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探范文

2024-02-01

工程地质勘探范文第1篇

? 遥感地质调查是综合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的方法。

? 遥感地质调查的理论建立在物理学的电磁辐射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基础之上,而其技术方法则建立在“多”技术基础上

? 遥感地质调查具有以下特点。

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视域宽广

3.定时、定位观测,提高观测的时效性

2.信息丰富,技术先进

4.投入相对小,综合效益高

8.1.2 地质填图

? 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是勘探中的基础工作,也是最基本的技术手段。它是应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地在含煤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表地质研究,即对天然露头(没有被浮土掩盖的岩层、煤层、断层等)和人工露头(用人工揭露出来的岩层、煤层、断层等)进行测量和描述,并把获得的所有地质信息按一定的比例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填绘在地形图上,编制成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等图件,作为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依据。 ? 地质填图在煤田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进行,但各阶段的要求、研究程度及地质条件不同,相应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也有差异。

? 遥感技术已应用于煤田地质填图。

8.1.3 坑探工程

? 坑探工程简称坑探,是为了揭露岩层、煤层及地质构造等地质现象,或为了采集煤样在地表或地下挖掘不同类型的坑道所进行的工程。

1.探槽

? 在表土较薄(一般小于3m),岩层倾角较陡或较平缓。地形切割比较强烈,表土稳定坚实且含水不多的地段,垂直岩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挖掘的一条槽沟,称为探槽。

? 利用探槽可以直接测量和描述所揭露的地质现象,可以绘制剖面图及其他图件。 ? 探槽是坑探工程中使用最普遍的技术手段,它常配合地质填图使用。

?其规格一般为:底宽0.6~0.8m,两帮坡度75°~80°。

2.探井

? 当表土厚度大于3m、小于20m时,不适合挖掘探槽,就采用从地面垂直挖掘探井的方法,来揭露一般地层倾角比较平缓地区的岩层、煤层及其他地质现象。

? 探井工程比探槽难度大,应尽量少布置,一般沿岩层走向布置,配合探槽和地质填图使用。

3.探巷(硐)

? 为了揭露煤系,了解煤层厚度和结构,确定煤层风氧化带的深度,并在风氧化带下采集煤样,直接从地面挖掘的井硐,称为探巷(硐)。

? 探巷根据需要可垂直或平行煤层走向掘进,可为立井、斜井、平巷或石门。

当用探掘工程达不到上述目的时,需采用钻探工程。钻探工程是通过钻探机械向地下钻进直径小而深度大的圆孔,并从孔内取得岩、煤芯地质资料,获得全钻孔岩性柱状, 从而揭露掩盖地区和深部的整个煤系地层,取得地层、岩性、矿产、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多方面资料。钻探是详查和精查勘探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根据地质目的的不同,钻孔分为探煤孔、构造孔、水文孔、水源孔、取样孔、井筒检查孔、验证孔等。

8.1.4 钻探工程

? 使用专门的机械传动钻杆和钻头,从地面向地下钻直径小而深的圆孔的方法,称为钻孔。

? 一般在煤田勘探中采用的钻机有300m、500m、650m及1000m等规格。

? 钻探过程中一边钻进,一边选择层位提取岩心,对岩心进行测量和描述,获得地质信息,然后绘制原始钻孔柱状图。

? 钻孔到达目标深度并提取岩心后,按规定必须对钻孔进行地球物理测井。最后对钻孔进行封闭,以免给以后煤矿生产带来突水等隐患。

8.1.5 巷探工程

? 运用矿井中的巷道来探测地质现象,称之为巷探。

? 它是矿井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勘探技术手段。通常一般无钻探条件,或钻探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生产又需要时,采用巷探。

? 巷探工程有专门布置的巷道,如下图所示,专门延长运输巷和布置几个短探巷,其目的就是为了探测F16断层的位置,以便顺断煤交线布置切眼;也有采用一巷多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每隔一定距离布置阶段石门,这些石门的挖掘既提前获得了所需的地质资料,又是以后生产上必需的巷道。

? 巷探工程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测地质现象、量取地质数据、采集样品,而且可以“一巷多用”。施工专门的探巷,一般都采取小断面简易支护的方式,以减少费用。

8.1.6 地球物理勘探

?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利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波传播速度、放射性等)的岩层和矿床所产生的地球物理场异常,来寻找煤矿床、圈定含煤地层、推断地质构造及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

8.1.6.1 煤炭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1.重力勘探

? 重力勘探是以地壳中岩石与煤层之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与分析重力场的变化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煤炭资源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重力勘探的使用条件:首先,被探测的岩体与周围岩体之间应有明显的密度差异,最好差值在0.2~0.3g/cm3以上,含煤地层与上覆地层、基底岩层或结晶基底之间应有这样的密度差异;其次,要求密度分界面的倾角大于50o,埋藏深度小于3000m,上覆松散沉积物比较均匀,而且地形平坦等。

? 重力勘探的主要成果是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重力勘探主要用于识别盆地、圈定盆地边界、进行构造分区和研究基岩起伏变化;也可用于确定煤田的边界、含煤沉积的厚度和基底起伏情况等。

2.磁法勘探

? 磁法勘探是以地壳中岩石与煤层之间的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分析地磁场的变化特征,查明研究对象地质特征和性质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 磁法勘探要求含煤地层与其上覆及下伏地层有明显的磁性差异,同一地层的磁性相对稳定,岩层倾角越大越好。通常含煤地层与其上覆、下伏岩层在磁性上差别不大,因此在煤炭地质勘查中,磁法主要用来区分含煤地层和基底古老变质岩系,了解结晶基底的起伏情况,或用来圈定侵入含煤地层中的火成岩和高磁性的火成岩盖层,也可用于确定煤层燃烧带。

3.电法勘探

? 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或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介电性和极化性、导磁性等)的差异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按照电磁场的时间特征,可把电法勘探分为直流电法勘探、交流电法勘探和瞬变或脉冲电法勘探3类。

? 直流电法勘探是通过研究与地质体有关的直流电场分布特征来达到勘探的目的。

? 直流电法勘探利用的场源有人工场源和天然场源2种。人工场源的直流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剖面法、电阻率测深法、充电法、直流激发极化法等;天然场源的直流电法勘探,有自然电场法等。直流电法是勘探测量的物理参数有视电阻率或视极化率。

4.地震勘探

?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学的方法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如波的速度、波的衰减和波的形状,以及在界面的反射、折射等,来研究地下地质体的岩性、埋深、构造形态等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地震勘探中的人工震源有2种,一种是炸药震源,一种是非炸药震源(如机械震源、气爆震源、电能震源等)。在陆地表面进行地震勘探时,主要使用炸药震源和机械震源。

? 从二维地震勘探逐步发展起来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当前煤炭等地下矿产资源的主要勘探技术之一。

? 二维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勘探施工,采集地下地层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在二维空间(长度和深度方向)上显示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

? 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是钻孔中使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通称。

? 根据所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电测井、放射性测井、磁测井、声波测井、热测井和重力测井等;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条件,合理地选用综合测井方法,可以详细研究地质剖面、探测有用矿产。

?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1:200比例尺的测井曲线作岩层定性和深度解释,1:50比例尺的测井曲线作定厚和煤层结构解释,从而达到查明岩性、厚度、深度、煤层、煤质及含水层深度和厚度等。若钻探打丢、打薄煤层时,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就更为重要。

? 煤矿测井主要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见表。

-------------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普查(找煤、普查)、详查、勘探(精查))的划分;

8.2.1 煤炭地质勘查阶段

? 煤炭地质勘查阶段又称煤炭地质勘查程序。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对煤田从大范围的概略了解到小面积的详细研究的过程。

? 煤炭地质勘查的程序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各勘查阶段必须完成其相应的勘查任务,必须对各种地质因素的了解、研究、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必须提交相应的地质报告。勘探地质报告是矿井建设可行性评价和矿井初步设计的依据。勘探阶段先期开采地段资源/储量比例。

? 程序:首先对整个煤田进行比例尺为1:5万的普查勘探;普查后将煤田划分为若干矿区;然后对各矿区进行1:1万的矿区详查;再将矿区划分为若干井田;对各井田进行1:5000的精查。

主要任务

应在煤田预测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其任务是寻找煤炭资源。预查的结果,要对所发现的煤炭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做出评价。预查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煤炭资源时,一般应继续进行普查;预查未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煤炭资源,或未发现煤炭资源,都要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总结

在预查的基础上,或已知有煤炭资源赋存的地区进行。普查的任务是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凡需要划分井田和编制矿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地区,应进行详查

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提供地质资料。勘探一般以井田为单位进行。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范文第2篇

1、直角坐标、比例尺、地形、地物四个要素是确定地质图件测绘类是否涉密的关键,直角坐标存在与否是判定是否涉密的关键要素。四者中只要有直角坐标,无其他要素但符合比例尺≥1/2千,面积≥6Km2等条件者也属于涉密范围。

2、在此基础上比例尺为1/50万、1/25万、1/20万和1/1万的有直角坐标的各类专业图件(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储量计算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探矿工程布置图、水平投影图、叠合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等),均视为“附件4”中测绘类18项(0218),非基础性测绘成果,密级为“秘密”;

3、比例尺为1/10万、1/5万、1/2.5万,有直角坐标各类专业图件(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储量计算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探矿工程布置图、水平投影图、叠合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等),均视为“附件4”中测绘类11项(0211),视为非基础性测绘成果,密级为“机密”;

4、有直角坐标比例尺为≧1/5千或制图面积≧6 m2的1/2千各类专业图件,均归类于“附件4” 中测绘类15项或18项(0218),密级为“秘密”;

5、地质报告中特别是附表中涉及到国家(Ⅰ-Ⅳ)级控制点的均视为“附件4”中测绘类11项(0205),密级为“机密”;

下列种类图件,其地质要素不属《关于开展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通知》附件4所列保密范围的,不属于国家秘密:

(一)各种比例尺的各类柱状图、剖面图、矿层(煤层)对比图、地层对比图。

(二)没有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大小、形状和属性,只有地质要素的各类地质平面图。

(三)非军事禁区多张连幅的、比例尺大于1/5千(含1/5千)而覆盖范围不超过6平方公里的,或图中所有自然地理要素和非保密的地表人工设施点位坐标精度低于±100米的各类地质图。

工程地质勘探范文第3篇

一、岩芯鉴定

岩芯的岩性、回次进尺井深、换层井深、岩石名称,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颜色等应与地质编录一致。

二、岩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及方法

1、详细观测记录描述裂隙与岩芯的轴夹角、裂隙宽度、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地下水活动形迹,裂隙面的粗糙程度、有无擦痕等。

2、对岩芯上孔洞与裂隙的描述:孔洞的大小、形状,孔洞之间的连通情况,洞壁上有何种沉淀物,孔洞的成因、裂隙的宽度、裂隙的充填物、充填程度;是否见褐铁矿薄膜。统计线裂隙率,测量裂隙与岩芯的轴夹角。尤其对矿层顶底板的裂隙发育情况要注意观察。

裂隙统计可采用线裂隙率法,即

线裂隙频率(条/m)=该段岩芯长(m) 该段岩芯裂隙条数(条)

注意避免破裂岩芯的重复统计,并重点描述宽大裂隙。

3、泥化层的描述:泥化层的层位、物质成份、厚度、轴夹角等。

4、详细观测记录描述岩芯上出现的溶孔、溶洞的大小、溶蚀深度、个数。

5、风化情况

强风化带:岩芯全部退色、易碎,大部分母岩结构被破坏,多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上地下水活动行迹明显,如沉淀物、水垢等,岩芯多呈碎屑状、角砾状、渗土状、砂状、粉状。强风化带工程地质条件不稳定,易发生崩塌。

弱风化带:岩石部分退色,或颜色变浅,母岩结构基本清晰可见,岩芯易机械破碎,多呈块状,少量碎块状、柱状。相对强风化带来说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稳定,同时也是潜水含水层的底板。

6、岩芯块度、形状划分

长柱状(指长度>20cm的岩芯);短柱状10~20cm;大块状10~5cm;碎块状5~2cm;碎屑状<2cm。

7、检查机台上的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本,记录的次数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齐全。如果发现水位的升降情况较大,要立刻对照相应部位的岩芯情况,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及其厚度。如发现有钻具自动陷落的记录,则可能有溶洞。

8、检查机台上观测水位的测绳,标记是否清楚、悬挂测钟的地方,标记是否为零。

9、终孔后24小时编录人员要亲自观测静止水位,并作好记录。

工程地质勘探范文第4篇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地点:馒头山

(一)、实习基本介绍

今天,09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全体同学,乘坐包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济南长清区进行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日常的学习中学到的都是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习,我们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充分利用课本上所学的,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动手能力。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4月13号实习地点是济南长清张夏镇馒头山和灵岩寺, 实习内容是了解馒头山的岩层构成、灵岩寺景区断层及滑坡现象。4月14号的实习地点是长清区苏庄,实习项目是苏庄断层、苏庄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使用。

(二)、实习目的

一、了解馒头山各个层次岩石的类别、颜色与厚度,并学会自己判别。 判定断层及其要素—断层带、上下盘,估测断层的断距与落差。

二、能够判别岩层的走向和倾向,还有岩层的褶皱类型(向斜、背斜),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与倾斜角。

三、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四、通过实习,近距离接触岩层,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三)、实习内容

一、馒头山断层

馒头山是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排名第三的地质名山,并且被列入山东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它位于济南市以南、泰山以北,距离济南市区仅二十多公里,海拔408米,因形似馒头而得名。当地人还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这里还有众多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可见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大海深处,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海洋中到处都是他们的踪迹,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馒头山地质年代属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地层,馒头山分为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所以我们只能从远处稍微观察,并听老师进行讲解。主要近距离观察了馒头组和徐庄组的岩层组成。馒头组包含十层,徐庄组包含六层,在老师的带领及讲解下,我们对每一层的岩石类型及颜色进行了近距离的识别并拍了照片。

馒头组(灰色页岩和石灰岩,泥灰岩,上部有鲜红色易碎页岩和毛庄组分界) 第一层:叶岩,厚约两米,大部灰黄色,局部呈现灰色。

第二层;石灰岩,厚约四米,岩石呈灰色。

第三层:叶岩,厚约十三米,灰绿色。

第四层:叶岩,厚约八米,颜色显黄绿色。

第五层:石灰岩,厚度约五米,颜色呈现土黄色。

第六层:叶岩,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紫色。

第七层: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淡黄色。

第八层:叶岩,厚度约八米,颜色为灰绿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石灰岩,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灰黄色。

第十层:叶岩,厚度约十三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上图为馒头山断层

二、毛庄组

第一层:由紫色云母叶岩组成,厚约十九米。

第二层:由灰色云母叶岩组成,厚度约四。

第三层:叶岩,厚度约为六米,颜色为紫色,由于该处地势高处于风口处,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该处水流失严重,不适合植物生长,该处基本上无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第四五六层集中于一块岩石上,全部由石灰岩组成,但是石灰岩的类别不同。用肉眼可以清澈的看到,第四层和第六层上有明显的鲕状颗粒。

(四)、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不知不觉中便结束了,虽然稍微有点累,但是我们受益匪浅,实习过后,对于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也有了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质年代的岩层。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工程地质学的意义,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动了了实地勘察的艰苦。

这次的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的方法要领和细节,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总是寸步不离老师,同学们有拿手机记录,也有拿本子专心听讲,大家都为了难得的实习认真地学习着。

第二篇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

4.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实习地点

1. 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

三、实习时间

/////////////////////////

五、实习内容

第一天 //////////////////

第一天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济南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和灵岩寺,主要内容是观察馒头山的地质构造和馒头组、毛庄组等岩层,以及灵岩寺附近的滑坡和断层。

(一)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馒头山

1.馒头山简介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和周围的山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山上满是杂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名字看起来有些俗气,个头也不算太高。 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于峰介绍,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距离就轻松跨越了整整5.3亿年的历史。让人不得不感慨沧海桑田变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明、清时代已有人把玩,称之为“多福石”、“鸿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叶虫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质科研人员的眼里却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从上个世纪初,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研究,在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最完整的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从而成为中国寒武纪地质结构划分的标准山。因此,馒头山也就成为地质界公认的世界地质名山。每年,都有无数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和相关专家造访馒头山,一睹它沧海桑田的容颜。实在的名字背后是丰厚的物产 馒头山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山头,它的余脉蜿蜒相连。其中东边的一支余脉远观像一个大佛头,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动。这么美丽的山当然也有美丽的传说。

馒头山不仅地质丰富,据说还藏有金矿。相传很久以前在山的东侧有一处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喷涌,泉水清澈见底。有一年,一个从南方过来专做修补铁锅铁盆的手艺人,走到这个泉眼处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时候,他竟然发现泉水里有一层亮亮的金粒儿。他大喜过望,赶紧把包袱解开,把金粒儿捞上来放进包袱里。捡了个大财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盘:“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里有金子,得想个办法把泉眼藏起来。”于是,他在泉眼边顺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过了几天,这个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赶了一辆大马车又来到泉眼处,想捞到更多的金子。可是等他到了跟前,傻了眼,泉眼处竟然不流泉水了。据老人们讲,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万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万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馒头山到底有没有金矿,还需要地质部门的勘查,但馒头山周边盛产木鱼石可是个不争的事实。 1991年,张夏镇馒头山附近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平时用来垒猪圈的石头竟然是世上

少有的宝贝——木鱼石。这是木鱼石首次在张夏镇中部馒头山被发现。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之间的木鱼石,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含26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还能制成各类收藏艺术精品。馒头山是块宝地,珍贵的木鱼石给馒头山周边的居民们带来了财富和商机,也是馒头山除了是地质名山外的又一骄傲。馒头山将建大型地质公园自馒头山被命名为世界地质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以后。当地有关部门经多方论证、研究,决定根据馒头山独特的地质风貌和考察价值,以馒头山为核心,在其周围兴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地质公园,这也将是山东省最大的地质公园。据介绍,规划中的馒头山地质公园将划分为五大片区,中部将建成地质文化广场,设计面积200亩,主要工程是建设三叶虫概念性广场标志雕塑和区内各景点雕塑;西部是展馆片区,规划面积100亩,主要是地质博物展厅,为地质专家、学者及游客提供地质教学设施和科普知识展览;北部是大沙河片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突出灵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馒头山地质剖面片区,将整理修建参观场地、修建硬化参观道路及碑亭、山顶标志性建筑等。

2.实习任务:馒头山岩层

(1)馒头组

第一层页岩,黄灰色,2m。

第二层薄层石灰岩,蓝灰色,厚4m,含燧石结核。

第三层钙质页岩,灰黄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层页岩,紫色,厚8m。

第五层石灰岩,土黄色,厚6m。与另一个山体对比可发现此处为断层,为平推断层。 第六层页岩,灰绿色,厚4m。

第七层石灰岩,灰绿色,厚2m。岩体上孔洞发育成熟,岩体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设,强度低于第五层的石灰岩。

第八层页岩,紫红色,厚7m。

第九层石灰岩,灰白色,厚2m,纵向裂隙打,孔洞发育少。

第十层页岩,鲜红色,厚5m,风化严重。

(2)毛庄组

第一层云母页岩,紫红色,厚4m。

第二层页岩,紫色,厚13m。

第三层页岩,紫红色,厚4m。

(

二、三层中间有明显分隔带)

第四层鲕状石灰岩,厚0.8m。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0.2m。

第六层鲕状石灰岩,厚0.3m。

据老师介绍说,第

四、

五、六层原来为海底,由于后来的地壳运动成为现在的毛庄组岩层。

六、 实习总结

为期两天的实习匆匆结束了,在这两天里面,虽然天气不太好,但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实地认识了断层、滑坡、褶皱、岩石构造以及向斜背斜的地质构造。这次实习的亲身经历,使我们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巩固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第三篇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

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

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工程地质勘探范文第5篇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地点:馒头山

(一)、实习基本介绍

今天,09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全体同学,乘坐包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济南长清区进行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日常的学习中学到的都是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习,我们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充分利用课本上所学的,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动手能力。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4月13号实习地点是济南长清张夏镇馒头山和灵岩寺, 实习内容是了解馒头山的岩层构成、灵岩寺景区断层及滑坡现象。4月14号的实习地点是长清区苏庄,实习项目是苏庄断层、苏庄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使用。

(二)、实习目的

一、了解馒头山各个层次岩石的类别、颜色与厚度,并学会自己判别。 判定断层及其要素—断层带、上下盘,估测断层的断距与落差。

二、能够判别岩层的走向和倾向,还有岩层的褶皱类型(向斜、背斜),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与倾斜角。

三、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四、通过实习,近距离接触岩层,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地质仪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

(三)、实习内容

一、馒头山断层

馒头山是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排名第三的地质名山,并且被列入山东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它位于济南市以南、泰山以北,距离济南市区仅二十多公里,海拔408米,因形似馒头而得名。当地人还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这里还有众多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可见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大海深处,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海洋中到处都是他们的踪迹,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馒头山地质年代属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地层,馒头山分为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所以我们只能从远处稍微观察,并听老师进行讲解。主要近距离观察了馒头组和徐庄组的岩层组成。馒头组包含十层,徐庄组包含六层,在老师的带领及讲解下,我们对每一层的岩石类型及颜色进行了近距离的识别并拍了照片。

馒头组(灰色页岩和石灰岩,泥灰岩,上部有鲜红色易碎页岩和毛庄组分界) 第一层:叶岩,厚约两米,大部灰黄色,局部呈现灰色。

第二层;石灰岩,厚约四米,岩石呈灰色。

第三层:叶岩,厚约十三米,灰绿色。

第四层:叶岩,厚约八米,颜色显黄绿色。

第五层:石灰岩,厚度约五米,颜色呈现土黄色。

第六层:叶岩,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紫色。

第七层: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淡黄色。

第八层:叶岩,厚度约八米,颜色为灰绿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石灰岩,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灰黄色。

第十层:叶岩,厚度约十三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上图为馒头山断层

二、毛庄组

第一层:由紫色云母叶岩组成,厚约十九米。

第二层:由灰色云母叶岩组成,厚度约四。

第三层:叶岩,厚度约为六米,颜色为紫色,由于该处地势高处于风口处,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该处水流失严重,不适合植物生长,该处基本上无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第四五六层集中于一块岩石上,全部由石灰岩组成,但是石灰岩的类别不同。用肉眼可以清澈的看到,第四层和第六层上有明显的鲕状颗粒。

(四)、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不知不觉中便结束了,虽然稍微有点累,但是我们受益匪浅,实习过后,对于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也有了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质年代的岩层。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工程地质学的意义,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还动了了实地勘察的艰苦。

这次的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的方法要领和细节,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总是寸步不离老师,同学们有拿手机记录,也有拿本子专心听讲,大家都为了难得的实习认真地学习着。

第二篇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我们了解野外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

4.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把地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实习地点

1. 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

三、实习时间

/////////////////////////

五、实习内容

第一天 //////////////////

第一天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济南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馒头山和灵岩寺,主要内容是观察馒头山的地质构造和馒头组、毛庄组等岩层,以及灵岩寺附近的滑坡和断层。

(一)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馒头山

1.馒头山简介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和周围的山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山上满是杂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名字看起来有些俗气,个头也不算太高。 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于峰介绍,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距离就轻松跨越了整整5.3亿年的历史。让人不得不感慨沧海桑田变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明、清时代已有人把玩,称之为“多福石”、“鸿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叶虫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质科研人员的眼里却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从上个世纪初,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研究,在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最完整的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从而成为中国寒武纪地质结构划分的标准山。因此,馒头山也就成为地质界公认的世界地质名山。每年,都有无数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和相关专家造访馒头山,一睹它沧海桑田的容颜。实在的名字背后是丰厚的物产 馒头山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山头,它的余脉蜿蜒相连。其中东边的一支余脉远观像一个大佛头,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动。这么美丽的山当然也有美丽的传说。

馒头山不仅地质丰富,据说还藏有金矿。相传很久以前在山的东侧有一处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喷涌,泉水清澈见底。有一年,一个从南方过来专做修补铁锅铁盆的手艺人,走到这个泉眼处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时候,他竟然发现泉水里有一层亮亮的金粒儿。他大喜过望,赶紧把包袱解开,把金粒儿捞上来放进包袱里。捡了个大财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盘:“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里有金子,得想个办法把泉眼藏起来。”于是,他在泉眼边顺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过了几天,这个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赶了一辆大马车又来到泉眼处,想捞到更多的金子。可是等他到了跟前,傻了眼,泉眼处竟然不流泉水了。据老人们讲,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万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万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馒头山到底有没有金矿,还需要地质部门的勘查,但馒头山周边盛产木鱼石可是个不争的事实。 1991年,张夏镇馒头山附近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平时用来垒猪圈的石头竟然是世上

少有的宝贝——木鱼石。这是木鱼石首次在张夏镇中部馒头山被发现。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之间的木鱼石,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含26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还能制成各类收藏艺术精品。馒头山是块宝地,珍贵的木鱼石给馒头山周边的居民们带来了财富和商机,也是馒头山除了是地质名山外的又一骄傲。馒头山将建大型地质公园自馒头山被命名为世界地质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以后。当地有关部门经多方论证、研究,决定根据馒头山独特的地质风貌和考察价值,以馒头山为核心,在其周围兴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地质公园,这也将是山东省最大的地质公园。据介绍,规划中的馒头山地质公园将划分为五大片区,中部将建成地质文化广场,设计面积200亩,主要工程是建设三叶虫概念性广场标志雕塑和区内各景点雕塑;西部是展馆片区,规划面积100亩,主要是地质博物展厅,为地质专家、学者及游客提供地质教学设施和科普知识展览;北部是大沙河片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突出灵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馒头山地质剖面片区,将整理修建参观场地、修建硬化参观道路及碑亭、山顶标志性建筑等。

2.实习任务:馒头山岩层

(1)馒头组

第一层页岩,黄灰色,2m。

第二层薄层石灰岩,蓝灰色,厚4m,含燧石结核。

第三层钙质页岩,灰黄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层页岩,紫色,厚8m。

第五层石灰岩,土黄色,厚6m。与另一个山体对比可发现此处为断层,为平推断层。 第六层页岩,灰绿色,厚4m。

第七层石灰岩,灰绿色,厚2m。岩体上孔洞发育成熟,岩体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设,强度低于第五层的石灰岩。

第八层页岩,紫红色,厚7m。

第九层石灰岩,灰白色,厚2m,纵向裂隙打,孔洞发育少。

第十层页岩,鲜红色,厚5m,风化严重。

(2)毛庄组

第一层云母页岩,紫红色,厚4m。

第二层页岩,紫色,厚13m。

第三层页岩,紫红色,厚4m。

(

二、三层中间有明显分隔带)

第四层鲕状石灰岩,厚0.8m。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0.2m。

第六层鲕状石灰岩,厚0.3m。

据老师介绍说,第

四、

五、六层原来为海底,由于后来的地壳运动成为现在的毛庄组岩层。

六、 实习总结

为期两天的实习匆匆结束了,在这两天里面,虽然天气不太好,但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实地认识了断层、滑坡、褶皱、岩石构造以及向斜背斜的地质构造。这次实习的亲身经历,使我们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巩固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第三篇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

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

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工程地质勘探范文第6篇

矿物: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类质同象:在一种晶体的内部结构中,某些质点被性质类似的他种离子或原子以各种比例相互置换或替代,而晶体结构类型和化学键性基本不变的现象。

同质多象:一种物质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晶体结构存在的现象,如金刚石和石墨。 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按一定的方向破裂,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的称断口。岩石: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显晶质结构:又称全晶质结构。是指火成岩中的矿物晶体颗粒肉眼或20倍放大镜能分辨的结构;

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者。是指全部或大部由隐晶物质和玻璃组成的全岩结构。岩石中矿物晶粒极为细小(小于0.1毫米)。 自形晶:矿物晶体发育成自己应有的形状,称自形晶;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

水平层理:水平层理的特点是细层界面平直且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波痕: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

胶结物:胶结物指成岩期在岩石颗粒之间起粘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变余结构:又称残留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由于重结晶作用不完全,仍然保留的原岩结构。 变晶结构:是一种因变质作用使矿物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结晶分异:指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不断结晶出矿物和矿物与残馀熔体分离的过程。它是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不同矿物先后结晶和矿物比重的差异导致岩浆中不同组分相互分离的作用。又称分离结晶作用。

地壳:从地表到莫霍面,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圈层。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温压,流体等条件变化时,使原岩在固态条件下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

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

地震: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整合: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层面平行,地层内化石演化连续,地层时代连续,岩性变化反映出沉积环境的连续变化。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背斜

向斜

节理

断裂: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

平移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而无上下垂直移动的断层。 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组成地壳的物质可分成(元素)(矿物)和(岩石)三个不同的级别。 2.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Si)、(O)和(Al);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长石)和(石英);根据化学组成,含量最多的是(硅酸)盐类矿物。 3.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形态特征)和(光学)、(力学)等物理性质。 4.下列矿物常见单体形态特征分别是:石榴子石为(粒状);角闪石为(柱状(或针状));辉石为(短柱状);橄榄石为(粒状);长石为(板状);石英为(柱状)。 5.写出下列矿物的常见解理特征:方解石为(三组完全解理);黑云母为(一组极完全解理);辉石为(两组中等解理);长石为(两组完全解理);石英为(无解理);橄榄石为(一组不完全解理)。

6.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石英为(7);刚玉为(9);磷灰石为(5);白云母为(2)。

7.写出下列矿物所属化学类别:自然硫为(自然元素类);磁铁矿为(氧化物类、);方铅矿为(硫化物类);萤石为(卤化物类);重晶石为(硫酸盐类);和蓝闪石为(硅酸盐类)。

8.除一般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外,下列矿物可作为鉴别时的特殊性质分别有:磁铁矿的(磁性);滑石的(滑感);石墨的(滑感)和(染手);云母的(弹性)。 9.各类火成岩的SiO2含量分别是:超基性岩为(<45%);基性岩为(45-53%、);中性岩为(52-65%)和酸性岩为(>65%)。

10.组成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自(母岩风化后的产物)、(宇宙物质)、(火山物质)及(生物作用的产物及生物遗体)等方面。 11.沉积岩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印痕)等。 12.区别石灰岩与石英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稀盐酸),如有(起泡)反应的则为石灰岩。

13.区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稀盐酸),有(强烈起泡)反应者为石灰岩,仅有(微弱起泡)反应的为白云岩。 14.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15.写出下列不同变质作用类型所形成的代表性岩石:热接触变质的(大理岩);接触交代变质的(矽卡岩);区域变质的(板岩)和(千枚岩)等;动力变质的(断层角砾岩)。

16.矽卡岩是(中酸性)或(基性)岩浆侵入于(碳酸盐)围岩中经(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变质岩。

17.火成岩和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转变成变质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经(外力地

质)作用可转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岩浆)作用可转变成火成岩。 18.根据岩浆冷凝固结时的环境不同,可把火成岩分成(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类。

19.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四类。

20.熔岩的粘性主要取决于熔岩的化学成分和(挥发份)、(温度)等。 2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 2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活动)等作用。 23.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基本是在(固体 )状态下进行的。

24.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如果见有角岩、石英岩或大理岩则是(接触热)变质,见有矽卡岩则是(接触交代)变质的结果。 25.板岩、(片岩)、(千枚岩)和片麻岩是最常见的区域变质岩。 26.变质反应常包括(水)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27.页岩接触热变质后变成一种致密而无面理构造的岩石叫做(角岩);

28.火成岩、沉积岩经变质后形成变质岩,前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后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负变质岩)。

29.寒武纪地层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三叶虫)。

三、选择题

1.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d)

a.石英、玛瑙、煤、云母; b.辉石、沥青、石油、金刚石; c.人造水晶、矿泉水、长石、方解石; d.雪花、高岭石、石英晶簇、花岗斑岩中的长石斑晶。

2.下列可共生在同一类火成岩中的矿物是( )。

a.石英、橄榄石、辉石、白云母; b.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c.钾长石、石英、白榴石、钙长石;d.橄榄石、钙长石、辉石、角闪石。

3.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a.形成深度; b.矿物成分; c.颜色; d.结构构造。

4.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5.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 )。

a.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 b.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 c.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 d.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

6.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

a.方解石; b.白云母; c.辉石; d.橄榄石。

7.下列均具中等解理的矿物组是( )。

a.辉石、角闪石、长石、方解石; b.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绢云母; c.长石、辉石、角闪石、红柱石 ; d.石墨、黄铜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8.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 b.萤石、长石、云母、金刚石; 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 d.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

9.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矿物成分; b.岩石结构; c.岩石构造 ; d.岩石颜色。

10.下列哪种矿物不能在花岗岩中出现?( ) a.黑云母 ; b.石英 ; c.钾长石 ; d.钙长石 。

11.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 )。 a.石英 ; b.白云母 ; c.辉石; d.钠长石 。

12.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

a.扩张板块边界 ; 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 ; c.活动的俯冲带 ; d.古老造山带 。

13.枕状熔岩形成于( )。

a.水下的熔岩喷发 ; b.陆地的熔岩喷发 ; c.熔岩台地; d.炽热的火山云 。

14.火山气体喷发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种?( ) a.水蒸气 ; b.氨气 ; c.二氧化碳 ; d.二氧化硫 。

15.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 )。 a.同化作用 ;b.熔离分异 ;c.结晶分异作用 ;d.混染作用 。

16.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

17.碎裂岩是动力变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于( )和( )。 a.沿断裂带机械变形的结果 ;b.作为岩石接近熔点的塑性变形 ;c.与花岗岩侵入有关 ;d.与断裂附近密集的节理有关 。

18.下列哪一个不是变质作用的产物。( )。 a.变斑晶 ;b.眼球花岗岩 ;c.斑晶 ;d.麻粒岩 。

19.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 a.化学成分不同 ;b.矿物成分不同 ;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 ;d.色率和比重不同 。

20.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

a.中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b.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c.中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

四、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3.矿物都具有解理。 (×)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

6.矿物的颜色与其成分有关。 (√)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

10.橄榄石常出现在基性、超基性岩中。 (√)

11.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2.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属于同质多象矿物。 (√)

13.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

14.橄榄石具白色的条痕。 (√)

15.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

16.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

17.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

18.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

19.火成岩根据SiO2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20.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

21.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

22.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一般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 (√)

23.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

24.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

25.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

27.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

28.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

29.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 (×)

30.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

31.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

32.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是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作用。 (√)

33.溶解到岩浆中的挥发作用性物质实际上也是岩浆的物质组成部分。 (√)

34.溶解到岩浆中的气体对岩浆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 (√)

35.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基性熔岩含铁镁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动。 (×)

36.熔岩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动。(√)

37.岩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的粘性没有影响。 (×)

38.玄武岩质成分的岩浆通常流动缓慢,故多形成块状熔岩。 (×)

39.流纹质熔岩粘性很大所以流动缓慢。 (√)

40.安山质熔岩与流纹质熔岩由于岩浆粘性大,尤以酸性岩浆为甚,它们喷发时常很猛烈。 (√)

41.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喷发,它就变成了死火山,永远不会

再喷发了。 (×)

42.火山活动对于人类来讲是百害而无一利。 (×)

43.现在所有的热泉都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 (×)

44.一旦晶体从岩浆中形成,它就不再与残留的熔浆发生反应。 (×)

45.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46.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

47.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

48.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

49.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 (√)

50.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

五、问答题

1.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促使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滑移、升降、分裂和碰撞聚合,导致地震,岩浆上涌和喷发,形成岩浆岩和变质岩,使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造成海洋盆地和大陆高地以及区域性地面起伏等。而外动力则对地面的起伏加以改造,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面准平原化,同时造就表生的矿物和沉积岩。在一些长期连续下陷(内动力作用为主)的低洼地带,可以堆积起上万米厚的沉积岩,其下部岩层在地下深处环境中会发生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甚至被熔融而形成岩浆,显然,这已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而不停地作用,推动着岩石圈的演化和发展,使地表形态、矿物、岩石和矿床以及地质体的构造变形不断地变化和改造。

4.矿物的颜色与条痕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时用条痕色作为鉴别某些矿物的依据?在利用条痕色鉴定矿物时要主要哪些问题?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的自然光吸收后所呈现颜色。

条痕: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棒上擦划后所留下的粉末颜色。

因为矿物颜色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它色和假色不是矿物本身颜色,会妨碍正确判断矿物的类型,而同一种矿物只有一种条痕色,利用条痕色可以避免假色、它色的干扰。

观察条痕时要注意:①要在干净、白色无上釉的瓷棒上进行,试条痕时不要用力过猛,只要留下条痕即可;②硬度大于瓷棒的矿物一般不留下条痕,需碾成细粉末观察;③浅色矿物的条痕多为浅色、白色,对鉴定矿物意义不大。

6.岩浆和熔岩有何区别?岩浆活动有哪几种方式?

从火山口或火山裂隙喷出到地表丧失了部分气体的流动岩浆。

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岩浆中挥发份要多于熔岩。 侵入和喷发。

7.你怎么鉴别一块岩石是变质岩或不是变质岩?

首先观察其结构、构造。一般变质岩具有特征的结构和构造,如片麻状、片状、千枚状、糜棱状构造,变余结构。其中的片状、针柱状矿物有无定向性排列的特征,一般变质岩中这些矿物会发生定向排列。

其次观察有无特征的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矽线石、蓝闪石等。

8. 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成因。

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其间存在着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地层形成后,发生地壳运动,原有的地层褶皱上升,岩石受到风化、剥蚀,造成地层缺失;然后,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上下地层间以一定的角度斜交,同样存在沉积间断。

9、简述地壳中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

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先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下深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的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先形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沿着地球内部的薄弱带向上运移,在地表或地下凝结形成岩浆岩。

10、仔细阅读下列地质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指出断层、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岗岩体等各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

从早到晚为褶皱--角度不整合--花岗岩体--断层—平行不整合

2) 花岗岩体、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花岗岩体:J 后,K2 前 角度不整合:P 后,J 前

3)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

褶皱:P 后,J 前

断层:岩体形成后(J 后),K2 前

11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

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同:都代表了一次沉积间断。 异:平行不整合表明先后两次沉积期间地壳运动主要以升降为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和变形,一般沉积间断时间较短;角度不整合表明沉积间断期间地壳发生抬升并发生变形。

12花岗岩的一般特征

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酸性斜长石)及微斜长石(钾碱)。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有些具有斑状、斑状结构。

13简述变质岩的类型,并列举其代表性岩石

根据原岩类型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即: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按变质作用类型和成因,把变质岩分为下列岩类。①区域变质岩类,由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片岩、板岩、片麻岩)②热接触变质岩类,由热接触变质作用所形成,如斑点板岩等。③接触交代变质岩类,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所形成(矽卡岩)。④动力变质岩类,由动力变质作用所形成,如压碎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等。⑤混合岩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如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

14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有何特点?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的方式有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和层裂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上一篇:贯彻落实总结范文下一篇:钢材材质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