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语句范文

2024-07-24

国学经典语句范文第1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国学经典语句范文第2篇

孔子国学经典语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1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1、刚、毅、木、讷近仁。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7、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3、有教无类。

3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4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4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45、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2、过,则匆惮改。

53、不迁怒,不二过。

5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5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62、不学诗,无以言。

6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6、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67、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8、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阅读拓展:

孔子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原始儒学进行改造,使它成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对我们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孔子的事迹光耀千秋、永载史册。在孔庙里可以随处看见别人对他的称赞的对联,说他与尧舜禹齐名。孟子称赞他“出乎其类,拔乎其粹,自生民以来所未有也”。孔子73年的人生经历是无人可比的。他自我总结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就立志求学,学习了十五年才到了三十而立。三十而立,这个立不是成人自立娶妻生子,,是立于礼,立于天地之间,无愧于天。他把人从禽兽中脱离出来,从功利中跳将出来,从道德中剥离出来,达到立于天地之间的境界。人生的三种达德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不愉快,也许原因很多,但是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想不通,心胸太狭窄,无法融入太多的东西,而智慧就能帮助我们打开心结。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明白,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天命。也许天命是我们不能把握的,惟有智者不惑能达到。颜回是个大圣人,但谁能料到他就活了32岁呢?这就是天命!六十耳顺,孔子在60岁的时候又回到了平民中,他已经了解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而过度悲伤。七十而从心所欲,在70岁的时候,孔子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人和天的相融。而孔子所做的最伟大的两件事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立人极,他到达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他也为我们树立了人格榜样。第二个伟大的事件是修订了教材。“六经”都是孔子为我们修订的。后人称赞他“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传著春秋”,作为千古读书人必须读的“六经”,是孔子第一次把前人的文化思想进行大融合,这是整个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个人的思想。“六经”中规定了中国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何谓宇宙观?淮南子说“上下四方之谓宇,古往今来之谓宙”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中国人是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的呢?在“六经”中都做了详尽的解释。中国人崇拜什么,批判什么,热爱什么,怨恨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这些都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观。

孔子的另外一个贡献是提倡“仁”。《论语》中有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说出了整个《论语》的大纲,是《论语》精髓!而《论语》则被称为“所以教人学为君子者也!” 现在我要解释一下什么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师为朋,同志为友,在座的诸位,虽然说是同学,但有的人志向不同,如有人想成为哲学家,还有人要成为文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他们只可称为“朋”,不可称为“友”,只有那些既是同师教,又有相同志向的人才可称为朋友!有朋自远方来啊!在孔子时代,他的弟子从四面八方来探望他,让他感到“不亦乐乎!”那才是真正快乐啊!你想呀,古代交通那么不发达,不像现在一样交通工具那么多,速度那么快。而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孔子的学生也纷纷来探望老师,说明那位老师的人格光辉,学问是多么的高啊!而孔子就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被人们所尊崇,因此他非常快乐,那是心里的喜悦啊!“说”与 “乐”有着不同的意思,要不怎么样会有两个读音呢!“说”是自己内心的喜悦,没有流露出来的喜悦。“乐”是是把喜悦流露出来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追求人生的大道,探求人生的真谛,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古人是因为快乐而读书,感受其中大道,才能感受真正的喜悦,所以才叫“不亦说乎”。而大家在平时读书是否也感觉到非常喜悦啊。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你求的不是人生大道,没有把人生大道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你面对朋友时不计较名利,一视同仁,用真心来对待每一个人,并且在不同的人生境界都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自己满腹经纶却不被别人认同时,却不恼怒,在不同人生境遇里都能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落魄的时候,都能坦然面对,这才是君子到达的境界!

国学经典语句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我们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吸取中华国学经典中的精华作为主要内容,编撰了《感恩教育系列读本》,并以感恩教材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围绕《读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的启动诠释

德育呼唤感恩教育,学生成长需要感恩教育。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学生成长中,父母都围着独苗转,经常看到孩子跟父母要钱命令化倾向,老师批评学生不服化倾向,学生与人交往自私化倾向,学生完成学业被迫化倾向。许多孩子是只知索取和拥有,不会珍爱和付出,更不会感恩。个性孤独和自私,不会宽容和给予,对美好的事漠不关心,对善良的人视而不见,对他人的关爱不会感动,成长中只能接受顺境和表扬,不能面对逆境和挫折。这样极易形成他们任性、傲慢、自私、冷漠的心理品质,造成人格缺失,而感恩教育恰恰能弥补他们个性成长的性格缺憾。让学生懂得感激家庭对他们的培育,感激学校对他们的教育,感激他人对自己的关爱,感激社会对他们的期盼,独生子女形成待人宽厚,为人服务,爱人富足,与人给予等健全人格。因此,有必要单独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感恩教育的理论工程。

二、感恩教育系列教材的理想构建

1、教材内容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国学经典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经典史书有撼人心脾的魅力、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故事。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的了解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如:“黄香暖席”、“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要开发编制感恩教材,必需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了解感恩的故事,理解感恩的行为,形成感恩的理念。经过研究,阳光小学校本教材创作小组确定了《感恩故事》、《三字经》、《成语故事》、《历代二十四孝图》、《百家姓》、《弟子规》、《古诗词必背》、《脑筋急转弯》、《科学与发明》、《千字文》、《论语》、《增广贤文》做为感恩教材的主体内容,把“孙康映雪”、“姜泌照月”、“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大禹治水”等故事和经典中的礼仪规范等编入教材材,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适当穿插一些现代小故事,使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多维度的理解掌握感恩理念,达到懂得感恩,会感恩的知行统一。

2、课程安排: 教材编排好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教材分为三个阶段: (1)

一、二年为低年段

一、二年级主要从感激父母的养育开始,教材的选编,主要是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的形式教育学生感激人间第一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有感恩的心,这一阶段教材选择安排了《感恩故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语故事》、《历代二十四孝图》。《感恩故事》让学生通过浅显的故事明了感恩的益处,知道怎样做才是感恩;《三字经》是蒙学经书,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尊敬老师,如何做人、尊敬长辈,如何知历史变迁、报效祖国;《成语故事》教育学生借古鉴今,如何树立报国之志;《历代二十四孝图》教育学生以先贤为典范,如何孝敬老人。

(2)

三、四年为中年段 主要安排了《感恩故事》、《弟子规》、《古诗词必背》、《科学与发明》、《脑筋急转弯》,以感激教师培育之恩、感激他人关爱之恩为主。《弟子规》是规范的尊敬师长丛书。《古诗词必背》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精髓,《科学与发明》是报效祖国的名人名篇,明显在读史、诵经上提高了难度。要求学生学到怎样尊敬师长、关爱他人,要学到,也一定要按着规范努力做到,是感恩教育的实践篇。 (3)

五、六年为高年段,安排《感恩故事》、《千字文》、《论语》、《增广贤文》主要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感恩教育为主,读史提高了难度,在要求上既要学生学到,又要按经书圣语规范自己的行为,是感恩教育的提高篇。

3、课时安排

全套教材共十二册,有专任教师讲课,每周2课时,期末统一出题考试,学过的经史要熟读成诵,知道的礼仪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了解的故事要耳熟能详,上课和考试以感恩教育联系实际为主要内容,重在学以致用。

4、课后安排

这套书共计50页,正面是感恩课程,背面是感恩成长的日记手册,学生主要把感恩教育实践中的心灵悸动记录下来成文,大致要求为孝敬父母的文章3篇,尊敬老师的文章3篇,关爱他人的文章3篇,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文章3篇。主要通过平时的感恩成长日记,检验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和感恩教育成果,是真正的感恩效果成长日记。

三、感恩教育系列教材的教育价值

1、在孝敬父母方面: 以

一、二年低年段为主,他们不用父母背书包了,他们知道父母接送时打招呼、说“再见了”。能给父母节省一份零花钱了,能按时完成作业了,知道有好吃的东西先让父母吃了,不用父母削铅笔了,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了,父母生气的时候,能向父母说:“我错了”……虽然小事看似平凡,但家长最大的欣慰是,孩子怎么突然长大了,变懂事了,以前光给孩子收拾书包,每天就忙得焦头烂额,好吃的东西还能让父母吃?孩子津津有味地说:孔融四岁能让梨,何况我们都7岁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说明校本系列教材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在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方面

三年、四年主要是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教育,全校学生人人争取一天能让老师表扬一次,帮助学困生和贫困生做件好事,课上很少请假上厕所,坚持吃饭不挑食、不剩饭,在走廊不再乱打闹,右侧上下楼,交老师东西要双手,老师批评教育后能说“谢谢”,能主动借给别人东西,捡到手机、电话卡、钱能主动交给少先队……各班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好事层出不穷,他们知道“帮人就是帮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3、在报效祖国方面

五、六年主要是报效祖国、为校争光教育。学生们从爱班级、爱集体做起,努力做好广播操、健美操、眼保健操,不在桌椅、墙壁乱画的了,高年学生成立了图书角,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大家看有益书籍,能主动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纷纷表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要珍惜少年时光,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为校争光。

4、以感恩课程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根据校本课程中《弟子规》的内容制定了各种规范。比如:通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制定了“感恩父母规范二十条”, “感恩父母规范”的实施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如:能主动承担家务,帮助父母扫扫地、洗洗碗、为父母打洗脚水、离家回家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等;再如:根据“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制定了“感恩他人规范二十条”,渗透着关爱他人的教育,学习“感恩他人规范”后学生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当别人有困难大家都能要伸出友爱之手。用规范不断去规训自己言行。可以渗透报效祖国的教育,制定了“感恩祖国规范二十条”,学生学习“感恩祖国规范”后懂得了学习重要性,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建设家乡。

在实施感恩规范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真正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效果,学校通过多方面进行培养,如:开展争当“感恩规范好少年”活动,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氛围。在感恩规范养成中我们坚持反复抓、抓反复,要求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尝到甜头,积极参与感恩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家长认为自己孩子长大了,在家再也不是小公主、小皇帝了,能为父母做家务了。老师认为学生越来越懂事多了,上课能大胆发言的多了,课堂违纪的学生少了,同学之间互敬互爱的事多了,不会因一件小事吵架少了,同学间也懂得了互相帮助。

随着学校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逐步认识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需要感激的人和事也太多了,纷纷表示现在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培育,报答所有关心自己的人。

国学经典语句范文第4篇

清徐县实验小学 郭英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的学科,学好语文人生会更富有诗意,追求诗意人生也应是每个生命个体的梦想所在。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跳出语文课本广泛获取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知识,使其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滋养学生内在美,指引学生行动美。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如何能与小学语文教学和谐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品味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将语文教学延伸至更深远的境界,以语文美化心灵,让语文装点生活,用语文提高情趣。

一、转变观念,变局限为无限

语文教学并非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什么?怎么教?一直以来都是语文从教者不断探究改进的内容。只有让教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领悟到文字背后的经典故事,认识到语文与经典血脉相连的关系,才能付诸于实际教育教学中。欲使教师有关注经典的热情,需给予专业的指导与培训。传统文化在南方的小学校园早已落地生根,当我们的老师千里迢迢走进苏州的盛泽小学时,除了惊叹便是期待。惊叹于这里的孩子们各个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语出惊人、落落大方„„一切形容优秀生的词汇涌上脑海。教育专家朱红甫的《北冥有鱼》将孩子们带进了大鹏志存高远的广阔世界里,课堂上孩子们对鹏的剖析深入而透彻,语言表达又贴切而耐人寻味,老师们都自叹弗如。特级教师薛法根与孩子们一起从“德”的渊源引出历史上以德治国、以德持家的典型故事,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了解了“德”字的本义是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在道家的思想中德代表自然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一个字能延伸出多少我们未曾知道的知识啊!苏州之行的国学经典论坛震撼着我们这批来自北方小县城的小学教师。我们期待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们也能达到南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2015年秋季开学,随着经典教学专家朱红甫莅临我校培训指导,国学课也正式纳入我校课程,《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老师们一看陌生而又深奥难以读懂的篇目,想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数。人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别太为难老师,别再难倒学生丧失兴趣,我们的国学教学降低难度,不苛求句句读懂,只要能读通记忆。于是师生一起背诵经典成了“早读必备”,朗朗书声经典浸润,渐渐地大家熟悉了节奏、感受到韵律、品味出真谛。就这样读着读着,打开了师生对经典的兴趣之门。老师们的观念在悄悄改变,认为经典学习需从娃娃抓起。

二、抓住课堂,化死板为灵动

每周一课,课课重要,不敷衍,不包办,不填鸭。尽管国学内容深奥,但是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大多还是可以学懂的。课堂的读形式多样:个人读、小组读、领读、赛读、轮读„„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变化的读激活了,只要扫清障碍,学生都能读出节奏美了。“神奇汉字”的学习提高了孩子们的识字能力,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孩子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更加清晰了,对字的音形义掌握更也富有深意了。当孩子们在语文课堂进行识字时,能结合国学课上对汉字的认识进行解读,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使得识字教学意义更加深远。从而培养孩子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日积月累”则拉近了孩子们与历史的距离,与古人对话、以圣贤为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设计活动,促知识以内化

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大学》中开宗明义这样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行,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高的至善的道德境界。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学生终身发展。围绕语文知识和经典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情境中内化知识,达到终身受益的良好效果。

1.低年级国学知识闯关游戏——逐关增加难度,每关均有评价。国学经典背诵学生已基本形成习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不仅激发其参与热情,而且锻炼其现场应变的能力。如:神奇汉字我会认、原文背诵我能行、历史故事知人物„„

2.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据经典内容定表演形式:吟诵、古文新唱、情景剧„„表演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参与面向全体,真正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全员参与经典诵读。如:四季之声,将描写四季的经典诗文有机结合,感受四季之美。

3.高年级经典知识竞答——班级活动的基础上,选出优胜小组参加年级组竞答活动。活动精彩激烈,突出经典的深邃内涵,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经典润泽人生。参赛学生专注凝神,对知识的理解体会深入到位,不仅展示学生的个体智慧,也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纸笔测查活动——每一位国学教师参与创建题库,测查内容围绕题库设计内容及题型进行精选,统一时间答题,教师予以评价小结,促进学生国学知识的掌握。

国学经典语句范文第5篇

汇报表演主持词

开幕词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敬爱的各位来宾,

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女:国学启迪智慧,经典浸润心灵; 男: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坚持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是我校的办学目标; 男:“诵读国学经典,争做美德少年”是我校的特色基调。 女:从2006年开始,学校就把诵读经典纳入办学目标,掀起了诵读热潮;

男:八年的诵读,使我们增长了才智,陶冶了品质。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源远流长的诗文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闪烁的瑰宝。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文诗韵。

节目串词

☆《弟子规》,汇集了古代圣贤的智慧,集中华传统的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它是人们言行的规范,是做人的根本,是当今净化社会人心的良药,是启迪我们心灵的钥匙。下面请欣赏3.1班的诵读表演《弟子规》。 ☆《三字经》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经典,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它朗朗上口,既有历史人物故事,又寓有意义深刻的人生哲理。下面请欣赏4.2班表演的节目《三字经》。

☆《弟子规》具体列述了我们在家、出行、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恪守的规范,它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诵读经典,践行礼仪。下面让我们欣赏3.4班表演的节目《弟子规》

☆《笠翁对韵》沉淀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集中了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它形式美,音韵美,是我们学习古诗、研习楹联的启蒙读物。习诵它,学好它,传承中华诗词楹联文化,让我们欣赏6.1班表演的节目《笠翁对韵》、《名联集》。

结束语

(男)《笠翁对韵》的铿锵音韵还在耳边回响 (女)《弟子规》的谆谆教诲还在心头回荡 (男)最是书香能致远,让经典伴我们一路远行。 (女)腹有诗书气自华,让经典养育我们的灵魂。 (男)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传承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国学经典语句范文第6篇

为贯彻市、区教育局有关规定,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确立“经典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形成浓烈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引导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走成功路。逐步学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学会和谐、友善地与人相处,努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同时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熟练驾驭语文学习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二)具体目标:

1、传承文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下一代人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和吸收。

2、陶冶情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提高素养: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4、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美化学生心灵,汲取知识营养,开发学生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5、提升家庭文化品位:通过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二、活动领导小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学校各科室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为我校国学经典诵读辅导教师并负责书籍的推荐,协同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活动。)

三、活动内容

1、加大宣传。要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等时间,大力宣扬民族优秀文化。

2、集体诵读。每周一第八节课和每周五早自习为国学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推荐所任班级的诵读内容,班主任组织实施,且每周至少有一首古诗词熟读成诵,语文教师进行抽检。

3、学校广播要坚持每周一至二次向师生播放诵读内容,并要求学生每天在家中诵读10—15分钟,作为一项课外阅读任务布置。同时,还可以通过晨读、语文课、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4、每位学生建立国学经典诵读记录本,将每天诵读的篇目进行记录。

四、诵读内容

由语文教师推荐任课班级学生诵读内容,学生自行购买书籍。各年段诵读参考篇目(可择选名篇),《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 《论语》、《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千字文》、《宋词精选》、《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中华上下五千年》、《孙子兵法》、《古文观止》、《毛泽东诗词》等。

五、成果展示

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月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在全校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览。

2、根据学习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和谈学习国学经典体会收获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体现国学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

3、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比赛(吟诵、抄写、国学知识竞赛和班级黑板报)。

4、举办读书汇报演出。各班级收集本班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典型趣事写成总结,编成各种文艺小节目。汇报演出形式有:国学经典吟诵、文艺表演、故事演讲等。(本学期比赛方案见附件)

六、活动要求

1、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认真做好活动各项准备、安排和实施工作,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2、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成长需要,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特点入手,将活动的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创新性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活动对象的满覆盖。

3、要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为师生诵读推荐读本和相关资料,并对在开展活动中的优秀师生予以表扬,鼓励他们不断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

4、要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强化校本教材功能,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要制订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计划表,用制度保证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普及国学经典,让诵读经典之风弥漫校园,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情操。总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要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激情开展此项活动,努力让每一位学生读经典,通古今,明世理,谋大志,做贤人。

(附件)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实施方案

一、比赛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 : 2017年5月

四、比赛地点 :操场

五、比赛对象 :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加,服装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尽量配乐。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各班级先进行初赛选拔,优胜者参加学校比赛。 3.根据比赛情况,现场评分,学校设奖(班级)。

一等奖:1个 二等奖:2个

三等奖:3个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方案

上一篇:搞笑表白情书范文下一篇:感悟大学生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