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

2023-09-23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登录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和亲人朋友在社交平台上的交流远远多于面对面的交谈,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也大多可以用社交软件完成,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要成为关注的重点。用户信任度可以用来详细检查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网络关系,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计算用户之间信任的方法,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推荐和其他服务。

[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社交平台;用户信任度;推荐系统

1研究背景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6月,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6.42亿,相比于2015年底增长1769万,占网民总体的90.4%;其中使用移动社交app来进行即时通信的用户有6.03亿,相比于2015年底增长4627万,占手机网民的91.9%。移动社交app成为移动网民上网的主要习惯之一。

最初,社交网络基于互联网,许多人将它作为和他们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沟通的工具。后来,由于手机的广泛使用,更加成熟的移动社交平台的出现和发展,社交网络从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扩展到更广泛的移动社交平台。随着移动无线网络的逐步便捷,我们的生活中慢慢离不开移动网络,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移动社交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移动社交网络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移动社交网络来与朋友交谈,通讯,在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的同时发展新的社交关系。最初的推荐系统多用于确定用户需要哪方面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推送,应用于社交网络中的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推荐系统。

大数据时代,数据在网络中以高速动态变化,移动社交网络更是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方式来控制用户的行为和选择交互策略,以使移动社交网络保持在稳定和可信任的状态。现在的大趋势是移动社交平台的多元化,它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社交平台,更可以是小型浏览器,甚至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作为支付工具存在,除了支付宝以外很多手机网民同时使用微信支付,QQ钱包及百度钱包等在线支付工具。当一个软件拥有如此繁杂的功能和大量用户信息的时候,用户之间的信任和用户的隐私安全便显得尤为重要。

2基于移动社交平台和用户信任度的相关工作

2.1移动社交网络的实质

移动社交网络的本质是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基础给用户提供一个在人群中分享兴趣、爱好、状态和活动等信息的在线平台,它包括传统社交网络、图片社交、私密社交,基于位置社交以及存在与社交网络中的商业模式。移动社交网络是社交网络的组成部分,社交网络是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的用户组成的,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更加普及,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速度将大步提升。与固定终端相比,移动终端具有更好的便携性,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共享状态和心情,移动社交网络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社交关系的需求,但这并不代表固定终端社交网络会因此没落,两者依旧是相辅相成的,固定终端具有很多移动终端无法完成的功能。

移动社交网络的现状大多是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行扩展的社交关系网,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通过实验提出了六度空间理论,他认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六个人。这是一个小世界现象,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也是我们社交网络的实质,通过合适的算法和推荐机制,移动社交平台可以智能的为用户找到与其志趣相符的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话题等。

2.2国内移动社交平台的现状和分析

CNNIC将国内移动社交软件主要分为6大类: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图片,视频社交应用、社区社交应用、婚恋,交友社区应用和职场社交应用。其中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手机网民的90.7%。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也说明了即时通信工具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而即时通信工具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个软件分别是QQ和微信,他们除了即时通讯的功能以外都具有向好友展示状态、图片或视频的平台,QQ的QQ空间和微信的朋友圈,这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流量。在QQ空间和朋友圈中,用户可以进行点赞评论或者转发分享等互动,这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平台。

在综合类移动社交软件中,新浪微博占据了很大一片市场。网民使用移动社交软件的主要目的有与朋友互动、了解热点新闻、关注感兴趣的内容、获取帮助和分享知识,调查表明73.9%的用户通过新浪微博关注熱点新闻和话题,因为微博内容编辑的简单性和网络传播的高效性,这样的数据并不使人意外,很多热点新闻在媒体报道之前微博上就已经有了详细的经过,这意味着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舆论平台,是人们当下了解时事热点的主要渠道之一。

大多数社交平台的切入点都是熟人和商务交流,这样的社交方式可以称为强社交,是高强度和高黏性的代表,随着用户的积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移动社交平台的发展趋势是要从强社交到大社交的逐步转换,大社交包括用户社交的多元化,仅仅通讯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语音和视频通话,微视频交流甚至是直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也将慢慢成为一种互动的方式,社交方式的多样化也会成为移动社交平台的发展趋势。

2.3社交网络中用户之间的信任

网络可以定义为一组节点通过各种链路互相链接,网络的建成目的之一都是交换,它们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社交网络可以定义为一组用户通过不同的关系相互联系,用户之间可能的关系有相识、熟悉、信赖甚至厌恶等。信任,只是一种关系,然而却有极大的价值,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资产。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网络信任一词在20世纪被提出,对于它有很多不同的定义。鲁兴虎教授将网络信任归纳总结后分为以下三种:基于电子商务活动中网站和用户之间的信赖关系,技术上的“信任体系”和网络人际交流过程中的信任关系,即为本文研究的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网络信任。

在本文中,我们将信任定义为用户能够依靠他的朋友在社交网络中的推荐。在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信任时,我们面对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如何在社交网络中识别出谁是用户可以信任的朋友;二是如何计算没有直接连接的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信任。本文将主要关注前一个问题——如何衡量用户和他朋友之间的信任以及如何计算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2.4在社交网络中对用户的隐私保护

隐私权指自然人的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互联网的便捷使得我们的很多信息在网站和软件的数据库里都有存档,比如搜索和消费信息,大多数我们常用的软件都包含很多的个人信息。在线社交网络的普及增加了用户的可视性配置文件和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交互,作为拥有大量用户和大量用户信息的在线社交网络,一定要确保用户隐私的安全性,用户需要可以自主的选择是否在社交网络内分享个人信息。移动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涉及收集个人数据,使用用户身份连接数据,使用数据,存储数据,转发数据和知晓用户所在位置的权利。

在本文中,我们需要根据用户和用户的朋友之间的联系来计算他们之间的信任度,在计算的过程中涉及很多用户隐私的方面,在后台计算的同时,要注意不能泄露用户的资料,保证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3社交网络中的通用信任模型

当我们尝试在一个基于移动网络的主流SNS(社交网络服务)平台上建立一套社交推荐系统时,我们需要关注如何定义具有变化离散值的社交网络成员,如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两个用户是否为可信任的朋友以及他们之间连接价值的权值。这种分析转化可以基于以下两点:①目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可以根据过往的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甚至地理位置分析计算得到相应数据,②在社交活动中,目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社交活跃度,可以通过用户之间的聊天次数频率、共同参与的群聊和在公共平台(如朋友圈,QQ空间等)上的互动情况分析得来。

如图1所示,用户A、用户B、用户c等代表的是社交网络中的一个独立用户,而目标用户则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他们之间的连接线抽象的表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发生的社交行为,如聊天、留言和点赞等,但是在图l的模型中,每个连线的宽度和所表示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在实际交往中,每个关系的社交程度不尽相同,所以我们需要用某种方式表现出用户之间社交的差异性。如图2所示。

图1和图2在基本模型上区别不大,但是用户和用户之间存在着宽度不同的社交连接线。因为在社交网络中,用户间社交的次数和程度都不一样,我们通过对用户之间的社交进行分析和转换,用连接线的宽度来近似地表示用户之间社交的差异性,如用户D和目标用户之间的社交强度明显大于用户B和目标用户之间的社交强度。这样的模型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社交网络,它不仅可以表示拥有直接社交关系的两个用户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用户之间的间接社交,如用户A和用户c并不存在直接的社交行为,但是他们通过用户B和目标用户存在着间接的社交关系,所以它可以在实际应用中作为一个社交通用模型使用。

在图2中用户之间关联的权重以连线的宽度抽象表示。Podobnik,V和Lovrek,I提出了一个分析客户档案和过去行为进行客户匹配的机制,同时创建客户社交网络以促进组织客户关系管理,他们所创建的机制就是基于第一种方法,即用户之间的相似性,模拟创建隐式社交网络,以相似性来定义用户之间的连接级别。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于第二种方法,并展示出如何利用用户在社交活动中的行为计算社交网络中两个朋友之间的信任级别。

笔者將社交活动定义为在移动社交网络中两个直接连接的用户之间的社交交互行为,例如在同一张照片上有两个朋友的共同标记。现在我们将P(User x)定义为在某一段时间内与用户x在相同照片上有标记的朋友的列表,P(User x)中元素是两个对应的数据(User y,A),A是指用户x与用户y标记在相同照片上的次数,也就是此时的互动次数。例如,一个列表P(User x)可以定义为:

P(User x)={(User a,3),(uscr b,5),(uset c,2)}(1)

公式(1)表示用户x与用户a共同标记了3张合影,与用户b共同标记了5张合影,与用户c共同标记了2张合影。我们定义P(User x,User y)为用户x和用户y在社交网络中的合影标签,如公式(1)中P(User x,User a)=3,用户x和用户a的合影标签为3。

移动社交平台除了发布照片以外还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社交活动,为了计算社交网络中两个直连的用户之间完成的信任度,必须全面考虑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可以参与的所有社交活动。因此,把用户x的各种社交活动的描述归纳为一个社交活动集,它是列表的集合,其中每个列表描述不同的社交活动,所有列表都被定义为类似P(User x)的形式。

3.1以微博为例计算用户信任度

作者以微博为例,详细说明通过信息的采集再用一系列算法计算出用户之间的信任级别,最后将用户之间的新人级别应用到实际社交之中的过程。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包括用户个人行为和用户朋友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在一定时间内:

1)用户的呢称和账号登录信息

2)用户的好友列表(此时只考虑互相关注的情况)

3)相互评论微博情况

4)相互回复评论情况

5)相互点赞情况

6)相互@提醒查看情况

7)私信聊天情况

8)相互转发微博情况

9)所发微博含有同样合影的情况

10)在同一位置发微博

以上的信息基本概括了在微博里两个用户之间所有可能的社交行为,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计算出两个用户之间的社交活跃度。但是以上信息在计算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例如评论要比点赞更重要,对每项互动所占的权重考虑很重要。每个用户在对微博的使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些用户把微博作为一个记录生活的平台,乐于发照片和状态,一些用户虽然很少发微博但是经常浏览评论朋友的微博并通过私信与他们交流,这都是计算社交活跃度中很重要的部分。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第2篇

社交媒体又称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 允许人们分享、发布、借鉴、讨论、撰写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语音等沟通方式与人们建立一种全方位沟通模式。社交媒体个性化十足。打开QQ空间进入个人空间, 点击我的主页, 就可以自己绘制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同时具备互动性。用户发布一条信息后, 微信里的好友看见并加以评论, 可以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 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 也增进彼此的友谊。

二、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一方面社交媒体使人际交往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 只要是手机上安装了QQ和微信软件的用户每天都可以看到腾讯新闻, 了解国家大事, 社交媒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搜人工具, 通过微信中的扫一扫, 就可以添加朋友, 这使得其交往对象由熟人到陌生人。另一方面社交媒体还在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和思维方式。社交媒体的平等性、开放性、多元性便于人们沟通。微博应经褪去原来的社交属性, 将媒体属性发扬光大, 微博中的大“V”们就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 由名人发起的爱心捐款, 促使公众积极地投入到献爱心的活动中, 竞相转发和评论, 微博在无形中影响着民众的思想和行动。

三、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使人们完全沉溺于网络空间, 社会的电子媒介化和人际交往的网络化, 已经全方位地改变了传播的格局。人们已经习惯于用QQ、微信进行交流, 长此以往, 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也使现实中人际沟通的能力减弱, 人们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虚拟的社交空间里, 形成孤僻的性格。另一方面,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欺诈并引发社会动乱也常有发生。在社交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 利用微信诈骗、盗窃等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用户愿意用自己或自己家小孩的真实照片作为自己的微信头像, 在标签里还会发现电话号码, 这样陌生人就会以各种名义向用户发送短信骗取钱财。

四、针对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方面从自身层面讲, 提升个人素质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面对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的种种难题, 首先应从自身做起, 提高自身素质和警惕, 收到陌生人发送的想要添加“我”为好友的信息时, 要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后再做决定, 切勿盲目添加。不随意公开个人的隐私, 不轻易相信微商们推销的商品, 不长时间的沉溺于社交媒体。

另一方面, 利用外力规范社交媒体的交往秩序。首先国家应该加强立法, 出台社交媒体使用的相关法律条文和微商进行网络营销的相关文件, 禁止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文字陷阱游戏的内容, 严厉打击各种诈骗行为。其次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社交媒体在发布信息时, 应先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 政府还要加强对社交媒体公共平台的整治并随时接受社交媒体用户对不良和不法行为的报案, 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的社交氛围。

五、结论

承载当代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人际传播和交往之重要职责的社交媒体, 对个体的主体性建构、基于这一建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放的整个社会的交往观念的现代化推近, 都是大有好处的。在其负面意义上, 社交媒体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生活遭受空前的、无孔不入地技术化和工具化。技术打破了人际交往正常、和谐的状态, 社交媒体缩减了人们因分离而产生的思念, 生活中的人文内涵变得日益淡薄。因此, 如何最大限度地弘扬社交媒体之于社会个体的现代化之长, 而避其在控制人、消解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的短, 将是社交媒体在社会和技术这两个层面上的最为切实的发展之路。

摘要:社交媒体及赖以进行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人类须臾难离的中介, 成为当代人类交往的基本形态。在媒介化社会里, 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无一例外地处在社交媒体覆盖之下,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观念, 在给人际交往带来这些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如何对待社交媒体给人际交往带来的这些消极影响, 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课题。国家加强立法、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最重要的还是人们要做好自我约束, 这样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定会营造出和谐温馨的交往氛围, 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会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社交媒体,人际交往,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02) .

[2] 陈燕慧.论微博对用户交往行为的影响[J].东南传播, 2011 (8) .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第3篇

1“粉丝”和“粉丝经济”的内涵

1.1 粉丝的内涵

粉丝, 最初是说追捧和消费偶像的人, 也是“粉丝经济”主要的推动力量。粉丝, 是英文单词fans的音译, 和沙发一样都是音译的外来词。粉丝最早出现于娱乐界, 与“追星族”、“迷”一样形容对偶像和明星的崇拜者。粉丝, 也被看成是过度的消费者, 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 粉丝也指狂热的崇拜者。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材料, 认为粉丝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2 粉丝, 是狂热追随偶像的人

粉丝, 是特殊的群体, 他们除了消费和偶像相关的产品, 也会从心底认可偶像个人生活和价值, 即使其产品并非最好。粉丝, 是从精神层面上接受和欣赏偶像及其产品的人。粉丝, 会为了自己所喜欢的偶像付出物质和时间的代价, 甚至也会参与购买偶像所使用过的东西, 也会与那些不喜欢偶像的粉丝产生对抗。

1.3 粉丝, 和偶像进行紧密互动

粉丝, 密切关注其偶像的动向, 粉丝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明星在大众中受到欢迎的程度。现在社会, 即使是草根明星只要是有一定的粉丝, 也会成为偶像, 就像是旭日阳刚、侃侃等。粉丝和偶像的互动其实就是大众认同偶像所代表的文化。当粉丝和偶像间的互动, 体现了不同群体间精神文化的和谐公民, 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也能够起到缓解作用。

1.4 粉丝, 体现文化行为的依附性

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粉丝文化的发展, 粉丝文化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偶像的崇拜和追捧, 由此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大众文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 让更多的人通过大众媒介看到了偶像的作品, 由此了解了偶像。粉丝心理上认同偶像, 由此才会带来文化消费, 并愿意为了偶像去付出, 这种并不是简单的接受和认同, 而是一种依托特定文化和媒介基础上的接受和欣赏。

2 粉丝经济的内涵

因为存在大量的粉丝, 他们深受偶像行为的影响, 也愿意为自己的热爱去买单, 因此所发生的一系列购买行为会得到有效延伸, 并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趋势。不断增强的粉丝力量, 带来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势。通过查阅文献, 笔者总结出粉丝经济的内涵:核心是情绪资本, 立足于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 进而达到情绪资本的增值。粉丝经济中, 主角是消费者, 营销手段也以消费者为主导, 并立足于消费者的情感, 企业也依靠这种条件, 达到增值品牌和偶像的目的。笔者也总结了粉丝经济的主要特征:

2.1 紧密联系娱乐产业

粉丝经济最常应用于音乐和影视领域, 粉丝通过对偶像的音乐、影视作品和代言品牌购买来支持他们所欣赏的偶像。传统的娱乐行业, 粉丝经济主要体现在:购买明星的CD、演唱会门票等直接产品;购买偶像代言的延伸产品;购买明星设计行业的服务类产品。这些产品都诞生于娱乐时代, 也和明星、名人效应紧密联系。

2.2 品牌化、口碑化

偶像品牌化和口碑化的发展过程是由粉丝经济驱动的, 粉丝数量越大, 其品牌价值越大。就像是小米手机一样, 其以“为发烧而生”, 小米手机重视建立用户的忠诚度, 并且通过粉丝用户进行口碑传播。这个过程就是品牌成长的过程, 其营销方式通过挖掘大量忠实的“米粉”来实现。

2.3 专业化、定制化

为了得到更多的粉丝参与品牌营销, 商家经常会采用多种方式招募“粉丝”来产品宣传, 或邀请明星为产品代言。这种职业的“粉丝”是其实是一种定制行为, 商家根据商品的形式对粉丝团体进行定制, 并支付给粉丝相应的报酬。

当粉丝力量不断积聚, 并且到达一定程度产生的粉丝经济, 随着粉丝情绪性的投入, 势必会带来购买欲望的加强, 使得他们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偶像付出经济和时间, 粉丝的团结和认同让粉丝经济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商家由此根据实际情况生产产品, 进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3 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和“粉丝经济”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其也为粉丝提供更多的选择频道, 新的社交媒体拥有无数的忠实粉丝。他们的作用并不只是提供简单的娱乐, 而是体魄蝉蜕的商业和消费行为。社交媒体除了传播信息, 也汇聚相应的力量, 拉近偶像和粉丝的距离, 让他们的互动更为频繁, ?加深他们间的情感。

不断深入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让消费者体验和生活方式变成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当前大部分的粉丝活动都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 粉丝群体的内部结构也因为涉及到社交媒体这个公众平台而更加统一。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和粉丝经济不再只是存在于娱乐产业, 而是进行有效的扩展, 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与以前的粉丝和粉丝经济存在显著的不同。

3.1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特征

3.1.1全时互动。

互动,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其是一种能动性的交流, 存在于普通的人际传播。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互动性强于其他时候, 这些互动涵盖了媒体和粉丝、粉丝和粉丝间、粉丝和明星之间、粉丝和产品、活动之间……这些互动促进了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发展。以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工具平台为例, 粉丝可以转发、关注、评论明星的行为活动中。随着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最主要的特征是和社交媒体的紧密结合。

社交媒体通过发布粉丝感兴趣的内容、图片, 吸引粉丝参与讨论, 形成社交网络上的互动。这些可以应用在企业的商业中, 也可以让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建立信誉。只有粉丝所喜欢的内容, 才能带来粉丝间、粉丝偶像间、粉丝产品间的互动。粉丝间强大的凝聚力, 能够让商家及时调整其营销策略。

3.1.2自主多元化。

粉丝在社交媒体时代呈现出自主多元化的特点, 他们喜欢自主选择所喜欢的产品, 对网站推送的信息不再被动接受, 会主动寻找自己需求的信息, 经过深思熟虑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

粉丝自主多元化体现在其追星行为上的转变, 他们会喜欢不同的明星, 也不再有太过偏激的行为。对于明星的产品, 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购买或收藏。

3.2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特征

人们的交流方式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更为便捷, 人们更加依赖于社交媒体上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粉丝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 微博的发展, 许多艺人、文化名人、企业家也会开通认证的微博, 通过自己的高人气, 汇集粉丝, 并在某个领域成为“舆论领导者”。基于这种现状, 许多行业也开始重视粉丝特征, 开展相关的品牌营销, 获得巨大的收益。笔者总结如下几点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特征:

3.2.1 升级的消费方式。

粉丝经济的力量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也不断增加, 许多粉丝促进了产品的营销, 也带动了明星的人气。在社交媒体世界里, 只要粉丝数量足够, 那么即使产品知名度不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好的销量, 草根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众人所熟知的明星。粉丝经济主导下的产品对传统品牌产品的有点进行吸纳, 体现了个性的产品制造和营销。

社交媒体时代, 粉丝的群体性力量十分强大。当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知识社群脱口秀“逻辑思维”就是通过其独特的营销方式得到许多粉丝的支持。逻辑思维深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 根据粉丝的需求, 开拓新的应用模式, 有效升级粉丝经济的消费方式。纵观当前许多运营较好的微博、微信公众号, 其总是强调自己重视粉丝用户的价值, 并将其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通过制造粉丝感兴趣的话题, 吸引粉丝,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3.2.2 延伸品牌价值。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媒体十分发达, 这也使得粉丝的消费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微博上粉丝的关注度和转发、评论数据, 以及微信上好友推荐, 通过资深粉丝对品牌的介绍, 等等这些方式都能产生巨大的购买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经济更重视对新的媒体形式的利用, 进而对粉丝的忠诚度进行有效的位置, 重视和粉丝的互动交流, 以粉丝的需求为主, 对产品的价值和体验进行分享, 并重视粉丝意见的利用和反馈。

在电子通讯行业, 小米手机堪称是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典范。作为一个新兴的手机品牌, 小米手机在短时间内就收获了无数的“米粉”, 其创始人雷军也被称为“中国的乔布斯”, 这是因为小米手机在营销中有效把握了粉丝经济的核心, 并开展饥饿营销。虽然是一个新生的手机品牌, 但是其实际销售中所使用的饥饿营销牢牢抓住了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心里特征, 在论坛上对产品进行宣传, 挖掘大量的忠诚粉丝。不仅如此, 通过粉丝群体的需求开发新的产品, 并与电商平台开展合作, 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3.2.3 拓展O2O模式。

O2O盈利模式是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指的是同事运行线上线下的忘了服务, 客户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当前, 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止是改变了通讯方式, 也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在互联网时代, 任何一种产品或行业要想拥有大量的粉丝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经济力量, 就需要根据粉丝的需求, 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结束语

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变得不再盲目, 他们更加的理智, 也更加会挑剔和甄别产品或明星, 他们欣赏偶像更多的是偶像能够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粉丝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是粉丝经济的核心, 以社交媒体所构建的平台为基础, 让粉丝信任和推崇相应的品牌, 促进粉丝经济的增长, 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摘要:互联网时代, 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社交媒体了。“粉丝经济”, 指的是通过对用户黏度进行提升, 以此来对口碑营销实效进行优化, 进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粉丝经济”是当前主要的营销模式, 文章就分析粉丝经济的发展, 阐释互联网时代粉丝和粉丝经济的新特征, 探讨其营销模式。

关键词:粉丝,“粉丝经济”,社交媒体,营销模式

参考文献

[1] 叶开著.粉丝经济[M].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4

[2] 童清艳.受众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第4篇

一、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短视频是依托智能移动终端的社交媒介平台实现的一种集快速拍摄, 快速剪辑, 快速包装, 快速发布的新型视频产品。这类产品最早兴起于美国。2010年10月, Instagram正式登录苹果App store, 上线仅一周就拥有了10万注册用户。随后, 用户迅速覆盖50多个国家建立了700多个网络社区, 其传播速度令人惊叹。我国短视频产品近几年蓬勃发展, 花样繁多, 从2005年最早的优酷纯粹的短纪录片频道到2013年以快手、秒拍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走红, 短视频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喜爱。资讯类短视频产品出现相对较晚, 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虽然都有资讯短视频内容, 但在内容生产方面并不专业。2016年11月, 原澎湃新闻CEO邱兵创办的梨视频正式上线, 成为了资讯类短视频的一颗新星。和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产品的运营方式不同, 梨视频的PUGC (专业用户生产内容) 特征更为明显。该产品在社会各层面广泛征集拍客, 这也促进了视频领域从UGC (用户生产内容) 逐渐向PGC (专业生产内容) 转化, 最后进入PUGC阶段。梨视频让较为专业的用户自己生产内容, 经过后期制作后保留最精华内容, 将多数视频时长控制在30秒至3分钟之间, 最长的也不超过10分钟, 符合内容化、社交化、平台化、碎片化的特点。这种更好看、更简洁、更直观的资讯短视频, 符合当今时代用户接受信息的习惯。

二、资讯类短视频兴起的必然性

(一) 用户“快餐化”的信息需求

碎片信息充斥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各个角落中,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方式。用户每天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产品在各个生活间隙获取资讯, 习惯了接受短篇幅的文字阅读和短平快的音视频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下, 各大信息发布平台依靠互联网的超链接功能, 可以实现多种信息形式的整合传播, 一条信息中可以包含文本、图画、音视频等。互联网超链接功能给人们检索信息带来很多便利, 但同时也使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 带给人们碎片化认知[1]。资讯类短视频即对碎片信息进行了融合, 通过拍客的PUGC的生产方式以及平台的后期处理加推广, 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抓取到新闻现场的资讯, 并能及时与其他用户实时互动, 既满足了对新闻的猎奇心, 又发表了个人观点, 因此这类产品是顺应用户获取信息习惯改变的。

(二) 视频制作的简单化和新闻时效性

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的机械化流程, 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制作更加的省时省力且传播迅速。对于一则一般的新闻资讯 (这里不谈突发新闻及现场直播新闻) , 互联网短视频有着先天优势。以梨视频为例, 其录制和分享视频的操作流程都很简单, 且容易上手, 可以直接从产品平台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微博上面, 间接扩大内容影响力。传统媒体对于一般资讯的制作过程就会滞后且繁琐许多, 从主编发布选题到记者摄像到新闻现场的拍摄, 再到采集素材的剪辑审核, 最终通过定时的新闻节目播出, 这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使新闻时效性打折扣。因此简单的制作流程也是其兴起的必然原因。

(三) 公众逐渐掌握话语权

在TD-LTE、FDD-LTE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下, 移动终端的资讯类社交产品已经可以实现用户间的实时互动, 从以前传统媒体主导话语权到现在人人都可能成为全民记者, 这让数字时代的人们不仅仅只是作为受众群体在广播或电视前观看新闻, 而是可以通过诸如梨视频、今日头条这样的APP来发声, 充分表达个人思想, 代表着话语权的不断开放。所以现在, 受众也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还是传递者和发出者。

三、资讯类短视频的瓶颈

(一) 发布短视频的网民缺乏专业媒介素养以及视频缺乏优质内容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时代, 用户可以轻易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或者转载视频片段, 这就相当于几乎是零门槛的让人们变成新闻的传播者和舆论的导向者, 但是大多数网民并不是专业媒体从业人员, 这就使得网络上会有许多为了博人眼球、赚足人气而出现的虚假新闻短视频,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目前移动短视频普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优质内容欠缺且供给量不足的问题。以微博的短视频应用“秒拍”为例, 虽然每日视频上传量可达三百多万, 但多以草根网民的自拍为主, 或者就是大量“秀身材”“逗宠物”“滑稽秀”的视频, 内容可看性低, 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并不多见, 甚至充斥虚假新闻, 能让大家记忆深刻的新闻报道更是凤毛麟角。这也反映出短视频新闻报道在深度挖掘价值内容的意识和能力仍显不足[2]。

(二) 片段化的视频容易引发歧义

由于短视频的时长受限, 通常需要在几十秒内交代整个新闻事件并且抓住受众眼球, 所以短视频会使用一些夸张的字眼以及时间最明显的矛盾冲突来引起观看者的注意, 但这并不能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 甚至断章取义, 容易引起二次解读以及误解, 失去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不可否认的是, 用一个简短的视频抓住人是可取的, 但是我们应该在视频下方附加上合理的文字解释, 让受众能够完整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避免引发歧义。

(三) 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不全面

综合上面两点提到的, 视频发布者不是专业新闻行业从事人员, 短视频可能会出现不适合发布的片段, 再加上视频时长短, 无法整体还原事件, 容易引起片面解读, 所以在面对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时, 这些拍客们就有可能会将一些暴力、血腥的非正常场面记录下来并发布, 如果后台监管不到位, 很可能引起网民的不适。如果后台无法及时过滤屏蔽掉这些信息, 很快这些视频便会不断扩大影响, 引起社会负面舆论。因此, 对于这类事件的监管与处理, 还需后台技术与产品自身的不断升级来避免。

“奇事才新闻, 大事上头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短视频对传媒业的革命性贡献——凡人生活的剪影、随处可见的细节, 都可以成为新闻资讯。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短视频重新定义了视频传播与影视表达的“语言规则”, 成为一种更具动态感、更能捕捉冲突瞬间更利于呈现事实真相的载体是未来短视频发展的方向[3]。因此, 资讯类短视频应发挥自身生产内容的优势, 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视频资讯。当然在发展过程中, 也要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 规避已经发现的问题, 把握好新闻真实性原则, 做好内容, 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摘要:在互联网和4G技术不断普及的融媒体环境下, 资讯类短视频产品应运而生并不断受到用户追捧。它既符合用户的信息摄取习惯, 也具有生产内容便捷等优势。但在其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唯有坚持优质内容为王, 才能获得更大生存空间。

关键词:资讯,短视频,用户,产品

参考文献

[1] 贾艳霞.从受众角度浅析自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弊端[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2) :323-323.

[2] 张彩凤.国短视频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传播与版权, 2017, 6:93.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第5篇

社会媒体的发展使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越来越相交。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变化, 更多的人会成为社交媒体的用户并参与其中。对于商业和营销来说, 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社交媒体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了营销模式的创新, 也使营销观念和营销实践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 各行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重视和利用社交媒体开展营销活动, 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 推广品牌、产品和服务, 取得了良好的营销和沟通效果。

在此背景下, 本研究选取社交媒体中的消费知识分享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这一维度作为研究视角, 通过解释水平理论与心理距离这两个因素进行验证, 旨在探究出社交媒体中消费知识分享的不同内容, 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 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2 研究综述

目前, 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对知识分享的研究、解读层次理论、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的关系以及心理距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本文将针对这五个方面来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 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成员对组织的知识贡献, 消费者知识共享可以在消费者之间存在于社交媒体中。现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共享的模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在这些角度中社会资本视角被认为是主流视角。其中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理解被学者Nahapiet拓展到知识管理研究中, 并认为社会资本来源于人际网络, 能够促进智力资本的生成, 最终给组织带来优势。从社会资本和个人激励理论的角度, Wasko等人研究了个人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发现, 对知识共享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结构维度, 此外关系维度对知识共享没有重大影响。HSU等分别从网络连接和情感信任的角度研究了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Chiu等学者将社会资本和社会认知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通过各个方面研究了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

知识只有在别人掌握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应用于其他活动。知识持有者和知识持有者在某一时间的地位决定了可获得知识的规模和使用知识的方向。社交媒体中消费知识的分享, 则可以有很大的受众面, 接收知识的人可以有选择地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中, 特别是在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中。

2.2 解释水平理论

1998年利伯曼和特罗佩提出的时间解释理论 (TCLT) 是解释理论的最早起源。时间解释水平理论指出, 时间距离是影响口译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使用高层解释, 即抽象的心理模型, 来代表遥远未来的远距离事件。最近事件的表现是基于特定的心理模型和低水平的解释。

近几年时间以来, 解释理论水平开始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并且逐渐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方向拓展。在理论研究方面, 更多的研究开始探究解释水平与心理学的关系, 还包括心理距离影响评价、选择判断和决策的理论机制。广义上的实际应用是解释层次理论逐渐应用于选举、自由、谈判、说服等领域 (Li Yanchen等人, 2009) 。此外,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层次解释理论在人类消费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性, 同时开始采用CLT理论框架作为基础理论来解释和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如, 购买决定、动机和意图 (Lynchandzauberman, 2007) 、品牌定性 (Kardesand Cronley, 2006) 和品牌延伸 (Kim和John, 2008) 、遗憾 (Kivetzand Keinanwe, 2006) 和不满 (Zlynchand Zaubennani, 2007) 。

2.3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美学家E·伯克利提出的。在贝克曼1956年的国际贸易研究中第一次将美学的心理距离用到社会经济研究领域。Tropeand Liberman1998年第一次将心理距离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 并开始研究心理距离的维度及其应用。从解释理论的层面来看, 心理距离的个体指的是零点, 即对现在和这里的直接体验, 所感知的事件或物体的时间和地点, 发生的对象, 以及它是否发生。时间距离 (TDDs) 是指在当前的基础上感知事件发生的时间, 如近期 (一周后) 和长期未来 (一年后) 。社会距离是指个体在自我的基础上对事件主体与自己 (如自我和他人) 之间关系的感知。空间距离 (SPD) 是指个体对事件或物体之间的距离的感知, 如国内外的距离。Liberman (2007) 指出上述四维距离属于心理距离范畴, 认为这些不同维度以相似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理解水平, 进而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人们根据客体与事件之间的主观距离或心理距离来评价和做出决策。时间距离、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是讨论最多、被广泛接受的心理距离维度。该项目的重点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消费者知识。因此, 我们将选择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这两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索。

2.4 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的相互影响

解释水平理论统一了心理距离这一术语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因素, 这是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之间潜在的、自动的、规则的关系 (Amitetal, 2009) 。最新研究发现, 心理距离操作不仅会影响事件或对象的解读水平, 还会影响对距离的判断和评价。

对解释水平的不同感知使个体在面对不同的心理距离事件或对象时有不同的决定和判断。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 解释水平的差异会影响个体对不同心理距离事件的判断、评价和决策, 进而对个体的判断和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Fujita et al., 2006) 。具体地说, 在较长的心理距离中, 更重要的是在个体的决策和判断中反映高层次的相关信息特征;反之, 反映低层次相关信息特征的解释在决策和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心理距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1) 时间距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时间无处不在, 所有的决定都是在一定的时间背景下进行的。人们购买行为的决策模式随着心理距离的变化而发生系统的变化, 也就是说, 在近距离内, 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更加具体。随着心理距离的增大, 低解释水平信息的比重逐步降低。Martin等人 (2009) 的研究表明, 未来导向的消费者更有可能被具有主要特征的长期广告说服, 而现在面向导向的消费者更有可能被具有次要特征的近期广告所说服。当消费者的期望购买时间不同时, 会产生不同的时间距离感知, 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不同信息特征的关注,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及其购买需求。

消费者在浏览网上商家信息时, 会有选择地组织和处理这些信息, 形成商品的印象, 即心理表征, 在此基础上形成消费者的购买态度和购买意愿。在线商品评论也受到时间和时间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其他推荐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要比近期更大 (Zhang and xie, 2011) 。如果我们考虑在线评论的抽象性和具体性, 研究表明, 当评论是具体的, 消费者的感知评论在时间接近时更有用, 而当评论是抽象的时候, 时间的影响更大。

(2) 社会距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 人们在做出购买决定时, 往往需要征求他人的意见, 或者直接要求他人自己做出决定。因为人们不能直接体验别人的感受, 所以别人的经历一直保持着较长的社会距离。Krayn (2000) 将受试者自己的决定与他们为其他人所做的决定进行了比较, 他们在社会中的距离更近、更远, 并发现, 为远离社会的人做出决策需要更多的核心、高水平的信息, 而不是为离社会更近的人做出决定。徐景东和谢小飞 (2011) 指出, 社会距离影响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表征, 因此, 自我决策与他人购买决策的差异更倾向于更高的可行性的选择, 而不是向他人提供建议。当给别人建议时, 人们倾向于使用高层次的表征, 而当他们做出自我决定时, 则倾向于使用低级的表征。

3 结语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发现解释层次理论不仅可以通过心理距离来探讨一些理论问题, 而且可以通过对心理距离的操纵来影响人们的解释水平。从而发现心理距离与人的决策判断之间的关系。在认知匹配原则下, 当社会距离与解释水平相匹配时, 即当社会距离接近时, 当商品的解释水平较低时, 消费者更有可能做出购买决策:当社会距离遥远时, 消费者更注重对商品的高度解读, 而当使用较高水平的商品解释时, 消费者更容易做出购买决策。因此, 消费者知识共享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近十几年来, 随着互联网向社会化的升级, 网络的社会功能开始受到用户的青睐和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发展趋势, 并且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创造信息的主要载体。本文选取社交媒体中的消费知识分享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这一维度作为研究视角, 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

关键词:社交媒体,消费知识分享,购买意愿,解释水平,心理距离

参考文献

[1] 王丽平, 于志川, 王淑华.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9) .

[2] 王丽荣.心理距离对网购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14.

[3] 管玉娟, 黄光球.虚拟社群中消费者品牌知识分享意愿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14 (11) .

[4] 陈玮.专业虚拟社区知识分享意愿与行为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范文第6篇

(一) 网络舆情主体的广泛性、年轻化

青年网民更加懂得利用社交网络, 他们是新浪微博的主要用户群, 或属学生群体或属离校不久的群体, 甚至部分群体已为人父人母, 因此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关注度极大。社交网络相较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传播更加迅速、有效。正如特纳的突生规范理论, 网民对于网络化的校园暴力事件产生共同的反感或仇恨, 可引发一场针对反感或仇恨的网络化聚众运动, 校园暴力事件演变成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

(二) 网络舆情客体的上升性

随着社会话语权格局的演变, 在社交网络时代, 个人的私人事务成为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有关社会不安定事件容易上升为公共事务, 尤其是关乎青少年的校园暴力事件。

(三) 网络舆情本体和质量的循环反应

网络舆情的本体是指态度、意见、信念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的质量是指舆情所表现的具体观念、价值观及情绪的理智程度。网民在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的态度和情绪表现上是一致的, 是愤怒和谴责的。而在校园暴力事件上升为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并达到网民一致性的过程中, 存在一个聚众的形成过程。布鲁默把这种形成过程归纳为循环反应理论。他认为循环反应过程有三个阶段: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1]在第一阶段, 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的集体磨合是自然而然的, 这是由他们共同的社会规范所致;第二阶段, 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感染并产生对于施暴方及其相关体共同的愤怒情绪;最后, 随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感染力和愤怒感继续增强, 循环反应就进入第三阶段, 集体对于施暴方或相关方的声讨。这样的循环反应过程更加有利于受害者困境的改善和个别校园暴力事件的妥善解决。

(四) 网络舆情数量的指数型增长及高压性

校园暴力事件一经新浪微博发布并有效地传播, 其突发性之强、扩散之迅速远高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网民线上线下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较强, 加上网民数量的增长, 使得事件相关微博被转载和传播的可能性更大。指数级的舆情讨论最终也会转变为对施暴方及相关体的声讨, 从而产生巨大的舆情压力。

(五) 网络舆情周期的持续性

网民对于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的关注具有持续性, 这种关注的持续也会转化为传统大众媒体对于同一事件关注的持续性上。

二、社交媒体在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中的功能性运用

依据网民对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关注度的变化, 可以将其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五个阶段。以新浪微博为例, 在这五个阶段中, 微博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通常是积极主动传播观点或转发评论信息的、拥有众多追随者且具有较强话语影响力的个人或者团队。他们擅长表达意见和观点, 分析能力较强。从显性角度来看, 粉丝量的多少、转发及评论数的多少是判断微博意见领袖的显性标准。从隐性角度来看, 话语权的强弱是判断微博意见领袖的隐性标准。[2]

潜伏期: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 当事方、网民和微博意见领袖可以发布有关事件的微博, 继而新闻事件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 传统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多次传播, 会促使更大范围的网民、意见领袖发布谴责施暴方及相关方、呼吁关注校园安全的微博。

爆发期:网民、微博意见领袖和媒体官微会在微博上持续发布校园暴力事件的相关信息, 并带有态度性的评论及转发, 使校园暴力事件上升为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此外, 主流传统媒体或主流论坛的介入和关注必不可少。中关村第二小学校园暴力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得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离不开微博意见领袖和主流媒体的介入和关注。

蔓延期:经由前两阶段的发酵和扩散, 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的相关方往往已经开始对事件的处理。在这一阶段, 网民、微博意见领袖和媒体官微可以发表对校方或相关部门对于事件处理的相关通告。公安、教育部门等社会力量的介入, 可以帮助有关校园暴力事件新议题的发现和解决。

反复期:在这一阶段, 要提防校方或有关部门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轻浮应对。网民、微博意见领袖和媒体对于事件的跟踪性关注, 可以帮助上级领导、行政部门、反校园暴力组织等社会力量全面介入。有助于解决校园暴力事件的再生问题。

缓解期:在这一阶段, 网民和微博意见领袖可以在微博上发表对校方和政府的意见并关注事件结果, 以帮助受害方的伤害降到最低, 校园暴力事件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结束语

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原创内容的优势, 使得校园暴力事件有了一个新的扩散和解决途径。但校园安全和青少年健康的维护仍然长路漫漫, 社交媒体与其他关键信息主体的长期有效结合, 可以帮助校园暴力事件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摘要:社交媒体作为民间舆论场中“共景监狱”般的存在, 已然成为校园暴力事件信息发散的主要渠道。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 对基于新浪微博的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了新浪微博在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中的功能性运用。

关键词:新浪微博,校园暴力,网络群体性事件

参考文献

[1] 唐芳贵.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4 (7) :25.

上一篇:稳定性考察报告范文下一篇: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