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

2023-12-08

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第1篇

创新创业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 正逐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明确要求。

职业院校肩负着培育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人才责任, 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 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 紧密结合社会生产实际, 重视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 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在实践技能方面有所体现。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 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建设、冒险精神、提高学生自我谋职能力, 是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 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形成创业初步能力。

2当前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很多职业院校只重视招生, 把招生是否达到指标当作工作重点, 而忽视了学生毕业就业这个实际问题。其实, 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目的所在。

(2)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竞争,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是一致的。

(3) 师资素质不高。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 相当部分的职业院校是普通中专学校转型而来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没有重大突破, 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思维方式与当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4) 适用教材开发滞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既包括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创业能力的训练, 也包括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中小企业运营, 创业法律程序等各方面的知识。

3落实国家创业政策, 突出创新创业实践性教学特点

(1) 要大张旗鼓地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勇于探索, 勇于实践, 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子, 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紧跟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及成果, 让学生、家长、社会能认识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 职业院校应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 注重培育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并在随后的几年里, 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积极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要求学校自身从场地、资金、人员等硬件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教育管理制度包括课程管理制度、弹性学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创业培训工作制度、创业扶持制度等软件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这些保障是否到位, 取决于学校领导是否重视。

(3) 建立一支既具备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 又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师资队伍, 有效保证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实训指导、创业实践的有效链接, 确保创业教育开展的连续性。为学生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加大创业实践环节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比重, 使得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能够有效的衔接。在培养模式上, 根据专业特点在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 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 让学生在校企合作、顶岗实践中接受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 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将反映具有时代性的创新知识和创业技能纳入课堂教学, 把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到对新产业、新知识、新技能的思考中来, 培养学生的质疑心理,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4) 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更应该教学生学会思考,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要在平凡中或在不显露的事物中寻找规律。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 寻找市场之所需, 通过创业能在经济发展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体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 鼓励学生以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启发学生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因材施教,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 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知识结构,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教学时空。

(5) 教材内容和形式要体现创新。在编写教材时要根据职业院校的特征,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要异于普通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的通才教育, 研究生的专才教育和高科技创新教育。方法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讲问结合, 穿插案例、游戏、测试、模拟于其中, 使学生乐意参与, 激发学习兴趣。教材要涵盖创新创业的概念, 基本理论和所需的心理、技能以及创办小企业应知的基本知识, 基本法律等, 使学生得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深入浅出, 力求在教育中达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任何学科课程, 它不应是理论讲授, 也不应是实践操练。教育是有情感的, 教育是有思想的, 教育是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远播,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力求把知识学习与人的精神构建结合起来, 意在唤起学生灵魂深处的激情——一种对生命的拥抱, 对事业的热爱, 对一切未知和未来的不屈不挠的激情。力求用丰富的、人文的、对话式的教育, 带给学生以熏陶——一种思想的熏陶、人格的熏陶、人生态度的熏陶, 意在开启智慧, 润泽生命。力求用丰富的文化底蕴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 带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 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性教学要突出技术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学生以实习生身份参加实践工作, 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科研能力、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检查, 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院校培养的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第2篇

高校培养的都是技能型人才, 进行创业教育有巨大的优势。针对高校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创业课程开发有助于创业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OBE教育模式内涵

OBE模式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是在20世界90年代提出来的教育理念, 其主张以结果的为导向的教育形式, 在北美澳洲等多个地区基础教育中应用广泛, OBE教育模式认为学习的方式和时间不是最重要的, 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重点关注对像。当前OBE模式教学评价方法在已经在世界各国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

(一)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实质是一种教学方向的体现, 在高校教学中只有明确教学目标, 才能以此制定明确的教学方向。高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为企业培养、输送高质量人才。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课程设计应当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以是否满足社会及企业需求来综合评判。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作为课程设计及实际教学的重要实践基础。值得一提的是, 老师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把握, 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为学生迈向成功提供助力

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基于OBE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应当为自己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预期的目标不断努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及帮助。因此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 学校应当不断完善创业实践场地及经费支持, 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意见,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解决困难。

(三) 设立较高标准, 提升学生自身价值

人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过程, 在挑战中成功, 在挑战中不断的完善自身, 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老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挑战目标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能够勇于接受挑战, 获取成功。常言道“取其上者得其中, 取其中者得其下”, 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 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就学生自身而言, 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督促自己, 相应的也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树立较高标准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评价标准, 督促学生加强自身学习能力提升。二是, 健全评价方案, 在教学中以实际情况出发, 帮助学会说呢过进行相应目标调整, 使其更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四) 反向设计以预期目标为出发点

将预期目标作为教学出发点从而实现对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的整体规划。以良好的课程规划、教学计划来指导教学工作开展, 明确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首先应当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核心和重要的方面, 将不必要的课程尽量减少。其次, 以设定目标进行反推, 适当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对于我们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中出现的困境我们应该积极的寻求解决措施, 首先, 我们应该对创业教育有正确的理解, 将创业教育当成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高校职业教育中进行贯穿。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通过对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调查发现, 总结了一下我们的高校创业教育中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国家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较少, 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 没有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来支撑学校开展创业教育。 (2) 学生的创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缺乏系统性的管理, 创业教学的连贯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受传统就业制度的影响, 自身缺乏创业教育意识。

三、OBE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议

(一) 创新教学模式

OBE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老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中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 彻底改革“课时安排、完成课程考试”的高校教学形式。将学生的毕业成果和毕业设计作为评价重点, 以成果为导向进行教学, 创新教学设计, 将必修课时适当进行压缩,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探索空间和时间, 调整学习时间和教学实践, 强调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及高效的学习效率, 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时间保障。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其弊端就会表现出来, 比如学生动手能力低、缺乏创新、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等,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应当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弊端进行反省, 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及教学形式,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鼓励学生自主独立万设计实验方案, 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教学实践中充当评判者的角色。

(二)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代教育中, 学生创新创业并非是一件易事, 当前我们很多高校都还处于传统教学的模式下, 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 老师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 但是缺少创业的实践能力及经历。当前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 缺乏足够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这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培训效果与预期相悖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创业教育进行培训, 以教师为主体带动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当建立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 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及实力雄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校可以组织创业成功的教师、创新创业教学取得优秀成绩的老师、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师共同组建一支创新创业团队。此外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本校毕业成功的企业家, 回校演讲或者兼任创新创业导师, 以切身实践经验, 引导在校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自身创业规划。

(三) 优化课堂创业教学平台, 提高创业教学覆盖

首先, 我们应该合理学校方面的创业教学设计, 提高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知识的转化能力, 通过系部创业教学, 可以有助于提出创业教学中的不足, 优化创业教学。比如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中开始“互联网+”创业课程等。最后, 多开展活动性课程延时课程内容, 比如多开展一些创新创业为主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发挥创新思维进行创业初体验, 另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大赛等, 让学生通过创业比赛, 培养优化创业意识及专业水平。

四、结束语

综述, 基于OBE模式下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通过优化创业基地, 进行校园内部创业教学改革, 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竞争需求, 体验创业过程, 完善自己专业技能水平。我们应该重视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工作, 及时进行创业教育制度的创新改革。

摘要:近年来,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 创业教育的理念也得到了各界极大的关注。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改革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 基于OBE模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也是一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投身社会经济开发中去。所以对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文将重点对于当前高校所处的创业教育培训现状, 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基于OBE模式更好的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做一个分析探讨。通过高校的学生进行创业培训,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及创业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需求, 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创业人才。

关键词:OBE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磊, 李书珍, 李丽华, 陶建伟, 王振卫, 毛海舫.基于OBE的化学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东化工, 2016, 45 (19) :106-107

[2] 王磊, 李书珍, 李丽华, 陶建伟, 王振卫, 毛海舫.基于OBE的化学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东化工, 2016 (19) .

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第3篇

笔者作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 自2018年3月成立了“水利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室”, 工作室运作以来开展了多个创新项目, 积累了经验, 为水利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一、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建立

(一)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定位

“水利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室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 为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各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平台、技能实训的载体, 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

(二) 建立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文化和制度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制度参考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 制订了工作室的任务, 工程建设流程、施工流程、项目经理岗位职责、施工员的岗位职责等, 以图片、标语的形式展现在工作室的墙壁上, 创造了“职业化”的工作环境, 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了创新工作室的正常运行, 制订了《创新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室学习培训制度》《创新工作室资金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室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等管理制度。

(三) 建立了高质量的指导教师队伍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团队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教师组成。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教师凝练企业的项目, 转化成工作室的创新项目, 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实施方案、项目进度表和项目考核办法。

工作室的学生招募面向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全体同学, 通过培训、考核进行选拔,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工作室项目, 通过项目的完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创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 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 “是针对本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般纳入院校统一管理, 以导师 (专家或教授) 为核心, 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 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有利资源, 进行教学和科研实践”。学界也称工作室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 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

通过对水利行业领域和企业的调研, 获得水利企业的真实资料, 对水利企业、行业的职业与岗位进行调研分析, 听取行业专家提出的有效建议, 经过指导教师凝练的基础上, 形成“水利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的架构, 并凝练企业真实项目, 作为工作室的实施项目。

(二)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

1. 工作室的宣传与交流

对刚进入创新工作室的成员, 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带领新成员参观工作室, 并且向新成员展示优秀的成果, 使学生对创新工作室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在开展经验总结与分享的座谈会, 由成员探讨创新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激发新成员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兴趣;最后为新成员分组, 安排指导教师, 做工作室的前期培训。

2.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原有的“系、专业、年级”的概念, 面向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各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组建了若干个创新项目团队。创新工作室由7名经验丰富的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负责工作室的创新项目实施的指导工作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并监督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等自由选择组建若干项目团队, 并可以高效地完成创新项目。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 教师也可以跨学科和跨团队;项目团队的负责人由校内教师或企业教师担任, 每个团队包含4-8名学生, 从团队成员中选取1名学生作为项目组长。

3.“技能递进加循环式”的项目

工作室教学的核心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真实的项目, 能够在工学结合中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协同推进。在教学设计上应突破原有的“课程”“章节”模式, 采取项目化教学及“能力递进加循环实施”的多个项目, 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综合应用《水利工程制图》《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在分析水利职业领域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提炼出水利工程项目的若干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将其转化为8个学习项目, 并按照项目实施的难度系数以“能力递进式”安排各个学习项目, 各个项目的工作流程基本相同或相似, 因此以“循环式”工作流程进行创新项目的技能训练。由于要求“技能递进”, 因而随着项目推进, 项目团队的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将不断提升。

项目实施过程中, 每个项目团队做好项目会议记录和工作日志, 整理工程资料和数据, 并留存图片和视频资料。项目完成后, 需要提交制作的模型和所有项目资料。通过动手操作, 让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重视观察和实验, 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 从而提高了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注重过程考核, 采用奖惩评价方式

根据《创新工作室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 由指导教师团队和企业专家构成考核评估小组, 依据考核评价标准, 对学生团队及成员进行过程考核, 并在学期末安排工作室各项目团队进行成果展示的答辩, 锻炼项目团队的系统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优秀工程奖”、优秀项目团队奖、优秀个人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并对获奖者进行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 同时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则加以调整。

三、工作室模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一) 提升了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项目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 进行合理的分工, 项目策划, 并且组织、协调管理项目, 最终保证项目的实施。因而每一个创新项目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同时提升了项目团队的成员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二)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主要体现在改进工程设计或调整施工方法的项目的实施方面。对于一些项目, 原设计不合理或施工方法存在问题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 项目团队成员提出修改的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案, 进行方案比较, 确定方案, 最终完成项目。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决策,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三) 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创新工作室的项目成果是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学习并动手实施后的结果。在项目的实施中, 学生注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的模拟, 重点在于推求水工建筑物各个结构的空间坐标, 计算放样点, 分层分段制作结构的模型, 最终放样布置在地形在沙盘上。因此, 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 提升了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需要整合企业提供的资源、学校及工作室自身的资源, 合理安排工作室的场地、项目团队人员 (有时会跨团队) 、使用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并且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五) 提升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会经历一些失败或者挫折, 有些项目会经历多次的返工, 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反复指导, 学生多次实践, 最终圆满地完成项目时, 会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 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总之, 创新工作室模式为高职学生的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平台。通过创新工作室项目的锻炼和实践,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从而为日后的创业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

摘要:创业教育是新形势对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目的为培养就业者和创业者, 提高就业质量, 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在创新创业新形势下, 以工作室制的培养形式, 结合水利类专业实际开展相应的实践, 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丽琴, 张海燕.基于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 (高等教育) , 2016 (10) 182-183.

[2] 楼玮, 何征.初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现实意义[J].包装世界, 2013 (4) :66-67.

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创业教育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基本要求。从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建立高校“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即高校创业教育应包含创业基础认知、案例解析、创业实训和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并分析了这一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创新创业;模块化;教育模式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国际化、多样化趋势,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高校的一大社会性难题,就业岗位与大学生的供需失衡开始令教育工作者反思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少研究认为,加强创业教育,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拓宽就业渠道的一种有效途径,创业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高校创业教育也是顺应创新创业型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应运而生的。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表1所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收入优势已经显现,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态度从观望转为主动尝试。

2012年,教育部正式发文要求各高校将创业基础教育纳入到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足以说明了政府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而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旨不仅是培养创业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学习与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并且体验创业过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适应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當前高校创业教育已经从单纯解决就业压力发展为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因此亟须深入研究现实环境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借助完善的模块化创业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具备将来从事各种职业所需的技能和潜质。

二、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健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例如,美国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就会聘请当地工商界人士讲授商业基本知识,在中学时就会设置独立的商业课程,向学生介绍比较复杂的财务、市场、供给与需求等知识,到大学阶段除了创业教育课程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小组活动和创业计划模拟实践等,在授课过程中也是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业过程。据美国教育研究机构统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高达20%以上,远高于我国目前3.5%的比重。我国创业教育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带动了一波创业高潮,但是对于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社会意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就造成了创业教育的断层现象。

2.创业教育模式不够完善。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几项基本能力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时间管理、学习方法、协调安排等能力,而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门课程或活动就能解决的。创业教育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创业前、创业中、创业后教育。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安排、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践训练等方面还没有系统规划,各自为政。

3.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创业教育重要性的凸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投入到创业教育中,相应地组建了教学团队并进行了培训,但是各高校大都依托原有专业的教学条件开展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多也是从原来的专业教师中转型而来,大部分学校的课程体系限于创业基础、职业规划等。由于创业教育无论从课程体系还是教学模式均与专业课程有很大区别,创业类课程应该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理论分析,但由于教师受传统授课刚性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讲课习惯,使得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将创业课程学术化,无法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4.配套保障体系不完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高校将注意力集中在创业竞赛获奖、创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而忽视了创业教育作为通识类课程的普适性,致使创业教育仅局限于少部分学生,如此一来,从短期来看,能收获较多的项目、奖项、成果等,但是长此以往,将损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在推进创业教育的同时,相关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社会支持不足。

三、“模块化”立体式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知,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变革任重而道远。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和跨学科的特点,与传统专业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传统的平台式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创业教育的内在诉求,需要找到一种立足于专业教育并且同时符合创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了“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希望对当前创业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1.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设计。模块化最早应用于工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标准化设计形式,后被应用于管理学以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本文借用模块化的有关定义并结合创业教育的本质,将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界定为以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各个教育模块为基础,通过建立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模块化的教育模式集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整合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是实现立体化、交互式创业教育很好的载体。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本文设计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如下:该模式应包含四个基本模块,称为“121”模式,其中第一个“1”代表创业基本认知模块,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要素与环境、创业团队、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资源的整合、相关法律法规、财务等知识和概念的认知;“2”代表创业训练模块,包括案例分析与实训平台子模块。案例子模块包括创业案例的分享与讨论,实训平台子模块包括创业意识(能力)训练、创业实验(实践)训练、创业实务等;第二个“1”代表实践模块,指的是在该课程体系之外,由国家以及各省、市组织的创新、创业比赛和各地以及高校与企业联合举办的创业实践活动等。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2.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的作用机理。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是根据创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将创业教育拆解为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半自律子系统,能独立运行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四个模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其他的模块相互影响和作用,以完成创业教育所要求的功能,实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

首先,创业基础认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创业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设置相关课程让大学生对创业进行感性认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创业基础》或《创业管理》等通识类课程,但创业教育绝不是一两门创业课程能实现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根据课程性质建设相应的课程群,包括创业基础、财务管理、会计、企业运作与生产经营、经济学、法律等相关课程。

其次,创业训练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案例教学、创业行为训练、团体辅导活动等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营造创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案例解析、实训平台和团体辅导等形式。在这一环节需要提升大学生团队构建能力、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当然在这一过程需要辅之以学习与创新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风险决策能力等。这一环节既可以在创业课程中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也可以在课外针对不同创业大学生团体的基本诉求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再次,实践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依托学校、省市、国家等各个层面提供的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机会和平台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不能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引导,应该以实践模块作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政府和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搭建有效的实践育人载体,包括:(1)各类创业、创新竞赛。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竞赛检验大学生创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创业行为训练的成效,并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2)组建创业社团。高校应充分发挥创业实践基地或孵化中心的职能,积极帮助学生组建创业社团,并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项目为依托帮助学生参加比赛或进行创业实践。(3)创业训练营。组织拥有一定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参加,模拟真实公司场景运作,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由学生自行解决,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4)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或企业联合组建创业实践基地,通过让大学生在企业中顶岗实习来增强学生对企业组织行为的认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上述三个模块之间要想发挥效用,应采取平衡渐进的立体化运行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注意几个平衡问题:第一,课内与课外的平衡,虽然创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能力,但必须遵循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则,注重平衡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内容的衔接和分量的匹配;第二,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当前许多高校采取项目制教学模式,过分看重学生竞赛成绩,这导致学生在近期创业园或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但是缺乏长远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短期成绩与长期能力的平衡;第三,创业与专业的平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纵观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无不是商业与专业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企业中发挥优势并找到盈利增长点,在大力提倡创业教育的同时,不能为了强调创业教育而忽视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更应注重创新性培养。

四、模块化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保障

1.高校服务平台建设。据美国考夫曼创业领导中心的报告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美国政府、高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很多便利。因此,高校首先应从组织机构、制度、机制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提供便利,例如建立灵活的教育体制,为大学生創业提供充裕的实践机会,形成一套“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保障。或者通过与企业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创业教育联盟,在大学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和孵化中心,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等方式不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2.配套课程群及教材建设。创业教育课程群应更加系统化,涵盖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包括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启动新设企业、成长性企业管理等几十门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群体系,并逐渐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备的创业教育科研体系。大学生在修读各类课程时可以实行学分制,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和经济实体的作用,解决创业课程群与创业实践的平衡关系,并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教材。

3.创业教育团队建设。鉴于创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高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可以成立一个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管理、课程群建设、创业理论研究等;兼职教师负责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指导、案例分享、实训指导、专题讲座等。所有任课教师都应该有实战经验或创业体验,例如到创业型企业挂职锻炼,或增加投入,鼓励教师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和企业运营。

4.分层次开展创业教育。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相对较低,绝大部分同学仍会走就业之路。因此,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分层次开展。首先从创业理念下将大学生分为两大类,对于在大学期间无创业意向的大多数同学采用普及式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企业认知;对于在大学期间就有意创业的学生,可以采用专业化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业技能、创业心理、创业实践的培养。

五、结论

当前,国家大力鼓励自主创业,并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培养方案中。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创业教育投入,加强创业教育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高校应认清创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构建“模块化”的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发展。

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培养创新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也意味着创业教育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后可知,现阶段创业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为更好地改良创业教育,必须要将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耦合。在理念上将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区别开来,在课程设置上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操作实践中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后备保障中将孵化器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创业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耦合。

[关键词]创业教育 理论教育 实践教育 耦合

[作者简介]马成成(1986- ),男,江苏铜山人,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DXS04-YB07)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把“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等方面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梳理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即可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其中紧要之处便是将创业教育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高创业教育实效。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柯林·博尔博士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后来被翻译为“创业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逐渐从一种解决就业的方法转变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截止到2011年,我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创业教育。90%以上高校已实施创业教育,开设了1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近85%的高校建立了各种规模的创业基地。可以说,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得到认可,并取得了相关成效。

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产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高校中开展的创业教育带有“功利性”目的,即要么将创业教育视为让学生创办企业的技能培训,要么将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的一种补充手段。其实,与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相比,创业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将创业教育中的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教育契合贯通便是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创业教育的内涵所在。

创业教育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创业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有助于夯实基础,为创业实践做准备。实践教学则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是对理论学习的验证和强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业实践教育是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检验,是引导学生通过模拟训练或者真正进入市场来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步骤,学生们所学的创业理论教育必须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二、创业教育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但仍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效。

(一)课堂理论教育现状

在理论研究方面,高校之中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总体来说不够深入。在现阶段,由于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其他现实层面原因,一方面,对于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教育并未能够在高校教育的现实情境下引起足够重视,这让少部分的学者对于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很难维持。此外,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与国外其他高校相比,缺少实证研究的基础,这也导致了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欠缺深度。

在理论教学方面,我国并未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培养目标不清,导致出现“不懂创业的老师在教育不想创业的学生”,创业理论课程成为学生完成学分的手段而已;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主流教育体系中,仅是作为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边缘化;许多高校创业课程的内容陈旧、广度不够,或者用邀请部分企业家做报告、收看创业故事等形式代替理论课程,并未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等方式进行体验式教学,尚未形成完成的课程体系。

(二)课外实践教育现状

从现阶段创业实践教育的形式来看,我国创业实践教育种类单一。目前我国创业实践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讲座、策划大赛等,少部分学生能够进入高校创业园区进行孵化培养,极少部分学生能够创办企业实施创业。由于实践教育的种类比较单一,导致了本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变成了面向少数人的课外教育,导致了很多学生实质上是用理论学习的方式完成了实践教育,很难达到动手操作、实践锻炼的目的。

从现阶段创业实践教育的效果来看,仅有的实践教育形式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拿涉及面相对较为广泛的创业竞赛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参赛仅仅是为了争取一个奖项,对实施创业也没有什么想法,也缺乏专业人士的相关领导,很少能走上创业之路。拿实践性相对较强的高校创业园来说,由于资金等各方面限制,创业园区只能吸引少部分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而且园区内的学生企业流动很快,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离开了原本进行的创业实践,本应成为孵化器的创业园区并未“孵化”出可观的成果。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投入比例不均衡。现阶段,各高校对于创业理论教育的投入明显高于实践教育。从创业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教育要比理论教育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土壤,也是锻炼学生创业能力的舞台,而现阶段的投入反而未能达到理论教育的水平,因此实践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就像有学者曾说,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

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未能同步开展。大多数高校的创业课程是以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很难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相衔接,学生也没有实践平台去深化或验证所学知识。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创业理论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相脱节的表现,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学生们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或者是在实践中没有理论进行指导,更为深刻的是影响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三、创业教育的改良:理论与实践的耦合

为提高创业教育实效,对现有创业教育所存在的诸多不足要有针对性地纠正。其中,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耦合,切实达到在理论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对于提高创业教育实效大有裨益。

(一)理念更新:创业教育不等于创业培训

在提升创业教育实效过程中,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是关键所在。在更新创业教育理念过程中,首要的便是去除创业教育功利性的一面,明确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业培训,突出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教育。

不可否认,我国创业教育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因此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被认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并没有进入高校主流教育体系,因此很多高校便将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简单等同。这种庸俗化的理解,使得创业教育原本蕴含的创新创业理念荡然无存,只停留在创造利润的表层。在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下,这种观点必须尽早更新。

邓小平曾经说过,“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我们不能把创业教育简单视为创业培训,而要将“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我们要将创业教育作为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教育手段,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当中,将创业教育视为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从理念上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厘定,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能够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人文氛围培养结合起来,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课程设置:创业教育需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在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程度有所欠缺,大部分高校并未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当中,更未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而这正是现阶段需要整改的。

我们不能将创业教育简单视为一次竞赛或者一个活动,也不能简单视为一场讲座或一次课程,而需要设立完整的创业教育方案和创业课程体系,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取得成效。创业教育需要与专业教育有机契合,创新精神需要贯穿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创业教育依托于专业教育来生存发展,专业教育业借助创业教育来深化改革,二者能够形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引领学生将创新理念运用于专业领域,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深化专业研究领域,探索专业领域内的创新之处,这样既拓展了专业研究深度,也内化了专业知识;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创业实践行为,审视是否能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检验创业行为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大学生区别于其他创业者的最显著特征和优势所在。大学生必须将这种优势充分发挥,才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而这种优势具体就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

(三)操作实践: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创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到实践层面,创业教育的目的也落脚于创业实践,因此必须将创业实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现阶段,如果能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那么创业实践教育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在第一课堂教育层面,要加强教务处的核心作用。教务处除了要组织研究并设立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意识贯穿于全体学生的学习体系之外,还需要将各专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则进行技术转移或者进入创业园区进行孵化。同时,还可以设立相关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或者研究站点,鼓励师资力量进行创业理论研究或创业实践锻炼,提高学校的创业教育能力。

在第二课堂教育层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兴趣是掌握创新创业知识的重要前提,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是大为有益的。研究表明,活动加训练、亲身实践最受学生的欢迎,这为我们今后推进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比较务实的,可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方向。因此,在邀请成功企业家做报告时,要增加互动环节;在参加创业竞赛活动时,要鼓励学生自己组队研究问题;在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时,要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扶,利用各种类型的孵化园给予具体支持;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要及时针对学生团队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答。在这些过程中,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练,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愿意去接受创业教育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从而更积极地进行创业实践锻炼。

(四)后备保障:孵化器和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的直接落脚点在于创业实践,高校创业孵化器是学生创业活动转化为社会成果的重要平台;在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两项内容是创业教育重要的后备保障。

高校创业孵化器建设需要依托优势学科,吸引更多学生入驻。高校创业孵化器作为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的对接平台,作为将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成果转化的载体,需要有效吸引和整合政府、社会和其他各方资源。如果能够获得相关资金投入,便能够给予学生更为有力的支持。同时,高校创业孵化器还应该尽可能面向更多学生,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如果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入驻,形成集群效应,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孵化器自身建设。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实现激情与理性的结合。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创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创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创业激情,这样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深入创业实践,并能够在创新创业理念传授过程中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必须重视理性思考,既需要理论上的支撑,也需要实践中的锻炼,更需要将二者融会贯通,指导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就像创业教育中“温州模式”的倡导者谢志远所说,“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大学生马上创业,而是培养其创业的能力、素质和独立意识。”这种教育是贯彻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教育,更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切实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进行耦合,创业教育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瑜,陈俊梁.江苏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评论,2010(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侯慧君,林光斌.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蓝皮书——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李玉春.六轮驱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式[J].教育导刊,2011(7).

[5]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谢志远,吕一军,邹良影.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7]张昊民,马君.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全球视角与本土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曾流,曾国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5).

创业教育模式实践初探论文范文第6篇

一、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都非常注意加强学生在创业意识方面的培养,将创业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从而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增强。很多学校在教学的工作中,还以创新创业为重点,通过学校建立的创业园区为学生进行创业提供条件,这说明目前的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在目前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很多学校都积极的和国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亲密的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水平,多数学校都认真的利用校内外的资源通过专家、学者、企业家对学生进行授课,将创业的内容纳入到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每个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参加了创新创业的实践。这些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帮助的。目前有很多高校都根据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建设了创新创业园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业,很多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创业的场地和启动资金。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是非常有帮助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本科院校又增加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这种新的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市场的结合度更高,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应该如何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的本科院校在教学目和教学形式上,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应用二字,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和所学的内容都与国家和经济发展以及工业企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必须积极的利用好国家的政策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国家是十分重视的,为了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所以高校必须要利用好这些政策,积极的加大对学校专业的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要利用政府有关部门在企业设立、税收和资金扶持方面的政策,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要积极的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在引导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有关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减少大学生创业的风险,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二)学校必须要加强创业实践教育

要想把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搞好,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要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和运作方面的培养,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如何盈利,如何控制经营风险。还要通过学生的实践,让学生掌握创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实践教育,才能使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得到更好地开展。

(三)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必须要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好,使创新创业工作起到真正的效果。学校必须要紧密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教学,要认真组织学生加强对相关行业和企业以及地方经济的研究,在研究中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对创业项目的分析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学校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学生制定的创业计划更加具有合理性,减少学生创业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因此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

(四)积极开展院校间的教育合作

在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中,很多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积极开展院校间的教育合作,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通过合作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改变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全面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知识,规避创业风险有很现实的意义,因此学校必须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此来促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鲜明、应用型的教学特色,所开设的专业大多与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冯江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以“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为例[J].科技风,2019(28):78+80.

[2] 张海鸿,于方丽,唐健江,谢辉,孟广慧.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OL].教育现代化,2019(77):1-4.

[3] 薛永刚,曹艳铭,勾四清.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8):221-225.

上一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转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