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

2023-09-18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第1篇

摘要:三网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使电视从一个独立的产业走上了与电信和互联网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道路,给传统的电视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电视媒体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视媒体 机遇 挑战

三网融合是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08年国务院的一号文件,都对三网融合提出了政策措施和发展要求: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更是提到了“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作意见;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北京、上海、杭州等12个城市、地区入选。三网融合的推进将给相关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将彻底打破广电垄断局面,广电业务也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因此迎接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1、三网融合的内涵

三网融合是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互联互通、连为一体,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通过其中一网享受到其他网络的服务。三网融合的目标是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广电网络的目标是构建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数字视频和宽带业务等多种需求合二为一的新的有线网络,使得网络真正成为一张可运营、可管理,安全性好,兼顾工艺性和商业盈利性的网,使电视机成为家庭娱乐与综合信息服务的终端。

2、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的挑战和冲击

在20世纪传统电视独霸天下的时候,人们被迫接受了固定的收视方式时出现过这些现象:有人因错过了一场精彩节目而追悔莫及,有人与家人争频道而不亦乐乎,有人为看一档播出时间较晚的节目而不得不熬夜等待……传统电视的缺点显而易见。三网融合将打破原有的媒体形态和竞争格局。为广电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如今新媒体正在强力地瓜分传统电视的受众市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区域,年轻人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是新媒体,电视的收视率整体明显下降:市场份额在减少。传统电视所占有的市场不论是付费还是广告,都正在被新媒体占有和瓜分,许多资本难以进入新媒体,使电视的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体制老化和竞争力不足。电视在多年的运行中,形成了成型的体制与机制,对电视生产运营、传播的管理,成本极高,负担沉重。而新媒体轻装上阵,活力无限,电视与之相比竞争力显然不足:建设资金匮乏、资金筹措渠道不畅。对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双向化升级改造,对现有的机顶盒和终端升级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要将现有网络和运营商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全国性市场运营主体,又涉及资产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和变更,这也需要大量资金。

如此情形,有人断言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将取代传统电视。但是新媒体只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着各种的局限。目前,电视媒体依然是第一大众传媒。不能忽视的是传统的电视媒体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内容的权威性与主流化。电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在信息采集、制作、编排和播出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的审查、把关和监控,而新媒体自由度和个人化色彩更浓。其次,对受众的知识水平要求低,受众面广。新媒体由于设备、技术和发展期较短等原因,更多地受到年轻人和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青睐,而不像电视那样“老少皆宜”。再次,广告商认可度高,盈利水平好。现在来讲,虽然互联网、手机、车载视频等新媒体抢夺了很多广告商,但是电视媒体仍然最受到广告商的青睬。这一方面与电视媒体较高的公信力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强制的”传播方式有关。在看电视的时候,为了观看到完整的电视节目,就要忍受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新媒体的广告收入虽然一直在上升,但电视的广告费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3、扬长避短,让电视媒体更好地飞翔

三网融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型媒体,电视节目从形态到传播方式从传播渠道到接收终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给电视节目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其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电视媒体只有巩固优势,并吸取新媒体成功发展的精华,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3.1 传播内容上

媒体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传播力的竞争,它体现的是一种执行力、一种整合力。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电视的传播力:要坚守“新闻立台”,能在海量的新闻资讯中,尽可能地呈现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给社会一种信任感、安全感,保证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传统权威性、专业性;要主动掌握舆论话语权,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方面。通过主动参与,发挥好“喉舌”功能,借力行政资源快速发布或第一时间发布引领主流舆论,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勇于承载主流传媒对于人生、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的主流理解。作为区域性的地方电视传媒,更要注重地域的新闻节目内容的本土化,贴近地方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生活方面下功夫,关注与地方观众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如此,才能在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发挥好区域性电视不可替代的功能,彰显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保持区域性的强竞争力。

3.2 传播方式上

电视媒体要从单项的传播发展到双向互动传播,从单纯的信息传播发展到观念和趋势的传播,从简单的是非传播发展到复杂的解读传播,从低层次的说教式传播发展到高层次的平等对话式传播,在保持传统电视及时、生动、传情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电视的深度和高度。在做强电视主业的同时,勇于依托主业拓展移动电视、IPTV、车载电视、楼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为多终端提供内容,进行多渠道的立体覆盖,以期产生并达到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电视媒体完全可以将新媒体拿来为我所用,让观众选择任意渠道,方便地获取电视资源,与新媒体一起把蛋糕做大,达到共赢的局面。

3.3 盈利方式上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媒介融合的分工重组。电视媒体可以聚集大批专业人才的特质,制作出更多品质优良的节目。因此电视媒体的盈利方式就可以更加多样化。不单靠付费电视和广告收入,还可以向其他媒体销售内容产品,获取利润,加强自身增值业务的发展。改变用户“看电视”的习惯,引导用户去“用电视”,化被动为互动。电视机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础、最便捷的信息终端,使宽带互动数字信息消费如同水、电、气等基础消费一样,遍及千家万户。目前数码视讯和北京歌华有线一起开展的在线支付业务,老百姓可以在家通过摇控器交水电费、煤气费、手机费等等。此项业务已经和工商银行进行了对接,得到了工商银行的经营许可,达到银行级的安全要求,满足金融类业务开展的安全需要。这样用户不但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的自有帐户完成储蓄和支付功能,还能通过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付费,从而直接在电视上。实现商城购物。交互业务的多样化和创新以及如何培养用户放心主动使用电视交互业务的习惯。将成为广电系统各环节思考的重大议题。

4、小 结

新媒体既拥有强大的优势,也有自身现实的局限;传统电视媒体遭遇到新媒体的强力挑战和冲击,但也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存发展空间。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电视已有的内容体系的支持,电视也不可能无视新媒体的存在。电视要想获得未来的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在观念、内容、体制、形态及已有资源的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整合,并积极推动与新媒体的融合,而新媒体也应积极寻求与电视媒体在竞争中的合作。新媒体的发展并不代表电视媒体的终结,就让电视媒体插上新媒体的翅膀,更好的翱翔在传媒产业的蓝天中。惟其如此。方可获得新媒体与电视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黄理俊,“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模式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lO(02)

[2]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01)

[3]李怀亮,新媒体:竞争与共赢[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01)[4]http://news.ccidnet.corn/art/1032/20100716/2118133.1.html.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第2篇

收,使之成为蔚然大宗。

2,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新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的肯定并付诸实行,儒学处于独尊地位,成为正

统思想,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 宋代:“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宋朝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形成,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都产生了

深远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第3篇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 并为全体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 它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从本质上讲,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备系统性的组织文化, 是一个由若干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形态组成的系统, 包含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它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所特有意识形态。对于学校来讲,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统帅, 好比人的大脑, 统管全局, 也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 具备俯察学校现实, 提出个性化的学校价值观、统领并指导学校行为和视觉、环境系统的功能。

精神文化内含两个领域:一是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本着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 对核心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管理观、用人观等各项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 塑造全新的价值体系;二是学校的事业取向, 包括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及品牌的确立等。学校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 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 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齐心协力, 服从群体, 服从大局。

其实, 学校教育的过程, 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 为师生的生命成长铺垫底子的过程, 师生在学校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下, 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 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2、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 主要指学校行为所显现出来的个性和精神, 规范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好比人的四肢, 有着保障学校文化顺利推进的功能。行为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的发展战略、运作方式、工作行为, 组织成员的的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 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 其效果的呈现方式是师生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学生的精神状态、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学校行为文化展示的是“教师儒雅, 学生文雅”的精神风貌, 相互间懂得谦让, 懂得尊重, 懂得珍惜, 懂得关爱。

行为文化建设, 最难的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 是行为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行为文化建设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个“生命场”里, 蕴含着人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生命境界等持续不断生成的能量, 这是一个渐进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3、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包括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当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校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 核心制度应是对学生的发展,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影响的制度, 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而学校其他内部管理制度, 如后勤管理制度、社区参与制度都是外围制度, 它们都是为核心制度服务的。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制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但科学的积极的制度建立, 能降低“风险”, 促进“发展”。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是制约学杖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因素, 中层干部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领导则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因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按照“依法治校、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部署实施学校制度建设, 解决制度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确保规章制度顺利运行。

4、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在物质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 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 审美意向, 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 健康的学校物质文化, 可以鼓舞人、激励人、濡染人,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 人建设并创造了物质环境, 并通过活动使物质环境打上人类思想的烙印;另一方面, 人又是物质文化的受用者, 时时刻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成员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 它使人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物质文化的基础是环境文化, 它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 它的存在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的硬件设计形式、学校环境建设理念、学校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等属于物质文化关注的要素, 学校应按照“清新、高雅、和谐、开放”的原则, 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 让校园充满艺术性、教育性, 体现校园独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学校文化的培育

学校文化产生于学校自身, 是由内而外生成的物质环境、文化气氛和精神氛围, 也是学校全体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导向和塑造, 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大, 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但学校文化不是自发形成, 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 与时俱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 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加以整合, 将其提升为文化的整体, 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1、继承传统是基础。

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学校, 一定会时时处处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教职工、学生的一言一行, 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会明显感受到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力量的存在。

对学校文化的培育, 需要继承和创新, 既可以从传统出发, 考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个基础, 也可以将学校文化根植于当地的自然面貌、地缘特点、办学历史的背景之中, 用文化创生理念, 用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笔者工作的大足区龙岗一小, 其文化主题“蒙以养正”, 就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出发, 从历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周易》中提炼得来, 同时, 又将之融入“尚雅习正”的校训之中, 将学校倡导的养成教育以传统文化定格, 并充分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 坚持与时俱进, 更新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进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实现了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

2、以人为本是原则。

学校文化的培育, 核心要素是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优秀的学校人本文化, 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才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校品牌。

实践证明, 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比如,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只有关注了人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 才容易内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 并一以贯之。一所学校形了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学校每一个成员都会因获得学校这种文化滋养而成长起来。当一代代师生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 带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 同时也带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烙印。更重要的是, 只要这片特有文化的土壤还存在, 这种文化就会不断积淀并更具影响力, 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3、全员参与是保障。

学校文化的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 也非一人一事之力, 是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长期累积的过程, 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学校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 进而凝聚力量, 释放魅力。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需要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和对本校文化特色的自豪感, 通过课程与活动实现学校文化的的传承和创新。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既是学校文化的参与者、体现者, 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离开了学生, 学校文化就失去了继承性, 不再具有生命力。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不仅要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还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通过有针对性教育活动,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潜能, 使学生在感动和感悟中, 在感染和启发中, 形成弘扬学校文化的自觉性。

三、学校文化的提升

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爱戴的人是靠人格站立的, 同样, 一所誉满社会的学校是靠其文化内涵站立的。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师生能经常受到文化的激励和熏染。因此,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文化力, 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1、营造环境, 重“熏染”。

一所充满魅力、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 一定有着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作为一种育人的基础途径, 打造物质环境文化是打造文化校园的基础, 学校建筑与景点设置, 需要从美化、教育化、艺术化入手, 大环境到小细节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传递学校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想, 彰显学校文化的熏陶功能。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规划要科学合理, 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要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为总目标精心设置, 一处精美的雕饰、一块特色性的标志牌、一道人本化的警示语都要融校园、家园、乐园、公园于一体, 努力创设“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石皆可育人、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每一个角落陶情励志”的具有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2、挖掘理念, 重“引领”。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它不是飞来之石, 而是根植学校沃土的一株长青树, 越是挖掘提炼, 越是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基于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是将学校的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 将学校精神和校园环境结合起来, 它的原创性是任何“整容”“嫁接”所不可企及的。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由校长、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理念体系所确定的, 因此, 学校理念的确定, 对学校的整个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代表了学校的传统精神, 代表了时代对教育的期待和呼唤。学校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一所充满理想、洋溢人文气息的学校一定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它是熏陶、引导全体师生情操无形而强大的推动力。在理念文化的提炼与彰显中, 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 明确办学方向,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确立独具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 使之成为凝聚学校的力量, 激励广大师生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3、组织活动, 重“升华”。

学校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 精心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领学生全面成才、学生乐于参与、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普遍性、高雅性、自主性, 突出学生为主体, 形式丰富多彩, 内容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通过活动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真正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应该是基于学校, 生成于学校, 并发展于学校。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它对于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优化管理策略、提升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教化之本, 始于学校;学校之名, 在其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学校文化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 刘效连, 刘玉平, 《学校文化策划——理论与实务》.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 陶西平, 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12) .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第4篇

一、成长期:由初登讲台到合格教师, 读书入格

新教师从初登讲台到成长为一名基本合格的教师, 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时间的磨炼。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中学的新课程教学实际不相吻合, 知识需要转变。这时候, 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书——把知识教下去。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读使自己尽快入格的书——优秀教案、教参。

对新教师而言, 优秀教案、教参就是规矩, 就是蓝本, 就是引导。一个设计优化的教案, 一个名师的经典教案, 常常能给人, 特别是新教师以启迪, 就像城濮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优秀战例给军事家的启迪一样。教参, 顾名思义, 就是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的资料, 对新教师而言, 就是某个问题理解的标准或者几种可行性理解的汇总。新教师把优秀教案、教参奉为圭臬与楷模, 未尝不可应变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一环, 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应变能力的高低, 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成熟期:由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 读书入行

一名基本合格的教师意欲早日成为教学的骨干, 必须自我反思, 自发科研, 自主学习。这里重点要说的学习, 就是读书, 即深入读好教材, 准确读好大纲, 广泛读好“大语文书”。

1. 读透教材。

语文教师, 品读文本很重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老师善于读书, 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作品与文章中的许多内涵是需要细细的品读、感受、体悟才能获得的。语文教师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这种能力强调原创性, 摒弃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 直接拥抱作品, 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与作者、作品、编辑对话, 进而生成真实的阅读体验。否则, 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浅白解读地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那么, 课堂信息量小, 解读视点单一, 浅层次地重复现成的观点, 文本阅读的价值自然就单薄。

2. 读准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科考试说明》, 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也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准绳, 必须读好读准。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教材的内容和编排, 教学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以及课程评价等, 在备课前务必认真学习, 反复领会, 全面掌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学具有整体性, 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 保证教学质量;依据“考试说明”进行指导性复习, 解读考试大纲, 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考点这盘棋中, 知晓什么时候该复习哪个考点、哪个考点最重要, 才能使得学生牢固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和能力点, 保证学习效果。

3. 读宽语文。

一堂课的成功绝不是45分钟的功力, 而是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备课的必然。读书, 每天认认真真地读书, 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为了不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 就需要多读书, 随着读书的不断增加和深入, 我们的文化底蕴就会如金字塔的底座一样坚实和宽厚, 进而凭借广博的视野创造与众不同的课堂。

三、成才期:由骨干教师到教学名师, 读书入境

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教学历练, 在学生的视野里, 骨干教师们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 课堂思路清晰, 施教方法得当, 教学资源积累丰富, 所教学生能够在学业测试中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取得学生较高的信任度。因为已收获了自己的预期评价, 相当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教师职业倦怠, 进入其专业发展的缓慢期, 而一个有所追求的教师, 企望成为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的教师, 必须广泛地阅读与吸收教育理论, 进入有初步教育理想的境界。

教师只有比较系统而完整、扎实而精深地掌握语文教育理论, 才能比较自如地把握语文学科, 使语文知识活化, 充分展示语文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的张力, 发掘学生的语文潜能, 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而教师本人也就能够在自如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学生被他们的教学风格所吸引、迷恋, 语文学科成为学生的最爱, 他们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和热爱的老师;他们成为同行、粉丝们敬佩和学习的名师。

四、成功期:由教学名师到教育专家, 读书入化

能够成为教育专家的中学教师尽管凤毛麟角, 但也并非无人能企。而要达到这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 实现由教学名师到教育专家的跨越, 读书依旧是重要的抓手之一。这一阶段所读的主要是学科建设、教育思想方面的书籍, 通过读、思、行, 内化为他们的心理品质、唯美追求。

美国教育家克莱得曾说:“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深入人心的生活, 为他们能够有艺术地来完善”。

摘要: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教师专业的发展, 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 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为了不辜负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教师要自主学习, 实现专业发展。本文将论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读书策略。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第5篇

相关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 在19世纪80年代, 由德国首次提出, 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体现了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对维护社会和谐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价值。

在我国,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建设, 社会福利制度也被提上议程, 2010年作为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元年, 标志着中国福利时代的来临。而在2015年, “精准扶贫方略”、“医养结合”等福利事件, 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

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简述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历经百年变迁, 从1911年到2017年, 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2年到1949年, 是20世纪初期时期;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 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第三阶段从1978年至今, 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建设时期。不同阶段各自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则呈现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制度, 直到改革开放以来, 贯彻执行的是市场社会主义制度。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及其制度体系的发展, 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初期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 是整个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基础部分, 更是出现了首个发展高峰。在这一时期, 社会福利立法、行政、机构、教育以及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为后期的发展做出了众多开创性贡献, 并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制度模式。尤其以儿童福利领域取得的历史成就最高, 频繁组织儿童幸福与难童救助运动, 贯彻儿童为本的福利原则, 形成了养教兼顾的儿童保育理论视角, 在众多先进现代儿童福利理念的引导下, 极大的推动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福利制度, 必然会发生重大变革, 最终形成了工作单位——民政为本的基础社会福利制度模式。

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发展, 将救济、优抚以及福利服务, 作为了民政服务的指导思想, 对灾民、城市孤老、贫民、孤残儿童、复退转业军人等典型的弱势群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总体性社会结构面临转型, 且是全面、快速、战略转型, 在这一转型背景的影响下, 初步形成了“个人——社区——社会保障”式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模式。尤其是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劳动、工资以及社会保险的相关制度, 为相关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社会福利模式也正式转变成“全体就业者以社会保险为基础的职业福利模式”。另外,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的引导之下,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同步发展, 成为了国家公共政策议程的优先战略议题。

就现阶段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来说, 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发展时序结构, 与西方国家的发展顺序呈现为截然相反的状态:儿童与老人福利发展严重滞后、医疗与住房福利发展严重滞后、收入分配福利与经济保障福利严重滞后、家庭基础福利制度与职业基础福利制度严重滞后。以上福利服务的发展顺序, 相比于权力部门、弱势群体、有资源行业以及有机会发声的人群, 表现为严重滞后的发展状态, 其中, 儿童少年问题作为独立性社会福利问题, 尚未被纳入到国家政策议程当中, 中国儿童福利法也尚未纳入到国家立法议程当中。除此之外,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加剧, 包括养老保险、养老医疗等相关福利制度建设也较为落后, 服务机构与服务水平的发展制约, 直接影响了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体系的有效构建。

三、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体系探究

(一) 科学规划制度体系建设

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之下, 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体系的构建, 要注重顶层设计的合理性, 以满足现代化需求为基本目标, 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建设[1]。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要确保全面考虑医疗、教育、环保等方面, 满足系统内部的多样化需求, 包括以精神、文化等生活需求为主的主观福利, 也包括以物质需求为主的客观福利, 有效建设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在综合服务制度体系之下, 为丧失劳动力与劳动机会的劳动者, 提供其必须的生活基础保障;为贫困以及特殊人群, 提供适当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弱势群体或特殊人群, 提供相应福利服务。除针对相关特殊人群与弱势群体的保障向现代社会福利, 还要重视非保障性的现代社会福利发展制度的完善构建, 包括住宅与职业等在内, 利用社会福利制度, 在保障人们基础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进一步推动社会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 强化政府主导制度体系建设作用

欧洲的福利多元主义制度模式, 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 但相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构建, 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即欧洲福利多元主义的战略目标, 是从“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发展, 而中国的发展则与之相反, 强调的是国家福利责任承担。因此, 在建设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体系的过程中, 要尊重中国的福利制度的发展实际, 强化政府、政策的主导作用。

政府部门也应主动承担、促进政府托底化的制度体系建设模式, 有效提高财政投入力度。相关统计表明, 我国2014年的财政收入, 相较于2013年, 增长约11140亿元, 达到140350亿元, 财政收入的直线增长, 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却不大[2]。相关研究表明, 社会福利建设中的支出比重,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较少, 政府部门可从资金投入方面入手, 增强对医疗、社会救助、基础保险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以推动现代社会基础保障的完善发展为目标, 对福利项目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管, 并为其设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确保现代社会福利的顺利操作与有效运行。

(三) 促进现代社会福利均衡发展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农村社会福利制度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 其中, 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对相关领域的整体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结构表现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在这一基础之下, 必须通过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 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发展。针对农村福利制度的建设, 可以整体经济与福利发展形式为依据, 目前, 农村养老以及医疗保险的发展基础势态良好, 以此为前提继续进行推动建设, 相关养老保险部分, 在个人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可由个人、集体以及国家共同承担资金;若经济状况整体落后, 则由国家财政部门代替支出。关于医疗保障部分, 可通过有效完善医疗保障合作模式, 针对农村地区“看病难”的问题予以解决, 有效缓解农村医疗资金的压力。

另外, 我国现在已经正式步入第一个百年计划的决胜时期, 在众多基础福利措施的执行状况下, 要重视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 包括农村扶贫、教育等福利方面的建设,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促进农村福利均衡化的发展。在养老福利严重滞后、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加剧的矛盾背景之下, 要明确养老服务的需求建设, 从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方面入手, 相应制定现代养老福利制度, 完善整个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体系[3]。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结合, 是满足现代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最有效途径, 2015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不仅能够改善医疗卫生与养老福利制度严重滞后的发展现象,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的研究, 有利于明确未来社会福利发展的方向与趋势。通过相关分析, 明确国家福利责任承担的本质, 推动实现政府福利责任、建设市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福利多元发展模式, 尽量满足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 人民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摘要:自2010年, 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正式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基于此, 本文就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进行分析, 首先, 简述了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的重要决策及存在的问题, 包括社会福利、儿童福利以及老年福利、残障福利方面, 进一步探究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健康福祉”的新型发展观核心。

关键词: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儿童福利制度,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 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服务体系构建论纲[J].社会建设, 2016, 3 (1) :60-70.

[2] 江治强.我国儿童福利发展趋势及其体系构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5, 4 (1) :54-60.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第6篇

1 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 农村地区对作物秸秆的处理通常是用作生活燃料, 或者为了抢种, 直接在田间一烧了之。这种简单随意的利用方式注定不会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利用方式不符合时代潮流, 迟早会被彻底淘汰, 在此对其不予论述。下面针对现阶段较为理想的几种利用方式加以简要说明。

1.1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 通常是指在机械化收割时, 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 并均匀地铺撒在田间。在消除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同时, 又能起到增加土壤养分、改良盐碱化土壤、改善土壤生物群体、有效调节地温、抑制田间杂草、提高下茬农作物产量的功效[2]。不过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例如, 给下茬作物的机械化耕作造成诸多不便、传播病虫害等。此外, 直接还田还存在秸秆腐烂降解缓慢, 植物对其吸收利用率低等问题[3]。对此有人提出快速腐熟还田。但该方法同样存在操作繁琐、人工成本偏高等难以推广的障碍。

1.2 饲料加工

秸秆中粗纤维含量高, 占秸秆干物质的20%~50%, 若直接用作饲料, 则适口性差, 牲畜消化利用低。目前常采用青贮、微贮等加工方法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1.2.1 青贮

青贮, 是指将新鲜秸秆适当粉碎后填入青贮窖中密封保存, 通过微生物 (主要是秸秆自带的酵母菌) 在厌氧条件下发酵, 使青贮料的p H值降低至4.0左右, 以致能够长期保持鲜嫩多汁并具有明显的酸甜芳香气味, 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高秸秆的适口性。经青贮处理后粗蛋白质、有机物消化率、消化能、代谢能均有所提高[4]。

1.2.2 微贮

秸秆微贮技术, 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由多种活性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株, 在密闭厌氧条件下, 微生物大量繁殖, 释放纤维素酶等, 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解, 从而改善秸秆的适口性, 提高消化率、增加营养吸收。微贮秸秆饲料具有成本低、适口性好、效益高、材料来源广、保存期长的特点, 是目前有效利用秸秆的新技术之一[5]。

微贮技术是青贮技术的发展, 主要针对稻草、麦秸、高粱秸和黄秆玉米秸等含水量偏低不宜用青贮技术处理的秸秆。与青贮相比, 微贮技术对粗纤维的降解率高, 可将秸秆甚至是杂草等加工成非草食家畜可食用的菌体蛋白生物饲料。

1.3 能源转化

农作物秸秆中的碳含量为40%~46%, 能源密度为13~15 MJ/kg。每2 t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 t煤[6], 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0.38%, 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7]。热值较高及含硫量较低的特性使秸秆作为能源材料具备极大的可行性。在秸秆资源过剩的地区, 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二次能源, 不失为一种绝佳的秸秆资源利用方式。

1.3.1 直燃发电

同燃煤发电相似, 秸秆直燃发电是将干燥秸秆直接送入锅炉中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据报道, 截至2008年8月14日,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在宿迁地区的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累计发电量达1.2亿k W·h, 其中上网电量约1.1亿k W·h。这一实例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秸秆直燃发电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我国秸秆直燃发电也面临着实现进一步突破的巨大障碍, 如秸秆收购困难、企业利润率低、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等[8]。

秸秆燃烧后剩余草木灰, 用处得当也能变废为宝。草木灰含6%~12%钾和1.5%~3%磷。此外, 还含有钙、镁、硅和硫等大量元素, 以及铜、锌、铁、锰、硼和钼等微量元素, 营养丰富, 可用作农业基肥或追肥;草木灰p H值在8.7~10.8,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同时, 草木灰具有孔隙度大、持水性好、营养元素丰富、无菌无毒等优良特性, 经科学加工、复配, 可以研制出安全、低成本、育苗效果良好基质, 在水稻育秧[9]、蔬菜育苗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潜力。

1.3.2 秸秆沼气

秸秆沼气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以产生沼气。秸秆沼气是可再生绿色能源,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活和生产对煤炭、石油等的依赖, 降低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减轻环境压力。此外, 作为发酵残余物的沼渣, 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10]。秸秆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潜力巨大, 生态效益好。但由于秸秆中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11]、发酵过程容易出现酸化、厌氧时间长等原因, 造成了这种技术没有较好的推广开来[12]。

1.3.3 秸秆气化和炭化

秸秆气化是以秸秆为原料, 通过气化机组进行不完全燃烧将秸秆转化为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 进一步供应农户作燃料, 其利用率是直接燃烧的3~5倍[13]。秸秆气化技术也存在诸多技术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如秸秆气中的焦油问题及秸秆气净化引起的农田、河道二次污染问题等[13]。

秸秆炭化是将作物秸秆在缺氧条件下, 经高温热解产生生物炭和木醋液的过程。秸秆炭化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以玉米秸秆为例, 其炭化前后收益结果如表1所示[14]。据表中数据测算, 1 hm2玉米秸秆的价值约为1 500元, 炭化后总价值则达到2 925元, 增值95%。秸秆炭化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其在含Cr (Ⅵ) 、Pb (Ⅱ) 的废水净化[15,16]、保护性耕作[17]、改良土壤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总的来说, 秸秆炭化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1.3.4 制备固体成型燃料

以玉米、小麦秸秆、棉花干和花生壳等为原料, 经机械化粉碎后加压增密成型。处理前, 秸秆堆积疏松, 长距离运输和储存不便;处理后, 成型产品的体积相当于原体积的1/10~1/15, 容重显著提高。秸秆压缩成型燃料可以代替煤炭、木材等, 广泛用于家庭取暖、小型热水锅炉或小型发电设备, 是农村地区充分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重要途径。

秸秆作为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在当今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突显出极其重要的位置。诸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将目光聚焦在秸秆的再利用上,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外, 采用生物技术手段, 利用秸秆制备糠醛、乙醇、单细胞蛋白等化工和生物材料的相关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2 未来发展

就秸秆的利用方式而言, 最近一段时间应该很难再提出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思路, 且将新思路转化为实际生产往往有会耗费大量时间。因此, 集中精力解决现阶段秸秆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应是当下针对秸秆再利用的工作重点。

2.1 秸秆分类利用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等, 但不同作物的有机质组成和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因此, 后续的开发利用应根据其各自特点区别加以利用。不同作物秸秆成分如表2[18]所示。

举例说明:选择作为饲料加工的秸秆, 要求有较高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 较低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合表1, 玉米秸秆为相对较为理想的选择。至于小麦秸秆, 则更宜作为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要求较高的能源材料, 如用于直燃发电。总之, 秸秆的利用不能搞一刀切, 这样才能物尽其用, 不至于造成隐形的浪费。

2.2 发展配套产业

以秸秆饲料化为例, 在着力推进秸秆饲料化的过程中, 要同时加快以食草型牲畜为重点养殖对象的畜牧产业发展, 使秸秆饲料化和畜牧养殖形成良性互动, 在各自的发展中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秸秆用作饲料饲喂牲畜, 又可以实现过腹还田, 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 增强土壤酶活性和蓄水保墒能力[19], 为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反过来, 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粮食产量、饲料质量大有裨益。如此一来, 形成秸秆饲料→畜牧养殖→生态农业→秸秆饲料的良性循环, 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全面升级和变革。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研发

加强青贮窖、沼气池及沼气、秸秆气输送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 既是惠及大众的民生工程, 也是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根本保证。针对单纯秸秆饲料适口性不佳、营养价值偏低、青贮饲料生产损失率较高的棘手问题, 政府应当积极组织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开展关键技术问题公关, 调整青贮生产流程, 优化青贮工艺条件, 改善饲料配方组成等;针对相关生产设备不成熟、使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与专业机构联合, 升级换代性能稳定的专业设备。

2.4 重视金融扶持和政策引导

秸秆的加工利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相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因此往往在资金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救急如救火, 金融机构应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相应金融政策, 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流程, 解暂时陷入资金困境相关企业的燃眉之急。各级政府财政也应在大型农业机械, 如青贮取料机械、秸秆粉碎揉丝机械、TMR等机械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该领域相关市场的准入标准, 给予更多、更实际的政策优惠和政策指导, 鼓励社会资本金注入, 激发市场活力。

3 结语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秸秆的有效再利用不仅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而且在环境治理已经列为国家战略、以及世界范围内能源枯竭的宏大背景下, 俨然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近年来, 我国在秸秆再利用方面充分发挥原料优势,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 在利用过程中暴露出的棘手问题, 技术不足、经验欠缺、政策僵硬、思维固化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秸秆再利用向持续、高效、环保无污染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坚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当农业发展上升到事关国家发展的高度, 农业相关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政策制定等都会及时跟进, 秸秆再利用这个农业领域中的热点, 注定会从中受益。可以预言, 现阶段, 秸秆再利用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合适的时间都将会迎刃而解。

摘要:农业秸秆再利用已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围绕“秸秆再利用”话题, 许多不同领域的人士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 提出了诸多具有良好可行性的方案。本文综合前人经验, 对现阶段国内秸秆再利用的主要方式进行概括介绍, 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秸秆,再利用,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彦.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技术经济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 唐岭峰.周口市秸秆还田现状及综合利用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8) :69-70.

[3] 许家玉.无为县秸秆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9) :301-302.

[4] 徐刚毅, 刘泽辉.青贮青饲玉米秸的利用现状和前景[J].四川畜牧兽医, 2005, 32 (5) :42-43.

[5] 贾玉堂, 汤继顺, 葛善勇, 等.微贮麦秸饲养肉牛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6) :3598-3599.

[6] 刘渊, 闫立衡.浅谈秸秆气化供气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09 (9) :34-35.

[7] 张小东, 刘敏.秸秆气化技术及其应用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23) :151-153.

[8] 韩敏.浅议我国生物质秸秆直燃发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C].2010.

[9] 钟平, 邵文奇, 庄春, 等.草木灰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J].江苏农业学, 2013 (12) :57-59.

[10] 尹淑丽, 董力, 习彦花, 等.沼渣底施对黄瓜、番茄根围土壤微生态结构及产品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5) :65-69.

[11] 李平, 蒋滔, 李萍, 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产气效果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 (5) :2187-2194.

[12] 段娜, 林聪, 田海林, 等.添加尿素和无机盐土对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S1) :254-260.

[13] 张文斌, 张龙全.秸秆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09 (6) :90-93.

[14] 曹莹, 王秀英, 孟军.秸秆利用现状及其生物炭化前景探析:以辽宁省彰武县为例[J].作物杂志, 2012 (4) :9-12.

[15] 范春辉, 张颖超, 陈先强.炭化玉米秸秆对水中Pb (Ⅱ) 的去除行为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 2013 (5) :621-625.

[16] 赵二劳, 张秀玲, 贾楠, 等.炭化高粱秸秆吸附Cr (Ⅵ) 工艺的优化及数学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学, 2015 (9) :1121-1124.

[17] 卢彩云, 王庆杰, 何进, 等.炭化秸秆覆盖用于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12 (S1) :238-243.

[18] 赵春.北京市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学学报, 2015 (2) :42-46.

上一篇:清明手抄报资料范文下一篇:续冻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