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

2023-09-1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1篇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许多领域, 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标, 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支撑,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能源消耗也迅猛增长, 温室气体排放急剧上升。据联合国统计,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总排放的75-80%。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近30种, 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作用。据美国大气监测资料,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中, 69%的铝、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和35%的烃类化合物是汽车排放的。

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据公安部2008年6月统计, 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122万辆, 千人保有量为44辆 (世界平均水平为120辆/千人) 。近几年汽车年增长率都在两位数 (全国平均年增长率为13%) , 预测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1.6亿辆。2008年重庆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60万辆 (其中主城区为70万辆) , 每年以17%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长。汽车产品作为耗能大户, 其石油消耗约占全国总消耗的50%。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 进口量逐年增加。2006年进口原油1.45亿吨, 占国内消费的47%。2008年, 净进口1.8亿吨, 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8.7% (当年国内原油产量为1.896亿吨) 。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既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历史机遇。面对当前面临的严竣形势, 汽车的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应当采取积极的途径和措施。

一、强化汽车节能, 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结合汽车产品自身的特点, 在改进现有产品,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 从发动机到传动系统, 以及汽车本身的轻量化等, 大有文章可做。例如, 为减轻汽车自重, 山东龙口丛林集团用自产铝型材料制造车身, 甚至大卡车、大客车全乘载式底盘等;东风集团悬架公司自主开发的高应力、轻量化钢板弹簧等, 都大大减轻了汽车自重,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还有推广使用无内胎轮胎, 比使用有内胎轮胎节能达到4-7%。

在汽车生产、销售和使用方面, 要对生产、销售和使用大排量、高油耗汽车实行有力的限制措施, 例如, 对大排量、高油耗汽车的生产、销售环节苛以重税, 严格执行国Ⅲ排放标准。对使用这类车辆在油品供应、道路行驶上还可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或经济手段;用政策导向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汽车, 以达到汽车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加大汽、柴油替代品开发力度, 推进汽车节能减排

多年来, 国家在寻找汽、柴油替代产品方面, 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汽车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甲醇等替代产品已形成一定规模。重庆市在推广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 (即CNG汽车) 方面起步早, 成效显著。目前CNG汽车在全市普及率居全国领先地位。CNG汽车不仅能耗成本低 (比使用汽、柴油成本低50%左右) , 排放有害物质也大量减少。我国一些城市还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 由于价格和供求矛盾因素, 推广遇到一些困难, 目前只有一些滨海城市还在坚持推广使用。用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汽油的开发已取得重要成果, 只是因为涉及与民争粮形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才被停了下来。生物柴油的开发在技术上已经突破, 只是限于原料来源等原因, 还需进一步攻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科技部组织攻关开发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然料电池汽车等产品。2009年又实施了“十城千台”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项目, 取得了可喜成果。

最近, 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攻关, 采用煤化工的多联产技术, 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 使汽车燃用甲醇取得了重大突破。甲醇生产中产生的CO2, 可作化工原料生产醋酸和尿素;并可把煤化工过程中的硫提取出来作化工原料, 从而化害为利。在我国能源结构中, 煤是基础。目前全国已探明煤的可采储量为1万亿吨, 按采收率50%计量, 可采量为5000亿吨。按年耗煤量50亿吨计 (现实际年耗煤量为27亿吨/年) , 可以用100年以上。由于我国煤炭40%以上为劣质、高硫、高灰份, 用煤炭为原料生产甲醇 (每吨甲醇耗煤1.5吨) , 就可实现煤的清洁利用, 减少CO2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上海吉利华普、奇瑞等汽车生产企业, 已经开发出甲醇燃料轿车及甲醇灵活发动机, 经多次适应性试验取得成功, 已初步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用甲醇作为汽车燃料, 它的辛烷值高、抗爆性好, 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 从而提高其动力性。2008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2083万吨/年, 产量达到1061万吨/年。目前在建的60万吨以上规模的项目还有很多, 其资源量是任何替代能源所不可比的。

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正在兴起, 为汽车节能减排又辟新径

中国是汽车生产大国, 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8年全国汽车销售量为938万辆, 2009年有望突破千万辆大关。预计到2010年, 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6300万辆。按汽车理论报废率计, 年报废汽车将达到400万辆, 汽车报废回收的量大而面广。在用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也较大, 按每车每年需备件1000元计, 2010年的需求将达到630亿元。若其中的5%使用再制造备件, 则再制造需求为37.5亿元, 而目前再制造产品仅为10亿元, 供需矛盾突出。美国在几年前的汽车备件再制造业产值就达到500亿元, 我们与之差距非常大。无论是市场需求, 还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展汽车再制造业都大有可为。研究表明, 再制造备件节能、节材效果明显。再制造产品与新品比较, 节能60%, 节材70%。再制造业作为节能、节材产业方兴未艾。

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国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2009年8月又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汽车行业来讲, 节能减排的途径很多, 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是节能减排的又一重要途径。

四、加强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的监督管理, 使汽车节能减排收到吹糠见米的成效

2008年全国在用车达到6122万辆, 重庆市为160多万辆, 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汽车给社会带来方便、快捷, 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15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 对人群健康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化合物及强致癌物苯并 (a) 芘的颗粒物。且废气排放主要集中在近地面0.3米至2米之间, 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据监测, 我市主城区主干道两侧空气中, 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占85.5%、碳氢化合物占36.6%、氮氧化物占86.3%, 汽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市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对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的监督管理, 对推动汽车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2篇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从过去的科学实践和发展中高度凝练出的理念,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更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当前的我*,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节点上,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都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努力以发展理念的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如期实现垦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增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责任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我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认同和理解,自觉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和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根主线,用活用好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等政策措施,努力在新一轮的农业经济发展中找目标、找方向、找商机、找对策,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面貌。创新尤其是全面创新是涉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的变革。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对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全局都具有深刻影响,强大推力。

科技创新属于“主动力”的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的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国经济规模虽然很大,但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少,走以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为主导的传统发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须依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因此,科技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为优化经济结构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二)产业协调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保证

协调与整体关系密切,协调的范围是整体,协调的方式是发挥整体效能,协调的目的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作为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意味着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并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因此只有坚持产业协调发展,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打造优质高效型的农业,才能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近几年来的三产发展不平衡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产业发展的协调功课,扬长避短,正确处理三大产业在发展中的相互关系,要在加强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前提下打造高效的新型农业,按照“扩稻、减玉、增经饲”的工作思路,加快形成粮经饲三元结构,以调整农业生产供应品质结构,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在推进大棚二次利用的同时,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打造互联网+农业的销售平台等。

(三)生态绿色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6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又要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农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压力约束也越来越紧,农业亟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只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生态绿色农业,才能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016年,我*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同步推进。落实“三减”玉米示范面积930亩,水稻示范面积2243亩,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试点项目,大力推广使用黄腐酸有机肥和生物多抗一号、真灵等生物制剂,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开放视野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力量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已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习总书记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由此可见,我们既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以开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打造农业的新优势,又要提高新型农业的品牌竞争力,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因此开放是我们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力量源泉,是推进我们农业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十三五”时期,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稳步提升,产业结构要逐步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要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要显著改善,要努力形成开放、发展、壮大的有利局面。

(五)普惠共享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效益,其最终的目标是走向生态环境良好,产业有机融合,收入持续增加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还是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愿景。

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此我们要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持续增加职工收入,确保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一)确保产能稳定,为发展方式转变打好基础。 今年,我*种植业结构根据市*需求调节,粮食产能必须确保巩固提升,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根本。我们要毫不放松的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机械,加大科技应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均衡发展,挖掘高产潜力,确保稳产能力。计划利用国家补贴1300万元,**补贴290万元,继续推进农机更新,引进农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农机应用和管理水平。计划投资1500万元维护农田道路,投资384万元维护水利设施,继续完善农业农机标准化生产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农资采购体系、农业科研体系、测土施肥体系建设,继续开展水稻缩垄增行和旱播水管等新种植模式试验,实施农业部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项目25万亩,提升260公里科技示范带建设标准。

(二)主打绿色有机,实现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打造绿色产品,加快从产量高到质量优转变,加快基地建设和配套技术、监督体系的完善,扩大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做好13万亩基地的有机转换工作,继续提升3600亩西瓜质量追溯基地建设水平,打造亮点,同时新增水稻、玉米、大豆及杂粮追溯项目,不断丰富**绿色产品种类,打造友谊绿色产品品牌。新建成“鸭稻、蟹稻、鹅玉“等立体种植、养殖项目示范面积2020亩。落实三减面积7.2万亩。在此基础上,**还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致力于减少污染,确保粮食生产基地安全。

(三)形成产业体系,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拓展发展内涵,向规模化经营延伸,提高种植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员工农业联合体,重点抓好水稻、大豆、玉米产业链建设,今年计划引资新建一座10万吨米糠油和色拉油加工厂,加强与县政府的联合招商,推进*县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职工就业。要向互联网延伸,积极为小微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建立统一的农业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渠道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联通,树立农产品特色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同时倒逼生产方式的改变,了解消费者需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机农业,实现不仅种得好,而且卖得好。要向观光农业延伸,将**生态资源、生产过程、田间美景、特色产品以及企业文化等整合为旅游产业,打造和宣传北大荒现代农业旅游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多元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3篇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其中,统筹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特色如何统筹发展无疑是当今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

科学,统筹,发展。 正文:

1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如何统筹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特色也是必须做到的,作为当今热点话题,我来进行一下讲解分析。

其一,先说下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我国有着四点推动着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统筹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由缺乏财力难以兼顾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的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较为充裕的财力开始能够解决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

第二,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能够支撑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了已无力支撑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第三,我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状况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的阶段进入到了社会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阶段。

第四,我国社会矛盾关系由不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就无法解决非主要矛盾的阶段进入到了不兼顾解决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抓好主要矛盾的阶段。

其二,说下统筹发展的内容:

2

一、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城乡关系上最现实的问题是“三农”,这个问题相当突出而且根子很深;另外,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也就是说,必须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增加农民收入。现在有些人讲的钱、粮、地、人、权五个字,钱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虽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在于“发展”,发展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从公平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切入点。抓住了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切入点,就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环节。于是,要做到 第一,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文化、科技、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具有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本;

第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既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更要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设施。

二、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对各地区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行统筹考虑;二是对各地区人民生活要进行统筹考虑。 1.统筹考虑各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从“六五”时期至“十五”时期,我国是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或东部、中部与西部来阐述各地区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新形势下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认识,因此将全国分成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等四大区块。进而深刻认识这四大区域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认识这四大区域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这四大区域在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的相互关系。

为了引导各地区的发展和正确评价各地区的发展业绩,除了统筹考虑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等四大区域的发展外,我们还需要从保护与发展、

3

适度发展与重点发展的角度对全国进行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来统筹考虑保护区、控制区、发展区之间的关系。 2.统筹考虑各地区人民生活

我们认为,统筹区域发展是对地区协调发展的继承和深化。地区协调发展要求抑制东、西部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将东、西部发展差距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由此可见,地区协调发展关注地区差距是将着眼点放在发展差距方面,尤其是关注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我们认为,统筹区域发展同样要关注地区差距问题,这是对地区协调发展的“继承”。但是,我们认为统筹区域发展关注地区差距的角度要调整,要由过去注重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调整为关注地区间居民生活差距,这才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因为,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只有全国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改善,并且各地区居民生活差距在人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当然,考察各地区居民生活差距,可以东、中、西部为地域划分单元,也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地域划分单元,但从管理和调控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后者更合适一些。另外,我们还需对两类特殊类型区的居民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一类是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贫困地区;另一类是经济结构老化、经济处于衰退状态的老工业基地。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当然是指经济的增长,因为经济的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发展决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并不等同于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讲的发展,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不能搞单打一,决不能搞片面发展,决不能搞单项突进。否则,社会将陷入重重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发展也将遭到严重挫折。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在产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4

四、统筹人与自然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不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看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和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故从现在起要做到,一是严格控制人口骤增与资源锐减。二是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五是积极培植绿色环保产业。

最后是统筹发展的前景

一句话,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团结,保持社会主义稳定,巩固边防安全!

5

参考文献

《重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本书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图片》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4篇

摘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规律的角度提出了内外兼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点:以外在刺激内在,激发学习实践的动力;以提升内在修养来指导实践活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在体察中激励、在学习中深化、在创新中推进、在实践中落实。

关键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激励;深化;推进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论是对一个地区还是对一单位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一些党员、干部抱有应付思想,对科学发展观也存在“厌学”情绪,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理解也不够深入,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不高。

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注重内外兼修的原则,即以外在刺激内在,激发学习实践的动力;以提升内在修养来指导实践活动。

一、在体察中激励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极为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另外,科学发展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那么在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理论时,必须要让广大党员、干部首先深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从而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不能只是以理论的形式来学习,这种学习很难体现主动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经常以现场教学的方式,通过感官刺激,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内心的触动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单纯的理论学习很简单,但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实践。我们学习理论一是要把它们学透学精,二是要把它们吸收进大脑,让它们成为我们今后实践的指南。我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去学透学精,才能去入脑,才能自觉去运用。

二、在学习中内化

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必须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习科学发展观,并不是非要背什么条条框框,一味地就学习谈学习,就理论谈理论,也不是非要讲什么大道理。学习就是为了把外在的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内在的理念,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达到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的目的。

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要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创新学习方式,保证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努力在学习中深化认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寻求观念的突破点。在发展理念上,加快转向以人为本,切实增强统筹观念、效益观念、人均观念、生态观念、和谐观念,着力强化质量意识、道德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加快转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由注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更加注重民本民生,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发展方式上,加快转向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文明发展,由粗放发展转向集约、节约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和技术瓶颈的制约,由比较注重抓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转向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在领导体制上,加快转向责任体系完整、工作运行顺畅和考核评价科学,激发各级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在创新中推进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和提升。创新的理论,需要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和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必须在转变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求实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第一,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

例如,加大利益引导机制的建立,通过利益引导机制吸引广大干部和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么多年来,各级领导干部都在讲、也在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都是真信真干吗?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仅限于文件照转、会议照开、话语照说,至于事情,基本还照原样去干。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认清其实质,这不是宣讲、教育不到位,而是照原样干有利可图,改弦更张没有新的明确的利益预期。因此,需要加大利益引导的力度。这包括干部业绩考核指标的变更、用人导向的进一步合理化、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重新划定、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激励等等。也就是说,要解决一些困扰和干扰干部积极性发挥的突出问题。

还比如,进一步完善法律,强化法律保障,通过法律规制公民行为。就制度的最终形式而言,越来越多的制度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并发挥着作用。在当代社会,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法律已经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我们应把那些经实践证明是成熟的、稳定的、行之有效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尽快地上升到法律层面,以强化制度的限制和约束功能。随着我国制度创新的不断深入,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备,我们应把寻找和运用法律的手段作为推进制度创新和强化制度实施机制的根本保障。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日本的相关立法。日本关于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立法非常细腻。它们分基本法:《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将经济活动纳入循环经济框架。综合性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等。根据各产品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绿色采购法》等等。通过健全法律,逐步规范公民行为。

第二,立足于以人为本设计改革方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十二五”的改革攻坚,则应该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来设计改革方案,立足于以人为本来寻找改革的突破口。第一,改革的方案应该获得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改革的方案只有在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时,才能形成较强的社会合力,才有可能顺利推进,才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第二,改革方案在实施前,我们必须尽可能充分认识改革方案的演变规律。一种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地域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防止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走样,防止改革动机和其效果的不一致性,我们还必须设计好改革的配套方案,从而保证改革方案在实施后能真正达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效果。

四、在实践中落实

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离开了实践性,科学发展观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实践特色,以正确的实践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在实践中我们绝不能眼高手低。科学发展观是涵盖各种层面各种领域的大发展观,它并不仅仅是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它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从基础做起,从日常的生活细节做起。我们不仅在家里要讲节约讲环保,而且在单位、在户外等任何场所都应该注意节约和环保。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是强化全民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各行各业的人们逐步形成自觉,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实践的过程必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只有长期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最终彰显出科学发展观的强大魅力。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发展中的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民生问题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很难做到立竿见影。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这些问题才能逐步得以改善和解决。例如,我们的民生问题就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大的难题。它已不仅仅是以前的温饱问题、商品供给问题,而是广泛涉入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如就业服务、教育普及、医疗服务、社会保障覆盖、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劳动安全等。然而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而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常常会面临复杂的局面。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长期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攻克难关,才能最终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5篇

武永胜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施基本教学运行,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学管理内涵不断加深,要求日益提高,教学管理如何达到“科学、和谐、高效”呢?

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教师,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志是学生和教师素质的高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其必然归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和谐教育,要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教师为本,教学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一、 以教师为本,让教师工作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

1、 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挥不够,学校的一切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呢?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只有和广大教师保持零距离接近,教师们才能内心无愧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何况是颇具知识的教师?

(2) 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教师的劳动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个性化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所有,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要依靠教师通力合作,就必须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鼓励教师献计献策,通过教师们广泛讨论,献计献策,学校的工作丰富多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搞好教学管理工作,

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性“沉”下去,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对来自教师中的问题一定要有回复,不能让教师们感到困惑,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通过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质量。

(3) 要关心教师

关心教师,就必须自觉为教师服务,搞好教学管理,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老师,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此 ,要经常深入教师之间谈工作、拉家常、议时事、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同时注意减轻老师的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繁琐性的特点。因此,要体谅教师的苦衷,在教学上无关紧要的工作不搞,拘于表面应付的事不做,立足高效求实,时时刻刻,时时处处,想到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设身处地为教师考虑,急教师所急。以教师为先,真正以一个集体来为一个个人进行排忧解难,雪中送炭。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自己有地位。因而,他们也就以积极的工作,认真的学习来回报学校。只有这样,教师的积极性,才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

(4) 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量来激发。因此,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物质推动力。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因此,物质需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要尽力创造条件,对学校微不足道的物质、奖金刺激,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确实体现有付出有回报,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回报。第二,精神推动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育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志向,工作中实行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实行多表扬少批评,把诸如评选先进、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要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搞假象蒙蔽教师。

2、 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先导,有了思想才能指导行动,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我们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新课改实验,但是,还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和课堂封闭等现象时有存在。虽然接受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但是对新课改精神的领会不深不透,把握不了

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成绩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教学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 创设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广大教师经常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或者邀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提出“培训即福利”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帮助教师积淀、充实自身。

(2) 鼓励教师博览群书

阅读增加智慧,阅读增加精彩,阅读使人摆脱平庸。尤其现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信息时代,要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发展,因此,要鼓励教师多读教育杂志,教学名著,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基本观点和操作模式,让广大教师穿过时空的隧道,进入信息时代,使广大教师掌握教育思想的动态变化。

(3) 精心设计,认真教研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群体力量,组建学科优秀群体。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教,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每周大教研及小教研时间,积极开展有实效性地教研活动。强调同伴互助,推动共同提高,为教师搭建学习、研讨、提高的平台。

鼓励教师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用笔记录课程改革的点点滴滴,记载自己课改的探索之路,让新课程理念占领教师的精神圣地。

3 、加强人文关怀

给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钻研业务、提升教学艺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充分挖掘他们的专业潜力,实现其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每一个教师都有长处,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探寻教师的闪光点,帮助教师找到自信,给予教师工作的动力,以促进教师内驱力的提高,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研氛围。不要让纪律规则等去约束教师,让教师去自觉遵守纪律规则等。不能让教师时时、事事、处处围绕考核转,把学习、研究、教学当成任务去完成。要激发教师由要我学,要我做,变为我要学,我要做,

我该学,我该做,让每一位教师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忘我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当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自己的劳动能得到领导、同行、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心里的愉悦将不言而喻。

4、落实教学常规,抓好细节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教学常规与教学质量是高度相关的。教学质量看常规,常规工作看落实。教学常规,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因此,教学常规的核心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常规就是抓教师。

(1)签订师德师风、安全目标责任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师德师风学习和考核机制。

(2)制定一套完善可操作的常规管理制度,是管理的标准,是考核的依据。比如:备课常规、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课后辅导要求、考试要求等。

(3)常规管理工作检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坚持领导抽查与教研组检查相结合。教研组检查每月必查,教导处抽查跟踪问题。检查时根据检查标准量化打分,分出优劣,及时公布和反馈,学校奖优跟劣。使常规管理工作检查科学而富有实效

二、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着力构建有效课堂,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们的成长充满欢乐的阳光。

1、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减负增效

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我们提出:要让孩子能够“跳一跳摘桃子”,稍微努力就能实现目标,这样让孩子对教育内容产生兴趣,从根本上消除厌学思想;引入发展性指标,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不再单纯依据学生短期的成绩评价教师,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以成绩论英雄的狭隘思维。学校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格规范节假日教育培训活动,严格把好教辅用书关,确保底线合格;出台各类检查方案、考核方案,以教师的水平提升和课堂效率的提高确保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2、倡导爱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专著选读、教师论坛、“爱生标兵”评选等活动,大力倡导“爱的教育”,尊重学生、充满期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心境”“平衡的心态”“师生的情感交融”“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变乐园

我们有优良的传统,每学年都会开展田径运动会、歌咏会等比赛。努力创造条件,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组建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书法美术、篮球长跑小组,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通过丰富的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在活动中创新、创优、创造,在活动中成长、成熟、成才,努力使校园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努力使学校对学生充满魅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

4、以生为本,优化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追求。近年来,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坚持牢固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 以学定教,以构建"以生为本,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 充分尊重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第6篇

科学发展观处处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途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以科学为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处理好:

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

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上一篇:工程建设监理的作用范文下一篇:工厂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