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

2024-07-15

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出版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化的文化产业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出版环境,对现有的出版体制、出版趋势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考验,毫无疑问,中国出版业需要变革,而且是急剧的变革,才能在目前的全球化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

关键词 文化输出 文化霸权 出版体制

一、引言

文化在社会文明的传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而出版业承载着文化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出版业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既有宣传导向功能,也有社会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功能,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软实力(soft power),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主动参与文化产业,增强其全球竞争力,不仅必须,更是必然。

我國的出版业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掌握了复制和传播文化的方法,而新技术的应用使出版跃升为全新的产业,数字出版更是给传统出版业到来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出版业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并逐步做大做强,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世界大国的文化霸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文化的产业功能越来越凸显。全世界都意识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出版产品不仅仅是以一种单纯的消费品形式的存在,它还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方式,反映着当前社会的价值观与价值导向,并引导着当前社会向前发展。甚至一些国家把文化出版产业当作战略产业来大力扶持。如发达国家加拿大与法国,他们都是通过直接补贴、减税和进口配额或关税等措施。法国还一直通过“傅雷计划”来支持法国出版物向中国翻译出版。

而美国,一直在利用它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强势地位,用发达的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扩张,大量向全世界输出它的文化产品,如影视作品、出版物、演出展览等,通过合法的文化渗透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市场。向其他国家输出其价值观、消费观等思想,由此改变其他国家民众的价值认同,从而掌握“垄断话语权”,形成文化霸权。

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将被边缘化,甚至完全消解。正如某位研究者所说:“美国文化产业大规模地生产的条件下,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对各国的文化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像轧路机一样将文化的多样性轧个粉碎。”美国著名思想家约瑟夫·奈认为,文化是一种与军事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力量,他称之为“软实力”。

三、面对大国的文化霸权与突围反制

全球化浪潮正猛烈地怕打着每一个国家,这种浪潮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全球化和以文化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为基础内涵的精神力量的跨国界的扩张、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文化相互融合,这有利于经济及其他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无界传播也是让自己获得其他国家民族认同的重要举措,这起到了很好的相互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赢来了更大的合作空间。使劳动力、资本、物资及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跨越了空间障碍,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中华文化曾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文化至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着推动作用。但后来逐渐丧失了优势地位,成为落后于西方的边缘文化。这与我国政治大国地位和经济实力极不相称,这与中华文化特别是我国出版业自身的柔弱和在海外的传播影响力有限是不无关系的。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是威胁到我国文化的安全。

出版业是我国本土文化传播、价值观、思想传递的重要产业,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国家大型出版机构的强势版权输出,对我国本土文化产生了直接、巨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在出版、发行方面未完全放开,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这种强势渗透下争取到对本民族文化更有利的位置,甚至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突围与反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急迫的问题。

四、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想在全世界进一步增强重要影响力,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固然重要,文化的扩张更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出版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甚微,份额极小。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特别是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催生了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21世纪卫星电视、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新技术、新媒体更是直接拉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从质量到数量均处于弱势地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大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

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策扶持与淘汰机制

一个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的产业政策导向。我国文化产业自事业单位改企以来,作为新生的市场产物,就像一个新生儿,亟需政策的保护与支持,才能与国外成熟的文化出版产业相抗衡。但目前的政策只是从市场准入的角度予以扶持,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扶持。

我国对文化出版机构的设立实行极为严格的行政审批,这对文化出版业坚持社会主义导向,统一思想有积极的作用,有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机制并不能促进有效竞争,淘汰落后。反而由于政策上的扶持不够,出版机构不得不对外寻求合作,从而打破国家对文化出版机构的“准入”条件与格局,产生了大量的工作室、出版公司,实际上这些工作室、出版公司就是变相的出版机构,他们通过买卖书号、合作出版进入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有的甚至比正规的出版社规模还要大,以至于一些小的出版机构要依存于大型出版公司才能正常经营。这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也使得出版业变得很不规范,出版物良莠不齐,这也是我国出版物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出版产业来看,离真正的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有序的出版产业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只有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对出版机构进行有效筛选,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形成产业规模化,实现品牌扩张,才能在国际出版业中立足,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突围反制,保持本土的文化特色。

参考资料:

[1]耿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对策选择.东北财经大学.2005.

[2]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南京大学.2011.

[3]應中伟.中国出版企业核心能力研究.暨南大学.2006.

[4]王立军.出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探析: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3.

[5]叶思思.通过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来看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东北师范大学.2010.

[6]陈晓宇.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大众文化的扩.新闻爱好者.2009(15).

[7]杨婧.美国大众文化消费现象启示.人民论坛.2010(23).

[8]周蔚华著.出版产业散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1.

[9]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思想战线.2008(03).

[10]方卿等著.出版产业链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4.

[11]郝振省主编.2010—201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06.

[12]于霞.发展文化产业政府应起什么作用.学习时报.2010.05.1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7/c_12108695_3.htm.

[13]牟新焱.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日报.2010.05.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24/c_12134249_2.htm.

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它不仅仅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也是其他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中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中原文化发展应与世界文化发展接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发展中原文化的对策包括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使中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中原文化;产业化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的全球化与产业化发展

20世纪末,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标志着通信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人类迈出了通向地球村的坚实一步。互联网大幅度降低了通信成本,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达到了空前的全球普遍化,从而大大推进了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跨越了国界疆域,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交流更加频繁密切。21世纪,信息的全球化带来了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碰撞和趋同。为文化全球化构筑了通畅的平台。电信等新的全球性基础设施的建立,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兴起,文化跨国公司在文化生产和交流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大众旅游产业对文化交流的促进,音乐、影视、旅游等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等都是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显著标志。

文化全球化,简而言之,是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文化封闭状态的不复存在,多元文化的相互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世界文化的普遍性并存共进,构成文化全球化的有机内容。

“文化产业”这一词语的出现生动地表明文化与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文化产业化简言之就是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用经营文化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和文化。这种发展趋势逐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历史传承、社会需求、经济状况等。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各国经济及其产品中看到它们传统文化的影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物质产品艺术化、物质经济文化的趋势正在加强,物质经济领域正在掀起一场文化革命。未来的新经济应当是高科技经济与高文化经济的合理统一。实际上许多物质产品都负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二、文化全球化视角下中原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首先,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原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沉积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夏、商、周以来,13个朝代在洛阳设都,7个朝代在开封建都,7个朝代在安阳定都,使得河南境内古代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全省A级旅游景区就有89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各类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的地方戏剧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名扬省内外;河南是我国重要的武术文化中心之一,少林寺是少林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许多技艺堪称一绝。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实现文化传统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的融合,是中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原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定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高水平。2006年,河南省GDP为12464.09亿元,比2005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7.3%、17.7%、12.0%,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速快、运行稳、效益好、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数字电视、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等开始步入寻常百姓生活圈,假日经济带动相关文化服务业全面增长,预示着我省文化消费潜力的提升空间增大。

文化产业化发展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文化产业具有绿色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点,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世界各国都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业作为其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占GDP的比重达20%以上,已取代航空航天业成为第一大出口行业。日本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赶上汽车行业。在当代中国,由文化与经济融合而产生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发展的新天地,而且也已成为经济建设的新干线。近年,我国国内各省市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4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4%;2006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680亿元,占GDP总量的6.5%。

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将会起到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发展体现先进文化的文化产业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和谐。

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提出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占GDP的比重4%以上;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1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9%。时间不等人,机会不等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辉煌的前景。文化产业发展如果

跟不上,就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我们必须保持和增强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让人民群众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得到文化、艺术、精神上的享受。

(二)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努力使中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英语逐渐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Global Language)。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英语成为实现这种联系和交往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报奥运会的成功,早已形成的“英语热”如今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英语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一种文化进步,这不仅是因为它适应了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所蕴涵的现代文化意义在总体上体现了对时代精神的追赶。

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地区在旅游、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与英语在中原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有关。英语普及化趋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在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对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英语不是普及过头了,而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为了推动中原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公民的英语素质,以便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中原文化要走出国门,必须提高我省人民,特别是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英语水平。

目前,对中原文化来说,国际市场几乎还是个空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原文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着大好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河南省曾举办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非洲行、中原文化美国行、“梨园春”悉尼行和委内瑞拉行等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郑州歌舞剧院的歌舞剧《风中少林》和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签约在美国演出两年,预定收入800万美元,是一次“走出去”的成功尝试,目前在国内也是少有的。我们要加强与国际上知名演艺娱乐公司的合作,借助外力开拓中原文化的国际市场。只有市场扩大了,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使中原文化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 姚佐军

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盛雯雯(1991—),女,浙江嘉兴人,浙江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

摘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向生态化、融合化和集群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核心产业之一。然而,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理论落后于实践,影响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理论方面的指导。本文把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商品生产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它更强调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质。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不为相同的定义,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创造性内涵和经济学形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世界创意产业之父John Howkins(2001)指出,创意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该国或地区的战略型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集群优势是吸引外资和技术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快速,而资源日趋紧张,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减弱,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改变粗犷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等。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各地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区通过产业园区的培育,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该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集聚规律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徐清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理解。从狭义方面理解,文化创意产业大致与高端的文化产业等价。从广义方面理解,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思想产业、高端产业、核心产业、关键产业、观念产业等,它不仅包含了文化产业更高的领域,而且也可能包含具有高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丰富创新度的其他产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命名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名称上有所区别,比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新加坡的创意产业等,创意产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创新型产业,它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样化的。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也有一定的区别。总的来说,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型,主要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精神产品,以文化消费为主体;二是亚太型,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为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兼顾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以产业服务和文化消费为主体(见表1)。①

表1分别是英国、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实际上,可以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上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关解释。狭义上理解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电影、设计、音乐、建筑、广告、艺术、手工艺、古董市场、时尚设计、表演艺术、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和广播、出版和软件等”。广义上的“创意产业”概念自 21 世纪起不断扩充,加入了经济内涵、文化内涵,甚至是产权内涵。世界创意产业之父 Howkins(2001)认为,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组成了创意产业的主体。电影、电视、表演艺术、电子游戏、出版、研发、软件设计等行业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广义范畴上的理解,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指的是以文化因素为背景,以创造力为核心,以技术、创意、营销为手段,以知识产权的消费为特征的新兴产业。

二、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杭州的美誉。杭州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茶文化、丝绸文化、良渚文化等在杭州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杭州集聚了丰富的文化创意资源。从布局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西湖区、拱墅区、余杭区等区域,其中西湖区的文化特征最为显著。当前,杭州已逐步形成“两圈、两带、多点”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主要以“环西湖、环西溪、沿钱塘江、沿京杭运河”为主线,以“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重点。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国内其他城市早,发展十分迅速。早在2002年,美国Dl设计库成功入驻杭州,标志着杭州成为了全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先行者。近年来,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该产业主要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杭州在两年之内就培育并形成了6个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包括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唐尚433、西湖创意谷等,而且进一步规划和建设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湘湖文化创意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2个园区。2013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较为增速平稳的增长状态,较2012年增长了约18%,整个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359.51亿元,其增长速度较去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远远高出全市GDP增长速度(图1)。②

当前,杭州市已经逐渐形成了以现代传媒、教育培训、动漫游戏、信息服务、文化会展设计服务、艺术品、文化休闲旅游等八个行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从表2杭州市八大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来看,位于前三位的分别为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

三、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创意经济越来越为各国所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在提升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强大推动力日益为人们所预见。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以及政府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导向,引导杭州进一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杭州向建成全国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迈进。除此之外,杭州拥有别具一格的城市特征和文化特性,这使得杭州特别适合发展文化密集型产业、科技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来说,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杭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流传有许多历史故事传说,有最适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土壤。二是有宜人的环境。杭州从古至今都被人称作“人间天堂”,有着多且美的湖光山色,市内植被茂密,空气清新,适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三是有充足的创意人才。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浙江省有一半以上的高等院校都坐落于此,其中不乏许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高等院校,如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这些高等院校培育出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四是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杭州地处长三角地区, 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拥有广阔的消费腹地,因此有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需求和消费能力。

四、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效虽已凸显,但是仍存在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第一,文化创意园区之间各自相互独立,企业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集群互动体系。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群内部也缺少分工明确的专业化协作机制;第二,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融资遇到瓶颈,同时存在市场推销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质量需要提升。园区内各个企业整体的科研能力普遍比较弱,企业缺乏高技术型人才,劳动力素质较低。第四,缺乏良好的产业集群成长环境。外部缺少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各个企业一直以来都各自为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交易费用。同时,没有进一步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群,限制了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五、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在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资源。现阶段,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资源在数量上较为丰富,但是创意人才在质量上还不能完全与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现状相符。因此,要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着力提升创意人才的质量水平是关键。

2. 文化创意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打破融资瓶颈的约束。中小文化创意企业通常会遇到融资难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健全自身财务制度,坚守诚实守信的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要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使得中小企业资本的进一步放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放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最终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

3.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在整合资源、资金支持、税收激励、人才引进、政府采购、平台构建、规划引导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芳,赵瑞平. 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探究[J]. 经济论坛,2006,15:67-68.

[2]徐清泉. 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又一引擎[J]. 社会观察,2004,09:16-17.

[3]符正平.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0-26.

[4]蔡宁,吴结兵.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 中国工业经济,2002,07:45-50.

[5]金通.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与评价维度[J]. 社会科学战线,2011,10:242-244.

[6]张振鹏,马力.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讨[J]. 经济体制改革,2011,02:176-180.

[7]吴德进.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 中国工业经济,2004,07:14-20.

[8]黄天蔚.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9]江沛.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0]宋建伟.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演化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11]John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Penguin Books,2001.

[12]Allen J. Scott. 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J]. Urban Affairs Review, 2004, 39(4): 461-490.

注解:

①资料来源:《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介绍》、《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2008年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

②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③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课程国际化是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国外大学盛行并逐渐被国内注意到的一种教育趋势, 工科教育中添加国际视野环境、增强跨文化交际语境,是实现工科国际化的核心。文章厘清研究背景,梳理课程国际化定义,提出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策略建议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认为工科教育的课程国际化可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工科教育;国际化;课程内容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會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1]。由高等学校承担国际交流合作体现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互为认证,国际交流,机会平等,成就共享,在多边主义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国家战略需要,是衡量我国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标准,是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双一流课程需要。同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也提出,“深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全球就业能力”[2]。我国参与签署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 Accord)等一系列工程教育协定,代表着中国迈入世界高等工程教育一体化进程,是教育实现国际交流合作的体现。既然全球化和国际化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那么要想在大形势下显著提高教育质量,不但工程学科要大力参与,其他学科专业也需要提高意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育工程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学生全球就业能力”,可以带领学生出国亲身感受国际视野,参与国外课程学习或实际实践,但是所需经费庞大,并非易行之事。实现工科国际化不仅需要成绩的认可,例如文凭、学位、资格,还需要可信的过程,例如培训、实践、实习、设计。其核心要义正是回答“教什么,如何教,由谁教”这一问题。而在工科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添加国际视野环境、增强跨文化交际语境属于相对简便易行方法,并且可以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应在基础工科学科教育教学时添加国际化因素。

在基础工科学科设计时,应确保工科课程和项目活动包含全球视角,这是实现工科国际化的核心。国内大学无需强制要求教师有国外教育经历,只需设计出相应的国际化课程使学生真正受益,并保证人才培育的中华文化传承。课程国际化并非针对具体一门课程,而是一种理念,是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基础的,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去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的做法。

二、课程国际化定义

课程国际化是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国外大学盛行并逐渐被国内注意到的一种教育趋势, 21世纪,众多世界高等学校战略规划均有此内容,并结合不同国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共享资源。美日俄德等多国早在20 世纪中后期就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我国工科教育结合课程国际化是时代需要,必行之势。

张大良对课程国际化的定义是“研究型大学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从未来的战略高度, 基于所培养的人才在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为宗旨, 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 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3]。国外学者舒尔茨认为课程国际化是“将国际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在课程阅读和作业中使用国际资源、实施适合不同文化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的过程”[4]。国外学者邦德则认为,“根据课程国际化的程度和预期结果,应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即从简单地添加国际内容到为国际化重新设计基础课程”[5]。

三、方法建议

借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归纳,研究认为工科基础学科须添加有关国际知识、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概念元素。主要方法如下。

1.添加国际内容。此方法易于实施,不需要对工科课程内容或教学方法作根本性改变。例如,增加一篇国际化的阅读材料、一场客座教师的演讲或留一项以国际化或跨文化为重点的作业。使用国际上工科学科专业中最先进、最近期的进展情况报告或是科技论文为阅读材料,同时也为学生熟悉国际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作准备。

2.课程融合。此方法需要对工科专业课程设计进行准备和反思。例如,重新设计课程目标,重点培养跨文化知识,培育跨文化态度和改变跨文化行为。内容更加侧重课堂上讨论的不同观点的阅读材料和作业,内容增加国际视野方面的专题讨论,体现出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

3.为国际化重新设计基础课程。此方法难以实施,尤其是在某些工科和理科学科。工科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即便如此,必须提高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文化视角的转变,发展在不同文化和世界观之间转换的能力。工科的双语专业课和专业外语十分必要,同时要恰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防止出现思维极端化,以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维护国家利益。

四、注意问题

渗透到工科课程设计各个方面的国际化综合课程策略更符合国内当前实际,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设计的根本问题。

1.如何取得国际化成果。国际化成果指在工科课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国际视野,获得什么知识,得到什么专业技能。取得国际化的学习成果能向学生传达国际化学习的重要性,目的设计要清晰可辨。国际化学习成果应涉及学生学习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领域。课程提出的问题可以设计为具体而耐思索的形式,例如:讨论某国和某国的未来发展情况、衡量或比较某事件对某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在某工科专业领域分析某国家的国际化潮流。设定较为明确的目的,学生获得的成果就会清晰,学生会明白完成什么样的作业会得到何种知识、习得什么专业技能。

2.如何实现国际化内容。国际化内容指为了发展国际视野,工科学生需要接触什么类型的国际内容。实现的方法应包括课程阅读和学习材料,例如,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探索课程主题。教师需要整合所在工科领域的国际期刊文章,教会学生养成专业化阅读习惯。急需在工科专业实践中提及跨文化问题,“提升跨文化交际人员的个性化和交际技巧”[6],教学中使用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例子和案例研究,实现国际视野。国际内容在筛选时应该立足本国国情,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能激进引入不恰当内容。要以民族精华和国际背景知识的融合兼收为目的,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保持尊重的态度。

3.如何进行国际化的教学活动。国际化的教学活动指何种学习活动和任务将帮助工科学习者发展国际视野,并为之作好准备。实现的方法应使工科专业练习或研究任务具有国际或跨文化成分的内容。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和合作项目,设计将国际和国内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活动。要求学生分析来自国际报纸的媒体报道或工科专业国际期刊论文,整合跨文化学习活动,模拟或采访国际学生或在国外工作过的工科专业人士。活动指向应基于专业能力,同时考验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国际视野需要高层管理人士,中国学生要及时培养领导人气质。

4.如何考核国际化的评价方法。国际化的评价方法指工科学生通过完成哪些评估任务来证明其国际视野的成就。实现的方法应包含学生自我评估国际视野能力的发展。例如,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文化,并在学校辅助提供的机会下与其他文化交流。要求学生向真实或模拟的跨文化观众展示信息,以期展现国际视野能力。自省式自主评价有利于学生管理学习进程和调整学习状态;而对于大学教学管理而言,课程国际化的成效是一项重要评估指标,要制定真实可信的评价体系完成测评任务。

五、结语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建设“双一流”大学和课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教育战略目标,均要求实现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工科教育的国际化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国际交往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工科教育的课程国际化使学生能直接了解国外工科科技进展的前沿动态,树立世界眼光,提高我国高级工科人才进入国际管理层的比率,有助于增强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国力。

工科教育的课程国际化,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学生学习深造、工作就业。工科教育的课程国际化策略对工科学生的就业及职业未来发展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意识,确立知识创新、能力发展意识,以全面的视角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7.

[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R].2018.

[3]张大良,李联明.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2).

[4]Schuerholz-Lehr,C Caws,G Van Gyn,et al.Internationaliz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An emerging model for transforming faculty perspectives[J].Canadia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7(1).

[5]Bond,S..Engaging educators:Bringing the world into the classroom[M].Ottawa: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3:37.

[6]梁月倩.重視培养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交流合作人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5-03.

[责任编辑  杨    波]

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全球化背景环境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推行文化策略的一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由于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性导致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弱势国家存在很大的威胁,因此值得引起全球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化霸权 表现形式 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政治经济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格局,世界大文化背景也正在日益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是不对等的。由于这种不平等性的存在,使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文化霸权的现象,这应当是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理论、文化霸权理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

跨文化传播理论

当代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出现了许多关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其中对“跨文化传播”的解释、描述和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①。

被誉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之父”的美国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也没有对跨文化传播给出明确的定义。后来的一些传播学者给跨文化传播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所谓跨文化传播是社会信息的跨文化传递,或者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跨文化运行。②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理论是由葛兰西提出的,葛兰西“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与传统的政治领导权(political hegemony)相区别,统治阶级不是简单地“统治”一个社会,而是通过道德和知识的领导者积极引导这个社会,这就是“文化霸权”。换句话说,就是统治阶级将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观和信仰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暴力措施,而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接受来实现。③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等性的传播,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政治交往不平等,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是国际经济交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不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式,必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并受到国际政治的强烈制约。而国际政治、经济是不平等的,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透着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然导致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一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即引进文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本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区、民族)的影响的现象。④

这种国际交往中的不对称现象,在政治、经济领域早已存在,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却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不但更加突出,而且更加复杂。

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

本文就以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为例来证明其复杂性。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象来看,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强势,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化和语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电视节目占世界总生产和制作量的75%,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节目在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⑤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出或者传播,更主要的是传播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电影为例,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另外加上好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好莱坞电影和其他国家的电影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以及各种传媒手段纷纷进入中國,于是,中国电影也开始模仿好莱坞,借用商业娱乐元素争取票房利益。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近几年的《英雄》、《卧虎藏龙》等,这些影片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一种国际意识,在制作水平和工艺水平上力图最大限度地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也都试图与国际接轨,许多影片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有意识地采取了东西方交叉的故事题材或者东方化的奇观策略,甚至在《红色恋人》中还采用了英文的对白处理。⑥

文化和语言。1.文化方面。以广告文化为例,《NIKE恐惧斗室篇》的广告事件是关于跨国公司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文化霸权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则广告中,有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夸张失实》、第二个单元《诱惑》、第三个单元《自鸣得意》。⑦在这三个单元中,象征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三个中国元素即老者代表的功夫、飞天、龙,分别被代表西方形象的詹姆斯一一打败,这种情节和内容的安排正是美国一贯肆无忌惮彰显其霸权文化的体现。2.语言方面。近几年国内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高等院校必须通过英语四、六级才能毕业;许多学生争相考托福、雅思出国留学;一些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与一定的外语水平联系起来。今天中国拥有3亿学习英语的人,几乎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的7到10年内还可能翻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认为母语不用学也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权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其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观念,宣扬其价值观,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以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赋予自己在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念转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

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在传播全球重大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时刻彰显着文化霸权。其主要表现有:

1.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非西方媒体采取排斥、怀疑、贬损、敌视的态度,甚至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舆论称为“谎言”⑧。一些西方媒体由于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受市场利润的驱动,经常对客观事实进行肆意歪曲、扭曲的报道。例如,对中国“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此事件分明是一场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民族团结、蓄意破坏国家统一的暴乱,而西方媒体却称这是藏族地区人民争取自由的合法运动。并在一些新闻画面中将进藏进行支援救助的医疗车队剪辑、拼贴成镇压当地人民的武装军队,而且将一些医护人员的救助行为解说成军队对藏族人民的残暴镇压,完全是颠倒黑白、扭曲事实。这一事件说明,一些西方媒体的所谓“公正”、“客观”是颇令人质疑的。

2.根据意识形态偏见,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传递时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一些媒体面对街道两侧的红色海洋视而不见,也没有对此作出任何报道,反而抓住个别反动旗帜进行大肆渲染和极力夸张报道,并声称这股势力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强大障碍。殊不知,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的体现,是十几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可见,西方的新闻自由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服务目标的。

3.不顾客观事实,主观随意编造。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形容为“专制”、“愚昧”、“落后”,把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中国描绘得哀鸿遍野、问题成堆。一些西方公众到了中国,特别是奥运会期间来中国的西方民众,看到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真实情况后,都会为之“震动”和“吃惊”,这说明他们平时接收的信息并不真实。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我们都知道信息一般都是从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比如在海湾战争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消息基本上都是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的二手信息。不过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情况有所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一些重大事件上逐渐掌握了媒介话语权,在第一时间能够对重大事件作出报道。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中国著名记者水均益和闾丘露薇深入伊拉克前线,把第一手信息传递回来,让全国人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伊拉克战况。另外,在“5·12”地震发生后,新华社在第一时间把地震的消息发布给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为主流媒体赢得了话语权,而且在后来的报道中赢得了国际好评。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的危害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虽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像战争或经济侵略那么直接和现实,但是文化霸权累积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传播主权和文化传播资源构成了威胁;给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文化压力;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容易引起价值体系的混乱;还有可能使弱势文化被同化,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最后很容易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危机。⑨

结语

总之,在传播全球化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霸权现象。发展中国家面对文化霸权现象也不是一味地不加处理地消极接受,无所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强身健体”,通过提高自身整体实力树立和提高自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在经济上,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文化上,强化文化主权意识,制定相应的文化策略,对外来文化进行适当的防御,保护文化主权和文化资源;在对外策略上,设法加大本国文化输出能力,提高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把握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弗朗索瓦·密特朗曾说过:“推广一种唯一的文化模式将是灾难性的。这是连集权主义制度都未能实现的事情,难道金钱原则和技术同盟就可以做到吗?”⑩所以我们坚信,只要发展中国家有所作为,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特点的文化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

注 释:

①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美]著,闵惠泉、王偉、徐培喜译:《跨文化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②④⑩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9页,第355页,第348页。

③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页。

⑤匡长福:《如何看待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环球视野》,2009(6)。

⑥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⑦米珏:《跨国公司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代经济》,2009(125)。

⑧张晓:《从西方媒体透视文化霸权》,《光明日报》,2001-05-11。

⑨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编校:赵 亮

文化全球化评析论文范文第6篇

西方文化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无障碍的传播, 其迅猛的发展速度, 无非基于以下三点:1) 西方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相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垄断性优势, 促成了它们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同时, 文化产业化程度很高, 这便于文化全球传播的系统操作;2) 西方文化以“契约精神”作为伦理价值基础, 满足了现代公民对于“民主、自由、平等”的原生性需求, 利于法治的建立, 吻合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3) 西方文化思想始终非常注意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别和阶级对抗, 直指人欲需求, 比如物质满足、自我个性满足等等, 具有“普世性”特征。

由此而论,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之一, 要想真正完成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继续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造, 必须把其中非科学、非道德、非民主, 非法治的因素去掉, 建立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体系;二是完善文化传播的国际化。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零散的, 非持续的, 主要靠依附于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非文化交流活动偶然地传播, 正因为这种传播在时空上非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不完整性, 也造成了很多文化的误读和隔阂, 因此, 中国文化要想在世界范围内“验明正身”, 拥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必须建立起文化传播的路径, 主动地系统地推广文化, 与其他产业联动, 在世界范围内打造统一的“中国形象”。

为此,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一、文化内容的民族特色, 国际化的表达形式

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所受到的阻碍, 除了因为文化本身和语言的差异性所造成的理解困难, 以及政治观念、历史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惯的各国差异造成的接受偏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包装和传播形式过于地域化,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更多的是指文化内容本身, 而并不排斥形成有利于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理解文化的共同形式。例如, 中国、印度和欧美之间的音乐风格迥异, 但是它们通过同一个模式的选秀节目 (中国的“中国梦之声”, 印度的“srgmp”, 英国的“英国达人”, 美国的“美国偶像”) 展示之后, 由于相同的宣传策划、比赛流程和电视节目制作的风格, 使电视受众产生了欣赏习惯上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从而能够以轻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而且还由于节目形式上的统一, 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到不同音乐风格背后共通的人文诉求——对爱情的渴望, 对故乡的思念, 对时尚的追逐, 个性的张扬.......。另外, 我们也要积极地将一些符合别国审美口味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推广, 比如, 浩浩一部《西游记》, 它所包含的魔幻色彩, 它所表达的个人英雄主义与对权威的藐视, 以及对于生命过程历险式的解读, 使它成为好莱坞追逐的拍摄题材;而在日本、印度和东南亚一些拥有佛教传统的国家里, 书中所表达的佛教思想, 佛神魔之间的正邪较量, 又使它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传说。用世界的声音, 讲述中国的故事, 这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必经之路。

二、语言的传播带动文化的传播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和中国在这些领域产生合作交流的国家越来越多, 全球学习汉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这是语言工具性的体现;与此同时, 语言作为文化思想表达最主流的方式, 又具有文化性, 但是语言文化性的发挥, 通常以工具性为前提, 也就是说, 人们往往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加以掌握和学习, 而后才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它所代表的文化。尤其在当今全球以英语作为世界语言, 以西方文化作为主流思想的格局下, 中国很难找到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 广泛地引起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因此, 中国应该很好地利用职业性需求所引发的全球“汉语热”, 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或者将语言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播融合在一起, 在这一点上,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开设孔子学院, 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它表达了传播文化的主动姿态, 开创了在国外本土兴办文化产业的先河, 找到了一种可持续的文化传播的路径, 更为重要的是, 它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体现了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孔子学院设立的初衷是向世界传播儒家文化, 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文化资源, 进而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 挖掘其内在的现代意义。但是, 如果孔子学院的教学一开始就把中国人尚难理解的儒家经典著作摆在外国学习者的面前, 必然会造成不知所云的结果, 甚至引起强烈的文化冲突。因此, 孔子学院以语言教学为手段, 因为语言不具备阶级性, 可以消除学习者天然的文化心理隔阂;其次, 为了让国外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和掌握标准化的语言, 课程设计者会引入最普遍的现代社会生活内容, 采用最现代的汉语表达方式来解读儒家文化, 这本身就是对儒家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组成部分;再次, 在英语霸权的威胁下, 世界各国掀起了保护本民族语言的浪潮, 他们将保护和传播本国语言文化看作是国家文化安全和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孔子学院的汉语言传播, 正好顺应了这股潮流, 以攻为守, 用传播语言来发挥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功能。

三、利用互联网实现跨文化传播

互联网作为继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媒体技术的代表, 其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在文化传播中, 尤其是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相当的优势。优势之一是互联网的无界性, 可以部分避免各国文化审查机构的障碍。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由于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别, 以及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播要进行文化和非文化标准的审查, 这是一个文化过滤的过程, 得以传播的文化内容不够完整, 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误读, 多源于此。而互联网的传输技术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一个最终端的控制点, 屏蔽和封锁只能是局部的, 因此, 真正可以做到信息共享, 自由传递。优势之二是互联网跨文化传播的低成本,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组织专门的机构, 进行文化产品内容的编撰、翻译、宣传、审查, 产品物质载体的生产、发行、运输、出售, 成本高昂。而在互联网环境下, 文化传播可以无特定组织形式、物质载体和容量限制, 低成本或零成本地运作。优势的依据之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互联网的平等性和互动性, 在网络世界里, 文化传播不再是官方的专利, 民间的任何个人或合法机构都可以成为平等的文化享用者、生产者和传播者, 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真正实现文化层面上的官民同乐, 雅俗共赏, 这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制度前提。另外, 在互联网环境里, 信息传播是双向的, 即时的, 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同时对于一个公众话题和文化现象展开讨论, 最后产生在文化品质上更具实证性和公共理性的主流观点, 这个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跨文化传播的本性要求, 即多元文化自身的改造和彼此的碰撞、激发、融合。

中国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拒不完全统计, 中国网民数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 这对于中国文化的网络民间传播是一个有力的条件, 能迅速增加互联网世界里用汉语表达的信息流量, 利用多媒体的形式, 多层次多角度地向世界介绍中国, 以达成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文化最准确和最深刻的理解, 加强中国文化力量的影响力, 同时也能有效推动中国文化的数字化进程。但有一点不可忽略, 互联网世界良莠混杂, 在中西方文化的交相辉映中, 要探索有效的文化导向的方法, 引导网民加强文化品质的鉴赏能力。

四、加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自觉

在现时的全球多元文化为本国争夺话语权的背景下,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应该加强文化自觉意识什么是“文化自觉”, 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讲就是:“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人与共, 天下大同”。其过程包含三个层次:文化认同, 文化反思和文化超越。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基本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肯定, 是发展文化的根基, 有利于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的形成, 才能在与他文化的对话中建立平等、双向的态势,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城市建筑的“西化”表现出极大的文化遗憾就是一个很好地反例;但是, 文化认同绝不是“孤芳自赏”, 文化保存发展的源泉来自于文化反思, 其实现渠道有两种:一是通过民族文化与当代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去观察思考;二是通过与它文化的比较发现本文化的优劣。在当前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形成矛盾, 全球一体化进程日新月异的情形下, 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等元素和道家的“崇尚自然”越来越被世界其他文化所接受和借鉴, 成为建立“和谐世界”的文化依据;文化反思的目的是文化超越, 即文化的创新和进化,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拓展而有所创新, “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 只有不断创造, 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 “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 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 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跨文化传播和文化的改造是两个并行不悖且互相激励的过程, 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为世界性的文化形成加上中国色彩, 从而建立本国的全球话语权, 同时, 跨文化传播又能为中国文化建立起更宽广的世界文化参照体系, 促进文化内容的自我改造, 调整文化核心价值的国际表达方式, 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如成中英所述, 中国文化必须在自己的主体性上进行自我提升与丰富, 也必须在自己的主体性上对世界文化奉献与参与, 时间的向度就是现代化, 空间的向度就是国际化。中国文化在全球传播背景下的突围也正是在这里找到了现实的路径。

摘要:201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提出了“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的口号, 这预示着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新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正在形成, 每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兴盛和国际传播, 成为这个过程的动力和目的之一。本文就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提出了几个角度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美]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新华出版社, 2002.

[2] 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 2005年, 第308~309页.

上一篇:律师事务所收益论文范文下一篇:石题记书法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