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

2024-07-21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应用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普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社会需要 实践本质 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话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却鲜有提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并进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目标的科学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识,但是,却并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而且,在现有的认识中,不論是基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掌握群众的解读,还是基于毛泽东的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的解读,事实上都往往最终归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也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归结为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接受与应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固然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问题,然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其实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目标理解的一个相对初级的层次。

事实上,马克思一开始就希望能够把自己的著作,甚至包括《资本论》这样的著作写成任何一个普通工人都可以读懂的著作,而无数的无产者,也恰恰是甚至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在不认识文字的情况下成为了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相反地,倒是无数的专家学者恰恰误读了马克思主义,以至于马克思本人不得不通过强调“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一個马克思主义者”来提出抗议。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显然并不是通过通俗化来达到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群众。恰恰相反,马克思强调的是“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很明显,马克思强调的理论的真理性最终是“人本身”的问题,是让“真理性”的理论代表群众的利益去通过群众形成物质力量的问题。而毛泽东提出的,“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则更进一步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必须满足客观存在的需要。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固然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与接受,但是,更为重要的则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进而成为推动人民群众实现社会的变革与物质世界改造的思想武器。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任何理论都不仅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和民众需要的前提下才能够焕发其思想活力,而且,也只有不断地和不断变化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也才能够体现其真理性作用,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最终为人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何组成部分与整体也同样只有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接受。而且,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哲学、开放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不能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不能与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只能成为空洞的理论教条,而不是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的思想武器。这种情况下的空洞说教,当然也起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效果,实现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而且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惟其如此,为了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就不仅仅要首先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有用性,而且,尤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属性,把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在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必须紧紧围绕实践本质,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确具体路径

我们之所以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人民群众通过更为科学的实践活动来改造自我、改造世界。而这一点,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最为根本的目的。惟其如此,在实践活动中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直接地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而且,也往往因为实践活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真理性、有用性的不断证明而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地在实际上而不是在口头上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和深入。

我们之所以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固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目标,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根本上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代表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也将毫无意义。也正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把人民群众放在了历史主体的地位,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恰恰正是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体思想的高度概括与体现。其最为根本的要求就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实现社会的发展。就此而言,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施必须在根本上尊重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我们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融入人民群众中间,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态度和方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无疑不仅能够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也更容易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仅是一项思想建设工程,而且是一项极其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只有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紧紧把握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应用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普及,才能够更好地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科学性和有用性,更好地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效实施。

(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和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研究(项目编号:PPZY2015B152)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体育的发展与现社会的传播密切相关。当代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通过我国19所高校1806名大学生有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介入的调查与分析,充分论证当代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促进人们对大众媒体育信息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期促进有效的传媒和大学生体育发展对策,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体育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日常生活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 在其传播的效果与传播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展。但在新媒体环境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 一) 传播制度的不科学不规范制约其效果

鉴于网络环境的多变性及复杂性, 亟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来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质量。但现阶段, 在网络中, 针对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并不健全, 这就使得在其扩散与传播的过程中, 不得不调整传播结构, 不得不改变传播目标, 在妥协与调整的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难免会受到影响。首先, 在当前的网络传播中, 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制度仍然是传统网络体制下的传播制度, 这种相对落后的传播制度难以真正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其次, 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不断规范化,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一系列制度不断出台, 但这些制度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适应性, 也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扩散造成不利的影响。

( 二) 多元化的信息造成信息的分散

在新媒体时代下, 各类信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 在这样一种网络传播媒介丰富的当下, 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极有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分散, 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首先,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 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 受众在把握与理解马克思主义时, 需要自行地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来有效地剔除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的相对负面的信息, 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的精华因素。其次, 受信息爆炸的影响, 受众在接收马克思主义时, 本身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性, 也容易造成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良印象。同时, 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受众在“狼来了故事”的影响下, 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最终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 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

( 一)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规章

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其传播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科学的统一的传播制度和规范,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 为有效地优化其传播效果, 为不断提升其传播质量,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完善传播制度, 不断提升管理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水平。首先, 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责任人, 规范管理人员的不同职责, 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头上, 同时还应该加强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严格落实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规章体制。其次,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管理考核, 通过绩效考核来强化管理制度的执行, 明确舆情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最后,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 还应该加强其外部保障体系的管理, 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外部保障机制, 多措并举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

( 二) 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导向性的同时, 根据受众的需求针对性地传播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 必须保障马克思主义的导向性作用, 加强对错误信息的筛选, 以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因此, 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 需要着重对错误的信息进行有机过滤,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 传统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 过于忽略受众的实际需求, 造成信息传播的不对等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 针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 需要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 来针对性地进行传播, 提升信息传播的对等性和需求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三、总结

在网络环境下, 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下, 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支撑, 一方面能够提升其传播效果, 扩大其传播面, 但在另一方面, 受这种新型的网络环境的影响, 它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因此, 为综合性地提升其传播质量, 为全面提升其传播水平, 因此构建完善的规则, 明确传播制度, 优化传播环境。

摘要:在全新的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做为一种主流的思想, 在其扩散的过程中, 势必会遇到很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如信息爆炸下的信息分散, 可能会造成受众理解程度的偏差等。但在新媒体环境下, 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 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如果利用好新媒体, 如果借助于网络, 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扩散,扩散途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廖一如.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与导刊, 2015.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第4篇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吸收世界人类文明的基础之上, 形成的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双重形态。红色文化从根本上是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是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红色文化不断宣传和普及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着壮成长的过程。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 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红色文化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既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高尚的道德情操, 坚定的理想信念, 又极其富有生动形象性, 语言感染力和广泛传播性,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有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使红色文化的价值最大化发挥, 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需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与时俱进, 创造出的理论革命成果。中国共产党正是运用这种创造性思维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个个硕果, 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抢险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以来, 红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应对新情况、新挑战的时代法宝, 是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内涵,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利益的精神动力。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

2.1 机构的常态化建设, 建立专门的红色文化管理与研究机构

地方政府应该认清红色文化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 建立由政府直接领导的红色文化管理机构, 区别于本地文化部门, 并管理地方红色旅游事务。红色文化机构的从业人员和管理者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选拔, 包括专业知识、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等等方面。此外, 红色文化管理应该做到分工明确, 权责分明, 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红色文化宣传、传播的社会效益。政府应该起到带头作用, 加大红色文化建设与保障的资金投入, 同时鼓励民间投资。

2.2 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 让人民认识到红色文化对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自觉开展红色文化保护工作

健全完善红色文化的保护制度, 使文化保护制度呈现常态化。红色文化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法律、地方性法规保护文物、保护红色历史遗迹, 发挥制度层面上保护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2.3 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强、道德水平高的人才队伍

建设红色文化制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依赖于红色文化专业队伍的打造。红色文化专业队伍是红色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是推动党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 组织地方培训, 转变他们陈旧落后的观念, 开展人才的素质培养工作, 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在人才队伍的选拔和考核上, 我们要打破之前的制度束缚, 建立公平的人才引进机制, 鼓励、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培养、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打造专业素质强、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是红色文化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 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2.4 内容的平民化建设, 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的平民化运营机制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红色文化的形态越来越丰富, 一些新型的文化形式, 例如红色影视产业、红色电子游戏、红色旅游文化等陆续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些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极富时代性、流行性、人性化, 不仅能满足各年龄阶段的人群需要, 还能适应不同文化消费水平的人群。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看, 文化建设应该以人为本, 推动机构的常态化、制度的规范化、人员的专业化和内容的平民化建设, 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长效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红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黄三生.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5) .[1]黄三生.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5) .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处于极度活跃和逐渐成熟期, 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将来走入社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起到关键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各种社会制度的优劣,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不迷失价值取向, 做出正确判断, 坚定政治立场,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大学生知识层次和思想认识较高, 容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的重要纽带。通过大学生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到其家属亲友, 从而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1]。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培养中坚传播力量的重要抓手。

二、高职高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 信息传播迅速, 各类文化和价值观充斥网络。大学生运用网络的频率高, 对新鲜事物探索欲强, 极易受到各种不利于其成长的思想文化影响, 从而迷失方向, 甚至走入极端。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各类文化价值观的优劣, 从而做出正确判断。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了解仅仅局限于大学思政课, 而且普遍觉得只是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枯燥, 没有实用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 思政课堂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枯燥

高职高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基础薄弱[2], 主要通过思政课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 而思政课内容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时间有限、方式单一, 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不足, 普遍觉得思政课晦涩难懂、空洞乏味。造成学生学习只为应付考试, 学而不懂、不信, 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没有正确认识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关系, 对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准。甚至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 容易信谣传谣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迷惑。

(二) 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不够, 只将研究定位在课堂教学, 没有进行其他传播渠道系统研究

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理论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的人多, 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方面缺乏研究人才。同时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方面缺乏经验交流和专业的指导, 不能发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新路径、新方法。

(三)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制机制

重视度不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能只依靠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成, 需要多部门配合, 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工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现路径

(一) 优化课堂教学, 发挥思政课主渠

道作用, 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生接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场所, 思政课堂教学要做到触动学生的灵魂, 激发学习热情

要求教师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掌握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短视频、音乐、图片等资源 (例如可以借鉴钟君团队的读书类综艺节目《开卷有理之马克思靠谱》等网络视频资源) , 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多列举贴近大学生活、社会现象的实例和用大学生的潮流用语等进行讲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 不戏说、不枯燥, 教会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理论, 是可以用于实践的方法, 拉近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的距离, 消除抵触情绪。同时推荐大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和大众化书籍, 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通过课堂教学和自我学习, 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 做到信仰坚定, 政治立场坚定,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决策部署。

(二) 创新传播方式, 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

一是通过社团和学生党员志愿者进行传播, 如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社等社团, 在社员和学生党员中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志愿者, 组织主题班会、马克思主义知识竞赛、演讲等, 形式多样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二是营造马克思主义校园文化氛围, 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栏、微博、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3], 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吧, 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活动;三是在校报学报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版块, 刊登师生马克思主义学习体会类文章, 将其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分。

(三)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

与交流, 各高校间要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学习与合作

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培养, 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力度, 共同组建研究团队, 设立研究课题, 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等公共媒体进行传播, 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工程, 开发更多资源用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结语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大学生信仰、掌握和使用马克思主义, 形成共同思想基础,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和传播者,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有专业素质过硬、信仰坚定的教师队伍和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育资源, 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新研究, 要整合学校、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资源, 共同创造优良育人环境。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贴近学生, 融进大学生的思想, 使大学生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从而推动全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发展过程的内在需求。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彻执行党的精神的重要举措, 要以大学生为主, 用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的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让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职高专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提出几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用以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路径

参考文献

[1] 邓阳阳.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 (4) :118-121.

[2] 李磊.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丛, 2015 (7) :1-2.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大众化问题,是在国内外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和国际趋势不断强化的综合影响下逐渐形成并凸显出来的。近年来,这一问题不仅成为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自1999年实施高等教育大扩招,每年的招生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在不断提高: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4.5%。我国在短期内通过扩招,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趋势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均等的教育机会,可是对于成长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多方面的问题。

2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2.1经费投入跟不上大众化的进程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职能的扩展,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增加。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人均GDP是821美元;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 , 人均GDP是1135元 ;2006年强调降低扩招速度时 , 人均GDP是2070美元 ;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5%,人均GDP为6629美元。相比较而言,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投入水平较低。

2.2 办学理念 、制度建设跟不上大众化的进程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将重点过多地放在了发展和推进正规的四年制大学上,而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城市及社区高校等高等教育机构却没有得到相应配套的促进和发展,结果导致院校层次和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不协调和过分单一等问题,一些重点高校人满为患,而职业技术类高等院校却备受冷落。我国以正规高等院校为主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布局上过分倾向于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汉等省会城市,而一些小城市因为缺少地方性高等教育资源而使得当地的高等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未能给当地人民提供多元化的和适宜便捷的学习选择。

2.3 教育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大众化的进程

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出现普遍和严重的滑坡,其中有宏观管理体制的问题,有相关法律不完善的问题,有各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堪重负的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所谓的大众化就不得不以牺牲“质”为代价,所以有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将徒有虚名。虽然高校学生数量激增,但教师数量却增长缓慢,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增长的需求。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共40.72万人,2013年增至1483.7万人,增幅为35.4%。高校生师比由1998年的11.6:1增加到2013年的17.71:1。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需求要尽快提高。大批教师是随着高校的升格而“升格”。从学历构成来看,2013年,全国高校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占74.53%。此外,高校教师的专业结构也不够合理。如一些像外语、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课,以及一些像经济学、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出现教师短缺现象严重。

2.4 质量监控体系跟不上大众化的进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意味着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而且引起一系列“质”的变化。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结构体系不够健全,多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3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投资体制 ,优化经费分配机制

要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建立合理的社会投资机制,以引导、保障和鼓励民间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捐赠。在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同时, 还要变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不断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尽可能吸纳社会基金。例如,鼓励个人、社会团体、企业捐赠,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筹措资金。此外,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应该在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对教育投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做到点面结合;在进一步加大重点发展部门投入的同时,应该保证一般性院校资金投入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我国目前的国情是低收入家庭占大部分,所以应控制学费的进一步增长,但为了保证学校的学费收入、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 应切实实施助学贷款政策。

3.2 调 整教育结构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从教育观念来说就是要突破精英教育观念的束缚,在平等关系上来理解教育,因此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大众化不仅依靠正规的四年制大学,还要依靠民办高校、短期大学、成人高校等教育机构。[1]所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调整高等教育学校的结构、层次,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3.3 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其中,制度创新是根本,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核心,条件支撑是保障,教学管理是保证。[2]2012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强调要重新认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 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志。[3]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国家可以拿出专项经费,对高水平的教师进行集中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和学风建设,培养忠于职守、忠于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在学术上大有作为。

3.4 改变传统质量观 ,建立多元质量监控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保证教育质量已成为第一要务。教育工作者应加快改变传统单一的质量观,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最根本的应是发挥各高校和教师的自觉性。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时, 要借鉴最新的高等教育评估方法充分发挥大学教师和高校自身在高校质量保障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建立经济、法律和评估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用经济手段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依据评估结果来适当调配拨款。[4]当然,高等教育实现完全开放是不明智的,还应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完善高等教育的评估机制,使评估要适度、高校,不能太复杂。对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与监督不能一手抓,以防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4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 政府和民众已经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应该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协同发展的, 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高质量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只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指责,而应该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共同提高国民素质的伟大事业。为此,我们既要有理由相信,我国在未来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面将会大有作为, 也必将为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做出有益的贡献。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是国民的期望所在,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有效地增强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力,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度发展的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亟须依据现实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上一篇:建筑屋面施工质量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