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研究范文

2024-07-10

文化价值研究范文第1篇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1、再现性和可归约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非常明显的复制性就体现出来了, 这是艺术的真实性的质疑, 许多艺术家相信数字媒体艺术机器复制只是复制外部艺术, 只是一种表象完全抹去了艺术品真正的韵味。然而, 数字媒体艺术大师创造出了虚拟现实CR, 一个现实, 一个虚拟, 或者说是另类的现实, 既可以复制, 又可以编辑, 虚实结合, 也可以与后现代艺术相结合。如果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品, 是侵犯了艺术的原创性, 以及使用数字操纵改变作品, 可以称之为高调的复制艺术[1]。

2、参与与互动

“互动”和“参与”已经成为流行词。传统艺术总是有一种公众无法触及、互动和参与的感觉, 从而使艺术与公众之间产生了距离。而数字艺术, 任何能上网的人都可以参加艺术作品的讨论, 参加者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偏爱。享受艺术传统, 只有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识别, 数字媒体艺术添加了触觉和嗅觉, 如流行的模拟游戏、3D影院、机器人艺术。这些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人们可以更多地参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参与和互动[2]。

3、商业服务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也带来了商业服务。数字音乐、日本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这些特殊产品的数字媒体艺术衍生品, 对数字媒体艺术升华流行文化的内涵, 进入消费市场,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众艺术所特有的黑色幽默、无厘头、诙谐、调侃、讽刺、恶搞等特征在新媒体作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不分贵贱”的大众化艺术特征[3]。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

1、影视动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数字技术引入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 人们将欣赏到各种美丽的数字电影和电视作品, 因为它们满足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影视动画是人们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的综合体, 是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每个国家的影视作品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 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去理解和促进文化发展的趋势, 一些影视作品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的思想和生活, 好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影响视觉型精神的人, 这是当代电影和电视传媒的魅力。

2、网络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数字媒体艺术是传统艺术的变革与创新。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人们的认知结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共开放网络文化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知, 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 以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它的文化价值。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介艺术的迅速发展, 它赋予了艺术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传播艺术的途径是从传统的声音、行为和文字到更复杂、更全面的多媒体。创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不同的信息和思想, 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盛宴。

三、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艺术肩负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责任, 其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可以挽救文本的毁灭和消亡, 而且可以挽救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足迹和本质。文化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和智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丰富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来源。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历史文化和文化典故等历史文化背景下, 继承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价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与娱乐和时尚完全结合

娱乐和大众传媒艺术是大众艺术迅速传播的关键, 受众更容易受到欢迎和认可, 它被广泛传播, 艺术是娱乐的本质, 缺少娱乐元素的艺术是不可能的。因此, 数字媒体应与娱乐和低俗相结合, 使其艺术形式和内容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生活。以喜羊羊、光头强等为主题, 以“喜羊羊”为主题, 受到孩子及其父母的喜爱, 可爱的形象, 本土化感兴趣的内容, 受到人们的好评。与此同时, 一些衍生产品, 如Flash、网络游戏和在线歌曲也很受欢迎。“喜羊羊”和“灰太狼”成功的关键是娱乐和通俗媒体艺术。

2、方便性与交互性的结合

数字技术的便利性和互动性, 带来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 数字技术的便利性和互动性为其文化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通信方式上, 网络媒体、移动流媒体和移动视频等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迅速传播。例如, 在2008奥运会期间, 手机媒体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使用手机观看比赛。同时, 数字媒体, 如互联网, 可以使每一个观众成为审美主题。大多数数字艺术需要特定的观众体验理解整个画面。

3、业务与艺术的集成价值

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 数字媒体艺术必须强调产品的商业化和价值的输入和输出。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源泉, 但如何保证数字媒体艺术的商业价值而不丧失艺术质量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商业和艺术需要市场对接, 大量的资本投资和良好的创造性产出, 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在商业和艺术中释放巨大的商业潜力和文化魅力。

四、结论

简而言之,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惊天动地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这是新的人类精神需求和文化发展和创新。相信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将在传播和应用艺术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它将展示许多个性化的元素, 并被世界所喜爱, 以造福人类。

摘要:在新的时代,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成为时代的宠儿, 亦真亦幻的电影特效、雅俗共赏的视频资源以及栩栩如生的动画图像, 都为艺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令其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 成为人们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个性化、大众化、互动性的特点, 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成.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研究[J].艺术评鉴, 2016, 03:175-176.

[2] 徐瑞泽.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22:125.

文化价值研究范文第2篇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中, 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 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1]揭示了城市之于文化的重要意义, 让文化不再流于意识形态而无法具象化表达, 得以在城市这个物质空间载体中进行储存、流传及创造;而文化之于城市的意义同样厚重而深刻, 城市因文化而形成形态万千、特色各异的表象, 更加具有内在底蕴及内涵。

1.1 文化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元素

“城市双修”中城市修补工作的重点除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整体改进及完善外, 城市历史文化及社会网络的保护也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两者协同进行才能促进城市修补工作的贯彻施行。因此, 作为城市修补工作的重要非物质要素, 文化的研究对于城市修补、城市文脉传承、城市记忆保留、城市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化是“存量增值”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由“增量生产”转向“存量增值”, 城市进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增长、创新发展的转型阶段, 推进城市空间利用由粗放开发到集约利用、推动老旧城区空间走向“存量增值”, 文化是实现“存量增值”中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 因此, 文化在“存量增值”型规划中的作用机制及演化表现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文化引导新的“城市更新”模式

城市双修是针对城市中的大量城市病提出的解决策略, 存量增值是对大环境下城市规划建设提出的发展方向, 两者均是基于对城市现状环境的思考, 认为城市应该增加对城市既有环境的关注并逐步推进其更新, 即对城市更新进行深刻思考。挖掘城市文化要素, 对于改变城市文脉断裂、城市记忆消失、城市形象单一、城市特色丧失的现状具有重要作用, 由文化引导的城市更新实践也在逐步打破单一物质空间规划的窘境, 建立新的城市更新模式。

2. 概念内涵

2.1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概念在1858年8月于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进行了具体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 对于街道、公园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 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随着时代的更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城市更新的内容有所增加、并逐渐趋于复杂, 而城市更新仍是立足于人的需求, 对城市中那些无法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地区进行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2.2 文化价值

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 由有形的物质形态文化及无形的意识文化构成[3]。城市文化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形物化环境, 指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及其形态、建筑形态等;同时, 城市文化也表现在无形的意识文化方面, 且与有形物化环境存在关联, 如街区范围内、城市范围内等不同空间等级中的社会网络及风格、地域历史传统等;以上均可认为是城市文化。

2.3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价值

在城市更新中, 文化的利用及演化自然而然产生文化价值。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历史文化的物象化表达还是意象化传承, 均是文化历史价值的体现;对城市文化策划及经营而产生经济价值是多数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 这是文化经济价值的体现;城市文化强调社会网络结构的维系及稳定, 因此在城市更新中表现为交往群体的交往关系、交往方式的延续, 这是文化社会价值的体现。

3. 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研究及实践

3.1 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动态研究

3.1.1 西方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进入稳定阶段

国外城市更新自工业革命始, 从最初的“形体规划思想”:如大型城市更新中奥斯曼主导的巴黎模式, 卫星城及卧城疏导中心城市的卫星城理论, 大规模推倒重建中柯布西耶主导的巴洛克式规划思想;到中期的“人本思想”:如简·雅各布斯提出的渐进式更新、小规模改造;再到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刘易斯·芒福德针对城市内城复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式的城市更新等。西方的城市更新在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前进, 已达到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相互作用, 并达到稳定的阶段。

3.1.2 国内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及丰富

通过对国内知网平台上的相关文献搜索可知:近年来, 由文化引导的城市更新研究逐年递增;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及分析可知, 主要侧重点在历史文化、空间设计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更新保护中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及利用;“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空间形态及布局中文化元素的物象化表达;“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对文化的商业化利用以创造经济价值;总之, 国内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突破物质空间单一层面的考虑, 在不断的完善及丰富中。

3.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总体来说, 我国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中, 文化战略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多体现在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及激发城市活力等方面。但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的非适应性利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多体现在:在全球文化的猛烈冲击下, 地方传统文化失去主动地位并被标签化, “泛文化”的现象频频出现, 直观地反映在城市建设或城市更新中就是风貌特色的丧失、日渐趋同;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城市更新实践过度地消费城市文化, 造成了文化的原真性消失、原有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的隔离。

对比国外, 我国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中, 虽然文化的作用及影响不断被强调, 但由于缺乏内生演化的文化利用机制, 表面化、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更新中仍出现了泛文化、社会分化、过度消费文化资源等问题。

3.2 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上海新天地作为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典范, 开启了城市更新的新兴模式, 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城市更新实践, 其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层次:

其一, 文化的历史价值——物质空间的保留:保留石库门建筑的基本形式。上海新天地的开发过程中, 对已破败的石库门进行整体保留并对物质空间文化符号进行重塑和强化, 有效保留了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场所。其二, 文化的经济价值——物质空间衍生并维系的经济价值:新天地依托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 其具有怀旧特质的空间在全球化消费浪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消费空间, 利用其物质空间文化符号催生并提升了文化的经济价值;其三, 文化的社会价值——新天地项目的成功, 塑造了上海新地标, 鲜明地提升了区域地位, 完善了区域功能。然而, 在新天地的定位及发展中, 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石库门原住居民的情感表达及认同, 他们在新天地“全部作价补偿, 原住民不返迁”的安置方式中, 被迫离开, 只能以外来者的身份参与并领略石库门文化。文化引导下的新天地城市更新, 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但文化的社会价值被忽略是需正视的事实。

3.3 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实现状况的思考

姜华、张京祥在《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中指出了在城市更新中对文化的片面化认知, 狭隘的文化保护观造成了城市更新方法的误区[8]。没有对文化的深刻全面认知, 城市更新中对文化的保护流于形式, 忽略了社会风格的重新构筑, 从而难以得到居民的认同, 导致了人情味的丧失。杨东平在《城市的救赎》中指出老城区的城市更新需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 应注重人际交往、社会网络关系的维系。韩乐、张楠在《从上海新天地看叙事空间价值在历史城区的构建》中指出“上海新天地是多种复杂情感归属的组成体, 但它独独缺少了那种对特定情感归属的永恒事物, 所以不能真正叙述居住于此的老百姓当年的故事。”

以上, 可看出: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价值在城市更新中体现不只是物质化的, 也不只是经济价值, 还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注重市民认同感的社会价值。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价值应该是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整合。

3.4 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整体回归的必要性

以上海新天地为代表的城市更新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深影响着国内的城市更新实践, 其文化利用方式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满足了现实语境下多方利益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8]。然而, 这种模式的普适性和可持续性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忽视文化的历史价值, 带来的文化失真、文化复制问题;强调文化的经济价值, 致力于商业开发的方式不具可持续性;忽视文化的社会价值, 带来的城市记忆浮于表面、城市文脉断裂的现象。

因此, 片面强调文化经济价值、注重短暂效益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具可持续性, 文化价值的整体性回归成为必然。

4. 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回归的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价值回归的城市更新应立足于文化自身特色, 深度提炼并利用文化特色, 使其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元素使其价值最大化, 促进其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整体回归, 达到城市更新目的并提升整体效益。

4.1 文化的历史价值回归, 提升城市魅力

历史城区、旧城区的空间重塑中普遍存在着形态同质化的现象并日趋严重, 追求文化的历史价值, 对于保留历史原真性、重塑风貌特色、延续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城市更新中, 应聚焦于传统空间形态并重塑城市传统文化氛围, 引导旧城区的内外居民与历史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有形物质空间与无形文化氛围结合, 共同延续文化基因、促进历史价值回归, 以提升城市魅力。

4.2 文化的经济价值回归, 激发城市活力

如前文所言, 城市更新的提出是基于现状城市环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且无法带来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文化并不能作为内在动因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对于此类地区的城市更新, 需要在基于现状环境提质的基础上适当融入新的城市功能, 真正激发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经济利用价值, 提升城市活力, 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3 文化的社会价值回归, 优化城市功能

在对国内城市更新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后,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多以追求文化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为主要目标, 导致原旧城区社会功能单一、社会隔离而无法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城市的内生发展需求, 更新地区因其历史价值及经济价值追求, 不但需要承接外来游客文化旅游需求, 也需要满足自身街区内部社会功能的优化调整及完善, 以期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5. 结语

城市更新中文化的利用、文化价值的追求, 是恒久不变的话题。本文立足于文化自身特色, 对文化价值进行梳理, 对文化在城市更新研究及实践的现状研究,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以文化价值的全面回归提升城市更新的整体效益, 进而达到解决城市病、存量增值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最终实现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长期发展目标。

摘要: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中, 城市双修、存量规划均对城市旧城区的提质改造提出了新要求。旧城区的城市更新需在文化的导向下进行深层次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文化的解读发掘其多重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在对国内外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研究及实践动态的分析基础上, 得出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整体回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进而对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提出策略, 以有效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文脉的延续, 引导城市更新走向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价值,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D].重庆大学, 2009.

[2] 赵书山.绿色发展是旧城改造与更新的目标追求--以东莞“三旧”改造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31) :10-12.

[3] 李琳琳.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09.

[4] 钱莉莉.无锡崇安寺传统商业步行街区更新研究[D].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城市管理与实践, 2008.

[5] 柯维佳.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的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 吴晓庆, 张京祥.从新天地到老门东——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3) :86-92.

[7] 张楠, 韩乐.从上海新天地看叙事空间价值在历史城区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2) :9-15.

文化价值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当下我国慈善价值观存在二元悖论:个人美德与社会责任、施予与尊重、施善与回报、志愿性与强迫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将慈善价值观作为构建慈善文化的核心,吸收中西慈善文化的精髓,实现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此外,构建现代慈善文化还要完善慈善制度建设,确立民间为主、政府为辅的慈善机构运作格局,实行激励捐赠的税收政策,完善慈善机构监督管理机制。

关键词:慈善价值观;以人为本;慈善文化;慈善制度建设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相比较,不管从年度慈善捐赠总额、参与捐款的普通民众数量,还是从富人参与慈善所占的比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从中西方慈善文化比较的视角来探寻存在差距的原因,中国传统以“仁爱”为基础的慈善文化不同于西方以“博爱”为基础的慈善文化,主要体现在关于“自律与他律”、“回报与超越”、“美德与社会责任”等问题的不同认识。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由于外来慈善文化的传人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之间产生了新的碰撞和交融,产生了“慈善价值观”的二元悖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缩小与西方慈善事业的差距,就要从当前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需求出发,吸收中西方慈善文化的精髓,构建适应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的慈善文化。

一、当下慈善价值观的二元悖论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关慈善的争论和不和谐之音,如:在对贫困生的捐赠仪式上,某公司取消了原受助贫困大学生中的14名继续受助的资格;汶川特大地震后的“铁公鸡排行榜事件”;民众对明星慈善行为的褒贬不一等。这些争论和不和谐之音显示了当前我国“慈善价值观”存在着二元悖论。

1.个人美德与社会责任

在“铁公鸡排行榜事件”中,跨国企业的政府与公共事务总监、公关总监乃至副总裁百余人并不是对国人的误解感到不满,而是对商务部公开企业和个人的捐赠信息表示严重不满。而在中国,慈善行为需要被人知道,其捐赠额度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公之于众,民众也非常关注明星们的捐赠额度。西方为什么是“悄悄的慈善”?因为在他们的慈善文化里,慈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西方,如果一家公司在国家发生灾难后宣布自己捐款,并公开捐赠额度,会被认为是通过灾难谋利。而中国却是“宣扬的慈善”,因为,传统的慈善文化把慈善看作美德,慈善反映了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而公众作为道德水平高低的裁判者,通常把捐赠额度作为评价、认可慈善者美德的依据。当慈善被看成是责任的时候,对慈善行为的考量不在于捐赠多少,而在于有没有一颗同情和善良之心,或一颗责任心。

2.施予与尊重

企业最注重经济效益,关注回报。企业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并以一定的方式督促被捐助的大学生争取品学兼优。这虽然或许有企业出于提升自身形象的捐赠动机之嫌,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或许有利于促进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走向自强自立。慈善究竟是只讲施予还是要同时关心和尊重受益人逐步走向自我价值的实现?

慈善文化注重对老人、儿童、残疾人、妇女、贫困家庭、失业人员、无家可归等社会困难群体给予物质的捐助,使其早日走出困境。但是,如果慈善者忽视对社会困难群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照,不注重帮助受助者在得到捐助的同时走向自助,使受助者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这将使受益人养成对慈善捐赠的依赖性。这样,慈善不仅不是杜绝社会发生贫穷、饥饿、流离失所的有效手段,而将成为受助者继续处于贫穷境地的温床。因此,在慈善行为中如何处理施予与尊重的关系将影响到慈善终极价值的实现。

3.施善与回报

当捐赠者要求受助者向他们汇报学习成绩,以此鞭策受助者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时,这被看成是一种“爱心胁迫”、“制度化的感恩强迫”。因为,“如果把感恩操作成由捐助者主动索取而受助者必须按时交纳的‘爱心红利’,就违背了慈善精神中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不求回报。”如果说作为捐赠者被要求不需要计较回报,那么,作为受益人是否就因此可以觉得受捐赠是理所当然甚至产生了依赖心理?

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下,施善者出于道德追求而所做的慈善行为,其补偿方式就是在道德评判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社会、他人的认可历来是慈善行为的裁判者。当以“仁爱”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慈善文化融入了佛教把善行作为免灾积德的手段后,施善与回报更是紧密相连。因此,在中国数千年的慈善历史中,普通百姓的相互接济、有钱人家的施舍赈济、名人的慈善宣传、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地方政府的各种赈灾等,这些慈善行为多少会带有些政治、或宗教或功利色彩。以“博爱”为基础的基督教慈善文化在传统上被认为是超越回报的。因此,人们认为,只有不求回报的施善才是真正的慈善。于是,有关贫困生被取消受助资格一事引发了一场慈善与“感恩”的争辩。其实,西方的慈善也是有“回报”的。施慈者以其慈善行为受到“上帝宽恕”而得到了补偿。可见,施善与回报是不能绝对分离的,所不同的是,究竟哪一种回报方式才是合适的。

4.志愿性与强迫性

演艺界人士志愿参与赈灾活动,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慈善意识。但网友为公众人物划出一条慈善捐款数额“及格线”,给公众人物的慈善心理带来了莫大的压力。有些演艺界人士甚至会迫于公众的压力而对捐款数额做进一步的加码。慈善究竟是“志愿”的还是受“强迫”的?

慈善行为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它具有志愿性,而不是在公众的“审视”下做出被迫性的选择。如果慈善是迫于外界舆论压力的一种行为,那么这对“施慈者”本身就是“不慈善”的。在传统的慈善文化下,“仁爱”是道德精英、君子受内在道德力驱使而做出的一种趋善的自由选择,是一种自律而非他律行为,更不是出于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可见,“仁爱”者与非“仁爱”者的区分是道德自由选择的结果,而非基于外力强制性所为。“现代慈善文化虽然不突出善行的个人德行性质,但仍然捍卫慈善作为德行所要求的自主和自由,不仅尊重个人捐或不捐的自由,更从体制上保证了个人捐赠用于其所愿意的对象或场合。”既然“志愿性”是慈善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么,公众以慈善捐赠的多少去评判他人的慈善心,给慈善者带来心理压力,这有悖于慈善的“志愿性”。一种强制而非志愿的慈善文化只会让一部分热爱自由的慈善者远离慈善。这不利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开展。

慈善价值观的二元悖论,一方面缘于中国慈善文化与外来慈善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前转型时期社会对慈善文化提出了新的需求。今天,我们必须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从现代社会对慈善的需求出发,吸收中西方慈善文化的精髓,实现

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

慈善价值观要回答的问题是:人们做慈善时,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什么是做慈善的根本原因与动力。在中西方的慈善文化中,存在着两种慈善价值观:从“仁爱”出发以“道德”的升华为本;从“博爱”出发以向上帝“赎罪”为本。相对于这两种慈善价值观而言,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认为,慈善的根本价值在于“人”的发展。确立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不仅主张人是做慈善的根本目的,而且主张“人”是做慈善的根本动力。一切慈善为了“人”。基于对人类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切慈善依靠“人”,源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集体福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慈善价值观的完整内容。具体而言,“以人为本”慈善价值观体现以下几个要求:

1.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慈善价值观的体现。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而人是受需要的驱动参加实践活动的,人的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都是人求生存活动的必然源泉,是人求生存与发展的本能内驱力,也是人全面发展(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求社会上单个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要求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发展。所以,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认为,一切慈善行为是从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慈善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慈善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

2.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就是说,“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要求慈善者在提供钱物捐助的同时,也要从心理和精神层面关注受助者,同时促使受助者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使受助者自助的目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 Maslowl908—1970)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等七大类。同时,马斯洛认为,人的这些需要在对人的重要性方面是有先后次序的,人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各层次的需要。此外,需要有低级高级之分,不同的人往往还具有不同的需要结构和优势需要。慈善行为在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优势需要为出发点的同时,还要重视关注其他类型的需要,尤其不要忽视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存在或成长)等能从内部得到满足的高级需要。虽然,慈善对象的生理需要是优势需要,慈善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提供钱物捐助,但只有同时从心理上帮扶慈善对象由弱变强,引导和支持帮扶对象树立自强、自立、自信,促使受助者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慈善。否则,慈善只能是培育弱势群体的温床。

3.坚持人格平等

这是“以人为本”慈善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生命面前的人格是平等的。受助者虽然贫困,但他们在人格上与所有的慈善者都是平等的。而且,慈善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慈善者在施予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因此,“以人为本”慈善价值观要求,慈善者在进行慈善帮扶时,把被救助者置于与己平等的地位,坚持人格平等原则,维护被救助者的人格尊严。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慈善行为,不突出也不夸大善行的个人德行性质,也不贬低受助者的人格尊严。慈善者在怀着慈爱和善意去帮扶的时候,绝不能把对弱者的救助看成是一种怜悯的慈悲行为,绝不能给对方造成被“施与”的感受,更不要求受助者一种感恩戴德的回报。

4.倡导慈善之美

慈善行为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它是发自个人内心的,是道德和审美的最高境界。如果慈善是在“被监督”情况下做出的一种被迫选择,如果慈善是受摊派、硬索、逼迫或舆论压力等强制方式下的无奈行为,如果慈善是人们对自己合法财产支配权受到干预下的无奈选择,那么这是社会对行善者的不人道。慈善行为不仅是为了弱者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人们在评价他人的慈善行为时,既关注弱者的生存,也要充分尊重慈善者对自己财富的支配权。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都是慈善者自身自由意志的体现,应该得到民众的充分尊重。社会既不要过度审视慈善者本人,更不要过度干预慈善行为本身。因此,“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还要求社会倡导慈善之美,将审美的态度直接引进对大众慈善行为的审美之中,通过崇尚、尊重和审美的方式捍卫慈善作为德行所要求的自主和自由,形成全社会对一切慈善行为的崇尚风气。慈善“美”的真正内涵,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慈善活动的满意度,充分地肯定和享受从事慈善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及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慈善“美”的基本理念是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类的一切慈善行为。慈善“美”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互助风气。

总之,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慈善价值观,才能超越当前慈善价值观中“个人美德与社会责任”、“施予与尊重”、“施善与回报”、“志愿性与强迫性”的二元悖论,构建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慈善文化。

三、构建现代慈善文化的若干范畴

慈善事业的背后是以由慈善文化所倡导的巨大的精神动力为支撑的。所谓慈善文化,是指社会对有关慈善知识以及慈善态度的一种意念模式和思想体系。当前,我们既要从传统慈善文化的视角去看今天中国在慈善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又要从现代化的高度、全球化的视野,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对社会慈善行为的需求出发,在扩大与世界慈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构建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慈善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范畴:

1.个体追求与社会需求

社会的需求是慈善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因。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更多的是从个体道德完善的角度来要求,是通向道德高峰的途径;而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是从社会的需求出发,是社会财富的调整者,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现代社会是高效运转的社会,效益意味着强者对弱者的排挤,而慈善代表着强者对弱者的援助。我们现在更看重慈善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对社会结构起着调整的作用,特别是因为社会不公而带来的贫富分化问题,通过富人对穷人自觉的慈善行为而达到财富的再一次分配,可以调整社会贫富分配的不均,达到财富分配的和谐。通过捐献、施舍、救济等有效途径,有利于缓解和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抑制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慈善也是贫富之间通往和谐关系的一种途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出席中华慈善大会的代表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可以说,慈善文化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因此,对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构建现代慈善文化的出发点。

2.慈善回报与慈善动力

个人对于慈善的动力是慈善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在传统的慈善文化里,个人对于慈善的动力是建立在儒家文化“仁爱”、“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道教“禁恶行善”的主张,渗透着佛教的慈悲观及行善的功德论。因此,在中国的慈善历史中,慈善属于政治、道德精英的范畴,也包括那些要积德的普通人。而西方慈善传统根源于以“博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在这种文化里,通过慈善行为便可以达到“赎罪”。同时,这也是对“上帝虔诚”的一种表达方式。“慈善便是‘赎罪’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进行自我圣化并接近上帝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对上帝虔诚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品质。”对于有“原罪”需要“赎罪”的每一个基督教徒,慈善有着很高的号召力。而且,在以“博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里,“博爱”、“慈善”一开始就是面对饱经沧桑备受磨难的犹太民族中普通的、下层的犹太人提出来的要求。在这种慈善文化的感召下,慈善并非道德精英、政治精英的专利,而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觉选择。大多数的普通美国公民都参与了慈善事业。因此,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要从建构有利于召唤普通民众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的慈善理念出发,明确慈善行为真正的精神动力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号召每一个普通公民或企业公民做出公益行为,改变政府在慈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全民慈善活动。

3.美德与责任

西方慈善文化更强调社会责任,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文化强调道德的完善。在以“仁爱”为核心的中国慈善传统中,由于把行善与否视为个人的道德操行和良心满足,强调了道德的教化功能,因而,慈善是一种内省即自律,它强化了“慈善”范畴是爱心与良知的统一,是一种美德。由自律而为的慈善尊重了人类对行为选择的主动性,可为可不为,但阻碍了个人慈善意识的养成和公众慈善文化的形成。而在以“博爱”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中,由于上帝是赏善罚恶的判决者,因而慈善是一种他律诉求,它强化了慈善的责任和义务。信仰上帝的美国人把慈善理解为一种无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由他律而为的慈善,往往可以演变为人的本能意识乃至生活常态。慈善甚至成了人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意识。

在我国现阶段,仅仅强调慈善的美德性,完全依赖于人的道德内化和道德自觉还不具备条件;与此同时,公民把慈善当作个人义务的社会氛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要构建新时期的慈善文化,可以通过形成一种舆论氛围,去倡导慈善的美德意识与责任意识。慈善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也不仅仅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而且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慈善的主体从道德精英、政府扩大到普通的公民;关爱的对象从亲人、身边的陌生人、社会上的弱者扩大到全社会的人,乃至对自然、地球的关爱。慈善既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也是每一个公民主体的责任,慈善行为是道德与责任的统一。

4.财富归家族与归社会

关于财富归属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现代慈善文化的构建。财富是私有的还是社会的?在中国,富人是很受敬仰的,特别是有大笔遗产留给后代的富人总会大受赞誉。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有很深厚的财富传承文化。在浓厚的传承意识下,把多余的财产遗赠给后代,是得到社会认可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人对此会表示怀疑的。但有另一种财富观认为,财富最终属于上帝、属于社会,不属于个人。早期基督教认为“富人天生就有罪,富人想要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穷人。”美国宗教信仰者还认为,“金钱等世俗的东西,其实都是上帝托管于个人的,并不永远属于自己,最后要如数归还于上帝,这种宗教文化理念就是财富要‘取之于社会,还于社会…。正是这种超越个人私有回归社会的财富观促使了慈善被作为处理多余财富的一项重要本领。而对于多余财富要世世代代都归家族占有的财富观显然不利于慈善意识的广泛传播。因此,如何树立合适的财富观是构建新时期慈善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文化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基础上,基于对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财富的社会性出发,考虑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性,既注重慈善的道德价值,也强调慈善是公民的社会责任,从自律和他律相统一的要求出发培育全民慈善意识,科学开发社会慈善资源,努力构建全民慈善的文明社会。

四、加强慈善制度建设

慈善事业的进行可以归为5个w模式,即:慈善捐赠数额(How Much)→是谁在捐(Who)→通过什么渠道捐(In Which Channel)→捐给谁了(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出,要使社会慈善捐赠达到最大总额,就要号召社会最大多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慈善;与此相应,要得到更多的慈善资源,就需要有畅通的捐赠渠道,捐赠者要了解自己所捐财款的去向,以及自己的捐赠对受益人或社会所产生的效益。另外,当一个慈善人士把钱款经过多个环节捐出去的时候,是冒有风险的。美国现代慈善事业开创者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在创立他的基金会时首次提出了“风险慈善”一词。“如何能让自己的捐赠投入到最需要且更可靠的企业或组织,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是许多捐赠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通过完善慈善制度建设,建立畅通的捐赠渠道,专款专用,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有利于降低慈善风险,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只有当慈善风险有了制度的保障被降到最低限度的时候,才会吸引最大多数的人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

1.确立民间为主政府为辅的慈善机构运作格局

我国慈善组织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行政派生特征。在当前,中国相当一部分社会慈善组织和机构从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它们和政府部门在人事、办事制度等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中华慈善总会主要是依托于民政部建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是从团中央分化出来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脱胎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等。而真正来自民间的规模稍大的慈善机构极少,而且资源有限、规模不大,只起到了补充作用。我国慈善机构这种政府垄断的格局,导致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

而西方政府一般不以行政方式介入慈善捐献活动。在市场体制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基本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在慈善事业中,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各类慈善组织、机构的活动,引导民众积极向慈善组织捐献。因此,西方民众的慈善具有自愿性、独立性和自发性。“慈善属于社会的范畴,是不同于市场和政府的‘第三域’,既不适合市场的利润逻辑,也不适合政府的公共服务逻辑,而是公民或企业公民基于一定的价值观而做出的公益行为。”

因此,加强慈善制度建设,就要改变政府在慈善活动中的主导角色,发挥规范引导作用,旨在提升民众对慈善事业的信心和参与热情;其次,解除公民捐款只能投向个别具有政府背景的慈善组织的限制,开

放民间组织从事慈善的空间;此外,要有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的法规条款或行政文件,在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法律框架。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主导地位,民间的慈善组织才能壮大起来。

2.实行激励捐赠的税收政策

企业是慈善捐赠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在国外,税收政策往往被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重要杠杆。美国政府于1917年就出台了相关的免税政策,正是通过给予捐赠者减税的方式鼓励企业捐赠。个人或企业都可以出于减税目的而加入慈善的行列,于是,捐赠就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我国,虽然2008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把捐赠扣除比例从原来的3%提高到12%,相对于美国、俄罗斯的10%,已在国际上处于中上水平。但目前企业并不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这说明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政府应从三个方面人手建立制度保证,完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捐赠的积极性。

首先,大力宣传企业免税政策。美国企业捐款数量比中国多,捐赠积极性更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捐赠免税政策有效地激励了企业及个人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而在我国,很少有企业和个人知道捐赠免税政策。据有关数据,在参与抗震救灾捐款的企业中,有七成企业并不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可见,我国的捐赠免税政策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及个人知晓捐赠免税政策,从而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

其次,税收政策的实施要公平化。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慈善机构并不能共同分享统一的税收政策。我国企业只有把钱捐给指定的20几家慈善组织,才能够具有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免税资格有限制,这大大提高了企业捐赠成本,限制了企业捐赠渠道的畅通。而在美国,70%-80%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享受免税捐赠,甚至连大学、医院都具备这种资格。因此,要实行税收政策统一化、公平化,让更多的慈善机构有权开出捐赠证明,使进行慈善捐款的企业都能享受到税收的优惠政策。

最后,要简化捐赠免税程序。尽管有了免税政策,但目前一些企业捐赠者并不申请退税。退税手续繁琐是捐赠者不申请退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并完善相关政策,简化退税手续。

3.完善慈善机构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和审计采用的是以行政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多主体模式。从登记到业务指导,从具体的日常管理到财务状况的监督,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和人民银行对慈善组织的监督责任分工明确。但这种以行政监督为主的模式,恰恰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又撇开了媒体与公众的介入,容易造成监督的随意性、消极性。缺乏健全规范的监督管理机制,我国的慈善组织在管理上极易陷于混乱。有的监督主体把监督责任变为权力寻租行为。于是,善款用途不透明、善款被挪作他用等腐败现象频频曝光,使得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打了折扣,这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和损害了企业与社会公众投身慈善事业的信心。社会对慈善组织缺乏足够的信任,政府机构的社会公信力下降,中国慈善组织发展滞后。

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慈善组织采取多渠道监管并存模式:从政府监管到法律追究,从信托登记到财务审计,从同行互律到舆论监督,甚至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总之,西方慈善组织不仅要接受国税部门的管理和审查,而且每个公民有权查阅相关报表,以确保捐款人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捐款用途。这种多渠道并存的监督模式对慈善组织内部运作进行有效监督,既保护了民众的慈善热情,也保障了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因此,要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提高各层次慈善组织的现代管理水平,尤其在对善款使用环节的监督中要体现专业化、高效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慈善组织运作因缺乏有效监管致使社会声誉受损的状况,进而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慈善事业中。

综上所述,确立以人为本慈善价值观为核心,从社会对慈善的需求出发,吸收中外传统慈善文化的精髓,实现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并辅以相应制度的保障,就有利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当然,建立现代慈善文化,不仅仅是在慈善事业范围内的实践操作,慈善文化的建构,还必须依托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

文化价值研究范文第4篇

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精英文化是其精髓,它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统领着整个中国社会各阶层。但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金字塔尖的文化逐渐失去了其统领地位,大众文化开始走上社会舞台,并得以迅猛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不断扩展,成功地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中国当前的社会文化的领袖。在此过程中,以传统精英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也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教育不再只为精英阶层、精英人物开放,而是面对全社会所有群体。于是,现代社会丰富多彩、形式万千的大众文化也得以在象牙塔中广泛盛行。然而,在大学生享受这种五彩缤纷的大众文化的同时,也被其塑造、改变、影响着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是其人生态度、政治觉悟,还是其爱情婚姻、择业就业等行为都是其价值观作用的结果。不过,当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研究还有待深入,缺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研究领域的天然沟壑并为被跨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多的使用的是定性研究,忽略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倾向于采用定量分析,却忽略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价值观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大众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2.1 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和“文化”两词虽然在中国汉语中早已存在 ,但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大众文化”却是一个舶来词,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在西方,“大众文化”有两个短语,“mass culture”和“popularculture”,早期使用的是“mass culture”,因为“mass”这一词带有贬义,所以“mass culture”就是与高雅文化相对的低俗文化。鉴于传统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的贬义,1958年,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用“popular culture”取代了“mass culture”,他认为文化不应该只属于上层社会,更不应该贬低工人阶级的文化,即大众文化。

在中国, 由于大众文化概念的引入, 中国学者也对“massculture”这个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以程代熙、朱光潜等为代表的学者建议用“大量”取代“大众”,即“mass culture”即是“大量生产的文化产品”,而不是“大众文化”。也有学者建议用“人民”这个模糊的概念取代“大众”,成为“人民文化”,以试图将区别“浮华的大众”与“真正的人民”。但这仅仅是对不同人群的简单划分,而不是对文化的区分。还有学者直接将大众文化等同于工业社会的市民文化。如,邹广文认为,大众文化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市民文化。

综上所述,关于大众文化,在归纳和总结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大众文化进行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界定,即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中的,为大众市民参与和消费的日常文化形态。

2.2 大众文化的特征

2.2.1 商品性

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 其最大的目的就是获利。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存在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市场性。但是,由于大众文化的获利性,导致了大众文化的生产往往是为了迎合大众而生产, 忽略了文化艺术的超越性功能,比如“拜金主义”、“快餐主义”等文化消费观,这就将文化产品沦为了贩卖欲望和罪恶的工具, 整个社会也成了所谓的“单向度”的社会,人也成了“单向度的人”,

2.2.2 娱乐性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 这种流行就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也只有达到娱乐大众,让大众享受、放松、满足的文化,才能流行开来。因此,在这种程度上,也可以把大众文化定义为休闲文化、趣味文化等,也是“狂欢文化”的体现。人们正是在这种娱乐的大众文化中,进入了一种理想的乌托邦,获得了短暂的解脱和狂欢,这也是大众文化给现代社会带来的人的异化,人们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暖床中渐渐被麻醉。

2.2.3 时效性

大众文化的时效性主要是指大众文化的快餐性, 这种如麦当劳一样的快餐文化,具有强烈的实效性和动态性。这种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注定了大众文化的生产、销售必须随着时间、地点、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大众文化表现出来的流行性或时尚性。所谓流行或时尚就是一种迅速推广又迅速消失的过程。因此,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众文化的生产商们必须不断追逐流行、创造流行,保持其文化产品的新鲜度和美誉度。这正如演艺界的明星一样,演艺公司必须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行情,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演艺明星,以保证其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否则稍不注意就超过了时效,就会成为昨日黄花。

2.2.4 技术性

技术性是大众文化相比于其他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因为大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流行都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无声电影到因特网,科学技术的兴盛将大众文化也推向了繁荣。可以说,大众文化是一种因技术而生的文化,也是一种为技术而生的文化。

3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4%,也就是说,在18到22岁的青年中,4个人就有1个读大学。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受众和消费群体,青年人,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这种影响又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的价值观上。

3.1 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3.1.1 提高大学生的个性化价值观

个性化,即富有个人的特性,是其他人说不具备的。对于产品来说就是独特、特色。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们必须随时关注市场、关注消费者,提供符合消费者偏好的大众文化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而这一点,也深深影响了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职场的劳动力供给者,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必须如同富有个性的文化产品一样富有个性,才能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个性不仅体现在穿衣打扮上,还体现在举手投足间的文化素养上,也体现在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上。

3.1.2 促进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提升

大众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 这就将大学生的审美眼光从高高在上,转向了芸芸众生,从单一的审美到纷繁复杂的审美。对于现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厌恶呆板,追求活跃;厌恶单调,追求多变;厌恶平凡,追求个性。许多活跃多变富有个性的大众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大学生的消费, 才迅速流行起来。比如被称之为“火星语”的互联网语言,就是由大学生率先采用的,而许多歌唱明星的粉丝队伍多是由大学生组成的。在新潮流的引领下,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一种敢为人先的态度, 积极展示自己。他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透露着他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诠释和对审美价值观的解放。于是,传统的、严肃的审美价值观被现代的、活跃的审美价值观说取代, 完成了人类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自我超越。

3.1.3 价值主体意识的增强

在对大众文化的追逐和消费的过程中, 当代大学生也不断对自己价值是什么、怎么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们追求个性、追求美, 其实就是想在此过程中完成对自身价值的凝练,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诉求主要就体现最其价值主体意识的认识。比如,他们在追求各种演艺明星、创业明星、优秀企业家等的过程中,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希望通过这种评价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延长最自身的“短板”,以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3.2 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3.2.1 政治价值观逐渐淡化

随着大众文化的盛行, 娱乐至上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在大学校园流行的大众文化中充斥着好莱坞大片、流行音乐、街舞、各式各样的快餐以及各种西方节日,政治因素已经逐渐淡出校园。据陈凯浩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大学生中有78%的都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离自己很远,没有意思。而在剩下的22%的大学生中, 只有20%的对我国的现行政治有所思考。相比于政治类节目,大学生更加推崇的是各种娱乐节目、体育节目和影视节目。这些现象都表明,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已经从曾经的思想先锋蜕变为娱乐先锋了,政治价值观已经逐渐淡化。

3.2.2 道德价值观日趋薄弱

道德是社会的一种具有内在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 它是人们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大行其道,大众文化的媚俗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逐渐侵蚀了大学生的道德内核,导致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道德价值观薄弱的现状。许多大学生对道德漠视,对享乐、低俗的大众文化趋之若鹜。加之现代大众文化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不管是影视作品、互联网信息等都在传播着各种暴力、黄色、低俗的文化内容,于是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责任意识下降、勤俭节约观念淡薄、道德认知意识欠缺, 以至于让不少大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评判的时候缺乏正确的道德尺度,从而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2.3 人生价值观享乐化

对待人生,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人不能像动物那样浑浑噩噩的生活,人要有追求、有理想,人生才有意义。这就是我们推崇的人生价值观,它包括了三个内容,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但是,在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学生们的人生价值观逐渐被扭曲,当他们在回答“我为什么要生活? ”“我该怎样生活?”以及“我该如何生活?”等问题的时候,“快乐的生活”几乎呈了他们众口一词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因为大众文化一贯追求快乐与享受,排斥严肃与高尚而带来的。大学生的学习和努力不再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利益的增进,而是为了如何去享受人生。享乐主义的大众文化将大学生变成了仅仅追求物质欲望和感官刺激的“单向度的人”,他们失去了信念、失去了理想,脑袋里充斥的是“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享乐文化,以及“找个有钱人”、“嫁个富二代”的功利主义思想。

4大众文化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 大学生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大众文化不断侵蚀的今天,如何保证大学生既能享受大众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又能保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是当前我国各高等院校都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难题的形成并非一两天,也并非单一的因素的影响,因此,破解这一难题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我们从政府、学校、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塑造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之能真正做到出大众文化的淤泥,而不染。

4.1 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是正式制度的供给者, 包括价值观在内的非正式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正式制度,比如道德价值观,这种本来没有外在强制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 对他人的强制性约束力几乎为零, 如果有适度的惩罚制度等正式制度相辅就能让非正式制度的内在约束力外化为外在的约束力, 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提供与大众文化相应的各种正式制度, 以确保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的有序环境。这就包括:(1)对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严厉处罚低级、庸俗、色情、暴力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2)对“舶来文化产品”要严格实行进口管理政策,将那些有害大学生才能、心智和身心成长的舶来文化拒绝在国门之外;(3)严厉打击大众文化领域的盗版、三无产品,为大众打造一个健康的文化产品市场;(4)建立严格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彻底拒绝低俗、、腐朽、垃圾的大众文化以各种形式和手段流入校园。

从官方文化的角度, 为大众文化提供精神养分和正确的发展方向,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与大众文化并行的还有官方主流文化。在我国官方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几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尤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了头脑的大学生才能真正、科学、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大众文化,在享受大众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高尚的价值观念。

4.2 从学校的角度

学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场所, 学校环境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当大众文化在大学校园肆虐的今天, 如何保证大学校园在对大众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还能保证大学校园的纯净, 是当前所有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用主流文化引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流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既可以在校园小环境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也可以通过校园小环境辐射到社会大环境, 为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富有时代精神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大学校园是以传授先进知识技术为主要职责的人文环境,所以其文化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高雅性。因此,从这一点看,大学校园的文化是与大众文化中的低俗、腐朽、垃圾文化相排斥的,我们在吸收大众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做到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保证大众文化在大学校园健康传播。

以师德师风为表率, 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大众文化中的不良成分。教师,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指路人,还是学生良好价值观养成的园丁。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时刻为学生做好榜样和表率。一方面学校要明确规定教师的行为举止,对违反规定的教师要进行严格的惩罚;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到自觉表率,以自己的良好道德风尚为学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是培养其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在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下,某些大学生好逸恶劳、善恶不分、急功近利等错误价值观念滋长, 既是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同时还会给社会带来消极作用。因此,必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养成科学、辩证、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形成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生活规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

4.3 从社会的角度

大众文化产生于社会,发展于社会,社会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状况。为此,必须从社会的角度正本清源,以期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撑。

大众文化的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等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大众文化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都是以获利为生的,但是这种利的获取须是“取之有道”。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大众文化的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总是绞尽了脑汁,更有甚者不惜铤而走险。因此,这一方面要有赖于行业组织的规范,及时地发现坏汤的“老鼠屎”并将其驱逐出行业和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只有在违法成本绝对大于违法收益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他们都合法经营、诚实经营。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力度。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能的第三方组织。大众文化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像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在大众文化日益繁荣的工业社会,非政府组织在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凝聚大众的力量,通过文化产品消费者的维权、违法文化产品的曝光等方式, 对那些低俗的、暴力的、黄色的文化宣战,迫使其不得不退出市场,退出大学校园,切实保护文化产品消费的利益。

5结语

大众文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文化代表, 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也有利有弊,应该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做到趋利避害,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大众文化的产生开始, 详细论述了大众文化在当前中国大学校园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作为抛砖引玉。我们相信,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大众文化定能趋利避害,为中国建立和谐的、人文的大学校园服务。

摘要:能成功地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工业时代的主要文化代表的大众文化,既体现了其先进性的一面,但也不能由此否定它的落后一面,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侵蚀尤显突出。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文化和暴力、色情等垃圾文化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被大众文化扭曲的重要表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都是衡量大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仅仅是文化技能达标,而思想素质落伍,这样大学生怎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建设者和中坚力量?因此,从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三个角度,我们必须对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为大学生的健康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文化价值研究范文第5篇

(一) 孔子的勤俭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孔子一生尚俭, 主张把温、良、恭、俭、让作为判断人的道德水准的基本准则。同时, 孔子还认为勤俭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将俭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强烈反对铺张浪费, 极力提倡勤俭节约。但是孔子反对因节俭而违反礼制, 即俭不违礼, 当俭德遇到礼的时候则拒绝勤俭, 也就说如果节俭违背了礼, 孔子就反对这种勤俭。虽然孔子主张节俭要按照礼的要求, 但有时也能够看出孔子的变通, 并不是一味盲目的遵循礼制。可见, 孔子在这方面不都是完全遵循礼制, 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两者的关系。

(二) 孟子的勤俭思想

孟子与孔子的勤俭思想一脉相承, 同样主张节俭, 反对铺张浪费。但是孟子的勤俭思想中包含了民本思想。首先, 孟子提倡仁政, 提出要满足广大人民不同层次的欲望和要求。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求生, 争取维持温饱的欲望是最低层次的需求。第二层次的需求就是人们求富的欲望, 即保证人们过上不愁吃、不愁穿, 手中有一定财富的生活。其次, 孟子对国君的欲望和要求也给予了肯定, 但同时, 孟子也强调国君的欲望和要求应该和民众联系在一起, 应该以民生为基础。

(三) 墨子的勤俭思想

墨子对消费的标准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在他看来, 穿衣服只要能冬天保暖, 夏天抗暑, 吃食能抵饥饿, 这样既可, 而不必如王公贵族般大鱼大肉;住房能御风寒而不必如王公贵族都是高屋宫殿, 金碧辉煌;出行装备只要是坚固耐用, 可承载上路就行;在丧礼方面, 墨子奉行节俭办丧之礼, 棺材可放尸骨即可, 而不必大而华丽。由而可知, 墨子是节俭方面的最彻底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从墨子的节俭内容可以看出来, 其实这些要求对统治阶级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也就是说统治阶级需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来符合墨子节俭的要求。显而易见,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 这是很难做到的。

(四) 老子的勤俭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从消费的层面上看, 就是追求节俭, 勤俭。老子崇尚节俭的态度十分坚决, 主张节俭的生活, 认为勤俭是宝贵的资源, 他说:“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在主张勤俭的同时十分厌恶奢侈浪费。他反对个人过度消费, 也痛斥统治阶级消费无度, 不知节约。老子认为勤俭的生活可以帮助人们积累更多的财富, 同时勤俭亦是自我约束, 是一种内在修养的锻炼和检验。

在消费的主张上, 春秋战国时代的勤俭思想对以后历朝历代的节俭思想都有开天辟地的作用, 勤俭思想促进了封建社会工农业的大发展。当然, 这些思想不仅对封建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对当今社会也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勤俭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对社会的价值

1. 经济价值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 势头一片良好。但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消费思想如过度追求大品牌、追求高价位等等, 严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违背道德规律。勤俭思想不仅有利于人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上也有推动作用。

(1) 有利于培养人民适度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某些层面上应该鼓励人们去消费, 因为消费有助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不能片面追求高消费高增长, 而是应该以人们的合理的需求为标准, 引导其进行适度绿色的消费。这也是勤俭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当然, 人们的消费不仅要与自身的收入相协调, 还要与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相适应。

(2) 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众所周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取得的。这就导致现在中国的环境的严重破坏, 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 洪涝等灾害天气。在这种形势下, 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 还要在全社会提倡节俭, 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人们不能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发展, 还应该顺应天理, 尊重自然规律, 求得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2. 政治价值

以习近平为领导人的新一届党和政府领导中国建设以来, 查处了众多国家工作人员的以经济犯罪、滥用职权等为主要腐败原因的案件。当然,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腐败问题, 这就需要国家采取多种手段来减少和遏制。

(1) 是我国共产党执政的宝贵的财富。毛主席主张艰苦奋斗, 邓小平说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够发扬勤俭精神。这些革命先辈的经历明示我们要牢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依靠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而来的, 只有保持勤俭节约, 社会才能进步, 国家才能富强。只有继续坚持勤俭这一精神财富, 并将其变成真正的物质财富, 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有利于建设节约型政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廉洁政府这一内容作出了详尽的论述。其中要求政府不仅要奉行节约, 还要坚持廉政。这两个方面是政府运行所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政府的行为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直接的, 若政府奢侈浪费, 不懂节俭, 相应的就会使一些人跟随政府的不当行为, 拜金、享乐、投机取巧等, 最终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的秩序。因此政府要求人们节俭, 就应当亲身示范, 克俭节约, 为人们树立表率。同时, 政府也当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切实践行马克思主义廉洁政府的要求。

(3) 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一个执政党如果好逸恶劳, 贪污浪费, 则不能领导一个国家变得繁荣富强, 甚至走向亡国;而如果执政党勤俭爱民, 平等公正, 则不仅国强民安, 而且人民拥戴, 社会安定。勤俭执政能够提升执政党的威望和办事效率, 更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廉洁公正,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美德, 每一个党员都应认真工作, 为人民服务, 并且不断丰富自身的职业知识, 不断进取。

(4)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俗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有古至今, 多少国家工作人员因为贪图荣华富贵, 追名逐利, 最终走上贪污腐败的不归之路。廉政建设首先要从官员的思想作风上抓起, 培养廉政意识, 其次要制定相关制度和法律措施, 规范官员行为。勤俭思想的教育可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引导官员以身作则, 对人民群众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 并且可以加快廉政文化建设。提倡勤俭思想, 有助于时刻提醒官员谨记廉洁奉公, 艰苦奋斗的精神, 并时刻保持警惕, 规范行使自身的权利。

3. 生态价值

中国的传统的勤俭思想是我们一直推崇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勤俭思想则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基于现代社会的环境与资源等现实状况, 勤俭必须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向全社会推广。

(1)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我国深深受到水土流失、水污染、森林破坏等等众多的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劣影响。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与当代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更是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生存发展。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形势, 党和政府逐渐发觉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是不科学更是不可取的, 而应该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

(2)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由于我们不能深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致使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浪费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人们自食恶果, 沙尘暴、雾霾、洪灾等灾害现象频繁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时刻遵守自然原本的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节俭, 节约利用, 促进自然的健康发展,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 始终如一的奉行勤俭原则。

(二) 对人的价值

1. 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消费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 喜欢迎接挑战, 追求时尚的生活与消费。因此在青少年中间传播与教育勤俭原则是必要的, 因为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理性的使用金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形成一种科学的生活消费方式, 防止青少年成为金钱的奴隶, 而将金钱视为一种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2. 有助于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人们具备勤俭的品质有利于人们的道德素质的提升。勤俭是一项中国人历来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自古以来, 勤俭深深影响这中华儿女的成长, 塑造着中华儿女的性格。针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化的我国的价值观的发展趋势, 在全国范围内对每一个人进行勤俭方面的教育, 传授勤俭知识, 宣传勤俭礼仪, 推广勤俭思想。当然勤俭并不是强求人们不做消费, 而是培养人们进行合理适度的消费。

3. 有利于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现在推行勤俭的原则不仅可以使人们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更是有利于提醒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 节俭生活, 为人民群众树立节俭的好榜样, 为密切联系干部与群众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在这样的条件下, 领导干部更应该有清醒的头脑, 时刻保持警惕, 不忘优良传统的继承与传播。不论是低级别的干部还是高级别的领导干部, 都应该增强忧患意识, 远离腐败贪污,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将这一宗旨付诸实践, 做人民的好公仆。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和品格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也与机关单位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更是关系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追求进一步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的确立, 道德的培养与经济的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勤俭思想的教育、培养与传播显得越来越重要, 也就说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健康发展。勤俭的原则可以让人们追求经济实惠、合理适度的消费, 同时勤俭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力量, 也可以促进人们的全面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 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随之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有时会迷惑人心, 追求享乐, 不思进取。因此勤俭思想的宣传与教育势在必行。

摘要: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这众多的美德中勤俭更是被人们推崇备至。勤俭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是政治、经济、道德的体现。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勤俭问题日益得到了我们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党和政府顺应时代要求, 顺应民意, 将勤俭作为宣传尤其是道德标准判断的重点。本文以中国传统勤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题, 对勤俭思想加以研究, 分析指出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勤俭思想,现代价值,传统道德

参考文献

[1] 沈鑫雨, 谢勇才.毛泽东的勤俭节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传承, 2013, 10:38-39.

[2] 牛文慧.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西师范大学, 2014.

[3] 褚海萍.节俭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4.

[4] 郭文超.论毛泽东勤俭节约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赤子 (上中旬) , 2015, 20:26.

[5] 开云峰.中国传统俭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 2014.

文化价值研究范文第6篇

一、品牌文化建设投入界定

品牌文化建设投入是指为了形成公司产品高质量的社会形象, 进而提高市场销售价格, 增加产品数量而进行的文化投入。品牌文化建设投入通常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 职工的教育经费投入, 广告宣传费用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支出。

(一) 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企业的研发投入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分为研究阶段投入和开发阶段投入。其中, 研发阶段投入不资本化需费用化处理, 从而计入利润表当期管理费用;而开发阶段分为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和符合资本化条件后两个阶段, 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应当进行资本化处理, 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若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则与开发阶段一致。

(二) 企业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良好产品品牌离不开良好的产品, 良好的产品源于优秀的员工。因此提升员工各项技能是为了形成更高质量的产品, 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应当列入品牌文化建设投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应发工资总额2.5%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 特软件, 核电等特殊行业可以按照实发工资总额的8%比例进行税前扣除。

(三) 企业加强广告宣传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广告宣传费用指企业通过电视, 广播, 互联网等媒体宣传产品或发放赠品等方式, 引起消费者对其产品或劳务的购买欲望, 以达到促销的目的所支付的费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以及业务宣传费在不超过业务收入15%的部分可以全额税前抵扣, 超过部分可以递延抵扣。

(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 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外可以树立负责任的良心企业形象, 对内也是对员工责任观念的一种熏陶教育。因此,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应看作一种文化建设投入。

二、价值创造力概念界定及衡量指标

明确价值创造力的内涵首先需要明确价值创造的内涵。企业的价值创造是指企业在日常营运活动中投入一定的资本, 通过运营活动实现资本增值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价值创造表现为俩种形式, 首先是财务数据反映的资本增值情况, 描述的是企业过去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就, 一般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可信度较高。其次是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的公司价值, 往往更能反映企业整体的发展能力, 以及投资者对行业, 企业的投资预期。价值创造力就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趋势, 价值创造力大往往意味着下期乃至下下一期会创造更多的利润, 价值创造力小的话, 即使本期创造了大量的利润, 也意味着下一期不能创造可观的利润, 无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本文根据价值创造力的两种表现形式将其分为财务价值创造力和市场价值创造力分别进行研究分析。

(一) 财务价值创造力衡量方法

关于财务价值创造力衡量方法的研究并不统一, 但专家大多采用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来衡量财务价值创造力。

(1) 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 /上期净利润。净利润是归属于股东的经营利润, 可以作为经营者和所有者决策的依据。因此, 净利润增长率是综合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的相对指标, 它不仅可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管理绩效。

(2) 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本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 /上期净资产。净资产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净资产的增长情况, 是留存在企业的价值创造, 是过去经营成果的一种有效计量, 可以作为反映财务价值创造力的实用指标。

(3) 每股收入增长率。每股收入增长率= (本期每股收入-上期每股收入) /上期每股收入, 每股收入是指企业全年实现的收入总和与股数的比值, 能够准确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 该指标可以反映当期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较于上期的趋势变动情况。

(4) 经济增加值 (EVA) 。经济增加值是指从税后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资成本后的所得。企业只有让这种净所得大于0, 才可以被认为企业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如果EVA小于0意味着股东如果将投入的资本投入其他领域将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也就是企业不仅没有为股东带来超额利益还降低了股东可获得的利益。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政策,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 市场价值创造力的衡量方法

在关于企业价值创造力的衡量中, 有一些指标还是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同。例如市场增加值MVA, 以及修正的市场增加值 (RMVA) 。

(1) 市场增加值 (MVA) 。市场增加值 (MVA) 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投入资本的差额。计算公式如下;

本年的MVA=本年增加的市场增加值=本年累计的市场增加值-上年累积的市场增加值

MVA=市场价值-资本总额=市场价值-总资产

市场增加值 (MVA) 作为以市场价值计量的衡量指标, 能够反映企业价值创造, 企业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回报。但是MVA的缺点就是没有充分考虑时间价值。

(2) 修正的市场增加值 (RMVA) 。修正的市场增加值 (RM VA) 是企业预期企业的存在期限, 然后预期未来各期的EVA净现值, 公式表示为:

RMVA=企业未来EVA净现值=EVA1/ (WACC-g)

通常企业将持续经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假设, 该指标参考了股利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计算股价的股利增长模型修正的市场增加值选用WACC作为折现率对未来各期的经济增加值进行折现化处理, 将市场价值与EVA相结合, 对公司未来价值创造的预期将会影响市场价值的增加或者减少。这种模型克服了市场增加值的缺点, 考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因素, 能够较好地反映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评估。

三、品牌文化影响价值创造力路径分析

(一) 通过扩大销售能力提升价值创造力

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投入, 可以扩大企业的收入进而影响价值创造力。对企业来说, 管理层通过提高员工素质, 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来开发客户, 维护客户, 留住客户。不断为企业挖掘收入增长的潜力寻求新的增长点, 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二) 通过压缩成本提升价值创造力

高素质的员工可以用其掌握的知识创造新的产品性能和更高质量的产品, 这些新的技术既可以申请专利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也可以将其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赚取专利费, 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力。新的技术往往能够带来成本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节省成本, 扩大利润。

(三) 通过延长公司寿命, 提升价值创造力

企业寿命对于企业价值创造力来说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无疑, 寿命越长的企业其价值创造力是越大的。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品牌文化建设比较好的公司往往能够在产品衰退期研发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产品, 进而延长公司寿命。

摘要:品牌文化, 是指品牌在经营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积淀, 它代表着品牌自身价值观, 世界观。形象地说, 就是把品牌人格化后, 它所持有的主流观点。再说的直白一些, 它是一种能反应消费者对其在精神上产生认同、共鸣, 并使之持久信仰该品牌的理念追求, 能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度的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中品牌文化的内涵, 剖析企业品牌文化在提升价值创造力的作用, 希望找出品牌文化影响价值创造力的具体方式, 路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创造力,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红霞著.品牌指数构建、品牌价值评估及其信息揭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 胡晓云著.品牌价值评估研究理论模型及其开发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上一篇:违法违规用地范文下一篇:网络安全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