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范文

2023-09-20

随笔杂谈范文第1篇

1、试题结构:

(1)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略有调整。

(2)试题类型:依据《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继承中创新。

2、考点分布:

(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

(2)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

(3)近年来材料题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材料的来源多样、形式多样。 有文件文告、研究著述、表格数据、报刊杂志、人民日报社论、农民日记、漫画图片、大事记等

(4)问题设置材料化、情境化,问题基于情景材料,问题来源于情景材料,进一步加大了情景材料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

(5)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通过丰富多样的史料呈现,通过新颖的情境设置,考查历史学习方法,考查史料研读、有效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形成个性化认识的过程。

二、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1、备考依据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

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不同版本特点补充完善。不能过多的外延,深入挖掘考试说明内容标准之间的联系。

(2).认真研读《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说明》

一是找出增减的内容二是明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三是关注题型示例部分。

2、中考历史备考对策

(1). 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落实三维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深入挖掘课标内涵, 挖掘课标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和方法。课标对教学的要求1.知识与能力(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过程与方法(如何教?——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

随笔杂谈范文第2篇

1 古诗文常用教学方式

(1) 多看诗书。即所谓的多多益善。以台湾王财贵教授为首的热心推广者认为要整本整本地读, 读了一本再读一本, 不求甚解, 不必让孩子知道意思, 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 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 就将其吞下去。“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是他们的读书方针。琅琅而读, 自然能将经典变成自己大脑中丰富的存蓄。随着时间的推移, 知识的丰富, 阅历的增加,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则不待解说, 自然明了。

(2) 熟读精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名家经典可谓是卷帙浩繁, 可以用书海二字来形容。先秦的《诗经》, 春秋战国时的辞赋, 以至于唐诗宋词, 名篇层出不穷。这么多的名家经典, 就如同一道道美味佳肴放在学生面前。虽然文质兼美, 但大都语义深奥, 晦涩难懂。鉴于此, 许多教师往往一手包办, 成了贴身保姆, 逐字疏通, 煞费苦心, 艺术特色, 内容写法, 逐一讲解。

以上两种古诗文教学方式是最为常见的, 不可否认他们对学生的古文有帮助, 但却是以牺牲孩子们对古诗文的兴趣为代价的。这个付出太大, 作为教师的我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相信大家也不愿看到孩子们对传承了几千年的古代文化丧失兴趣。那么,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从改变古诗文教学模式入手。

2 选择适当的形式

学生很喜欢唱流行音乐, 因为它音调唯美, 有节奏和韵律, 更易于记诵。有鉴于此, 台湾的一个被称为“唐诗新唱”的推创人柳松柏先生自1994年开始为唐诗谱曲。唐诗三百首已经基本谱上了曲调。将唐诗弄成新唱, 曲很优美动听, 琴瑟笙箫, 音声殊胜, 能将人带入那古色古香的境地。孩子喜欢唱, 喜欢跳, 这样做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么这种“新唱法”不泛为学唐诗的新学法。我还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自觉地将唐诗融入到游戏中, 他们一边跳橡皮筋, 一边背着唐诗。彼情彼景, 能让人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是诗。李叔同先生的《送别》一词, 传唱大江南北, 可谓是家喻户晓, 能达到此种地步, 我想以其配乐传唱是分不开的。课堂中怎么读诗文呢?我认为, 也不必要拿腔作调的, 少年读诗还是以现代读法入诗为佳, 即以现代白话的理解去读诗。如陆游《过飞云江》诗句“俯仰两青空, 舟行明镜中。”俯仰之间, 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多么明朗, 多么开阔的境地。在这样的境地里, 可以说心旷神怡, 荣辱偕忘。先白话理解诗意, 让孩子感受, 再让他们读出来, 真能读出这种境地来, 即属上佳。当然, 必须让学生反复去读, 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明诗义, 体意境, 悟诗情, 才能在这过程中完成与古人的对话和沟通, 才能感受到古人的高风亮节, 并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启发。“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让他们读, 鼓励他们读, 真正感受到古人人格的高尚, 这远比单纯的说教来得有效的多。

3 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

不可否认, 诗歌具有多义性, 因此学生的理解也可以是多义的。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将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最后提升为“居安思危”;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奖赛得主王自文老师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理解为“孤独”。而另一位老师他将李白的《月下独酌》也理解为“孤独”。姑且不说, 李白是否孤独, 如果真的这样去理解, 他真会有“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的感叹了。初一看, 这些老师真是别具匠心, 独辟蹊径, 洞别人所未察处,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原来教诗还可以这么教!虽然如此, 但也有弊端, 诗, 不可解也!如强将自己的理解一厢情愿地加到孩子身上, 是否合适?以孩子目前的生活经历及阅读资历, 能领会诗人那时候的心境吗?这样做会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呢?我想最好还是能由学生自己领悟为佳。

4 体会诗歌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 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 才能使学生“悟其神”, 会其“意”, 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 重在陶冶性情, 扩展想象, 如果抓住精要之处, 指导一二句话, 也许就够了, 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 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 体验诗人的感情, 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 展开想象, 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 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 学生要诗情画意地学古再现意境是关键。

如教《赠汪伦》, 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 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 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又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中, 应让学生去体会作者那种为社会所不容的清高脱俗、超然洒脱的性格, 在大自然中觅到了知音, 只有自然才是人永恒的朋友, 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 欢乐还是孤苦。所以古诗文教学不仅要懂得言内的含义, 还要让学生知晓言外的含义,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做到言语的审美, 体会诗歌的意境。

总之, 古诗文的教学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发掘和检验。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希望能引起更多老师对古诗文教学的关注, 让古诗文教学这一束鲜花在教学研究的园地中更灿烂地绽放。

摘要:本文从古诗文的重要性入手, 分析了两种普遍存在的古诗文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并提供了几种教学方式。古诗文教学应与学生、诗歌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 真正让古诗文焕发生命力。

上一篇:卫生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介绍信抬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