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4

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作为园林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对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并且园林工程自身具备周期长、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园林施工作为后续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只有加强做好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控制,才能够充分保障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国园林业的长足发展。因此,笔者通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针对于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施工;园林养护;注意事项;综合分析

众所周知,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工程,在这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中,包含了园林施工、养护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要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是确保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都应该重点集合园林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不仅要充分展现园林的整体美观,更多的是要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为此,本文就对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同时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1 施工要点分析

现如今,为了促进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对园林施工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际的园林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指定的绿化工程施工规范来进行,并对园林施工全阶段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管,从而确保园林建设的高质量。

1.1 准备工作

与其他类型的工程建设相同,在实际的园林工程施工以前,充分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和设计人员进行探讨交流之后,设计出大概的施工图纸,再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查分析以后,全面掌握场地平整度、工程施工特点,以及防线等情况,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归纳整体,最终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计划书,从而确保园林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也有部分施工单位对于准备工作并不重视,导致在后期的施工养护管理工作中发生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大大降低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服务质量。并且,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1.2 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熟读施工图纸,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来进行施工作业,这是因为施工设计图纸作为整个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部分,重点包括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规划和建设目标。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可以仅凭着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操作,这样不仅会对园林的整体性产生较大的破坏,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一定要与设计人员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工作,全面掌握施工要点内容,从而避免质量问题和发生,也为后期园林的养护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便利。

1.3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施工而言,想要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就必须编制出完善的施工组织规划,尤其是对园林施工来说,只有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促使工期进度的如期完成。其次,由于該部分的工程项目的施工量较大,施工单位可以将整个工程分配给若干个施工小组来进行,将不同的施工任务和职责范围划分给相应的小组,以此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2 对园林进行养护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园林进行养护管理是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工作,而且是整个园林建设重中之重,如果养护工作做不好,之前的准备工作或者是施工工作都将前功尽弃。对园林进行养护主要是对已经栽种的树木进行管理,要根据树木的不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来对其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在保证植株成活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园林的绿化效果,达到美观。其中土壤、水分等是树木生长必需的条件,要对这些方面加强重视。

2.1 灌溉

想要树木健康、稳定的生长,就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在实际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能够真正满足于树木生长条件的就是灌溉,这也是对树木补充水分的有效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爱,管理人员在对树木进行水分灌溉时,都会按照树木实际的水分吸取量来进行规定。若是在灌溉过程中,叶片的技术能力很强,并且吸取速度较快,这就说明该类树木严重缺水。而在当前部分的园林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都会栽种一些能够抗旱的树木,而对于这一类的树木生长条件来说,其在幼苗时期就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如果管理人员不会对进行及时的灌溉,就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质量。因此,无论是对哪一品种的树木进行灌溉,都要遵守相应的原则,适量的进行灌溉。

2.2 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易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不同的生长条件,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1)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2)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3)暗沟排水:适用于平时积水的排除。

2.3 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2.4 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2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

3 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3.1 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

3.2 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3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按园林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并使其成活,尽早发挥绿化效果的过程。种植和养护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

参考文献

[1]薛伟通.对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2]王李鑫.浅析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J].民营科技,2014(5).

[3]曹然.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几点策略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4(8).

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属于其重要的项目部分之一,而受大体积混凝土其性质特点影响,在实际中容易产生裂缝问题,因此需要保证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计及技术方案来落实各个项目,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控,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对其施工体系进行优化的目的。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探讨其施工中的要点及要求,从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在实际中对其施工进行优化的措施,为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體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优化

引言: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强度较高,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抗震性,且及经济性也较高,因而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因其结构性质的影响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差值,其再加上其截面体积较大使得混凝土容易受到水化热的影响,最终产生温差裂缝及收缩裂缝等,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对于与其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要求更高。因而我们需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解相关技术问题,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

(一)混凝土施工准备

第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保证所采用的材料性能可以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因此应以施工方案为基础来确认材料种类,并对各类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对施工材料的规格、标号、级配、参数等进行确认及检测。在施工中需要严格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做好现场试验工作,其主要是为了确认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是否达到施工技术应用标准。

第二,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考虑到其容易因内外温差及应力作用而出现裂缝问题,因此为了降低水化热的影响,可以选择高性能的水泥种类,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并控制混凝土配比来改善其性能。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

第一,在水利工程中根据实际条件来考虑是否可以进行混凝土的现场配制,并在混凝土配制中定期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注意混凝土应保持持续搅拌的状态,防止闲置过长而出现凝结问题。

第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在水利工程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较大,受材料性质的影响混凝土会出现内外温差,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应保证其浇筑施工的连续性,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浇筑厚度、浇筑间隔,避免在浇筑施工中因停工时间过长而出现早期凝结强度不均的现象。

第三,混凝土振捣施工需要与浇筑施工同步进行,振捣过程中注意避开模板及其他部件。目前在混凝土振捣中可以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作业,注意施工中采用垂直往返的方式施工,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并且应注意在混凝土振捣中若是出现沁水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第四,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其体积较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散热,进而使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并在完成浇筑施工后利用冷却管进行散热,其在控制内外稳产上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利工程中。

砼内层。

(三)混凝土养护施工

在水利工程中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保湿,以此来降低内外温差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在早期凝结时形成良好的抗裂能力。

第一,在混凝土养护中通过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及控制水分蒸发,若是在施工期间温度过低则可以搭设保温棚进行控温,并通过洒水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湿度。

第二,在现今水利工程中养生液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养护效果,为此可以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来确认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合实际对不同部位使用养生液。

第三,在混凝土终凝后需要对其进行性能检测,确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情况及强度等级,之后按照规定要求拆除模板,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养护时间需要在7天以上。

二、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工艺要求

由于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涉及的技术工艺种类较多,在实际中需要保证能够对工程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进行严格地规范及管控,针对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应用要点及要求来对工序的落实情况进行检验,加强管理工作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使大体积混凝土中各个关键施工建设环节都依据工程方案的条款来高效化落实,使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得到保障。

(二)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体系

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制度,在工程管理中需要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所提出的要求来对其在实行中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及质量管理要求来进一步细化其制度内容,以此来推动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并且在实际管理活动中需要确保其各项工作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化落实,以完整的管理制度为依据来建设在实际建设管理中的疏漏问题,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提高。

(三)创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繁杂,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工程资料能够追上工程进度,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来提升其工作效率,档案资料随工程进度进行编制的方式能够减少信息疏漏及缺失问题,在后续的工程检验及责任追究中也能够做到有据可依。目前主要是采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来对水利工程建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编制、保管,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所涉及的资源项目以更为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来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使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实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第一,混凝土的热量是通过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选购原材料时对于混凝土来讲要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要合理有效的运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

第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施工现场派专人进行对塌落度的工作的测量,把混凝土的平均塌落度一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第三,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第四,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高差。

第四,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砂、石含泥量多,所以,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因此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我们尽量把石含泥量控制在小于l%,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也降低了因为砂、石含泥量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三、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施工过程,因此要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因而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要注意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文国.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J].装饰装修天地,2020,(6):385.

[2]杨凤秋,袁继磊.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9):224.

[3]宋志伟.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J].消费导刊,2018,(31):4.

[4]范芳.水利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优化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3113.

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建筑业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十分重要。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是时代平稳发展的产物,是建筑行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基础上,倡导在建设的各个环节节约能源和建筑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项目管理主要从节水、工程质量保证、节能环保、舒适提供等方面改革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优化传统建设项目建设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其中,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生活的舒适度。

1 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1.1 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合格

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性能,施工质量差会明显降低建筑物的性能,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首先,要加强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做好原材料的抽检工作,确保建筑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二是要增强施工部门的质量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前期培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最后,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和质量管理,号召多方责任主体履职尽责,确保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达到验收要求。

1.2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首先,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落实到实际施工中。二是加强高风险子项目的安全管理,确保投资安全,确保防范措施到位,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得到解决。最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严格检查安全人员是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消除了隐患。

1.3 加强进度管理,提高效率

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与成本密切相关,因此管理施工进度是重中之重。一是优化施工方案。施工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顺利运行和无缝协调。二是要注意平衡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三要科学组织和组织施工人员,逐层分解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此外,还要将实际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进行对比,如有不符,要分析原因,及时排除。

2 施工管理的不足

2.1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众多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未按照国家和地方指导方针或建筑行業监管标准开展施工项目,建立规范的施工管理制度。建筑行业监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制度较为完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与相关技术岗位的沟通不畅,最终导致对地方建设项目监管不力。

2.2 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建筑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完善,是现代建筑技术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每个建筑业务的规模不同,业务的软硬件也有很大差异。同时,大多数建筑行业制度都是以总分包的形式,很难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能的建筑技术管理规范。在这样的制度下,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商只能通过分包的方式管理施工技术,关系不密切,难以严格遵守原有的施工技术。按照原施工规范进行铺设,会影响建设项目的竣工效果,同时增加附加成本,给施工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施工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它需要建筑商和管理人员的高度综合素质和理解。然而,纵观我国建筑管理领域的现状,不仅高素质的建筑专业人才短缺,而且管理人才极度短缺。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的领导对目前建筑行业采用的创新管理方式、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缺乏有效认识,但仍继续沿用旧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然而,建筑与传统的建筑技术在建筑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遵循传统的管理体制,很难从一开始就学习和吸收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利于建设项目管理的顺利开展。

3 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效益

3.1 减少建筑工程资源的消耗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应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建筑施工能耗,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推进环境保护,有效降低建设项目能耗,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减少非必需能源的使用。尽量减少使用电、热等造成严重污染的能源,多使用污染较小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2)提高能源效率。需要回收部分节能能源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环保水平。一般来说,建筑公司应教育建筑商在施工期间正确使用能源,以避免浪费和增加污染。购买工程设备时,尽量选择功耗低、功能丰富的专业设备,并定期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2 提高建材利用率

建筑材料决定了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建设的效率和工程的进度,建筑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保证建设项目的绿色环保,要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在购买建材时尽量选择绿色环保建材料,施工前规划好建材的使用,利用经济高效的工程机械,提高环保材料的使用效率。例如,建设项目在建设中要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企业在采购耗水设备时要注重节水性能,同时可以使用多种水源,在施工场地周围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收集废水和雨水进行循环利用。3.3 减少施工污染新时代,建筑企业必须坚持绿色环保理念,明确社会责任,尽量减少建设项目对周边地区的污染,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和治污工作。如遇粉尘污染,必须安装防护带进行防尘工作;施工现场的污水和废水要及时清理,防止出现饮用水污染现象;为不扰乱附近居民生活,避免夜间施工;对于光污染,特别是焊接工作,施工方必须安装防护罩,以防止因光线过强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3.4 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随着绿色建筑工作的积极实施,在选择门窗材料时,可以使用内部中空材料,主要目的是避免冬天吹冷空气,夏天避免吸热,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室内温度比较合适,人们就会减少开空调的频率,降低能耗,并且可以应用绿色墙体施工技术,可以更好的隔离噪音干扰。此外,通过对国际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绿色和可持续建筑材料可以在不同方面得到应用。

4 总结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项目管理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现代社会提倡的一种施工管理模式。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加入绿色建筑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和办公环境。因此,建筑企业应认识到应用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好处,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实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新武.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22,4(6).

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建筑工程作为所有工程项目的根本,其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好坏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增强对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这对建筑界来说是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  工程地基  基础现场  施工管理

施工人员主要工作都是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因此工程现场是实现和创造工程价值的重要基地,所以必须对施工现场的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项细致且具体性的工作,只有在有效的管理制度下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1 工程地基与基础现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 对地基不进行仔细认真的勘测

在进行设计地基基础的前期阶段,需对相应的地基进行研究和勘察工作,唯有对地基进行仔细认真的研究和勘测之后,才能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关地质、承载压力情况、水位的高低、土层分布情况、是否有局部异常情况等基础资料。但是我国近些年来有很多建筑工程设计队伍在没有对地基进行仔细的勘测的情况下,就擅自设计基地,最终导致工程隐患,返工浪费情况也比较严重。比如我国某城市水泥厂就采用定型图,建立了两座高度为11.5 m和直径为6 m的生料基地,建筑不就后便因为地基承载能力太弱,最终沉陷且倒塌,如果在施工之前对地基情况进行仔细的勘测,类似这样的情况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1.2 在设计基础前期不调查、不计算

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重要的指标就是地基的承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打牢地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地基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依据,地基施工之前,首先要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这一尺寸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位置、土质、地基的深度及承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础底面应力和地基土变形值在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和容许变形值的范围内,因而才能保证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我国近几年以来,有些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在建设之前并没有经过计算和设计,在出现严重的问题之后才知道是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不够。

1.3 地基基础施工缺少有效措施

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应该防止在雨季季节进行,不得以在雨季施工时,需采用相应的措施,避免地面的雨水流入地基中,對于已流入地基中的雨水要做到及时排除,不然地基遇到雨水浸透后特别容易引起质量事故的问题。比如:某一个厂房是檐高为25 m的钢筋框架结构,其地基是在湿陷性比较严重的黄土层上进行建设的。其原设计人员要求对地基重新进行锤击,以使其表面夯实,来降低透水性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却仅仅在柱子下面增加了一些混疑土来作为垫层。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没有任何防水和排水方法,导致地基多次被雨水浸泡,填土时也没有进行分层夯实。每次试车过后,又将生产中大量的脏水浸泡到地基中,最终导致塌陷,厂房不久后就出现下沉,其墙体和地面都出现大量裂缝,其最大的裂缝宽度竟然达到42 mm,加固返修费就将近花费了30多万元。

1.4 不进行有效规范的施工

如果地基处理的不好,那么上部结构再牢固最终也会出现质量等问题。所以必须要选取质量方面优良的地基施工方式。不但测量和设计部门要做到谨慎对待,而且施工部门也要特别注意地基的施工质量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有些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又不按照规范行为执行,私自粗制滥造和偷工减料。比如:某市油库工程设计,其设计是钢筋混合制作的,其桩长应该是10 m,设计强度等级应该是C30。但是施工单位却私自将桩长减少1.5 m,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成C20,桩身也不配置钢筋,最终导致打桩时桩顶大部分被打烂。

1.5 盲目加层 导致地基失稳

近些年来,由于生产和生活用房的需求,大多数单位在征用土地比较困难的境况下,就采用了在已有的建筑物上不断加层的方法来增加经济效益。虽然这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仍然有一些单位还在盲目的进行加层,因加层所导致的坍塌事故持续发生。比如:某县政府办公楼本来是二层小楼,没有经过任何研究和计算就无缘的增加两层。因为原先的地基基础已经没有承载力余额了,所以致使加层后建筑物外墙严重倾斜,内墙和外墙连接后便出现很多裂缝,其中最大一条裂缝宽度已达到15 mm,而且目前加层状况还在持续中。经过科学调查研究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加层后地基的承载力与基础底面的压力严重超出设计值而产生。

2 建筑中工程地基与基础现场的施工管理措施

2.1 正确测量 对建筑物场地条件要做到充分了解

首先,应该做到在进行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悉心的设计和施工。依据建筑物对地基的需求情况,进行不同的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和上部结构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在设计中应做到充分的统一考虑和研究。要认真仔细分析地基变形情况,以及正确评估施工后的下沉情况。还要做到依照设计资料和施工规范要求做到精心施工。另外,还要根据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到每一项施工要求都在控制之中。

2.2 悉心计算  掌握建设中关键指标

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最关键部分的就是地基的承载能力,各领域的地基承载能力的基础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必然会致使地基土整体滑动或者快速下沉,导致房屋严重受损或者坍塌,从而必然会带给工程很严重的灾难,这一问题,应急需引起建筑设计技术人员的高度注重。

2.3 材料质量方面应严格把关

采购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所以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把关材料、构件、设备等物资的质量,以便不断提高建设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使用前必须按照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出现相应的问题找相应负责的人,不但方便管理,而且也能大大提高施工质量。

2.4 科学施工 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人员和施工方案编制人员要彼此理解对方的职责,工作中应做到相互配合。制定有关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和控制,所有的材料都要进行推重比,并且计量工作要做到十分精确,对需要试配的混凝土、砂浆等泥状物必须实行试配,融合在一起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再确定调试比例进而施工。

2.5 防止质量通病问题的产生

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到避免发生质量通病问题,其基础轴线偏离、基础标高存在偏差、基础防潮层失效等一系列小问题,都是施工过程中常常遇见的问题。如果想要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那么就一定要防止这些质量通病问题的产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研究对工程地基和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将变成建筑界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应该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永刚.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2).

[2] 孙翠连.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8).

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园林绿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 不仅仅影响着城市的风貌和环境, 而且对人们赖以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进行了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从这两年才刚刚开始, 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问题。因此, 为了实现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绿化的发展, 就必须要注重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进行管理, 从而优化工程质量, 实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使得绿地规划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2. 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特征

2.1 随意性

对于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来说, 其本质上是为了实现人们对生活中没得追求, 园林绿化作为这一目的的承载体, 主要是为了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能够尽情休闲娱乐的场所。现代社会中极快的生活节奏很容易造成人们审美和生活的疲劳, 这时候就需要园林绿化作为一个调节器来满足人们对于景观的欣赏需求, 不仅仅能够美化环境, 还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的意义。为了有效避免“千园一面”的现象出现, 还需要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将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 在随意的设计中体现对美的感悟, 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

2.2 自然性

园林绿化景观多是利用自然的土壤、植物、地质、水流、岩体等进行塑造, 而且人们也会更加追求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出来的结果。因此,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 在整个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自然景观要素或者将人工构筑物与之很好得结合, 借助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设计和施工。这样不仅仅能够最大化利用当地的景观资源, 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而且还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地块本身的特色。

2.3 实际性

在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协调好土壤、岩体、石块、植物、水系等各个景观要素之间的配合。必须要在遵循当地景观特色资源的前提下,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来控制物体的形状搭配、颜色搭配等。在南方山地城市进行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时候, 会常常遇到地形高差变化明显的地方, 这时候设置景观或者构筑物的时候就需要做到灵活变通, 必须保证在提高整体准确性的基础上来掌握好园林绿化景观的整体感和美感。

3. 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技术研究

3.1 植物选择与采购

对于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来说, 最核心、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植物, 所以在植物选择和采购的阶段必须要选择质量过关、种类符合设计标准的健康苗木, 才能够保证其茁壮成长。在设计阶段, 会考虑当地的特色植物和季相进行选择;施工阶段则是根据设计要求去选择适宜的植物。

3.2 后期养护与管理

为了使园林绿化景观工程能够持续地生长, 后期养护和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对园林绿化进行详细的后期管护, 才能够使其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实现最终的设计生产目标。尤其是针对后期生长迅速的苗木来说, 生长速度的不同、植物属性的不同都会导致景观的表达和意向出现纰漏, 但是如果后期加强养护与管理, 定期对树进行杀虫打药、营养液注射、属性修整等工作, 将有助于实现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3 具体施工阶段的技术应用

首先在进行土方的挖方和填方工作时, 就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形、土质等条件, 才能够按照实际进行设计。其次, 对于园路、广场等硬质铺装的完善, 还要注重对基层位置的开挖和填充, 确保各个土层的稳定性才能够进行具体的施工。最后, 对于人工制造的假山、假石等施工, 还需要做好一定的再创作准备。

4. 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管理措施

4.1 保证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相匹配

一般来说, 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图纸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施工情况才可以进行创作, 在创作完成后, 施工人员就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行业相关的标准进行落实, 才能够达到预想中的图纸效果, 也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全面性。

4.2 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成功与否。作为一个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人员, 不仅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施工经验, 而且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质, 才能够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的过程中去。对长期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能够发现, 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来说必须要做到丰富的知识储备、一定的施工经验、严格的职业操守和少许的艺术创意。

4.3 严格的验收标准

对于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来说, 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琐碎性。因此, 为了保证园林绿化景观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环节的每一个步骤, 做到在施工期间、检查验收期间和后期的养护维修阶段都是遵循了行业标准的, 而且这样做还能够对整个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质量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城市进程中, 为了尽可能提升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就必须要注重对园林绿化景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而且对于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 必须严格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功臣更多施工和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可持续性需要尤为注重的工作, 这就要求其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还需要注重对实践技能的培养, 才能实现最终美化城市面貌和需求。

摘要:自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后, 我国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使得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并不仅仅要满足于现在阶段的衣、食、住、行, 而是开始追求对生活质量的享受。园林景观作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休憩游玩的地方, 也提供了美的享受。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就需要对其景观施工的技术进行改革和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易香萍.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8 (06) :202.

[2] 张尚荣.浅谈观光路园林景观绿化反季节施工技术管理要求[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8 (02) :196-197.

园林施工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园林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可否认, 园林工程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净化了城市空气质量, 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园林工程的这些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质量过关的基础上, 如果园林工程质量不过关, 这些作用就难以发挥。就目前来看, 许多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质量管理工作, 片面的追赶进度, 追求形式美, 盲目的注重工程规模, 不管质量, 只有规模大, 工程美观就是好的园林工程。另外, 在经济社会里, 许多施工单位盲目的控制施工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 工程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而工程质量不过关, 就会影响到园林工程整体功能的发挥。

2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2.1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工艺较复杂, 保证园林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施工技术。而施工技术交底就是让施工作业人员熟悉园林施工技术, 促使他们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来施工。因此,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 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将园林施工技术告知施工作业人员, 就园林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重点教育, 从而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保证施工顺利开展。

2.2 强化施工作业人员内的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 人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 施工作业人员与施工质量息息相关, 而要想保证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施工单位要选用专业的施工队伍来负责工程施工, 要注重施工队伍能力的考核, 同时, 要落实责任制, 将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上, 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 促使施工作业人员按照施工要求来施工, 避免盲目施工[2]。另外, 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只有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才能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去, 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 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深入现场监工;其次, 要落实质量检查机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就必须对每个工序都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确保质量过关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另外, 监理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深入施工现场监管, 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来进行, 一旦发现问题, 要立即纠正, 并做好记录工作, 及时向施工单位反映, 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从而避免质量问题出现[3]。

2.4 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材料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基础, 如果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了质量不过关的材料, 就会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 针对材料问题, 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在购买材料时, 要从正规的经销商那里购买, 保证购买的材料质量过关;在材料进场前, 要做好材料质量检查工作, 一旦发现材料存在问题, 拒收, 保证进场材料质量过关。在材料进场后, 要对材料进行集中管理, 做好材料的防潮、防晒、防火工作, 避免材料性能弱化而影响到施工质量[4]。

结束语

加快园林工程建设是构建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园林工程健身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重规模, 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造成园林工程质量不过关, 从而难以发挥园林工程的功能。质量是园林工程建设的核心, 只有质量过关的工程, 才能获得应有的效益, 而要想建设出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施工单位就必须抓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 要严格落实质量生产责任制。

摘要:园林工程在构建生态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加快园林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园林工程有着施工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等特点, 要想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功能,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 就必须抓好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只有质量过关的工程, 才能被认可, 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为工程施工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兴满, 葛金涛.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园艺, 2014, 23:80-81.

[2] 刘枢钧.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5, 05:93-94.

[3] 祁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J].福建农业, 2015, 08:225-227.

上一篇:勘察数字化岩土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企业下企业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