后,果断地解决问题,不能犹豫,不能推诿。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危机的类型及内容不同,分类解决,周密安排,做好善后工作。

(三)善后

1.总结危机公关的经验

危机的预防和处置固然很重要,但是危机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留下的经验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和总结,同样的危机发生后仍然很难解决,但是如果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和反思,就算同样的危机再次发生,也能够很好的解决。

2.重塑警察组织形象

警察公共危机是对警察良好形象的一次颠覆性破坏,所以警察组织要重新建立与社会公众的关系,要重新获得公众的信赖和依赖。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宣传警察的正面形象。如电影《湄公河行动》就是很好的事例,对于宣传警察的正面形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危机之因大多在内,危机亦是检验政策和法律适用是否正确的试卷。警察危机公关处理中,新闻媒体和流言、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真地做好危机的预防、处置、善后工作,希望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警察公共关系以及警察危机公关的研究会更上一层楼。

[ 参 考 文 献 ]

[1]宋向明.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9.

[2]公安部政治部.警察公共关系[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542.

[3]凡妈.2017年,六个少年自杀反思录[EB/OLJ]http: // www. sohu. com/ a/ 201282173_329714.

[4]曾文峰.瓮安事件成因分析[N].青年與社会,2015-3-(9).

[5]公安部政治部.警察公共关系[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148-150.

[6]公安部政治部.警察公共关系[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529.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第4篇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已具雏形,但仍处于“粗放”状态,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混沌理论视角,探讨了混沌理论及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背景,分析了基于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以及二者的内在契合性,尝试性提出了公共危机模式的创新路径,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前景。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危机模式;契合性;混沌理论

一、“混沌理论”与“公共危机”

1.混沌理论的概念提出

“混沌理论”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提出者是一名著名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该理论一问世便得到了可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相媲美的待遇,并称“三大科学革命”。现今,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其影响力已波及几乎社科的各方各面。

顾名思义,混沌理论中的中心词汇“混沌”,本意是指混乱而没有秩序的状态,在哲学中,混沌指虚空,或者没有结构的均匀状态。而在爱德华·洛伦兹理解中,这个词汇被赋予了另一种全新的意义:即指它们看似是随机发生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而当今很多学者们又认为,混沌产生于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貌似随机却又暗含规律,是无序中的有序。

综上所述,该理论也可以成为非平衡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事物或系统中有序和无序相互转变的理论,表现为由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混沌理论总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混沌系统的运行并非无迹可寻,重点在于其初始条件的设定,也就是说,其对初始条件有着相当的敏感、依赖性;初始再为简单的系统,经过一系列演变之后也会复杂无比,反之,复杂的背后可能是一个简单无比的系统;混沌状态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渐进的转化。

以上几点,就是混沌理论研究的核心。

2.混沌理论的主要特征

(1)无序性和有序性的辩证统一。混沌理论宏观上具有无序性,这主要体现在混沌现象具有内在随机性和局部不稳定性。混沌现象敏感地依赖其初始状态,这种对初始状态极度的敏感则表现为某种程度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混沌理论还具有微观上的有序性则体现在它的普适性上。

(2)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混沌,本身就是一个介乎于稳定或不稳定之间。该系统在全局上非常稳定,但在局部却混乱非常,这也是区别于有序系统的最大特征。局部的不稳定,就决定了整个系统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这也就是在混沌理论中最为有名的一个名词:“蝴蝶效应”。初始条件极其细微的改变就会引起系统运行结果的千差万别。

(3)随机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无序中寻找有序,复杂中总结简单,这就是混沌理论的方法论。两者之间是对立而统一的。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表明,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事件本质和发生也存在一些必然的确定性因素。

3.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中的混沌理论

⑴混沌理论的非线性体现在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开放性中。在混沌理论中,无论是什么系统,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即:简单——复杂——混沌。而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也一样在这个范畴之内。一个政府,和政府所处的环境,本身就处在一个相互平衡的状态,无论哪一方面发生过大的变动而超过平衡所能承载的极限,就会使得整体产生巨大的波动,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失调、混乱等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公共危机。就像混沌理论中所描述的,公共危机具有突变、多变、失控等特性。

⑵所谓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在混沌理论中相对应的就是无序中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于政府而言,也存在着作用相同的机制。假设当前满足一定前提下,公共危机在隐蔽的情况下积累,从而扩散性地爆发诸多公共危机事件,对公共危机管理模式造成威胁。

⑶混沌现象内在随机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公共危机不仅是恒定存在的,也是内在不可确定的。它们内生于政府存在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信息获取不完整,进行决策时,政府管理人员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自行判断作出的是最佳选择而非最优选择。

二、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中的现实应用

1.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中的应用背景

(1)理论背景。混沌理论的应用和推广是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系统理论演进的必然要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角度对公共危机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管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在本质要求。系统管理理论传统模式以一般系统理论为依据,在此思维定势下产生的系统管理理论已不太适用。随着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促使危机管理实践不再将公共危机当做一种混乱无序现象,而是将公共危机视为走向秩序的前奏,更加强调把握危机中的转机,而混沌理论为更好地把握危机以及转换创新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2)时代背景。混沌理论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情况。对于处在大力建设、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我国,这是一个特殊且重要的阶段,因此,相对的各种公共危机多发也就成了必然。对于整个管理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此一来,对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强化、完善和革新就显得势在必行了。

2.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现状

一方面,在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混沌理论在加强对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的认识,了解其特点及其诱因,探索公共危机管理规律,探寻公共危机演化的主导因素和创新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研究基础。

另一方面,混沌理论对公共危机应对、危机形成机理与公共危机演化规律还缺乏更高理论层次的深刻认知,也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混沌理论的应用还需不断探索和深入。

三、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与混沌理论的契合性探析

1.对初始环境和条件的敏感度的契合

混沌理论认为,混沌状态的非系统运动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或者初始环境,初始环境经过时间演化很可能造成不同结果,而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系统也同样具备这种混沌特性,公共危机的爆发都有一个临界点,当临界点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2008年,我国南方爆发特大雪灾,灾情的严峻形势和突发性,对我们政府的管理能力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天气预报的误差导致对未来估计不足,就直接使得了准备严重的不充分,而在恶劣天气的持续肆虐下,更大的灾情发生了。连续的恶劣天气加上初始估计错误,所产生的实际损失已经远远比不上对社会地影响了,于是各种各样的间接负面效应随之而生。因此,对初始条件具有较强的敏感度,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

2.随机演进过程中的契合

⑴从演进过程角度看,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究。而公共危机的本质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演化过程,由于混沌现象的普适性使得混沌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迅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更为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系统研究视角。

(2)从内在随机性角度看,混沌理论认为,即使没有外部随机作用,混沌系统自身也会产生随机性,这是混沌理论固有的特征。在这种状态下,简单个体遵循简单规律,随机相互作用就能产生难以准确预测的复杂行为。公共危机的演进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微小差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有其特殊性,表现为其管理模式系统的内在随机性。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中的很多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危机管理系统的随机性所诱发,这都是二者内在契合性的具体体现。

四、基于混沌理论的视角创新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1.借鉴混沌理论和创新视野改进传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⑴借鉴混沌理论,以创新开放的视野把握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就是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公共危机管理混沌特性,在推进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最终真正实现由危机管理模式学习到模式创新的根本性转变。

⑵强化全局性观念,针对传统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弊端加以改进,建构全局与局部、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三位一体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混沌理论强调系统和整体特征不能还原为单个要素,在研究局部时要将其放在整体中。因此,公共危机管理要在全局性的宏观决策观念指导下,从战略高度意识到公共危机事件呈现出跨国性、危机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复合型社会危机事件增多等显著特点,充分考虑危机可能的发展方向。

⑶构建灵活的公共危机管理框架,改进完善过分依赖理性思维的传统危机管理模式。对当今存在的持续时间较长和综合因素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理性决策模式在短时间内可以准确预测危机产生,但长时间则无法准确预测,危机管理模式应该加强理性思维基础上的非理性因素的有效应用,能够从多个层面对预测产生影响,可以跳跃和创造性地瞬间把握危机本质,在最佳时机选择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中的最佳应对方案。

2.创新构建动态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公共危机的混沌特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要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应对模式。首先,应急机制要在常态下用力。在危机未发生之前,应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物资及知识储备等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次,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经常化、制度化。这种知识和能力需要通过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来进行培训、教育和演练,也需要部门相互协调,并将更多的人力和财务资源投入到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中。

3.创新建构知识需求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由于政府公共管理系统具有混沌特性,为改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绩效和质量,这就需要改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学习机制,并能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构建知识需求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具体框架如前图所示:

在知识需求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框架下,政府在指定了管理目标之后,就要有相应危机管理系统来支持运作。经过初步筛选后将其中有价值的留下,并入库,在并行的管理系统之间流动共享,从而形成一个由管理的模式、流程、各主体系统之间的多层危机管理系统。

4.创新构建回应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脚步,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过程中,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密切相关,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系统等,这就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应该将混沌理论引入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来,重新审视原有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

总而言之,混沌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深厚背景,这将成为今后时期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未来研究和改革的新方向。将混沌理论引入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来,为推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带来诸多启发: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府的危机管理系统同其他运作的系统一样,都有着混沌理论中的性质;其次是危机管理系统的混沌性是可控可调的,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一定规律;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危机管理机制也要进步发展,要跟上社会的脚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完善和创新,为未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傅毓维,刘拓,朱发根.混沌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背景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2): 7-9.

[2]王东民,吴积亲.基于混沌理论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6).

[3]姜仁良.混沌理论视角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和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10 (3).

[4]薛澜,张强.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尚士雄,王煊.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政府环境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 2011(8): 107-109.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第5篇

【摘要】危机报道是各类大众传播媒利用各种新闻形式对危机事件进行的报道和评论,它是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流通和获取较以往更为便捷,在网络环境下的媒体如何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是当下务必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报道;网络环境;媒体应对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又叫突发公共事件,通常是指没有事先预警、突然发生且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或不良影响的事件。其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是突然发生的,给社会造成了相对严重的危害;其次,它需要及时果断地采取应对措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众多社会安全事件都包含在内。由于其危害范围通常比较大,因此它通常还带有一定的群体性。

二、新闻媒体与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即时而系统的处置,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新闻媒体。根据以往的研究,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起到了以下作用:1、预警防范;2、告知传播;3、协调沟通;4、舆论监督;5、疏导情绪;6、正确解读;7、理性反思;8、提升形象。因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公共危机是现代国家和公众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国际新闻界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较为成熟的危机报道的相关理论。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危机报道

我国的各级应急预案中都强调危机事件中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已经不能是“信息在掌控状态下的单向流动”,而应该形成信息流向多元化和信息采集互动化的新模式。在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危机报道中同样应当贯彻这一方针。

在互联网中的危机传播被赋予了新的特点,1、议题设置和舆论的多元化。网络发展的特点使得在这一系统中的信息具备信源丰富、受限少、传播快和影响广等特点,由于网络主体的个体差异较大,对同一信息的解码结果也不尽相同。在危机事件中,初期是各种意见交锋激烈的阶段,很多谣言在这一阶段流出并广泛传播。2、“把关人”减弱。危机时期网络流言和信息恐慌的孳生是必然的。在互联网中信息扩散变得异常简便,但是控制信息却被增加了难度,因此“把关人”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甚至是缺失的。

四、我国危机报道中的问题

以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中媒体报道为例,纵观青岛爆炸事件中的媒体表现,可以说是网络时代危机传播与信息攻防的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信息和意见传播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时代,更加显示出传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理念和做法的落后与尴尬。

1、本地媒体的报道重点偏差引争议

青岛爆炸事故发生于11月22日上午,本地媒体对事故报道集体失声,表现淡定。11月23日,事故发生第二天本地媒体开始发声,都在头条位置报道相关领导对事故做出的重要批示,但大多数媒体都没有报道造成的有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情况。11月24日,青岛本地媒体继续在头版头条对事故进行新闻报道,没有涉及事故原因、事故责任等核心问题。对于青岛媒体的报道偏差,很多网民和媒体同行都表示非常失望。有微博网友认为青岛本地媒体的弱化报道是一种“选择性失声”,时评人老马认为这是“媒体之耻辱”。

2、爆炸事故中其他媒体表现

爆炸事故最早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出来。最早回应爆炸消息的官方平台是黄岛公安,黄岛公安和青岛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做出了回应,这些信息可以说是官方和非官方最早发布的关于爆炸情况的信息,发布的平台不是传统媒体,而是网络。不同于本地媒体的噤声,外地媒体持续地关注此次爆炸事故,而且许多网络媒体将此次事故开设专题报道,显示出了媒体的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感。

3、互联网时代危机报道的反思

在此次突发事故的危机报道中,本地媒体的报道“怪象”和互联网条件下新媒体的出色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场重大的灾难事故,事发初期的信息传播的确有可能引发民众的恐慌情绪,对整个社会环境和救灾实施也会造成影响,谨慎信息传播背后的维稳意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导致的报道角度偏差却适得其反,传播方式恰恰违背了危机传播的原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1)地方领导的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对新闻规律的认识有所偏颇应该时根本原因,为了所谓的维护大局稳定而削弱新闻的根本目的,将新闻完全当作一种宣传手段而不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一味地进行所谓的正面宣传,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2)媒体报道思路的僵化也导致了危机报道中的报道偏差甚至缺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最关心的情况是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原因、造成的损失、事故责任方等等核心问题,而此次青岛本地媒体却没有对重点区域进行报道。“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这种陈旧的报道思路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此,不仅仅在此次事故中,本地媒体饱受诟病,以往的突发事件中我国媒体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旧有的危机报道“准则”应当被更新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地方领导应当正确认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绝对的控制权”已经不复存在,领导干部回避新闻媒体、不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甚至将事实“捂盖”,只会将事故发生后的影响不断扩大,抬高危机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媒体方面如果不履行监督责任,影响力、公信力就大大减弱。媒体选择性失真、失声,造成的就是互联网中的公民记者的大声呐喊和谣言的四起。各媒体应当利用自身特点,自由选择角度进行准确、客观、真实、及时的新闻报道,在一次次的教训中意识问题并开始进行反思和互联网传播新模式的思考。

对于本地媒体的危机报道,分析普利策奖的得主可以获得几条有启发的借鉴之处:(1)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突发新闻报道的基础。对于庞大的信息需求缺口,率先填补缺口会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迅速获得手中关注,而本地媒体因为接近事件发生地而更具报道时效的优势。(2)多媒体平台的整合运用拓展报道的范围与影响。尽可能地开放媒体平台提供新闻并获取信息,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信息地需求。(3)告知事实与传递价值并重使本地媒体更具亲和力。本地媒体在报道本地突发新闻时不仅要提供事实信息,还应该传递价值观信息,波士顿环球报编辑给普利策评委会的信中曾写到:“虽然我们致力于提供有时效性的报道,但是确保报道的准确和公正一直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五、总结

如今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自媒体也得到极速发展,信息快速而便利的流通传递使得“隐瞒”变得越来越困难,真相会比以往更为迅速地浮出水面。不论是本地媒体还是外地媒体,在这个信息告诉传播、人人皆可发生地时代,按照传统思路报道突发性事故,不仅难以控制舆论,甚至可能会带来信任危机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适应新环境,转变思路,尊重规律,不仅有利于危机的化解,有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有利于人民信任的增强,更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沙  睿.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J]. 中国报业, 2014.

[2] 吴镇峰. 新闻传播和社会参与在灾难中的良性互动[J]. 广播电视学刊, 2008.

[3] 吴  潮. 论近年来我国危机报道的发展与演变[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

【作者简介】

唐子晴(1992—),女,甘肃人,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广播学。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年来,全球危机事件频发,危机管理成为世界性难题,且中国进入危机事件高发期。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探求科学的危机事件预警机制,总结有效的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对策。本文在概述效果评估系统的基础上,试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评估系统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169

1 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概述

1.1 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体过程中,危机评估机制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危机发生前,危机管理者根据信息收集与出现征兆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评价,并结合预警机制进行综合测评,称为风险评估;第二,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者和参与者对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评估,及时改变应急对策,称为监控评估;第三,危机发生后,即在各项管理工作都完成后,对整个危机事件造成的损伤和危机中的应急对策等危机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称为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是在评估对社会作用的基础上,在危机管理工作完成后,通过了解考察调查,针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危害程度,处理危机的对策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结果可为危机管理制度提供大量有效的反馈信息,为完善危机管理制度提供数据参考,并帮助人们及时正确评价公共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制定政策计划提供资料。

1.2 效果评估系统

1.2.1 评估主体

危机事件效果评估为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组织(主体)一般都独立于危机管理机构,一般是由上级领导或国家立法机关授权批准的拥有独立权力的组织。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组织的组成成员都是危机事件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因此,评估活动中提出的评价和意见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信性。

1.2.2 评估指标

确定公共危机管理评估系统的评估标准、评估指标和评分办法是评估组织的重要职能之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性及价值取向关系到调查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评估指标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决定评估系统是否可以投入使用,是否具备评估危机事件的能力。评估指标一般包括法制基础、管理机构、指挥中心、风险测控、通信与信息保障、决策制定监控、宣传教育等。

1.2.3 评估程序与方法

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评估要经过周密安排与组织。一般程序包括成立调查评估小组,制定专项评估方案,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生成报告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决策方案。

评估方法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一般在进行评估时将二者结合起来,得出评估结果。

1.2.4 评估总结

效果评估信息收集完成后,经过分析评估得出结果,并对其进行必要处理,即撰写评估报告。撰写评估报告包括阐述危机发生经过、相关价值判断、自我检查、征询他人意见、提出科学的且能改善公共危机管机制的政策和意见。

1.3 进行效果评估的意义与作用

虽然进行效果评估时危机事件已经结束,但是,效果评估依然很重要。危机评估的目的是确认危机损失程度,了解危机恶化概率,确认危机对组织造成的其他连锁反应,判断和总结危机状况。只有分析整理相关信息,并做出评估报告,才能更好地应用在以后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在下次危机出现时,尽可能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危机损失。在危机发生前或危机发生时要收集更多信息,积极提出应对策略,做出正确决策,延缓危机甚至消除危机,减少公共危机事件对国家、经济、人民造成的损失。

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建设现状

2.1 研究现状

通过了解公共危机效果评估,对照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发现近年来我国在效果评估系统建设方面已有较大进展。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公共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主要是“一案三制”应急保障系统,“一案”是指突发公共事件营救案例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种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三制”是指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一案三制”基本包括我国危机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符合我国危机管理的战略需求。

此外,一些国内学者还提出以公共事件处置流程入手的评估指标体系,即从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进行设计;还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成熟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理解指标体系,转化为中国国情指标体系。

总体上,我国已经意识到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并有一定进展,部分评估体系已经投入使用,与事件有紧密联系。但是,大部分还存有问题,不能与实践产生良好呼应,且不成体系。

2.2 存在问题

2.2.1 评估对象单一

危机管理效果评估对象较多,但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类,一是对危机事件某阶段工作进行评估;二是对公共危机管理能力进行总体性评估。评估对象较为单一,缺乏对危机事件的总体评估,对危机事件应急处置评估等。此外,我国过分重视对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评估,忽视应急处置部门的建设评估。

2.2.2 评估指标与实际危机事件脱节

对评估指标的设定是公共危机效果评估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我国对评估指标的设定不完善,只在一级指标中有所体现,在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中都没有对具体危机事件进行设定,导致与现实脱节。

2.2.3 评估指标过分追求复杂性

全面的评估指标有助于得出具体的评估结果,但是,过于追求指标复杂性,缺乏实用性,操作性,得不到清晰简明的评估结果。且评估指标建立的本身就是为快速得到科学可信的评估结果,尽快寻找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危机管理工作,提高应急能力。因此,过于复杂的评估指标降低工作效率,实质上也偏离效果评估目标。只有简洁明确的评分方法,覆盖性强的评估指标才有助于公共危机管理部门迅速掌握实际情况,发现自身问题,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3 国际公共危机效果评估体系借鉴与针对我国的完善意见

3.1 国际关于效果评估系统的建设

3.1.1 美 国

目前,美国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危机管理体制,这套危机管理体制建立在整体治理基础上,通过法制手段,将完备的计划、机构、网络系统和社会能力包含在体系中。

以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为例,可以看出美国在面对公共危机评估时的做法是多维度、多角度的。此次评估总结报告有两份,分别由美国白宫和参议院得出。这种组织上的双重视野评估方式,有助于全面掌握危机事件脉络,避免单方评估的片面性,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但是,此方法费时费力,一般危机事件不建议选择多组织考察评估的方法。

3.1.2 英 国

英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较晚,由于一系列重大灾难带来严重损伤后才开始进行系统的危机管理体制建设。英国政府认为合作是成功进行风险评估、应对和恢复工作的关键,且建立稳定、多机构、全国性合作体系,更有利于抵挡危机事件带来的灾害。

以2005年伦敦连环爆炸事件为例,它严重破坏了伦敦的交通系统,影响社会安定。此次评估的特色体现在侧重评估群体心理反应,且其报告侧重点也在安抚群众、处理群众心理和危机应急通讯协作等方面,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部门协作为主,提出多条政策以避免灾害再次发生。可见,英国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更侧重以人为本,注重测评发生灾害后各部门协调合作情况。

3.1.3 日 本

受特殊地理条件影响,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爆发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因此,长期以来,自然灾害一直是日本危机管理的重点,且自1950年至今,其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地震危机管理的经验,其效果评估系统也相对完善。

日本危机管理效果评估系统侧重政府管理评估,倾向日常管理教育,防微杜渐,尽量减少经济损失,通过政府强制演习来提高国民应对灾害的心理素质和生存能力,且相关危机管理的政策也相对较完善。

3.2 完善意见与实施办法

第一,增加评估主管部门评估环节。根据我国近年来几次公共危机效果评估过程来看,我国缺少对危机评估主管部门或组织进行评估的环节,由于缺乏对组织的评估,导致有些组织成员尸位素餐,没有提出可行性政策,导致多项政策提议缺乏实践性,浪费时间人力。因此,建议由评估对象组成专人小组对评估主体进行问责评估,查看评估主体是否认真举行听证会,公开听取意见,集体讨论整理资料,使评估主体提高责任意识,认真对待每一次效果评估,并得出科学有效的报告。

第二,针对不同灾害设立简明、科学的评估指标和评分办法。评估指标作为效果评估系统的核心环节,一直是我国效果评估系统的弱项,且由于没有掌握合理的设置原则和评分办法,导致部分指标过多、过细,重复评估现象严重,而部分则涵盖不足,缺少全局性。同时,评分办法的复杂性也会导致浪费时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因此,针对不同危机事件,要重新设定评估指标,将不必要的一级指标删去,重点评估与评估目标相关的指标,并将其细化。此外,评分系统也要多征求专家意见,讨论制订一套简洁科学的评分细则,提升评估的可操作性和报告的有效性及可信度。

第三,加强政府执行力和控制力,制定有效且能落实到位政策计划。根据我国和国际的效果评估主体来看,其都是由政府发起,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效果评估系统要加强对政府作用的评估,并提出针对性意见,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控制力。此外,政府也应仔细思考评估小组得出的评估报告,制定有效且能落实到位政策计划,总结经验,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其危害。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宏伟.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汪大海.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赵子聿,贤峰礼.国家安全危机决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5]张欢.应急管理评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6]王真,闫淑敏.公共危机管理评估概念模型的构建与探讨[J].经济论坛,2009(18):112-114.

[7]虞华君,杨晨,翁列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评估应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258-260.

[8]宋利翱.四位一体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初探[J].现代交际,2014(6):100-101.

[9]赵小津,王卫东.管理评估形式和手段[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14-19.

上一篇:村级人居环境治理方案范文下一篇: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