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作品范文

2023-09-20

幼儿绘画作品范文第1篇

前儿童美术是幼儿的一种生命活动。在幼儿园里,美术活动是很频繁的,它融入幼儿的基本活动之中,也是幼儿的一种体验方式。工具论的代表人物罗恩费尔德曾经在对盲童和正常儿童的美术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早期的美术依赖于幼儿体觉的发展。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这种心理现象与幼儿身体活动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认为幼儿是在寻求一种结构式的对应和阐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小班幼儿的身体与手的动作不如中大班幼儿那么灵活,特别在精细动作方面,他们的小肌肉发展并不成熟,所以在绘画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幼儿的用笔,可以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画笔。在与小班幼儿互动时不难发现,他们爱模仿,常把假想当真实,具有“泛灵性”,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绘画时,还可以简单的运用一些语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引起幼儿的泛灵。

关键词

绘画 活动 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

学前儿童美术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指导幼儿绘画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它在整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幼儿的绘画教育实践不能偏离素质教育的方向,而了解这些概念是很必要的。

一、学前儿童美术

(一)从本质上讲,学前儿童美术是幼儿的一种生命活动

在幼儿园里,美术活动是很频繁的,它融入幼儿的基本活动之中,也是幼儿的一种体验方式。工具论的代表人物罗恩费尔德曾经在对盲童和正常儿童的美术进行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早期的美术依赖于幼儿体觉的发展。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这种心理现象与幼儿身体活动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认为幼儿是在寻求一种结构式的对应和阐述。

(二)从认知上讲,学前儿童美术是幼儿对语言的思考领悟

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具备了良好的感觉,感觉便是对艺术领悟和认知的开始。通过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新的认知,理智感也会油然而生。当幼儿表达对形状、颜色、声音及气味的偏爱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选择,这恰好是学前儿童美术的范畴。幼儿在身心放松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此外,学前儿童美术也是幼儿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是幼儿个性表现的方式之一,也是对材料的一种操作游戏。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教育称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通常分为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同时,健全其审美心理结构。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它大致包括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三个内容。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艺术美进行审美教育又被称为艺术教育,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

三、绘画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为三大部分,即绘画教育、手工教育和美术欣赏,而学前儿童绘画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最主要活动形式。瑞吉欧有种观点认为:“儿童有一百种不同的语言”,绘画就是其中之一。幼儿时常用绘画来表达心中的情感,诉说他们眼中的世界,学习接受大自然的美,同时绘画又统合了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对幼儿的绘画教育中,幼儿通过初步学习用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进行创造性表现,体验绘画的乐趣,并尝试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用法,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在指导幼儿绘画的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共同绘画,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小班幼儿的身体与手的动作不如中大班幼儿那么灵活,特别在精细动作方面,他们的小肌肉发展并不成熟,所以在绘画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幼儿的用笔,可以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画笔。在给小班幼儿互动时不难发现,他们爱模仿,常把假想当真实,具有“泛灵性”,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绘画时,还可以简单的运用一些语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引起幼儿的泛灵。比如给“小鸡”涂颜色,小鸡的鸡冠、鸡身、鸡翅的颜色是不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给小鸡戴上红色的帽子,穿上黄色的衣服,瞧,小鸡也和小朋友一样,高兴的笑了”。这样用语言生动的引导幼儿,不仅不会大小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而且可以很好的引起幼儿的情绪情感,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学中求进步”。

五、绘画教育与小班幼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小班只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能观察物体的大致轮廓和颜色,使其对物体有一个整体的基本印象,讲解要特别简短有趣味,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明确物体的主要外形特征。相对于大班,小班的教育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这也是与小班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关。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3—4岁的幼儿虽然进入了心理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但各图式和运算都相对比较低。例如,在进行绘画教育时,教师和家长只画图形的一半,可能小班幼儿就看不懂画的是什么事物,但中大班幼儿可以凭借已有的图式进行加工构造,猜出并确定所画的事物,这就说明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不够完善和成熟的。因此,在绘画教育活动时,教师与家长可以多给幼儿点引导,尝试用表演和指认的方式来教育幼儿,同时要指导幼儿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六、操作案例

活动名称:水果—葡萄

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色彩区分葡萄结构,能掌握有关葡萄的绘画技巧。

2.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投入绘画活动中。

活动准备:蜡笔,画纸(带有葡萄形状)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复习蜡笔的使用方法

师:夏天到了,小朋友不仅可以吃到甜甜的草莓,而且可以吃到葡萄。上一节课小朋友给草莓的叶子涂上鲜嫩的绿色,今天请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来帮葡萄叶子涂色吧。

幼儿回忆蜡笔的使用方法,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在指定的部分,按一个方向画圈涂色,并且要涂满些。涂完后,将蜡笔放在盒子里。

2.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基本形态。

出示葡萄,教师提问:“葡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出示范画讲解,幼儿绘画,教师总结。

3.以引导幼儿思考怎样用颜色去美化图片。

教师可以提示幼儿注意:颜色要图均匀,尽量不要涂到线外,不要在一个地方反复涂上多种颜色。

4.展示作品并欣赏。

教师请幼儿互相评价,说一说,比一比。

七、评价与反思

小班幼儿在绘画时,常常进行的方式是涂鸦式的。开始的绘画教育,重点不在于幼儿可以完成作品,而是很好的引导他们进行涂鸦的兴趣,满足幼儿在涂鸦时的一种游戏快感,享受涂鸦动作带来的那种主动地“动”的节奏。小班幼儿更倾向于涂鸦运动而非涂鸦动作后作品的完整性与审美性。所以教师在引导小班幼儿绘画时,注意涂鸦中眼、手、脑的协调运动。

此外,社会上盛行儿童绘画考级,我认为,实质是将幼儿的绘画作品与某一个标准做比较而判断幼儿所达到的水平。因此,这一标准符合普通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两个儿童美术教育所属范畴的基本观念。那么,这种考级或许是可以的。但是目前大多数都将美术的技能技巧作为评量标准,这就脱离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思路,因而用不适合他们的标准来衡量是不好的。“拔苗助长”势必会带来物极必反的效果,只有在适宜的儿童美术教育下,才会帮助幼儿健全、完善其人格。幼儿的绘画并不能用“像不像”这一标准来衡量。

幼儿绘画作品范文第2篇

第二阶段 练习简单绘画技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思想容易分散,教师在传授技能时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以游戏的口吻、形式练习,使他们玩中有画、画中又玩,并注意由易到难。如:练习画线条,可以叫幼儿添画下雨天的雨,先让幼儿观察下雨,引导他们看密密的雨点好像一条条线,然后书空练习,再到纸上画,边画边讲“雨点落到伞上、落到地上、落到小树上”;也可以叫幼儿添画篱笆,先让幼儿欣赏一种小动物,启发幼儿在草地上筑篱笆,别让小动物跑走,让幼儿悬空握笔边唱边画:“画横线、画横线,横线画得平又平;画竖线、画竖线,竖线画得直又直。”练习多次,然后用笔在纸上添画篱笆。又如:练习画圆,可以叫幼儿画一袋小圆糖,先让幼儿观察糖是圆圆的小小的,然后请幼儿尝一尝,尝完之后让幼儿书空练习,最后教师请幼儿在剪好的“糖袋”上画小圆糖。 2.同类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如:这一阶段全部练习画线条,变换形式进行,可组织画下雨天的雨、面条、小蜡笔、梳子、电线、小草、游泳棒、鞋带等。这样幼儿所学技能得到及时地巩固,为以后的主题画打下基础。 3.教会幼儿正确的作画姿势和使用工具的技能。对刚学画画的孩子,教师除了在技能上作指导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这不但为了使他们能够握笔自然,能画好画,还有利于保护视力,为日后入小学学写字打好基础。正确的姿势为:肩平、背直、头正、两脚平放,小腿与大腿成直角,身体稍向前倾,眼睛离桌面保持18—20厘米,胸部离桌子有拳头空隙。画画时,左手按在纸上,右手握笔。(小班幼儿由于身高原因,允许站起来画。) 第三阶段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运用已学会的简单技能,进行主题画。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习惯。提出绘画主题以后,怎样使孩子完成命题画呢?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经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小班又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不仔细,他们只对表面的、活动的、局部的某些物体感兴趣。他们的知识贫乏,所以为小班幼儿选择观察的范围要小,尽可能让他们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并指导幼儿用笔画下这些形象。如:组织幼儿画“小蝌蚪”,教师可以在自然角饲养一些小蝌蚪,让幼儿平时经常去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姿态,然后再画。

幼儿绘画作品范文第3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 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于是, 就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学各种特长。为此,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因为我一直认为绘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作重要作用, 在真实的幼儿教育工作中, 我更深深地体会到绘画活动能培养幼儿美的感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每当我看见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认认真真地绘画, 并能画出一幅幅内容丰富、布局美观、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的画和孩子们绘画时脸上还不时地露出满意的微笑时, 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孩子们喜欢绘画。

二、观察实录

在大班上期的一次美术活动中, 我想, 孩子们已经过了一年的美术培训, 掌握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技能。于是, 我画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房子框架, 然后提问:“你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我的房子变成一座美丽的农家小院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房顶画上五彩的草或瓦片, 檐下是美丽的窗和墙;门前有小池塘, 塘面上有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嬉戏, 塘里有鱼......;鸡妈妈带着自己的宝宝有的在草丛中捉谜藏、有的找虫子吃;房子的左右、后面有各种树、竹, 美丽的山;空中有......”。于是, 孩子们高兴地说:“老师我们一起来做画吧!”我说:“好吧!”

孩子们迅速准备好材料, 找好自己喜欢的颜色。我用鼓励的语气对孩子们说:“把你们刚才说的, 自己想到的画出来吧!”。 (这是我第一次没教孩子怎么画, 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想的来画) , 就这样孩子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准备画了。可我的话刚说完, 大部分的孩子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然后齐刷刷地望着老师, 说:“老师只画这么点吗?其他的我不会!”。孩子们求助地声音此起比伏, 这使我吃惊不小, 我只是要求他们把自己想到的画出来, 他们居然说画不来;以上说到的山、树、瓦........都画过, 平时他们都画得象模象样的, 但现在却难得他们无从下手。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审视我的绘画教学。在反思中, 我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平时大多数都是在机械的模仿老师的绘画, 这样的方法必须改变。但现在孩子们的问题也必须得解决。我决定还是先不教孩子们怎样画, 而是逐个来到有困难的幼儿面前, 引导和鼓励他们将自己心中想到的说出来。终于, 有的孩子开始慢慢地画了。

虽然有的孩子画得并不美观、也并不怎么得体, 但他们敢于大胆地画, 敢于想到什么就画什么, 这也是让人为之鼓舞的进步。

三、观察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 我开始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绘画。我平时觉得孩子们小, 没有一点绘画技能就让他们跟着老师画。乍一看, 孩子还不错。但将所有的画仔细观察, 分析一下, 就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只是在机械模仿, 而不是用“心”去画, 他们的画都是千篇一律。原来一直以来, 都仅仅是在模仿老师的画, 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的人在画而已。是什么扼杀了孩子们灵动的思维?是我吗?是我教育的吗?是我示范的错误吗?

可以负责任的说, 我一直都比较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来也没有以我的范画标准来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也经常鼓励幼儿敢于突破老师范画的限制, 如有突破的作品便会大加赞扬, 看来收效甚微。回顾起来, 总结出以下的原因:

1. 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第一次活动开始, 老师认为孩子小, 没有一点基础。

于是, 便教孩子先模仿老师的画, 有时甚至手把手的教幼儿如何画才象老师的画。长期以来, 养成孩子们机械模仿的学习方法。

2. 在提高孩子绘画技能的同时, 如过分的强调他们的大胆绘画时, 作品就变得没有主题、杂乱无章。

这是可避免地要限制幼儿的随意性。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幼儿的个性的发展和表达。

3. 长期以来, 孩子绘画的参照物主要是老师的范画, 而对所画内容既没有真实感, 又没有去真正理解。

于是, 作品就缺乏个性化, 便形成了千篇一律。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 种种问题, 我们不得不再次认认真真地思考幼儿园绘画教育的目的究竟何在?

四、理论支持

《幼儿发展纲要》中, 艺术部分的表述是“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由此可见, 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 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教师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由此可见, 幼儿绘画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艺术家、美术家, 而是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激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五、对策措施

教师要系统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 启发幼儿用眼、用心去观察, 并用心去绘画, 积极鼓励幼儿个性的表达和创造性的发挥, 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记实:《美丽的大海》

我把准备好的碟子放给孩子看, 电视屏幕上只有大海和沙滩, 还有动听的音乐, 什么也没有。然后亲切地问孩子:“这是老师画的大海, 你们觉得怎么样?”。孩子看后, 你看我, 我看你, 然后望望老师, 我用微笑、好奇、鼓励的目光看着孩子。有的孩子便大声地说:“老师您的画一点也不美!”。有的还说:“您的画太没意思~~~”。还有的孩子甚至说:“老师您好笨呢!”……于是, 我大声叹气地说:“嗯!我也觉得自己画得不美, 没意思, 甚至很糟, 也很笨, 但是我确实画不出了, 孩子们帮帮我好吗?”。我用乞求的眼睛望着孩子们。这下可热闹了, 有的说:“您可以在海里画好看的鱼、五彩的石头和水草, 画成美丽的海底四界”。有的说:“您也可以在海面上画各种各样的大轮船、小轮船、游艇、帆船……”。有的说:“您可以在海的远处画轮船;近处画游泳的人、冲浪的人;沙滩上画五彩的太阳伞, 伞下有的穿着好看的游泳衣、有的坐在椅子上乘凉……。”有的说:“沙滩上还可以画美丽的商店, 沙滩上还有许许多多大人、小孩在捡美丽的贝壳、还有玩沙的小朋友……”。有的还说…………。我鼓掌说:“现在把你们想到的画出来吧!”。孩子们满怀激情、胸有成竹地开始在纸上画了。我巡回观察、指导孩子作画。过了一会儿, 一幅幅布局合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线条明快、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启示:机械模仿是目前幼儿绘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深受幼儿及家长的广泛欢迎。但它限制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 也与新的幼儿教育观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吻合。要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从幼儿初学绘画开始就要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自然观察、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 让他们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2.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表现方式, 不求完美, 但求神似。

幼儿绘画作品范文第4篇

摘要:

幼儿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幼儿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幼儿来讲,绘画就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任何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关键词:小班幼儿 培养 绘画 兴趣

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对于绘画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小班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加之手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因此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了解绘画,并使之对绘画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呢?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绘画创作的前言和基础,一个会观察的孩子,他的思维就会比别的孩子更加灵活,他所获得的经验也是与众不同的,他总会比一般的孩子更会发现新奇、有趣的现象。与此同时,观察和绘画又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每一次的观察是绘画的前提和基础,而每一次的绘画是观察的延伸和继续。小班幼儿,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感兴趣。所以,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幼儿在绘画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幼儿绘画质量的基础。我们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牢牢抓住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去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小班幼儿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幼儿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但是我们要重视的是幼儿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肯定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版画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拓印工具,通过这些工具来吸引幼儿从而能主动地参加拓印活动,体验到拓印活动乐趣。如在拓印“汽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状不一的积木以及各种瓶盖,让幼儿用形状不一的积木蘸上颜料印在纸上,再用瓶盖印上轮胎,一辆辆气派的形状不一的汽车就完成了。活动结束时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绘画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无论是对绘画能力强还是弱的孩子,我们都应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意地接纳每个孩子的作品,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中,边画边说话的现象较多,我也不横加制止,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绘画环境。

三、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是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虽然已

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绘画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差、绘画技能临摹水平低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绘画的兴趣被磨灭了,陷入了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得不好,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怪圈中。然而,如果我们能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绘画规律,把孩子的绘画过程看作是游戏的过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绘画,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全身得到放松,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绘画之中去。他们在绘画时,往往喜欢边讲边画,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添画,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全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获得了愉快感,想像力、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四、给幼儿自由想像空间、大胆创作的机会

绘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态度的特殊形式。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要激发幼儿画画活动中的主动创作能力。以往的绘画课只注重教学效果,幼儿绘画多以命题画为主,我们怎么教,幼儿就怎样画,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长期以来,不仅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更可能会扼杀幼儿刚刚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因此,我们在命题画活动中,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若发现有幼儿更感兴趣的内容,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大胆自由地创作,如:我班在手形画“小小手”中,让幼儿在画自己的小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地想像、创作,在手的造型上添画其他东西。通过长期的练习,现在许多

的幼儿都喜欢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一些什么,只要你能说的出你添的是什么,我都是允许的。给了幼儿一定的自由想象空间,大胆创作的机会,就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这样幼儿创新的意识开始得到了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心也会增加,兴趣那也会随之增加的。

五、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增强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基本处于涂鸦的表现期,对枯燥、单一的临摹不感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绘画学习的原则,在绘画活动中,我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在情境中培养感情,激发兴趣。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幼儿学习曲线,先带幼儿去观察飘动彩带,观察彩带的不同变化,知道曲线的特征,在进行绘画时,为每个孩子准备一张印有鱼的白纸,设置一个情景:帮助鱼画水、水草、虫等。孩子们自然而然画许多,让鱼在水里游,有小虫吃,还有水草。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孩子们帮助小动物的情感。我为了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还让幼儿自选内容,自由地表现。在区角活动中,我提供了一些实物,蜡笔,水粉颜料,橡皮泥等材料。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选用自己想用的材料来表现。这种方式不但能鼓励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还能帮助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都能大胆地创作出理想作品,从而增强信心。

可见,幼儿学习技能的内驱力来自他们在内容的吸引下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愿望,作为教师应选择那些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地融入内容之中。

六、给予恰当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

在整个绘画活动中,我们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并记录其思维闪光点,随时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也积极思维、想象。老师的评价要以尊重幼儿为基础,这是保护幼儿兴趣之火的重要保证。不以老

师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绘画,让每位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对小班幼儿来说,老师的评价就更重要了。老师的任何批评和鼓励对他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持久的兴趣须要成就感的支持。所以,在评价孩子作品时,我们可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来介绍作品,也可以让同伴间互相欣赏,老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挖掘孩子作品中的闪光点,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评价要建立在明确、鼓励的基础上,让孩子充满自信,从而也就达到了提升绘画技能的目标,有效的延伸了他们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作品基本都是不成形的,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画的是什么,因此,作为教师不要坚持孩子的作品一定要像什么,而要对孩子的作品抱有一种接纳与鼓励的态度。只要看到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乐趣,情绪也获得满足就够了。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让他们的情绪获得满足,让他们以更强的信心去投入到绘画活动中。

幼儿绘画作品范文第5篇

摘要:

幼儿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幼儿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对于幼儿来讲,绘画就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任何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关键词:小班幼儿 培养 绘画 兴趣

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对于绘画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小班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加之手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因此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了解绘画,并使之对绘画产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呢?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是绘画创作的前言和基础,一个会观察的孩子,他的思维就会比别的孩子更加灵活,他所获得的经验也是与众不同的,他总会比一般的孩子更会发现新奇、有趣的现象。与此同时,观察和绘画又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每一次的观察是绘画的前提和基础,而每一次的绘画是观察的延伸和继续。小班幼儿,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感兴趣。所以,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幼儿在绘画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是提高幼儿绘画质量的基础。我们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就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牢牢抓住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去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小班幼儿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幼儿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但是我们要重视的是幼儿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肯定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我在版画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拓印工具,通过这些工具来吸引幼儿从而能主动地参加拓印活动,体验到拓印活动乐趣。如在拓印“汽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状不一的积木以及各种瓶盖,让幼儿用形状不一的积木蘸上颜料印在纸上,再用瓶盖印上轮胎,一辆辆气派的形状不一的汽车就完成了。活动结束时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绘画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无论是对绘画能力强还是弱的孩子,我们都应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善意地接纳每个孩子的作品,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中,边画边说话的现象较多,我也不横加制止,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绘画环境。

三、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是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虽然已

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绘画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差、绘画技能临摹水平低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绘画的兴趣被磨灭了,陷入了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得不好,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怪圈中。然而,如果我们能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绘画规律,把孩子的绘画过程看作是游戏的过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绘画,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全身得到放松,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绘画之中去。他们在绘画时,往往喜欢边讲边画,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添画,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全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获得了愉快感,想像力、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四、给幼儿自由想像空间、大胆创作的机会

绘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态度的特殊形式。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要激发幼儿画画活动中的主动创作能力。以往的绘画课只注重教学效果,幼儿绘画多以命题画为主,我们怎么教,幼儿就怎样画,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长期以来,不仅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更可能会扼杀幼儿刚刚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因此,我们在命题画活动中,要认真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若发现有幼儿更感兴趣的内容,就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大胆自由地创作,如:我班在手形画“小小手”中,让幼儿在画自己的小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地想像、创作,在手的造型上添画其他东西。通过长期的练习,现在许多

的幼儿都喜欢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一些什么,只要你能说的出你添的是什么,我都是允许的。给了幼儿一定的自由想象空间,大胆创作的机会,就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这样幼儿创新的意识开始得到了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心也会增加,兴趣那也会随之增加的。

五、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增强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基本处于涂鸦的表现期,对枯燥、单一的临摹不感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绘画学习的原则,在绘画活动中,我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在情境中培养感情,激发兴趣。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幼儿学习曲线,先带幼儿去观察飘动彩带,观察彩带的不同变化,知道曲线的特征,在进行绘画时,为每个孩子准备一张印有鱼的白纸,设置一个情景:帮助鱼画水、水草、虫等。孩子们自然而然画许多,让鱼在水里游,有小虫吃,还有水草。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孩子们帮助小动物的情感。我为了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还让幼儿自选内容,自由地表现。在区角活动中,我提供了一些实物,蜡笔,水粉颜料,橡皮泥等材料。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让他们选用自己想用的材料来表现。这种方式不但能鼓励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还能帮助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都能大胆地创作出理想作品,从而增强信心。

可见,幼儿学习技能的内驱力来自他们在内容的吸引下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愿望,作为教师应选择那些有足够吸引力的内容并进行加工,认真研究内容与技能的内在联系,把技能表现自然地融入内容之中。

六、给予恰当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

在整个绘画活动中,我们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并记录其思维闪光点,随时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也积极思维、想象。老师的评价要以尊重幼儿为基础,这是保护幼儿兴趣之火的重要保证。不以老

师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绘画,让每位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对小班幼儿来说,老师的评价就更重要了。老师的任何批评和鼓励对他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持久的兴趣须要成就感的支持。所以,在评价孩子作品时,我们可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可以让孩子自己来介绍作品,也可以让同伴间互相欣赏,老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挖掘孩子作品中的闪光点,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评价要建立在明确、鼓励的基础上,让孩子充满自信,从而也就达到了提升绘画技能的目标,有效的延伸了他们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作品基本都是不成形的,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究竟画的是什么,因此,作为教师不要坚持孩子的作品一定要像什么,而要对孩子的作品抱有一种接纳与鼓励的态度。只要看到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乐趣,情绪也获得满足就够了。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让他们的情绪获得满足,让他们以更强的信心去投入到绘画活动中。

幼儿绘画作品范文第6篇

A. 利用“熟悉产生好感”诱发兴趣

人们对家乡话和家乡菜的兴趣就是这样形成,中班幼儿对绘画方面的兴趣也是如此,孩子们在小班绘画的基础上,很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在自己的画中添上以前会画的:云、小草、小动物、简笔画小人等。

B.利用“快乐提高兴致”强化兴趣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总是高高兴兴地,故作惊喜地引导幼儿参与绘画,这是极有效的情绪感染法,在引导幼儿绘画狮子时,我先画了一个狮子的鼻子,“咦?这是什么?”这时候小朋友们回答说:西瓜、饼干、麻子------,接着再画眼睛,凶凶的又象什么?嘴巴一画,小朋友们惊呼:“老虎!”我不动声色的继续边画边说:“三样圈起来是什么?”外面的卷毛一画以后,小朋友们立即想去体验。

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些活动,谁都愿意再次体验快乐的事,有利于绘画活动的再次开展。

C、利用“新奇吸引注意”深化兴趣

兴趣总是从“注意到”开始的,不一般的色彩、形状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一幅美的范画出示引起孩子们“哇”的一声哗然,就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孩子们看见“公主与王子”的范画后,不禁感叹:我喜欢------,于是我引导幼儿注意到外部的轮廓与布局,引导幼儿学习渐变色。孩子们在兴趣的诱导下专注地构画着充满童趣的公主与王子。

D、利用“爱屋及乌”拓宽兴趣

能为幼儿在已有的兴趣上增加一些新的兴奋点,比如在绘画蜘蛛网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了解了蜘蛛的外形特征以后,提问:我们用直线、曲线还是放射线?孩子们立刻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上一篇:忠八公犬的故事范文下一篇:市场部绩效考核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