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

2023-09-16

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民主集中制五个方面的含义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切实弄清其不同内涵,对于搞好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一、民主集中制的几种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从对民主集中制一词的使用情况看,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或五个层次的意思:

第一,理论层面的意思。民主集中制理论,是关于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思想原则及其实现方式的论述,是对民主与集中的本质及其关系的揭示。早在1890年,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一文中,就对人民群众是怎样创造历史的问题作了精辟阐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一种总的合力,这种合力不是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他们互相冲突、互相制约中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往往同每个人的愿望都不相同,是谁也没有希望过的事务。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些个人的意志等于零。相反,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恩格斯就此还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 [1]因此,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曾明确提出过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但应当承认,恩格斯这些思想的精神是对民主集中制的最好的理论阐发。

同时还要承认,民主政治中关于主权在民的思想及其选举原则、多数决定原则等,也都是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对这些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我们应大胆借鉴和吸收,而不必讳言和排斥。

只有承认这些理论,并自觉地运用它去指导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才能把这一制度建设的更加完善而又科学合理。

第二,制度层面的意思。制度,即要求有关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民主集中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领导权的形成;二是领导权的行使;三是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领导权的形成,是指权力机关和领导者的权力是由选民自下而上选举产生的,即领导权是由人民群众授予的。领导权的行使,是指行使领导和决策权的主体是领导班子集体,而非领导者个人;行使权力的原则和方式是少数服从多数,而非由领导者个人采取集中正确意见的方式决策。多数原则本身还包括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意见和利益。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指领导者要对选民负责并接受他们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或原选区选民有罢免他们职务的权力。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充分贯彻和体现了集体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和原则。这是民主集中制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制度民主或实质民主的根本标志和象征。

第三,程序层面的意思。程序,即按时间先后安排的次序。作为领导制度,其权力运行的次序一般包括:调查研究、专家咨询、方案论证、会议讨论、会议决定、贯彻实施、通报通告、检查督促等一系列环节。作为组织制度,其运行的次序一般包括:提名候选人、组织选举、听取工作报告、监督评议、弹劾或罢免等环节。程序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实现制度的措施和保证。因此,也称其为程序民主或形式民主。

第四,观念层面的意思。观念,即思想和意识。民主集中制观念,是指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认识理解的程度和贯彻执行的自觉性程度。具体内容包括:主权在民的意识、平等讨论的意识、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保护少数的意识、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的意识等。它是干部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政治素养。

第五,作风层面的意思。作风,是指集体或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与风格。民主集中制作风,是指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则时的行为表现,它是领导者内在的民主意识的外在反映。

上述分析表明:民主集中制五个层面的意思,相互间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本质区别。联系,体现在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具体、实在;区别,体现在它们各自又相互独立、相互区别,所处的地位和所反映的问题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总之,切实弄清五个层次的不同内涵并准确地予以区分和界定,对于搞好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和这一制度的实行意义重大。

二、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制度需要特别注意克服的两个问题

在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制度中,需要特别注意克服和纠正的两个问题是:第一,民主选举名不符实的问题。对选举,党章、宪法和组织法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总的精神就是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由选民自下而上地选出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它是主权在民思想和理论的体现,是人民群众授权的标志和象征,是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的核心和实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各类组织的候选人,在许多地方常常不是由选民自下而上酝酿提名产生的,而是由党的上级组织商定的,就连差额人选也是定好的;在选举时,明确要求党的下级组织要确保各位候选人的顺利当选,并且把它作为衡量下级领导者党性和能力的标准。这样,就存在着民主名不符实的问题。

第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贯彻执行不好的问题。如前所述,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和方式是,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策。这是集体决策和集体领导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党领导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标志和象征,是这一领导制度的核心和实质。

但在一些地方实际领导工作中,讨论问题时,委员们(含副书记)总是要揣摩“一把手”的意图,察看他的脸色;进行决策时,常常是由个人或少数人做出决定,而很少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投票表决。对与“一把手”意见不同的同志,有时不够尊重或很不尊重。如此的会议讨论和会议决定,无形之中把领导成员间平等的地位变成了不平等的地位,把决策原则和方式由少数服从多数变成了领导者个人的选择判断,领导决策主体由领导集体变成了领导者个人。又比如,长期以来,领导工作中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问题始终难以根除;委员对书记唯命是从和书记对委员颐指气使现象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些情况表明: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并未得到切实地贯彻和落实。

三、用形式民主取代实质民主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导致实际工作中用形式民主取代实质民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思想根源、制度根源、历史根源。

所谓思想根源,首先对党管干部原则认识存有误解和误区。党管干部对于实行选举制的组织来说,就是由党领导和组织广大选举人,自下而上地选举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并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监督。而许多同志把其误解为,由党(实际上是党的领导机关中的少数人)首先提出各级领导机关的候选人,再让广大选民去履行选举手续,并仍由党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它把下级多数人选举领导与上级少数人选拔干部混为一谈,把党的领导、组织作用与党的决策、管理身份混为一谈。因此,选举便从多数人实现当家作主的方式变成了少数人谋取权利的手段。可见,思想认识上的混淆,是造成用民主选举的形式取代民主选举的实质问题的重要原因。

其次对民主集中制决策原则在认识上存有误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志把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和方式理解为,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集中:民主就是让大家说话,集中就是“一把手”选择“正确”的意见拍板决策;发表意见是委员们的义务,拍板决策是“一把手”的权力;只要经过会议讨论就是会议决定,凡是会议决定就是领导集体的决定。

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它把民主与集中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割裂成了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把多数决策原则同集中“正确”的意见即决策的内容混为一谈。由此,决策便从反映和集中多数人的意愿变成了“一把手”个人的选择判断。显然,思想认识上的混淆和混乱,是导致在实际领导决策中用民主的形式践踏民主的实质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今后对民主集中制问题要在理论上加强研究和宣传,在思想认识方面要进行正本清源,努力克服和防止在这方面存在的概念混淆和滥用问题。

所谓制度根源,首先是说,决策制度中的问题与选举制度落实不好密切相关。时下,委员职务实际上是由书记确定的,书记职务实际上是由上级领导确定的。如果委员确实由选举产生,书记确实由委员选举产生,那么平等讨论和按照多数原则决策,就会顺理成章,轻而易举。显然,领导工作中家长式人物层出不穷和家长制作风经久不衰的问题,其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原因是选举制度落实不好。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民主决策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贯彻落实选举制度,切实解决民主选举的问题。

其次,选举方面存在的问题又与选举制度本身不健全密切相关。选举,是民主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对于民主制度来说至关重要。但迄今为止,我们党还没有一个单独的系统的关于选举的条例;在党和国家有关选举的规则中,也没有公开竞选的规定,以至于选举人对候选人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违规行为处理的规定也不够明确、具体,选举人的权益还难以得到保证。总之,现行的选举制度还不能让选举人完全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意愿。

第三,选举、决策和制约监督三者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权力制度体系。选举权、决策权和制约监督权,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思想的集中反映和体现。现在的问题是,每个制度自身都还不够完备;三项制度之间既缺乏有机的联系,也缺少必要的制约;特别是把党和国家的检查监督机关设置在权力机关之下,使之难以监督。为此,应当考虑,把选举制度、领导决策制度和制约监督制度三个方面,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通盘考虑、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系统。

所谓历史根源,主要是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传统比较少。”现实生活中,对上级阿谀奉承、唯命是从,对下级颐指气使、粗暴蛮横;同志间吹吹拍拍,拉拉扯扯;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等,都是封建残余思想的表现。对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确实引以为戒。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加快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才能使民主集中制制度尽快真正地建立起来,切实有效地贯彻实行下去。

注 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 332页。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

责任编辑 谭荣邦

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丰富的艺术元素、变幻莫测的演奏技巧,是奏响美妙琴音的重要载体,而钢琴演奏的音乐张力、表达力生成是钢琴演奏技巧的生动展现。在钢琴演奏中,要注重演奏技巧的培养及灵活应用,才能保证钢琴演绎的丰富性及艺术性。充分立足于钢琴演奏的艺术特点,分析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得出了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的培养措施,以及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生成策略。

关键词:钢琴演奏  演奏技巧  音乐表现力  影响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方式,而钢琴作为重要的音乐演奏形式,其所具有的艺术性、表演性,决定了其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钢琴演奏对演奏者的技能有较高要求,这是实现音乐表现力生成的重要保障。一个成功的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精湛而丰富的演奏技能,才能在演绎中让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而饱满,才能在强大的音乐元素中表达出情感,满足人类对于音乐欣赏的需求。因此,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直接关系到音乐表现力的形成,而音乐表现力成为了演奏技巧水平的重要反映。本文立足对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影响研究,就如何实现演奏技巧培养与音乐表现力的生成,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

钢琴演奏是一种音乐艺术方式,艺术元素的展现及情感表达都需要构建于熟练的演奏技术之上。对于音乐表现力而言,演奏技巧尤为重要,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载体,在精湛的技艺之下,钢琴所表达出的艺术元素更加饱满,呈现赏心悦目的音乐感。因此,在钢琴演奏中,演奏技术是音乐表现力生成的重要载体,音乐表现力是音乐技巧程度的重要反映,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有重要影响作用。

(一)演奏技巧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载体

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是构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切入口。世界上著名的钢琴家,其强大的音乐表现力来源于精湛的演奏技巧,这就说明演奏技巧是钢琴音乐表现力的重要载体,从对钢琴艺术认知、演奏技术运用等方面,让钢琴音乐作品的表达力得到提升。“人琴合一”,就是演奏技巧的最高境界,让音乐表现力透射心扉,以强大的音乐感染力,带给听众无尽的音乐享受。因此,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的丰富性、精湛性,决定了音乐表现力水平高低。

首先,演奏技术的丰富性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水平因子。精湛的钢琴演奏技术,往往可以形成强烈的、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是演奏技巧作用于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方面。在演奏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需要精湛的演奏技巧作为支撑,让钢琴演奏碰撞出火花。例如,在《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中,演奏者需要具备精湛的演奏技巧,才能将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及技术充分表现出来。钢琴独奏中,在属音G上面的颤音分解之前,钢琴独奏出一个简短的进入。虽然简短的过渡演奏,却对演奏者的技艺有着较高要求。若钢琴独奏在属音G上面的颤音分解之前进入,就会破坏整个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因此,演奏技巧的进展性是音乐精彩表现的重要基础,从技法应用及处理中,让音乐表现力更具张力。

其次,演奏技巧的精湛性是音乐精彩表现的重要基础。钢琴演奏是一个系统性技术的综合,演奏技术的丰富性直接影响着音乐表现力水平。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涉及到多样化的技巧,而演奏者具备的技巧越丰富,所能驾驭的钢琴作品也就越丰富,所呈现出的影像表现力就会更高。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单一,在对相关音乐处理方面无法做到十分熟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音乐表现力的整体性、连贯性,这也是很多钢琴演奏者无法实现作品完美驾驭的重要原因。因此,钢琴演奏技巧的形成,是不断熟练与完善的过程,通过丰富的演奏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水平。

(二)音乐表现力是演奏技巧程度的重要反映

音乐表现力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演奏者的技巧程度。在钢琴音乐的欣赏中,音乐表现力弱,音乐情感表达不足,则说明演奏技巧水平不高,在相关音乐元素的表达及技术处理中,尚未达到顺畅自如。因此,音乐表现力是演奏技巧程度的重要反映,应通过音乐表现力的系统评价,为钢琴演奏技巧的培育提供重要依据,这也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质上,音乐表现力是演奏技巧呈現的重要方式。在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水平是对演奏技巧的重要呈现,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其音乐表现力更具张力,这得益于良好的演奏技巧。因此,音乐表现力成为钢琴演奏表演的重要艺术追求之一,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情感下的钢琴演奏,能够完美演绎作品。在《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的演奏中,富有强烈情感碰撞力的音乐表现,需要精湛的演奏技巧。为实现音乐表现力的呈现,演奏者往往会在演奏技巧应用及处理中,形成更加丰富而饱满的钢琴演绎。在该钢琴曲中,共分为三个乐章。特别是在第二乐章中,贝多芬改变了传统钢琴奏鸣曲中的“慢板乐章”方式,转而以轻快、短效精悍的节奏韵律,让钢琴演奏优美动听,同时又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些都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领域,需要演奏中以良好的演奏技巧作为表现的重要支撑。

二、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的培养措施

在钢琴演奏中,钢琴技巧的培养对于音乐表现力的生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钢琴音乐的整体演绎效果具有提升作用。对于钢琴演奏而言,演奏技巧的培养,关键在于身体技巧、练习技巧等,要提高钢琴演奏者的综合技巧水平。

(一)手指技巧和手腕技巧

相比于其他乐器,钢琴演奏对身体技巧有更多地要求,特别是手指技巧与手腕技巧,这是钢琴演奏的核心技巧,对于演奏效果及作品情感表达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钢琴演奏技巧的培养中,身体技巧的有效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手指技巧:动作敏捷、动作幅度合理控制。钢琴演奏对于手指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曲子之中,同时也要在手指技巧的运用中,演奏出美妙的旋律及情感的表达。弹奏钢琴时,以指尖部位触键,且各指尖最前端的小关节需要挺立,且具有一定硬度,方可满足钢琴演奏需求。因此,一是在手指技巧培养中,需要锻炼指尖硬度及挺立。若指尖松软无力,则难以弹奏出充实而具有韵律的声音;二是指尖触键的时间不同,所形成的琴音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满足曲目演奏需求,要求演奏者能准确把握指尖触键时间,提高琴音的演奏效果;三是演奏中手指抬高幅度也会对演奏效果起到影响效果。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每个音之前、之后手指抬高幅度,保持一定距离及动作量,弹奏中形成足够的惯性力,才能弹奏出结实有力或柔美情长的琴音。

其次,手腕技巧:轻盈自如、保持良好姿态。手腕技巧也是钢琴演奏的核心技巧之一,是保证手指技巧技能形成的重要保障。对于手腕技巧而言,轻盈自如的力量运用、良好手腕姿态的保持,都会对演奏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一是手腕与手掌之间的高度要合理控制,应根据曲目弹奏需求,有效控制手腕与手掌、小臂之间的高度,大体成一条直线。如,手掌高于手腕,演奏中所弹奏出的琴音更加结实、有力,带给听众较强的果粒感;二是手腕要轻盈自如,切勿紧绷、僵硬,这会影响到手指技巧的发挥,也会导致整个身体技巧出现不协调等问题,不利于钢琴的有效演奏。

(二)练习技巧:读谱技巧和指法技巧

在练习技巧时,主要涉及到读谱技巧和指法技巧两大核心内容。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应具备良好的读谱技巧,这是实现身体技巧有效应用的基本前提。此外,指法技巧训练也是演奏技巧培养的重要内容,能够在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中,不断提高对指法技巧的有效应用,提高演奏者的技能水平。

首先,读谱技巧:熟练、精准。在钢琴演奏中,读谱技术是基本的演奏技术之一,要求演奏者要具备熟练的读谱技巧,能够对节奏、音符等音乐元素熟练掌握,并精准应用于身体等技巧之中,一方面,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读谱技巧,能够理解并将节奏、音符等元素符号应用于身体等技巧之中,让演奏能够表达曲目风格、情感及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读谱要精准,这是有效演奏的基本要求。演奏者需要精准掌握曲谱,并且强化对表情符号、音符及节奏符合等的关注,这样才能确保曲目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丰满而富有灵魂。

其次,指法技巧:反复练习、灵活应用。指法技巧的习得在于反复训练,在灵活应用中提高指法技巧水平。一是指法技巧需要反复训练,在熟能生巧等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各个调的音阶、和弦及琶音等。此外,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基本指法技巧之后,通过针对性训练,更好地提高指法的灵活性;二是指法讲究灵活应用,需要演奏者根据曲目演绎及情感表达需求,灵活合理应用指法技巧,让指法技巧成为音乐表现力生成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生成策略

钢琴作为一门艺术,音乐表现力的生成直接关系到钢琴的演奏效果。因此,在演奏技巧培养的基础之上,需要更好地从精湛而丰富的演奏技巧中,提高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让曲目的音乐元素及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在笔者看来,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生成,要以扎实的演奏技术为基础,通过演奏情感力的提升和技巧的灵活应用,促进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有效生成。

(一)以精湛的演奏技巧为载体,提高音乐表现力

精湛的演奏技巧是实现钢琴音乐表现力的重要载体。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需要具备精湛的演奏技巧,才能将一些钢琴曲精彩的表现出来,这就是关于如何构建音乐表现力的问题。首先,一首曲子,不同人弹奏有不同的音乐表现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演奏技巧的差异。在精湛的演奏技术之下,能够巧妙的运用身体技巧、训练技巧,让每个音乐元素得到最佳状态控制。实质上,让琴音的张力、情感表达力均得到提升,这是演奏技巧的作用效能;其次,钢琴演奏的技术性、艺术性很强,演奏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演奏技巧,将听众看不到但十分敏感的听觉唤醒,在激昂中感受情绪的爆发、在柔美中感受浪漫……这些音乐表现力的生成,都得益于精湛的演奏技巧,让钢琴演奏所形成的艺术性、表达力更强。

(二)以丰富的情感表达为依托,提高情感表达力

钢琴演奏对情感表达有较高要求,也是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元素。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为了以丰富的情感表达作为依托,让情感表达更加饱满而丰富。一是钢琴演奏要注重情感表达的融入,与演奏技巧的融合之下,让钢琴演奏的音乐表达力更强;二是情感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情感表达的烘托之下,能够更好地彰显其音乐表现力,让音乐所呈现的情感丰富且富有穿透力;三是演奏者要善于从情感表达中将曲子的思想情感、音乐艺术更好地释放。也就是说,以丰富的情感表达作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内容,让情感的流露与宣泄,成为钢琴演绎的重要载体。

(三)以正确高效的训练为保障,提高演奏能力水平

所谓熟能生巧,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应注重演奏技巧训练,这是提高演奏能力水平的內在需求。一方面,在日常演奏训练中,要立足身体技巧、训练技巧等的有效落实,在技巧熟练掌握及应用之下,提高对演奏技巧的控制水平,这对于提高音乐表现力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钢琴演奏者要善学、敢于创新,在精湛而丰富的演奏技术之下,通过演奏方式、技法等的创新,让钢琴演奏所呈现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契合现代人对钢琴音乐艺术的欣赏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的演奏过程,对演奏技术、音乐表现力等都有较高要求。钢琴演奏技巧水平直接关系到音乐表现力的生成效果,决定了演奏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在本文研究中,钢琴演奏技巧水平是音乐表现力生成的重要载体及有力保障,应在钢琴技巧的培养中,促进音乐表现力的生成,特别是以精湛的演奏技巧为载体,提高音乐表现力;以丰富的情感表达为依托,提高情感表达力,这些都能够更好地满足钢琴演奏的技巧需求。

参考文献:

[1]根·莫·齐平.钢琴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现代钢琴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

[3]俞便民.钢琴教学探微[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

[4]白敬徵.钢琴演奏技巧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8(02).

[5]杜闻.论钢琴艺术指导在艺术表演中的实际应用[J].黄河之声,2016(21):102.

[6]靳甜甜.培养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分析[J].北方音乐,2017(10):219-220.

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哲学诠释学,历史理解,历史课堂,史学素养

20世纪60年代,以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对历史理解的特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哲学诠释学的理解理论,探讨该理论和中学历史教学及课堂的关系,希望能对中学历史教学和课堂的优化有一定作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诠释学历史理解特点分析

历史理解既是理解者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是历史显现其存在意义的重要形式。哲学诠释学对历史理解的前提条件、本质属性和终极目标等进行了总结,认为理解者在对历史(如历史文本、历史文物等)的理解过程中,完成视域融合,形成更深、更广的视域,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历史也因理解者的理解而彰显其存在价值。“历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对象,而且它的存在也是被自我认识所规定的。”

1.“前理解”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历史理解者在理解前具有的综合素养、具体情境等因素,被称为前理解。“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前理解)”。这种前理解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结构性。前理解主要包括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理解,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的。”其中“先见”是指理解者理解某一事物的先行立场或视角;“先把握”是指我们进行理解时事先所具有的概念框架。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构成前理解的结构。一切理解都具有这种前结构。

约束性。“任何人无法超越自己的历史处境,无法消除历史的特殊性来进行理解,所以人总是带着一定的局限性进行理解的。”因此,历史理解必须重视前理解的约束性,“必须避免随心所欲的偶发奇想和难以觉察的思想习惯的局限性”。

真伪性。前理解有真假之分,但理解者自己不能事先区分,只能由时间距离来决定。“只有时间距离才能使诠释学的真正批判性问题得以解决,也就是说,才能把我们得以进行理解的真前见与我们由之而产生误解的假前见区分开来。”或“对自己的前见作基本的悬置”。

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就是指前理解在理解中不断更新、修正、完善,向着更高层次的普遍性迈进。“理解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人类自有的‘前见’的基础上拓宽了原本的经验,在自我认识的范围上和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更新增长,形成新经验从而在人自身形成新的统一性。”

2.理解者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在哲学诠释学中,主体和对象构成了理解的两极。两极之间存在着间距,“表现为历时性和同时性两种基本的向度,前者一般称之为时间间距,后者表现为同时性的话语的间距、文化的间距等等。”历史理解就是行走在理解者与历史两极之间,最终实现两极融合的过程。这种过程被称为历史理解的循环过程,包括三个子循环过程。

历史内部的循环。这主要包括历史文本内的个别与整体间的循环、个别文本与作者的其他文本间的循环、个别文本与作者整体思想间的循环等。其间的循环主要表现为:理解了部分有利于理解整体,对整体的理解又推进了对部分的理解。“要理解语句,首先要理解其中的语词,而要理解语词,又必须先理解语句。同样,要理解文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语句,而要理解语句,又必须先理解文本。”

理解者与历史间的循环。这主要指理解者从前理解出发,通过对历史的理解,在视域融合中拓展原有的视域。同时,这种拓展的视域又进一步提高了理解的层次。这种循环“把理解活动描述为传承物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一种内在相互作用。”

理解者自我理解的循环。历史理解归根到底是自我理解。历史“始终是一个由人的精神所构造和形成的世界”把握精神的“唯一方式其实在于我们内在于它”。即将精神返回到“它们本是由之而来的精神性的生命中”。所有“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历史理解者用“生命把握生命”的理解方式开阔视域,提升境界,增强自我意识。

可见,历史理解是一种连续的循环。这种连续的循环确保了历史理解的无限性。“理解意味着内在的认知的一次增长,而这种认知又作为一种新经验加入到我们自己的知识经验的结构中去。理解也是一种探险……它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拓宽我们人类的经验,我们的自我知识以及我们的视野。”

3.历史应用和历史理解的关系

关于历史理解的真正意旨,诠释学认为在于创生意义。这种历史意义,即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历史间的关系。它生成于现实生活,以及历史事件、当时的文化状况。历史意义体现了历史的价值,即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而要了解历史意义就必须进行历史理解。因此,历史理解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历史理解的这种应用性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语言即理解。“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解的展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语言的应用。语言包括谈话、文本、符号及其他历史流传物。语言构成理解历史意义的源泉,它使理解成为可能。历史理解的实现方式“就是事物本身得以语言表达”。其中,谈话要求“确保谈话伙伴与谈话人有同样的发言权”“要求真正考虑别人意见的实际力量”。谈话实质是提问艺术,还“是那种能从事物本身出发增强反对意见的思考艺术”。

问题即理解。我们只有取得某种问题视域,才能理解本文的意义,而且这种问题视域本身必然包含对问题的可能回答。”问题具有方向性意义。问题使被问的东西转入某种特定的背景中。问题的出现好像开启了被问东西的存在。提问既预设了开放性,同时也预设了某种限制。

应用即理解。应用从一开始就整个地规定了历史理解活动,离开了应用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历史理解。这里,应用指向现时态生活和文本自身。理解者和历史的互动,既促进了历史意义的流动,也引发了理解者生存状态的改变。“所有的读都包含一个应用,以致谁读某个本文,谁就自身处于他所理解的意义之中。他属于他所理解的本文。”

4.视域融合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诠释学认为历史理解是不同视域间共同融合的过程。拥有前理解的理解者,立足于当下视域,与历史不断攀谈、对话,最终与历史视域融为一体,这就是视域融合。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理解其实总是视域的融合过程。”

在视域融合中,理解者和理解对象超越各自原有的视域,在一个更高层面融为一体。这种视域融合,包括理解者与历史、理解同一历史的不同理解者间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不仅包括感知、分析、综合等认知因素,而且带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更带有创新性特质。“理解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理解既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认知能力;也提升了精神境界。理解还包含理解者对未来的筹划,这种筹划体现了理解者对自身的希望与勇气,通过不断扩大视域,促成理解者的精

神发展。

同时理解者的视域,又是一种情境中的视域。“我们总是处于这种处境中,我们总是发现自己处于某个处境里。”这种情境体现了人的历史性,规定了理解的本性。“人存在历史中,因此人的理解也相应地具有历史性,理解始终是对与当代的价值、信念、意义上相联系的历史进行理解的。”

二、历史理解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诠释学的历史理解理论,为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学历史开辟了新视野。以下就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如何开发学生的前理解

历史教学应注意学生前理解的开发。“理解开始于前理解。我们先具有了的历史处境与传统观念,我们不是一无所有地进行理解,而是有所东西地进行理解”。前理解既提供了理解的视域,也制约着理解。前文中前理解的结构性、开放性、制约性和真伪性等特性,为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前理解提供了理论指导。

首先应全面细致了解学情。学情不等于知识储备,还应包括思维习惯、主流观念、历史视野、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如很多教师眼中的学情,只是学生已接触了哪些历史知识。殊不知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思维习惯和情趣爱好等,更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狭隘的学情为教学出发点,其教学就已输在了起跑线。又如七年级上学期,由于学生对于学习中国古代史,既有时间间距,又有文字间距,还有文化间距,所以,课堂中就不能让学生大量研读原始史料。其解决策略,是先将原始史料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让学生研读,或教师解读原始史料,并精炼史料内容和数量。一段时间后,再选择精短的富有情趣的文言文史料,并配以注释引导学生研读。

又如,当前,移情体验正成为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诸如“假如你是……你将……”的课堂用语,流行于我们的历史课堂。这种“草率”的移情体验,既没有“移情历史”,更没有“体验历史”,顶多是“借历史之事(人)”,发“现实之情”。因为,学生的前理解制约着他们走进历史,“神人”历史。因此,“神人历史”首先应营造历史氛围,夯实“神人”之基,减少前理解与历史的间距,然后再以原始史料引导学生慢慢走近历史,“神人历史”。

其次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前理解。一是要用足用好学生的前理解,用灵活性获取效益最大化。这在历史复习课堂中尤为重要。二是要善待学生消极的前理解,用悬置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消除不良的前理解。如当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出现偏颇时,不必忙于矫正,而是让学生掌握和领悟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利用评价标准,遵循评价原则,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等,从而彻底地矫正学生的评价偏颇。

2.如何和学生进行课堂对话

语言是理解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话成为历史课堂培养史学素养的桥梁。基于历史理解的历史课堂教学对话,也是问答。“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对这问题提出问题。理解一个意见,就是把它理解为对某个问题的回答。”这种对话,主要表现为师生(现实)围绕学习内容(历史和现实)进行的问答活动,即实现视域融合的理解活动。“理解在任何时候都包含一种旨在过去和现在进行沟通的具体应用。”根据教师、学生和历史内容三者间的不同关系,这种对话可分为以下三类。

(1)历时性对话。它主要指师生与历史内容(教科书、史料等)间的对话,包括师生与文本反映的历史现象、师生与文本作者的时代特征等的对话。其内容主要是文本内容、文本自身的意义、文本的现实意义等。通过历时性对话,文本的现实意义不断融入于师生的认知结构,并终将外显为师生的行为。如师生围绕史料内容、史料观点及史实依据、史料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史料作者的意图、史料作者的思维方式及反映的时代特征等的对话,它能提升史料的普遍意义。具体如揭示史料蕴含的伦理道德、精神实质、发展规律等精神内涵。

(2)共时性对话,也称为言语对话。它主要指师生间、生生间的情境对话,对话情境中的声音、姿态、动作、环境和问题等因素,促进或阻碍着理解活动的进展。高效的共时性对话,承载着师生间、生生间的视域融合,如交流历史感悟、分享历史体验等,对感悟历史真谛,升华精神境界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反思性对话,即当下的“我”与过去的“我”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实质是自我理解,通过自我理解,历史理解实现了更高层面和更有效的融合。

历史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一门艺术。提问首先应关注问题的价值。一般而言,思维性、指向性、针对性、开放性等是衡量问题的重要指标。其中,思维性,即问题有思维含量,回答问题需经过思考和利用思维能力;指向性,即问题有所指,使被问之物转入特定的背景中,以引导理解的发展;针对性,即问题需落地有声,针对理解对象或理解者发问,在疑难处发问等;开放性,即问题能充分利用既有条件,拓展视野,领会丰富的历史意义。提问还需关注追问时机,充分利用课堂生成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历史教学课堂对话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视域融合。这种融合,首先指师生与历史内容的融合,如师生通过学习孔子等思想家的思想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感等内化于自身。其次指师生间、生生间的融合,如学生在历史理解活动中,将教师举重若轻的引导风范、为人处世的做人原则等融入自身。最后指师生“新我”与“旧我”间的融合,如课堂学习后的“新我”与课堂学习前的“旧我”间的融合等。总之,“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

3.如何和学生进行循环互动

历史理解是循环提升的活动。基于历史理解的中学历史课堂路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1)学习内容内部的循环。这是一个由史实到史实的循环。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初步感知史实,经过理解历史内容,达到史实的融会贯通。其直接目标是史实的通透,其主要途径有要点归纳、纵横联系、史料研读、体验探究等。

(2)课堂环节的循环。课堂可分为学习和效果检测两大环节。其中,学习环节是一个由现实到历史再到现实的循环。具体表现为师生由自主学习而走近历史,然后由体验探究而走进历史,最后由感悟升华而回归现实。学习效果检测环节属于评价范畴,试题是其主要抓手,试题讲评是其重点,提高目标达成率是其本质。它与学习环节构成课堂的大循环过程。

(3)师生之间的循环。师生或生生以历史内容为载体,不断交流各自所得,完成“我”与“我”的循环。这一循环,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学生的前理解与历史内容间的循环,如学生从既有的历史观念出发,经过历史理解,修正历史观念的循环过程等。第二,学生间的历史理解间的循环。如学生从既有的历史理解出发,经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进一步修正历史理解的循环过程等。第三,学生的历史理解与教师的点拨间的循环。如学生从既有的历史理解出发,经教师点拨,进一步深化历史理解的循环过程等。

4.如何提升学生的历史精神境界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历史教学中提升精神境界,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视域融合意识的能力。在历史课堂中,师生的精神在从“离家”与“返家”的运动过程中,实现历史内容间、历史与现实间、师生与历史内容间的诸多融合,从而扩大了自己的认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课,其提升精神境界的最高层面为:立足思想家思想,增强克服个人本能的超越意识;立足当前生活中的儒学思想片段,增强迫本溯源意识;立足《论语》等原始材料,增强证据意识;立足践行思想家的处事原则和主要思想,增强融合意识等。其提升精神境界的主要层面为:通过史料研读等活动,走进春秋战国时期,感受当时社会问题。

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关联理论主要由“语境假设”、“推理”、“最佳关联原则”等部分构成。本文从对关联理论的介绍出发,分析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以期能有助于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关键词: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原则 英语听力教学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语言学家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研究语言的应用上。“话语理解”自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此领域,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Austin与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Sperber与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等等,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也对外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即今后的外语教学,也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教学重点放到如何提高學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上来。本文在对关联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运用这一理论来提高与改善英语听力课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关联理论概说

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之一,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交际过程中的推理过程。Sperber与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基础是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语言基本上是片段性的。作为自然的语言,每一句话都可以有多种理解,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句子的含义却是唯一的。所以,要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就必须通过具体的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语境与关联进行相关的推理。关联理论是对Grice的合作原则的修正与补充,其理论主要由“语境假设”、“推理”、“最佳关联原则”等部分构成。

1.1 关联理论与语境假设

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一个人的认知环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认知环境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一个人理解话语含义的潜在认知环境。在话语明说的基础上,听话人往往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等作出语境假设。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同,也就会造成话语意义理解的差异。比如:

S1:您抽烟吗?

S2:很多人都劝我说抽烟对身体不好……

对于S2的话,就存在抽烟和不抽两种不同的理解。

1.2 推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境假设不是构成关联的唯一因素,因为语境效果由心理过程产生,心理过程包含听话人处理话语所做的努力。(何自然,1995)关联理论认为,推理是语言交际的核心。在关联理论中语言交际被看成一个示意——推理过程,即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人通过明示行为向听话人表达自己的信息和交际意图,听话人则根据发话人的话语,结合认知语境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获取发话人的信息意图。

1.3 最佳关联原则

最佳关联原则是关联理论的中心原则。其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说话人讲话与听话人听话时前后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Sperber与Wilson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如果说话人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听话人又只要付出最小的努力,那么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即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任何语用解释都必须保证符合最佳关联原则。所有的交际行为也必须保证最佳关联性。

2. 关联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及语用推理过程

从以上分析来看,作为一种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强调的是人对语言的使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听力理解中,很多时候需要借助语用推理来帮助理解谈话的真正含义。

(1)S1:Did you buy your camera from Marshall’s in the city?

S2:The shop went out of business last month.

表面上看,S2的回答似乎与S1的问题没有丝毫关联。因此,S1在理解S2的话语时就必须经过一个推理的过程,才能得出S2话语中的真正含义。我们用关联理论做一个简单的分析。首先,有一个语境前提:“S2现在拥有一个新的照相机,而且是买来的。”其次,在特定的环境中,S2拿着一个新相机,我们的反应是,相机是买来的。另外,在这个城市中,有一个叫Marshall的卖相机的商店,而且应该很不错,所以S1才会问S2是否在Marshall商店买的。然而,根据S2的回答,我们得知Marshall商店上月就歇业了,意味着S2不可能上那里去买东西。最后得出结论:S2的相机是在其他店买的。

(2)S1:I like the color of this shirt,do you have a larger size?

S2:This is the largest in this color,other colors come in all sizes.

这是在商店购物时的对话,同样有一个语境前提:“S1在衬衫柜台前想要买衬衫。”对于S1有无更大衬衫的提问,S2没有直接给予回答,而是说,这是这种颜色的最大码,由此我们可以用语境推理知道,这种颜色没有S1想要尺码的衬衫。对话并没有到此结束,S2接下来的话“其他颜色的衬衫各种尺码都有”,看似与S1的问题无关的多余信息,但是我们将其放在“购买衬衫”这个大的语境当中,便有了言外之意了。即,S2劝说S1可以购买其他颜色的衬衫。

(3)S1:Were you able to cash your check,Tom?

S2:I forgot it was a holiday.

S1问S2 有没有把支票换成现金。故,前提语境是说话双方都知道要把支票换现金这件事情,而且由S2去办理。但是从S2的回答看,“那天是假日”,此处也需要一个社会语境来帮助理解,即“节假日银行是不上班的”。由此,推断出对话的言外之意:S2没有换成现金。

从以上听力实例可以看出,英语中的听力理解很多时候都没有直接给出问话人想要的答案,有效信息的获得需要我们借助于“语用推理”来实现。而关联理论的提出,很好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表面上没有关系的话语,由于有了“语境”与“关联”,我们就可以推导出其“言外之意”,完成对谈话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我们在听力教学中不仅仅是告诉他们答案,还要刻意去训练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

3. 关联理论与听力教学

鉴于听力材料中一般没有明确的给出问题的答案,大多需要借助语用推理来推导其真正的会话含义,我们认为,关联理论对听力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表层意义的理解。在此层面上,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抓住发话者提供的字面意义,抓住主要信息,简单说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5W1H等有效信息。为进一步理解其隐含的意义做好准备。

(2)深层意义的推导。根据谈话双方的话语,运用自己掌握的“语境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去发现谈话中隐含的真实意图。从而有效地去挖掘表层之外的“会话含义”,完成对谈话的理解。

可见,英语听力理解实际上也是一个根据关联理论,结合语境假设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听取谈话的表层内容之外,还要加强“语境推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有效避免有时候听懂了所有的句子,却理解错了会话含义的失误发生。因此,在今后的听力教学中,笔者以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培养学生对语境把握的能力

很多语境知识需要一定的文化和生活常识作为基础。因此,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英美文化、社会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把握谈话当中的语境,获取正确的“会话含义”,帮助我们去实现听力理解。

3.2 加强连续语用推理的训练

很多时候,谈话中的含义往往要通过两次以上的推理过程,对此不太适应的学生稍有不慎,便掉进了题目设置的陷阱,在解题时通常也会造成失误。对此,可以增加听力内容的长度来进行针对性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除了反复的训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理论作为指导。而我们英语教师,应该首先学习掌握这些理论,并用之于课堂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将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加以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第5篇

2、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未来

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4、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解读

5、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6、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简析当前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种误读

8、百年大党的精神伟力之源

9、伟大建党精神的来源及深刻内涵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合机制探析

11、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意蕴

12、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的内在契合逻辑

13、探寻红色足迹聚焦建党精神助力后事之师

14、深刻理解建党精神 汲取不竭力量源泉

15、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

16、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演进逻辑、理论向度及赓续发展

17、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

18、伟大建党精神蕴育新四军铁军精神

19、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21、探析党的精神之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2、深入学习理解代代相传的伟大建党精神

23、加强青年学生奋斗精神的教育

24、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解读

25、红色资源之于党员干部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意义

26、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团

27、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

28、理解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三维向度

29、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探微

30、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动武保部经警大队高质量发展

31、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深刻内涵及弘扬路径

32、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33、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内涵要义、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浅析

34、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3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次修订的背景及其诠释学意义

36、赓续红色基因 凝聚磅礴力量 新时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37、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38、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39、用伟大建党精神推动工作发展

40、伟大建党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41、伟大建党精神之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42、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脉络

43、赓续红色血脉 奋进伟大征

44、新时代党建布局创新与党内法规制度的体系化

45、深刻理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丰富内涵

46、汲取百年历史经验 推进民族伟大复兴

47、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48、以伟大长征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49、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百年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

智能建筑理解论文范文第6篇

2、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3、基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高中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

4、以“四步走”助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扎实落地

5、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途径

6、情境引导下体验式学习内化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

7、如何让历史课堂散发德育魅力:以内地西藏班为例

8、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应对变局的伟大实践及经验启示

9、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

10、践行“四个认同” 促进民族和谐团结

11、振兴中华与中华民族复兴

12、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13、在坚定历史自信中担当使命创造历史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本色

15、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价值:一个研究述评

17、在高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8、在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9、感受首尔:在半岛的阴云下

20、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21、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2、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3、论影视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4、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25、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

26、翰墨香两岸 文化架心桥

27、同心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8、加强党员干部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讨

29、新的赶考路上的科学指引

30、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深刻理解“两个确立”

31、明晰“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内在关联

3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与定势

33、意宁浅而较真事虽新而必切体

34、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 百年奋斗历程与启示

35、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

3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

37、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

38、教育部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

39、李赣骝:亦医亦政皆为民

40、蒋介石送父亲“五子从戎”匾

41、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新课导入环节中使用的适配性

42、弘扬民进优良传统 助力民族复兴大业

4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44、基层党外代表人士培养路径研究

45、理论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仰

46、家国情怀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47、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48、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1年下辑)

4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研究生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审计学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