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

2024-07-28

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大审美经济形态中,设计美学观念的创新是推动设计实践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波司登公司的个案分析,论述了定位准确、梯度清晰、与时俱进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设计美学观念;创新;设计战略;波司登公司

我国企业界现在广泛地讨论着一个话题,就是如何更快地由“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设计”,即通过优秀的设计来迅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可以摆脱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中产品加工的窘迫境地;另一方面改变当前企业之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因此,设计战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列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所谓设计战略,首先可以被解释为以设计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即战略是主体,它和管理﹑销售等企业发展战略处于同一层面;其次设计也可以作为战略的实施主体,即设计内部如何分步骤地实施战略。无论是哪种解释,设计战略都需服从于企业核心战略目标——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本文论述的设计战略两者兼有,但因论点和取材的关系将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是实现“制造”向“设计”过渡的出发点,也是在大审美经济时代以创新设计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关键,只有通过定位明确、梯度清晰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才能使企业的设计实践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不断拓展产品的市场份额。江苏省常熟市波司登公司以设计美学观念创新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常熟市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四,社会经济发达,常熟最大的民营企业波司登公司,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的山泾村村办缝纫组。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著名的从事羽绒服装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企业的业绩可从一系列数据中得到展现:

2007年,波司登公司与美国杜邦、日本伊藤忠一起成为全球三大的羽绒制品生产基地。年产销量近3000万件,员工16000余人,其产品连续12年(1995-2006)全国销量第一,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服装企业十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波司登”羽绒服市场占有率高达45%。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收入13.4亿元,完成贸易出口额2.9亿美元。“波司登”品牌获“首届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防寒服领域的领军品牌。

波司登公司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以设计美学观念创新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引导企业成为大审美经济时代羽绒行业的时尚先锋。

一﹑波司登公司将设计美学创新作为企业设计战略出发点的原因

(一)设计美学对设计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学是以人类审美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人类的任何设计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具有美的因素,因此,设计美学正是两者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设计美学对于设计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其研究的内容,设计美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是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第三是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有人又曾概括了西方设计史中美学与设计实践的密切联系,第一:一些美学观念成为艺术设计直接表现对象;第二:著名设计流派和思潮与相应的美学流派和思潮关系密切;第三:某些美学原理和原则指导着设计实践;第四:著名的设计师具有明确的美学理念[注:参见凌继尧《大审美经济中的艺术设计教育》一文,《装饰》,2006第8期,第90页。]。在西方现代设计史诸多实例中功能主义设计是比较典型的,正是基于古希腊美学家苏格拉底“效用即美”的观念,贝伦斯等设计师与德国AEG公司合作,形成了影响世界设计史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潮。

(二)设计美学观念的创新是推动设计实践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诚如上文分析,设计美学对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它的创新则会给设计实践的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西方现代设计五彩缤纷的发展面貌为我们呈现了设计美学创新的力量,工艺美术运动遵循的是自然主义美学理念,新艺术运动是唯美主义观念在设计领域的反映,而“效用即美”的观念成为现代功能主义设计的美学基础。即使是同一设计师在不同阶段也会以不同的美学观念作为其设计创新的动力。如著名建筑师赖特,他一生的设计风格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等等都体现了他对不同美学风格的追求[注:参见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波司登公司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显然也反映了这一规律,他们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羽绒服“防寒加审美”的设计美学理念﹑生态美学设计理念以及抑菌、保健功能的设计美学理念。由此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品牌效应深入人心,在逐渐占据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引领了整个羽绒行业的时尚化趋势。

(三)波司登公司将设计美学创新作为企业设计战略出发点的原因分析

1.只有通过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才能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服装与纤维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的产品高度依赖于审美,属于“高审美依赖度产品”。因此,这些行业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羽绒行业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并壮大,作为新兴产业,羽绒服一出世便在暖﹑轻﹑松﹑软等特点上超越了棉袄﹑棉大衣等传统冬季防寒服。到九十年代初,全国已经有数千家羽绒制品企业,市场的极度膨胀迷惑了许多企业,产品始终停留在以“保暖”为目的的初级目标上,没有认识到服装产品只有不断更新设计美学观念才能保持产品的生命力。由此企业间也开始陷入了“反季销售大甩卖”等价格战中,当时企业亏损面达80%。波司登公司率先从这种恶性循环的价格战中醒悟,于1995年提出了“防寒加审美”的设计美学新观念,开始实施“羽绒时装”设计战略。在形式上借鉴时装简洁﹑贴身的流行款式,以“轻﹑薄﹑美”的外形审美特点替代了过去“厚﹑重﹑肿”的形式,选用色彩丰富的进口面料,在制作工艺上则把含绒量由60-70%提高到90%,这样从功能﹑形式到色彩都体现了“羽绒时装”的设计美学观念。特别是国内首次推出的套裙式与大摆连衣裙式羽绒服,一改羽绒服只能冬季穿的历史,使羽绒裙装成为冬﹑春﹑秋三季均可穿着的高档时装。这一设计美学观念的革新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当年一举创下了68万件销售记录,市场占有率达到11.21%,企业也从当时行业的一个小字辈上升为全国第一。

2.在大审美经济形态中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是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大审美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之后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经济[注:参见凌继尧著《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在这一经济形态中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实用﹑审美与体验的价值。大审美经济形态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将近二十年,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作为“高审美依赖度”行业的羽绒服产业自然是率先感受到了大审美经济形态的热度,因此,波司登公司“防寒加审美”的设计美学新观念契合了经济审美化的需求,产品市场占有率从不到10%上升到45%就是最好的说明。

二﹑波司登公司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历程与经验剖析

(一)波司登公司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历程

成功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除了有明确的定位以外,还要有梯度清晰的规划,波司登公司以“防寒加审美”作为设计美学创新基本理念,运用设计美学多元化的特点,把“审美”作为设计美学观念创新细化的突破口,以“时尚化﹑休闲化﹑运动化”为目标,相应建立了一系列不同市场定位的二线品牌,如雪中飞﹑康博﹑冰洁与冰飞等羽绒服品牌,从而完成了1995年开始的第一次设计美学创新,到2000年为止,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上升到了26.7%,其中各个品牌审美特点如下:

“波司登”以雍容﹑华贵﹑典雅为特点,定位于高档次,满足国际市场;

“雪中飞”以运动兼休闲为特点,缤纷跳跃的色彩符合运动一族的喜好;

“康博”以休闲为特点,适合居家郊游﹑穿着。其中男装占70%,女装占30%;

“冰洁”与“冰飞”以时尚﹑前卫为特点,定位于都市防寒服,适合都市青年自由﹑前卫﹑不拘一格的审美喜好,其中女装占70%,男装占30%。

进入新世纪,自然生态保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波司登于2001年提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设计美学理念。率先推出了无污染、无公害、天然时尚、具有保健功能的“高鹅绒绿色环保羽绒服”,采用环保面料TTU做内隔层,具有隔色﹑透气﹑吸热的特点,在羽绒的加工上提高其抑菌、抗菌能力,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追求,在设计上将自然与时尚巧妙结合,使消费者在寒冬腊月也能享受回归自然的轻松和愉悦。这次设计美学的创新不仅引发了国内羽绒行业的绿色革命。而且“波司登” 品牌通过了中国和美国的绿色认证,为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并2001年8月与美国杜邦公司开始了独家品牌合作。

2003年至2005年,波司登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将国际先进的抑菌、保健功能设计美学理念引入了羽绒服设计领域。它买断了国际高科技生物技术ChitosantéTM生态抑菌技术,并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研发成功了具有抗污﹑透气﹑具有很强自洁功能的纳米技术羽绒服面料,革命性地推出了具有“三拒”(拒水﹑拒油﹑拒污)﹑抗菌功能的标志产品——波司登﹑雪中飞纳米·抗菌羽绒服,实现了防寒服抗菌﹑护理﹑保养﹑洗涤等功能设计方面的重大突破,率领中国羽绒服行业全面进入纳米·抗菌时代。

波司登公司通过三次递进有序﹑梯级清晰、与时俱进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在设计战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企业产品销量连续12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45%。而且品牌的国际化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国际市场份额与品牌声誉上获得了明显的提升,2006年还荣获了“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

(二)波司登公司以设计美学观念创新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成功的经验剖析

1﹑把设计战略转化为企业系统的组织推动力

设计战略的成功不仅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更需要企业组织架构的配合、运营系统的支持[注:参见[英]汉纳根著《掌握战略管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早在1995年,波司登就提出了“以设计为先导,以设计师为导向”的理念,目前公司设计总监还兼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一般在每年10-12月份产品旺销季节,设计师﹑市场部和售后服务部门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一月份信息汇总,完成调研报告并确定每年200多个款式的研发计划;二月份设计师做方案,与结构工程师和工艺师密切合作完成样衣;三月份公司以总经理和设计总监为核心召开面谈会议,包括研发设计﹑销售﹑市场﹑行政﹑工艺﹑生产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以专用表格的形式,对200多个款式进行相关要素评定,最后确定投放市场的40至50个款式,九月份新品面市。

公司研发中心设计管理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设计师参与产品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设计研发、产品设计工程师制版、工艺师打样、审美效果认定、生产及市场意见反馈处理的全过程。确保设计美学效果与产品的一致性。研发中心每年与法国娜丽罗荻公司互派人员开展合作交流,国际最新时尚款式与流行趋势会被吸收到设计中。

此外,波司登占领国内设计美学创新的制高点,由设计总监朱琳领衔,波司登每年三月份在北京的“中国国际服装周”会代表中国防寒服向世界发布流行趋势,1997年至今已经连续十一年,这也体现了波司登设计美学观念持续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2﹑对设计美学创新的特性与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

功利性﹑社会性﹑多元化是设计美学的几个重要特性,波司登作为一个拥有最大规模制造基地的工业品牌,同样需要最大规模的市场作为支撑。因此,在设计美学观念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功能与形式、主观创造与客观约束等矛盾时,它都能够以市场意志加以化解。体现在设计上,则把“防寒加审美”的基本创新理念贯彻在历次设计美学创新中,事实上借助科技的力量,波司登羽绒服在功能设计领域的探索程度远远超过对时尚款式的追逐。从最初的保暖到集防寒抗菌﹑护理﹑保养﹑洗涤等功能设计一体,具有自洁功能的纳米·抗菌羽绒服,实现了羽绒服功能设计的革命性跨越。即使是在各种变换的款式中,它还创新结构设计,活里活面,一胆多用,不仅方便洗涤,还可以一衣多用,使羽绒面罩能适应春秋季节穿着。设计总监朱琳曾说:“为了保持波司登的规模,我们必须紧跟市场需要,我们甚至考虑设计一个款式能够适应十几岁到八十岁这么广度的消费者,甚至一个款式怎么做到男、女都可以穿。”正是这种努力,2001年,有一个款式销量超过了50万件。这种时尚观念显然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正如总经理高德康所言:“‘名牌’就是‘民牌’,波司登始终注重还有多少中国消费者没有享受到冬季的时尚”[注:参见张鸿雁《波司登旋风》,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而面对审美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与企业批量生产的矛盾时,波司登则采用多项目、多品种、小批量,缩短上柜周期的方式予以化解。目前公司每年上市的款式已由过去40-50个增加到100多个,有的款式只生产200-300件,新品上柜时间缩短到了十天。

随着我国经济审美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审美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设计创新战略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确立定位准确、梯度清晰、与时俱进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思路必将对此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楚小庆)

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我相信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人:他注定是为挑战而生的,他热爱并执着于一种事业甚于他的生命,他的人生价值永远以“我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为衡量标准而不求索取,所以他超然物外、不求闻达。

著名尚氏文饰美容法发明人尚仲鸣先生正是属于这样一种人。

像一切成功者一样,尚仲鸣副主任医师有着众多的头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成员,陕西省美容协会顾问,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理事。我想,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洒满了辛涩的汗水,尚仲鸣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在西安车站医院美容整形科我见到了他。尚仲鸣中等个,微胖,一脸谦和而憨厚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沉稳的印象。他那不时爽朗的笑声还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胸襟开阔、性情豁达的人。尚仲鸣从医已35年,在部队他先上中专,后又上大学。先后从事过理疗、口腔、麻醉、普外等医疗专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他以后从事美容整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初,中国的美容业刚刚起步,对于喜欢探索,永不满足于现状的尚仲鸣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他敏锐地意识到要实现人们千百年来追求自身形象美的愿望,需要医学工作者艰辛地付出和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实践。事业的最初,困难、阻力接踵而来:没有经费、工作条件简陋、领导的不理解、周围人的冷嘲热讽……这一切都没有难倒他。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和研究国内外最新的美容整形成果,多次自费参加医学美容学术交流活动,并结合自己的医学实践,发明了尚氏文饰美容法、推出人工骨注入隆鼻法、上睑区整形、小眼裂放大、无痛状态下一次消除文坏的眉及眼线不留疤等新技术。成功地为近两万名求美者做了美容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他发明的尚氏文饰美容,以其科学的方法、高超的技艺、良好持久的美容效果获得医学美容界专家们的好评:1994年10月第一届国际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交流会期间,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其亮教授为其题词:“尚氏文饰美容法为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事业增光添彩”。1990年尚仲鸣的论文《改良型文眉术》在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成立暨首次学术会议上发表,大会秘书长杨希惠教授在大会总结时说:“青年专家尚仲鸣的论文观点新颖,方法科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国外没有的先进技术,咱中国人发明出来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说话间来了三位女士,寒喧片刻,得知这几位是从兰州专程来的,其中一位说:“我们几个眉都不好,我的眉太淡,她的眉太短,本早想文一下,但看到很多人文的眉并不好看,有的是黑黑的两道,有的还发蓝,直到去年我们单位有人来您这里文了眉,效果很好,像自身长的一样,我们才动心了,最后下决心来西安,请您给我们做好点”。尚仲鸣笑着说:“请放心,我会对我的每一位顾客负责。”他研究出的这种文眉法,做的时候无痛感,不结痂,不脱色,不变色,当时定形,完成后无需修整。

大约过了40分钟,这位顾客从手术间出来,原来稀淡的眉变浓了,显得眉清目秀,光彩照人,根本看不出是文的眉。走近一看,每根眉毛的形态都栩栩如生,根根都像是真的。我不禁为他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深深折服了,难怪尚氏文饰蜚声海内外,来找他的求美者不仅来自全国各地,尚有来自美国、日本、南韩、蒙古等国外的顾客。

尚仲鸣凭借他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从人体皮肤结构、神经血管走向入手,并融入药理学、麻醉学、人体美学、材料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临床实验,历经几年终于使尚氏文饰美容法成为完整的体系。经陕西省医学科技成果查新学位检索报告:国内外尚未见尚氏文饰美容法类似的文献报道。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的专家认为“该技术的发明使文饰美容的效果产生质的飞跃,使文饰美容技术医学科学化、系统规范化、国际一流化,将对人类美容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组织编写的《美容医师手册》中关于文饰部分是以尚氏文饰美容法为蓝本的。由于尚仲鸣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中央及地方的20余家新闻媒体曾给予报道,并被载入《中国知名医科专家》、《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文献丛书。

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对称是自然界最普遍永恒的美学规律,体现在物理、数学、建筑、图形等各个领域中。对称的类容也极其丰富,关于对称室内展示设计,基于对其文化的深度剖析及概念手法的抽象化提炼。表象法,是展示设计最直接的表达方法,意象法,则是对元素的人性化的抽象传达。在展示设计中,可借鉴装置艺术的某些艺术观念,对主题形态进行重新思考及加工,以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较为创新的尝试。对于表象形态的重构,则立意于打破单一、有限化的思维模式,以新的思考方式重新审视主题,实现展示目的。

关键词:对称;美学;展示;空间

引言

在信息化共享的时代,展示设计作为最迅捷的呈现方式之一,已然成为专题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空间类型。博物馆、展馆等备受关注,其中不乏典型案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馆、中国美术馆等,各个展馆表现出了极强的主题性,彰显了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

一、对称美学文化在室内展示设计相关分析

对称基本的含义指存在的物体或者图形,不管是单独体或者是组群体,在物体的大小,形体,组合排列上存在着两向对应的关系。对称的思想除了涵盖了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科学等理科学科之外,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学科领域有全面卓著的体现。在数学理论上,对称的类别可分为中心对称、旋转对称、平移对称、轴对称等,一个简单图形通过中心旋转平移等操作变成“高度”对称性图形,这说明了对称性涉及变换不变性的概念含义;在物理学上,联想到与实际生存符合的空间,其相关的对称性,包括旋转对称和反射对称,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联姻,人类在经历出生,生活,死亡,虽然物理世界表面很复杂,但是也依然能看出自然的基本设计是简单的,物理学家也在尽量用对称性来解读大自然的基本设计,如果在遇到更抽象的对称性时,表达的语言就更多了,这与运动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典建筑的左右对称被认为是永恒之美的,虽然后来反叛艺术思潮的左右,诞生了很多不对称的建筑,但左右对称的经典法则,依然是美感意味的根本。因为美学离不开对称。对称的美学不仅仅局限于单方面的表现,其艺术的物象在整体与局部都有所展现。

关于对称的研究,应将运动的相对性当作一种对称性,变换不变性使得区分“静止的运动”和“稳定的运动”是不可能的,两个速度相对的运动观察者,所测的物理量也可以不同,但是他们所得到的物理定律是一样的,肉眼无法观察到相对运动中哪个是真正的运动,这与基本的对称性观念是一致的;在生物学领域,早已经把世界分为左边和右边,显然人体的对称性是后来加上去的,人体的左右对称性观念,不会因为表面的对称性而内部的均衡性而改变,对称性在生物学上这样的盛行,是很让人着迷的。

二、对称美学在室内的展示设计

1.音频与视频交互

音频与视频的交互是现代展馆最具效应的展示手法。将对称文化加以整理,通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给参观者带来对称的美感体验,实现教育的目的。视频,音频和实物相结合,将有助于引发联想和思考,创造出意象之美。本案在A区“生命”厅,借助植物的各个阶段配上音频讲说及视频的播放,展现出由“婴儿—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等人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人生本身就是对称的意象表现。这样的展示减少阅读大量文字的时间与精力,更直接的表达主题。视频和音频表现出来的内容,是动态的画面和动态的声音,外加静态的“生命”的展示,其人文气息浓厚,意境深远,耐人品味,使参观者在动态的画面和静态展示中,体味和感悟对称的意境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2.艺术与科普交互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是普及一些相关知识,展示设计中的科普教育是以传播主题思想为目的的重要功能之一。展厅通过对“对称”的知识的全面梳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借助各种媒介到达推广,并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目的。主要采用的是科普功能中的展覽教育和实验教育,使受教育者更好的去了解对称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与表达。科普展示中,本厅会采用橱窗的形式,展板的形式,实物陈列方式的形式,視频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对称;其内部展示的内容包括对称的历史,对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对称对生活的影响等。使对称的知识更直观地深入参观者的意识层面中,通过最大限度地展示其对称文化寓意,艺术的字画排列成表象的对称,红外线起到了帮助作用,当字画对称时则通过红外线的帮助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另一组对称图形;当字画成除了一个不对称,剩下都是对称图形时,根据心理学,参观者会用红外线自动思考某些排列的办法去改变。这样艺术与科技结合,既展现出对称设计,也起到推广教育的作用。

3.光与艺术化呈现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光与影的表现也是艺术语言的表达之一。印象派大师莫奈,在作品中擅长于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爱因斯坦曾得出的对称的物理结论是“质量与能量等价,表现出了光的物理类别,如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以及光与影的成像表达。通过对光与空间相结合,打在“舞动”的墙的艺术化画面成对称图形,又由于光的意象比喻时空,其相结合表现出对称的意象和表象的概念设计。

4.形影艺术

水文化作为意象表达的重要语言之一,给人以力量的宣泄。“清静湖面,犹如一面镜子,照映景物,一览无遗。宁静中,我们看见了湖光倒影,美若仙境;清澈中,巨细靡遗,反应出大自然的景象,是如此清泰、宁静、平和。”从中我们体会了,只有内心的清静,才能了解世界。从水与影的传统表现手法中探寻现代表现方法,以适合形式进行表达,通过艺术化的装置,产生审美体验,并端赖于参观者自身的审美和修养,催发“意”的联想,也就是意境的产生。本厅所展示以雕塑作为展示媒介,其艺术语言又具自身的审美价值,富有韵味与情调,实物在水中的倒影,将水影与物态进行虚实置换。这种对于虚实关系的思考及重新创构,又表现出水中成镜的对称概念,从而引发参观者的思考和体悟,诠释出对称的设计意象。

结语

当下对称的概念多以表象的方式传达,对于对称的意象概念缺乏深入的推广。本对称主题展馆建筑的设计,基于多种元素的支撑,结合各个学科层面,立足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并将情感融入其中,探讨对称美学的艺术化诠释。在美学意义上,对称具有永恒静谧之美。

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产品设计美学的评价体系

产品的设计美学理论由乔纳森教授和卡内基-梅隆教授合作设计的项目创建过程中提出, 并创造突破性的产品, 在他们的著作里介绍了图形的定位技术, 显示不同的产品设计造型, 同时在技术领域和艺术形式上实现定位和部件构造的结论, 尽管目前有许多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对手, 但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还是以其第一印象作为主体的, 包括对产品功能上的选择。他们寻找到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能够反映自己对于产品造型设计的价值和质量, 从而用这些丰富的产品造型来装饰我们的生活。艺术形式和技术特点成为我们对产品进行评价的必要条件, 基于这个评价系统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一体化的设计美学概念, 指导对产品的美学设计与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二、建立具体的描述和数学模型设计的审美评价标准

产品艺术设计的本质主要是源于工业设计的结果, 是人类在工业条件下按照现代实践原理, 创造性的建立美学体系的过程, 给人们带来非常敏锐的技术和艺术形式上的美感。美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 为新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个实验系统, 建立美学设计是产品设计中各种技术形式的完美融合, 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节点上我们应该加强指导实践, 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经验上获得启迪和情感的享受。

1、技术美

在产品设计的技术美层次上, 实际更加注重产品的基础功能, 也就是产品的使用功能, 产品加工生产工艺和材料运用上都要以实用为基础, 在使用过程中与相关产品的关系 (例如一个按钮、屏幕和语音指令等) 进行合理的逻辑关联, 它的设计重点是实用的, 这是一种产品设计的理性思维体现。

2、形式美

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设计, 由天然材料的材料属性 (颜色、形状、线条和声音等) 以及它们的组合共同构成产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 在这个设计中重点显示的产品的外观将美的形式定义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美学体验的情感, 在产品设计和服务的组合上符合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审美特征属性, 注重人的认知、情感和思维的艺术灵感。

3、体验美

实验结果表明, 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 体验美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外观感觉上表达特定的情感体验, 形成了多产品的使用经验, 这就带来结合技术和经验的审美形式, 一般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是体验美的前身。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 (Baumgar-ten) 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 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 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 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 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 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 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书中还提到了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客户的要求不仅是一种产品的服务, 他们还追求使用者的情绪感受, 产品设计依据美学的审美规律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产品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平台技术的发展,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不断进取的结果, 产品生存和发展的设计不仅是生产活动, 更可实现人的精神需求和获得较多美好的心理体验。

三、总结

产品设计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准则按照艺术和审美规则设计独特造型的表现形式, 美学的主题更广泛和更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产品的艺术设计迫切需要人们了解关系产品的形式美学, 设计和制造具有现代美感的艺术形式。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 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 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 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 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 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 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 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 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 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摘要:产品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依照美学原理来建立产品的造型特征, 作为产品艺术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 只有通过技术情怀艺术完美结合的产品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 同时也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基于传统的产品形状技术基础上, 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以一定的艺术美学为指导, 从而能使消费者产生美的体验, 对于产品设计当中的评价方法不能过于模糊, 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标准对于产品设计的美观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设计美学与评价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模糊评价

参考文献

[1] 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2.

[2] 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 (中英双语)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3] 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4.

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審美观念在发生着变化,美术设计作为一种美学与视觉上的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人们审美水平以及对美学的追求不断的提高,对美术设计的效果更是追求完美,这就使得从事美术设计的设计者们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基础,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设计出更好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创新性 美术设计 创造能力 作用

美术设计不仅仅锻炼人的创新能力,还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美术设计是一种审美艺术学科,不仅能作为人们放松解压的一种生活方式,还能成为体现人们智慧的舞台。所以,美术设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们所选择的的职业,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广告设计,画展,影视宣传,建筑绘画等等,这些都是美术作品。目前,很多专业美术院校的发展非常迅速,要想设计出好的美术作品,就要有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创新、积累素材,才能提高美术设计水平与质量。

1 美术设计创新性的概念

美术设计首先呈现出的是一种设计构想,然后将这种构想计划通过设计者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润色,将其设计的作品形象化,给人们以视觉的感受。通俗点说就是设计师们将抽象的设想变为实物,既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那么,美术设计的创新性就是指在美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将作品的每个元素,在其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能提高美术设计水平,还能提高所设计作品的质量,这是美术设计发展关键。

大部分人们都认为,所谓的创新性就是单纯的将色彩、形体、素材以及风格上进行改变,或者将作品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这仅仅是美术设计的简单变换,并不是更深层次的美术设计。美术设计不单单需要扎实的基础功底,更需要设计者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动向,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向,更要与时尚接轨,这些方面都制约着美术设计的创新。所以,美术设计者们要理解美术设计创新性的概念和内涵,才能更好的创新。

2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美术设计中,其设计主要集中在体现美术作画的基础上,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美术设计在作画中体现仅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房屋的建设和装修,园林的设计和城市的绿花,广告的设计和海报的宣传等等,这些方面中都融入了大量的美术设计,并且有些更是以美术设计为基础和主线。创新性是美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1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思想

美术设计不仅仅是欣赏美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美术设计者们通过对大量作品的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和学习,将自己的美学意识激发出来,用自己独特的美学思维方式,将作品展现出来,那么创新就是美术设计者对现有水平的提高和创作总结,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能力和水平,提高作品质量。一个好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在生活中唤起人们的共鸣,会使得人们站在欣赏的角度去品味作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的作品更是设计者智慧的结晶,所以,创新性还能提高美术设计者的精神思想。

2.2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

美术设计是思想的结晶是智慧的体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美术设计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运用了现代化手段进行美术设计,其效果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质的飞跃,这样就给予美术设计者们更广阔的设计空间和想象空间,这样就使得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例如,时装秀,无论是样式、款式还是色彩都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让人们徜徉于这些美的境界中。舞台设计、电影海报、工业作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我们的审美思维,这些都是美术设计者们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体现。

2.3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现如今的生活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所体现的是人们的个性,对此,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来改善我们生活水平的正是这些好的美术设计产品,法国著名的美术设计大师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融入服装设计,抓住了时代发展的特点,改变旧的设计方式,解放设计思想以及传统观念,进行创新活动,将服装设计引领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在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工业设计、戏剧美术设计、环境艺术等等都是美术设计的代表。在这些美术设计中,任何一种设计都需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

3 如何提高美术设计中创新能力的方式

任何一种行业和技能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美术设计也是一样,要想提高美术设计的创新能力,展现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这就需要美术设计者们掌握积累大量的美术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现状提出新的观点的设计。例如舞台设计,设计者们要掌握大量的舞台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行改变和创新,还需要设计者们具有观察能力,仔细观察生活,掌握潮流的动向与发展,抓住大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积累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拥有创新思维,在认识生活和社会的基础上,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和创新,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4 结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呈现出多元化、多彩化的特征,我们所使用的产品各式各样,这一切都离不开美术设计,而且还要求美术设计中必须融入创新元素,所以,美术设计者们在设计时就要注意创新性的融入,要重视和认识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作用,充分的认识到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想象,需找突破点,不断地创新,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使得美术设计在向前发展的同时,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张进平.关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 李丽娜.浅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之传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

[3] 史俊棠.史俊棠先生谈及陶艺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洪明先生[J].收藏界,2009(11).

[4] 俞明海.创新思维——现代设计教育的重点[J].双语学习,2007(7).

[5] 金彬.高校油画教学中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6] 王子林.简论高师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

[7] 王光时.简析舞台美术设计形成视觉冲击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史志,2008(13).

[8] 唐伟臣.舞台美术设计构思札记[J].戏文,2006(3).

[9] 刘绍东.浅论舞台美术的意境[J].青年文学家,2011(4).

技术美学概念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①中国传统美学中这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思想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中国现阶段各门艺术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虚实园林包装摄影作品

在我国先秦诸子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儒道两家学说在美学思想方面都十分重视从总体上观察事物,以及事物的对立面和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带有鲜明的辩证思想。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相关联的范畴,例如“有”与“无”、“虚”与“实”这两对辩证观就对中国的传统艺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审美原则——“虚实结合”。

1 中国园林建筑中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运用

1.1中国园林建筑的“实景”和“虚景”

在这里所提到的园林建筑的“实景”和“虚景”,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它的含义:第一,园林空间布局中虚实关系的合理运用。众所周知,园林中有许多种类多样并真实存在的实物之景,而这也是真实存在的空间; 对于容纳游客并让其进行观赏的活动空间则称为园林建筑中的虚空间。第二,是针对物质要素之间或物质其本身而言的虚实。例如建筑为实,水面为虚;建筑、山石其自身的虚实;还有另一种情况则是景物本身是虚的,如气象、光影、声音、气味等,这些都是无形的;而这些虚景就同真实存在的实景一起组成了一种虚实关系。

1.2中国园林建筑曲直互生的空间布局对虚实关系的表现

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而言,它的总体布局大多是曲直互生的,例如园林建筑的主体建筑物大多是延轴线来布局的,而亭、台、楼、阁、塔、观等次于主建筑物的建筑则多是分散在主建筑物周围,这些次建筑物的分布也大多不一定是按直线布局的,有的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环境以曲线的布局出现。可以说这种曲直互补布局的巧妙运用、主次建筑的明显区分都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巧妙运用的重要表现。

2 产品设计中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借鉴

2.1 产品包装设计中字体设计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体现

虚与实作为一对较为抽象的范畴,它不仅是艺术处理手法之一,也是一种艺术的境界。而且所包含的内容也较为广泛,最常见的有大小、疏密、藏露等范畴。此外,虚与实这对范畴的运用范围也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日用产品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新颖的包装设计作用就十分重要。而作为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字体设计,则是通过产品包装上的字体颜色、大小的不同来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使产品的信息能更有效的被消费者吸收和采纳。

2.2 产品造型设计中对立与统一基本规律是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合理利用

虚实关系的运用作为艺术创造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相似与不相似之间的统一,也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而这种对立统一的处理手法同样也可运用于绘画、设计等许多方面。就以在日用产品中造型设计为例,我们所说的统一是指产品形状、大小、材料、色彩以及其表面纹理等造型要素的一致性或相近似性而言;与其相对的对立则指产品的形状、大小、色彩、材料及其表面纹理等造型要素的多样性与变化性而言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或者善于在统一之中求变化,或在变化之中求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符合于目的功能性的美的形式。

3 摄影作品中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体现

众所周知,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对画面中的人和物或物和物之间的虚与实关系的处理。例如,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片中的内容或者对象往往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由客观物质所延伸出来的人的联想或者想像则可以称之为“虚”。如我国清代艺术理论家唐志契曾在他所撰写的名著《绘事微言》中明确指出——“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②同理而论,当我们看到的某些作品中给人以一览无遗、平淡乏味的感觉,那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虚实关系处理的艺术手法上只有露,没有藏。

4 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哪种艺术创作或设计创作形式,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凭虚构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创作资源,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提炼。把自身对生活现象中的观察和感受集中、发掘,从而“虚构”出作品的具体内容。这种“虚构”不等同于“凭空杜撰”,而是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集中、选择、概括,加工、改造和升华,它依赖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逻辑。由此可见,虚与实的思想渗透于艺术设计中的各个方面,对过去、现在、将来的艺术或设计创作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电子社区虚拟辨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公路设计交通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