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

2023-09-20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第1篇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很不成熟。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仅2007年一年。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大豆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也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 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

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2008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

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第2篇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很不成熟。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仅2007年一年。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大豆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也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 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

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2008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

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第3篇

二.检索策略及对所选数据库概述:

借助检索数据库对本文课题进行检索,本文涉及到的数据库有:读者网上服务系统、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独秀中文学术搜索。其中

1) CNKI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 ,于1995年正式成立,已建设成为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深度集成整合了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工具书等各种文献资源,并以“中国知网(www.cnki.net)”为网络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

2) 维普数据库收录有中文报纸600种、中文期刊8000多种、外文期刊5000余种;已标引加工的数据总量达20000万篇、3000万页次、拥有固定客户3000余家,在国内同行中处领先地位。维普数据库已成为我国图书情报、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和获取资料的重要来源。

3) 万方数据库集纳了涉及各个学科的期刊、学位、会议、外文期刊、外文会议等类型的学术论文,法律法规,科技成果,专利、标准和地方志。 各类期刊6千余种,其中核心期刊2500余种,论文总数量达1千余万篇;自然科学领域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以及研究所的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论文共计136万余篇; 还涉及近3000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总计97万余篇;收录了国内外的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等专利2400余万项,其中中国专利331万余项,外国专利2073万余项,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各个学科领域;科技成果总计约50余 万项,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政策法规收录自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各种法律法规28万余条。

4) 读秀知识库是由海量图书等文献资源组成的庞大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可以对文献资源及其全文内容进行深度检索,并且提供原文传送服务的平台。

三.确定检索词

关键词:节能减排 低碳 生活

四.检索过程概述:

打开数据库页面,一般会有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标准检索等,本文均选高级检索流程;添加扩展,均选关键词作为检索项,输入节能 并且 低碳 并且 低碳 并且 生活;时间从创建时间到现在;在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数据论文等中进行检索;其中本文中对CNKI系列数据库进行了跨库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进行跨库检索;确定检索后会得到所要的一系列信息。

五.相关度最高的十篇文献及文摘信息:

1.齐玉春,董云社. 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004(24(5)) 文摘: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其主要的人为排放源,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进行能源活动中温室气体的减排已经成为涉及环境、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全球性科学问题。文章对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能源排放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与能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双赢",实现"发展型减排"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王启智,吴克忠,马慕周. 大力提倡低碳办公,努力做到节能减排[J]. 办公自动化.2010(6). 文摘:简要介绍低碳生活的含义及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简要介绍低碳办公的含义和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及我们的打算。 3.黄耀.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第5期

文摘: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文献资料和大量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中国可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和制订相应政策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CO2排放的主要措施和对策包括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例、适度提高天然气比例和发展核能);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植树造林,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和少(免)耕等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

4.李来龙.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J].能源与环境.2010(2). 文摘:论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工业革命。提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举措,加速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

5.杜秀清,杨贵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3). 文摘: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由此可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在这场新经济浪潮中,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在消费模式、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法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做工作,才能确保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6.孙海霞.论“低碳经济”[J].商品与质量,2011(4). 文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7.牛昌茂.节能减排举措的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1,(6). 文摘:从节能减排的背景入手,叙述了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管理以及低碳生活三方面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措施,提出,节能减排的主体包括每1个人,要从人类自身抓起。

8.安红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文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人们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中国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工业发展状况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不容易改变,低碳经济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河南省为例,运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低碳生活、低碳城市、制定和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与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9.郭廷杰.尽快修订《节能法》,促进全面持久节能[J].节能,2004(11). 文摘:我国从 1998年起开始实施了新颁布的《节能法》 ,但由于人们的节能意识淡化以及宣传贯彻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 ,致使浪费能源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产生能荒危机。本文根据此问题阐述了节能淡化是造成能荒的根本原因 ,并分析了其主要表现和影响 ,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修订《节能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10.张永志.浅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J〕.经济纵横.2011(3):

文摘: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对于掉正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节能减排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综述正文

摘要:2009年12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有“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之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此召开。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不仅给了人类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同时也将“低碳”概念在中国推向了一个高度。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简单说就是指生活巾所耗用的能量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例如节电、节油、节气等),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我国的国情,审时度势,只有推行低碳经济,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关键词:节能减排 低碳 生活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终于使各国正视本国的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数据表明,我国的能耗率居高不下,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4.2倍,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1]。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谁在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将主宰绿色发展的潮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低碳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如果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保持节能意识、采取低碳的方式,那么将会大大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逐步恶劣的现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低碳生活:

(一)节电:

调查发现,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0,而科学家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令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2]。

我们可以: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可以每天减少大约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可减少48克二氧化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l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等。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状态,靠机内电池供电,使用问隙尽量选“睡眠”模式,长时间不用选“关机”模式。多用电子邮件,如MSN、QQ、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机、打印机[4]。选择可靠的低耗节能家用电器产品,更换白炽灯照明,全世界20%的电能消耗在照明上,其中,40%的电能是老式灯泡消耗掉的。在发光量相同的情况下,节能荧光灯不仅比白炽灯省电75%~80%,且使用寿命可达到后者的10倍。假如全球都换掉老式白炽灯泡,就可以通过节能减排CO2等温室气体7*10^8t/a[5]。

(二)节油:

调查发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者和第三大石油进口者,预计2007年原油进口依存度将达50%。节油举措迫在眉睫。

事实表明,轿车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如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大家还可以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等[7]。

(三)回收与再利用:

塑料袋、方便筷——这两种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形象地展现了地球“发烧”的历程: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耗费石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次性纸巾和卫生筷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树木的砍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全国减少IO%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翅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l万吨二氧化碳。与”一次性消费”模式相对应的是”循环消费”模式,是一种可持续消费的模式,是指为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产品使用后把其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8]。所以,用过的塑料瓶和塑料桶,洗干净后再用来盛各种液体或固体颗粒物质; 多余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各类垃圾,既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9]。

(四)节能:

用能是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排放源,发展低碳经济要以节能作为突破,加强节能目标责任制,以高耗能领域、行业、企业为重点,强化典型示范,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以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全社会节能。做到:(1)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在工业领域,推动钢铁、有色、煤炭、石油石化、化T、建材、纺织、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2)推广重大节能技术: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企业。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重点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工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在建筑领域:抓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标准的实施,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新型墙体材料,强化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积极培育建筑节能产业。(4)在交通领域: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车辆淘汰制度,逐步淘汰技术落后、高耗能车型,开发和推广代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加强运输市场节能管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节能型交通运输体系建设。(5)在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强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技术的推广应用。(6)在商贸领域:开展零售、餐饮、宾馆饭店节能试点,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过度包装,提高物流配送效率。(7)在公共机构领域:开展公共机构办公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强化公共办公区域节能改造,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监测、统计体系,实施能耗定额管理[10]。

(五)开发新能源:

研究表明, 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CO2 排放比使用石油和天然气分别要高出36% 和61% 左右 , 核电和水电、太阳能等不含碳能源的利用则几乎无CO2 排放, 在这种情况下, 要削减CO2 排放量就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 逐步削减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的消费比例, 大力开发少含碳和不含碳的能源[11]。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7*10^8kW, 技术可开发容量5142 *10^8 kW, 经济可开发容量4102*10^8 kW, 2004年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10^8 kW[12]。 潮汐能蕴藏量非常丰富, 据水电部1985年普查, 我国东南沿海可开发的潮汐能源达2100V*10^4 kW, 年发电量620 *10^8kW/h,其中92% 分布于华东沿海, 但至今被开发利用的不到1% [13]。我国的风能资源为10*10^8kW, 其中陆地为215*10^8 kW, 近海为715*10^8 kW。特别是我国天山—阴山—大兴安岭一线以北地区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风能功率密度一般在200~ 300W /m2以上, 有的地方可达500W/m2, 但至今被开发利用的不到1%。此外, 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地热取暖、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已在许多地区发挥了很大作用[14]。

(六)提高能源利用率:

经调查发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5.5亿吨油当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4.7%,低于第一位的美国(能耗总量为23.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2.2%),而远高于第三位的日本(5.2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消费总量5%)[15]。而且中国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足, 中国水力的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 78*10^8 kW, 居世界首位, 目前开发利用率仅为20%; 风能资源量约为16*10^8 kW, 地热资的远景储量为1 353. 5*10^8tce, 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储量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对其的开发和利用却尚未形成规模, 大量关键技术和设备仍主要依赖进口, 使开发利用成本普遍偏高,从而大大阻碍了其产业化和商品化进程, 同时相关产品也缺少全面系统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体系, 产品质量不稳定, 使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 在产品开发、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方面也尚显不足, 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果转化与推广。若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转变能源结构将存在巨大空间。相关预测研究表明, 若2015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开发量达4 300*10^4tce, 占中国届时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 将可减少3 000*10^4tce 的温室气体排放[16]。

参考文献:

【1】杜秀清,杨贵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3):34.

【2】孙海霞.论"低碳经济".〔J〕.商品与质量,2010 (4):47. 【3】杜秀清,杨贵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3):35.)

【4】王启智,吴克忠,马慕周.大力提倡低碳办公,努力做到节能减排〔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0(176期):5.)

【5】牛昌茂.节能减排举措的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1 年第6 期( 总第69 期):44

【6】王启智,吴克忠,马慕周.大力提倡低碳办公,努力做到节能减排〔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0(176期):5.)。

【7】刘晓仪.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J〕.{ },《 》:95. 【8】张永志.浅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J〕.经 济 纵 横,2011 (3):46 【9】牛昌茂.节能减排举措的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1 (6):44-45 【10】李来龙.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J〕.能源与环境,2010(2):29-30 【11】齐玉春, 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 理 科 学,2 0 0 4 年 (第2 4 卷第5 期):531-532.

【12】张国宝. 用好水能资源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 水力发电, 2004, 30( 12 ): 3-5; 【13】郭成涛. 建议研究开发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潮汐能源. 海洋技术, 2002, 21( 3 ) : 19-21; 【14】黄耀.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J〕.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第5期:725.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第4篇

关键字:能源,节能,创新

一、低碳经济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解决自身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核心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其战略动机正是抢占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制高点和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导权,利用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那怎么才能发展低碳经济呢?

首先,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经济竞争力的高度出发,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抓紧制定我国低碳经济长远战略和短期发展规划。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加强政府主导,动员国家整体力量,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综合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将低碳化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其次,要紧紧抓住自主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力争在低碳领域核心技术和尖端工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牢牢把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抢占低碳科技主导地位。国家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创新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调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因

素,集中优势科技力量,站在国际技术前沿,组织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积极培育低碳经济若干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投入,通过补贴、补助、税收优惠等利益补偿机制,把政策激励与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相结合,大力扶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等产业,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大型骨干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产业化工程,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转化利用,提高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国际低碳产业制高点。

第四,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当前,要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制度,通过监管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以及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加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合作与创新,培育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全球碳金融博弈中争取主动权,维护国家利益。

盲目追求低碳,以及跟风式的发展新能源,甚至是极具作秀式的搞低碳城市样本,都可能背离原本低碳的宗旨。因为低碳不是随便说说,随便做做,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合乎现实地一步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10年,低碳一词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显得格外亮眼。低碳二字从盲目追求“低碳”,以及跟风式的发展新能源,甚至是极具“作秀”式的搞低碳城市样本,都可能背离原本低碳的宗旨。因为低碳不是随便说说,随便做做,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合乎现实地一步步推进。

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为了节能减排我们要: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 ;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 ,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 清洁生产 ,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 技术创新 。要组织培育 科技创新 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节约型社会 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 发展项目 、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第5篇

关键字:能源,节能,创新

一、低碳经济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解决自身能源瓶颈,消除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核心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其战略动机正是抢占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制高点和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导权,利用其在低碳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那怎么才能发展低碳经济呢?

首先,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国家未来核心经济竞争力的高度出发,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抓紧制定我国低碳经济长远战略和短期发展规划。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加强政府主导,动员国家整体力量,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综合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将低碳化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其次,要紧紧抓住自主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力争在低碳领域核心技术和尖端工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牢牢把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这个关键,抢占低碳科技主导地位。国家要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创新基金,加强产学研合作,调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各方面积极因

素,集中优势科技力量,站在国际技术前沿,组织实施重大科技研发与示范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积极培育低碳经济若干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投入,通过补贴、补助、税收优惠等利益补偿机制,把政策激励与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相结合,大力扶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等产业,积极扶持低碳产业大型骨干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产业化工程,加快成熟技术和工艺的转化利用,提高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国际低碳产业制高点。

第四,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当前,要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制度,通过监管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以及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加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合作与创新,培育我国碳交易市场,在全球碳金融博弈中争取主动权,维护国家利益。

盲目追求低碳,以及跟风式的发展新能源,甚至是极具作秀式的搞低碳城市样本,都可能背离原本低碳的宗旨。因为低碳不是随便说说,随便做做,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合乎现实地一步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10年,低碳一词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显得格外亮眼。低碳二字从盲目追求“低碳”,以及跟风式的发展新能源,甚至是极具“作秀”式的搞低碳城市样本,都可能背离原本低碳的宗旨。因为低碳不是随便说说,随便做做,而是应该有计划地、合乎现实地一步步推进。

二、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为了节能减排我们要: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 ;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 ,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 清洁生产 ,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 技术创新 。要组织培育 科技创新 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节约型社会 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 发展项目 、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节能减排低碳出行范文第6篇

1.“十一五”期间我国森林植被碳储备总量达7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亿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近20%。党中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转变生产方式,节能减排,以及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蓄积量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工信部公告了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2255家企业,钢铁行业仍是今年淘汰任务最重的行业之一,共计有3122万吨落后炼铁产能、2794万吨落后炼钢产能需要淘汰,涉及企业154家,水泥和造纸行业涉及的企业最多,分别达到782家和599家,河北、湖南、山西是涉及企业最多的三个省份。工信部表示,名单内的落后产能要在2011年年底前被彻底淘汰。

3.2011.6.11~17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举办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 低碳新生活”。

4.国务院国资委在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上宣布,截至目前,已有75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国资委要求至今仍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42家中央企业在2012年底前必须完成发布工作。到2010年底,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3%;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36.3%,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6.1%,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

二、知识链接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点

三、命题方向预测

预测2012年各地中考命题角度有:(1)结合具体材料分析开展节能减排或倡导低碳生活的意义。(2)列举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新措施或国策、战略。(3)引导学生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或者做环保和节约小卫士。 命题角度一 低碳生活

1.谈谈我国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②人口过多,资源消耗过快。③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造成严重浪费。④环境形势严峻,不容乐观。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⑧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⑨是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等。

2.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②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等问题。

3.“低碳生活”理念,体现了我国实施的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践行低碳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请你给同学们两点温馨的提示。(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①随手关灯、关掉水龙头。②用写完的作业本当草稿纸。③使用节能灯、节水龙头。④一水多用。⑤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⑥减少看电视的时间。⑦尽量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⑧垃圾分类回收等。(①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加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③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如:公交出行、少开空调、随手关灯、拒绝豪华包装等。④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同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⑤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小手带大手,向低碳靠拢”“低碳小窍门”竞赛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5.如果人类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海平面上升。③冰川融化。④淹没岛国。⑤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⑥人类失去生存的家园。⑦制约经济与社会的发展。⑧导致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6.学校准备开展以“乐享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①开展以“乐享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班会。②开展以“乐享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③开展以“乐享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图片展览。④开展以“乐享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

命题角度二 节能减排

1.列举符合和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做法。

符合要求的做法:①大力发展推广沼气技术。②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③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回收利用。④推广石粉和石材边角料回收加工技术等。

不符合要求的做法:①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态建设。②追求眼前利益,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投入生产。③一些开发区开而不发,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等。

2.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国情: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资源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等。

3.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怎样节能减排、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完善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环境,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③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公民(青少年):学习宣传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爱护花草树木等。

4.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什么发展观、发展战略、基本国策?

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为“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该怎样做?(节能减排金点子、低碳生活方式)

①采用自然光,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②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开私家车。③少用或不用“用过即丢”的一次性商品。④节约用纸,一张纸两面用。⑤节约用水,洗完手后关闭水龙头。⑥对垃圾分类处理等。

6.列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7.推进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上一篇:项链莫泊桑赏析范文下一篇:绿色施工综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