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9

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今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为了能够让信息的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档案管理的领域普遍会使用到计算机,这一举措有两大好处,一方面使得档案管理的效率被大大的提高增强,二是档单信息化管理较之一般档案管理具备卓越的优势。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定义概括而言就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识别读取将实体的资源转化成数字化数据电子信息资源,并且保证这些数字化资源后续在任何一台智能设备都可以被读取使用。经过整合处理加工大量的数据资料,在后台建立专属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将信息资料数据加以收集、分类、整理、存储,方便之后需要的时候及时进行查阅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的传递与交流,就是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档案信息化的关键,也就是核心所在。这一过程,需要首先背靠互联网平台,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让档案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畅通无阻的进行输送接收,不管身处何处身在何地都能及时查阅到你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有利于管理部门、资料的需求者们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和意义,档案信息化管理所具备的内涵和特点对传统的档案系統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需求的变化,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也时刻面对人民的考验时代的变换,衍生出一些需要讨论和解决的新问题。

一、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检索的方式目前来说有两种,第一种是手工检索,第二种是计算机检索方式,但是,依照现今的情况来看,手工检索这种传统的方式仍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虽然各档案部门不停的革新选择各种方式优化手工检索,开发了新的检索工具,各种形式得以出现,但是仍然陷入求多不求精的误区之中,以档案检索工具的数量去提高档案检索的质量,实乃错误。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办公部门工作的方式归纳来说就是移交档案,编目立卷、存出入库、査阅调卷。采取计算机办公的方式在于处理文字工作,财务计算管理工作等需要数据的工作上面,管理的载体仍旧是纸,其他智能的方式,例如光盘、U盘、3D识别技术虽然在工作之中也有应用,但是应用的较少,建立的后台数据库容量与现如今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容量不可同日而语。

二、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需要工作管理人员去实现,反观今天管理人员的态度存在重视度不够的现象,这一现象大大限制了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不能正视档案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就不能推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进程。一方面档案资料的数据庞多,仅靠人工录入,耗时耗力,来不及归档的现象大大存在,另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也是管理人员的一大弊端,很多档案整理人员年岁已大,接触计算机较晚,网络办公技术生疏,领导也不懂得计算机智能体系的运用,采取旧式传统的办公理念方法,举步维艰。

(二)计算机信息化流于形式,缺乏大规模应用

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轻视,再加上一些观念保守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带来的便利视而不见,上级领导在安排进行计算机信息档案整理时并不严谨,从而使得计算机信息化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应用模式。我们必须要正视将档案进行信息化的保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是一种大势所趋。随着工作人员的更新换代,计算机信息化流于形式的情况持续不了多久。在档案管理更新换代中也有着互相推诿的情况,下级推到上级,上级不重视,最终让计算机应用流于形式,不能够大规模的应用。

(三)应用手段较低,水平不足

计算机档案管理信息化流于形式、管理人员墨守成规不接受新的事物、上级领导对档案信息管理化的轻视,最终导致即便是我们在工作学习中应用了档案信息化,也无法与高效、快速、便捷这三个优点挂钩,再加上管理档案人员一般为保守人员,对计算机信息化学习性不高,不能适应高新科技带来的变化,水平自然也就低下。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之快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上述问题必然导致档案管理所使用的计算机性能低下,计算机中的软件硬件均为较低水平,是难以支撑高效的档案管理。

三、计算机技术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加强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仅是从业人员,领导也要改变观念,从上而下的重视起来,做好岗前培训,招聘对口专业的职员,在岗期间不断加强学习相关知识,做好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程工作,改变消极怠工的态度,知行合一的运用到如今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去。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避免流于形式

一是必须让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以及上级管理人员真切体会到计算机信息化的便利,以真正的高效性、便捷性打动墨守成规的管理人员,让他们对计算机信息化从内心不再抵触。传统档案存在着人工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查询速度慢、存储占用空间大等缺点,我们就针对这些缺点下手,让懂技术的新型信息化人才手把手帮助不理解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从事档案的收集和编撰工作,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二是开设学习培训讲座,宣传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让保守人员明白自己墨守成规是毫无意义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信息化更是实现国家信息工程的重要步骤,进行档案信息化也是为与其他档案管理平台更好的进行汇总沟通,从而让档案管理更加集中。

四、结语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大数据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完成好这项工作,是网络时代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一靠领导以及管理人员的重视和计算机素质水平得以实现,二靠先进的系统技术和设备作为基础,建设纵横发展交错的传输网络,三靠充足的资金,招聘对口人才,培训从业人员,购入尖端设备。

参考文献:

[1]段园园.网络时代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智库时代,2019(43):111+116.

[2]周本仙.人事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193-194.

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悄然来临,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管理领域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审计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信息系统审计逐渐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崭新而重要的领域。但信息技术领域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有效提升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成效,应该加强对策研究和探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推动审计工作信息化已经成为普遍性的共识。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也得到全面优化,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切实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的安全。一些网络漏洞及安全隐患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整体精密性。基于此,科学探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开展对策,有助于全方面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

一、信息化时代审计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中存在着比较突出明显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也制约着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

(一)审计理念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刚刚起步,审计人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审计方式,而是逐渐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原始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业务流程进行符合性测试,从而逐渐发现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当前在信息化审计工作中,不少审计人员反而觉得信息化审计是“狗尾续貂”,应用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能够发现被审计方突出存在的问题,无需再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来开展更加复杂化的信息系统审计。在这种滞后的审计观念的影响下,虽然进行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升级和换代,但整体利用率并不高,这本身制约着审计工作的整体成效。

(二)缺乏信息系统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审计工作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和优化,急需专业素养高的专门性人才,甚至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如何开展审计工作,更要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当前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人员配置不足,更缺乏专业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一方面,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素养,在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这些审计人員很难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漏洞,也很难运用系统的各类功能来进行深入的审计。另一方面,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当前的审计人员难以全面优化数据处理,难以科学的汇总各类数据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整体成效。

(三)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的审计工作离不开政府监管与指导,一旦缺失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整体开展成效。当前政府部门明显缺乏对这种新生事物的监管与指导,这无疑制约着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开展实践中,明显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政府推广和重视力度不够。特别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凸显着很多漏洞,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若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和保障,势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这本身会给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以及不可估量的风险,难以长远、深入地开展下去。因此,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及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四)相关软件技术不成熟

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完善成熟的软件技术的支撑,这是非常关键的硬件基础,若没有这个硬件作为保障和支撑,那么审计工作将难以得到保障。当前信息化审计工作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软件技术不过关,软件技术不成熟,软件技术不完善。一方面,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这些都容易对数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相比传统的存储管理方式,计算机管理环境更为复杂多元,若缺乏对这种技术环境的分析与研究,极容易引发系统风险。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成本比较高,在开发、维护、应用等过程中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二、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优化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存在着较大的威胁和挑战。为整体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应该运用科学的优化对策,全方位推动审计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审计理念

在信息化时代,开展科学的审计工作,需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一方面,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以信息理念来夯实审计工作,注重审计系统的贯彻,注重审计工作的开展,注重审计方式的创新,将信息系统作为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工具,全面提升审计效率。另一方面,科学优化审计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升他们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科学履职有效保障各类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当审计人员面对纷繁错乱的各类信息时,应该注重甄别和判断,应该注重审计与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审计工作的稳定开展。

(二)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统筹审计工作,需要依托于完善科学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审计工作的方式,若参与审计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素养,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势必会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践中,应该注重审计人才的培养,着重把关他们的复合型能力。在开展审计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于审计机关的人才优势,将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引入到审计工作中。当进行较为复杂的审计项目时,可以构建专业人才的审计团队。

(三)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开展实践中,应该全面加强政府监管。首先,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以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充分结合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涌现出来的新特征、新情况等,全面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设,及时解决法律空白区域。其次,加强立法建设,加强与信息系统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若没有相关法律的支撑,势必会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整体开展水平。第三,加强政府推广。政府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和实践的组织与领导,组织专门的审计实务探讨会。

(四)积极优化审计软件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的开展实践中,应该积极优化审计软件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全面改良技术方案,以完备科学的技术支持审计工作。一方面,应该积极优化审计软件和审计工具,积极开发通用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同时,加强审计软件的维护与管理,及时更新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的整体平稳与高效。加强审计系统的检测与测试,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各类漏洞,将审计隐患消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为提升审计软件开发与利用的整体水平,应该鼓励审计人员与开发人员共同研究审计软件。审计人员清晰审计工作的流程及重点,开发人员具有技术能力,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能够精准提升审计软件的适用性。

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审计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也变革着传统的审计模式。为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成效,应该构建审计信息系统,完善审计制度,优化审计人员素养,综合性提升审计工作成效。(作者单位为河南明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针对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出了构建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的网络架构有很强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建设还兼顾了实用性、易用性、通用性和可监控性。通过共享平台的建设达到了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综合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网络架构;安全部署

中圖分类号:TP274.2 文献标识码:A

1 背景概述

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并存的时代,信息与数据的自动共享与交换已经轻而易举。政法职能部门例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都已经拥有本部门的信息系统办公平台,各部门的信息资料得到了集中性的管理,并且信息的存储量非常大。在一些部门的工作中需要向其他部门采集相关的信息资料[1]。

政法系统中各单位已经建立了多个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单位内已经进行了有机整合,但单位间仍处于隔断状态,形成单位间封闭独立运行,能耗较大、运行费用较高[2]。

由于是政法系统各部门的综合信息平台,数据来源多样[3-4]。这就要求系统能够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提供处理各种数据的能力,在网络构建时就需要通过设置相关的服务器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扩展,如给管理员提供了监控应用及数据库服务器,针对大量的图片信息提供了搜索及图片服务器,对ETL提供了数据抽取前置服务器等。如果今后对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需求增加了,只要增加相应的软硬件即可实现对功能的扩展[5-6]。

为了实现本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需要实现如下建设内容。

1.1 实现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在共享平台门户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数据保护、授权使用、身份认证、安全审计、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避免出现共享信息泄露、违规使用和数据遗失的情况。

1.2 实现高级别安全机制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通过设置防火墙和安全网关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外,平台还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方式来保证安全[7-8]。为了确保用户账号的使用安全,每次登录必须填写发送到绑定账号手机的随机短信验证码,验证通过后才能成功登录[9-10]。

2 网络架构的设计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的网络拓朴结构,如图1所示。平台通过政法专线接入各职能部门。数据到达后要经过防火墙和安全网关的过滤到达门户服务器,保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门户服务通过与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提取、转换和加载)服务器、搜索服务器、图片服务器相互协作完成数据处理功能,最终的数据存储在磁盘阵列中。

本系统采用由软硬件支撑层、数据共享层、应用平台门户、安全平台(边界保护安全隔离层)组成的多层平台体系结构,通过对多层平台的搭建即可以使日常复杂的计算机管理及维护变成简单化,又可以轻松搭建其他子系统,使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变得轻而易举。多层平台的体系结构可以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JavaEEServer等,使管理变得统一有序,调整资源变得傻瓜化。该平台建成后,用户和技术人员就可以在平台上搭建各自的系统,同时该平台为各个系统提供统一的单点登录功能,并可以与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进行网络对接。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大致包括平台门户的设计、数据共享层的设计和软硬件支撑层的设计。

2.1 平台门户设计

平台门户是共享平台统一对外的应用和管理入口,集成身份认证、综查服务、请求接口、数据监控、用户权限、数据备份等模块。

2.2 数据共享层设计

数据共享层将法院数据、司法行政数据、检察院数据、监狱数据、国家安全数据、劳教(戒毒)数据、公安数据实现同步整合,并提供给平台门户使用。

2.3 软硬件支撑层设计

主要包括支持数据清洗、转换、同步和整合的ETL工具、需要配置的硬件设备及其拓扑设计。

3 网络架构的实现

3.1 硬件配置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包括网络交换机1台,安全设备2台,服务器4台及存储器1台,详细硬件配置,见表1。

3.2 软件功能模块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分析划分出下列功能模块。

3.2.1 信息共享资源库

通过ETL工具将政法部门的资源数据全量抽取、清洗、转换、加载和整合到信息共享资源库集群中,并同时支持大数据的实时同步入库和普通定时入库两种增量抽取方式,实现数据同步。

3.2.2 身份认证

门户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单点登录方式,为了确保用户帐号的使用安全,每次登录必须填写发送到绑定帐号手机的随机短信验证码。

3.2.3 综查工具

将信息共享资源库的政法信息归类索引起来,提供Web访问方式,实现全文模糊关联查询,并且可对结果数据集进行高级条件筛选。

3.2.4 数据监控

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和数据同步服务的运行监控,监控ETL工具对各个异构数据库的抽取、清洗、转换、加载和整合的实时记录,监控增量数据同步入库统计(标记异常情况)等。提供安全审计日志,可查询用户的历史访问和操作日志记录等。

3.2.5 数据备份

采用备份ETL的抽取脚本方式,当出现数据损毁或丢失的情况,立即采用备份脚本重新抽取源数据,提供后台快捷备份和恢复功能。

3.2.6 用户管理

对用户账号、密码、姓名、联系电话、单位部门、用户角色、启用禁用等资料的CRUD管理。系统初始默认只有系统管理员,由系统管理员分配各个政法部门的用户权限。

3.2.7 角色权限

后台可以创建不同角色,每个角色设定不同功能单元、不同信息密级的使用权限。

3.2.8 信息密级

分别包括信息源分类表格的密级权限和數据表内单元数据的密级权限。

3.2.9 系统配置

包括平台的一般配置(查询信息类别的开启屏蔽等)、平台维护状态(是否关闭)、系统备份/恢复操作等。

3.2.10 服务接口

需要为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旅客住宿登记信息”的信息共享设计请求接口服务的方式提供查询服务。可调用国家安全部门的“港澳通行证信息”的服务接口在门户上提供查询服务。还能连接短信平台接口,用于身份认证时发送随机短信验证码所用。

4 结 语

现阶段政法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多为人工方式或者接口定制开发。对交换共享出去的数据无法做到有效监控和管理,这样无疑是加大了工作的成本与时间,也无法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的迅速查询需求。

要实现政法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安全可靠的目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政法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政法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综合利用为建设总目标,在政法系统中实现了共享数据的网络接入、集中、更新维护和长效管理,大大提升了政法系统各部门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黎明,王红萍,张永峰.面向指挥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模型研究[J].微 处理机,2011,32(1):48-49.

[2] 张亮.基于公安情报的物联网信息挖掘技术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 报,2013,28(3):103-106.

[3] 曹胜华.集团企业网络架构及安全部署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中南大 学,2010.

[4] 翟东升,禾文汇.异构专利数据源集成方案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 报技术,2010(9):67-73.

[5] JonCroweroft.TowardanetworkarehiteeturethatdoesverythingConununieati

-ons[J].2008-3-21.No.1,Vol(51),74一77.

[6] 邱早丰.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网络平台研究[J].电子工程师,2008,

(8)

[7] 裴志宏.企业级网络构建与安全整体解决方案[D].成都:电子科技大

学,2009,(11)

[8] 陈兵,邹翔,周国勇.网络身份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011,

(3):5-8.

[9] VedPKafle,HldeklOtusukl,MasuglInoue.AnID/Locatorsplitarchitecturefo

rfu-turenetworks.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2010,48(2):138-144.

[10] 夏石莹,谭敏生,汪琳霞.一种基于集成可信身份识别和访问管理方 法的安全可信网络框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2):10-12.

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计算机人才流失

目前, 大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并不缺少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相关人才, 但是真的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却并不不多。由于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较少, 同时企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较低, 导致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没有考虑企业的长期利益以及社会效益, 有的企业甚至只对企业的短期利益进行分析, 从而使得一些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人才流失, 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计算机技术能力水平较高的专业性人才。

(二) 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程度与企业发展不匹配

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使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各个领域, 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但是, 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着一些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程度与企业发展并不匹配的现象, 导致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进度较为的缓慢。

(三) 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企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 很多管理人员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构建工作的认知存在一些偏差, 认为企业的日常运行以及管理工作与构建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此导致企业里的计算机相关技术人才的流失, 这样的重视态度不仅阻碍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企业的整体性发展。

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方式

(一) 整合企业内部资源

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 需要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协同合作, 而一旦哪一个部门出现了问题, 将会对企业整体的信息管理工作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而现代企业在对信息资源进行过滤的过程中, 使用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 并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能有效降低企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使用, 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虽然, 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推动企业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发展, 但这也需要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 才能确保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 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开展高效的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工作可有助于企业整合内部优秀人才、降低运行成本以及提高管理效率与工作质量。所以企业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及时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构建良好的计算机信息化思想观念, 从而确保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企业日常运行的过程中, 外部信息收集工作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在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网络信息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规模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可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而在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网络信息技术可对整体管理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 从而帮助企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 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重视度

计算机信息建设与管理发展方式, 不仅仅要对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更新换代, 也要对企业的制度体系、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完善与创新, 因为,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数据库, 可以帮助企业开展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当中, 都可以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来对企业的工作人员信息以及企业的核心数据进行查询操作以及收集等, 这种信息管理方式不仅精确还能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总之, 建设高水平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 因此, 相关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不能急功近利, 企业不仅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构建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 同时还应积极引进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人才, 来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发展状况进行管理, 进而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当前信息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 做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可保证各个行业中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 可以说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目前, 我国计算机信息建设以及管理工作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建设成果, 但是由于我国计算机信息建设起步较晚,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计算机信息化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具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 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方式展开研究, 旨为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算机信息化建议及管理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欣.探讨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及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21 (19) :51-52.

[2] 黄蕾, 彭岳, 邵帅.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发展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8 (9) :83-84.

[3] 刘平.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 (17) :23.

[4] 李喆.浅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通信, 2018, 20 (16) :120.

[5] 李慧.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 36 (7) :214.

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进程的加快,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在各个高职院校兴起。如何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从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就业培训实习四个方面,探索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所辉(1979-),女,内蒙古赤峰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网络规划设计师/CISP,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

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正确处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要把培养目标全面在课程体系上反映出来,要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绝不停留在课程教学的浅薄层面上,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入手,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点,给学生营造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这样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健康培养。

一、明确高职专业人才目标,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是要更加明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掌握上岗技能。同时,应了解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并挖掘市场需求,通过调研,分析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和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此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职业关键能力及应取得的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建立在以行业服务为依托的基础上,将行业创新、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1]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应向以下三个方面的人才倾斜。

一是信息处理技术人才的培养。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推进,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异常迫切。二是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开发人才的培养。目前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和开发这方面的人才。三是图形信息处理人才的培养。在计算机领域中图形、图像处理,及平面设计和三维动画技术是工作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因此,培养好此三方面的人才,是高职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长远目标。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强化实践、精化理论、主重能力的教学方针。具体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紧跟企业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岗位群进行追踪调查,把握企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动态,运用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思路,确保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联系,进而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技能;另一方面是课程整合跟随市场变化。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做铺垫、以技术做重点,全面承载课程的实质目标。一切为学生负责,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特点及毕业后的就业道路,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课程进行全面改革。[2]在制定课程项目和设计学习规划时,把所有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实际的训练之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强烈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实操训练过程成为高职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坚强后盾。

二、体现高职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摸式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体现在学生的实操技能接近企业岗位技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专业宜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工学结合的培养途径;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设置和开发的出发点,开设3-5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任务驱动式教案,将满足工作任务需求为课程讲授的出发点,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每门课程可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以及学生所需达到专项能力的要求,把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让学生亲手操作,强化应用,强化实践,在有些实验、实训场地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教师制作一些与实验、实训相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片,或者制作实际操作过程的录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较好的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考核方式应采用理论、实验和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成绩。

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也是有利于学生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利用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的方式,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分配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并通过大赛的组织分类,创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锻炼。[3]老师给学生提供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例如顶岗实习,经过双向选择,一部分优秀学生走到企业,在企业完成本课程的部分学习任务。采用顶岗实习,以就业为导向,在企业具体工作岗位上,实现了“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职场与学校一体化,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雄厚的师资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要培养出心理健康、高素质的学生,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学校尊重和塑造学生的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开设心理咨询部门,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心理诊断与咨询,同时学生社团成立专门的心理协会,帮助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改变不合理认知方式、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利用墙报、黑板报、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

另外要提高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高职院校应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安排和设计学科拓展的内容,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出知识全面、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计算机专业人才。[4]好的课程设置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好的教学方法同样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做到两者相为辅翼,互为照应,才能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推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教师的专业精神。因为,学生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源头往往来自于教师强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所抱有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操守等。要使教师认识到专业精神在其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有自觉培育、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用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实现自我,贡献社会,对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专业能力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二是良好的校内环境。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如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发挥有经验教师的带头作用,老教师指导和带动青年教师等,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出国考察等机会,确保对教师做到既使用又培养,努力满足教师专业、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三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只在课堂和学校里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及时了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前沿技术、企业岗位所需技能,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只有形成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雄厚的师资队伍,高职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四、加强培训实习环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验、集中时间的项目实训、毕业实践三个部分组成,协调合作实现技能目标。主要开设的实训课程有数据库技术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实训,网页设计实训,办公软件实训,微机维护修理实训等。

(二)从时间、师资、场地和技术服务四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时间,加大实践学时比例;二是进一步加强“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一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选派老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三是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四是鼓励教师大力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5]。

(三)利用较长的毕业实践时间,让学生进行顶岗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获得真正的工作体验。除了毕业综合实践,有必要增加8-10周的机动时间,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本专业第二课堂以开发学生对本专业兴趣和技能为着力点,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技能训练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特长,提高职业技能。

通过构建以上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技能培训环节,增强学生现场工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回顾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跨越式发展的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虽取得可喜成就,但是,高职教育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到新阶段,将会对高职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要想跟上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孝伦,等. 高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探究[J].职教通讯,2011(18).

[2]王新春.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3).

[3]谢永红,等.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0(4).

[4]陈立秀,等.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教导刊,2011(24).

[5]何贤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J].科技资讯,2011(25).

责任编辑:谢荣国

信息化计算机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科技网络的进步发展,计算机系统在网络时代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素,计算机录入员通过日常运维护理计算机系统保护措施,从而有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使用与维护正常运行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录入员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维护操作,从而促进了计算机录入员不断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探究出适合自身业务能力优化提升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方法,通过实践与管理计算机系统控制应用工作的应用实践,从而强化计算机录入员有效提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熟练掌握程度,快速提升了计算机系统应用实践的技巧措施,仅供广大同仁借鉴。

关键词:信息系统;计算机维护;系统维护;网络安全;强化措施;

前言

计算机系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换代,我国计算机运行系统借助数据处理的便捷性,不断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运行效率。因此说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是计算机录入员日常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术素养,尤其是管理计算机日常能够正常使用的操作步骤以及详细的维护,都是保障计算机录入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的效率进一步展开探讨与分析,从而系统研究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结构的信息收集、信息存储及应用操作的各项工作,有效的提升了计算机入园管理系统操作维护的重要性保障,并围绕着如何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的有效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与交流学习过程,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工作经验,供以借鉴。

1计算机录入员日常系统信息维护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各大事业单位都需要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及储存等系统维护应用操作,这也是计算机录入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系统维护管理情况下,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使用功能。其中体现了几种功能:一是计算机可以借助英特网Internet的网络传输功能,实现上网功能和信息共享交流目的。二是通过运行网络操作可以获得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提升功能效果。三是便捷是利用网络实现网上办公操作,有效提高办公效率。从而实现针对性的辅助手段不断提升拓宽录入员的信息处理水平,同时还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件做好技术维护的处理,严格把关企业信息安全运行系统的稳定操作。

2增强计算机录入员的系统维护及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2.1日常信息处理维护操作

针对计算机录入员维护信息管理的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升计算机系统维护信息的加工过程。日常计算机的维护一般采用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工作中采用简便的方法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主要采用清洁法、加电自检法、观察法、拔插交换法等方法;软件维护一般采用一键还原、360等软件对计算机内部进行维护。针对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借助Wps office应用软件实现信息加工处理。经常所使用的是有word和Excel,有的时候还会操作一些幻灯片PowerPoint制作演讲或演示课件,但日常处理信息的工作主要还是由word软件来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word软件操作界面。

Wps office应用软件当中的word操作系统主要是进行信息加工应用软件,可以通过输入文字进行分段排版,当输入完内容后可以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保存即可,已经保存的文件可以在“打开”选项卡里进行选择任意文件,然后再单击“打开”按键,就会将已经保存好的文件打开进行编辑。另外,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文件档次进行文件加密管理操作。首先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工具”子菜单,之后选择“选项”子程序,在“安全性”选项卡中设置编辑文档的权限密码,如图2所 示。

综上所述,针对word软件操作的细节步骤还有很多还未阐述出来,但是计算机录入员可以结合不同的文档需求设置不同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从而有效整合word处理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熟练运行操作,从根本上不断完善word文档操作运作的技术水平,从而全面提升计算机录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2计算机信息存储维护技术要点

計算机的存储器在操作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系统管理操作功能。可以将编辑好的文件储存在计算机电脑中的内部磁盘分区中的存储器中,常规的保存文件以word保存方式有点击文件菜单再选择保存子菜单,或者通过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功能实现,如图3所示。另外,还可以使用键盘的快捷键Ctrl+S进行快速保存功能。

现阶段,还可以借助外部的存储方式进行保存文件形式,例如移动硬盘、U盘存储器、手机导出功能等多功能的存储文件模式方法。针对传统的应用软盘时代已经逐步被硬盘和U盘、移动硬盘所代替。同时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从Windows98逐步升级为现在日常使用的WindowsXP或者更高级别的Windows10系统数据库存储形式,同时所选用的计算机软件也在不断升级与拓展其功能操作技术的信息处理方式,大大提升了计算机录入员应用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效率水平。例如有WPS office、微信、钉钉、QQ、爱奇艺、酷狗、微博、360杀毒软件、鲁大师硬件维护、各种版本的浏览器、不同版本的输入法及语音输入法功能等等,都是目前应用计算机办公经常要使用的现代化系统软件。

2.3管控网络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维护

借助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各种软硬件对接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的各种载体形式,为了确保计算机录入员可以将日常文件进行系统保存及处理、传送文件的信息技术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单位高度重视网络信息传送的安全维护作用,这关乎着企业单位的重要机密及发展战略的有效决策,因此需要计算机录入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对网络安全技术知识的能力培养,与时俱进提升互联网发展网络安全性的维护技术的专业技术水平,并设置互联网与计算机与客户端、服务端之间的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维护技术,结合不同的信息等级也可以设置对应部门的信息共享载体设置操作,从而全面提升计算机信息员日常维护信息处理、检索网络安全维护的集成化管理趋势。

2.4计算机录入员提升信息的检索操作技能

对于已经存储的文件、文档、文件夹等信息内容,可以通过类型进行分类存储,例如文档文件分类按照年份、部门、上级文件、机密文件等类型进行储存,还有一些音频、视频资料文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与加工制作,主要是对其影像资料文件实施光盘刻录进行备份,也就是说不光是在电脑的内部存储器中进行分类保存,还可以凭借一些不同的介质进行外部保存,其中刻录光盘进行保存就是最传统的音像资料的保存方法,但是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更新与便捷式传送速度,需要计算机录入员结合工作的需求,要对其不同重要的音像资料进行分类存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ipde平板电脑等等,都是可以迅速传送信息以及音影资料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还可以借助云端存储功能,实现云盘存储及检索文件信息的系统管理操作方法,還可以利用电子邮箱的方式提升各种信息资料的传送运行速度,促进计算机录入员实现全面高效的计算机应用及搜索、存储信息技术能力,有效提升了计算机录入员系统维护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3结语

在人们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时代,计算机录入员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对计算机维护系统管理的详细操作实践与经验,通过反复练习实践操作,总结了一些在计算机系统硬件与软件方面的系统维护工作经验,逐步提升了自身在工作岗位中能够提升系统维护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计算机录入员具体操作的环节中,有效提升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不断总结和提高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处理措施的实践经验。并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技术的相关技术措施,不断总结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维护操作使用经验,从而促进计算机录入员具备良好的维护与管理技能的工作效率,这样可以减少在计算机操作环节所产生的错误操作或机房故障事件发生,高效提升了计算机录入员日常工作维护与管理系统操作的管控措施与经验,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积累计算机机房维护系统操作的重要作用。促进了计算机录入员在今后日常系统围护实践工作中积累更多的丰富经验,不断提升系统维护管理过程以及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维护安全的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高效运行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工作,不断提升与改进计算机录入工作正常有序。

参考文献:

[1]尚朝亮.基于大数据背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措施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27.

[2]强龙龙.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No.421,211-212.

上一篇:方法创新建筑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品体系质量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