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 大学化学 教育改革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06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工作正不断深入,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也慢慢地被人们倡导起来,逐渐成为当今我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从进入我国现代高等院校化学教育工作之中,便逐步地使我国高校的化学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高校的化学教学工作在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上带了来前所未有的革新,有效地突破了多年来我国高校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瓶颈,为高校的绿色化学教育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本人认为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应该以绿色化学教育为基石,绿色化学教育也是全面推进深化教育改革的有力之举,更是化学教育事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创新之路。

一、新时代高校化学教育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绿色环保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也将是我国高校在迈向新时代教育变革下的前进方向,绿色化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将使得大学化学教育改革有了更加宽广的前景,使得化学教育与时代发展潮流得到更为紧密的联系。

与初高中化学教学阶段相比,大学化学教育无论是在内容或者方法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在大学中化学教育内容方面显得更加系统、专业以及广泛。在化学教育课程内容方面,则更为迫切的需要绿色化学教育这一理念加入其中,完善大学化学教育内容体系,加强化学实验活动方面的绿色化学教育的践行,以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推动其发展,确保大学化学教育始终处于时代进步的前沿行列。随着,环境污染等矛盾的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科学发展热点,以及世界所关注的焦点[1]。中国各大高校随着不断推进绿色化学教育,将推动大学的化学教育与世界科技发展热点的融合,紧密联系世界化学领域的同时,不断推动化学教育体系理念的革新,促使各大高校不停朝着建设引领世界化学教育的高校发展,并致力于推动世界化学教育行业的革新。

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措施

通过在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体系中推进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普及,积极推动绿色化学教学,使得大学化学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在大学化学教育中坚持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

在大学化学教育的现阶段,绿色化学教育应该作为大学化学教育的基本化学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师生必须严格坚持绿色化学理念的主导地位,促使学生不断接纳绿色化学所带了的新思想、新改变,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师在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同时,需要注意素质教育与其的有机结合,通过渗透等方式不断加强在化学教育基础理念上的革新[2]。例如: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活动的时候,在实验室中讲解并操作有毒气体的理化性质,要使学生明确的认识到这些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以督促并确保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有毒气体物质的实验制取过程中,确保其可以利用绿色化学的技术对其属性状态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以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造成的不必要的影响[3]。

(二)构建绿色化学教育体系,强化绿色化学的教学意识

绿色化学理念的引入,意味着的是对传统的大学化学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展开的一次全面的革新,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化学教育将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需要构建全面的绿色化学课程内容以及教育体系以满足未来化学教育学课的发展需求,推进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注意传统化学基础知识与绿色化学相结合。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需要遵循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以普及、帮助学生接纳绿色化学理念为化学教材编写原则,全面促进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想要对大学化学教育中贯彻绿色化学教育的理念,需要转变师生传统化学的教育学习思维,通过逐步的学习绿色化学概念,以达到绿色化学教育的目的。需要践行好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因为绿色化学是大学化学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纽带,以绿色化学为导向,引导学生立足绿色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去研究探索化学知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绿色化学产业。这不仅仅是大学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道路,更是未来世界化学科研的未来之路[4]。

三、结束语

在大学化学教育的革新浪潮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这不仅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为了优化大学化学教育结构,为学生提供国际领先的教学材料,教授领先的化学理念与知识,是为培养人才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总的来说,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使得各大高校的化学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了师生的绿色化学意识,通过调整优化化学教学理念,以促进大学化学教育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先炯.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

[2]符会芳.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技风,2016(21):47-47.

[3]李皓瑜.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105-105.

[4]王颖.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化工管理,2017(34):27-28.

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这样起点的班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呢?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任何方法都是坏的, 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任何方法都是好的。”[1]因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的主体”[2], 教育是一种“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3]。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潜能, 基本达到普通班的教学要求, 还是可能的。因此, 笔者决定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上做文章。

1 激发主体的情商潜能

从心理学基础看[4], 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由智力因素 (认知系统) 与非智力因素 (情意系统) 构成的。而学业的成功, 智商占20%, 情商占80%。因此, 要完成与普通班基本相同的教学任务, 首先就必须重视占80%的情意因素的作用, 即“必须注重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尽可能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 激发强劲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以其自身发展的主动意识参与全过程”,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该班多数同学的中学化学基础水平较低, 且个体之间高低悬殊, 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大, 显而易见;但大家都参加了一段社会实践, 经历了生活的艰辛, 更能为长远目标艰苦奋斗, 主体自觉性比普通班的强, 又是他们的长处。因此, 笔者首先注意激发大家的情商。

1.1 认清客体对象的基本特征

大学化学内容是学生需要认识的客体对象。与中学阶段相比, 大学化学在知识容量上有了数倍的扩张, 在知识深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教材处理方式上, 中学可以逐段逐句讲解, 大学只能按知识要点讲, 有的内容还需自己看;在内容要求上, 有的不仅要理解而且要会用, 有的可以只略知一二。需要把握大学化学学习的这些特征, 调整中学阶段形成的思维方式与学习策略。

1.2 明确主体地位, 激发情商潜能

其一, 引导认识:要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老师教好固然重要, 但外因还须“通过学生身心的内部因素起作用”, 归根到底, 自己才是认知化学世界的主体, 应该紧紧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其二, 引导认识:降分录取的机遇来之不易, 要改变贫穷境况, 就必须提高自己;只有学好专业技术,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目标既定, 迈入学校, 已无退路, 只能向前。其三, 引导认识:基础低压力大的处境确实艰难, 但只要下定决心, 背水一战, 加倍努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是能够达到的。

通过引导教育, 同学们认清了面临的形势、任务与责任, 下了死决心, 激发了高昂的斗志, 形成了强劲的学习动力。

2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认识论之能动的反应论认为[5], 认识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建构而非直观反应, 这个过程用三维图式来表示就是“自在客体-主体-观念客体”的作用模式, 即自在客体经由主体的能动建构而成为人脑观念把握的客体。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主环节, 为了使作为自在客体的化学规律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大脑中的观念客体, 笔者着力促进认识主体对于观念客体实施“能动建构”。

2.1 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建构是“以自己内化了的概念结构、思维模式来把握世界的, 总是把世界纳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系统之中”[5]。显然, 新的概念与业已内化了的概念联系愈紧密, 主体建构观念客体的能动性就愈强, 建构效率就愈高。因此, 笔者尝试了: (1) 衍生建构。如在复习中学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概念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对单位溶液体积 (L) 换成单位溶剂质量 (kg) 就得到质量摩尔浓度 (mol·kg-1) , 即只改变原中学概念的一个侧面, 就实现了在原有概念上的衍生建构。 (2) 类比迁移建构。如从海平面高程为零基准定海拔高程正负值, 冰-水体系温度为零基准定摄氏温度正负值等已经习惯的思维模式出发, 引导学生类比迁移, 认知以标准氢电极电位为零基准定标准电极电位正负值, 实现在已经内化了的定性思维模式上的能动建构。 (3) 逻辑推算建构。如在学了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并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后, 让学生自己计算分别向 (1) 纯水, (2) HAc-NaAc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强碱引起的pH变化, 进而判断出 (1) 无, (2) 有缓冲作用, 从而实现在已经内化了的定量思维模式上的能动建构。

2.2 强化视觉感知, 促进能动建构

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观把学习视为S (stimulation, 刺激) -O (opinion, 评判) -R (reaction, 反应) 式能动信息加工过程[6]。笔者尽量强化这一进程的能动性。如在渗透内容教学中, 通过扩散前两侧液面等高而扩散后糖水侧液面高于纯水侧液面的直观现象 (感性刺激S) , 引导学生进行半透膜两侧水分子扩散速率的差异分析 (理性评判O) , 至导出宏观上水分子由纯水侧向溶液侧扩散, 进而导出水分子还应由低渗液侧向高渗液侧扩散 (建构/反应R) 的认识。在四大平衡教学中, 注意运用颜色变化、沉淀出没等演示实验;在原子分子结构教学中, 展示几何模型;在滴定分析教学中, 采用挂图和显示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演示实验;尽力促进能动认知建构。

2.3 在建构-运用-建构往复中深化建构

如在电化学一章中, Nernst方程是重点, 在初步建构其基本方程并做了一次书面练习之后, 再在课堂上给出若干典型习题, 让大家当堂演算, 并请若干代表上黑板演算, 再引导大家当场修正答案, 在反复运用中对初步建构的观念客体进行补充校正, 在往复循环认知中深化建构。

3 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无论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时证学习范式还是布鲁姆的探索发现学习范式, 都旨在现实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实践既是认识的来源, 又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实验, 让学生直接面对更生动更丰富的化学世界, 操作、观察、分析、评判, 是让学生探索学习, 实现自主建构的最好途径。实验内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的程序设计安排。

3.1 对于简单实验

一是循着操作-现象-解释 (结论) 即感性-理性途径实现归纳式建构, 如, 向因加入酚酞而显红色的稀氨水中加入固体氯化銨, 观察红色的深/浅变化, 并用平衡原理解释;二是循着推算-操作-现象验证即理性-感性-理性途径实现演绎式建构, 如, 设置两种级别浓度的阴阳离子溶液, 让学生自己计算其等体积混和后的离子积并根据容度积规则判断是否会出现沉淀;再作取液混和操作, 观察沉淀有无, 从而做出结论。

3.2 对于综合实验

让学生做实验看现象再自找理论依据做出解释结论即通过对感知现象与理性概念进行编码—整合的逻辑思维过程, 实现更深层次的自主建构。

3.3 定量测定实验

设计若干典型实验, 按操作-现象与数据-计算-结果方式进行自主建构, 不仅掌握一般原理与方法, 而且解决相关一类物质的实际测定问题, 实现认识由定性到定量层次由被动验证到能动应用层次的飞跃。

4 在课外学习中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课外自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 说明培养自学能力甚至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为了培养自学能力与提高自学效率, 笔者也注意在课外自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4.1 校内自学指导

笔者的作法是: (1) 给学生提出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阶段小结、课终复习的要求, 指导学生适当安排课外时间, 学会写总结提纲。 (2) 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书面作业。 (3) 训练学生运用演绎、归纳两种基本逻辑范式对知识进行编码-整合, 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如批阅作业时, 在问题旁边, 不直写正确答案, 而是给出提示, 要求自己更正;回答学生的疑问时, 也不简答“是”或“否”, 而是依次反问几个为什么, 让学生逐步展开自己的逻辑思路, 达到最终的结论。

4.2 假期自学指导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主体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该课的无机与分析内容教学分排在一年一、二期, 中间隔着一个寒假。无机部分教完后, 举行了段考, 29人中有24人通过;未过的5人中, 有4人在40~60分之间, 另1人 (特招生) 则完全不能解题。根据这些个性差异, 将学生分为三组, 前24人为第1组, 要求寒假根据自身情况,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复习巩固;中4人为第2组, 提出复习内容要点, 安排具体学习任务, 要求寒假自学完成;后1人为第3组, 拟作重点辅导, 该生则自动要求寒假留校补习。笔者安排先补直接相关的中学基础, 后补无机内容。补习中, 每章都由老师提示学习要点, 学生自己看书、作习题, 老师再检查与答疑。寒假中, 3个组的同学均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各自的学习任务。第二期开学初对段考未过之5人再作无机内容考核, 终于全部通过。在夯实无机基础之后再来讲分析化学, 从那几张曾经紧绷了半年的脸上, 笔者终于看到了自信的笑容。

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同学们在本课程学习中始终精神饱满, 刻苦勤奋, 在课内外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行为均与老师的指导要求非常协调。通过课程教学, 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理论素养与动手能力显著提高, 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实验操作考核全部通过, 其中优良 (操作规范且比较熟练) 以上24人, 占83%。从题库抽题进行课终笔试, 最低63, 最高94, 其中入学化学摸底仅得11分的那位劳模特招生, 亦获得86分的好成绩。全班人平74.5分, 比对照的平行普通班还高1.3分。至此, 有关领导为该班的基础化学拦路虎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笔者在该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教学方略实现了预期目标。

摘要:在大学一年级试点班的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中, 在激发主体情商的基础上, 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课外自学中进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满意效果, 解决了可能影响该班培养进程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基础化学,化学教学,学生主体,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张天宝, 姜秀梅.试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及其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 2007, 6:20~22.

[2] 武思敏.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 2000, 5:50~54.

[3] 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0, 8:13~18.

[4] 潘景峰.主动发展教育[J].教育研究, 2000, 1:27~32.

[5] 陈佑清.略谈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J].教育研究, 2000, 5:60~68.

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该文介绍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通过比较选择了微瑞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线上教学模式选择腾讯会议直播。实验成绩的构成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预习报告、提问题与回答问题、操作技术及实验报告。课堂讲解增加了翻转课堂的环节。指出了线上教学的4个注意事项,包括预做实验、问题引导教学、不拘泥于课表、数据记录表的截屏。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线上教学  微瑞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翻转课堂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笔者学校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为58学时,包括1次绪论课和12个实验项目。该学期在不减少学时的前提下,基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了该门课程的线上教学,并且每个实验项目都做了虚拟仿真实验,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1]。

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选择

开展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组通过各方面比较,从几个备选平台中最终确定了微瑞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的6项优势如下:第一,微瑞平台提供了足够多的分析化学实验项目。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线下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一共有12个实验项目,而微瑞平台可供选择的分析化学实验项目达到了19个,具体实验项目名称见表1。第二,实验项目匹配程度较高。课程组最终确定的12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均为线下正在开设或者曾经开设过的实验项目。第三,虚拟仿真程度高。虚拟仿真实验的各项操作,例如称量、移液、定容、滴定等操作的设计与线下实际操作基本一致。第四,使用方便。无需下载安装软件,只要在浏览器输入网址,登录微瑞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录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行实验。第五,项目内容完整。每个实验项目均提供完整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和思考题。第六,细节设计较好。例如,学生做实验时,有提示和考核两种模式,若采用提示模式,分数会从100分开始不断减少;而采用考核模式,分数就会保持在100分。另外每个实验都有倒计时,超时分数会降为0分。

2  线上教学模式的选择

为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最终课程组确定了以直播为主,学生线下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教师在腾讯会议室进行线上直播授课。教师采用屏幕共享方式讲解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同学们依次通过屏幕共享方式直播自己做实验的过程。师生通过语音和文字聊天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外时间,推荐学生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自主学习相关实验内容。

3  分析化学实验成绩的构成

分析化学实验成绩构成如下:预习报告占10%,学生提问题与回答问题占10%,操作技术占40%,实验报告占40%。

3.1 预习报告

学生的预习报告要求手写,上课的前一天学生将预习报告的图片上传至学习通[2],教师在线批阅。预习报告按10分制评分,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并且不缺项目。建议学生先将讲义里的实验原理看明白,然后再择其要点书写在报告纸上。建议学生书写实验步骤时,最好以流程图或者框图的形式呈现,尽量避免照抄讲义。数据记录表的设计是预习报告的重中之重,要求表格项目必须齐全,符号和单位要规范。预习报告的具体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3.2 提问题与回答问题

提问题与回答问题一共是10分,提问题占6分,问题提得好加1分,每回答一個老师上课提出的问题得1分。

线下教学时,教师一般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该学期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上课之前提出一个实验相关的问题,然后在微信群接龙发布,且不能与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重复。因为该学期分析化学实验课安排在周一上午,所以教师一般会在周六于微信群发出接龙提问题的指令,几乎每次同学们都快速接龙,明显已经预习完毕,并且已将问题准备好了,就等老师发出接龙指令。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发现同学们提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20名同学每人一个问题几乎涵盖了实验的方方面面,而且有些问题提得特别好,是老师也没有想到的,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是非常好的促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边讲边提问,其中部分问题就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通过语音回答,或者在聊天区里文字回复。

3.3 操作技术

当课堂讲解和讨论完毕后,学生差不多同时开始做虚拟仿真实验。教师随机连线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腾讯会议的屏幕共享功能来直播自己的虚拟仿真实验操作,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的即时分数和剩余时间,然后给出学生操作技术的分数。

学生正式做实验时,应该选择考核模式,初始分数为100分,此时既没有语音提示也没有文字提示,学生尽量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若误操作,则不会执行,也不扣分,但若总是误操作则会耽误很多时间,一旦倒计时结束,分数会从100直接降为0。当然也有学生遇到操作实在进行不下去时,会更换为提示模式,但是在提示模式下,分数会一直下降。所以当学生屏幕共享时,教师需要关注一下学生的即时分数,若为100分,说明学生没有切换过提示模式,再关注一下剩余时间,就能了解学生开始虚拟仿真实验操作的时间。此外,教师还可提1~2个与实验操作有关的问题,请学生来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予以点评,让所有学生都听到,巩固线下实验操作技术。

3.4 实验报告

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手写,课后学生将实验报告的图片上传至学习通,教师在线批阅。为了加强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教师事先将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告知学生[3]。优秀的实验报告,会在微信群里展示。

4  翻转课堂的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该学期的分析化学实验线上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翻转课堂[4]。从第三个实验项目开始,每次讲解都由2位学生志愿者来完成,一位学生负责实验原理的讲解,另一位学生负责实验步骤的介绍[5]。通过几次实践,学生的讲解越来越有条理,而且将其他同学课前在微信群提出的问题恰当地嵌入课件里,并请提问者来回答,互动效果非常好。有2位学生讲了一次之后意犹未尽,后来每次实验征集志愿者时他俩都积极报名,最后这两位同学每人讲了3次。当讲到第三次的时候,两位同学已经相当熟练了,不仅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还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节奏。还有一位同学准备开讲时,资料查找范围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扩展到了期刊文献,颇有钻研精神,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注意事项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必须针对线上教学的特殊情况,在教学的各项环节予以注意。

5.1 预做实验

在该课程的线下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对实验项目非常熟悉,所以一般不要求老教师预做实验,也不要求学生预做实验。但是该学期线上教学涉及到的每一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所以不仅师生都要预做实验,而且是每一个实验都必须预做。教师至少要提前两周完成预做实验,确保实验可以顺利完成,然后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预做实验。在直播课堂上,师生还要交流此次虚拟仿真实验操作的要点和难点,帮助所有同学顺利完成虚拟仿真实验。

5.2 问题引导教学

线上实验教学讲解时,因为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的反应,所以不适合大段地进行讲述,而应该把知识点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问题可以很具体、很简单,尽量激发绝大多数学生抢答的欲望。如果学生通过聊天区来抢答问题,经常会有好几个同学的答案几乎同时出现,这时可以给率先回答正确的2~3名同学都加分,从而鼓励更多的同学积极思考,参与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5.3 既有课表又不拘泥于课表

在课表规定的时间,师生一起出现在直播课堂上,除了讲解和讨论,剩余时间留给学生做虚拟仿真实验。但是学生也可以在课前预做实验,或者在课后补做实验,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灵活性。教师通常会提前一周布置下次实验项目,并要求学生一定要提前预做实验。通过预做实验,学生熟悉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然后在正式的实验课上就能顺利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优先选择正式实验的数据,但若对正式实验的数据不满意,也可以选择提交预做实验或补做实验的数据。

5.4 数据记录表的截屏

在虚拟仿真实验过程中,称量、滴定等原始数据需正确填入弹出的数据记录表,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将数据记录表截屏,并且与实验报告一起提交。教师在批阅学生实验报告时,参考截屏的原始数据,来评定实验报告的成绩。

6  结语

未来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当然还是应该以线下教学为主,但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协作教学,应该是一个趋势。例如,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含量这一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会用到重铬酸钾做基准物质来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这也是理论课教材上的首选试剂。但考虑到重铬酸钾中的铬为六价铬,毒性很大,所以线下实验中剩余的重铬酸钾是不可以直接排入环境的,需倒入废液桶回收。实际在线下实验时,我们会用碘酸钾来替代重铬酸钾。因此同一个实验项目,若分别采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和线下实验来完成,肯定能让学生对于该实验项目有更为全面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实际上还有很多效果非常不错分析化学实验项目,就是因为使用了有毒有害试剂或者试剂的价格较为昂贵,而被其他实验项目替换了。其实这些实验项目非常适合设计成虚拟仿真实验,然后重新回到教学大纲之中。若有和线下实验基本一样的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建议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来熟悉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现象。

实验课的线下教学通常要花一个学时左右来讲解,然后学生才开始做实验。这就导致有些实验做到很晚,甚至耽误了后面的教学安排。另外,有些同学想多做一组实验,时间上也来不及。其实只要师生共同商定一个合适的时间,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讲解以及问题的讨论完全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来实现,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充足的时间在实验室完成实验。

线下实验的第一次实验报告一般是第二次上课时交,等老师批阅完再返给学生时,已经是第三次实验了,这就导致实验报告批改的时效性比较差。而采用线上提交实验报告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晨英,陈华林.新冠疫情下本科基础化学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思考[J].大连民族大學学报,2020,22(3):285-288.

[2] 周利斌,朱桥,汤锋,等.基于学习通提升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9):204-205.

[3] 曹尔新.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资讯,2019,17(33):153-155.

[4] 王坤,廖爽,邓前军.《分析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13):138-139.

[5] 郭永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20,48(6):186-188.

[6] 张泽志,王峰,韩春亮.虚拟仿真实验在化学化工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8(4):68-71.

[7] 王立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2):231-232.

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研究新一轮高考模式下如何提升高三化学当堂限时训练的有效性问题,通过对限时训练设置的背景、现状、编制和使用的全面论述,阐述了对高三化学课堂限时训练优化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高三化学;限时训练;设计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听不如看,看不如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学实效的内涵及衡量标准也由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倾向的实效观逐渐向“生命课堂”的实效观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学科,尤其在高三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限时训练”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对限时训练的界定

在学术界对于“限时训练”并没有一个明确正规的定义,笔者凭借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做了如下的界定:

限时训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感知并系统掌握本堂课知识的前提下,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最佳时间为整堂课的1/3),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练习,通过强化训练来促成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结构。

限时训练作为课堂练习之一,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课堂练习,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限时训练有很严格的时间限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解题的紧迫感,这种训练模式对于即将走上高考战场的高三学生而言,无疑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解题速度,从而使他们更从容地迈入高考考场。

二、课堂限时训练的实施现状

在全国,江苏省洋思中学最先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思想也成为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流派,而“当堂练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套理念下,洋思中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成绩。

课堂限时训练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限时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所设计的题目,不仅可以当堂检测学习的效果,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随着不断推广,限时训练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实施,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发现,虽然都在强调限时训练的编制及其重要性,但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题目选择针对性不够、题目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性、题型选择太单调、限时训练与讲评无法统一等。

三、优化设计高三化学课堂限时训练的思考

1.把握考纲,研究高考

限时训练作为高三课堂当堂检测的依据,限时训练的针对性必须强,能够体现本堂课的内容特点。而有些教师在编制练习的时候,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没有从学科特点、所授内容的重难点、学情等因素出发,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练习质量不高,甚至漏洞百出,这样就失去了限时训练的意义。所以,在限时训练的编制上要紧紧围绕高考,提升限时训练习题设置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考点,对重点知识要深入研究、解读,同时对比历年的《考试说明》,寻找变化点。同时,要对照近几年的高考题,分析考试特点、寻找考试热点以及在课本中的落脚点。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习题,更有针对性。

结合试题的分析,限时训练(实验题)出题方向可以定为:

①化学仪器的识别:常见仪器的正确书写;

②操作方法的掌握: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晶体的洗涤等;

③装置功能的理解:取之常规实验,却又进一步提高;

④反应条件的选择:从反应原理出发。

2.系统安排,把握全局

限时训练的安排必须有全局观、系统性,要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因此,在提炼不同课型特点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限时训练编制的特点和模式,要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和实用性。

案例2:高三化学不同阶段限时训练编制研究

(1)一轮复习(梳理、整合阶段),构建必要的知识网络,总结重要的知识规律,归纳有效的方法技巧,遵循规范的解题模式等措施都可以给一轮基础知识复习和基本技能培养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限时训练的编制不仅要重视基础,还要重视知识点间的串联和整合。

编制中要注重:

①知识点覆盖面要广,重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消除学习盲点;

②试题的选编要重视教材习题、高考试题的研究;

③选编习题与试题时要增设适当的开放性试题。

(2)二轮复习(理解、巩固阶段),由于知识点的不断积累,题目综合程度的提高,学生在后阶段会出现知识点混淆、越学越糊涂等现象,因此,本阶段往往要对专题进一步整合、融会贯通,此时限时训练的编制,要将知识点渗透于习题中,通过解题来复习重要知识点,这样也同时强化了知识点的应用。

编制中要注重:

①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能举一反三;

②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紧扣知识点和考点;

③练习题的类型要多样,形式要灵活。

(3)三轮复习(拓展、提升阶段),是学生应用能力提高时期,此时限时训练的编制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查,编制时要注重:

①要有对高考题较高的仿真度,侧重训练重要考点;

②要有情景题,紧扣考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要有预测性和规范性考查,体现学生的能力(如数形结合能力,答题规范能力等)。

3.体现层次,凸显主动

限时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解题速度也不同,可是传统限时训练在编制上体现不出差异性,导致有学生已经完成了而有学生还有很多没有做好,难度上也不能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此,在限时训练的设计上需要注意到这一特点,从编制层次性上进行研究。

在限时训练编制中,可将题目分为三个层次:

①基础型:重在对知识的检查,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全方面地体现本知识点,难度适中,不能太大;

②应用型:在总结基础上,根据学生易错的题型,结合课堂的重点、难点和易考点进行强化训练;

③提升型: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重视题目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学生的类比、迁移、联想、归纳、综合等能力,发展学生多向思维机智。

案例3:《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一轮复习限时训练

检验及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第2题考查Fe2+和Fe3+性质、检验及相互转化,要求学生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同时结合硝酸的性质,要求80%的学生能够完成,而第3题则是提升题,考查含铁氧化还原和图像问题,不仅考查性质,而且数形结合,吻合高考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读图识图能力。

高三化学复习课堂使用限时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让教师改变原来“满堂灌”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弥补不足,真正提升了高考复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赵华,陆建军.提升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益的几点思考.化学教育,2011(9):44-47.

[2]吴立侠.限时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交流,2010(12):34,166

编辑 谢尾合

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培养目标是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工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才,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学化学知识简单教学,而是将基础化学、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化工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现代化工专业课堂教学体系。

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实验资源整合利用实践中可以看到,化工是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全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工科类课程,化工专业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较之于文科类课程要困难很多,甚至会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加强对教学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化工专业教学实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从当前国内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育教学实践来看,由于教学实验资源相对比较有限,因此加强教学实验整合非常重要。同时,科学合理地分享各种科研实验资源,对全面提高化工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降低教育教学成本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现代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实验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并且逐渐成为制约国内职业学校甚至本科类院校快速发展的桎梏。比如,某学校化工专业工业催化课程是该校必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一个专业课程。虽然增设了该门课程,但在该工业催化实验教学过程中,因严重缺乏专项教育资金而使原计划搁浅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对精细化工化、石油化工以及化工工艺等实验室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且结合现代工业催化实验标准和要求;然实践中的经费投入量非常少,实验仪器较少,而且缺乏专用实验仪器,因此限制了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

第二,科研项目中的仪器和设备大量闲置期,可将其作为职业学校教学实验资源,这样可以实现教学与设备日常维护的双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研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比如与催化密切关联的一些研仪器种类、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些催化仪器在科研项目完成后,仍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因此经合理的调整与改造,不仅可以长期科研应用,而且还可以用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验。

第三,担任化工专业教学的教师,很多都兼职于化工催化等研究课题,这在一定程度为有效整合教学实验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实验设备改造以及教学实验进度和开课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这样就可以顺利、完整地对教学实验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

二、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实验资源的有效应用

基于以上对化工专业教学实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分析,应在职业学校化工专业教学实验资源的有效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各类职业学校基本上都有理化实验室,但对于其中部分职业学校而言,实践中并未充分认识和应用试验室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职业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工专业在基础化学中的所占份额非常的小,而且课时安排也比较少,加之化学教师缺乏实验意识;第二,职校学生自身的素质普遍偏低,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兴奋,因此实验室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秩序难以有效控制;发生实验设备损坏或者出现实验事故问题后,代课教师便不愿再带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然而,该种现状应当改变,尤其在有机、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实验室这一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全面整合与合理应用实验资源,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职业学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层次,分清晰条例,合理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并以此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实践中可以看到,职校学生因自身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把纪律关,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具体方法是:根据实验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做好清单准备工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指导学生按程序规范进行操作,并且严格控制药品的具体应用,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验的态度以及独立试验技能,并且还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对学生绿色环保理念的养成加强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严肃实验教学纪律和实现教学目标,可将实验教学与学生实习推荐工作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对学生的一种约束机制。

3.创造和创新教学实验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化工专业而言,它实际上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科,很多实验教学内容难以在学校中有效开展.与有机和无机实验不同的是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校学要想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一定要必须积极进行思索和发现,并且不断创造和创新教学实验资源。实践中可以看到,职业学校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因此应当注意从学校实际出发,创造和创新教学资源。比如,化工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总以为理论教学非常的抽象,而且枯燥无味,因此学生很难听得懂。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将一些化工厂闲置的工业用表以及化工工艺图纸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实物展示以及功能演示,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该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学校化工专业试验教学过程中,应当广泛积累各种教学实验资源,全面推广现代绿色化工理念。对于一名教师而言,眼光更应当放长远一些,决不能局限于当前的课堂教学,应当不断拓宽教学思路,不断积累试验教学资源,寓教于学。只要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不断地进行和探索实践,不断地发掘教学实验资源的利用,职业学校的化工专业教学水平一定能够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小琴.开发化工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2\]沈红,邓梅,何爱江,刘丽秀,曾碧涛,刘宝华.关于化工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资源整合的构想\[J\].中国化工贸易,2012,(7).

\[3\]张永明,孙中亮,潘丽沙,徐树英.整合教学与科研资源构建工业催化实验教学体系\[J\].化工高等教育,2010,(6).

\[4\]王路辉,刘辉,陈东,张仁坤,陈英.提高《化工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初探\[J\].广州化工,2012,(6).

基础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精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包含无机、分析、有机和物化实验。虽然, 很多高校对之作了调整, 将原来六个学期完成的内容进行压缩、删减和归并后变成五个学期完成, 但仍存在实验内容陈旧, 相同内容在不同实验中重复出现, 验证性实验偏多, 设计、综合性实验偏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一方面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 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立足于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验证, 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应精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归并这四门实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 如天平操作、滴淀操作、简单玻璃加工和一些制备实验等。针对不同专业 (师范类、应化和化学等) 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培养要求, 选订合适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必要时可组织编写一些实验内容, 使设计、综合性实验成为基础化学实验的主流。如结合无机理论课教学, 可增设以软锰矿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实验、结合实验用水可增设离子交换法制纯水实验等。将绿色化学和环境化学的理念融入基础化学实验 (尤其是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中, 尝试基础化学实验的微量化或半微量化实验。把固相反应、相转移催化反应和微波反应等先进的反应手段逐步渗透到实验教学内容中。力求做到使基础化学实验内容与生产实际和科研实际相结合, 学生通过实验训练能达到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根据这些要求, 需重新修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理制订基础化学实验的授课计划。

2 加强基础化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基础化学实验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教师的配伍随意性大。由于很多方面的因素, 如自身素质因素、环境条件因素、事业利益因素以及实验室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等, 使得一些教师不愿意上基础化学实验课, 此时, 不胜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和一些年轻教师就不情愿地承担着领导硬分下来的实验课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在从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工作热情、怨气多, 造成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为此,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稳定基础化学实验教师队伍, 加快实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如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使英雄有用武之地。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指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等硬件, 也包括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及有关基础化学实验教师切身利益等的各类软件建设。要充分发挥基础化学实验教师的才干, 让那些理论水平高, 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主动承担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如分配相关专业的教授参加部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 改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多年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采用的是教师对着教材或讲义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法,为了使实验报告好改,有些教师甚至将实验内容和结果一字不漏的讲给学生。如此进行的实验教学,一方面教师讲的时间长,学生真正动手实验的时间短,使得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不到训练;另一方面束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助长了学生对做实验的惰性。部分学生实验前不预习,实验课按教师或教材所讲的步骤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现象和规律。当遇到带有探究性的实验内容或当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相符时,这些学生就无所适从,实验盲目性大、成功率低。因此,改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事在必行。首先,基础化学实验教师需重视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多方寻查国内外有关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素材,购买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甚至自制一些实验教学录像来推动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更加具体、形象,直观。其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需实施集体备课制度,规范、统一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集思广益。实验教学过程可采取提炼式预习、启发式体提问、互动式研讨和补充式总结这五个阶段。最后,实验课程的讲解和指导实行流程化的管理,即要求有经验的教师主讲,年青的教师辅导,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具体的操作教师要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定位指导,实验结束要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课后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此外,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还可通过如下的方法进一步改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3.1 开放实验室

有些实验做起来时间长或者难度相对较大, 实验课上学生对实验中的某些环节、现象不能一下子理解并掌握, 很希望课后再练;还有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浓, 钻研实验的能力很强, 对书本上某些难懂的问题想通过实验来解决或对某个实验想作出改进。这些只有通过开放实验室来完成。现在, 各学科相互渗透性强, 文科学生也想做些实验, 以扩展知识面, 开阔眼界, 这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 同样通过开放实验室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放实验室, 最辛苦的是实验教师, 但教学效果却很好, 是规定教学时间内的课上所难以获得的。然而, 有许多学校搞的开放实验室, 仅仅是流于形式, 教师为了省事、为了应付学院和学校检查, 将已毕业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部分地抄给学生, 学生在开放实验室期间根本就没有做任何实验。因此, 如何规范实验室开放,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是当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3.2 模拟科研课题组织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在组织后续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时, 可将部分实验如有机合成实验合在一起, 以模拟科研题目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或另选一些比较简单的科研题目组织教学。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题目进行检索、阅读资料, 写出合成设计方案, 经实验教师批准后进行实验。实验后, 每人写出一篇模拟科研题目研究的学术论文。在撰写学术论文前, 由教师专门对学生进行有关科技论文写作辅导, 并把模拟科研题目的实验操作和撰写的学术论文作为实验考核的主要依据。如此进行训练, 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同时还可以打破过去的习惯做法——学生实验课后千篇一律地按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等固定格式写实验报告, 使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为他们进入高年级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实验及写作奠定基础, 同时也活跃了教学气氛, 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

3.3 开展实验竞赛, 促进技能培养

竞赛具有强烈的挑战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能激发广大同学的参与热情,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能促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以赛促教, 进而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4 领导重视, 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

领导重视是高等院校进行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学校可以合理安排国家教委和省教委投入的用于实验室建设的经费, 学校本身也应根据需要投入一定的实验经费。更新基础化学实验仪器、设备, 扩充基础化学实验室功能, 提倡资源共享, 改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条件, 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可组织人员定期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开展评估, 这是促进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管理, 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评估, 实验室管理部门可加强宏观管理, 以点带面, 推动工作。实验室也可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和自我提高。评估不仅改善了环境, 更重要的是加强了领导、老师们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5 基础化学实验成绩评定的合理化

近年来, 许多高等院校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作了很大改革, 使学生在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与他们各自的实验成绩挂钩。一般做法为:平时成绩占60% (实验预习和实验操作共占70%, 实验报告占30%) , 期末成绩占40% (口试、操作考查和考查报告等) , 最后成绩以百分制或五级制记入。这种评定方式能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然而, 有些教师每次讲完实验课后就去干与实验不相干的事, 对学生没有实行定位辅导, 更不了解学生的平时操作情况, 给学生每次实验的平时成绩评得很随意, 造成了最后实验成绩的评定不合理。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助长了学生对做实验的惰性。因此, 在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督导, 做到实验成绩的评定公平、合理, 从而, 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实现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诚然, 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还有很多, 但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 行动上支持、维护并推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一定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摘要:基础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提出了深化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 齐立权, 李俊, 王雅民, 等.模拟科研课题的实验教学[J].大学化学, 2000, 15 (4) :28~29.

[2] 黄驰, 席美云, 程功臻.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大学化学, 2006, 21 (6) :20~42.

上一篇:教师初级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商业银行市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