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计划范文

2023-09-22

学习数学计划范文第1篇

以我的经验,我以前是英语不好,数学高一结束是很差。但是总经验高二仍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和英语上,你是文科,一般文科的女生数学不够好,这是总趋势,因此可以提高数学成绩来弥补不足,高二不要在文综上花时间,你基础不错,不必当心会下降,高3是要复习3次以上,只要做好笔记就OK咯。因此我认为你应该放在数学上的精力多一点,不要着急,高二是关键,我在高二时主要精力就放在数学上,文综班上80来人一般前5甚至第一。前一个月不管是什么课都拿来做数学题,一学期下来我在班上数学排前几名,在年级上也有一定的地位。08年高考数学136,要晓得我以前数学差的很,多总结错题,不必抄题只是把错在什么地方写清出就ok,一点点记在笔记本上,平时特别是考试前多看。不要什么都问老师自己去专研,实在不懂才问老师,也许你高一很多都不会,不急高二时考试的重点,高一的东西老师在高三会复习到时做笔记就行,高一的数列在高三以前我是不会做的,一般考试12就没得,不过高三时复习你仔细做笔记多做题,你就就得哪个很简单,因为数列就那么几种类型,老师都会总结,你只需照着去套,多练哈子,看到数列的时候就知道用什么公式咯。语文你也不用急,多记名言名句,和字音字形。文言文能背最好背,看他的字意。政治你看答案你会发现书上的话很少,很多都和当下的热点有关,所以书上的只需记几个重要的原理,其他的理解一哈就OK,重要的是要和热点有关。答题方法基本为 原理+材料+热点 或原理+材料 要点要清晰,政治答得东西多,一般就3行左右,先原理这是前部分 再抓材料,把材料和原理再结合来说,字数一般都够。如果实在不够就把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再来说以次就OK。因为改卷一般是找要点,所以原理要在前,后面的看的少,几乎不会看,但又因为,字数若不够首先就不会有高的分。

时间安排

早上 政治 看30分钟记重要的原理,说简单点就是黑体字。 中午晚上集中做做数学,语文主要在课堂上仔细听, 其他的可以缓缓。

学习数学计划范文第2篇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将遵照学校工作计划,以组风建设为主线,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法探索为重点,以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我校数学教学、教研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组风建设,狠抓教学常规,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

2、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力。

4、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解决厌学问题。

5、继续抓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6、进一步加强科研力度,树立科研兴教思想。

三、重点及主要措施

1、加强组风建设,把数学组建设成师徳形象好,教研风气浓,协作意识和团体凝聚力强,特别是对学生、对学校发展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研组。主要通过组内讨论,与领导交流,师生沟通及自修师德,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研组长配合教导处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课堂常规"为突破口,抓好各项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导处的各项计划。

2、更新教学观念,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⑴、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武装自己,指导平常的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⑵、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创造愉快振奋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废除"注入式"、"满堂灌",挣脱阻碍学生主动发展的束缚,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主动发展型”新模式,还学生主体参与的权力,实现学生主体、主动,创新可持续发展。

⑶、继续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思想观念,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

⑷、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本学期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试验学年重点放在七年级、八年级。

⑸、 继续协助班主任搞好学习方法讲座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并建立以班级单位的数学学习兴趣小组和“手拉手”活动。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力 加强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升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学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强化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

4、继续抓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加强对新、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通过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他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5、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努力解决厌学问题

数学是学生学业成绩分化最严重的学科之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教师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记录,分析,通过反思促进自己的数学学习。针对数学学习困难生比例大的现状,可加强对他们的日常测试分析、改错和分类辅导分类测试,允许部分学生进行补测,让学生及时体验成功,增强学习信心,自我激励,改进学习现状。

6、抓好常规管理,认真落实教导处的各项常规要求 认真落实教导处的各项常规要求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合为主,每周确定的时间集体备课,平时利用不确定的时间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本学期全组组教师积极相互之间随堂听课、评课。提倡教师深入班级作业面批和个别辅导。

7、进一步加强科研力度,树立科研兴教思想

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力度,树立科研兴教思想。全体教师应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加强教学研究,积累撰写教学论文,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期末每人上交一篇论文。

8、组织好数学组成员做好 各级迎查准备工作。

9、认真,负责的准备数学中考工作。

10、加强与上级教研部门及同类兄弟学校的联系 要积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市镇公开课教学和经验交流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四、工作具体安排:

二月份下旬:1.学习学校的工作计划,讨论制订教研组计划

2.制订个人的教学工作计划,检查作业的开展情况 3. 理论学习,组织讨论有关问题 三月份: 1.新教师公开课与评课活动

2.学习、讨论新课标的有关教育理念 ;学习教改经验,教改课堂试行; 3. 找差距,查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四月份:1. 组织观摩课,教改课堂听课情况反馈、讨论、小结;

2.课堂教改模式确定推广实施

3.参加九年级数学学科总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

1.期中质量分析后分析回顾 2.学期中期教师备课检查与交流

3.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分析及后阶段复习建议 六月份:1.教学设计比赛

2. 教学常规检查,各项指标验收量化计分统计

3.2011届毕业生中考;九年级备课组准备好工作经验交流的材料 七月份上旬:

1.七、八年级制定复习计划,并着手思考假期作业、假期的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2.教研组成员每人上交一份本学期工作总结,教学反思、论文各一篇 3.期末考试及试卷分析;工作总结

学期结束

秀 清

学习数学计划范文第3篇

作为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师自身学习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教师专业技能,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而读书是最快捷、最方便的学习形式之一,为让读书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特制定如下专业学习计划: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行为、方法。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能在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以人为本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观的指导下,逐步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结合课堂实践,寻找研究切入点。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予以运用,提高对课堂教学的精加工程度,追求教学的品质与效益。

二、努力提高个人素养。

古人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简而言之,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我要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给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2、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3、继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4、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为应付考试到为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方便。

5、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术,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终身学习无疑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

三、业务理论学习方面:

1、集中学习。充分利用好集中学习的时间,认真学习理论和实践观摩。并及时做好学习笔记。

2、自主学习书籍,并做好学习笔记。使理论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四、教师师德修养方面:

1、尊重学生人格,严格要求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敬业爱岗 ,精益求精。教学态度上,要刻苦钻研业务,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教案完整,课堂认真讲授,板书工整,批改作业认真,课后及时总结,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或实习时不准迟到、早退,中途退堂,不准擅自调课,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3、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搞好协作,顾全大局。要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荣誉,热心公益活动。

4、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注意自身人格修养,言行一致,举止文明。

总之,这学期我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理论,以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苏建

学习数学计划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辅导成为空白,加上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从而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防止和努力控制学困生的产生,有力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有益的探讨。

二、转化对象

数学学习学困生,泛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较弱,成绩较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学困生中较为严重的是连续得低分的学生(县教育行政部门规定40分以下为低分)

转化指转变,改变。

三、转化目标

(1)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

(2)根据学困生成因,寻求转化方法策略。

(3)使其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转化措施

1、调动孩子学习兴趣。注意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避免学习时间过长,使孩子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原则上可以指导,但决不能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责任感和独立性。

3、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疲劳战术,以质取胜。

4、教师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以师爱的真诚消除彼此的对立,以师爱的温暖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和困惑,用民主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氛围,那就能达到亲密合作,心心相通,实现教学相长。只要教师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激情都凝聚在对每一个学生的爱中,关心尊重每一学生,学生才会在爱中学会去爱,学会去尊重别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5、降低标准,树立学生信心。对于基础差、情况特殊的学生,只有把目标先定低一些,扎扎实实地从眼前做起,把一个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达到一个目标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目标,争取让学生每一步都有成功感。使其能力逐步提高,使他们内心产生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相信:别人能行,我通过努力也行。进而信心逐步加强,心里进入良好的循环。

学习数学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教师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大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游刃有余。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教程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学能力 数学思维

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人脑处于生长处于平衡状态,对于接受事物的能力較强。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1.关于数学思维的几个特点

数学作为严谨学科,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它自身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教师要牢牢把握好特点,在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下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1.1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要求同学们把定义和概念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相对于问题来说,就需要经过反复论证。在具体推敲之后,才能对于数学中的具体名词进行具体的表达。然而在教学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数学定义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对待每个学生实行差别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将数学思维过度到大脑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对于日后自主学习,有莫大的帮助。

1.2数学思维的抽象性

抽象性就是说用数字表达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物与物之间取得的交流性,关键性。数学的定义是从客观事物中总结而来的,经过答复推敲,不断探,发现,提升,最终形成一套数学体系。但是在不断深化的这个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思维和更具有抽象性。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数学思维的抽象性,根据这一特点,更好的把握学习目标。

2.在自学过程中,如何对初中数学进行数学思维培养

2.1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虽不能起主导作用,但也要适当的给予充分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充分理解。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带动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拓宽学生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在学生错误解答题目或错误理解概念时,应当深入分析出错的原因,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讲授绝对值这个概念时,需要将负数介绍给学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先自主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在什么情况下,给它去绝对值就是正数?在什么情况下,给它去绝对值就是负数?通过这些问题的切入,让同学们先自我总结,这样一来,就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评,对于不足的地方,适当给予补充。

2.2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思维逻辑方式,在进行解答时,要有步骤,有层次,这样才能给思维一个号的锻炼效果。比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根”的时候,首先要思考之前学过的解答方法,仿照之前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其次,利用步骤再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最后,一一列举出方程的根。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逻辑顺序,保证解题思路的严谨性,步骤也要清晰明了,这样才能检测自己答题是否正确?哪里还有误区?等等一些因素,从而训练了对数学的思维能力。

2.3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促进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要想培养好敏捷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先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中,学生应该多探讨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很多题都不止一种解题思路。例如因式分解法、图像求解法、配方法等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

3.巧用科技信息进行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并不是把课堂全还给学生,教师适当的还要对其进行引导。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其引进教学大有益处。在几何学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动态图的演示方式,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图形的变化及变化过程,寻找到变化规律。随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我演示,通过自己作图,感受其中的奥妙所在,这样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增强了记忆,另一方面培养了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带给学生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动式的学习使他们没有机会自我探讨,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思维能力都仅限于教师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给学生留足空间进行自我揣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丽滨.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69-170.

[2]袁彩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122.

[3]袁燕.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成功(教育),2013,(04):75.

学习数学计划范文第6篇

首先应扮演好两个角色 。 1)亲友角色。

很多时候初中生由于基础不好或者数学课堂单调枯燥,导致厌学,作为教师我们如果不顾学生实际和感受,一味采取打压,逼着学生学,只会恶化师生关系,并令学生放弃数学学习。因此,建立亲友般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基本保证。初中生有强烈的向师心理,他们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感情不稳定,一旦受挫将萎靡不振,丧失学习兴趣和斗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师生关系的亲疏冷暖影响着学生情绪和心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亲友般师生关系可以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像一把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使智力处于最佳活动的状态。教师要像学生亲友一样从内心对其多方位的关怀,鼓励,启发,诱导,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同学要给以鼓励和表彰,对于中等偏下学生,要给他们创造思维表现的条件和机会,是他们感受到发现与创造的欢乐,感受到被老师认识其价值的愉快,这种欢乐与愉快的心境将点燃他们兴趣的火花,鼓起他们学习的信心。“情感对思维,犹如能源置于发动机。”因此,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努力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建立亲友般的师生关系,以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电视台编导角色。

我觉得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们作为教师应多从自身找问题,不能老埋怨学生。我们应把自己当作电视台编导,把学生当电视观众,好的电视节目才能真正吸引观众,起码要有这种心态。

其次,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教材的叙述抽象且枯燥无味,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障碍。特别是对于缺乏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的初中生来说,教师的任务就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应针对教材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数学问题尽量提得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要使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通过设疑,质疑,答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时,我曾经放弃教材中让学生通过画相同条件的三角形,从而得到SSS,SAS,ASA,AAS等判定方法,我考虑到很多学生画图能力较差,画出的结果会参差不齐,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了三角形玻璃碎片图,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拿那几块去玻璃店里配玻璃,结果连最差的学生都参与到思考问题当中来,最后的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针对初中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可结合教材尽量安排一些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如几何中的剪纸,画画,测量等,编拟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通过求解,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浓厚学习数学兴趣。

再者,积极开展活动,扩充兴趣的广度。初中学生智能的发展可塑性很大,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迅速发展。部分尖子学生仅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是不能满足的,为了巩固和扩充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可以开展数学活动。数学活动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举办数学专题讲座;开辟数学园地和数学墙报;撰写小论文,补充数学习题等。在内容上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并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各有所得。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对教材的综合,提高和引申,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基础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吃透教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消除其自卑心理,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上,可采取各种竞赛的方式进行。通过竞赛使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并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使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持久而稳定。

最后,精选习题,增强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一种流行的认识:数学是在题海中练出来的。但我认为适量的练习是必须的。当前,部分教师在布置习题是随意性很大,通常不加选择,且作业量过多过繁,结果重复低效,给学生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不仅没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而扼杀了兴趣。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有针对性、思考性、带有坡度性,还要具有方法的多样性。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练习中限定时间,看谁算得又快又好,并给予鼓励。这种有竞争性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我们只有用心去关怀关爱学生,我们才能投入我们的激情来感染我们的学生,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

山河一中 王贵军

浅谈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学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更不是强制的灌注,而是需要创造一个愉快、富有乐趣和情感色彩的宽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愉快中求知。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学以致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此粗浅的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在生活中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表演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实际化、生活化。如:在学习“整式”时,我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目:

假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x,用式子表示:

(1) 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行数多1个,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 教室里每行的行数是每行座位的2/3,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3) 判断上面式子哪个是单项式,哪个是多项式,并写出其系数和次数。

这样利用身边的生活场景,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知识探究,学生自然对数学有了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学习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习,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数学教学贴近,清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例如:在上“同类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先让几位学生拿着纸板站在讲台上(纸板上写着ab,-x,+5等单项式),然后,将另一些写有单项式的纸板发给其余学生,让他们上讲台,根据单项式的特征来找朋友,并让学生讲述“找朋友”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给“同类项”下定义,这样的设计,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问题情境生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听中学”变为“做中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在情境中学习

从直观的、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知识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与学生已了解的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去年我在复习统计图知识时,正值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5.12日四川发生8级地震,遇难的人数到今天还在不断的攀升,财产损失惨重!举世震惊!„„我们学校的学生也进行了捐款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捐款的数额,学校进行了统计,(出示表),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通过学生看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编典型题目并解决——情感拓展,知识延伸。由于数据来自本校,是真实的,事件也是刚发生过,学生学起来有劲头,整堂课复习了几类基本应用题和统计图表,从计算自己这堂课的正确率来看,对这样的真实情景中学数学,学生的兴趣很高,掌握的情况也非常好。实践证明,学生特别乐于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新知识。

四、在实践中学习

动手实践能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能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例如,在讲“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应先让学生按要求做好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并思考回答问题。

(1)这些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什么? (2)这些立体图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平面图形? (3)这些平面图形能围成什么立体图形? 通过学生边实践,并讨论不仅容易获得知识而且清楚的掌握了知识的发生过程,是学会探究方法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五、在探究中学习

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探究性,也没有预习的习惯。我们教师则不能单单地授完课,布置作业就行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学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去学习,而不是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话题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我们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给他们一点提示,鼓励他们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推理、查资料、交流等方式解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在Rt△ABC中,CD是AB上的高线,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你能得出那些结论?”这样的结论开发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提出了许多结论,如:⑴∠ACD=∠B,∠CAB=∠A⑵△ACD∽△CBD,△CBD∽△ABC,△ACD∽△ABC⑶CD2=AD.BD,AC2=AD.AB,BC2=BD.AB等。还可以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1)已知CA⊥BC,AC2=AD.AB,求证:,CD⊥AB,CD2=AD.BD(成立)(2)已知BC2=BD.AB,AC2=AD.AB,求证:CD⊥AB,CA⊥BC(成立)(3)已知∠ACD=∠B,AC2=AD.AB,求证:CA⊥BC,CD⊥AB(不成立)。可通过一步步的探索,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奇妙,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产生与教师循循善诱及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山河一中 关艳红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习以成功的体验,帮助它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态度不仅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分,认知因素是态度主体对于对象的了解和评价,情感国素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意图因素是由认知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的反应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在感知和理解教材的两大环节中,一定要重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结合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注意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直观形象,唤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2"为例,老师先出示实投: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2"的概念。

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

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找朋友,夺红旗,开汽车,我是小小邮递员等等。如讲认数8时,就是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了8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8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7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1-7的数字卡分别发给7个同学,每人拿一张站在讲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对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了8,大家齐说:"对!"不是8,齐说:"不对!"第四,看谁得分多,老师和同学比赛,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老师慢慢的出现给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全体同学说出和老师数字卡片组成的数,学生齐说说对了(一个不错),学生得分,如果有一个说错,老师得分,做这个游戏时,同学们更齐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错。每当他们胜利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五、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六、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好动是儿童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动起来。

2应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有关“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比如:“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山河一中 赵大民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由于农村初中体育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受社会家庭不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不能正确对待体育课。加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相应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自身的微妙变化,使其呈现出对体育课不敢兴趣,不拿体育课当回事,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自由及怕这怕那,一切为自己逃学或不好好上课寻找理由等散、乱、差的局面。

笔者认为除改善条件、师资、减少外界不良影响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教师设计好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关键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认识与掌握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具有积极情绪不变的心理倾向。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重要。如何培养呢?笔者想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加以分析说明:

一、尊重学生与其成“伙伴”让学生喜欢你

想让学生对上体育课感兴趣,先让学生喜欢你接受你。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活学习中的知心朋友和伙伴,让学生信赖你,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你,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坎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与特点。你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才能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你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其次,通过体育教师特有的能力与魄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欣赏你,崇拜你,激发学习欲望。想拥有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想学会那舒展、优美漂亮的动作,我不相信学生对上体育课会不感兴趣。

二、让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求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求,首先要从选材上下功夫,尽量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新颖的、有趣味的、对抗竞争强的、有现实意义的、并且有一定难度。经过主观努力能够掌握的教材。例如:球类、体操、武术、街舞、游戏等,都是学生需求的材料。其次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够在健康与安全第一的宗旨下,自由飞翔,体验玩中学、学中玩,乐在其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要转变教学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接受水平,改变过去竞技模式下的要求。如:过分的要求学生掌握完美的技术动作;全体学生一个标准;一切以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师传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特点和意愿等。只要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能安全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增进学生健康即可。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最终是学生内心吸收的过程结果。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把时、育锻炼对其终身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上好体育课是自己的事情,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锻炼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投篮每每成功;射门屡屡得手;自己分组组织活动;享受体育课带来得种种乐趣;日久天长体验“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 的效果等!

听:老师我们玩“三字经”吧?经学生介绍,我暗想“这不是追逐跑吗”玩! 看,师生们(我也不例外)经过石头、剪子、布一通拼杀,最后决出追者。追者开始追,学生们开始跑。眼看一为学生就将被捉住了,说时迟,那是快,只听那位学生脱口而出:“你真好”站住不动了。追者无可奈何,又去追别人去了。不一会,过来一位学生拍打了刚站住的学生一下—— “营救” 了。这样我和学生们玩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看到大家满头大汗,都比较累了,便招呼大家歇一歇。

这时,我趁机对大家说:我们换种玩法吧。我们不说三字经了,我们说一首歌曲的名字并唱两句,你们看好不好。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于是学生们又兴奋起来,忘记了疲劳,你追我赶的玩了起来。这个说,《真的好想你》真的好想你,真的好想你。。。。。。那个说,《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位好朋友。。。。。。这样学生们玩的更起劲了,你追我赶的玩了个热火朝天。转眼间,下课了。学生们余兴未尽,不舍得离去。

这使我很欣慰,学生们玩的这么开心,兴趣这么浓厚。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健康,还丰富了课堂素材,活跃了课堂气氛,源于何处呢?

嘿!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来源于学生,用于学生。只要充分利用现实条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并且尊重、重视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感到上课是自己的事情,学习锻炼是为了自己。我们时刻捕捉可挖掘的素材,来组织课堂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有兴趣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才有活力,教学才有生机。

这是我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一点教学信息,给了我启迪,上了一堂满意的课。课下,我又经过反思“三字经”。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多听、多看、多想加以收集、变通就可以把无趣的教材变成有趣的、学生喜欢的东西。显然,我们还可以把“三字经”游戏,变成多人的追、有场地限制的、有营救限制的游戏等等。只要你努力的探索,发现到处都是可用之材。拿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满足学生的需求。愿我们大家多多留心,好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应手可得。

四、给予学生展示个性与才华的机会

学是为了用,学了就要显示出来,征得别人的赞赏与认可,在体育课中或其他方面,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我个性。为了多组织些活动、游戏、比赛、竞技、多组建些业余队等,从中充当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表演者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个性、特长、潜能创造性的挖掘出来,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怎么不会对上这样的体育课上瘾呢!增加学生竞争比拼、展示才华、个性的机会。如,教师征求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漂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制定活动的规则和形式;

五、让学生在宽容与赏识中成长

宽容与赏识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力量、一种胸襟、一种教育、一种善意的批评。教师具备了宽容与欣赏的思想与心态才能允许学生犯错误;让学生说不、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创造性的得以发挥。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成长。兴致勃勃的作好每一件事,上好每一节课,对这样的体育课充满信心与依赖,他能够塑造完善的人格,帮助其全面发展。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谅解并善意的引导,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要赏识、激励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

六、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考虑到学生群体、个性各异,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发展需求和爱好各不相同。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补充、 吸收、借鉴、反思 ,增强校本课程的适应性、选择性、开发性,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教学活动;老师用多功能体育组合套件各垫子搭好的跑“蔬菜大棚”,穿“田间小道 ”越“田边小沟”的模型和利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淬在学生中的游戏组织教材象北张村的“五虎拳”“投荷包”“扭秧歌的动作”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跑十步”“花样踢毽子”“石头、剪子、布”流传在学生中的游戏及田间美丽的场景组织教材。活动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

看,他们在干什么呢,那个人挤挤眉毛,这个人翘起了小嘴,在玩什么游戏呢?原来,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些游戏正在玩呢,这是新一版的“石头、剪子、布”眉毛动一动代表“石头”,小嘴一翘就是“剪子 ”,而捏捏鼻子则代表“布”,多么有保险单的游戏呀!原来 ,体育课上老师建议大家用的各个部位来替代传统的“石头”“剪子”“布”,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想象,瞧那几个人也在玩呢,这个扎了辫子的女孩向前跨了一步,同时,短发的女孩也向左迈了一步,经她们介绍,在这个规则里,向前跨是表示 “石头”,向左和向右分别象征“剪子”和“布”再看这几个男孩子,竟然在对眨眼睛,哦,他们是把眨左眼看作“剪子”,眨右眼看作“布”,而张嘴看成是“石头”,同学们一个个玩得乐翻了天。这种游戏不公提高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又开拓了我们的思维,真是太棒了! 综合上述,合理改善体育课程和教学,不让体育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随之失去对体育学习兴趣,就会把行为转向错误的目的。所以,要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情趣和魅力。例如:营造生动的教学情景;在规则的范畴中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大胆的让学生去尝试、体现个性和创造性。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体现“双主体”——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的等。将课程逐步深入,在各种活动之间有效的转换,不断得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让学生思维紧张、活跃的运转,在其中获得快乐。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合理的改进教学是关键!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山河一中 邓广伟

浅淡如何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它是对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他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因此兴趣是人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完成课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对如何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的探讨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 在教学中明确目的和作用

中学生体育课的目标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通过学习使他们初步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成长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发展体育锻炼能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特别与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体育活动对学生的活动感,性格、意志、道德品质的逐步形成;体育活动还能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那么采用什么措施能让学生明确体育目的和作用?一方面利用雨天在室内体育理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锻炼目的和作用教学。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确目的,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在实践课教学中联系学生每一种行为,因势利导,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体育兴趣在潜移化中达到提高。

二、 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要能够关爱学生。要带着爱心去课堂,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教师都应想到,做到,学生能从老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做到课堂教学活而不乱,适当的放松,也能更好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当学生被批评时会从心理上产生短暂性情感障碍。如不及时消除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造成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最后,对一些后进生采取自我选择,降低难度,精心辅导,尽可能的运用鼓励使其达到目标,体验成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多次的成功体验使学生的兴趣增加,且各方面均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用良好稳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就提高了,教师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的自身方面

1、提高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学校体育不仅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健康的身体来完成全部学业,而且为走向社会自身继续成长和发展身心素质打好坚实体育理论和技能基础。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未来事业成功的支柱,认识的自己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关于民族兴衰的大事,从而增强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欲望.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2、加强课堂常规,引导积极性的发挥.课堂常规保证课的正常进行,调动主观能动性而制定的公约。如:提前做好上体育课的准备,及时换好运动服装,提前到达场地,做好上课的思想准备尊守课堂纪律,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积极思考领会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掌握练习方法。不谈论与上课内容无关的话题,集中精力上好课。对执行常规的好人好事,教师应及时表扬.激励竞争拼搏倡导正义友谊和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良好的个人品质。

3、积极参加课外锻炼,认真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动作技术,努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培养自觉地参加身体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课的活动中要坚持安全教育,特别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因为学生一旦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情绪,就很难再培养起运动兴趣来。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动保护和帮助,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信心,便于尽快地建立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和提高动作质量,是防止伤害事故的有效方法。

四、 从宏观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社会舆论

我国出台许多关于体育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在电视和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先进的体育个人和事迹,但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到位,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不高,方法简单,社会宣传主要依靠政府部们和媒体;应该全面实际开展体育知识的普及和讲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当中去,这样才能为我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2、社会大气候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倡,在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责任感,让他们知道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参不参加锻炼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能不能成才,能不能胜任艰苦工作,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大事。

3、学校方面

学校的主管领导不应该刻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应加强学校领导的体育认识,充分发挥体育在学校工作中作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的现境条件,搞好体育场地建设,为学生和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工作和学习环境,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应该积极的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和各类体育竞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教师自身方面

体育教师首先要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精通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还要掌握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广播向学生播放国内外重要体育新闻,利用宣传栏定期向学生推出体育刊物等。让学生了解体育动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 其它方面

创设优美有趣的教学情境,根据体育课程内容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师生共同参与,缩短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民,用自己的热情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向上,焕发青春活力,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要克服片面的兴趣主义,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端正学生对体育运动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来就是体育教学探索的主题,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理施教,以情导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淡如何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山河一中 邹永泽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今年我校数学组成员承担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数学学习能力的开发(2)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3)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各种环节及其方法的指导(4)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在前一阶段,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做了一些实际工作,现在我把我们实施的情况向李主任和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一、领导重视,建立科研组织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我校领导的管理理念。为确保课题的顺利研究,我们学校建立了教科室,以便系统的进行教研教改。同时,学校对我们教师的实验课进行课堂录像,制作光盘以便于教师个人和集体的交流研讨。我们数学组是一支比较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8名数学教师,全力以赴地致力于课题的研究。开题后,我们数学组召开了两次会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分工,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二、学习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搞好科研,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订阅了相应的科研类书籍、报刊。如:《初中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当代教育科学》。并且定期组织承担课题的教师学习科研理论、新课改理念。

三、听课评课,课题引领课堂

我们数学组每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化,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四、及时总结,撰写反思及论文

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们规定课题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好有关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与论文,形成有关研究成果。今年我所撰写的论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获省级二等奖。同时,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

五、规范管理,增添科研活力

为了防止课题研究的泡沫化现象,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活力。

(1)积极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一周一次教研活动。

(2)重视研究过程的记录。认真做好课题组的活动记录,记好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讨论的专题、成员的意见等。

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1)对课题研究方案逐项的进行实施并作合理补充。

2)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所任教的年级开展实验研究,确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开展实验调查研究,定期举行教师、学生双向交流座谈会。 4)积极与外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 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到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与思考。能够更好地指明我们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定会有更多收益。在今后的课题实施中,我们会充分发挥每位数学教师的潜力,真正让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值得推广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经验!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山河一中 赵大民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阶段性小结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在我市已经实施一个学期了,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到了近十所学校,重点对初一起始年级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大家的注意.

1.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在我们所有到过的学校中,让人感到很满意的学校比较少,在课堂上新课标体现很突出的也不多,大多数老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主要是因为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新课改,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还没有从理念上转过弯来.从原因分析主要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对新课程标准还学习得不够.许多教师仅仅是通过了开学前的新课程的学习,之后就没有进行其他系统的理论学习.所以说,应该加强学习,当然应以学校组织学习为主,教师个人也要加强学习.要形成一个制度,也要落实检查,才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确实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新课标中的方法.现在专业刊物上介绍课程标准的文章比较多,希望大家重视这一方面的信息,在教育骨干的培训会议上教育局领导特别强调要求学校做好教师的专业刊物的订阅工作,促进大家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从参评的论文看,绝大部分内容是写新课程的,这也说明新课程已经得到大家的重视.要用课程标准去衡量我们的教学,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经验,要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确立

有的老师几乎整堂课找不出一点新课标的痕迹,完全照旧.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新课标主要应体现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上,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已作了特别强调,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是水平问题,但我们认为大多数是态度问题.怕麻烦,想让学生讨论还不如由教师讲来得方便.习惯成自然,这样,新课标就难以实施.也就谈不上新的课堂模式了.

3.小组协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些很肤浅的形式上

小组协作学习是新课标中主要的环节,我们在新课程培训中再三强调了这一点.而且把学生小组讨论的记录样稿分给大家,强调了小组讨论中引起注意的几个方面,并且强调课内若不进行小组讨论就不能算好课(有点过头).但不把小组讨论的问题设计作为主要问题来研究,在会上再三强调的问题都没有做,更何况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问题呢?

4.学生自主学习还没有形成气候

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也是改变课堂结构的重要内容.这样由于旧的模式比较牢固,我们想一下子全部上就更难实施,为了分解困难,还是让自主学习先搁一搁,先保证搞好小组讨论这一关.

5.学校的教学环境普遍较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严重缺少

新课改对教学的环境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搞好新课改,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我市的教学环境比过去已经有比较大的改观,但与现代化教学比起来,还是相差很大距离.一些初中连一个多媒体教室也没有,更谈不上其他先进的设施了.另外,即使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也没有全部有效地用起来.这里有教师的水平问题,也有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这方面教师也要引起重视,特别是青年教师.

6.教师的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上面谈到现代化教学设施问题,其实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即使有也是不能用,因为教师目前还不会用,就拿多媒体来说,许多教师还不会使用,更谈不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外地去搞教研,外地的教师都带手提电脑,我们还是笔记本加钢笔.

7.教学研究需要加强,特别是校级教研活动

为了尽快地使我们的教师适应新教材新教法,需要加强教学研究,特别是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因为校外的研究活动不可能是大批的、经常性的,学校的研究有一种短平快的作用.一是针对性强,一发现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活动.二是学校内组织活动方便,召集快,又不影响教学,又节省经费和时间.如果感到研究的力量单薄可以请教研员参加.关键是学校的领导要重视这件事,才能把这些事落到实处. 当然,新课改好的方面还是主流,平时的各种总结好的方面比较多,这里就不再骜述.

二、今后教学中强调的几个问题

1.正确对待教材

传统的教材是教学中的“范本”,是教学中的依据,教师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而且每堂课的内容也已固定,任务明确,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也一目了然.而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教材只是“蓝本”,而不是“范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增删,甚至例题练习,还包括进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自由度”增大了,当然这个“自由度”不是由教师的随意性所决定,而是由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来决定.因此,教师的教学不是容易了,而是更难了.

2.正确对待各种练习资料

针对新课程的各种练习资料(包括省编的配套作业本),由于都是仓促编印起来的,而且,并不是教材编写组编印的,更没有经过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查通过.所以教师在使用中必须对所有习题事先做过,对照课程标准对其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处理,删除课程准备中没有的和超标准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它的利用率,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有一种倾向,凡是练习资料都要有答案,否则不受欢迎.许多教师不重视自身解题能力的提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自身的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今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众多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必须事先考虑周密,不可以打无准备之仗,否则既要影响教学,也要影响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和信任度.笔者以为现在数学教师的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呈下降趋势,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倾向,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3.继续深入开展小组讨论的研究

小组讨论作为新课程的重头戏应该把它作为新课程的突破口,要研究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时机,讨论的时间安排,讨论时班级纪律的管理,讨论结果的处理.这里包括讨论内容和反馈信息形式的处理,讨论过程的记录,讨论效果的检测和评价以及教师在讨论中所处的态度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很值得探讨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下工夫去研究,并且争取取得研究效果并以论文形式或调查报告形式反映出来.

4.自主学习的研究应该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确立课堂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它.首先是教师要解放思想,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第二要有合适的方法和安排适当的时间;第三要持之以恒,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实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出成果,我们的许多教师教育的失败或者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在于没有恒心,大多是半途而废,从而以失败告终.还有一些教师是因为思想存在保守倾向,不愿也不想搞这样的实验,安于现状,一事无成.还有部分教师是怕失败而不去做,其实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市早有成果.

5.要重视情知性教育

情知性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建立师生感情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备课时,要首先考虑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与学生建立师生感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之间和谐的、平等的那种新的师生关系.从而确保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要重视教学研究,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科研

要尽快地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光靠单人作战是不行的,要加强集体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学校内的教学教研活动.因为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一般初中的办学规模都已比较大,要发挥规模效益,就需要加强学校教研组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年级备课组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的活动.这种活动要用经常性的制度加以保证,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教育理论讨论,用以提高理论水平,要有针对性,要带着问题学习教育理论,要大胆交流,造成畅所欲言的氛围,发挥集体智慧,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二是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即要有针对性,可以每次研究解决一个问题,要有计划;也可以以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当然课题要小一些,对于大规模的学校、有实力的学校也可以适当扩大研究的范围,总之学校搞科研要量力而行.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阶段性小结

山河一中 王贵军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新课标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坚持“教”为“学”服务。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要由“重教”转为“重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进入初二学习阶段,我发现所任教的数学教学中,许多原来数学学科的佼佼者成绩下滑,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初二后,还像以前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不重视基础。一些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到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如何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我查阅了许多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探索学习方法指导原则、策略、途径、形式、评价,丰富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理论,积累经验,为开展同类研究的老师提供范例。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原则

(一)激发动机性原则。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

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二)循序渐进性原则。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特点,围绕年级和单元训练重点进行有序的专项强化训练,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独立的学习能力。

(三)分层性原则。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也不同。对优秀型学生侧重于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并自觉选择运用学习方法;对认真型学生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松散型学生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低劣型学生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四)反馈性原则。反馈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反馈,学生就难以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求知心、自信心和既定的目标难免受到影响,这就势必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

(五)实践性原则。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使教法与学法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三)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让学生在训练中印证学法、选择学法、改进学法。

(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发展

学习方法的整合内化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地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形式

(一)“读法“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解释,而且还应重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用发现的观点、要点和发展的观点研究知识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吸收知识的精华,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

(二)“听法”指导

初二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能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愉悦充满教学课堂,吸引其注意力,鼓励参与,激活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①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②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③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④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⑤听好课后小结。

(三)“思法”指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初二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①设疑引思,从学生思维的最近点入手,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联想,解决疑点。②迁移求思。开变展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推理使学生学会转化。③探“源”深思。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

(四)“问法”指导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初二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问底;②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③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④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五)“记法”指导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②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③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④记课堂小结,并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结合教学实际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如用类比法记公式,数形结合法记定理,联想法记解法,顺口溜法记要点规律等等。

四、初中数学学法指导途径

通过课前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课堂渗透学法指导,处理好“听”、“思”、“记”三者的关系,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

在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中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每个教师不应是一种教书的工具,而是应当具备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机会进行体验、感悟和思考。学生能读懂的尽量指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其中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分析的题目尽量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分析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归纳概括的知识结构、解题规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学生能探索到的新知识、新方法尽量鼓励他们去尝试、去探索,以利于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勇于探索、钻研的习惯。希望通过这种学法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山河一中 关艳红

数学教学反思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同时,教师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确立。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1、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

①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② 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③ 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④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

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⑤ 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3、从课后学习情况的反思及作业情况的自我反思中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 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4、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时,如每次只是这样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给与其大量的鼓励、启示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如:在平时,每次引导学生反思时,我都会大力表扬那些思考认真的同学,对一些同学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就引导大家都向他学习。我经常对学生说: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况下比以往有所进步,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么这个学生就是一个勇士了,因为他已能战胜困难,获得胜利了。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能够经常地、认真地反思,那么学生就会在反思中真正领悟生活和学习的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反思

山河一中 赵大民

数学课堂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富有灵动气息的数学课堂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精心预设,“活”用生成

由于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无论教师怎样了解学生,他所设计的教案都不可能符合所有学生的实际,学生提出教案以外的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事。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些动态资源,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写法后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随便拿出一张纸,通过折纸,画阴影的办法再造一个分数,在阴影内写上这个分数。

学生画好后,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各自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把长方形纸横着平均分成3份,取1份的,也有把长方形纸竖着平均分成3份,取1份的„„这时有一个小男孩,他把长方形纸沿两条对角线平均分成4份,取1份(如下图),当这幅作品展出时,其余学生大声说:不对,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他没平均分。

师:(微笑着,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位小男孩)他们都说你没平均分,你自己认为呢?

小男孩:我认为我有平均分。

师:同学再想想,他有没有平均分?这样表示对不对?

过了好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说:我现在感觉好象是对的。接着,又慢慢地举起了两三只小手表示赞成。

师:(摸着小男孩的头)现在有三四位同学站在你这边了,你能证明给大家看吗?

小男孩借来剪刀,先沿对角线把长方形剪成四个三角形,把相对的两个三角形重叠给大家看;接着把有阴影的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再把跟它形状不同的那个三角形也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四个小三角形重叠给大家看。这时,师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反思:在这里,小男孩虽然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他的思维,但通过刚才的演示,从同学的掌声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不仅理解了他的想法,而且对他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想法和行为表示祝贺。这一生成过程是老师课前未曾预约的。然而,老师对这一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使得这一精彩片断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对于这位小男孩来说更是终身难忘的。

二、引导探究,“动”中求知

数学教学就是要让每节课都“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动手、动脑又动口,动中探索,活中求知。如,“圆的周长”教学片断:

师:(在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后)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学具操作,看看测量圆的周长有哪些方法?(学生操作后汇报)

生1:用线绕圆一周,拉直后量出它的长。

生2: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周长。

生3:把圆环截断后拉直,量出它的周长。

„„

师:同学们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

生1:圆的周长跟它的大小有关。

生2:圆的周长跟它的半径有关。

生3:圆的周长跟它的直径有关。

师:很好!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半径的关系到底怎样,请同学们利用学具去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学生通过操作,计算,交流后汇报)

生1: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我刚才把绕圆一周的这条绳子折成三段,然后跟它的直径比,发现差不多一样长。

生2:我认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倍,我这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周长是31厘米,所以周长是直径的3.1倍。

„„

反思:在这里,为学生创设一个操作、探究、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建构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完全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三、开放习题,以练促“活”

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放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并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和探索,学会学习。

如,学生学完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我设计了“假如你是老师”的信息处理题:四年级老师和同学共328人,准备到客运公司租车外出春游。公司规定:大客车限坐60人,每辆租金1000元,小客车限坐30人,每辆租金600元。假如你是老师,应该怎样租车?为什么?

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信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立即阅读材料、展开讨论、设计方案,有的学生还设计了几种方案,并且从节约经费的角度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等等。

反思:这一租车方案的设计过程,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正确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反思

山河一中 王贵军

数学教学反思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 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与同事交流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4.文献资料

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我们能够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对存在与现象背后的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够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学经验;能够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阅读数学教学理论可以开阔我们教学反思行为的思路,不在总是局限在经验的小天地,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有哪些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关、哪些更带有普遍的意义,从而对这些行为有较为客观的评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性的从事教学反思活动并对反思得到的结论更加有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阅读教学理论,可以使我们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熟悉的”、“习惯性”的行为,能够从更深刻的层面反思题目进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教师的职业需要专门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的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数学教学反思

山河一中 关艳红

初中体育教学阶段性总结

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新大纲颁布以后,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特党的教育方针,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本人不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认真对待每堂课,想方设法地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培养人才及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在工作中以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体育游、欢聚2008奥运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工作中以竞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打活靶”、“丰收果场”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在学校田径训练中,今年市举行笫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中荣获初中组团总分笫二名。

总之,在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是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功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洋溢着快乐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神奇!

体育教学阶段性总结

体育课程改革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学习。另外,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与健康结合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必将过去单纯地追求身体(体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的传习改变为在新的健康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开放发展、创新学习,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点问题。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人的主体性,使人成为现实的、健康的、能动的、创造的、开放的、自由的、自律的和负责人。

本学期的研究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行。期初课题研究的目标分为两块:[1]和协互动,共同进步 [2]关注个体差异,激发运动兴趣。全体组内体育老师力争通过对目标的研究来更加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着重学生品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向着“健康”第一的方向发展。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立足于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每月进行两次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成员科研知识的内涵。

2、组内教师开教学研讨课和骨干教师示范课,由校领导及同行教师作评委,教学内容紧跟课题安排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都能为教学服务,并起到较好效果。组内教师无差课并有优秀课。

3、加强对论文撰写规格与要求的训练,组内每位教师每月一篇小论文,加强练笔,并及时总结分析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近阶段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能按步骤顺利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学效果也逐渐显著起来。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1)课堂中学生在分组竞赛中,有的学生因为运动能力差影响小组成绩和名次常会遭到别人的报怨和指责(2)个别学生个性较强或性格内向,在课堂中表现出独立、弧僻、不合群等情况。针对此问题,继续进行关注个体差异,使之能真正参与体育课中来,达到和谐互动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能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从而也完成了我们对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

体育教学阶段性总结

山河一中 邓广伟

体育教学阶段性总结

山河一中 邹永泽

体育教学工作阶段性反思

本学期体育教师认真、全面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参与新课标标准实验。更新观念、努力探索。经过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形成一整套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结合我校特点和优势的体育教学、科研新模式。

一、

体育“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校体育教学特色之一。也是我校为了丰富 “双语”教学的内涵,结合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了体育“双语”教学实验,科组体育教师参与了实验研究,积极充实。极大地提高了我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业务能力。

二、

体育“形体“教学

体育“形体”教学是我校体育教学特色之一。这学期充实了形

体教师队伍,形体教师一周内编排了一套形体操,并很快教授学生,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其他相关体育教师也参与了学习新操并积极配合形体教师传授学生,充分体现了课组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极大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三、

贯彻教育部对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2+1”工程,完善体育教 学的评价体系。

为了在我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我们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入手,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特长。例如:游泳、足球、篮球和棋类等,让学生通过特长的培养,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习惯,把体育运动作为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受益于体育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我校从学生体育评价入手,建立了学生体育与健康成长卡,每学期一张,发到学生家长手中,开学再反馈回到任课教师,成长卡包括

(1)

身体机能指数(如:身高、体重、肺活量等), (2)

运动能力指数(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

(3)

运动症状和处方,针对不同学生给予积极有效的指导,帮助练习和治疗 (4)

爱好及特长和家长反馈两项,明确学生的特长培养,可以每学期不同, 通过学生评价和互评以及教师的指导,建立学生的爱好项目,结合家长的评价与参与,延伸了教学过程,全面的反映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健康的发展。

四、

完善体育科组资料建设

本学期编撰了体育科组大量相关资料,例:室外运动场地管理

条例、室内运动场地管理条例、体育器材购入申请表、体育器材购入登记表、体育器材借入登记表、体育教师分工细则等。

五、

积极开展课后训练

体育教师积极开展课后训练,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罗湖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体育健儿力压群雄勇夺小学甲组团体冠军。

通过以上工作丰富了我校体育工作在新课标实施中的内涵,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我校的体育特色。

体育教学工作阶段性反思

山河一中 邹永泽

阶段性体育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发现初中生有一种天性就是爱玩好动,且不太喜欢听从教师的细心讲解,不太喜欢按照老师所规定的练习方式和要求去做,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其实这就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一个特性,他们对各种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因此,作为一个有洞察力的老师应该就从这一点入手来进行教学探究与改革。

初中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1.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2.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初中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3.初中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阶段性体育教学反思

上一篇:电视文艺节目范文下一篇:电信装维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