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范文

2023-09-21

药物流产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因非意愿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250例健康女性。年龄18~40岁, 孕期≤49d, 身体健康, 经妇科检查和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 孕囊直径25~40mm, 无宫内节育环, 血尿常规正常, 无米非司酮及前列腺素禁忌证。

1.2 方法

患者于晚上10点口服米非司酮 (商品名:息韵, 湖北人福药业公司) 75mg, 第2天服用方法同首次用量, 共2d (总剂量150mg) 。服药第3天早晨空腹加服米索前列醇 (北京紫竹药业公司) 600μg, 并于用药后2.5、8.5h各服半瓶益母草膏, 药流第4~7天, 每2天服用一瓶益母草, 以促进子宫收缩, 帮助胚囊排除, 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服药前后禁食2h, 温开水送服。留院观察8h。详细记录服用期间副作用及阴道出血、腹痛情况、胚囊排出具体时间, 药流后7d内流血情况、转经时间、经期及经量, 药流后半月复查B超, 并追踪至正常月经来潮。

1.3 药流疗效评估

(1) 完全流产:用药后胚囊自然完全排出, 服药后14d内阴道出血止, B超已证实宫腔内无残留物; (2) 不全流产:用药后孕囊部分排出, 阴道出血时间>15d, B超证实宫腔内有残留物, 行清宫术, 病理诊断有绒毛; (3) 失败:用药后8d未见妊娠物排出, B超证实宫腔内有孕囊, 孕囊继续发育或停止发育, 最后须行手术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使用检验, 完全流产率使用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本组完全流产225例 (90%) ;不完全流产18例 (7.2%) ;流产失败7例 (2.8%) , 临床效果较满意;分析流产失败因素: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孕产次数超过3次;孕囊直径≥3cm, 药流的成功率就低;子宫后倾或后倾后屈位。本组完成随访228例, 失访22例。

3讨论

药流是一种安全简便、无痛有效的非手术抗早孕终止妊娠方法, 临床中已广泛应用。影响药流成功率及完全流产率的关键是时机选择, 停经时间短, 完全流产率就高;阴道出血时间短, 出血量就少, 因此停经49d左右、孕囊≤25mm的孕妇采用药流的效果是最好的。米非司酮为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主要作用:抗受精卵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2]。其催经止孕的机理主要是通过竞争内膜 (蜕膜) 的孕酮受体, 阻断孕酮的作用, 使妊娠蜕膜变性、出血、坏死, 直至流产。对于产程较短的妇女药流的成功率高于产程较长的孕妇或瘢痕子宫的孕妇的流产率[3]。米索前列醇能促进子宫收缩, 使已剥离的胚囊排出宫腔。米非司酮药流后导致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的主要原因是蜕膜组织排出缓慢、绒毛或滋养细胞残留、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本资料显示药流与停经时间呈正相关。一般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 (≥15d) 、出血量多 (≥月经量) 或HCG阳性, 应及时行清宫术, 否则会引起失血性休克、贫血、宫腔感染、输卵管堵塞、不孕等并发症。为了避免药流后妇科病发生, 本组病例加用了益母草膏重要调理。益母草膏主要作用:治疗产后淤血、子宫内胎盘或胎膜组织残留, 子宫复位不全恶露不尽, 或难产、死胎, 子宫炎症, 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益母草还可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曲张, 经期肿胀等病症。本组资料显示药流后加用益母草膏后阴道出血天数≤7d, 止血率在66.2% (149/225) , >7d的在33.8% (7 5/2 25) ;出血量≤月经量的占69.7 8% (15 7/225) , >月经量的占3 0.2 2% (6 8/2 2 5) 。

本组终止早孕完全流产率已达90%以上, 但仍有不全流产率和失败率, 本文为7.2%~2.8%, 失败原因:年龄35岁之上, 容易导致药流失败;有剖宫产史,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及粘连导致宫腔形态和子宫位发生变化, 从而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受影响, 致使胚胎组织不能及时顺利排出, 导致不全流产发生;孕产次数超过3次, 流产次数越多, 药流失败率就上升;孕囊直径在1~2cm的药流成功率高于孕囊直径≥3cm的成功率;与药流有直接的关系还有子宫的位置, 子宫后倾或后倾后屈位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子宫水平位或前倾位。有调查表明药流有效率为93%~95%。国内文献报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可达93.3%, 不全流产率3%~5%。本组完全流产率90%, 失败率10%, 与报道基本一致。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肯定, 但存在流产不全和阴道持续流血时间长的缺点, 有待于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

摘要:目的 探讨药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50例非意愿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 药流后加用益母草膏。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孕早期250例, 成功引产225例, 完全流产率在90%左右。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无创伤, 是一种安全的药流手段, 药流后加用益母草膏更有利于产后调理。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流,孕早期

参考文献

[1] 江晓红, 张宝龙.米非司酮不同剂量抗早孕106例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3) :86~88.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34.

药物流产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要求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028例, 年龄18~42岁。适应证: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 停经天数 (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 不超过49d, 妊娠前3个月内月经周期正常, 对手术流产有顾虑或恐惧心理者, 经妇科双合诊及化验尿HCG及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 本人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

1.2 用药方法

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片均由上海医药 (集团) 有限公司华联制药厂提供, 剂量分别为25mg/片及0.2mg/片, 第1次早上口服米非司酮50mg, 间隔12h口服25m。第2天服药方法同前, 第3天早上顿服米索前列醇片0.6 m g或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6mg, 服药前后均禁食2h。服用或放置米索前列醇片后留院观察6h, 孕囊排除后立即注射缩宫素10U。

1.3 疗效判定

1.3.1 完全流产药流后10d, 常规复查B超及尿HCG阴性或弱阳性占90%;药流后30d再次复查B超及尿HCG转阴率为95%。

1.3.2 不全流产

用药后未见胎囊排出, B超证实宫腔内仅为残留物而刮宫未见明显胎囊;随访中因出血过多、出血时间长、尿HCG迟迟不能转阴, 或第1次转经出血多等种种因素而行刮宫者占4%。

1.3.3 失败

最快者于第2次服药后25min即自然排出胚胎组织, 用药后7日内未见妊娠物排出, B超证实宫腔内有完整胎囊或有胎芽、胎心搏动, 最终用负压吸引终止妊娠, 并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占3%。

2 结语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期妊娠, 是一种痛苦小、安全、简便、副反应少或反应轻、效果肯定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在我院药流的患者, 我们均严格按照药物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 积极治疗其副作用及并发症。

3 思考

3.1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妇女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的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 性自由思潮的影响, 婚前性行为, 非意愿妊娠,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乡镇卫生院妇科门诊药物流产妇女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年龄普遍偏低, 未婚女青年人数占1/3, 对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 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较弱, 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3.2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妇女生殖健康教育

在这些药物流产中有极少数妇女发生生殖器官感染, 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 她们未按医嘱执行, 在转经前均有性生活, 我们均对症处理。

3.3 药物流产的远期安全性

3.3.1 继发不孕

对于施行药物流产后未采取避孕措施1~2年以上不孕者, 应考虑为继发不孕。其可能病因为药物流产过程中并发感染引起宫颈、宫腔粘连或者输卵管炎而致输卵管腔粘连、堵塞, 导致不孕。在门诊中可遇到一些因药物流产后引起继发不孕的案例, 但目前尚无前瞻性的资料报道药物流产对今后生育的影响。

3.3.2 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安全性的影响

药物流产比人工流产更安全;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可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先兆流产、产后出血及胎盘粘连;药物流产的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药物流产方便、副作用小、痛苦小, 且可以在妊娠早期施行, 从而减轻妊娠妇女的心理负担, 而且药物流产适用于一些人流有高危因素的妇女, 如反复人工流产、疤痕子宫、哺乳期妇女、宫颈坚韧、子宫畸形等。药物流产的副作用最小的也容易引起月经失调, 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月经量增多。而对于未生育的妇女来说, 如果反复使用, 不仅容易引起感染或大出血, 还有可能导致不孕, 造成终身遗憾。药物流产后避免感染也很重要, 首先要禁止性生活, 1个月内不洗盆浴, 不做阴道冲洗, 禁止游泳。最后, 药流后也要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 转经后及时落实避孕措施。药物流产虽然对孕妇及胎儿无明显影响, 从长远安全性来看优于手术流产, 但它毕竟是一种对正常妊娠生理的中断过程, 是一种终止早孕的补救措施, 对孕妇有一定的危险性, 应三思而行。因此我们应大力宣传避孕知识, 指导有效的避孕措施, 尽量避免非意愿的妊娠, 以确保妇女的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的观察效果。方法 对1028例早孕终止妊娠患者, 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持续时间及流产后是否感染等临床应用中效果情况回顾。结果 药流后10d, 阴道流血量少, 复查子宫附件B超, 流产率90%, 尿HCG为阴性或弱阳性;30d再次复查B超, 完全流产率为96%, 尿HCG均为阴性, 无阴道流血。结论 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率为95%~98%, 药物流产已被认定为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非手术流产方法。

关键词: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片,药物流产,宫内妊娠,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药物流产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癃闭方剂的药物配伍相关规律,更好地继承古人用药经验,指导当代临床用药。方法: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癃闭的方剂及药物,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及功效,使用Excel2010、SPSS22.0、Weka 3.8等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用211首治疗癃闭症的方剂,涉及中药182味。方中高频药物为滑石、木通、茯苓、车前子、瞿麦等,多为利水渗湿药,药性多寒平,药味多甘苦,归经多属肺、脾胃、大肠、膀胱经。根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律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律,如瞿麦-木通、甘草-滑石、茯苓-车前子等。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载录治疗癃闭方剂以利水渗湿,利尿通淋为治法,对当代中医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药;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癃闭;用药规律

尿潴留是指尿液充滿膀胱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可见于多种泌尿系疾病,常由排尿困难发展而来[1]。中医称尿潴留为“癃闭”,《医学心悟》云:“小便不通,谓之癃闭……急满者不通者为闭。”长期的尿潴留会造成输尿管逆流,引起肾脏积水,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的发生。同时尿液在膀胱的长期滞留会引起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形成,给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西医认为尿潴留为机械性梗阻和非机械性梗阻两方面造成,口服α受体阻滞剂,严重者采用扩张尿道和手术治疗等[2]。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不能彻底治愈,同时手术治疗给予患者造成很大伤害。传统中医治疗癃闭,方法多样,疗效确切,组合治疗可以收到满意效果[3]。《中医方剂大辞典》[4]载录秦汉时期至1966年底,历代中医名家治疗癃闭的方剂。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代医家治疗癃闭的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本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筛选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研究资料,建立《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其中收录癃闭处方211首,共包含中药182味。

1.2 数据规范 药物名称根据《中药学》[5]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进行规范。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入药部位,如“大车前”“车前子”统一为“车前子”。中药名称因品炮制方法、品种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将异名同药的药物根据《中药学》统一作规范处理,如“生黄柏”“炒黄柏”统作为“黄柏”收录等。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根据《中药学》规范,如“滑石”:利水渗湿,性寒,味甘、淡,归膀胱、肺、胃经。

1.3 统计学方法 将符合筛选要求并规范整理后的中药复方药物数据,包括中药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采用二分类的量化方法处理,将每味中药按“无=0,有=1”进行赋值,录入Excel 2010软件,建立药物电子数据库,并采用SPSS20.0对药物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其中用方频率=出现频次/中药汤剂复方总数,用药频率=出现频次/总频次。采用Weka 3.8对药物潜在关联规则进行分析,其中支持度是包含前项A的记录与总记录的比值;置信度是包含前项A也包含后项B的记录数与所有含A的记录数的比值;提升度是包含前项A也包含后项B的记录数与所有含B的记录数的比值;If A then B,则他的支持度为:S=p(A)/p(总);置信度为:C=p(A and B)/p(A);提升度为:L=p(A and B)/p(B)。

2 结果

经上述方法筛选,共纳入《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癃闭处方211首,涉及中药182味,累计使用药物总频次1098次,药性总频次1098次,药味总频次1789次,归经总频次3155次。

2.1 高频药物使用分布 使用频次≥10的药物分别为滑石、木通、茯苓等,共25味药,以上药物累计使用频次700次,累计占药物总频次(1098次)的63.64%。统计结果见表1。

2.2 高频药物功效分布 使用频次≥10的药物类别分别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等7类。其中利水渗湿>清热药>补虚药,以上3种药类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605次,累计占总频次(1098次)的55.08%。统计结果见表2。

2.3 高频药物药性分布 使用频次≥10的药物药性分布为寒性、平性、温性、凉性等4种。其中寒性>平性>温性,以上3种药性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632次,累计占药性总频次(1098次)的57.5%。统计结果见表3。

2.4 高频药物药味分布 使用频次≥10的药物药味分别为甘味、苦味、淡味、辛味等4种。其中甘味>苦味>淡味,以上3种药味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1045次,累计占药味总频次(1789次)的58.4%。统计结果见表4。

2.5 高频药物归经分布 使用频次≥10的药物归经分布为肺经、胃经、脾经、大肠经等11条。其中肺经>胃经>脾经>大肠经>肾经>膀胱经,以上6条归经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1526次,累计占归经总频次(3155次)的48.33%。统计结果见表5。

2.6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 找出强规则是关联规则挖掘的目的,其需明确的参数是支持度(Support)、置信度(Confidence)和提升度(Lift)。支持度主要是评估关联的普遍性;置信度主要是评估精确度(可信度);提升度主要是用于评估规则是否可用的指标。本研究选择以最小支持度10%、最小置信度30%和最大前项数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根据药对的关联规则所得药对配伍规则。结果见表6。

3 讨论

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载癃闭方剂进行较为深入的挖掘分析,将中药功效、药性、药味及归经等特征性因素进行总结,得到治疗癃闭的用药规律,以此为临床医生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中医有关癃闭的论述,在先秦两汉时期就有其雏形。《黄帝内经》对癃闭的病因、病机、治则进行了初步概括,明代,癃閉的辨证体系趋于完整[7];癃闭论治不外虚实两端。从肺部论治多以实邪为主。元代朱丹溪认为风邪外侵损伤肺气, 可导致小便不通, 他在《丹溪心法·小便不通》中指出“小便不通, 有气虚、血虚、有痰、风闭、实热”等多种原因[8];肺为五脏华盖,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邪犯肺卫,使运化水液和气化功能受阻,从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造成上窍闭塞而下窍不通,对此古时就有羽毛刺鼻取嚏而利小便之说;从脾胃论治多以虚证为主。《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 中央土以灌四傍, 其太过与不及, 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 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 则令人九窍不通, 名曰重强[9]。”脾居于人体中焦是人体气机的枢纽,起到运化津液的关键作用。脾气受损,津液疏布不利,则下焦壅涩不通。长期以往,脾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进而加重癃闭症状。癃闭的后期多累及肾脏,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肾和膀胱互为表里,肾脏的亏虚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明代张景岳曰:“今凡病气虚而闭者, 必以真阳下竭, 元海无根, 水火不交, 阴阳痞隔, 所以气自气, 而气不化水, 水自水, 而水蓄不行。气不化水, 则水腑枯竭者有之;水蓄不行, 则浸渍腐败者有之[10]。”当代医者秦国政认为[11]本病病位在膀胱、且与肺、肝、脾胃、三焦功能有关。从文献数据挖掘结果来看,治疗本病多以入肺经、脾胃、肾和膀胱经药物为主,符合历代医家的观点和临床实践用药规律。

3.1 高频药物使用分布分析 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有滑石(70次)、木通(68次)、茯苓(63次)。滑石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有:“滑石利窍,不独利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12]。”《本经》为最早记载木通的著作, 在《唐本草》之前所说的“通草”指的是今之木通[13]。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之功效,药理学研究证实,木通可以抗炎、抑菌、利尿、抗抑郁等作用[14]。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有利尿,抗氧化、抑制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的作用[15]。上述“三药”均有利水渗湿,利尿通淋的作用。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有抗炎、抑菌、利尿的作用,在癃闭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2 高频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分布分析 功效前3为利水渗湿(418次)、清热药(94次)、补虚药(93次)。历代医家对癃闭有虚、实之别。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治则。对于实邪壅滞,以利水渗湿、清热利尿为主;针对脾肾亏虚,则以补益为要;但有时虚实夹杂,分清主次,攻补兼施。必要时放入理气、温里之药,使气机条畅,避免苦寒伤阳。

药性前3为寒性(366次)、平性(192次)、温性(74次)。古时医家对癃闭分虚实。实证多为热犯肺卫、下注膀胱造成溺窍不通,多用寒、平药物以清热、淡渗利湿;虚证多为脾肾亏虚为主,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肾阳亏虚,膀胱气化无力,温性药物补益脾肾亏虚。3种药物配合使用可以驱邪扶正,攻补兼施。

药味前3为甘(538次)、苦(238次)、淡(269次)。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兼顾后天之本脾胃,顾护正气;苦味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存阴的作用;淡味能渗湿、利尿,具有淡渗利湿、利尿通淋的作用。3种药味配合使用攻邪扶正、标本兼顾。

归经前6为肺经(351次)、胃经(270次)、脾经(253)、大肠(231)肾经(228次)、膀胱(193)。历代医家对癃闭的论治多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和膀胱论治。运用通利三焦的法则,针对三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机,宣畅上焦、运化中焦、温化下焦,以复膀胱气化开阖[16]。数据整合药物归经切合病机、调补肺胃、脾肾。

3.3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当以最小支持度10%、最小置信度30%和最大前项数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配伍规则可见,支持度最高的药对滑石—木通配伍最多,其次是木通—茯苓、茯苓—甘草、木通—甘草、车前子—茯苓等;以上5组药对共用可有淡渗利湿、利尿通淋之效。以药测方,通过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可知,使用频次支持度较高的几味中药在临床上应用也颇多。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癃闭方剂药物的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等分析,总结出历代医家治疗癃闭用药规律。从中发现,历代医家治疗癃闭常用滑石、木通、茯苓、车前子、瞿麦、冬葵子等药物,以利水渗湿、利尿通淋为法,选药多寒淡平,且归经多为肺、脾胃、肾、膀胱经等;多选用滑石—木通、木通—茯苓、茯苓—甘草、木通—甘草、车前子—茯苓等药物组合。对单个药物组合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以淡渗利湿、利尿通淋为主。通过以上药物分析,对于当代医家在临床上辨证施治用药及开拓治疗新思路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琦,秦国政.王琦男科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265.

[2]孙自学,王琦,秦国政.男科病诊疗与康复[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8.

[3]孙一鸣,张朋飞,李岳.中医治疗癃闭方法概论[J].黑龙江中医药,2017,46(3):64-65.

[4]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5]陈蔚文.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7]雍妙俊. 癃闭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8]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4.

[9]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10]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11]杨毅坚,苏子凤.秦国政教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1):8-9.

[12]王东梅. 赵学敏与《本草纲目拾遗》[N]. 文汇报,2017-12-04(W03).

[13]齐德英,金颖慧,旺建伟.木通在中药复方中的混用误用及考证辨析[J].中医药学报,2012,40(6):6-7.

[14]刘岩庭,侯雄军,谢月,等.木通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4):87-93.

[15]钟霞.中药茯苓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4):33-35.

[16]高明. 运用三焦理论辨治癃闭的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9-07-29 編辑:陶希睿)

药物流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物管理;不良反应;优化;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为核心关键,其用药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临床应用占比较大,其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与患者疾病恢复及其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药物使用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不良反应发生与治疗功效,而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对患者身体机能、系统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所谓药物反应,是指临床用药期间因药物使用途径、方法、剂量等因素产生的有害反应,且药物自身不存在关。当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囊括过敏、致癌、毒副作用、畸形等症状,而在现阶段药物管理过程中,受到药物管理工作开展不合理的影响,导致患者用药质量极易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健康。而要想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用药效果,需进行药物管理的优化强化,以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使用效果,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基于此,本研究针对78例患者实施不用用药管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2018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药物治疗患者78例,秉持着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9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区间22岁至65岁,平均年龄(40.38±3.76)岁;探究组患者39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区间为21岁至66岁,平均年龄(40.52±3.84)岁。纳入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药物禁忌症。患者基础资料录入SPSS17.0软件,结果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采取常规药物管理。

1.2.2 探究组

针对探究组患者,采取优化药物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开展包括:(1)进行药物使用的规范:针对相关药方的开具,医生需要为患者进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介绍,并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1 - 2 ]。倘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关解决措施,或者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药方开具前,医生需进行特殊药物的定期检测,并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肝肾疾病等,避免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过敏反应和肝肾损伤等。患者药物期间开展定期观察巡视,若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对药物的使用,并视患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良反应干预。同时,做到将患者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至药剂科,对于患者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制成报告表,用于不良反应成因的分析。(2)进行药物管理制度的健全:医院需依据医护人员能力素质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在职教育的开展,或者是要求医务人员进行药物使用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与此同时,定期开展药物知识讲座、药物知识竞赛、临床药物使用实践活动等,以此强化医务人员对药物使用的认知。另外,引导医务人员认知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进而端正自身态度。依据实际情况构建药监小组,小组成员涵盖各个科室人员,包括药学、护理等,明确其小组职责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采取定期、非定期形式进行药物管理的监督管理,再配合对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实现对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起到约束、制约药物管理的作用[3-4]。(3)构建不良反应检测系统。医院可以构建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利用计算机、电话以及打印机等设备实现对不良反应的监测,然后收集汇总关于不良反应的信息,然后在医院内部进行公开共享,进而提高医务人员的重视度。(4)进行药物全过程管理。针对药物的应用、采购、贮存、入库以及出库进行严格管理,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严格要求药物在运输、贮存期间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等。与此同时,进行药物采购的严格监督管理,禁止出现不合格药物入库的现象,提高药物全过程管理水平,以期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管理满意度进行比对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利用SPSS17.0软件,以(%)体现计数资料差异,采取χ2或Fisher确切概法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分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表1得知,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其中优化药物管理探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2.2 不同分组管理满意度比对

通过表2得知,常规药物管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低,(P<0.05)。

3 讨论

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受到药物成分因素的影响,使得药物自身具备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需要注重对药物的谨慎使用,如若未合理使用药物,极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危害。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出现的产生因素包括:(1)不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缺陷问题在我国各等级医院中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①因药物制度的不健全,致使药物选购工作的开展存在些许问题,部分医院甚至出现药物选用不严谨的情况,且部分药物未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同时,部分药物选购时未做到对质量的严控,使得患者服用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②未在药物入库阶段进行规范且严格的药物验收工作,致使药库中存在些许不合格药物,再加上药物存储期间人员监管不力,导致药库中部分药物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无法起到应有药效[5]。③不完善的临床用药监管,医院未做到在临床用药期间予以全面且科学的监管干预措施,再加上部分药师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用药处方审核完善,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说明书提示不到位。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关键凭证,而在具体用药时,偶尔发生说明书提示不到位的现象,部分药物说明书仅是对个别药物注意事项进行简单提及,如禁用、慎用等,而对该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却只是简单提及,甚至部分药物根本未对药物警惕进行体现。而医院在开具用药处方时,因说明书中未对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提及,增大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6]。(3)专业性较差。部分医师受限于工作年限、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自身对抗菌谱、药物作用、药代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再加上部分医师未在处方开具期间进行患者身体特质的掌握,对药物毒副作用的忽视,导致患者用药和促销思安不良反应,因医师给药方法不当、药物剂量控制不合理、操作处理不合规等问题的存在,增大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7-9]。所以,需要进行药物管理优化来进一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中,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采取药物管理优化探究组表现更为优越(P<0.05),代表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为进一步实现对用药不良反应的规范,医院需侧重对全过程管控模式的实施,对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进行药物监管的强化,依据当前药物管理现状,制定契合于药物管控全过程的制度与机制,加强对药库温湿度的控制。同时,结合宣教培训来加强医务人员对药物管理及其不良反应的认知,促使各人员对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重视度,禁止出现药物采购不合理的现象,药物入库后加强对药品日期的检查,做到对药物贮存环节的动态化监督。在出库时进行药物信息的严格检测,禁止出现不合格药物应用于临床的现象。最后,临床用药阶段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用药前加强对药物信息、注意事项的检查,通过全过程药物管控来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表明,药物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临床治疗造成不同程度损害,亦对我院长久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加之医院接诊数量的逐渐提升,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持续增高。对此,我院立足于综合防治的原则,组织各层级、各科室骨干人员,经长期的商讨制定契合我院的药物管理措施,并在充分掌握我院药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管理优化措施的实践,获取十分显著效果。

所以,要想实现对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有效降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需侧重对药物管理的优化,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提高医院形象,具有广泛推广价值。但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除药物管理外,药物自身、患者等都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此,我院需继续加大对药物管理的优化力度,重视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全面开展,实现最大程度上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玉高,李玉华,董健文.探析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5(1):148-149.

[2] 梁桂英.优化医院药物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J]. 海峡药学,2015,27(11):282-283.

[3] 杨国英,王国芳,沈永利.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J].医疗装备,2015,(8):113-114.

[4] 丁亚萍,吴晓玲,邓芬,陈丽红.优化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意义[J].大医生,2018(3):179-180.

[5] 熊代琴,李东锋,张茂慧,阿不都克依木扎·阿不都克热木,王建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5,33(2):86-89.

[6] 吴文清.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10期):132-134.

[7] 梁群.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谈加强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401-402.

[8] 汪莉.降低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 2017,4(11):161-162.

[9] 陈金和.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加强医院药物管理[J].医药前沿, 2014,(5):363-364.

药物流产范文第5篇

一、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二、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能力的基础上,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剂型)和数量。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四、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管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适时组织调整。

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整合。

六、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按《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药品配送费用经招标确定。其他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药物采购方式由各地确定。

七、各地应重点结合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和保障能力,具体制定参与投标的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资格条件。药品招标采购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坚持全国统一市场,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逐步形成全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信息网络。

八、完善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九、加强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合同法》等规定,根据集中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履行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明确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回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制定零售指导价格要加强成本调查监审和招标价格等市场购销价格及配送费用的监测,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原则上按药品通用名称制定公布。不区分具体生产经营企业。

十一、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鼓励各地在确保产品质量和配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并探索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十二、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各地要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政府补助政策。

十三、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配备使用的非目录药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具体使用比例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十四、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使用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应坚持防治必需、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从严掌握。具体品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价格)、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甲类)范围内选择,确因地方特殊疾病治疗必需的。也可从目录(乙类)中选择。增加药品应是多家企业生产品种。

民族自治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十五、患者凭处方可以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对处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

十六、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具体办法按医疗保障有关规定执行。

十七、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质量规范,对基本药物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加强和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保证用药安全。

十八、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价格和报销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

十九、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要加强合理用药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要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落实政府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坚持改革与投入并重。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药物流产范文第6篇

多巴酚丁胺:(公斤体重×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1μg/kg/min ,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1μg/kg/min;

硝普钠: 5%GS50ml硝普钠50mg,即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0.3-0.6ml/h)。

硝酸甘油:(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1μg/kg/min,起始剂量可以0.3μg/kg/min,或:NS44ml硝酸甘油30mg,即0.6mg/ml(6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0.5-1ml/h)。

去甲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1μg/kg/min,常用剂量0.1-2μg/kg/min,起始剂量0.1μg/kg/min(应经中心静脉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1μg/kg/min,起始剂量为0.1μg/kg/min,常用剂量为0.1-1μg/kg/min(尽可能经中心静脉用药)严重低血压及过敏性休克0.3-0.5mg ih或iv

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 (公斤体重×0.03)mg稀释至50ml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01μg/kg/min,起始剂量0.01μg/kg/min,以目标心率为终点。

新福林,去氧肾上腺素:10mg/支

一支化到250ml盐水,则40ug/ml。取1ml化到10ml,则4ug/ml。小剂量开始使用。

垂体后叶素:NS30ml垂体后叶素60U,即2 U/ml,消化道出血常用剂量0.2-0.4 U/min;咯血常用剂量0.1 U/min;尿崩症患者根据尿量调整,起始剂量0.1-0.2 U/min;感染性休克顽固性低血压患者,常用剂量为0.01-0.04U/min。

胺碘酮:胺碘酮450mg用5%葡萄糖稀释到45ml,即10mg/ml,150mg iv bolus(10分钟),60mg/h×6h,30mg/h×18h,20mg/h维持3天,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g

利多卡因:抽取原液5支(200mg/10ml?支)即20 mg/ml,首剂1.5mg/kg iv bolus,无效可每隔8分钟重复0.5mg/kg直到总量达3mg/kg,复律成功后2-4mg/min维持。

心律平:规格70mg/20ml 70mg用5%葡萄糖液稀释到50ml,iv bolus(10分钟),密切观察心率及心律,室速或室上速转复后立即停止注射。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总量不超过210mg。

氨茶碱:0.5g稀释至50ml配制成10mg/ml,成人负荷剂量5mg/kg, iv bolus,速度<25mg/min.(一般成人氨茶碱0.25,静注15分钟即可)维持剂量0.5-0.7mg/kg/h。可从20mg/h(2ml/h)开始。

肝素:肝素1支(12500u)加NS至12.5ml,配制成1000U/ml,肝素化时:75U/kg iv bolus,继以18U/kg?h静脉泵入,调整剂量使aPTT-R维持在1.5-2.5。

胰岛素:配制成1U/ml,起始速度1U/h,根据血糖调整。

立其丁:NS45ml立其丁50mg配制成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300-500μg/min,起始剂量为100μg/min静脉泵入。

施他宁:配制成250μg/ml,先给负荷量250μg iv bolus,然后以250μg/h静脉泵入。

安定:先10mg iv bolus,继以5mg/h泵入,最大100mg/d.

德巴金(注射用丙戊酸钠):规格400mg/支 配制成10mg/ml,首剂400mg(15mg/kg), iv bolus,大于5分钟,维持60mg/h(1-2mg/kg/h).

尼莫通:规格10mg/50ml起始量0.2mg/h(1ml/h),根据血压情况依次递增至全量2mg/h,维持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10-14天。

奥曲肽:初始量0.1mg iv(>5min),再维持0.025-0.05mg/h

上一篇:物业管理创新范文下一篇:物资采购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