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范文

2024-01-29

文化体制改革范文第1篇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

造源泉充分涌流

⑤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主体: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形式:丰富多彩

(4)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化风尚身体力行③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④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

造源泉充分涌流

⑤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

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主体: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形式:丰富多彩

(4)对当代青年的要求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文化体制改革范文第2篇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

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网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要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逐步推行项目资助和政府订单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转机制、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创新体制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要以此次设置“一局一台一队”为契机,进一步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用市场激活文化,用竞争激活艺术,使文化体制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擦亮“XX文化”、“XX文化”、“XX文化”三张牌,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速文化企业改制,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范文第3篇

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黑暗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虽然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那以后的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文化,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使我国不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对于进一步深化政治体系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要兼顾中国特色,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僵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为一个国家树立一面精神上的旗帜,就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建

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分别作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起到稳固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各具特色,又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

改革开放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9年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的辉煌历程,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辟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已经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为内在动力的。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处于历史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能够发展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有机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与保持独立自主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最显著的标志、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开放是体制创新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机制体制基础。历经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政府主要职能开始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转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元,2006年为3.8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只有1.7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由1985年的47.6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35亿美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农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降至2006年的35.8%和43.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至2005年的26.1平方米和29.7平方米。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是政治昌明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充满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进一步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不断扩大。积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付诸实践,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由此,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之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中,第一产业由27.9%降为11.8%,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期在全国人口比重中,城镇人口由18%上升为43.9%,乡村人口由82%降为56.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人们的内在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协调发展、追求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民大众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不利因素,利用有利条件,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出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辉煌的理论成果、所实现的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进程,切实加大改革力度,通过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当前,要着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化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将

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扩大开放,要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要注意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开放措施的协调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统筹兼顾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利益诉求,使之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增强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之间、各项改革开放措施之间的正向关联效应,形成相融共促的整体合力,降低改革自身的摩擦成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文化体制改革范文第4篇

[摘  要]面对东莞市基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路径探讨,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层次服务架构、培育公益主导的社会化服务资源、打造群众主导的常态化活动品牌、形成政策主导的保障性制度体系四个观点,从服务架构、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为东莞市镇、村(社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思路。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  路径  探讨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和发展民生的现实要求。要从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和人民群众的现状需求出发,推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符合标准化、均等化、信息化、社会化要求的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借鉴东莞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示范区的经验,结合当前东莞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笔者就如何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一些路径探讨。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层次服务架构

东莞市为市辖镇(街道)的行政组织架构,基层就是指镇、村(社区)两级。首先要摸清现住居民的状况和需求,然后,以居民为对象设置多层次多成分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架构,达到全方位的辐射,有针对性的服务,使辖区内的全体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政府的文化惠民服务,并逐步推进均等化。我认为目前东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架构可探讨“一主导二主体三实体”的路径来设置。

“一主导”就是政府主导。由镇政府衔接市政府要求,制定辖区内的文化发展规划,预算文化服务经费,管理文化服务工作,举办重大公共文化活动。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宣传教文体局为这些工作的牵头单位、财政、民政、建设、市政、房管等部门为参与单位。

“二主体”就是文广中心和文联。文广中心是政府的下属文化事业单位,拥有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硬件场所,是组织开展公共文化工作和活动的政府主体单位,其工作职责是围绕政府的公共文化规划制定服务计划,并具体执行政府的文化惠民活动,引领、指导村(社区)、企业、小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文联是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基层党委的领导下,一般都有专门的机构,部分镇还有相应的阵地,能够广泛联系文艺工作者,具有人才优势,便于联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因此,文联作为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文艺团体,与文广中心一样,也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主体。

“三实体”就是村(社区)、企业、小区文化活动场所。目前村(社区)一般都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文体活动场所。但是,由于管理比较薄弱,加上有的场所地点设置问题,未能发挥较好效能。虽然设了文化管理员,但多数不是专职的。要将文化管理员纳入镇、村(社区)专职干部管理,强化其职能。由文化管理员负责拟定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计划,管理文化场馆设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市、镇文化部门可以探讨在有条件的社区进行设立文化馆分馆或者文化站试点,将文化网格布局到最基层,通过专门机构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能力。

企业员工占东莞居民数量的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一般都有文化活动场所,但主要是企业行为,员工享受的是企业利是,并且与主流文化设施有相当差距,缺少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因此,要探讨政府与企业共建企业文化活动室,由政府制定标准,企业建设场地,文化部门引导、输送服务,如规划政府公共图书馆的送书车开进企业,政府的惠民演出、培训送进企业,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走进企业等等,使政府的文化惠民惠及到企业员工。

小区是一块盲区,每个小区都相对封闭,小区居民除了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基本没有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务。在公共文化方面,小区内设立的多是开发商招租的有偿文体项目。要探讨公共文化服务进小区,一是开发小区必须规划文化设施;二是政府制定文化设施标准;三是文化部门送文化进小区,诸如上述的流动图书车开进小区,惠民演出、讲座安排到小区,并组织有条件的小区开展居民参与的群文活动。探讨在较大的小区设立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增强小区的文化普及能力。这样,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文化馆、图书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要勇于突破按照行政区域设置文化馆、图书馆的思维,使国家公共文化设施伸向居民更便利、更需要的空间,从而达到科学布局的效果。

二、培育公益主导的社会化服务资源

目前,东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政府和集体为主导,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待整合参与,要积极拓宽各种社会力量进入文化服务的路径。

(一)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公益文化

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场馆、文艺社团、文化服务机构等,增加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服务场所、设施的总量。引导和鼓励有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文化人才创办“民办非企业”文化服务机构,支持国内知名品牌和服务特色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落户东莞,通过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登记手续,优化管理服务,增强社会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资助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取冠名资助、合作举办、出资协办、参与承办、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

(二)扶持发展业余文艺团队

整合民间社会文艺资源,对有发展条件的村级社团由镇文广中心做好骨干培训,派出群文专干辅导节目创作、排练,并根据市、镇的扶持政策,帮助申报政府扶助资金,壮大社团实力。对自办文化,由文广中心根据企业、单位、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其自建职工文艺团队,配备文体设备,并探讨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资金补贴。三是推动工、青、妇组织和学校、企业等尽可能向社会开放自有文体设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统筹。

(三)大力开展志愿服务

东莞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元文化人才和本土地方文艺人才资源丰富,如果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将使公共文化服务产生强大活力。文化部门要为各类社会文艺团体、文化专家名人、文化能人等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引导文化艺术志愿者服务团建设,支持专业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文志愿服务;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搭建平台,为文化志愿者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提供政策指引、信息发布,实现双向选择、自主参与。

三、打造群众主导的常态化活动品牌

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常设性文化活动为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普通老百姓能够广泛参与,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成为习惯、成为常态。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要促进如下几类成为常态性的文化活动:

(一)文化惠民进基层活动

东莞市近几年开展的百千万进基层活动,搅动了基层文化气氛,内容丰富,服务精彩,把先进文化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群众非常欢迎,而且已经成为东莞市民日常生活中一道习惯享用的精神食粮。这种服务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带来了新的时尚、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活动,要常年坚持,形成常态。

(二)重大节庆文化活动

节庆是老百姓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节点,如在端午节划龙船、中秋节闹花灯、春节唱大戏,公历节庆有五一劳动者之歌、七一党旗飘飘、八一英雄赞歌、十一国庆大联欢等等,都是群众和职工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许多镇街都有“我们的节日”系列文艺活动,并且已经形成了品牌。按照当地的民风习俗和职工假期安排好文化生活,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重头戏。

(三)日常文化活动

就是根据不同针对性,按照年、季、月、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如厚街镇坚持每天有广场舞培训,每周有周六故事,每月有大众展台,每季有粤韵金声,每年有业余歌唱大赛。还有不同内容和针对性的,如市文化馆的“都市彩虹”、莞城的“文化周末”、塘厦的“同饮一江水”等等。这些活动坚持下来,群众参与就成了习惯,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特色文化活动

特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亮点,有些镇专门设有“百花工程”“精品工程”等,吸引特种人才,扶持特色文化。倡导镇、村(社区)或单位、团队,根据传承的特色文化项目或者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特色文化基地或团队,通过培育、扶持、传承、发展,使每个项目有队伍、有基地、有活动、有效果。

四、形成政策主导的保障性制度体系

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责任,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构的管理运行,协调社会资源配置,建立工作协调、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绩效评估系列制度,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

(一)创新工作协调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包含社会机构,要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可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宣传教育文体局牵头,财政、民政、建设、市政、房管、文联、工会、团委、妇联、文广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协调小组,日常工作由文广中心负责,对镇、村(社区)两级公共文化设施、重大品牌活动、社会资源配置等进行统筹实施,形成部门互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是政府,应建立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文化部门要做到五年有规划,每年有计划,每项有预算。镇财政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建立年度预算、使用、评估制度。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设立配套资金,作为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补助、社会办文化扶持、群文精品创作扶持、企业文化建设鼓励等经费。

(三)制定政策支持制度

在落实东莞市政府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1+4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向企业延伸、小区延伸的政策文件,试点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总分馆体制,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突破行政架构,向群众需要的地方延伸。制定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公益文化办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办法。建立群众文化需求调研、群众参与服务质量评价、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文化服务以及绩效评估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4政策文件.2014(9)。

作者简介:黄云南(1967—),男,大学本科,现任东莞市厚街镇文广中心副主任。

文化体制改革范文第5篇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要求,为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自治区文化厅组织成立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前期试点改革的基础上,自治区文化厅先后组织制定并以自治区名义印发了5份改革方案、实施意见及相关规定办法,提出到2020年,自治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进入全国前列。为推进自治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改革方向、确定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建设标准、规划了实施路径。

二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改革。2015年12月,自治区文化厅牵头组织起草并以自治区名义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提出到2020年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相符合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供给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三是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2016年5月,自治区文化厅牵头起草并以自治区名义印发《关于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建立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机制灵活、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符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意见》出台后,自治区文化厅及时向各盟市和直属单位进行了传达部署,要求各盟市和直属单位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四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改革试点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场,其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实践。2014年以来,自治区文化系统相继组织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等4项改革试点任务。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等4个盟市,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通辽市科尔沁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等4个旗县区和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群艺馆、内蒙古博物院等9家单位参与了试点改革任务。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改革模式和服务标准,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其中,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两项改革试点任务已经完成,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为自治区深化改革发挥了示范作用。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改革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一些试点改革经验正在面向全区进行推广。

主要成就

一是有效弥补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几年来,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特别是随着嘎查村文化室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相继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呼和浩特市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和“流动数字博物馆”工程,有效破解了偏远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的难题,保障了偏远地区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几年来,随着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中来,促进了供应主体和供应方式的多元化,有效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与此同时,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公共文化供应的“鲇鱼效应”初步显现,市场意识逐步增强,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升。

三是初步建立了符合文化事业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几年来,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为契机,全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积极采取推行全员聘用、实行岗位管理、组织竞聘上岗、建立退出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完善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初步形成了权责清晰、行为规范、机制灵活、运行高效、服务优良、充满活力,符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规律的体制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有效激发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生动力。

四是稳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几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构建以公益目标为导向、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外部监督制度健全、规范合理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内容,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基层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持续增强。

工作要求

一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狠抓改革举措落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李纪恒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高度重视,到内蒙古工作后,专门听取改革工作汇报,多次强调要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李纪恒书记指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内蒙古发展的关键一招,要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为有利的举措,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努力开拓内蒙古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李纪恒书记强调,要保持改革定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講话精神指导改革,切实把总书记讲话精神融入到改革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工作中,勇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发扬“蒙古马”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区文化系统承担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研究谋划改革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在推进改革举措落实上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确保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要持续抓好已出台政策文件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作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实改革任务的攻坚期”的重要判断。我区同全国一样,文化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一样,通过前一段时间各项改革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具有立柱架梁性质的改革举措已经颁布实施,现在已经进入密集的施工期,推进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

因此,全区文化系统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确保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强化工作机制,全区文化系统要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定期部署重点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细化任务分工,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同步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定期更新、动态调整、完成销号,有序推进各项改革。要坚持分类施策,对于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的改革事项,比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要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按年度分解任务,按计划组织落实;对于需要先行开展试点的改革任务,比如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要积极探索,抓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对需要顶层设计的改革事项,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在政策未出台前,做好调查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要把握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文化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具体解决办法。要强化督促检查,督查要紧盯目标任务和关键节点,持续加大专项督导检查力度,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三是要全面推广各项试点改革经验成果。重点推广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试点改革经验。2015年以来,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群艺馆、内蒙古博物院等9家单位,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相继组建了理事会,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下一步,要把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提升公共文化效能相结合,引进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促进,也能引进各类社会力量的扶持和帮助;要把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群众需求反馈机制相结合,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要把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公共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相结合,积极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激发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同时,还要重点推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改革经验。2016年初,自治区确定在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协同采编、统一检索、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真正做到区域城乡文献信息服务全覆盖;实现文化馆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群众文化艺术资源有效整合、统筹利用和共建共享。此项改革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后,自治区将对试点工作进行终期评估,并向全区进行推广,建立方便广大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图书借阅和文化艺术鉴赏等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对公共文化的获得感持续增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要乘着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东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改革工作,确保到2020年初步建成文化创造活力迸发、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体制完善、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强区,将我区打造成为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为自治区文化工作整體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

责任编辑:张 晶

文化体制改革范文第6篇

【摘 要】教材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知识载体,又是课程改革的有力体现。因此,高校教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教材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材管理 存在问题 规范化管理建议

引言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战略方针的调整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增加,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因此,高校教材管理必须适应新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不断克服和改进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高校教材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教材规范管理是实施教学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保证。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系统、完整的教材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培训内容,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科学、规范的教材管理,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2.教材规范管理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办学规模的增大,教材的数量、水平和层次也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教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管理水平。

3.教材规范管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材料,教材为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考试方法以及实验实习项目的制订、实验设备的购置等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材料依据。

4.教材规范管理是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高校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人才重地,也是科研的重要场所,科研离不开资料,教材则为科研提供重要的资料保障。

5.教材规范管理是教学评估材料的重要内容。教材建设是高校基础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教学的内容离不开教材等资料,教材是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反映。因此教材管理可为教学评估积累可靠、客观的资料。

6.教材规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均离不开教材的支撑,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材的规范化管理不但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

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管理观念落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硬件设施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历史使命。由于教材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资料保证,因此如果高校主管领导对教材管理的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不重视加强教材的管理,就无法保证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政府缺乏监管机制,教材印刷出版混乱

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教材供需矛盾不断升级,为了应对人数众多的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出版商全然不顾教材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更是盲目印刷,重复出版,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材管理秩序。

3.教材编写制度缺失,优秀教材相对较少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为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及教材编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几十年来,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大量的优秀教材,但由于高校数量众多,专业门类繁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难以统筹全国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设的具体编写工作,加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部分高校对教材编写缺乏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使得教材编写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材质量也就难于保证,优秀教材相应较少。

4.教学计划不切实际,教材供应偏废严重

十余年来,教育改革成果显著,全国高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也出现高校盲目地整合或管理体制的变化,给教学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诸如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教学计划的制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教材征订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的种类、数量、层次混乱,造成教材短缺不能满足使用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教材过剩导致库存积压造成严重浪费。

5.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而教材管理人员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相应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管理人员来承担,他们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而不是简单的购置、保管与发放。因此,如果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教材管理知识培训,或者文化素质不高,就难以保证教材管理的规范化。

6.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教材征订不够规范

教材是学校重要的文献资源,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的要求,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制订采购计划,严格遵守采购的发标优选原则,切实保证教材征订程序合法,操作规范。如果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只是由一部分管理人员任意采购,不仅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还很有可能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使个别人中饱私囊。

7.校内自编教材过多,影响教材整体质量

学校在选用教材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除选用规定的定编教材外,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实际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讲义,为补充教学内容作了大量的有益贡献,当属无可厚非。然而,对于教材的选用一定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如果不科学计划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的比例,盲目无序地编写讲义,势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2]

加强新时期高校教材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各高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一定要从高校发展的高度认识教材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对教材管理的领导,不断创新教材规范化管理的模式,进一步提高教材管理水平。

1.加强行政决策力度,完善教材管理政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政策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教材评估制度,有计划地对高校教材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把高校教材管理内容纳入高校评估范畴。[3]

2.科学规划教学方案,合理制订教材计划。高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通过周密审慎的论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设置计划,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购置计划,并积极组织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按照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模式继续编写结构合理、内容实用、方向性强的全国高校统一教材。保证既满足教材供应,又不造成积压浪费。

3.加强政府监管力度,规范教材印刷出版秩序。各级文化出版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出版社的领导和监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整改出版的混乱局面,保证对高校教材的出版发行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材管理水平。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人力资源现状,合理制订人事管理制度,把具有教材管理专业特长、综合素质高、热心教材管理、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教材管理队伍中,与此同时,要制订平衡的个人发展激励政策和利益分配制度,鼓励教材管理人员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另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也可以联系与院校协作,例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管理水平。[4]

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教材管理规范。教材的编写、选用和订购,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制订完善的教材征订制度、选用制度、保管制度、发放制度、印刷制度、编写制度、发标制度等,与此同时,高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应切实旅行职责,对教材的管理过程进行全程监管。

结语

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教材管理则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教材管理的规范化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努力研究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材管理的新途径,不断创新现代教材管理模式,高校的教材管理必将迈上健康、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汤丽英.高校教材管理的规范化刍议[J].南通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2]肖作仪,孙梅.浅谈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1,(6):63.

[3]欧阳薇.浅谈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2007,(12).

[4]王培臣.浅论高校教材的管理与建设[J].科教文汇,2007,(6).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 陕西商洛

上一篇:维护民族团结范文下一篇:物流专业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