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

2024-07-15

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ERP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通过对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将电网的业务流程紧密连接。

【关键词】ERP;采购;信息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以来,电网发展进入了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司发展进入了以“三集五大”为特征的新时期,信息化是“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实施“五大”体系建设的同时,需同步开展信息化支撑“五大”体系建设工作,ERP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采购管理与其他相关模块关系

Oracle Application是一个集成的ERP系统。采购模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库存模块、应付模块、总帐模块、项目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人力资源模块、企业资产管理模块相互关联和数据往来关系。

图1 采购管理与其它模块关系图

二、采购模块与其它模块业务关系说明

采购模块与应付模块:供应商开票后,在应付模块中录入发票并与采购订单、接收数量、发票数量进行匹配;

采购模块与库存模块:供应商货到后,在库存模块对该采购订单进行接收、以及退货管理,在库存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库存计划自动生成物料采购申请。

采购模块与总帐模块:采购模块业务产生的相应会计科目,将自动过帐到总帐;采购与总帐共享会计期间。

采购模块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关系:采购模块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的组织管理设定的部门及职位、职务来设定采购的审批层次及其审批权限。

采购模块与项目管理块的关系: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可以直接输入项目信息,在费用类物料采购接收后费用直接计入项目支出。

采购模块与企业资产管理模块的关系:采购申请和采购订单中如果采购行类型为外协服务,可以直接挂接企业资产管理模块中的工单信息,在采购接收后费用计入工单费用;企业资产管理模块中也可以直接把外协采购信息直接导入到采购申请中,生成外协服务申请单。

采购模块与固定资产模块的关系:固定资产的采购通过ORACLE采购管理模块进行采购,在采购时借方科目取中转会计科目,录入发票后匹配采购订单,数据自动传入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三、采购模块实施概述

采购模块业务范围:供应商管理、物资需求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策略管理、采购执行管理等。

1.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管理

公司对物资需求实行统一汇总,由物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物资计划包括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招标计划、物资合同付款计划。

要求各业务部门在第一时间将物资需求体现到系统中:

基建项目:初设审查后,由设计院按物资需求模板提供物资需求,由基建处确认后导入。

非基建项目:在年度综合计划下达后,由专业管理部门按模板整理后导入或录入。

非项目:由需求部门录入物资需求计划。

2.采购计划管理

(1)所有物资需求由物资部门统一汇总,汇总后如需要利库就先进行利库,最终统一由物资部门生成批准状态的采购申请。非集中管理部分由基层物资部门提交基层发策处进行采购分配;集中管理部分由网公司物资分公司统一上报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进行采购分配。

1)对非集中采购部分由基层单位的物资部门根据实际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生成审批状态的采购申请。

2)对集中采购部分由网公司物资分公司根据实际确定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生成审批状态的采购申请。

(2)基层服务类采购计划由项目专业管理部门、非项目需求部门在系统中直接录入采购申请并审批,并统一报到基层发策处。

3.采购申请分配管理

所有的采购申请在创建审批后,进入到采购分配:基层单位发策处主要负责基层单位服务类采购申请分配以及基层单位非集中部分的物资采购申请分配。

网公司招投标中心主要负责网公司所有采购申请的分配以及基层单位集中部分的采购申请分配工作。

基层单位发策处可以将非集中的采购申请修改为集中,但不可以将集中修改为非集中,也不能将签订方式为“分签”的修改為“统签”。

招标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集中修改为非集中采购, 并确定非集中的采购方式、合同签订方式及采购执行部门。

4.组织采购

网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及基层发策处负责组织采购,进行询报价、招投标等工作。

5.采购执行管理

物资类采购合同签订及后续订单录入等工作由两级物资部门负责:基层物资部门录入自行采购以及统谈分签的订单,网公司物资公司录入统谈统签的采购订单。基层物资部门负责对送货到基层单位仓库和现场的物资(包括自行采购、统谈分签以及统谈统签的合同)在系统中进行到货确认或直发现场并打印接收单/入库单。对于统谈统签的合同,基层物资公司需要每月定期(在基层单位库存月结完成后的几个工作日内)把当月所发生采购接收方验收单及接收单/入库单等传递到网公司物资公司。统谈分签以及基层单位自行采购的合同的付款通知单由基层单位负责填写和提交;统谈统签到货基层单位的合同的付款通知单由网公司负责填写和提交。服务类合同签订及后续订单录入等工作由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及非项目需求部门自行负责。

参考文献

[1]卢工,孙宏志.浅谈ERP在山东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上的实施和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8(2):63-67.

[2]张弛.北方电力ERP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3.

[3]张浩.山东电力物资集约化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 2011,09(5):39-42.

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江苏省电力公司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特别重视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本文主要通过扬州供电公司财务信息化背景和现状的介绍,重点分析了其通过FMIS3.0系统与其他各专业系统集成的实施, 实现了“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以生产系统为纽带、以财务系统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实时联动监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我国电网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资产 信息 全寿命 管理

一、电网企业资产特点及管理现状分析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地点分散、种类繁多、产权复杂、规模巨大、变动频繁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历来是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如何完全实现资产账、卡、物一致是困扰资产管理人员的难题。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为实现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资产优良”的目标,按照公司信息“集中集成”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针对电网企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现状,优化资产管理的流程,有效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简称FMIS3.0),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做到资产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有效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实时管理。

(一)“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

从管理的需求出发,“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的业务流程本身可以细化为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工程项目完工等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是由若干具体流程组成的。公司把组成资产项目管理整体流程的每一个分流程按照业务流程的基本走向,大致分为横向业务流程、纵向业务流程和横、纵混合业务流程三类。其中,横向业务流程是指在同一层级(省,或市,或县)的不同部门(发展策划部、基建部、财务部等等)间流转的业务流;纵向业务流程是指在同一层级或不同层级(省、市、县)的同一部门内流转的业务流;横、纵混合业务流程是指在不同层级(省、市、县)下的不同部门间流转的业务流。

(二)“以生产系统为纽带”

1、以生产系统为纽带,将财务系统采用的固定资产格式、标准、口径与生产系统统一。在各系统尚未集成前,各部门只考虑自己需要制定本部门的数据格式、标准与口径。对同一项资产数据,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格式、标准与口径。首先,财务部门以往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比较粗放,存在为一条线路上的所有资产仅建立一个资产卡片的情况,而生产部门却对一条线路上的每个资产单元(例如杆塔)都会分别建立一个设备台账,这就会在将来出现生产部门提交某个杆塔的技改或报废申请时,财务部门无法直接更动相应的杆塔价值,而只能对该杆塔所隶属的线路进行部分增值或报废处理,从而引发固定资产“账、卡、物”不一致情况的发生。其次,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确定一项固定资产的方式不同。生产部门以设备生产厂家主要以及设备出厂编号来区分每项固定资产。一般来说,设备生产厂家以及设备出厂编号这两个数据组合在一起能够唯一地确认一项固定资产。而财务部门出于其结算方便的需要,只根据设备的归属地及资产名称来辨认一项固定资产。如果生产运行工区自行更换变电站的主变电器,即用工区内的另一型号的主变电器备品来取代原来运行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无法区分这两个设备的不同,只能把这两个不同的设备等同对待。久而久之,财务部门的“账”就会与设备部门的“物”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2、改变资产信息流动模式,使固定资产信息在各部门间的传递由传统纸质方式转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流方式,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有效地防止了信息失真。原来在“集中集成”之前,生产系统要根据基建部门提供各种纸质材料建立资产台账,人工传递资料的环节往往耗时过长,导致竣工决算、资产入账时间滞后。此外,由于资料以纸质形式流转,各部门在使用、翻阅过程中存在人工错漏的可能。“集中集成”之后,项目系统的设备清单与基本信息直接将项目系统中的项目物资需求清单自动转入生产系统,一线专职人员仅需对设备进行复核,随后再完善设备台账信息即可。这就避免了以往因为人工疏漏而可能发生的设备现场清点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是人工录入错误的问题,确保了设备的实际数量与型号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以财务系统为核心”

1、生产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联动实现了固定资产“卡”随“物”动,“账”随“卡”变,充分发挥了财务对业务实时反映、实时监控的作用。在“集中集成”之前,运行工区专职人员除了在项目完工后固定资产启动投运时要进入财务系统中填写固定资产卡片,其余时间里他们仅仅维护生产系统中的设备台账信息。也就是说,一旦设备发生了大修、小修、技改、报废等变动,生产部门的专职人员会负责及时把这些信息录入到生产系统,更新相应的设备台账。对于这些设备状态的更新情况,财务部门是无法及时了解的,只有等到生产部门通过人工方式传递纸质申报材料时才能获知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从资产实物的变动到财务上的反映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时滞,这个时滞就意味着账、卡、物的不符,比较典型的例子包括公司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没有在财务账上及时地予以反映;实际上已经报废掉的资产却依然挂账,例如配电线路技改,只报新增资产而对拆卸下来的设备不进行报废,即使此后在盘点时发现了报废进行账目调整,具体报废的是哪些资产也已经对应不起来了。账、卡、物的不符严重限制了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集中集成”后,财务系统与生产系统实现“联动”,这是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账、卡、物一致”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

2、设备台账与固定资产卡片的信息同时对生产系统和财务系统公开,信息的透明使各部门的监督作用得以发挥,对固定资产的控制更为有效。“集中集成”之前,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数据分置,出现“信息孤岛”的不利情况。生产部门不知道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卡片的内容,财务部门也无法得知生产部门设备台账的信息。这种信息不透明使部门间无法互相监督,也无法对固定资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集中集成”后,生产系统可以提供根据项目编号或设备编号查询财务系统中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财务系统可以通过项目编号查询生产系统中的设备台账信息,没有彼此系统的授权,任何单一系统均无法完成固定资产的变动业务。同时,生产系统与财务系统中的信息都对对方披露,大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形成了“以财务系统为核心”的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相统一的资产管理体系。

(四)资产管理信息实时联动

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其行业特殊性——规模庞大、量多价高、分布分散、变动频繁,仅仅依靠手工管理或者孤立的财务信息系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固定资产账、卡、物不符的状况。“集中集成”后,财务系统与生产系统实现联动,设备状态的任何变动都会实时传递到财务部门,消除了财务部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滞后的情况。“账、卡、物一致”的实现,有力保障了财务对业务的实时反映、实时监督和实时控制的职能。具体的做法是加强实物流管理,围绕项目物资和固定资产实现对实物流转的综合控制管理。对于资产项目使用的物资从设计开始,到需求计划、招投标、采购、配送、入库、出库、安装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后评估等阶段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工程概预算、物资采购预算来管理和控制物资费用的支出。对于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实现设备变动和资产变动的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实时联动。

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

组织机构是做好资产管理的组织保障。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公司成立了以公司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资产管理部门主任为成员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并细化了扬州XX供电公司固定资产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各职能部门有明确分工,建立责任制,实行固定资产分工管理,并定期进行考核。

公司严格执行上级单位的各项资产管理规定,以国网公司、省上级公司的资产管理文件和制度作为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引。建立起本公司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2、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业务处理流程最主要的优势主要是通过将财务制度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公司通过优化公司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将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固化到了FMIS3.0财务系统中,这样有效的保证了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固定化、标准化、科学化,从而为资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结语:

扬州XX供电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公司实行的“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以生产系统为纽带、以财务系统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实时联动监控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我国电网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毛洪涛,万云.企业最新制度、准则一深度阐释与案例分析[Ml.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56]

2、李晓慧.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浅析[7l,中国企业报,2004,00:4]

3、孙合法,贾春风,仓华.当前基层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的探讨[Jl,河南省电力会计学会,2005,00:15-16]

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带来了便利,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比以往有所提高。但电力企业在预算方面仍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使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基于这种大背景,电力企业纷纷致力于信息化方式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本文就电力企业预算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使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规范化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预算;科学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022

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据预算,企业可以有效地设定目标和分配资源,更好地评估绩效。可以说,预算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众多电力企业开始市场化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在诸多领域的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经营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往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更侧重于生产安全,如今转为对增收节支以及优化资产配置方面更加重视;同时,电力企业也开始关注自身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电力企业更好地进行预算管理的战略转变。

1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是指以企业的总目标为核心,为更好地对企业财务成果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筹划、预测,对预算进行合理的编制、执行以及控制的行为。良好的预算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数量比较多、资金占用量比较大的电力企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企业中的各项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有助于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活动作出适当的调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及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预算管理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又被称为“全面预算管理”,是指相关部门和人员综合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及财务活动的发展情况等,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期和控制,这是电力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事项。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量化公司的经营状况,使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更加规范,各部门的责任也得到落实,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有效保障了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内部的革新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很多电力企业都从自身需求的角度着手,构建了ERP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基建到生产的一体化。但在记录企业会计行为方面,普通的信息系统对于会计记录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就使得这样的信息系统在记录会计行为方面不能完全契合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因此,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还有待于完善和优化。

3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预算管理内容有待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一个细化的分支,而是一个预算体系,从内容上看,它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涵盖了业务流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业务、财务预算以及专业决策预算等。现阶段,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财务预算;二是资本性收支预算。而销售预算、现金预算等事项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内容。

3.2 预算管理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可以保障企业运行和经营的管理手段,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绩效考核以及资源整合上。现阶段,资源整合和绩效考核尚属于企业预算管理的难点,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亟待突破的事项。

3.3 预算编制起点以及预算管理系统中心有待明确

在电力企业中,预算编制的起点非常重要。在预算编制起点确立的基础上,预算管理系统才能更好地建立和优化。电力企业相关人员要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一定要对预算管理系统的中心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众多电力企业而言,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相关市场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在各个阶段,企业均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侧重点。为此,预算编制起点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中心应相应改变,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使电力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3.4 预算编制的流程不够规范

在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流程是不容忽视的部分。预算编制流程要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是与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模式相契合;二是要充分考虑相关成本和效率。在预算编制流程方面,一定要遵循 “集中控制”和“效率优先”的原则,保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为了更好地遵循以上两项原则,就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严格审批下级上报的预算指标。就这一点而言,充分体现了“集中控制”的原则。这种做法虽然对电力企业有一定益处,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病。比如,它使预算编制周期被延长。由此可见,“集中控制”和“效率优先”原则是一把双刃剑,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4 改善电力企业预算信息管理模式的策略

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这种大背景,在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中,一定要对财务管理引起重视,将其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使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指标审批、下达中充分发挥作用,并通过开发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将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等多种方式达到有效改善电力企业预算信息管理模式的目的。作为一种资产密集型企业,电力企业不仅掌管着居民用电,还掌管着工业用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使电力企业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合理地安排和整合各项资源,改善预算信息管理模式,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4.1 编制全面预算管理软件

在具体预算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开发专门的预算财务软件。同时,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且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便利,使其在需要相关数据时,可以自动从财务核算系统提取。此外,实现预算差异分析的自动化。一旦其中个别科目发生额与财务核算系统设定额不符,工作人员会收到系统的自动提示。以上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待于提升,但其使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得以减轻;同时,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效果也比以往更好。

4.2 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ERP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把企业的管理范围从内部系统有效扩展到企业的外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像企业的数据、相关流程的指标等均在此范畴。而ERP系统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它可以对数据与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并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充分诠释出来。ERP可以看成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载体,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对企业预算管理是非常有益的。

在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结合的过程中,ERP系统一定要和企业管理中的事项相融合。全面预算管理和ERP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增加了新的内容,后者则为前者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将二者相结合有助于相关动态数据的获取,便于财务人员动态收集相关财务信息,并一改以往事后控制的局面,使预算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得到了实现。

5 结 语

在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改进对企业运营和发展非常重要。且在改进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销售预算,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同时,对损益预算也要引起重视,可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各级机构和部门的责任,降低预算管理成本,保障电力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燕.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孙亮,丁学英,王连忠,等.信息化条件下加强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11(7).

[3]李欣.信息化方式下电力企业预算的科学管理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9).

[4]王雨霏.S供电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1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信息资源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公司需要和业主、设计方、监理方、其他协作单位等进行工作上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还有公司内部传达政令等, 信息量非常大, 如信函、公文、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记录等。而传统的管理是以纸为载体的, 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径向沟通方式, 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 极易因信息交流沟通的失误而产生问题。公司通过建立机关和项目分公司 (项目部) 以千兆光纤为主干, 百兆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通过Internet专线出口, 使内、网、企业邮件服务系统、应用系统等通过VPN实现公司本部和项目分公司 (项目部) 的远程办公、信息共享和系统的应用。

2 加强办公自动化应用, 提高办公效率

传统的通信方式在费用方面、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建立了企业邮件服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采用集中式的N O T E S管理系统等, 通过收集、整理、发布、检索信息, 向不同权限的人发布不同层次的信息, 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检索、查询手段以及安全控制体系。方便了办公、节约了费用, 而且还记录了业务进程的轨迹, 提高了对业务监督、管理水平。

同时有些员工经常出差, 各类信息仍源源不断地产生和流动, 如果不能及时获取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工作。我们将采用VPN技术像在办公室一样照常处理工作, 这样就较好的解决业务进程中所出现的阻塞和差错, 促进日常办公的正常运行。通过采集、处理、分析应用产生的结果, 让公司领导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 预测经营风险, 提出决策参考。

3 应用项目工程软件,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管理协同系统以工程管理为核心, 通过运用各类工程管理技术, 实现工程综合动态管理, 从而实现对基建工程的全方位管理[3]。我公司采用P3项目管理软件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用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随后由公司本部负责组织一批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以往的大型电厂安装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 对电厂安装工程的项目进行分解和项目进度计划。所编制的数据内容比较全面, 能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实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土建交安状况、设备和图纸交付情况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 使得原有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不能及时反映施工的实际情况, 因此我们必须经常定时地检查、盘点施工的实际情况, 并将其与目标进度计划进行相比较, 修改原有施工进度计划, 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施工。

朱传宝在他的研究中指出针对电力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参建单位多、接口管理复杂等问题, 提出了基于.NET平台的电力基建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4]。在工作中我们设计开发基于J2EE平台下的金属焊接管理系统, 通过综合数据库技术和基于现代办公信息化的工作流程技术, 不仅能够更为科学的管理焊接资源数据, 解决传统纸质文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数据分散、数据冗余等问题, 还能及时对焊接工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处理, 实现了资源共享, 使企业在走向信息化改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4 公司信息化建设前景

4.1 制定信息系统整体规划

围绕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战略规划,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 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和应用体系。重点建设和完善“一个平台 (网络平台) 、二大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 ”, 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2 规范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的基础性数据尚需完善, 标准化管理尚待加强, 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行业代码编制系统正在建立, 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录入以及数据的准确、规范等有待加强, 因此要从强化基础管理和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

4.3 理顺体制机制, 完善流程制度

要依托大型工程项目, 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 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的各项流程与制度, 理顺公司内部管理的各项体制机制问题。固化管理流程, 明确管理目标, 强化考核机制, 围绕项目管理的安全、进度、质量和文件资料, 协调沟通与网络办公等工作, 最终实现全面提升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水平, 实现数字化、透明化、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4.4 紧扣核心业务, 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推进信息化建设, 需要转变经营观念, 再造业务流程, 优化组织结构, 减少管理层次, 严格规章制度。因此, 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是对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改造过程, 是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公司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 通过运用网络、远程通信、多媒体、数据库等基础技术, 推行以办公OA、工程数据库、信息网站共享平台等为主的集成化设计系统, 全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没有止境, 今后还有很多新技术等待我们去运用, 以促进我们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新建火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加, 参数向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发展, 电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也突显出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实现系统、高效管理很有必要。同时能更加科学的进行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 使企业在走向信息化改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电力施工企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代业雄.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法研究[EB/OL].2009-11-12.

[2] 都五七.电力基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C].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 2006.

[3] 刘素海, 韩枞.工程管理协同系统在电厂基建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 2006 (7) .

[4] 朱传宝, 李从东.基于.Net平台的电力基建信息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 2006.

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 科技带来了进步, 各行各业都在科技的引领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型科技理念和系统投入到了使用当中。其中, 电力企业作为能源性企业之一, 自然也不例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电力企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测和用电数据的采集都离不开该系统。所以不断优化和发展该系统, 使其能发挥最大的市场价值是当前电力企业继续思考的一大问题。

2 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应用分析, 首先要对该系统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 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该系统本身的功能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 主要是对用户的用电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实时的监控, 采集的内容也有很多, 比如:交流模拟量、电能量数据、电能质量越限统计数据、事件记录数据等, 总的来说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力系统。除了这些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它还有一些额外拓展的功能, 比如实时监控、综合应用、系统接口和运行维护等。[1]该系统用以实现用电管理的方式是通信层以及应用层实现设备与对象层的通信。具体的工作原理, 可以概括为计量设备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以及通信层将数据信息上报给系统主站, 主站在对数据进行一个采集。采集的模式也可以细分为三种, 分别是主动上报模式、自动采集模式以及随机召测模式。[2]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状

明白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工作原理之后, 要对其当前使用的状况进行一个掌握。由于在发展阶段对能源的不节制利用和浪费, 导致能源问题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人们开始着眼于对智能电网的研究, 希望通过对电网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来扭转当前用电的局面。就目前来看, 电力资源市场面临的严重不足的情况, 其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得不到具体的表达。为了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 改变传统的用电方式, 开发智能型用电模式, 国家电网公司调整了发展战略目标, 以“全采集, 全覆盖, 全预付费”为主要目标, 开始建立标准化的抄表模式、收费模式以及营销计量模式, 并要求电网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3]

当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也花下了大力气, 从2009年开始, 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电网建设方面, 并计划在3至5年的时间内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当然, 在不懈的努力之下, 该系统已初见模型, 并且其整体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对该系统的建设过程其实可以分为几个单独的建设项目, 但是这样做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即由于缺少整体之间的沟通, 会使得主站软件在多种信道的应用中出现难以衔接的情况。正是由于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性, 导致该方法的利用效率不能够提高, 也使得系统的真正价值无法得到发挥, 所以对其进行应用优化与改良是势在必行的。

4 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分析

4.1 自动化抄表以及电量结算

传统的抄表方式是人工抄表, 即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到每幢楼的电表处人工抄表, 这样的做法不仅效率不高, 而且可能会出现抄错的情况, 后续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电能信息在供电、用电以及售电的的整个过程中都能进行实时的采集, 这样的做法不仅大大的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 还节约了电力资源,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更加优化管理的模式, 保证了电费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4]

4.2 预付费控制

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实现了一月分期缴费的理念。一月分期缴费主要针对的用户是那些不能够按时缴费的人, 通过缩短电费缴纳的周期, 来增加单位时间内进行电费发行的次数, 可以反复的提醒拖欠电费的用户及时交钱。同时,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电力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以及主营业务现金得到增加。不仅如此, 该系统还自带预付费用控制功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获得更高效益。而且它也转变了传统的现金交费方式, 让缴费的途径增加了很多, 包括电话充值、网上充值以及应行转账等, 并且实现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5]

4.3 全方位用电计量装置的使用情况监测

新系统的采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计量方式, 实现了全天24小时实时的检测。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防止电能表被某些不良用户进行私下改造和参数篡改, 实现了不费人力的远程监控, 且监控效果更好, 能够满足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使用户和公司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6]

4.4 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不仅如此, 由于技术方面的进步, 同时也促进了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能够让一些曾经只是理念上的东西转变成了现实。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保证了用户的用电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并且一旦用户在用电方面有任何问题, 都能够做到及时的回应, 大大减轻了维修工作的负担。

结束语

综上可知,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开发和研制的系统, 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力公司的广泛应用, 且其市场经济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的用户用电和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不仅实现了自动化抄表以及电量结算、预付费控制和全方位用电计量装置的使用情况监测, 还提高了电力公司的服务管理水平, 让整个电力行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力事业作为提供基础能源的一种, 也得到了推动。为了更好的优化各类电力项目, 电力企业采用了很多新型的高科技系统, 其中就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在信息采集、用电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企业,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于广润.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16 (8) :98-100.

[2] 宇文肖娣.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 2017:36-39.

[3] 徐春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15:126-128.

[4] 徐春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15:79-80.

[5] 赵如玲, 任素婷, 张文强, 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工业b, 2015 (5) :00013-00013.

电力企业信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能源基础数据采集、电网状态实时感知以及业务需求敏捷响应的实现载体,是“大营销”体系以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采用多元化电力营销服务向市场中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推销优质电力服务,通过营销活动构建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紧密联系,促进电力企业盈利。本文阐述用电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问题,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营销;用电信息系统;应用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电力营销工作的过程中仍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人口大量迁移,使得我国的人口都集中在一些发达城市,那么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当地的用电需求增加,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间,便进一步给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极为广阔国土面积的国家,在地理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问题,面对一些偏远地区和地形地势复杂的地区,电力营销工作的展开,往往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用电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便至关重要了,在电力营销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用电信息系统结构组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主站、通信网络、集中器和电能表四个部分组成。。采集系统主站是指通过信道对集中器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的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1)应用服务器,主要功能是管理采集系统的前置机和数据库,并且配备有配网智能化管理所需的数据接口;(2)数据服务器,包含一台主服务器和数台备份服务器,负责采集系统的数据保存和备份工作;(3)前置服务器,通常包含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承担着与采集系统进行通信的功能,并根据主站的需要抄收数据和发送相应的命令。通信网络可以分为上行通信(主站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和下行通信(集中器与采集终端之间的通信)。上行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电话网通信、GSM/GPRS无线通信和光纤以太网通信等。下行通信方式主要有电力线载波通信、微功率无线组网通信、M?Bus总线通信和RS?485总线通信等。集中器是对采集终端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存储的设备,并且具有和主站数据交换的功能。其主要性能有:路由管理、远程控制、参数设置、数据冻结、数据抄读和存储、自诊断、缺相或停电自动报警、重点用户管理等。电能表是安装在现场的计量设备,负责采集电力系统的原始用電信息。目前电能表的种类主要有: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单三相预付费电能表、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和网络电能表等。

2 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系统的应用

2.1 加强检查和计量工作

电力企业要定时对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其中的数据问题进行检查和维修,加强对电力能源的有效应用,及时检查和开展相应的计量工作,保证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为了保障测量数据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操作的专业水平,开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为检查工作和计量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保证。此外,还需要加强对配网结构的优化和改善。由于配网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其中非常容易出现线损异常问题。要想优化其结构,提高营销精益化水平,解决能源应用不合理问题,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为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让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改善配网结构,还需要结合电力营销精益化的实际工作和强度,将供电半径控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主要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缩短电源与负荷之间的线路,让线损降到最低,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应用。由于线路是保障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2.2 用电监控

系统中自动生成周期检查服务计划,参数设置可调整,以用户参数配置为依据,自动生成计划和计划报告。可根据气候、时间节点等分类。系统中设有检查方案,用电客户可增改专项方案。方案生成后,可在系统中完成保存备用。系统全周期监控用电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在设备即将达到服役期限时发出预警,规避设备问题造成的用电风险。用户应基于设备类别设置预警阀值。到期检查方面,用户可选择人工检查或自动检查模式。引入工作量技术,保证管理符合标准化、流程化要求,信息化水平较高。在系统运行时,电子传票根据条件设置进行自动分流。

2.3 加速智能电子电表的更换

传统的电表应用情况往往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干扰,这直接导致了传统电表在数据信息计量和数据信息统计上的不准确性,给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般认为,在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电子电表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电子电表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对焦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从而结合其中的数据信息来完成计量工作和统计工作。从过往工作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营销工作展开的本质仍是对焦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用户的用电情况来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因此,电力企业和工作人员便需要针对当前电力营销的真实处境,对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对通信技术进行融合,从而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在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下,进一步优化用户用电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从而既能够保证用户用电信息的准确获取,也能够保证用户用电信息的准确分析和决策。

2.4 配变监测

低电压监测模块负责对各单位、各类型的低电压情况进行统计和明细展示。首先,该模块能够按照供电单位、供电所(运维班组)、时间段等条件查询低压用户数据并生成报表展示用户电压、电流等信息;再以台区为单位分析台区低电压及其下层用户的低电压情况;然后对发生低压的原因进行自动分析并给出解决建议;最后生成数据诊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总体情况、问题分析、解决建议等。负载率分析模块主要是根据变压器容量并结合配变负荷数据,以台区为单位研判台区是否发生了重载、过载等负载情况,并分析其台区容量、平均负载率以及最大负荷和其发生时间,最后展示负载率的统计和明细信息。可开放容量分析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日用电负荷大小,同时对比系统额定容量和负荷监测结果,从而获得各个台区的当前可用包装容量,然后以台区为单位研判台区处于可开放容量充足、可开放容量预警且允许临时接入、可开放容量告警且禁止接入中的哪种状态,最后展示可开放容量统计和明细的相关信息。三相不平衡分析模块可以展示台区三相不平衡的统计和明细信息,辅助分析不平衡原因,并给出调整建议。该模块以台区为单位研判台区是否发生了三相不平衡事件并对相应台区发生三相不平衡的总次数以及累计持续时间进行统计,自动生成诊断单分析其发生三相不平衡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建议。

3 结束语

如何保证电力营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便是当前电力事业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用电信息系统的应用,结合当前的局势能够较好地改变电力营销中的诸多问题,从未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健,于国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5):201-202.

[2] 葛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4):104.

[3] 蔡宁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04):215.

[4] 周艳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20):135-136+123.

[5] 陈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营销界,2019(39):133-134.

上一篇:高校教育统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边坡岩土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