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8

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我国北方地区又是干旱缺水地区,这就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需解决的课题。如何可持续发展农业,必须十分重视节水技术的应用,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水是维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的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搞好节约用水和防治水资源污染的工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结合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 农业用水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30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l/4,居世界第109位;由于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占国土面积50%以上的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由于缺水,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缺水已从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出路是发展节水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就是要改变千百年来人们浇地的传统习惯,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的最佳需水要求进行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它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

2 节水灌溉的现实作用

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增加农业产量、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1 解决农业干旱缺水

干旱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农业用水在全国总用水量中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灌溉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解决农业缺水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农业灌溉用水。

2.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节水灌溉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喷灌和微灌具有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保土保肥、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地温等显著特点。国内外实践表明,喷灌一般比地面灌增产20%~30%,滴灌增产40%。这样大的增产幅度,利用其他的农业增产措施是难以实现的。黑龙江、吉林两省的玉米喷灌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11 250kg,好的可达15 000kg。

2.3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发展节水灌溉可以节省渠道和畦埂的占地,使粮田变成无埂、无渠、无沟的“三无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缩短灌溉周期,减少灌溉用水。喷灌和微灌不需要平整土地,大大减轻了农田建设的工作量,节省了灌溉用工,实现了大面积的平播,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做到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收割,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

2.4 扩大国内需求

发展节水灌溉,需要大量的节水灌溉设备、各种管材及水泥钢筋等建材。对于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带动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化具有显著的作用。

2.5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由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希望农田灌溉越省事越好。“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产品品种、内在质量、外观、上市时间等等,对灌溉提出了\"精细\"的要求。即灌水位置、灌水时间、灌水数量、灌水成分(作物生长所需各种微量元素及营养)等,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墒情进行自动监控,科学管理。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以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打药,带来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6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在社会总用水量中的比重还会下降。新增的供水量主要用于满足工业、城市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求。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比重一般为总用水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比重已从80%以上下降到70%左右,今后还会继续下降,农业干旱缺水的局面已不可逆转。解决农业缺水的问题将主要依靠建立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在此情况下,要使灌溉发展适应农业增长的需要,除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灌溉可以防止因渠道两侧渗漏和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过量引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论从我国水资源状况或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以及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解决我国农业干旱缺水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用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3 节水灌溉发展重点

节水灌溉就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进行灌溉,以较少的灌水量实现较高的产出效益。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适合什么技术,就用什么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在推广节水灌溉时,要注意做到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节水措施相结合,大、中、小、微相结合,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形成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组装、配套与集成。在资源性缺水的地区,既要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又要广辟水源,开源与节流并举,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调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一是输水过程中的节水。目前,全国渠系水的利用率只有5%,渠系节水的潜力最大。因此,节水的重点应放在减少渠道输水损失上,通过采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等措施,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

二是田间灌水过程中的节水。要积极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灌和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田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输水管道化,防渗衬砌化,大田喷灌化,果树微喷化,大棚滴灌化,管理现代化值得提倡。

三是用水管理过程中的节水。要加强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要加强田间用水管理,推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

四是推广应用农业蓄水保墒耕作措施。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用地膜覆盖,秸杆还田和抗旱保水剂等措施,充分拦蓄天上水,优化配置地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持利用土壤水。

4 具体技术措施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道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常用的喷灌方式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移动式管道喷灌除了具有一般喷灌省水、增产、省工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等优点外,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低、对田块大小和形状适应性强,一户或联户均可使用等特点,是目前较适合我国国情,可以大力推广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可适用于大田作物、蔬菜等。

轻小型机组式喷灌,可以手抬或装在手推车或拖拉机上,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价格较低等优点,通常用于较小地块的抗旱喷灌。每亩投资为100~200元。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它比一般喷灌更节水,可增产30%以上,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并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国产设备每亩投资一般在500~800元。主要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等灌溉。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毫米毛管上的孔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95%。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

地下滴灌是把滴灌管埋入地下作物根系活动层内,灌溉水通过微孔渗入土壤供作物吸收。有的地方在塑料管上隔一定距离钻一个小孔,埋入地下植物根部附近进行灌溉,群众俗称“渗灌”,地下滴满具有蒸发损失少、省水、省电、省肥、省工和增产效益显著的优点。其特点是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每亩投资400~1 000元。

膜上灌与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此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好。

据作物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墒情和灌区输配水系统的水情进行监测,合理调度,做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以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重视和加强节水管理,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

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塞内加尔河是西非第二大河,流经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涉及以上四个国家,这些国家就河流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磋商。目前,有关焦点主要集中在其政策目标:以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来推进流域发展,而不仅限于水资源和农业方面。塞内加尔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内容包括与水相关和非水两个方面,与水相关的是水力发电和防洪,非水方面则涉及减少贫困及几内亚和OMVS国家的联系[1]。该流域组织以\"利益共享原则\"取代了水资源分配,并且宣称财政分配是基于国家的开发活动以及信赖机制在流域国家的建立。而现阶段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以流域管理系统取代了单边行动。

关键词:塞内加尔河法律;塞内加尔河流域;迪阿马(Diama)坝

一、塞内加尔河及塞内加尔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

1.塞内加尔河简介。塞内加尔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发源于几内亚的富塔贾隆高原(Fouta Djallon Mountains)。塞内加尔河上游河段称巴芬(Bafing)河,在马里的巴富拉贝接纳右岸支流巴科依(Bakoy)河后始称塞内加尔河,在卡斯和巴克尔两地之间,河流进入塞内加尔,汇合了来自左岸的法莱梅(Faleme)河。这是塞内加尔河主要的三条干流,80%的水量来自它们。塞内加尔河从几内亚流出后,横穿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家,在海港城市圣路易注入大西洋。塞内加尔河上游流经多雨的高原地区,在马里的卡伊以上河段多急流和瀑布,其中较大的瀑布有圭纳瀑布和费卢瀑布等。科依以下河段蜿蜒于地势低平的草原地带,两岸支流稀少,没有瀑布和急流,河床比较平缓,河道曲折,在河口处形成一个狭窄的大沙洲,横卧河口,并逐渐向南发展,成为航运的障碍。

2.塞内加尔河流域各国的发展状况。由于这些国家的政权不稳以及诸如美国、前苏联等强权国家的影响,尽管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国家已经独立,但是局势依然不稳定,冲突不断。为了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动荡,流域各国在管理方面开展合作,以期通过流域管理上的合作受益。目前,这一强烈的愿望已经付诸实践。

3.塞内加尔河对流域各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塞内加尔河对这些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资源,是发展畜牧业以及工业是不可或缺的,而塞内加尔河的河水对这一地区的农业灌溉十分重要。

二、塞内加尔河沿河流域现存问题

1.气候问题。在塞内加尔河流域,有一些问题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首先是气候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塞内加尔河流域常年持续降雨,而后则持续干旱。塞内加尔河流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当地农业带动,而当地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灌溉,因而持续的干旱使得塞内加尔河流域内的经济几度崩溃。同时,盐水侵蚀地表并渗入地下,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了影响,使得大批农作物死亡。正因如此,大批当地居民纷纷从农村迁出,进入城市。这些问题的持续出现,迫使塞内加尔河流域各国开始寻求合作,以期减轻干旱给当地环境所造成的的灾难性影响。与其他的国际水组织不同的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合作组织中的各国,并没有就塞内加尔河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产生太多冲突和矛盾,相反,四国坚信,合作能够改善该流域内所有居民的生活。

2.迪阿马坝与马南塔里坝修建后出现的问题。马南塔里坝和迪阿玛坝是该流域上的两座大坝,分别建于1986年和1988年,主要用于提供农业用水和市政用水,防止海潮上溯,以及水力发电。现在,困扰各国的主要问题是恰恰是这两座大坝,湖水的积蓄对人体健康、环境和农业发展都起到了不利作用。在大坝建成之后,水体的流动变缓,滋生了大量寄生虫,使得腹泻、血吸虫病和疟疾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而这些疾病都是通过水进行传染的。同时,洪水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业和农业所造成的污染无法被洪水冲走,这就使得当地污染加剧,环境遭到破坏。另外,迪阿玛大坝和马南塔里大坝也导致了牧场面积和河流内鱼量的减少,对当地牧业和渔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两座大坝的副作用还包括加剧了农业用地的盐碱化程度,使得农业的产量下降。这些由由两座大坝带来的问题成为当地社会安定和谐方面的威胁因素。

3.人口压力。使塞内加尔河流域内各国都感到十分焦虑的是,塞内加尔河流域内迅速增长的人口。在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的人口之中,有约16%分布居住在塞内加尔河流域沿岸,而且人口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这就必然使得当地居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而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又使水资源更加紧张,这一水资源供需矛盾早晚将被激化,成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内各国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

三、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合作历程

1963年7月25日,几内亚(Guinea)、马里(Mali)、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和塞内加尔(Senegal)签署了关于发展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巴马科公约(Bamako Convention),将塞内加尔河确认为国际水道,并建立洲际委员会(CIE),以监督对塞内加尔河的开发利用。CIE鼓励各国提出对流域的发展建议,并希望国际援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这将提高流域的管理效能,促进流域各国的共同发展。1964年2月7日,又签署了达喀尔公约(Dakar Convention)。1965年11月和1966年,几内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国家元首会晤,讨论促进塞内加尔河流域发展问题。希望提升CIE现有的基础设施,并探讨了塞内加尔河流域与西非河流域的合作事宜。1967年1月,几内亚因与塞内加尔的紧张关系暂停了对沿河流域的发展方案的讨论。同年11月,通过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两国的努力,四个国家元首再次会晤于巴马科(Bamako)。1967年末,四国部长级会议召开,提出了区域合作理念,签署了拉贝公约。随着拉贝协议(Labé Convention)的签署,州际委员会被塞内加尔河沿河国家合作组织(OERS)取代。各成员国通过立法打破边界的限制,整合区域的政治经济,改善教育。这一举措表明流域四国将塞内加尔河视为国际性资源了。

塞内加尔河沿河流域在1970年出现了政治动荡,使OERS内部合作出现困难。1971年由于国内政局得不稳,几内亚两次未出席OERS会议,后退出该组织。虽然几内亚退出了OERS会议,但区域一体化的努力并没有在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三个国间停止。1972年3月11日,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宣布OERS作废,并签署了努瓦克肖特公约,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OMVS)。OMVS的目标包括:(1)为沿河流域的人民提供粮食安全。(2)减少影响OMVS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气候变化。(3)注意各会员国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与保护。(4)保障流域人民安全,提高人民收入。OMVS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塞内加尔河流域开发的方针是以灌溉为主,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全流域的水土资源。初步规划建设塞内加尔境内的迪阿马(Diama)坝和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Manantali)坝。

90年代初,塞内加尔认识到OMVS目标是不够的,该国制定了沿河左岸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该计划把发展的重点从灌溉农业转向建立一个更加一体化的模式。然而,OMVS组织认为这一计划是未经OMVS许可的,因此并没有允许其实施。随着几内亚国内局势的稳定,几内亚希望重新加入OMVS。1992年,OMVS的三个国家允许几内亚以观察员身份出席OMVS会议。

2000年,OMVS建立环境监测机构,监测塞内加尔河流域的环境变化。2002年,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签署并通过了水宪章。同年,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了该组织中的水和环境管理项目。2003年,流域各国在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元首峰会,几内亚也参加了峰会。2004年,几内亚和OMVS成员国间的首次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

四、塞内加尔流域有关协议的执行情况

关于塞内加尔河流域最重要的工程马南塔里大坝的建设,在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三国之间也存在着争议。由于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OMVS)取消了原方案中马里境内的一个水电站,马里将不能从这一水电站获得利益,这意味着马里对于塞内加尔河水资源的利用和获得的利益比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两国要少,却要付出同等的代价。马里政府很感失望,认为这样一来, 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所得的利益将超过自己。这一争议体现出了许多水资源国际组织间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参加水资源国际组织的各国常常会因为权利义务不对等而产生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国际组织间的进一步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更好的良方,还是应当从权利义务的均衡分配做起,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2]。

塞内加尔河流域合作如果成功, 将极大地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内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类似多瑙河流域的合作,采用区域合作模式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

参考文献:

〔1〕刘志坚.环境行政法律责任实现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蓝文艺.环境行政责任缺失纵深分析——为建立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所进行的环境行政责任缺失调研报告[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4).

(责任编辑 徐阳)

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疆节水灌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对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建议

新疆虽然处于干旱地区,但是新疆地区每年都为我国输送大量的优质棉花,新疆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畜产品也十分丰富。新疆也是我国的甜菜制糖基地,当地的农作物灌溉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节水灌溉在新疆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当地的水资源,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新疆节水灌溉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对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提高新疆节水灌溉实效的有效措施。

1 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新疆地区土地面积广阔,远离海洋,加上当地属于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因此新疆地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降水量的存储,这对农业灌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目前新疆地区大部分都已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1.1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需要输送水的渠道,现在新疆地区的水渠都采取有防渗水措施,采用各种措施进行渠道防渗水工作,可以很好地保护水资源,全区的水渠覆盖面积占全国的21.3%。克拉玛依市和兵团14师黑垦区都建有大型自压灌溉管网工程,组成了新疆地区大型输水管网,保证了新疆地区都能进行农作物灌溉。新疆地区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覆盖面积在逐年增加,并且喷灌、管道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信息现代化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在节水灌溉上也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和设备的运用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灌溉设备制造厂的发展,关于节水灌溉的技术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疆天业在我国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

1.2新疆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

新疆节水灌溉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就,有效地促进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但节水灌溉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方面:新疆有些地区在进行节水灌溉工作时,忽略了当地的地质情况,盲目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损失。虽然可以满足农作物灌溉的需求,但是使用节水灌溉时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一些节水灌溉设备建成后不能使用的尴尬局面,没有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使用。新疆地区的土地大部分属于盐碱地,土地经过长时间的滴灌会使土壤中的盐分增加,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新疆地区的土壤情况各有不同,现在市场上的节水灌溉设备过于单一,不能适应复杂地质情况的土地灌溉需求,并且节水灌溉设备的系统化程度不高,一些设备的零件不能适应其他灌溉设备的使用。国家对节水灌溉设备研发的投入不高,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更新不到位,都会制约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性能。新疆地区基层干部对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的认识不足,没有定期对节水灌溉设备使用者进行技术应用的培训,也没有绩效考核机制,使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处于混乱的管理之中。

2 解决新疆节水灌溉面临问题的建议

2.1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节水灌溉工作

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根据地区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农作物条件等情况来考虑节水灌溉的应用,要尽量采用滴灌代替喷灌,滴灌要比喷灌更加节省水资源。考虑农作物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的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节水灌溉,提高节水灌溉的效率,促进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

2.2加强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研发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也需要改革创新,节水设备生产厂家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对节水灌溉设备进行研发,提高节水灌溉设备的灌溉效率。节水灌溉设备研发专家要对新疆地区的农田进行实地考察,考核原有节水灌溉设备的运行情况,查找出节水灌溉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

2.3加大对节水灌溉设备的普及教育工作

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与基层群众的认识离不开,并与基层干部关于节水灌溉的知识掌握程度有关。新疆地区的农业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平时工作的交流,多下基层,对当地农田的农作物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群众进行节水灌溉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群众对节水灌溉的认识,有助于节水灌溉设备的有效运行。

2.4制定对节水灌溉设备的日常管理制度

节水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保证农作物在最需要灌溉的时候能有足够的水资源,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成长。节水灌溉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十分重要,当地的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建立有效的节水灌溉设备使用制度,严禁私自使用节水灌溉设备,减少节水灌溉设备的损耗。

3 结语

新疆地质干旱的特性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但是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可以弥补当地干旱的缺陷,可以很好地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新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新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节水灌溉设备的技术研发,研制出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设备。

参考文献

[1] 杨继富,胡亚琼.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运行[J].节水灌溉,2000,(02).

[2] 尹世刚,赵云才,潘玉章.大力发展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节水灌溉技术[J].节水灌溉,2000,(06).

作者简介:贺强,本科学历,石河子天兴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水平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生产的创新发展尤为必要。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切实开展好灌溉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灌溉管理中,不仅可提升工程运行效益,还可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由李军编著的《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方法》一书从多个不同方面阐述了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方法,对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灌溉管理中的应用可提供有力指导。

《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方法》一书分为六章,第一章IT项目实施管理概述,介绍了IT项目管理相关基础理论,论述了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二章农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法,介绍了IT项目建设方管理方法、IT项目承建方管理方法、IT项目监理管理方法以及IT项目体系管理方法。第三章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方案选择,概述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介绍了有线式滴灌自动化控制方式、无线式灌溉自动化控制方式、网络式灌溉自动化控制方式等。第四章节水灌溉自控集成平台开发原理,介绍了集成化灌溉自动化控制方式,探讨了灌溉自动化控制集成平台,展望了3S智能灌溉自控系统平台发展趋势。另外两章还论述了灌溉自控系统开发原理和灌溉自控系统开发管理案例分析。该书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介绍,又有典型的实践案例分析,表现出突出的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灌溉管理中的应用可发挥诸多积极作用。首先,可提升工程运行效益。传统灌溉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人们在开展灌溉操作过程中,受技术水平低、消息传输缓慢等因素影响,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及水资源的浪费。而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灌溉管理中,实现无人操作的现代化作业,不仅可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还可提升运行效益,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其次,可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在应用喷灌、滴灌等技术的基础上,可借助电气智能化系统开展控制,结合作物的实际情況调节实际用水量,并通过推进灌溉系统与农业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融合,采集温湿度、光照等数据,为灌溉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还可对采集的数据开展信息化处理,并借助监控系统制作农作物生长变化曲线,为相关人员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提供帮助。传统灌溉管理以人工为主,由于灌溉作业中获取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浪费,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支持下,依托先进的灌溉技术管理理论、管理手段有效配合,可大大提升用水效率。

通过《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方法》一书可了解到,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灌溉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大幅度提升灌溉管理的有效性,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并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灌溉管理中的应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温室大棚中,可通过操作远程控制系统,全面充分掌握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并对温室大棚中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测,进而将所采集信息数据传输给农户,为农户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提供便利,进一步调控温室大棚,开展好农作物管理工作,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比如,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及时掌握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缺水情况,进而农户可及时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促使农作物良性生长。第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方法》一书提到,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凭借其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测等优势,可收获良好的节水灌溉效果。这一效果的实现还离不开各项电气设备应用的有力支持,比如,需要土壤水分感应器、气体检测器、流量表等仪表的有效应用,还需要给排水管道、回用水管道的有效应用。第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传统水处理方法已难以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求,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水处理中,可有效提升污水检测水平,还可有效检测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情况,进而促使用户科学合理控制农药化肥用量,在保证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防止农药化肥肆意使用引发的水体污染。

作者简介:

张立平(1977—),女,湖北随州人,硕士,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效节灌技术在庄浪县山地果园季节性缺水问题中本着“实用、经济、高效、创新”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县三条河流浅层地下水及已建成的水保骨干坝及淤地坝为水源,修建节水灌溉工程,有效解决了庄浪县山地果园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节水灌溉;山地果园;应用

引言

庄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十年九旱,降雨分布不均,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全县水资源总量9039.3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4m3,不到全省人均水资源的(1100 m3)1/5,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2200 m3)1/10,属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对于一个农业大县来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庄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

1.项目实施背景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陇西黄土高原的东缘。地处东经105°46′15″—106°23′45″,北纬35°03′23″—35°28′26″,北连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泾源两县,东接华亭,西靠静宁,南与天水市张川、秦安两县毗邻。

全县共有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53.14km2。共有人口44.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89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庄浪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栽植果树,至2014年底,全县共栽植果园60万亩,其中已挂果的20万亩,幼园40万亩。

在这60万亩果园中,川地果园仅有10万亩,其余50万亩均为山地果园。由于干旱缺水导致果树生长缓慢,挂果数量少,果品质量差。

为了解决山地果园季节性缺水问题,充分利用本县三条河流浅层地下水及已建成的水保骨干坝和淤地坝水源,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山地果园补灌措施。

缓解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水量增加的压力,缓解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庄浪县首先在基础较好的万泉镇三万坪实施山地果园节灌工程。

2项目实施区域内的基本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工程区位于庄浪县万泉镇三万坪,西距县城25km,地处秦陇公路沿线,是水洛河下游南岸面山,最低处高程1430m,最高处高程1750m,相差325m。山地全部实现了梯田化。项目区内共有823户4472人,耕地面积5628亩,其中川地1471亩,塬台地4157亩,共栽植山地果园3600亩。该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無霜期长、土质疏松,性凉口紧,土壤肥沃,适宜果树生长。但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水利设施空白,季节性缺水成为项目区果园发展的主要瓶颈。导致果园产量低下,但山下水洛河浅层地下水较为丰富,为建设项目区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条件。因此,在该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确实是十分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2.2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形地貌类型属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万泉-莲花山间河谷盆地,盆底呈狭长形,宽约1200m,长度大于5km,盆地内河流阶地发育,现代河床、漫滩宽约100-200m,平均高程1430-1443m,左岸Ⅰ级阶地缺失,左右岸Ⅱ级阶地均发育,宽度约100-150m,平均高程1450-1455m,盆地内宽阔、肥沃的Ⅰ、Ⅱ级阶地,现已大部分开发为果园基地。

2.3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区内工程地质类型有第四系河谷冲洪积扇潜水和南部山区潜水两种类型。万泉冲洪积扇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K=70-77m/d,最大值116m/d,潜水含水层疏干给水度0.05,万泉南部黄土丘陵地区地下水径流模数为0.6L/skm2,此类型水一部分在深切割地段溢出地表补给河沟水,另一部分则沿Ⅱ级阶地后缘补给Ⅱ级阶地潜水。微地貌单元属水洛河南岸川台地及Ⅲ级以上阶地、塬地及新开发的梯田地;水源地及开采井位于水洛河谷主河槽旁侧及左岸Ⅱ级阶地后缘。工程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为90Kpa。

2.4水资源情况

该工程水源地处于渭河三级支流水洛河,地质勘探结果表明,该河段含水层厚2-5m,据根庄浪县卫生防疫站水质化验分析资料,地下水的色、味及透明度等指标良好,ph值在7-8之间,略呈碱性;水化学特性为HCO3-—SO42-—Na+Ca2+Mg2+型,矿化度为1.0-1.5g/L,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规定。工程实施范围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基土承载力标准为90kpa,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该工程灌溉用水,主要通过上游河谷断面地下径流、南部山区侧向径流、大气降水入渗及河流入渗等四种方式进行补给。经测算,地下水调节储存量为50万m3,水源地上游河谷径流年补给量为124.83万m3/a;南部丘陵区入渗潜水侧向补给量在P=75%时为23.60万m3/a。工程上游年开采量为81.4 m+/a。据此得出,工程水源地地下水年允许开采量为108.93万m3/ a。

2.5土地资源

该工程地处水洛河南岸丘陵地区,区内耕地土壤是在黄土母系上发育而成的黑麻土,呈粉状结构,质地重壤或中壤,土质疏松,性凉口紧,蓄水保肥性好,土壤PH值为7.5,有机质含量0.919,其含氮0.089%,含磷0.17%,每亩地含速效氮1.1kg,速效磷0.95kg,速效钾19.5kg,肥力较高适宜发展灌溉果树。

3.项目实施内容

3.1工程等级及标准

3.1.1工程等级

根据水利部2000年7月颁发的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设计洪水重现期为10年,建筑物按Ⅷ度设防,本工程为小(2)型工程。

3.2灌溉制度

依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等技术法规,拟定三万坪节水灌溉工程灌溉制度为:

m=10γhβ(β1-β2)p/η沟

按照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规范,经计算拟定果树生长期灌水4次,每次灌水定额30m3/亩,周期10天;冬灌1次,灌水定额46m3/亩,周期15天;全年灌溉定额为166m3/亩。

3.3全灌区设计流量

从灌水率图上可以看出,最大灌水率为0.399m3/s/萬亩,设计灌水率取最大灌水率0.399m3/s/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0.882,采用下式计算流量:

Q=q·A/η灌

3.4田间工程

灌溉方式采用管灌、滴管、喷灌。

4.如何有效发展山地果园节灌工程

4.1技术措施

管灌:也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农田实施灌溉,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从而实现节水灌溉。与渠道输水相比,这种灌溉方式可以将输水过程中的损失降至最低,而且不受固定渠道的限制,可以对灌溉点进行变换,灌溉效果更好,但是相对而言,管道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成本较高。

喷灌:喷灌指利用专门的设备,如水泵、动力机等,对水进行加压,或者利用地形地势的自然落差,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将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对灌溉段进行均匀灌溉。喷灌系统通常需要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管道、水泵、喷头等设备,可以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固定式只有喷头可以移动和旋转,其他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的喷头以及相应的支管可以自由移动,而移动式则除水源固定外,其他设备都可以进行移动。喷灌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生长状况,对灌溉水量进行精确计算,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保证灌溉的均匀性,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滴灌: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由于滴水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仅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他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滴灌的适应性强,使用范围较广, 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4.2资金管理

通过多方筹措,确保对于山地果园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一,首先应当完成各地区的主干水利工程,避免出现全面开花后的资金不足问题,集中资金完成一项工程。第二,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效益分别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及资金筹措方案。对于那些资金回笼速度慢的工程,需要通过各级政府落实专项资金和各水管单位的维修养护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对于那些有一定回报率的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进行市场招标,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减少政府的资金压力。第三,可以通过建立运行维护补偿基金的形式调动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为避免工程建成后因维护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损毁,避免因工程损毁需要重复、反复建设形成的投入浪费,可以在工程建设资金中设立工程维护基金,以补偿和奖励形式促进管理单位加强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第四,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反映出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4.3综合管理

走综合节水、系统节水、高效灌溉之路。把追求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作为今后建设发展山地果园节水灌溉工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适用、方便、高效的原则,积极探索、研究并建设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果园节水灌溉工程,走综合节水、系统节水的路子,使山地果园节水灌溉工程得到健康、有序、合理、高效的发展。

4.4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思路

从总体上看,庄浪县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比较多,但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仅能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对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保证粮食稳定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研究。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县三条河流浅层地下水及已建成的水保骨干坝及淤地坝为水源,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发展山区果树种植是增加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5.项目实施成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山地果园灌溉技术在庄浪县已全面普及,并且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在广大科技推广人员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万泉三万坪山地果园灌溉技术推广在全县范围内取得了较大突破。从200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到2014年,全县修建万泉霍李、柳梁川边、赵墩富川、南湖石峡等高效节灌工程12处。累计发展果园灌溉面积15700亩,经过灌溉后的果树长势好,已经挂果的果实个大、色艳、硬度强、糖份高、品质佳、耐储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参考文献:

[1]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78-79.

[2]王书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低碳世界,2014,17:125-126.

[3]杨自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05:41.

[4]李娅,李怀成.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34:476.

节水灌溉发展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水资源短缺是困扰世界各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难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可以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紧缺的世界贫水国之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公路设计交通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产品符号设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