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

2023-09-18

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师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经验和研究均表明,合理的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融入建筑设计的作用,紧接着分析了建筑设计融入建筑抗震设计后应注意的细节,最后简单分析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作用

引言:

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师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研究和实际经验表明,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单一的考虑建筑抗震设计,很难实现抗震的要求,需要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建筑抗震设计融入建筑设计的作用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在最初定稿时,建筑的结构设计不能进行较大面积的变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结构必须严格按照建筑的设计进行,对于制定好的建筑物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时如果可以很好的实现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则可以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同时,保证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反之,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建筑抗震设计有一定缺陷的时候,势必会导致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出现诸多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不能实现科学的布局。简而言之,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在设计时我们需要将两者结合,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可靠性。

二、建筑设计融入建筑抗震设计后应注意的细节

(一)注意建筑的体型

建筑的体型主要由平面的形状以及主体的空间形状这两方面共同决定。在相当数量的地震案例中都说明,如果平面的形状相对较为复杂,如平面凹凸不平、侧翼较多等等,在地震出现时,都是受到损坏较为严重的地区。与之相反,如果平面的形状相对较为简单,则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坏则相对较小。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些较为规则的形状,例如扇形、方形等,具有较为良好的抗震性能。而对于立体的空间形状,需要格外注意整体的协调性,避免整体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的出现势必会引起质量以及刚度分布的不均匀,引起扭转现象的出现。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体型与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密切且至关重要的联系。

(二)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建筑的平面布局。从平面布局上,可以较为清楚的了解到该建筑物在投入使用之后的主要功能和使用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明确的了解到两根柱子之间的实际距离、整个空间活动的面积、建筑中通道和楼梯的具体位置、建筑实际房间数量和布置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建筑设计时,每一层的建筑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其平面地布置势必各有风格特点,总体来讲,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外围填充墙、内隔墙、有相应强度和刚度的非承重内隔墙,需要重点注意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同时,需要实现对称设计,协调好墙体和柱子,可以很好的避免在地震时出现扭转现象;另一方面,对于电梯井筒位置的设计,需要格外注意进行协调,电梯井筒是刚度特别强的物质,其扛侧力强度相对较强,地震中会吸引地震大部分能量。

(三)注意建筑竖向布置

在注意建筑平面设计布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建筑的竖向布置。而对于建筑的竖向布置,需要注意建筑在高度结构上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问题。对于多层建筑,其每一层的功能和设计风格有所差异,因此极易导致在楼层之间引起刚度和质量分布的不均匀现象,地震中这势必会引起扭转现象的发生。例如,在这个建筑的下面几层一般是用来做商场,则建筑设计一般均是大柱距和大空间,而上层是公寓的情况时,则建筑设计一般是墙体设计的较多,而柱子较少,同时,部分楼层还会设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厅等等,整栋建筑遮阳的设计导致在竖向布置上,建筑的刚度质量分布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均匀现象,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相邻两个楼层之间的刚度质量分布存在较严重的差异,很容易出现刚度突变的现象,进而引发扭转现象的出现,抗震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一)建筑物屋顶抗震设计

在目前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屋顶过高或者过重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屋顶的高度过高或者重量过重,势必会加重地震带来的影响,使建筑物产生变形,建筑物抗震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如果建筑物屋顶和建筑物底部的重心不能保持在一条线垂直线上,则会导致建筑物的抗侧力不能保持连续,使建筑物的扭转效应加剧,减弱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综上所述,建筑师在进行房屋设计时,应该极力避免建筑物屋顶过高或者过重的现象,应该保持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和刚度均匀分布。

(二)设计限值控制

在建筑物设计的有关文件中指出,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建筑物楼层的数量。在实际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存在大量建筑物高度超标或者建筑物楼层数超标的现象,同时,部分建筑物存在宽度超标的情况。这些不合格的超标现象,势必会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只有很好的与建筑抗震设计进行完美的融合,才能实现有效的限值控制。现列举一些实例:当防裂度为8时,粘土砖等对称建筑物的总高度不得超过18m,建筑物的层数应该在6 层以下;当底层框架为砖时,建筑物的高度应该在16m以下,楼层数在5层以内;当建筑物材料为钢筋混泥土框架时,建筑物高度应该在45m 以下,同时框架的抗震墙高度应该在100m以内。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局部墙体尺寸和的房屋抗震横墙之间间距的限值控制。对于局部墙体尺寸限值控制这一问题,局部墙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增强建筑物抗震的强度,当建筑物局部墙体的尺寸限值小于预先规定的值,则不能够实现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要求,势必会导致墙面的裂开甚至是倒塌事故出现。对于抗震墙的限值控制这一问题,简单来讲就是避免横墙间距超过原有额定值的出现,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很容易使得建筑平面的刚度下降,在遇到水平地震力的时候,建筑物纵墙容易产生形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制约了建筑物抗震的承载力度,最终使得建筑物出现倒塌。综上所述,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设计的限值控制,一定要引起格外的注意。

三、结束语

近几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建筑师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经验和研究均表明,合理的将抗震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终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融入建筑设计的作用,紧接着分析了建筑设计融入建筑抗震设计后应注意的细节,最后简单分析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抗震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盖希君. 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 科技創新与应用,2013,13:196.

[2]严朝宗.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40.

[3]孙作芹. 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21.

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建筑物防雷设计是避免建筑物遭受雷电损害的重要手段,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建筑物防雷的设计目标、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定、滚球法与球形闪电和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与配合等几个方面试举几例以探讨设计中比较容易忽略的概念和问题。

关键词:防雷设计;易忽略问题

1 防雷设计的目标

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设计和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概率和降低雷击影响,最大限度地防止建筑物出现雷击事故,为建筑内部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证。建筑物的接地防雷设计是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等电位连接等防护措施,进而从多个方面应对可能发生的雷电自然现象。通过落实全面的防雷接地措施,将建筑雷击时遭受到的瞬间雷电流导入大地,从而保证建筑及相关设备的安全。

防雷装置的设计耐雷水平,是综合考虑雷击概率、损失后果及经济性的结果,因此,防雷安全度不是100%的。常规的做法是先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再根据条件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及设备金属结构进行防雷接地的连接,同时选择合理的保护设备,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目的。

2 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定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对建筑物的防雷防雷等级有明确的划分。然而在设计中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只以预计雷击次数划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而忽视了对环境场所重要性和危险性的考量。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爆炸危险环境,会因为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在区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时,需考虑的一个点是建筑物是否为火灾危险场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规范对火灾危险环境的定义是与199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配套实施的。然而新版本的《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删除了对火灾危险环境的定义。因此,不同设计人之间出现了是否还需考量火灾危险环境这一点的争议。笔者认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在对建筑物防雷等级进行划分时,是对场所的危险性进行了考量的。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新规范对一个名词的定义缺失就对其视而不见,应该继续遵循原规范的定义进行设计。最近几年也是按此进行的设计。但是第四版《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中提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在2015-07-15复函中已删去“以及火灾危险场所”字样。

3 滚球法与球形闪电

接闪是防雷设计的重要一环,是建筑物防直击雷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做法有采用金属屋面、屋面明敷接闪带、设置接闪杆等。只要屋面下不存在易燃易爆物,金属屋面就是最好的接闪导体,整个屋面几乎能将建筑物的直击雷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内。接闪带是按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在屋面敷设不同大小的防雷网格。接闪杆的保护范围也是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选择不同的滚球半径,以滚球被接闪杆挡住而不触及被保护对象为准。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1.自然界中的球状雷电是一种特殊的大气雷电现象,其发生概率很小,线状雷电才是建筑物防雷设计的主要防护对象。那为何要以滚球半径作为設计依据?2.使用滚球法对屋面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的接闪网格进行校验会发现网格中的大部分屋面并不在保护范围内,这又如何解释?

滚球法的理论依据是以击距理论为基础,根据闪击距离(即放电距离)的大小来确定接闪杆、接闪线的保护范围。击距理论是假定雷电极在不同高度并相对接闪杆变化位置时进行人工模拟放电试验。流经被击物的雷电流幅值与定位高度、先导电荷相关。击距(击距为防雷计算中的抛球半径或滚球半径)有关,一般推断,目前上有很多不同的击距与电流之间的换算公式。一般地,雷电流越大,击距越长。若雷电流为200kA以止,则击距可能在200m及以上,若雷电流为15~20kA,则击距可能在20~30m。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是根据其雷击概率及危害性等综合因素进行划定的。因此,根据防雷等级选择不同的击距能够最大限度的平衡经济性与安全性。并非假设雷电流为球形闪电而进行的保护模拟。

通用图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中,有对屋面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物体的防雷做法。可见除了需要特别保护的屋面设施外,一般不对其进行专门保护。显然,屋面的中心位置并没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被雷击后也不会产生安全方面的影响。因此,接闪网格并非是对屋面的整体性保护,而是对易受雷击部位和有安全隐患部位的保护。接闪网格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接闪后的分流需求。

4 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与配合

电涌保护器是装设在配电回路中用于带电系统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导引泄放电涌电流的非线性防护器件。—个系统中所有SPD及所需保护的设备的能量配合,对保护的效率具有决定性意义。电涌保护器配合主要是为了:将最终的雷电威胁值减到需要保护设备的耐受程度;各个SPD的额定荷载电涌 能力不被超过,否则会造成SPD的损坏;当SPD之间的限制距离不足时,过电压波可能会在线路上形成 反射,产生振荡电压叠加到线路上,使线路上的电压升高,反而会对被保护设备造成威胁。实施能量配合和电 压配合,可以使各级SPD之间的限制电压相互协调,减少反射现象;保证SPD逐级先后动作;避 免SPD的动作出现盲点。SPD电压配合是对各级的SPD限制电压值进行逐级控制,以达到将过电压值限制在设备耐受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SPD中通过电流越大残压就越高,通过能量分配后,末级SPD流过的雷电流越小,越有利于电压限制雷电电涌的传导。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SPD需要能量上的配合时,根据每个SPD的能量吸收能力共同分担总的电涌能量,使每个SPD所能承受的能量都低于其承受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设备的保护需要进行防雷区的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根据防雷区的划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SPD的安装数量。处于LPZOA和LPZ1的SPD用来承受和泄放直接雷击的能量,雷击波形为10/350μs,一般选用电压开关型 SPD,称为第一级防护。第一级防护的主要作用是泄放大能量的雷电流。在LPZOB和LPZ1这两个区域内,由雷击引发的电磁场起支配作用,一般不会发生直接雷击。在这两个区域内往往选用8/20μs波形电压开关型或 限压型的较大通流量的SPD,也称为第一级防护。

在LPZ1和LPZ2内的SPD主要考虑上一级的剩余威胁值和LPZ1区内的电磁场的感应效应。一般选用 8/20μs波形限压型的SPD,称为第二级防护。篥二级的主要作用是泄放雷电流和限压。以后各级SPD泄放雷 电流的作用逐级减弱,限压作用逐级增强。依此类推,直到将威胁值减到需要保护设备的耐受能力以下。

为了达到更好的SPD能量配合效果,所以在靠近被保护设备处安装SPD时,应选用二级或三级SPD,同时满足多组SPD之间的距离要求,并且SPD之间的能量配合应遵循敏感的SPD首先响应的原则。

为火花间隙+压敏电阻型SPD,在雷电流过来时,因为SPD2的导通电压低,因此SPD2先导通,当电压达到SPD1的触发电压时,SPD1导通。根据SPD能量配合的原则,SPD2必须能够承载部分10/350us波形的雷电流,并且在SPD2过载前,SPD1必须承担主要的能量泄放。

为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型SPD浪涌保护器,因为两个限压型SPD标称导通电压相同,因此在雷电流过来时首先使SPD1导通,当电涌电流继续增大,使得SPD1残压上升,当达到SPD2的启动电压后SPD2导通。

5 结语

建筑物防雷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着国家经济腾飞,社会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造型特别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常见,建筑物内的电气系统、电子信息系统越来越完善。如果缺乏一个完善、可靠的防雷系统,一旦遭受雷击,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而且会引起电气火灾,损坏造价昂贵的电子信息设备,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这就需要设计对建筑物的雷击危险性、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和防雷接地设施的经济成本等进行综合考量,以尽可能达到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同时兼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春雷.浅谈雷电灾害成因及防护技术[J]现代科技,2018(09):105.

[2]吴志辉.雷电防护技术应用与发展[J]居舍,2018(07):250.

[3]聂磊.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探讨[J].决策探索(中),2019(5):36-37.

[4].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组编.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12.

[5].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编.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8.

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建筑消防电气指的是在建筑物中负责防范、化解火灾的系统,它不仅具有侦查火灾情报并及时发出警告的功能,还应当具备相应的消防设备来应对火灾。由此可见,消防电气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用户人身安全的保障。所以,建筑消防电气的搭建和校核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国家作出相应规范来保障工程质量,还需要施工人员认真谨慎的工作以及入住用户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完工后也必须进行定时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关键词:建筑电气消防 供配电

引言

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和用电安全。目前,建筑物电气设计缺乏远见、设备使用不合理以及电路设计不一致,影响建筑物对电力的正常使用。因此,电气的设计需要严格遵守设计原则,同时有效结合现状,制定出一定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提高建筑质量,满足使用标准的要求。

1建筑的电气设计

1.1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建筑电气设计在建筑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制定科学方案。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电气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施阶段,需要改进设计监督、优化和结果,以确保电气工程项目在根本上正常运行。

1.2建筑电气设计特点

目前的建筑电气设计很复杂,具有许多功能。除了一般照明和电力之外,建筑中使用的电力还对照明、电力和防雷类型等不同类型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类、自动控制、电视和电话系统的分类等。此外,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是复杂,因为它是建筑行业的一部分,对功能、安全和便利性要求很高,其原有结构更加复杂,涉及设计、安装和施工的不同方面,从而使目前,大多数设计人员在设计初始项目时更加重视项目安全性,从而将安全性作为项目安装的核心。

2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建造和校核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单位缺乏消防意识

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规划的时候会进行资金预算,根据工程要求为不同项目配置资金。因为涉及资金周转和工程效益的问题,施工单位往往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当施工方对消防系统不够重视时,就有可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消防设施建造的支出,导致消防系统薄弱,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树立消防意识迫在眉睫。施工单位应当把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障施工目标安全性的前提下考虑收益,切忌被金钱冲昏头脑,犯下大错。当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思想觉悟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确保万无一失,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审查力度,加强执法力度,把保障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时刻放在心头,坚决打击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2.2电气消防系统中设备兼容性和材料耐久度问题

消防系统在搭建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材料和半成品设备。由于生产这些材料和设备的厂家众多,又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型号不尽相同,质量也参差不齐,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不兼容以及材料耐久度较低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施工方需要引起重视,在采购的时候注意筛选,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目前来说,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查收材料的时候要认真核对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严防供货商“以次充好”,引发安全隐患;第二,认真仔细地校对设备性能和型号,保障设备符合工作强度并能与系统兼容,发现问题时要立即更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第三,将采购记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技术要求、合格证等文件妥善保管,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2.3工程承担方缺乏相应的能力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很多工程领域,仍然存在许多缺乏资质的施工单位。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有很多企业在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及资金的情况下参与竞标,甚至有一些毫无施工经验的小企业,通过贿赂招商干部等违纪违法的行为来非法取得工程实施权。这些现象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需要严厉打击。对此,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绝不允许没有资质的“门外汉”来涉足消防工程领域,同时政府也要加大问责的力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不仅要追究工程实施方的责任,更要追究相关审核人员的责任。

3电气设计中消防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

3.1线路铺设

灭火系统正常运行与各消防机构的配合密不可分,其中分配管线的质量就非常重要。传热线材料必须是耐压优良的铜线或电缆,耐压必须为450 ~ 750V 或更高,还必须满足铺设消防配电线路的相关技术要求。铺设和覆层是消防管道常用的铺设方式,不同的铺设方式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这就可以在线槽和套管上涂上材料以保护电路,提高电路的耐温性。

3.2故障检测分析技术的应用

在各方面都能第一时间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并将其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工程量以及成本。此外,电子设备建设的正常运行涉及到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种类正在向各个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因为运行和管理的难度,而且在各种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中也是如此,也往往都会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其故障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系统。因此,通过加强故障检测和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电气设备中的各种故障,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提高故障检测的整体水平。消除区域快速识别设备故障发生的位置,减少电气设备故障。因此,需要结合实际系统情况,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整体质量,解决常规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3优化建筑电气工程规划工作

电气工程在整个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建筑电气系统的工作。智能技术可以优化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设计。在这个角色应用中,智能技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于相对传统的专家系统,即技术专家分析论证电气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优化配置,从而为工程电气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改进建筑的电气工程。对建筑物进行优化、创新、改进,即发展更多,寻求更好的对策以及解决方案。目前,这两种智能技术可以互补,让其在建筑电气工程方面充分发挥优势,并共同优化电气工程设计[1]。

3.4加强建筑物电气设计管理

设计人员应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并为结构规划和电路设计采用综合讨论标准;在实地研究和设计中,需要设立分组,以提高总体效率,并收集大量样本进行研究;在建筑物电气设计的模拟阶段,应强调建筑物电气设计的实际适用性,同时考虑到对所有环境方面和因素的影响;对综合控制设计的分析以及对多层面指标的评估和评价不能仅限于效率研究[2]。

结束语

为了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好地电力服务,重要的是要正确地设计建筑的电力,这是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筑内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得到最大化,直接影响建筑用电安全目标的更好实现。因此,在建筑电气的实际设计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参照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关注用户在使用时存在的一切需要,进行有效设计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完善建筑功能系统,最后进一步发展设计[3]。

参考文献

[1]钱冰.探析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綠色环保建材,2021(12):71-72.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21.12.036.

[2]黄建志.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21(36):83-85.

[3]陈钢军.建筑电气消防施工及验收中的常见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21,18(35):176-178.DOI:10.19892/j.cnki.csjz.2021.35.50.

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第4篇

在本学期十七周我们迎来了这次珍贵的建筑实图实训的机会,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这一周我收获的许多,对建筑图纸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由于我们接触的建筑图纸不多导致实图期间困难重重,甚至开始都不知从何看起,什么都得借助老师的指导、翻阅资料才能得到答案。刚开始拿到图纸都不知道看什么,只是乱翻一气毫无思绪,慢慢通过问老师一些问题,逐渐的对图纸有些了解。并借助大一上学期的《建筑工程制图》与大二上学期学的《建筑力学》。对图纸中的标注、配筋、构造要求对图纸有一些更加深刻的了解。

经过这一周的实训,我懂得了从最基本的识图顺序,拿到图纸,首先要看的就是图纸的目录,其次就仔细看图纸的总说明,懂得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相应区别,在看图纸的过程中应结合图纸里面的说明进行观察,同时在图纸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好多细节的东西需要我们注意,所以在识图过程中细心是很重要的!再者,我们在识图中相信大家也有所感触就是不知道要看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有好多同学在实训过程中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识图是靠自己去观察,利用空间想象结合实际你就会发现自己有所进步了。

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图纸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什么都不懂了,很多施工方面的做法都一窍不通,只是机械的看着说明文字,头脑一点概念都没有,期待明年的顶岗实习,联系实际,相信会学到很多课堂里没有见过的东西。

实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我对此话深有感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沮丧。

此次的识图实训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建筑识图心得二:建筑识图学习心得>>(2964字)

第一章

第一节.识图总结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研究投影、绘图的基本技能、识读土建工程图和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的一门课程而建筑识图主要研究投影的基本原理、绘制及识读土建工程图的方法和技能作为建工专业的学生,我们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绘图的基本技能,并要熟练的识读建筑专业施工图纸,准确地领会设计意图,熟练的运用工程语言与合作伙伴进行有关工程方面技术信息的交流

在建筑识图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从投影图、轴测图、剖面图、断面图到平面图、立面图以及详图,我们要轻驾基础知识,就熟到工程图的每个细节中同时我们也要持有想象与创新能力,想象深入到剖面图、断面图中,把握好各个建筑功能和构造,在创新上,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建筑体系,表达最新的建筑美、艺术美

识图也是基础知识深浅的反映在这里,我就识图基础作一个概述它主要包括投影图、剖面图、断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等

一般建筑工程图样,是按照投影原理和投影作图的基本规则形成的,所以学习投影就知识是学习识图的基础而投影原理是光线透过物体上的各个点和线承接影子的平面上,投落下它们的影子,从而使这些点和线的影子组成能反映物体的图形建筑工程中多数构配件是由平面几何体构成的,根据平面几何面的投影,我们就可以在图纸得到建筑物的图形

在读图过程中,平面设计培训,我们可依靠建筑的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的投影,看到建筑的一些特征但正投影法立体感不强,不易看懂,这时需要具有立体感强的辅助图形轴测投影图来表达在正投影法与轴测图相辅相成作用,我们才能就熟地读懂图

为了清晰而简明地表达物体的形状,我们可以想象将物体剖开或断开,从而得到物体的剖面图和断面图其中剖面图可表达物体内部形状和结构,断面图则是用来表达物体中某一局部的断面形状根据这两点,我们可以更清楚了解建筑内部的结构

生活中,最多的是民用建筑,它主要由基础、墙体或柱、楼板层、楼梯、屋顶、地坪、门窗等七个构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构成了房屋的主体,它们在建筑的不同部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现学也是依民用建筑为样,作建筑工程图的识读

每个建筑都有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施工图以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等其中建筑施工图是用来描绘房屋建造的规模、外部造型、内部布置、细部构造的图纸,是房屋施工放线、砌砖、安装门窗、室内外装修和编制施工概算及施工组织计划的主要依据它包括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建筑详图在施工图会涉及到一些常用符号及图例,如索引符号、详图符号、引出线等,它们相应有各自的标准与规定,所以要作图时,我们得按标准为方圆,用规定来审划而在建筑施工图中,各种图又有不同的形成、用途、内容,我们可根据所需了解样图,去介绍建筑的功能和结构

第二节.平法知识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性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平法书,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一种规范,因为它使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得以全统一平法,概括了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剪国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标准构造详图等等在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中,我们可知道截面注写,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同时可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的具体数值式及对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的箍筋间距,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数值在柱顶纵向钢筋构造知识点,可以由纵筋联想到箍筋、拉筋的构造,而其中纵筋我们又可分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纵筋、变截面纵筋,它们的构造又各有异

由于我们现在在平法知识上刚入门,谈知识只能涉其浅,以上简明地点了一些平法知识,并不能扼要表达地平法知识的庞杂

第三节.识图感想

在了解建筑识图主要是研究投影的基本原理、绘制及识读土建工程图的方法和技能后,我们进一步学习三面投影图、轴测图、剖面图、断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等知识在我们一步步渐进学习下深入,由最基础的投影图到复杂的结构施工图,我们认识到单建筑识图的知识就很深但深入的知识都是由基础的投影知识夯实的,打稳固的,所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好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学深建筑识图知识

随着识图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图纸中,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都要我们去注意特别是一些索引符号、详图符号、标高符号、引出线等,我们要以其标准为定,用专业的严谨、细心,去认真对待每一张图纸

言而总之,我们在打扎实识图知识,然后认真地做好每张图纸

第二章

第一节.图审过程描述

在设计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将设计图纸移交建设单位,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发给承担施工监理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由施工阶段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图纸会审,并整理成会审问题清单,在设计交底前一周交设计单位

图纸会审的目的是使施工单位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把图纸中的质量大大提高其内容主要是: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总平面图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等

承担设计阶段监理的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做交底准备,并对会审问题清单拟定解答

设计交底一般以会议形式进行,先进行设计交底,后转入图纸会审问题解释,通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或参建多方研究协商,确定存在的错误和各种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交底应在施工开始前完成

设计交底应由设计单位整理会议纪要,图纸会审应由施工单位整理会议纪要,与会各方会签,设计交底会议纪要和图纸会审会议纪要一经各方签认,即成为施工和监理的依据

第三节.个人学习心得

当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实训,我收获颇多首先前两天一直忙于绘制

一、二层顶棚结构平面图和基础平面布置图,在绘制这两张图时,我也反省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绘图时要保持沉稳与细心,无论是线型的加粗还是尺寸标注,那得经过缜密的思绪沉静地去完成,有人说细节注定成败,我说一个小标注注定图纸的质量,所以不能马马虎虎,得仔细去绘图在图审过程中,我知道了设计交底要以会议形式进行,先进行设计交底,后转入图纸会审问题解释,通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或参建多方研究协商,确定存在的错误和各种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了图纸会审后,在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后,把最后的拟定方案作以表决

绘图需要沉稳细心,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把绘图当作一个工程,绘好了图,就是建了一个好的建筑会审需要交流商讨,找出交底存在的问题,把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建筑识图心得三:小小的谈及建筑识图心得>>(1686字)

建筑专业是结构的上行专业,充分理解建筑设计意图是优秀结构设计的前提,特别是刚刚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由于经验的欠缺和对建筑图纸不熟悉,一定要多和建筑专业交流沟通,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建筑图识图的步骤和要点:

建筑图纸主要分为总图、总说明、平立剖面、墙身结点详图、楼电梯图、门窗等细部详图五个部分。

A、总图部分用于确定各单体位置,有地下室时要注意消防车道的位置,影响到地下室顶板荷载大小,同时总图部分还和城市污水管道的标高有关,如果不允许在排污支管在地下室内通行,则地下室标高要整体下降,导致覆土厚度的改变。

B、建筑说明主要信息包括

1.建筑±0.000的绝对标高:用于地质勘察报告中判断挖填方工程量和在地勘报告中确定结构基础持力层的深度,地勘报告中有原状地面的高程,此时应该根据持力层的埋深,考虑基础形式的选择。

2.建筑楼地面做法:用于判断结构楼板标高,特别应该注意卫生间、阳台、露台等部位是否降板;同时楼面做法用于计算楼面恒荷载的大小。

3.墙体材料:用于计算梁上线荷载的大小。

C、平立剖面:

1.平面用于确定竖向构件和梁的定位,降板区域和开洞区域的划定,结合楼电梯图确定楼面洞口,二次浇注水电洞口的确定。比较特别的如阶梯教室,结构楼板最好做成楼梯的方式的斜板,工业建筑中的变配电房,有时由于设备专业的需要降板达到600mm,这就要求其相关结构部分降板或开洞处理。依据平面完成的结构图应该从建筑平面上升高0.5米虚拟一层平面往下看,所见即所得,特别要注意虚实线的表达。

2.立面用于建筑周面的美观,需要将平面图中周边构件和立面图相应位置的线条对应上,还需参见墙身详图,此时的原则是:每一条线都有其意义,不能忽略。此时结构专业还要担负起对建筑图纸的校验和确定合理作法的责任。

3.剖面用于确定周边构件和内部构件的定位,需要插入结构构件以判定其是否满足建筑要求,比如对于走廊处于中部的旅馆建筑,建筑原则应是走廊内不露梁,此时就可在剖面图中表明建筑意图。有时斜屋面下由于设备吊装和装修的需要,还有一层平板,在剖面图中才好注意到。

4.建筑的首层平面对于框架结构仅需注意其首层墙体的位置,对于较高较长的墙体需在其下设置基础梁,对于比较次要的墙体,如卫生间里的分隔墙可用地龙骨的方式处理。

5.立面要注意窗子的长度,有时抱框做起来比较困难,需要用结构梁。建筑首层地面有时候配电房中有较深的电缆沟,此时注意,柱的基础要处于电缆沟以下,防止发生碰撞。

6.工业厂房中首层地面有些区域可能有大面积的堆载,此时一定不能忽略堆载对基础的影响。有些建筑首层有卸货码头,注意此处地梁的标高。有些建筑有卷帘门,要注意地梁和二层楼面梁之间的净空高度是否满足。

7.建筑外墙线外有保温时,注意梁的定位,要和墙体对齐。一般无地下室的建筑首层刚性地面做法都是在建筑图中表达,结构不用表达。注意局部屋面处会有设备基础,如果荷载较大需要设梁的。

8.大型公建的厨房有可能由于设备管道的要求而降板,且荷载极大,需要注意。自动扶梯在楼面处的连接需要参考扶梯详图进行结构布置。

9.斜屋面,特别是多坡相交的斜屋面结构布置比较复杂,要特别注意。

D、墙身结点详图用于确定建筑外立面作法,细部表现出品质;对于墙身节点,主要要把握出挑长度和构造锚固的问题。

E、楼电梯图

1.楼梯间洞口需在平面图上表达,楼梯梯柱定位需在平面图纸上表达,以方便预留插筋,汶川地震后对楼梯作为逃生通道的要求提高,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楼梯间四角用框架柱。楼梯图需要比较好的三维空间能力,其图面表达也很重要。

2.电梯需要建筑专业和电梯厂家确定电梯井道的净空尺寸,有无机房,此部分建筑图应该由电梯厂家确认。电梯井筒一般作为剪力墙布置,但在框架结构中为了不改变结构体系,可用混凝土填充墙的概念,方便电梯安装,参见高规6.1.7条。也可根据轨道安装预埋件的位置常用填充墙加构造柱和圈梁的方式进行。电梯顶部需吊挂钩,需结构专业得到厂家的最大承载力,事先预埋。

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第5篇

2、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

4、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5、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8、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研究

9、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

10、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措施研究

11、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12、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1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浅析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及防护技术

15、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应用

1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17、探析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监督评估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18、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

19、深化施工阶段管理水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20、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

21、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

22、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

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工艺技术的应用

2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2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策略

2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治理研究

27、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2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施工技术

29、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研究

30、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之土石坝施工概述

3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32、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度风险分析

3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浅析

3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35、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36、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研究

3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

38、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3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40、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思考

4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42、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

4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4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4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

46、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4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48、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49、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物平面设计范文第6篇

一、生态建筑空间细节设计中趣味性分析

1、趣味性应用

生态建筑空间设计现已成为设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既要尊重生态发展规律、体现生态性, 又要适当彰显趣味性主题。其中, 地域风俗、影视情节、历史文化、怪诞猎奇以及故事传说等方面的趣味性主题具体表现如下:地域风俗主要体现在多种民族的生活特点和自然环境两方面;影视情节主要以已有影视作品为基础进行空间模仿设计;历史文化即以某一历史时期的物件进行空间环境氛围营造;怪诞猎奇主要是以怪异心态为前提, 在这种心态的引导下开展空间设计行为;故事传说主要通过趣事杂闻来对建筑空间环境进行渲染, 以此迎合故事迷的喜好[1]。

2、生态建筑空间应用细节设计趣味性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大多数生态建筑空间设计者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为了追求细节设计趣味性, 进而忽视了空间实用性和功能性, 即在特定空间中, 将趣味性元素全部呈现, 导致细节设计毫无主次之分, 空间功能性逐渐减弱, 并且随着用户满意度的降低, 设计行为会以失败告终[2]。其次, 主题营造存在片面性, 这主要体现在趣味性主题因投入资金不足而导致主题表现度降低, 此外, 趣味性新型元素的冗杂叠加, 会使用户对设计空间产生平庸之感, 进而会导致趣味性主题缺乏全面性。最后, 光影运用缺乏合理性, 生态空间在建筑设计阶段, 往往将设计重点放在室内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方面, 相对来说, 采光设计会渐渐被忽视, 最终会影响用户体验, 影响用户的设计评价。在设计中处理好光的明亮度、光与建筑材质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从而充分彰显趣味性主题[3]。

二、细节设计趣味性在生态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

1、设计要点

首先, 做到趣味性和功能性兼顾。在细节设计过程中, 应在结合用户对空间功能性需要、生活习惯的基础上, 合理布置空间格局、陈列空间物品, 同时, 在尊重生态效应的基础上, 注重空间采光效果和实际通风效果。除此之外, 生态建筑空间要以人性化设计为主导, 重视空间氛围的营造, 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 增加设计空间趣味性, 从未避免用户产生空间乏味感。在空间功能性方面, 设计者要适当融入时代性元素, 在迎合用户需要的基础上, 通过趣味性主题提升用户的精神文化水平。其次, 坚持趣味性引导, 彰显设计品质。为了充分吸引用户, 丰富用户的文化内涵, 在空间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开展设计工作之前, 要与用户进行趣味性探讨, 以此明确趣味性主题, 进而在细节设计中, 设计者能够有选择的应用时代元素, 在空间布局、物件陈设、色彩搭配等方面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最后, 合理利用光影和色彩。光影合理利用能够加强设计趣味性, 用户对光影亮度、投射方向以及光色等具有不同的享受体验, 同时, 空间物件色彩的搭配情况也会导致用户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 为了丰富设计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 要合理调节光影、合理进行色彩搭配, 并且还应根据用户年龄差异、喜好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 以此为用户带来良好的空间体验效果[4]。

2、设计手法

一方面, 场景模拟。该手法是趣味性主题设计的基本手法, 运用该手法于建筑空间设计, 能够使用户在模拟场景中展开丰富联想, 即以特定趣味性主题为中心, 结合一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为基本创作元素, 以此进行空间设计。例如, 在大理石墙板中装饰华丽织物, 进而空间会兼具浪漫和艺术。当设计者未能实现场景的完全还原, 这时可以适当运用抽象法, 即对设计元素有针对性的进行抽象处理, 以此彰显趣味性主题。此外, 还可以应用变形法, 即对原有空间设计形态进行部分变动, 像图形错位、结构变形等。场景模拟中应用这类手法, 能够为趣味性主题突出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符号化演示。生态建筑空间应用符号化演示设计手法, 即设计手段和元素以符号化的形式进行趣味性整合, 这不仅能够加强用户对符号的识别度, 还会加强空间的美观性。例如, 苏州园林在生态空间设计中, 空间兼具整体性和分区性, 同时, 建材纹样、纹理具有丰富的传统元素。

3、设计原则

首先, 功能性原则。生态空间设计应以空间使用功能为基本原则, 根据用户的活动规律, 合理设计空间尺寸, 以及各个空间之间的关系, 同时, 空间物件陈设要有序、协调, 以此提高空间采光度, 加大空间通风。平面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满足用户的活动需要, 无论是步道安排, 还是陈列品摆放, 都要确保空间功能性充分发挥。其次, 生态性原则。生态空间建筑设计, 应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发挥太阳能、光能资源利用率, 这不仅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还能在设计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 舒适性原则。生态建筑空间在设计中坚持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的同时, 还应坚持舒适性原则, 即在设计中全面考虑用户对空间体验的舒适度。因此, 在空间设计阶段, 应以用户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对空间实施合理比例设计, 并且提升设计质量, 充分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差异性需要[5]。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生态建筑空间设计在设计要点、设计手法以及设计原则中彰显趣味性主题, 这代表着未来生态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能够提升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效果。同时, 有利于促进生态建筑空间设计以良好的方向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 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设计标准也越来越高, 细节设计中融入趣味性主题, 既能提升设计等级, 又能迎合人们的设计需要。本文首先对生态建筑空间细节设计中的趣味性进行分析, 然后探究了细节设计趣味性在生态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建筑,空间设计,细节设计,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邵丹, 刘利剑, 陈闯.建筑空间环境生态化设计的误区研究[J].绿色建筑, 2013, 05:26-28.

上一篇:银行履岗履职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条码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