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2023-09-16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1篇

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全面衰退,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上半年出现了近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全面衰退。但随着各国经济政策的落实及政策效果的显现,自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逐步走稳,致使全年全球经济下跌速度低于预期。据201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估计,2009年全球经济整体下滑0.6%(见表1),明显好于之前预测的-1.3%和-1.1%。鉴于世界经济最脆弱的时期已经过去,主要国家资本市场逐步回稳、制造业生产开始恢复、进出口贸易已显著上升,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洼增长,经济增长率有望反弹至4.2%。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全球需求减少、贸易保护措施增加、贸易融资减少,以原油为首的原材料价格下跌,相关产品的贸易额明显下降,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跌幅达23%,总额跌至12.15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和价格因素,世界贸易下降12.2%,为7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其中,美国下降13.9%,欧盟下降14.8%,日本下降24.9%,均高于世界平均降幅。进入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主要国家贸易开始增长。第一季度,日本、巴西、中国、韩国、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的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8.2%、25.8%、28.7%、36.2%、20.2%、16.9%和82.7%;进口增长率分别为22.5%、36%、64.7%、37.3%、21.4%、12.0%和17.7%。今年以来,货物贸易增长较多的产品是矿产品和机电产品。WTO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将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7.5%,世界其余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约11%。但世界贸易总额难以回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国直接投资(FDI)造成冲击,投资规模大幅度下挫。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下降39%。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投资继续大幅下挫41%。流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370亿美元,较2008年下降57%。从2008年中起,全球范围内爆发了跨国公司总部的撤资潮。受金融市场萎缩和现金短缺的影响,作为FDI增长“发动机”的跨国并购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球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并购案只有40宗,不到2008年同期数据的1/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报告认为,随着投资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不断改善,预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10年可能出现温和反弹,2011年将增长强劲。在国际资本的地区流向上,中国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将依然是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农业、服务行业、采矿业等会是未来投资的重点,而制造业方面恢复的速度相对稍慢。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恢复明显好于预期,但鉴于此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全球经济结构矛盾的总爆发,有很多内在深层次原因和矛盾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坎坷。

1、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行动。随着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宏观政策走向成为2010年关注焦点。2010年全球经济恢复的步调和规模,很有可能取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退出节奏。对美国和欧元区来说,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还没有完全出清,很多金融机构还存在亏损;经济尽管回升,但也没有完全走上强劲持续复苏的道路,特别是失业率依然很高,贸然退出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二次衰退风险。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退出战略实施得过早,即在私人消费和投资尚未能有效成为经济复苏的推动力之前实施退出,经济复苏将可能因此而夭折。但若退出战略过晚实施,庞大的货币供应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通胀,并出现新的资产泡沫。预计短期内,主要发达国家实施大规模退出策略的可能性极低。对一些经济恢复情况依然不理想的国家,比如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还可能进一步采取刺激政策,未来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将日趋分化。

2、不断加大的财政负担。对应对金融危机,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大力度的政府财政安排,已使得政府开支迅速增加,财政赤字水涨船高。据《经济学人》“全球政府债务钟”,实时获悉的全球公债情况。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巳突破36万亿美元,预计2011年全球债务将超40万亿美元。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元区都是负债状况严重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负债率均已达到历史高位。其中,2010年美国政府赤字已达到创纪录的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左右,这是自二战以来的最高比例。目前欧元区政府赤字均已超过占GDP3%的参考“警戒线”。2010年,法国预算赤字将占GDP的8.2%;德国将占GDP的5.5‰欧元区总体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7%,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日本政府总额债务将升至占其GDP的229%,高居发达国家之首。全球性赤字高企,伴随的正是全球性债务的高涨。在经济复苏脆弱的形势下,各国推出的削减赤字计划,面临诸多障碍与风险,各国试图在“保增长”、“保就业”与“削赤字”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显得困难重重。

3、就业全面恢复仍需时间。金融危机给各国就业形势蒙上巨大阴影,2009年全球就业形势日趋恶化。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经济开始复苏后,通常还需要4年到5年的时间失业率才能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报告预计,2010~2011两年时间内,经济复苏不会有效降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保持约9%的水平。政府仍然需要实施刺激经济计划及其他政策,来弥补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缓慢的问题。尽管2010年就业人数将有所增长,但新增工作岗位无法为不断壮大的劳动力大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此,失业率得不到有效降低。2009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为8舟‰预计2010年美国失业率很难降至9%以下。

4、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甚至

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千方百计争夺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竞争激烈。为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持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领域依旧存在,且有将保护主义手段延伸至更多领域,如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低碳与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可能。从历史上危机过后的经验来看,一旦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等措施出台,即使这些措施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依然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延续,因此,即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世界自由贸易的繁荣依然任重道远。

5、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受世界经济并未彻底走出衰退、消费乏力、资本市场仍旧动荡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的进一步好转,2010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重新踏上高速增长之路,对原油、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急剧增加。此外,随着新的监管措施的出台,金融创新将受到严格审核,而且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还会继续,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机会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市场投机力量只能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寻找机会,从而推高价格,并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投机泡沫。另外,为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各国暂时不会大规模采取退出政策,一些经济恢复缓慢的国家甚至还可能加码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全球流动性将保持充裕。与此同时,很多国家因救市而产生的巨额债务问题凸显,由于这些国家的债务基本采用本币计价,在发行新债、增加税收或出售资产都不能解决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印钞的形式还债,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

美国:尽管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强劲增长5.9%,创下6年来的最高季度增长水平,但由于前两季度的严重衰退,2009年美国经济依旧下降2.4%,是1946年以来表现最糟的一年。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出口扩大、民间库存投资恢复、企业固定投资增加是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的主因。而这一态势已延续到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为3.2%,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增长。个人消费正在取代个人投资,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6.2万人,是2007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进一步证明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徘徊在10%左右的失业率依然是美国经济的隐忧,因此美国经济复苏仍然被广泛认为是脆弱的,美联储仍需维持低利率来支持经济。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目前仍然重申其将在“更长时期内”维持极低的利率水平。

欧元区:在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下,在库存增加和出口增长的带动下,2009年第三、四季度,欧元区GDP环比止跌回稳,但全年经济增长仍然是下降3.9%。进入2010年,受德国和法国经济增长及出口订单推动,欧元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2月的54.2增至56.6,为40个月来最高水平,表明产出有所扩张。今年一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0.2%的微弱增长,经济状况好于预期。但欧元区的就业数据远非乐观:欧元区2月失业率由1月的9.9%增至10.0%,这是199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西班牙为19%,法国为10.1%,意味着欧元区企业仍面临疲弱需求,复苏强度仍不足以抑制企业裁员。希腊债务危机加重欧元区经济恢复的难度,加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及爱尔兰的财政状况同样艰难,因此希腊援助计划不会结束欧元区的忧虑形势。在宏观经济与结构相对疲软的环境下,大规模财政危机已经伤及欧洲国家信用可靠度,欧洲的国家财政问题随时可能蔓延到希腊以外的地区。在希腊债务危机和欧元区经济疲弱复苏的双重压力之下,欧洲央行也难言加息。预计2010年欧元区整体GDP增速为1.2%,估计在发达国家中表现最差。另外,多年来欧元区各成员国不断增加财政支出等财政举措,最终将成为该地区的财政负担。随着各国政府对人口老龄化等相关方面支出的预期增长,中长期财政负担也越来越大,公共债务持续大幅增长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日本: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日本GDP增长率大幅下滑8.8%,拖累全年经济下滑超过5.0%,成为二战后的最大降幅。进入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受到出口需求提升及政府优惠措施的刺激,外需成为日本经济增长动力。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季节调整)比上季度增长1.2%,换算成年率为4.9‰连续4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经济复苏势头更趋明显。其中,个人消费增长0.3‰企业设备投资增长1.0%。内需对GDP增幅的贡献度为0.6%,外需为0.7%。从全年看,随着经济复苏,资金需求最终将恢复上升,但在通缩仍将持续的情况下,日本央行仍将面临各方面要求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压力,而日元升势可能持续。日本民间经济学家预计,2010全年经济增长1.6%。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尽管大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拖累,但亚洲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引领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2009年只经历了温和下降。由于许多新兴市场较快恢复了健康增长,流入这些市场的资金呈现回升,部分缓解了资金压力。从2009年3月份至今,各国新兴经济体股市率先收复失地。得益于国内需求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南美地区受经济危机拖累较为缓和。民间消费与投资使得该地区2009年经济呈现增长。世界银行预计发展中国家有望走向相对强劲复苏,2010年预计增长5.2%,2011年预计增长5.8%、均高于2009年的1.2%。其中,中国经济2009年增长8.4%,明后两年则可望保持9%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各国中首屈一指,也高于印度今明两年7.5%和8.0%的增幅。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上涨,非洲地区出口上升将带动其经济、特别是与亚洲国家和地区贸易的扩大,2010年非洲地区经济也将恢复增长。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仍相当疲软,前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必须警惕陷入再次衰退和出现新一轮资产泡沫的可能。此外,就业市场依然疲软,失业率将居高不下。金融市场虽有所稳定,但依然虚弱,而迪拜的债务风波和希腊、墨西哥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提醒人们潜在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新兴亚洲强劲恢复,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开始恢复,全球金融条件有所改善。预计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通胀压力加大。IMF预计,2010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将上升到6.25%。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化 国家认同 国家制度建设

作者 杭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博士生。(北京:100102)

陈晓律先生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6期上发表的《法治化、民主化、社会保障制度化:英国发展经验的启示》一文,揭示了英国现代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提出了法治化、民主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化呈现递进关系,认为可以用上述“三化”补充我国原有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将“民富”和“国强”联系起来,使我国国民和国家在现代化层面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陈先生从英国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了我国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有助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然而,美玉也有微瑕。陈先生在文中忽视了民主化、法治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化共同发展的一面,未能充分论述现代经济发展和“三化”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阐述“社会保障制度化”在国家获取国民认同的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本文试图从国家认同和国家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上述三点意见,对陈先生的观点进行补充,以求赐教。

按照学界普遍的观点,国家认同是使国民和国家结合起来的桥梁。所谓国家认同,是公民对其所属政治共同体主动的认同,由此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积极为共同生活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1]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效能,也标志着国家和国民结合的紧密程度和国民生活于国家中的舒适程度。国民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只有当个人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才会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自愿地担起责任。获取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成为国家制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国家认同又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的认同:文化认同、政治法律认同和经济福利认同。国家制度建设则是和国家认同相配套的。尽管必要的顺序考虑和建设重点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上述三方面的认同在构建之时并非递进关系,不应该安排为数个阶段来依次完成,而应是同时施行、互相促进和制约的。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2]学术界对于文化认同在国家认同中的基础作用具有广泛共识。我国学者章太炎认为,国家的认同首先体现在文化认同上。安德森(B.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也肯定了文化认同的价值。国家管理方式的选择、发展方向的制定和凝聚力的强弱,都有赖于文化认同的类型和程度。文化认同的建构不仅仅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且对国家实现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福利再分配阶段的任务也极为必要。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达成陈先生文中所述的“精英群体的共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大众对国家的认同。大众认同的成熟度是民主法律认同和经济福利认同的基础。大众对国家的认同一方面是自然形成的,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的主动建设。

建设国家文化认同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近代以来的任何政治革命或改革,都必然会引起对旧有文化秩序的冲击。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都有试图从文化上重新构建现代国家认同的考虑在内。建设国家认同可以借助于传统,将之作为迈向现代化社会中具有稳定性的成分,如英国借用王室作为唤起国家认同的举措。所借助的传统因素可能是表面具有传统色彩而本质已经增添了新的现代内涵,也可能是个别传统因素以新形式重新恢复活力。虽然传统因素可以成为社会稳定剂,但是也有可能转变为社会动荡的诱因。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分强调对社会现状的支持,阻碍了新时代国家实施最为重要的创新功能。所以,既不能抛弃也不能完全继承传统文化。

建设国家文化认同要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现代国家文化认同的产生不能仅仅依赖于本土文化,而是要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加以中国化。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不骄躁不气馁,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加以融合创新,保持文化活力。

建设国家文化认同也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为了保持社会创新的活力,国家文化认同建设绝不意味着以一元文化取消文化多样性,出现全国“八个样板戏”、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是要形成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局面,实行有重点、分层次的文化引领。

所谓政治和法律认同并不复杂,即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力结构,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的产生和应用必须得到国民的普遍认同。政治和法律认同是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民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公共利益创造了现代国家,同时为了维护各自单独的利益而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以法律形式明确区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范围,对法治的要求从此产生。作为对个人权利维护的另一种工具,也作为使国家保持效能和创新活力而不可缺少的制度,民主成为法治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制度。通过民主参与,国民会表现出对政治制度自觉的拥护,也会产生对政治运作的信任。所以说,两者一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是相反相成的,即“法治是要约束国家的权力,而民主则是要在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动员社会”[3]。

如陈先生所作的总结,法治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英国国家认同建设的重要两步。法治是主权在民理念落实到宪法层面上的结果,任何行政和司法权威都要服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法治的制度保障是议会拥有足够的权力。民主建设有两条原则:尊重多数权利、和平移交权力和保护少数派权利。从法治和民主相辅相成性来看,如陈先生所言,要实现大众民主首先要有精英对规则的共识,个人人身安全受到保障,社会将政治看作是一种非零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从法治和民主相反相成性角度看,我们固然要承认法治共识的实现和法治制度的建立能为民主建设提供良好的前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民主建设自身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两者的发展过程不能完全独立,往往一个因素的发展会自然而然地伴随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在所谓“专制过渡”阶段,法治得以建立也有赖于“民主”力量的抗争,也是民主程序逐渐形成、民主力量逐渐壮大的时期。

将法治和民主结合起来的民主形式是代议制民主,由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国家机关来履行国家权力,便利了在人口众多的国家中保证人民民主的实现,也在政府运作机制中确立了责任原则,最有助于创造国民对国家的政治法律认同。

经济福利认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国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认同,另一方面是国民对国家使自己分享福利程度的认同。国民经济福利的需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履行经济福利职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国家建立的基础是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产生的前提是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国家的产生实质上是亚当•斯密所述的“理性经济人”为实现自己最大利益进行的选择。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渗透进现代政治领域[4],服务职能在国家所要履行职能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国家为国民提供某种直接的服务或产品,而使国民得以促进自己利益的程度直接和国民对国家的认同程度相关。随着资本主义孕育的现代矛盾的发展,国家日益成为一种经济工具,不再局限于保护产权和取得税收,而是积极介入经济生产和分配领域,实行宏观调控、调整劳资关系、建设公用事业和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履行经济福利职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现代经济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引起社会结构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动,从而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化解经济发展引发的社会矛盾,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协调经济福利。具体来说,随着生产部门在社会生产中地位的变化,参与此部门生产的那批人的特征和生活方式也会变化。各社会群体地位的变动必然会带来社会的紧张,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这种变动孕育着各种冲突,甚至会引发对内、对外战争。只有在不付出太高的代价,不造成社会长期动荡的情况下解决各种冲突,现代经济的增长才有可能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权力获得国民的广泛认同,在和平解决由于经济增长而引起的冲突时起着关键作用。[5]为了消除或缓解上述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紧张,国家就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履行经济福利职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一,现代经济要求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塞特所强调的,政府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维系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发展主要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6]在现代化不同的阶段,国家履行任务的重点有所不同。国家所要履行的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国家统一,第二阶段实现工业化,第三阶段实现产业升级和福利化。近代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单位都是民族国家。历史经验不断证明,在完成国家统一后,保持统一后的政治稳定继续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在第二个阶段,国家任务的重点是促进资本积累。一方面通过将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来实现资本转移,另一方面通过限制大众的消费水平来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本。在政治上表现为压制群众的政治权利,其手段主要是限制选举权资格,以及查禁工会。在社会现象上表现为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对立严重。这一阶段的社会需求主要来自于城市化。在第三阶段,充分工业化了的社会生产,迫切需要政府维持一个广阔的消费品市场。通过斗争,下层人民获得了民主选举权和工会组织权,促使政府去履行新的职能,过分的剥削在政治上也不再可行。这个时期也有新的问题,生产领域对技术创新的要求空前加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显著提高,从而对国家体制创新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国虽然通过福利制度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却没有及时地实现产业升级,在现代化道路上终被赶超。现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都在抢占新技术产业的至高点,出现公司越来越大、国家干预越来越频繁的趋势,经济权力正在走向高度集中。经济权力的大量集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调节的强化。要么采取政府所有权的形式,要么采取大企业和大政府之间进行密切的信息和人事交流的形式。为了防止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甚至于倒退的死胡同,必须重新强化国家经济决策机构的职能,只有财力雄厚的国家才能发挥其必不可少的产业调控政策的作用。

其二,现代经济要求国家履行国民福利职能。换句话说,大众民主并非国家福利产生的先决条件,国家福利制度的建立自有其单独的发展逻辑。所以,本文不同意陈先生“三化”呈递进关系的观点。本文基于两点理由认为国民福利制度的建立源于现代经济的需求。首先,现代经济要求国家创造更大的消费市场。新经济形势下的资本权力将更超越于劳动者权力之上。除了高端的技术和专业人员,随着跨国生产组织的增加,普通劳动人员将更依赖于国家的保障。政府的主要职能将是缓和产业更新对社会的冲击,确保产业升级过程带来的失业人口能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同时确保有足够的市场去消费新生产效率下的产能和产品。其次,经济发展要求国家提供更高水准的劳动力。新产业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准,要求其受到更好的教育,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增长不仅仅在于教育福利,而且相关配套福利也束缚着受教育者可接受教育的年限。在这一点上,国家的现代化和个人的现代化结合在一起。

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国家履行经济福利职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开始在市场条件下配置资源,出现了各阶层在利益分配上的竞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前重后轻,主要致力于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而忽视了国民分享的经济福利,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而且,经济的增长以人口红利的消减为代价,妨碍了产业升级,也阻碍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形成。动员、协调、整合多元化的社会利益,努力平息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引发的社会紧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从更微观的层面来看,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之基础的家庭,其功能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家庭分化出的功能。在现代经济的冲击下,生产早已和家庭相分离,社会保障却仍旧有赖于传统的家庭单元。然而,近年来传统封闭性内部再分配的家庭功能已经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而濒于瓦解。为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养老、育儿和经济援助等功能都日益需要由国家来承担。

总之,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变动的过程,然而国家的作用相对稳定,即化解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紧张,并且促进经济不断地发展。无论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还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国家建设都需要将国民经济福利放在突出地位。

参考文献:

[1]江宜桦、李强. 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 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

[2]张汝伦.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哲学研究,2001(2).

[3]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 宪政与民主. 北京:三联书店,1997:151-152.

[4]张友权. 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互动分析. 理论与改革,2002(3).

[5]西蒙•库兹涅茨. 现代的经济增长:发现和思考. 布莱克. 比较现代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79.

[6]马丁•李普塞特. 政治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9.

编辑 杜运泉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3篇

一、2015年7月份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调,下行压力较大

2015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6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一改前三个月微弱上升趋势,显示当前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趋紧。从三驾马车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7月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增幅趋缓,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解释。短期内,产销率长期低于98%,去库存压力不断累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差。长期内,一方面,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传统领域的资本回报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受抑制,另一方面,新兴领域高利润环节更多依赖于研发投入而非固定资产投资,靠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失去支撑。除此之外,消费和出口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到资产市场收入效应的影响,自3月份以来,消费连续四个月上涨,而随着股票市场回调,资产价值大幅缩水,消费受抑制;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再工业化程度加深,外围市场的改善并没有带动国内出口的增长,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连续四月负增长。

(二)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明显

2015年7月份,受出口下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出口比重较多的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降幅显著。分三大门类看,7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个月提高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6%,将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种资源能源开采业增长较快;二是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较显著,纺织、服装业增速仅为3.6%,较上个月减少0.8个百分点;三是与基建领域相关的行业增幅较快。

(三)东中西地区增速普遍下降,东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显著

2015年7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调,其中东部地区回调趋势最为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7.4%和7.9%。三方面因素造成东部地区下滑幅度较大。首先,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更容易受对外贸易景气度的影响。2015年7月,一般贸易出口额同比下滑5.8%,较6月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同比下滑9.5%,进料加工贸易同比下滑13.1%,分别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国际参与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其次,受工业发展阶段的影响,政策可作用空间较少。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处在工业化后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可开发空间较小,政府逆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第三,服务业的相对较高的利润吸引了民间投资,挤压工业行业投资资金。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并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201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回升,但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仍为负值。除了企业在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增加外,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缓慢回升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尽管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逐渐从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向提质增效的增长模式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利润空间较大,中低端产品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用资金优势,扩大规模既能拓展盈利空间,高回报、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受抑制;随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出现,旧有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为拓展利润空间,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转向高技术领域,经济效益逐步显现。2015年6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1.4%,环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成为本轮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缓慢增长的支撑点之一。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2015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工业好于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在52以上略有回落,失业率持续下降。欧元区工业生产缓慢回升,失业率持续下降,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工业弱势复苏,制造业PMI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增长乏力。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工业生产萎缩,通货膨胀加剧。印度工业表现突出,通货膨胀持续下降,PMI不断提高。

(一)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

(1)工业生产缓慢增长。6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5%,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降。环比增长0.33%,是4月、5月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回升。6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8.4%,较5月上升0.15个百分点。(2)PMI回落。7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6月下降0.8。(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5.3%,与6月持平,为自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下降。6月份,美国PPI(季调)同比下降2.5%,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增大。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扩大至438.4亿美元,较前月增大29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85.8亿美元,进口总额(季调)为2324.1亿美元。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1)工业生产持续回升。6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3%,为连续第7个月正增长。二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3%,比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2)PMI略有下降。7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上月下降了0.1。(3)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1%,已连续3个月保持这一水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降幅收窄。6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2%,降幅较前月收窄0.2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连续23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缩小。5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季调)为212.1亿欧元,较4月减少27.2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微弱增长,PMI处于5个月以来的新高

(1)工业产出微弱增长。6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0.82%,自2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低于2005年的水平。6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季调)同比下降2.3%,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为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2)PMI回升。7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比6月上升1.1,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3)失业率略有上升。6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4)PPI持续下降。7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大幅减少。6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704.9亿日元,较5月减少1500.6亿日元。

(四)巴西工业持续萎缩

(1)工业生产持续萎缩。6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0.86%,自2014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小幅回升。7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7.2,较6月上升0.7,连续第2个月回升,为连续第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6.9%,较前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上升,达到2010年8月以来近59个月的新高。(4)PPI上涨。7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且增速逐月加快。(5)贸易顺差减少。7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23.8亿美元,比上月减少21.5亿美元,连续第5个月保持顺差。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

(1)工业生产持续回落。6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03%,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与上月持平。7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51.4,与上月持平,连续3个月维持在50以上。(3)PPI小幅上升。6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3.7%,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4)失业率下降。二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比一季度降低1.4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增大。6月份实现贸易顺差58亿兰特,较前月提高8.6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增长,PMI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

(1)工业生产增长。6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8%,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2)PMI回升。7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上月提高1.4,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3)PPI持续下降。6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下降2.4%,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印度WPI同比增速近一年来逐月下降。(4)对外贸易同比下降。6月份,印度出口额为222.9亿美元,同比下降15.8%,进口额为3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4%,实现贸易逆差108.3亿美元,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已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

(七)俄罗斯工业大幅萎缩,物价增速居高不下

(1)工业生产大幅萎缩。6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3.96%,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环比下降0.1%,连续3个月环比负增长。(2)PMI下降。7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较上月下降0.4,已连续8个月低于50。(3)通货膨胀居高不下。6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大幅增长13.1%,增速较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保持7%以上的增速。(4)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4%,已连续4个月下降。(5)对外贸易减少。6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137.8亿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25.6%,进口额同比下降38%。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偏冷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落在偏冷区间。多项指标出现偏冷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幅较大;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荣枯线,其中新订单指数已降至荣枯线之下;发电量落入偏冷区间;固定资产完成额持续下滑,创2001年以来新低,一般贸易出口额出现负增长;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至94.6,降幅创六年来新低,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受第三产业拉动,M1—M0从偏冷区间返回正常区间,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环比下滑,仍处在正常区间。

(二)2015年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将保持小幅回升态势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外围市场运行平稳,美国、欧盟制造业PMI分别为52.7、52.4,较之上月略有回调,但依旧在荣枯线之上。然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但商品房施工面积持续下滑,去库存压力显著;工业产品产量普遍下滑,焦炭、乙烯、生铁、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影响,股票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而言,8月份,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当前多地受夏季高温、暴雨、台风等天气以及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在企稳进程中出现小幅波动,制造业PMI等指标也略有回落,但总体变化不大。这说明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稳趋势还并不稳定。但同时一些积极和有利因素也在不断释放,使工业经济在短期内缓慢企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工业结构调整将会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虽然工业增速整体回落,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和投资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7月份,高技术产业增长9.6%,比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增长34.6%,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9.7%,通讯设备制造增长15.5%等。在汽车产量总体下降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产品如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32.9%,新能源汽车增长3倍以上;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1—7月份,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6.3%,增速比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且每个高耗能行业均出现了投资增速回落的现象。这种工业发展态势逐步重构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工业经济企稳蓄积力量。

二是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但剃除季节因素,未来增长潜力巨大。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较为乐观。其中建筑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虽然受高温天气影响,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减少,但其商务活动指数仍居于60%的高位,且市场需求扩张的态势依然很强劲;基建投资中民营资本增长加快;2014年下半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机场、铁路等多项基础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加之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其对基建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三是住宅投资增速开始回升,商品房销售继续回暖。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6月份进一步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现企稳迹象;住宅投资增速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下行之后,开始回升,这将对下一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住宅销售增长较快,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03,比6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的企稳,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投资和增长的稳定。

四是政府稳增长力度继续加大,政策利好持续显现。近几年,国家围绕“稳增长”和“调结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的作用逐渐显现,并呈现出累积效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提出和不断落实,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企业过剩产能转出等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支撑,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对工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总体来看,受库存调整、国内外需求疲弱以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企稳的趋势还并不稳定,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再平衡的阵痛中,需要在多方面加以警惕。但随着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中国工业经济在短期内缓慢企稳的可能性仍很大。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四个突出的亮点:消费驱动的增长循环正在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日益显著,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的依赖,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并未消除,部分部门仍面临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的沉重压力,但短期内中国经济运行基本筑底趋稳,具备实现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软着陆”的良好条件。

关键词:投资下滑;去杠杆;稳增长;软着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1.007

一、上半年我国经济走势呈现四个突出亮点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7%左右的预期目标。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仍渐趋企稳,稳中向好,实属不易。概括讲,在经济增速企稳中,我国经济运行尚呈现如下四点亮色。

(一)消费驱动的增长循环正在形成

从需求结构看,2015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较2014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见图1),接近美国和日本60%~70%消费驱动的增长贡献率。尽管这是投

图1 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下降的缘故,但也意味着由消费驱动的增长循环正在形成。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宽幅波动不同,消费需求表现比较稳定。201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上年仅下滑了1.7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消费结构继续升级,消费产品升级换代加速,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通信器材同比增速高达37%,而以网络销售为主的新型消费业态亮点突出,网上零售额占到零售总额的11.6%,同比增速高达39.1%。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消费尚存在向境外流动的现象,但还不到国内零售总额的4%,而且随着我国在2015年6月底前开展对部分国外日用品降低关税试点和调整部分商品消费税,境外消费回流有望拉动国内零售总额提升2~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更加显著。

图2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日益显著

从产业结构看,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至49.5%,比2014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见图3);上半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6.8%,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7个百分点(见图4)。这主要得益于金融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金融服务业对GDP累计贡献率接近20%,远高于2014年全年8.2%的贡献率(见图5),其中资产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证券行业对第三产业贡献较大,仅上半年股票交易金额累计同比增长了543%,大幅度增加了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尽管这一趋势难以持续,但可以预计的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因为包括快递物流在内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对第三产业将会提供新的支撑。这些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我国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还在延续。

(三)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的依赖

从投资需求看,投资下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增速降至7%的主导因素。201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1.4%,较2014年同期下滑了5.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为9.7%,较上年同期下滑7.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只有4.6%,较上年同期下滑9.5个百分点(见图6)。从另一角度看,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依赖。由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过去1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对房地产投资高度依赖的基础上的,表现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与我国GDP增速走势趋同。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这种趋势尽管没有发生改变,但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正在减轻。这预示着中国经济转型要经历这一阵痛,但也必须割舍对房地产业的依赖。

(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出现可喜变化。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超过同期GDP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实际增长8.3%,快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个百分点(见图7)。这意味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3,较2014年同期缩小了0.04。要在2020年确保全面实现小康,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很关键的环节,这是民生改善并使大多数人享受到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图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投资持续下滑源自主动调整的结果

当前投资增速出现下滑应是我国经济发展主动调整使然。我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尤其是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带来了去库存/产能和去杠杆两种调整过程。去库存/产能是主动优化结构的必然,而去杠杆是有效管控风险的必需。

(一)加速去库存/产能造成盈利下降和投资减少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的刺激带来产能扩张和房地产繁荣,但随着国内外有效需求增速放缓,新增库存或产能面临消化困难,造成资金周转紧张,盈利持续下降,“造血”机能失调,影响了后续再投资。

1.部分城市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大

在房地产领域,尽管房贷新政、降准降息和公积金政策调整等系列措施刺激了房产销售回升,但也主要限定在一线城市和少数几个其他城市,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5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只有3.9%,若按上半年全国商品房均价每平方米约6816元(再扣除每平方米1200元的部分建安成本),待售商品房将占用资金约3.7万亿元,再加上大量未领预售证的在建工程和土地,这一数据估计至少有7万亿元以上,这对房地产开发再投资形成极大的资金制约,后续工程面临资金断供问题。

2.部分制造企业去产能压力大

在制造业领域,受内外需求不振影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产能利用率不高,去库存压力沉重。以钢铁业为例,受供大于求的影响,钢材只能以白菜价格卖出,如螺纹钢跌到每吨1900元(每斤0.95元),2015年1—5月全国重点钢企主业亏损近165亿元,且亏损面在持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业进一步的投资空间。工业企业盈利出现恶化,导致各级政府税收收入出现下滑。

3.基建投资面临资金约束压力大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和企业都想利用基础设施投资消化过剩产能,这确实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好办法之一。2015年年初,基建投资呈现高增长势头,促使一季度经济增速没有跌破7%,但4月基建投资也突然失速(见图8)。这是因为中央政府为调结构需要,适当做出“减法”,自2014年9月开始中央政府就加速消除地方政府债务杠杆,致使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抑制,再加上银行信贷出现萎缩,使更多资本流入股市或外流,基建投资缺少资金供给,从而使投资增速出现一定下滑。

图8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加速去杠杆引发债务担忧和投资失血

前期刺激政策引导下的产能扩张和信贷膨胀,致使现在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投资者偿还债务压力加大,利息负担加重,使政府和企业再投资资金来源受限,而前期股市暴跌蒸发约14万亿元市值,促使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增持,使实业投资面临被“抽血”的尴尬境地。

1.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不减

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在2015年到期量约有1.9万亿元,如果包含2013年6月以来的新增债务到期的部分,预计2015年到期债务将达到3万亿元左右。在中央政府加速去杠杆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加重的债务负担使其面临融资难问题。在缓解地方融资方面,推出的PPP模式出现“干打雷不下雨”的尴尬现象,社会融资面临合作意愿偏低的问题。而地方债务置换计划,却因流动性不足、利率偏低、规模较大等问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也不高。

2.企业偿还债务压力较大

据标准普尔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年底,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按1美元兑6.2元人民币计算,折合约88万亿元人民币,约是2014年GDP的1.4倍。另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总额约有60万亿元,几乎与2014年的GDP相当。受内外需求疲软影响,很多企业盈利能力出现下降,再加上前期融资成本较高,企业背负的利息负担很重,债务违约风险加大。2015年以来,企业债市场出现ST湘鄂、天威保变、珠海中富三大违约案例,打破了债市刚性兑付的默认规则。

3.股市去杠杆引发“抽血”效应

前期对股市配资的放纵,引发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致使真实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有限,高杠杆带来的泡沫风险剧增。2015年6月15日,在监管机构规范融资融券和严查场外配资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仅经历17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跌幅分别达到34.8%、40.6%和42.9%。股市出现暴跌迫使中央高度关切,采取紧急措施对高杠杆的融资融券和场外配资实时监控,严厉打击恶意做空股指行为,适当补充市场流动性,促使市场回归价值投资,尽快促使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由前期的杠杆牛、融资牛转为改革牛、转型牛。

三、下半年经济运行筑底趋稳,具备实现“软着陆”的良好条件 在经历上半年的经济减速的考验之后,我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预计下半年会扭转经济下行态势,经济增速将稳中略升,可能出现小幅度的V形反弹,实现从高增速下降至中高速平稳增长的“软着陆”可能性增大。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在7.1%左右,经济结构持续得到改善。

(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并逐步见效

自2014年11月进入降息周期之后,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就倾向于稳增长。由于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表现不及预期,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类刺激增长政策逐步加码。

1.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

其中上半年列入计划的项目,下半年将会实际投产。如财政部提出要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包括加快拨付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资金、充分利用铁路发展基金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发改委提出要推出四大工程包,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加强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

2.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前期降准、降息等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使资金约束有所缓解。

3.房地产销售回暖

二季度部分地区房产销售回暖,由此带动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以及钢铁、水泥、装饰材料等产业补库存需要。

4.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提高

在地方债置换加码和支持借新还旧政策下,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将会被带动起来,预计下半年投资力度将加大。

5.出台了稳定外贸的政策

出台了稳定外贸的政策,降低部分商品关税和调整消费税,有望进一步提振进出口和消费回流,净出口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还会增大。

(二)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府提出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让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力,有效支持经济增长。

1.财政存款余额仍有活用空间

据审计署抽查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抽查的22个中央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亿元,18个省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截至2015年6月末,我国财政资金存款余额约有4万多亿元,各级财政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这些存量资金可以统筹盘活,用于急需的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建设领域,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2.政府财政赤字仍有伸缩空间

2015年计划的财政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元,占GDP比重的2.3%,尚远低于3%的安全线,加上上年未使用的预算结余和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盈余,下半年财政赤字实际可用额度为2.4万亿元左右。

3.中央政府可以继续发债核销前期债务

我国政府债务尚处在安全范围之内,目前中央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用广义口径来计算也不超过30%,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也仍然在60%的安全线以内,各级政府仍有发债空间实现前期债务的核销。

4.政府仍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可以证券化

当前,各级政府依然有大量优质资产可以用来做抵押与信用担保,这既可以部分解决建设资金来源约束问题,也利于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三)宏观调控能力越发成熟高效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开启“双引擎”,助力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此情形下,意味着宏观调控目标将由单一增长目标转向多重目标,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个都不能少。

1.应对多重调控目标做到及时到位

当前面对出现的“跷跷板”现象,政府需要精准施策、定向调控,使调控政策跟准经济波动频率,既不过早,也不滞后,尽可能由“跷跷板”过渡到“不倒翁”的状态。

2.应对突发风险或紧急问题不能贻误先机,需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应对

在这次股市的“抗险救灾”中,中央政府适时采取强有力政策,通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遏制股市崩盘和风险外溢,同时表达决心,坚信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维护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这都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向积极向好的势头发展。

(四)深化改革开放能增添经济新活力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通过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向社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同时通过市场准入、财税、国企、商事、要素价格等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制订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50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传统制造转型升级,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现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

2.有序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开放型经济体建设

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优势产能、先进技术、新兴市场等的国际合作,加快推进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包括加快落实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促进进出口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4—2015)[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

[2]刘世锦,等.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2015年年中宏观经济分析、展望与政策建议[R].宏观经济述评,2015(7).

[4]马骏,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R].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5-06-09.

[5]徐莉莎,吴璟.钢铁卖出白菜价“触网”能否度寒冬[N].四川日报,2015-07-28.

[6]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Slower Growth in Emerging Markets,a Gradual Pickup in Advanced Economies[R].www.imf.org,July 9,2015.

(编辑:韦京)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农业始终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的产业,发展农业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战略興国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体化发展,鼓励农民就业,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扩大农民收入的渠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农”问题的解决迎来了机遇。为了充分发挥金融在推进农村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国家特制定了包括“三农”信贷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农业金融信贷政策。文章旨在通过农村公共政策分析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研究、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阐述“三农”信贷政策的实施成效与特点,着力分析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的执行现状,剖析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农”;农村金融;信贷政策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大连市沿海而立,是以旅游业著称的海滨城市,拥有特色的农林牧渔资源。大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早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农业信贷融资方式,扶持现在农业投融资公司,创新“担保+保险+银行”和“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企业连带联保”金融方式,引导银行信贷支农,促进大连地区农业金融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业经济的增长,而农业经济的增长又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农业是弱势产业,很难吸引外来资金。首先,农业投资具有回报期限长、盈利低的特点,这与商业银行追逐安全性、流动性、效益型的初衷相悖,因此商业银行在信贷支农方面的投入远小于农业资金存入的金额。其次,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村信贷担保体制不健全,致使农村信贷发展缓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大连市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督促商业银行彻底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信贷支农,发展适合农村信贷特点信贷产品。然而金融信贷政策执行中,信贷支农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产生多大影响,怎么更加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农业大国,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农业人口占比达到50.32%,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物质支撑。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

通过对中共中央第一部文件内容的梳理和总结,1982~1986年和2004~2018年的20部文件中,有19部涉及“三农”信贷政策方面的论述。虽然各年度文件中对“三农”信贷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为“三农”服务方面从未偏离为“三农”服务的政策目标。 由此可见,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并鼓励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 同时,信贷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也会不同程度影响“三农”金融服务。从实施的角度出发,“三农”信贷政策的实施与政策目标仍存在差距。 根据统计,1994年至今,农村存款余额与农村贷款余额差距逐步扩大。 农村贷存比呈下降趋势。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这一比例实现下降,但政策执行的效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特别是“三农”信贷政策对“三农”、“农民”发展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2. 研究的意义

农村是一个具有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区域综合体,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促进与城镇的共生,共同形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国家兴衰与农村发展呈正相关。经过多年努力,大连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对辽宁省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

当前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村领域提供信贷业务,在此背景下,做好农村金融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研究分析,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信贷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农村金融信贷政策作为实现农村金融信贷政策效果的中介平台,引起农村金融机构体制结构、信贷规模和信贷结构以及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何关飞(1996)认为“一分一脱”后的农业银行完成轻装上阵,搞好自身管理,做好自身的经营。支农信贷政策的调整能够调动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信贷资金运行效率(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2005)。

Cui Cha(2011)等对河北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农业贷款、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民收入为代表变量,运用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研究表明,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财政支农发挥主要的作用,而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支农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经济效应的研究

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的演进过程,农村金融信贷政策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中介,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总量和结构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的经济效应。

2009年龙世峰以农业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的效果,认为主要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总量有所增加,但比重有所下降。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相关的农业贷款有所增加,但非农业贷款的趋势更加明显,提出了财政支持政策效应传导受阻的观点,认为财政支持政策传导受阻的原因是农业自身的特殊性。

但也有学者对农村金融政策的影响持积极态度,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支持农业,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政策,商业银行和金融服务,合作相互支持,人民银行再融资规模增加,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贷款逐年增加,扩大农业、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

三、大连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农村金融信贷政策执行分析

(一)大连市农村经济总体概况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海岸,东北部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临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临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乃至世界的海上门户。全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区2415平方公里。辖2个县级市(瓦房店市、庄河市),1个县(长海县),7个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区)。此外,还有金浦新区、自由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济区等3个国家级开放试验区。2018年,农、林、牧、渔业和服务业总产值9007亿元,比2017年增长2.0%。农业总产值262.2亿元,增长10.6%。林业产值7亿元,下降3.1%;畜牧业产值171.9亿元,增长8.9%;渔业产值385.9亿元,下降3.1%;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73.7亿元,下降3.9%。全年粮食产量110.8万吨,亩产279.1公斤,分别比2017年下降16.7%和18.0%。水果总产量177.9万吨,增长6.0%。蔬菜和食用菌产量177.3万吨,增长11.1%。肉类产量74.7万吨,增长4.3%。鸡蛋产量下降1.2%,至24.4万吨。牛奶产量6.4万吨,增长12.6%。水产品总产量216.1万吨,下降2.4%。截至2018年年底,已建成现代化城市农业园区95个。有效“三品一标”认证(注册)1064件,省级名优农产品38件。市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8家。共有农民示范合作社240家,家庭示范农场63家。农机总功率233.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3%。

(二)大连市农村金融信贷政策执行情况

近年来,大连市政府颁发的“大连市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实现组织开展农村金融计划的意见”,“普惠公司在大连农村金融行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建立和完善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综合、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入手,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整结构,增加“三农”信贷供给,积极创新,拓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和措施,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大连市农村金融需求,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加强产品开发和研究农村市场,提高业务流程和授权,增加投资的县域经济、实用和支持“三农”的发展。

四、大连市农村金融信贷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大

(一)涉农贷款金额呈下降态势

近年来,大连市的农业贷款有所下降。2018年12月月底,平衡相关的本、外币贷款在天津农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1342亿元,低于12.4%,在2019年年初,12.6%低于各种贷款在当地和外国货币。截至2019年12月月底,天津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为1250.1亿元,比2019年年初下降6.8%。

(二)涉农贷款政策支持力度欠缺

农户贷款主要产品为小额信贷,但小额信贷成本相对较高。部分国有银行贷款利率为年利率为10%。多数农户认为银行小额农户贷款利率偏高,然而这与农户小额贷款的性质有关。一方面,农户小额贷款的对象为弱势的农民,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决定了给予农户的贷款利率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较高的利率会降低农户贷款的欲望。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介入,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对机构的发展做出方向性指引,加大对金融机构政策考核,实现监管政策落实。

五、大连市农村金融信贷政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执行建议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的执行不仅对宏观的农业总产值的提升有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十分重要。因此,如何促进农村金融信贷有效、快速地在大连市发展起来,就成了目前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主要着眼处,只有让更多的农户了解金融机构推出的农户信贷产品,让更多的农户去接受信贷,才会正面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的双向提升。

(一)政府引导并参与农村金融信贷政策宣贯执行

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出台相关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监管意见,要求银行在贷款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并作出指导。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联合开展农户金融知识讲座,普及金融常识,传播先进金融思想,介绍国家推行的农业政策,以服务农户为目的,促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推广农业小额信贷知识,促进农业知识体系创新变革。同时,政府应该提高区域内优势农作物的贴息率,引导商业资本定向流入,推动地区优势农作物的规模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同时,可以订立一定标准的销账制度,以解决商业银行的遗留贷款压力,释放金融资本,缓解金融抑制对农业增收的不利影响。

(二)金融结构应适当调整小额农贷的利率

利率作为农户贷款的影响因素,极微小的变动都会影响农户的贷款决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该人为的设定利率的上下限额,而应该根据农户的信用状况、贷款用途、还款期限、贷款金额的不同,设置灵活的浮动利率。将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金融机构合理选择贷款目标,同时也避免了固定利率带来的贷款门槛,方便农户选择不同的贷款品种,来有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六、结语

本文在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大连农村金融信贷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大连市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相关贷款数据为例,分析其成就和发现问题。 及时报告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建议。完善相关信贷政策,增强信贷政策的可操作性、连续性和强制性。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服务农村金融。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建设,使农村金融信貸政策更好的为大连市乃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强.21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政策走向研究——对14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回顾与展望[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07):51-58.

[2]何关飞.“一分一脱”对农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6(12):47-48.

[3]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支农政策调整对农业信贷资金运行的影响与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3):84-86.

[4]Cui Cha,Sun Wensheng,Li Jianping.Dynamic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loans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s based on VAR model-Taking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1(38):257-263.

[5]龙世峰.农产品生产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对金融支持农产品生产政策效应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9(02):84-86.

[6]王林峰.辽宁省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7]林敏.农村金融政策经济效应分析——以福建省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8]李英.农信社“三农”信贷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9]申蕙.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连分行)

经济形势论文范文第6篇

一直以来,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金融危机过后,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大投放和投资需求的剧烈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投资在2009年的经济增长中贡献度超过85%,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快速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保增长”的目标也得以顺利完成。但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使得我国经济运行的结构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流动性的泛滥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走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如果说把2009年的经济增长看成是经济危机后特殊背景下所采取的特别手段,那接下来到底是哪一驾马车来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呢?

出口难复当年之勇

金融危机过后,外需急剧萎缩,2009年中国的外贸出口形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 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 016.6亿美元,下降16.0%;贸易顺差1 961.1亿美元,下降34.2%。全年出口对GDP的贡献值是-3.9%。

2010年中国经济在政策效应刺激下增速有所回升,出口贸易延续了2009年底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虽然整体顺差规模持续下降并在3月份出现逆差,但是随着5月出口大增48.5%,出口贸易形势略有好转。前五个月中国的出口额达到5 677.4亿美元,恢复到了2008年同期水平。但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恢复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1.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空间有限,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2011年有削减政府开支减少采购的可能性。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可能继续恶化,消费和投资自主增长难有明显起色,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2.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主要经济体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日益加剧。即使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也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3.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口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此外,人民币在对欧元大幅升值后,进入下半年对美元的升值趋势已现,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将进一步失去优势,出口企业面对多方压力举步维艰。综合各因素来考虑,2010年的出口总体是前高后低的走势,2011年的变数同样较大,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的模式也必须改变。

消费拉动任重道远

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是“调结构、促发展”的主命题。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消费不足是中国的短板。西方发达国家中消费占比非常大,一般都在70%左右。美国居民消费占到GDP的72%,而中国仅维持在3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导致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消费水平上不去,产能过剩的风险始终存在。

消费需求是内需的主体和重点,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消费率。消费需求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也是缓解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消费需求的波动相对平缓,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投资需求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动荡,缓解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

2009年大目标是保增长,但是动用巨额财政资金,先后推出八项促消费政策,已经是事实上启动了中国的国内消费。

从效果上看,消费成为了2010年上半年三架马车中最稳定的拉动力。但是下半年的消费增速可能稳中略降,原因在于:第一,短期政策的刺激效应递减。受政策扶植最为显著的消费品是汽车与家电类。这两类商品属耐用消费品,周期性比较明显,自去年出现快速上升之后,今年以来上升势头已减弱。预期这两类商品的增速还将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但年内继续突破性上升的概率不大。第二,消费的提升受到收入的影响,尤其是自主性消费受到依赖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的影响。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且与人均GDP 增速的差距在扩大。从一个比较长远的时间周期来看,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及股票价格的下跌造成居民金融资产缩水、就业压力以及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等都会制约民众的消费欲望。因此调整结构势在必行,前期效果也已经显现出来,但是制约消费的因素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得到大幅改观的,消费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政策坚定的扶持。

投资仍担纲重任

2009年流动性的充裕造就了股市的牛市,造就了商品市场的牛市,房地产价格也被快速推高,接踵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的抬头。为抑制通货膨胀,2010年上半年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手段大量回收信贷。同时针对高房价也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在经济增长放缓和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的背景下,2010年的通货膨胀失控可能性不大,宏观政策更大力度的紧缩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紧缩政策执行力度可能会松动,但大基调不会转向。下半年信贷较上半年应会略显宽松,如果经济超预期下行,不排除中央投资力度有所加大。因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中,投资是较为灵活机动的一个因素。抑制通货膨胀重要,但是保增长同样重要,尤其是“保八”这条被认为同时是保就业的底线不能轻易触及,两害相权取其轻,管理层在两个鸡蛋上跳舞,踩破哪一个都不行,这或许就是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与两难。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为保增长管理层再度祭出投资大旗也不是不可能。

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

不可动摇

以房地产行业为中心所涉及到的上下游行业近60个,整个产业链条在2009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中国,房地产既是投资,又是消费,更是地方财政。工业、基建、房地产是中国投资的三大方面,任一方面都离不开房地产行业。房屋销售的火暴,对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带动效应显而易见。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半来源于与房地产、土地相关的税费。

高涨的房价已影响到民生,影响到了稳定大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短期房价稍有下跌还是可以预期的。在中国,通过抵押贷款买房的人并不在多数,而且贷款额与地产的实际价值相比较小。结果是买家和发放贷款的银行均具有较强的抗房价下跌风险能力。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背靠银行、地方政府的支持,开发商大肆囤地,加上手上足够的现金流,开发商并不担心房价大幅下跌,开发商的这种底气恰恰说明房价不可能有大的调整。

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构成较大的威胁。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一直依赖通过本地投资公司进行土地抵押获取银行贷款来支持地方项目建设。地方政府的大部分财政收入也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交易的相关税费。房地产价格下跌将严重削弱地方投资公司用于银行抵押的土地价值,也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偿债能力。如果地方政府的债务沉重到必须由中央政府来替他们承担责任并最终连国家财政也无法承受的时候,那离债务危机也就不远了。

从中国这种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房价下跌同样会产生很多问题,自断经脉的事政府是不会干的。因此,房价即使有下跌,幅度也非常有限。对于小部分持币待购的人来说,房价下跌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2010年着重在“调结构促发展”,大家都在说高房价挤压了民众的消费空间,但是买房同样也是消费,买一套房子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一辈子最大的消费,只不过它兼具有资产的功能,它不计入CPI而已。但是房地产对众多行业的带动能力不是其它任何一个产业可以比拟的。房地产在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唯一的引擎。在城市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前,仍然要依靠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或许在以后能接过房地产的班,但这有赖于产业升级的发展进程。至于新能源经济,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远景而已。

(厦门顺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一篇:国防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科学素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