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

2024-02-05

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地理、历史等社会性的知识内容。近年来,对这方面课文的教学论述很多。但纵观老师的论述,大都关注这些课文的“品德性”层面,即多关注品德课“品德性”的重要性的论述。而对这些课文的“知识教学”层面的探究则相对弱了些。这使得在很多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知识教学不重视、方法上枯燥乏味、或者知识性与品德性相割裂的现象。

鉴于这些方面的思考,本文中笔者将就如何“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社会性知识教学”及“知识性与品德性有机渗透”两方面所作的实践研究之所得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一、两堂课引发的思索

【课例一】:音乐节奏训练课《采茶舞》

某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上了一堂音乐活动课——节奏练习。短短一堂课,进行了以下几种节奏练习:

(1)×× | ×× | ×× | × - ||

(2)×××× ×××× |×××× ×××× |××× ×× | × - ||

这些节奏练习包括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教学,这些节奏训练,小学生在中高段才浅浅涉及,但是,短短30分钟下来,这群幼儿园的娃娃却都能打出这些节奏,并且学得特别开心。

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解任何有关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这些节奏术语,只是让学生回忆一周前茶园摘茶动作,并请大家把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因为摘茶有快有慢,自然动作表演就有慢有快,聪明的老师还配上音乐,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忽快忽慢地表演着摘茶的动作。最后,老师把片片茶叶在黑板上贴成节奏条,让学生表演出来。就这样,本以为难以达成的节奏训练目标就在不经意间顺利完成了。

【课例二】:品德与社会课《七大洲四大洋》

某老师在上三年级下册《七大洲四大洋》一课时有这样一些片段。

片段一:

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它们被称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哪七大洲,哪四大洋呢?请你们观察这张世界地图,看谁能先记住这些大洲大洋的名称与样子……

片段二:

了解了各大洲各大洋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去那儿参观一下。

以上是两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课,一堂是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一堂是品德与社会地理知识类课文,但两堂课所显示的教育理念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片段一中,面对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复杂多变的节奏形式,老师选择了一个极好的表现形式——摘茶叶;抓住了一次极好的教学时机——活动前一周,园里曾组织学生去进化茶山摘茶叶。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源于学生的直接兴趣,学习活动无需意志努力就能完成,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并且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赋予采茶活动以诗意,更激发了学生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

片段二中,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掌握了不少大洲大洋的知识,但整个学习过程是他们被动学习既成知识的过程,课堂源于学生的间接兴趣(如对学习本身重要性的认识、为了赢取竞赛胜出的主观意愿等),学习活动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思维处于紧绷状态,学习紧张、劳累,并且纯知识体系的教学将感性的美丽的地球抽空了,即使后面进行了“激发对地球妈妈热爱之情”的品德教育,终究割裂了“知识”与“品德”,形成了教学中的两大阵营。

二、实践取得的收获

实践一:地理知识教学——定准目标,巧借学具,自主探究

地理知识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的知识性强,知识点又很多,像《中国政区》一课,涉及我国34个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与位置,知识量非常大。因此,教学这类课文时,首要条件是仔细研读教学目标,确定适合的课时目标。

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要想想怎样才能让知识的教学有趣又有效。我们的感受是:借助“学具”能有效地开展活动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实践二:历史知识教学——找到“交点”,开展调查,走进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近现代史教育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这段历史由于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的感受不易被激发。教学中,老师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借用录像资料重现历史。这样的设计,将课堂与历史进行了时空对接,学生的情感、情绪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然而,这种方式终因其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而略显不足。为此,在教学这部分课文时,我们要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世界开始,找到一条走进生活、走进心灵的通道。在实践中,笔者考虑到高段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调查实践能力,努力寻找现实与历史的生活“交点”,借助社会调查活动对知识教学作了有力的佐证。

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领导班子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其发展策略中就强调了对国家某些濒临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内容。“猫头狮”贵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目前国家及地方对它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小学的教育启发方面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和实施“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教学策略,结合多年的经验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课堂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流传年代久远,是比较少见的地方传统舞狮艺术形式,它流传于客家文化体系中,所以被称为客家狮,而因狮头的形状和猫非常相似,又叫“猫头狮”。在地方民俗中,猫头狮具有驱邪避鬼的功能,每逢集会庆典或者元宵佳节,地方民间就会以舞狮的方式进行庆祝。2011年,从化的猫头狮入选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归纳分类为传统舞狮。2015年,从化的猫头狮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把从化区鳌头镇民乐小学作为“猫头狮”传承基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团体、群体甚至是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能、知识、表现形式、表演和各种实践活动,同时也包括与此相关的工艺品、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代代相传的背景下随着历史变化、所处环境的演变而寻求创新突破,丰富人类的创造力,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前提条件。学术理论界曾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龙先琼认为,传承性、整体性、民族性和本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刘晶认为,动态性和非物质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笔者将其进行综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一个特征。“猫头狮”作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个人、群体以及人类集体传承百年,并且还在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在这一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来的特征非常相似,都具有可传性,并且都以物质为传承的载体进行传承,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对遗产的固有特征进行了保留。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指“精神文化”的传承。

2.社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表现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社会的依赖性比较强,是群体认同力、认知能力和人类创造力的集中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是由文化的内容决定的,是人类实践价值的充分体现。广东的“猫头狮”就是人类实践价值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创造实践和传承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

二、“猫头狮”的保护现状以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一)“猫头狮”的保护现状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猫头狮”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文化生态环境的流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其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生活,文化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势必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猫头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身授,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都趋向于学习一些新鲜的事物,例如现代文化等等。加上“猫头狮”的民间艺人群体年龄结构老化,导致“猫头狮”这项传统的舞蹈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虽然“猫头狮”在2011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在“猫头狮”的保护上依然存在资金不足的困境。虽然广州市每年都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保护措施,但是这些资金都是由区文化馆统筹,很少深入到一些当地的村镇当中。当地政府和村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也并不重视,这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3.当地民众对“猫头狮”认识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多数存在于一些比较古老的村落,这些地区的村民都是客家人,客家人非常朴素,很少去主动学习吸收外界知识,导致观念比较陈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不高,更不会为了使“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去主动招收学徒。加上广东当地的政府对于“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一些基层地区几乎很少进行宣传,导致这些地区的村民消息闭塞,对于“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也缺少一个清楚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速度[2]。

(二)“猫头狮”的传承和发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的现状

“猫头狮”是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传承基地该如何将“猫头狮”进行传承和发展,笔者通过对本校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情况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本校学生对“猫头狮”的认知情况

笔者就本校学生对“猫头狮”的认知情况展开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猫头狮”这个传统舞蹈,而且都是通过学校从各方面的介绍知道的,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笔者进一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清楚,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知道“猫头狮”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学生对“猫头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笔者就非物質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以及保护意义对小学生展开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走进小学课堂是因为国家的要求,学校要遵守国家相关指示,几乎没有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没有清晰的认识。

3.小学生对于“猫头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情感

笔者通过对了解“猫头狮”传统舞蹈的学生进行调查得知,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这项舞蹈,而大部分学生喜欢的原因是因为“猫头狮”这个舞蹈非常有趣,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上述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谈一谈相关的教学策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自知之明”,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顺利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让学生对“猫头狮”的发展历程以及其重要性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换言之,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小学生自我创建、自我反省和自我觉醒的过程。让小学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对其文化进行主动、深入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文化精髓,并主动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据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比人们预想的要高得多,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朴素的情感和朦胧的认识,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唤醒他们的审美期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建立明确的认知体系,并发掘其中的美好本质。

(二)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小学生认知面狭窄,理解能力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做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校邀请了从化“猫头狮”的传承人李水木老师走进校园带进课堂,跟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时要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科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等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意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科任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基础上做到主动参与,即会唱、会说,掌握舞狮的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创新。

2.创新教学手段

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都有其固定的模式,比如模仿传承、符号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和自然传承等。但是在当前社会,这些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合课堂教学,科任教师必须要不断加以改进。引导学生在“猫头狮”表演中加入自己的特点,令每一个学生所表演的“猫头狮”舞蹈都各有风味。

(三)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和质量。通常来说,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小学艺术老师的责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提高小学艺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文化素质。除此之外,当地的文化部门也要对此加以重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的培训工作中,比如建立传承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或者聘请一些民间的老艺人对小学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进行培训,提高小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3]。

综上所述,“猫头狮”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更是我国祖先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需要代代相传,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引进小学课堂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希望在未来,像“猫头狮”一样的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被引入我国教育体系,发挥其文化价值,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13-16.

[2]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1):9-11.

[3]武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 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J].实践(思想理論版),2009(3):30-34.

注:课题编号:16A05,课题名称:“和乐”文化理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编辑 温雪莲

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想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根本,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世界产生一定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对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优势;不足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与他人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审视自我,认清社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对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代表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再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生活启迪。(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更多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发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是教育活动开展却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没有从学生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效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对于小学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充分展现出来。

2.教师不注重教学细节,指导方法应用不当

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视程度。一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所重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进行分类,也没有对学生收集素材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以及对采访情境进行模拟。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只能揭示学生生活的表象,不能使学生明确其背后的内涵所在。例如,在讲述《圆明园在哭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某一名学生承担记者的角色,然后要求这名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经常会直接引导出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关教育人员需要明确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使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孝心敬老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询问爷爷奶奶的梦想和期盼,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在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对以往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唤起学生对老人的尊重、爱护之心。

(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存在的生活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点,并且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融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以过马路为线索,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情景进行再现。教师让一些学生扮演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变形金刚是很多学生都喜爱的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车型。还有一些学生需要扮演过马路上的行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现在交通与以往交通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感悟周围生活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并且教会学生一些过马路的知识。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找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4-15.

[2]杜肆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22.

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突破历史教学重点和难点,促使初中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改革创新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初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式为主,这种“照本宣科”式的历史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课堂枯燥、单调而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改革创新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同时也是拓宽学生历史学习渠道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初中历史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极其有效性对策。

1 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意义

1.1 有利于优化历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其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知识的学习方面,“死记硬背”成为了很多学生惯用的方式,这种机械记忆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整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多媒体演示教学的方式,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多媒体教学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功能,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同时,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资源优势,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视频、音频以及图片资源,促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所有一线教学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使得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完全建立在自身教学水平以及人格魅力的基础上。而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可以巧妙地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整合微视频开展教学,富有趣味性的视频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教学的内容,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对策

2.1 整合信息技术,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

历史学科与思想品德、语文等人文性的学科不同,其严谨的是史料考据等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历史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历史科学素养,丰富学生思想内涵的重要课程。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多媒体演示教学以及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等的应用,是增强历史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历史教学的内容,将一些与历史课堂有关的视频、史料图片等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秦统一中国》时,如果仅仅是干巴巴地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条款,势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影视资源的应用,将与秦朝历史发展的影视片段剪辑,整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有更为直观的认知,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附以文字的讲解,方便学生把握秦统一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因素,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提高教学质量。

2.2 整合信息技术,拓展历史教学的内容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以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形式的优化为甚。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教学于改革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势,有效地拓展了历史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时,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势,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资源等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理论化的层面,尤其是《战地钢琴师》、《辛特勒名单》等影视资源片段的融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疾苦,促使学生以更为理性的思维认知世界大战,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

2.3 整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更加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力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长期被动接受、过度依赖的学习现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教育改革的思想,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過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就如前面我们所说: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那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历史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把握相关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等。这样,学生必须要借助互联网寻找、搜集需要的历史资料,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优化历史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历史学习渠道,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杜婷.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256.

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毛泽东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等

3、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

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5、浙西山区县域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6、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体系

7、面对老龄化,我们准备好了吗?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和制度建构

9、基于消费—收入生命周期的中国人口红利测算及国际比较

10、现代媒体环境对流动人口反抗方式类型极端化趋向的影响

11、乡村振兴战略下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12、我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创新

13、“新形势下的城市问题与发展研讨会”综述(一)

14、中国人口学的理论重建

15、地方政府应急治理能力的优化

16、司法独立的制度实践:经验考察与理论再思

17、基层治理中的组织培育与服务创新

18、“民工荒”背后的农民工薪酬问题分析

19、城市公共安全增进战略研究

20、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生成背景与肇发语境

21、近十年来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研究述评

22、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23、“以人为本”的学科实践

24、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机理及路径

25、社会治理刑罚化的问题与症结

26、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

27、迈向包容性城市的发展之路

28、素质教育调研:反思与前瞻(上)

29、构建积极的综合性社会公共安全体系

30、城市人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31、生态利益分配的法治考量

32、当代日本育儿支援政策研究

33、论“民族精神家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艺价值互约

34、全球化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

35、社会变迁背景中的青年问题与青年研究*

36、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和谐社会发展

37、浅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38、社会转型中预防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39、社会共享与治理变革:逻辑、方向及政策意蕴

40、体育社会问题与举办奥运会稳定理论研究

41、“人口均衡型社会”怎么建

42、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需求和公共政策思考

43、城市协同治理的社会组织:结构、机理与增效

44、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45、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进路与未来展望

46、重建文化与自然的联系

47、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思考

48、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及对策思考

49、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背景分析

品德与社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我国社会工作立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3、利益分析:法律控制的实用主义维度

4、后《民法典》时代的中国民法学:问题与方法

5、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司法观及启示

6、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法治中国建设

7、提升国家治理的法治能力

8、让一份教学设计更完美 更富操作性

9、论司法实践中的利益衡量

10、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1、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

12、美国就业与社会保障智库研究:主要类型与特征分析

13、法学话语中的法律解释规则

14、论转型期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

15、疫情防控中封锁类措施的法治界限与反思

16、经济法实施之差序格局的逻辑演绎及中国经验

17、基于后果评价的法律适用方法

18、被社会效果所异化的法律效果及其克服

19、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与出路

20、公司代表人制度“法定性”的弱化

21、晚清的州县审断:司法乎?政务乎?

22、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23、证券服务机构IPO监督机制研究

24、穿越诸神黄昏的另一种进路

25、知识产权的法律解释新时代?

26、读《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有感

27、直面转型社会的“真问题”

28、社会管理法治化与法律实施保障机制

29、迈向回应型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变革路径

30、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探究题形式及其解题思路

31、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司法

32、社会转型与中国法律发展问题浅议

33、论宪法与行政法在公共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4、中国社会中法与经济关系论略及其现代启示

35、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动因下的修法:逻辑进路与理念重构

36、李达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思想探析

37、我国反垄断法律责任规制的困境与出路

38、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9、从《失控陪审团》出发浅析“陪审”的法律与社会价值

40、司法与舆论关系的公案审视

41、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及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42、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43、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研究

44、刑罚功效性的社会学思考

45、经济法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实现机制探讨

46、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

47、迪尔凯姆犯罪功能论研究

48、从《婚姻法解释(三)》论法律与社会习惯

49、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与法官的“赋权”问题

上一篇:商务方面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食品工艺学的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