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2024-08-03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为了强化食堂管理,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卫生部门有关规定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结合食堂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基本管理制度。

一、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中央,地方各卫生部门下发的各项卫生管理规定条例等。

二、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经健康卫生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方可上岗。

三、严格学习制度。

四、划分岗位清洁卫生区域,制定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奖惩逗硬。

五、严把食品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应按照卫生部门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证,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混有异物,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六、食堂保管员应严格按照食品采购规定,对采购的食品逐一验收,对不合格食品拒绝验收,并报告食堂管理员,查清责任。对验收入库的,必须逐项登记,采取先进先出的方法,保证食品新鲜,安全。

七、食堂员工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坚持更衣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操作程序,如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状时,须脱离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上岗。

八、严格保卫安全制度,严禁非食堂员工随意进入食堂的操作间,食品保管库房,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

九、严格餐具清洗规定,切实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的餐具清洁程序,保证餐具的清洁卫生,防止传染病的防生。

十、坚持食品留样制度,对学校一日四餐的各类留样食品分批次全部进入专用储藏冰箱,并表明标识做好记录、备查。

十一、食堂工作人员不得在食品加工及销售场内吸烟。 十

二、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号牌上岗。 十

三、食堂管理人员,每日对所有食堂工作进行逐项检查并详细登记。

餐厅岗位卫生责任制度

学校餐厅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学校全体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为了保证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岗位卫生责任制度。

一、厨师长、管理人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督促食品从业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厨房、餐厅所使用的各种容器用具的置换和更新。

3、负责监督和指导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经营过程的各环节中正确处理食品卫生问题。如鱼肉菜分池清洗,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的容器分开使用等。

4、对食品卫生质量、餐厅服务卫生质量进行技术把关。

二、采购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采购食品前与厨房等用料部门联系,做到按计划进货。

2、所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包装完整,无破损。

3、采购食品原料时,认真执行索证制度。

4、不得采购腐烂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不新鲜的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三、验收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验收食品,做好数量、质量、有毒有害食品处理情况等登记。

2、检查所购食品有无合格证或检疫证明。

3、不签收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

四、保管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做好食品数量、质量、进出货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2、对散装易霉的食品勤翻勤晒,肉类、水产品、禽蛋等分类冷藏、储存。

3、食品不得与非食品、有毒药品、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同库存放。

4、经常检查食品质量,发现食品变质、发霉、生虫,超过保质期限要及时处理。

5、仓库要经常通风,并做好防火、防鼠、防蟑螂和保洁工作。

五、加工人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清洁加工食品原料先检查,腐败变质、有毒有害食品不得使用。

2、清洁加工同原材料应分开加工,防止污染,清洗干净。

3、食品盛器用后要清洁干净,水产品专用。

4、加工结束,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及时清除垃圾。

餐具供应、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厅在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四池分开”,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二、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三、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涤剂搅拌均匀,水温控制在40℃,再将餐具、用具内的杂物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后进行清洗。

四、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五、餐厅每日用完的菜墩、菜刀必须在适量的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不能进行浸泡的不锈钢桌架等用具必须定期用适量浓度消毒液进行擦拭。

六、待消毒的餐具、用具等干燥后,应放入指定的位置并加盖封闭,防止细菌浸入。

七、餐厅应设定专人对餐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和保管。

八、消毒存放后的餐具、用具等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存放任何与其无关的物品和有害物质。

九、及消毒间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害物品、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

十、下班时,专职管理人员应锁好餐具间的门窗。

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作好检查记录。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二、卫生检查小组应将检查或抽查情况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顿落实。

三、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间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分发食物时是否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更衣室衣物挂放是否整洁有序。

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入配餐间存放保洁。

预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食品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全体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预防食物中毒管理办法。

一、食物原料、辅料、调料必须新鲜、无异常,严把食品采购关、验收关、入库关、使用关。

二、做好厨房内各环节的卫生,保持厨房用具清洁,使用洁净水,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

三、熟食与生食要彻底加热,杀灭病原菌,熟食要尽快使用,较长时间储存的熟食,必须检查无异常,经彻底高温消毒后才能销售。

四、搞好食品防蝇、防尘、防鼠、防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细菌繁殖。

五、做好餐具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五保洁。

六、蔬菜使用前要用清水适当浸泡,预防农药中毒。

七、不经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肉类食品,不经营腐败变质、生虫、污秽、混有异物、超过期限和“三无食品”。

八、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患痢疾、肝炎、肺结核、伤寒、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入口食品工作。

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餐厅是师生进餐的场所,保持餐厅的环境清洁、卫生,是保证师生正常进餐和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二、餐厅由食堂管理人员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同志负责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三、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学生在进餐时,餐厅干净卫生。

四、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导学生文明就餐,进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要面对同学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喷嚏,防止飞沫唾液传播疾病。

六、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值班,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和纸屑,不要乱倒残留的食物和废弃物。

七、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值周领导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餐厅的卫生情况。

食品定点采购制度

一、为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根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食品是指大米、面粉、食用油、酒、酱油、饮料、肉、禽、皮蛋、蔬菜、海鲜、凉菜等对人的身体健康关系重大,易发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三、学校食堂采购高危食品,必须实行定点采购,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以保证其质量。

四、蔬菜容易残留有机磷农药,加工前应用清水漂浸两小时以上。花菜的残留农药难以清除,四季豆未烧熟容易引起中毒;螃蟹、蛏子、泥螺等海产品大肠菌容易超标,学校食堂应谨慎采购和加工。

五、冷菜凉菜容易感染细菌,引发肠道传染病,中小学校的食堂不得采购和加工冷荤凉菜。

六、学校食堂要将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名单,报学校总务处备案,同类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原则上为1-2家,蔬菜等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可适当放宽。定点采购单位(摊位)调整时,须及时报学校总务备案。

七、学校要建立食堂食品定点采购责任制,加强对食品采购的管理。如发现食堂未按要求定点采购,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因未定点采购而发生食源性疾患的,追究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因定点采购点原因引起不安全后果的,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食品卫生定期检查制度

一、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等具体工作。

三、学校必须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食堂食品卫生、食品商店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学生自备菜卫生等。

四、学校食堂、食品商店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周查由政教处牵头组织,月查由分管校长牵头负责。对发现的问题,要发出整改通知书,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或中止承包合同。对发现的严重食品卫生隐患问题,学校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学校自备饮用水,开学前和学期中各送检一次,由卫生部门负责检测。学校不送检由学校负相关责任,卫生部门不予检测,由卫生部门负相关责任。检测不合格的自备水要立即整改,未达到饮用标准不得供师生饮用。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开水或其他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六、学生自备菜实行定期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自备菜的学生进行造册登记,实行专项管理。平时检查由班级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相互检查,相互监督,劝阻同学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定期检查由学校总务处负责,每周三对学生自备菜进行检查。

七、学校要创造条件,配置冷藏设施(或专用柜)集中保管自备菜,为学生自备菜提供免费热菜服务,一般安排在每周三。学生要求学校食堂帮助热菜,学校食堂不得收费,不得拒绝。学校应将免费热菜的时间、地点告知学生。

八、学校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堂、食品商店、自备饮用水、学生自备菜的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的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饭菜加工及配菜管理制度

1、炊事员不得加工腐烂变质的原料。

2、对原料要进行认真去粗整理。

3、肉类、水产类和蔬菜类要分类在专用水池中清洗,清洗要彻底、要洗净。

4、洗净后的肉类、水产类和蔬菜类要分别存放在洁净的盛器内,以备切配之用。

5、配菜要精细,切菜时不得出现联刀半成品。

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盆、筐、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一定做到分开使用、用后洗净、定位存放、保管。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质异常的食品和原料。

2、食品充分加热,防止里生外熟。

3、对含有天然毒素的植物(扁豆、豆浆等)要高温加热。

4、隔顿、隔夜外购熟食品烧后供应。

5、炒菜、烧煮食品勤翻动,勤洗刷炒锅。

6、烘烤食品受热均匀,蜜糖、麦芽糖使用前,必须消毒处理。

7、用于煎鸡蛋的生鸡蛋,必须经过清洗消毒。

8、抹布生熟分开,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

9、工作结束调料加盖,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地面清扫洗刷干净。

10、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1) 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卫生保洁制度

1、食堂以及厨房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清洁卫生。仓库要有防蝇、防鼠设施,保证通风、通气良好。

2、墙面、地面易于清洁,并有流动水洗手和二次更衣设备。

3、厨房内部布局合理,生熟不交叉,设有纱门、纱窗,密封备餐间,防止食品受污染。

4、食具实行一洗、二汰、三消毒、四保洁操作程序列,切菜刀板、盛具洗菜池严格分类,并有明显标志。

5、每餐加工和供应后,及时清理和整理。专人分块包干,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并作检查记录。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学校食堂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学校全体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为了保证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岗位卫生责任制度。

一、厨师长、管理人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督促食品从业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厨房、餐厅所使用的各种容器用具的置换和更新。

3、负责监督和指导从业人员在食品加工经营过程的各环节中正确处理食品卫生问题。如鱼肉菜分池清洗,加工过程中生熟食品的容器分开使用等。

4、对食品卫生质量、餐厅服务卫生质量进行技术把关。

二、采购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采购食品前与厨房等用料部门联系,做到按计划进货。

2、所采购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包装完整,无破损。

3、采购食品原料时,认真执行索证制度。

4、不得采购腐烂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不新鲜的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三、验收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验收食品,做好数量、质量、有毒有害食品处理情况等登记。

2、检查所购食品有无合格证或检疫证明。

3、不签收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

四、保管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做好食品数量、质量、进出货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2、对散装易霉的食品勤翻勤晒,肉类、水产品、禽蛋等分类冷藏、储存。

3、食品不得与非食品、有毒药品、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同库存放。

4、经常检查食品质量,发现食品变质、发霉、生虫,超过保质期限要及时处理。

5、仓库要经常通风,并做好防火、防鼠、防蟑螂和保洁工作。

五、加工人员岗位卫生责任制

1、清洁加工食品原料先检查,腐败变质、有毒有害食品不得使用。

2、清洁加工同原材料应分开加工,防止污染,清洗干净。

3、食品盛器用后要清洁干净,水产品专用。

4、加工结束,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及时清除垃圾。

餐具供应、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厅在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四池分开”,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二、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三、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涤剂搅拌均匀,水温控制在40℃,再将餐具、用具内的杂物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后进行清洗。

四、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五、餐厅每日用完的菜墩、菜刀必须在适量的消毒液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5-30分钟,不能进行浸泡的不锈钢桌架等用具必须定期用适量浓度消毒液进行擦拭。

六、待消毒的餐具、用具等干燥后,应放入指定的位置并加盖封闭,防止细菌浸入。

七、餐厅应设定专人对餐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和保管。

八、消毒存放后的餐具、用具等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存放任何与其无关的物品和有害物质。

九、及消毒间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害物品、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

十、下班时,专职管理人员应锁好餐具间的门窗。

卫生检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作好检查记录。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二、卫生检查小组应将检查或抽查情况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顿落实。

三、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间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分发食物时是否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更衣室衣物挂放是否整洁有序。 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入配餐间存放保洁。

预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食品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全体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预防食物中毒管理办法。

一、食物原料、辅料、调料必须新鲜、无异常,严把食品采购关、验收关、入库关、使用关。

二、做好厨房内各环节的卫生,保持厨房用具清洁,使用洁净水,保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

三、熟食与生食要彻底加热,杀灭病原菌,熟食要尽快使用,较长时间储存的熟食,必须检查无异常,经彻底高温消毒后才能销售。

四、搞好食品防蝇、防尘、防鼠、防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细菌繁殖。

五、做好餐具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五保洁。

六、蔬菜使用前要用清水适当浸泡,预防农药中毒。

七、不经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肉类食品,不经营腐败变质、生虫、污秽、混有异物、超过期限和“三无食品”。

八、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患痢疾、肝炎、肺结核、伤寒、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入口食品工作。

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餐厅是师生进餐的场所,保持餐厅的环境清洁、卫生,是保证师生正常进餐和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特制定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垃圾、油污,墙面、屋顶无蛛网,桌子、板凳无油污、灰尘等。

二、餐厅由食堂管理人员指定责任心强,工作负责的同志负责打扫餐厅的清洁卫生。

三、餐厅清洁卫生在每餐前后都要进行打扫,保证学生在进餐时,餐厅干净卫生。

四、完善灭蝇、灭鼠、灭蟑螂、灭蚊设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导学生文明就餐,进餐时不争抢拥挤,不大声喧哗,不要面对同学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喷嚏,防止飞沫唾液传播疾病。

六、餐厅要安排管理人员值班,维护餐厅正常秩序,保证餐厅的清洁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不乱丢杂物和纸屑,不要乱倒残留的食物和废弃物。

七、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餐厅的清洁卫生,值周领导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餐厅的卫生情况。

食品定点采购制度

一、为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根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食品是指大米、面粉、食用油、酒、酱油、饮料、肉、禽、皮蛋、蔬菜、海鲜、凉菜等对人的身体健康关系重大,易发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三、学校食堂采购高危食品,必须实行定点采购,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以保证其质量。

四、蔬菜容易残留有机磷农药,加工前应用清水漂浸两小时以上。花菜的残留农药难以清除,四季豆未烧熟容易引起中毒;螃蟹、蛏子、泥螺等海产品大肠菌容易超标,学校食堂应谨慎采购和加工。

五、冷菜凉菜容易感染细菌,引发肠道传染病,中小学校的食堂不得采购和加工冷荤凉菜。

六、学校食堂要将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名单,报学校总务处备案,同类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原则上为1-2家,蔬菜等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可适当放宽。定点采购单位(摊位)调整时,须及时报学校总务备案。

七、学校要建立食堂食品定点采购责任制,加强对食品采购的管理。如发现食堂未按要求定点采购,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因未定点采购而发生食源性疾患的,追究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因定点采购点原因引起不安全后果的,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食品卫生定期检查制度

一、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学校食品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等具体工作。

三、学校必须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食堂食品卫生、食品商店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学生自备菜卫生等。

四、学校食堂、食品商店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周查由政教处牵头组织,月查由分管校长牵头负责。对发现的问题,要发出整改通知书,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或中止承包合同。对发现的严重食品卫生隐患问题,学校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学校自备饮用水,开学前和学期中各送检一次,由卫生部门负责检测。学校不送检由学校负相关责任,卫生部门不予检测,由卫生部门负相关责任。检测不合格的自备水要立即整改,未达到饮用标准不得供师生饮用。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开水或其他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六、学生自备菜实行定期与平时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自备菜的学生进行造册登记,实行专项管理。平时检查由班级生活委员负责,学生相互检查,相互监督,劝阻同学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定期检查由学校总务处负责,每周三对学生自备菜进行检查。

七、学校要创造条件,配置冷藏设施(或专用柜)集中保管自备菜,为学生自备菜提供免费热菜服务,一般安排在每周三。学生要求学校食堂帮助热菜,学校食堂不得收费,不得拒绝。学校应将免费热菜的时间、地点告知学生。

八、学校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堂、食品商店、自备饮用水、学生自备菜的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的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饭菜加工及配菜管理制度

1、炊事员不得加工腐烂变质的原料。

2、对原料要进行认真去粗整理。

3、肉类、水产类和蔬菜类要分类在专用水池中清洗,清洗要彻底、要洗净。

4、洗净后的肉类、水产类和蔬菜类要分别存放在洁净的盛器内,以备切配之用。

5、配菜要精细,切菜时不得出现联刀半成品。

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盆、筐、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一定做到分开使用、用后洗净、定位存放、保管。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质异常的食品和原料。

2、食品充分加热,防止里生外熟。

3、对含有天然毒素的植物(扁豆、豆浆等)要高温加热。

4、隔顿、隔夜外购熟食品烧后供应。

5、炒菜、烧煮食品勤翻动,勤洗刷炒锅。

6、烘烤食品受热均匀,蜜糖、麦芽糖使用前,必须消毒处理。

7、用于煎鸡蛋的生鸡蛋,必须经过清洗消毒。

8、抹布生熟分开,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

9、工作结束调料加盖,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地面清扫洗刷干净。

10、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1) 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卫生保洁制度

1、食堂以及厨房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清洁卫生。仓库要有防蝇、防鼠设施,保证通风、通气良好。

2、墙面、地面易于清洁,并有流动水洗手和二次更衣设备。

3、厨房内部布局合理,生熟不交叉,设有纱门、纱窗,密封备餐间,防止食品受污染。

4、食具实行一洗、二汰、三消毒、四保洁操作程序列,切菜刀板、盛具洗菜池严格分类,并有明显标志。

5、每餐加工和供应后,及时清理和整理。专人分块包干,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并作检查记录。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四川省成都市VIP假日酒店

酒店发(2009)第(013)号

二00九年六月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酒店办公室对场馆卫生及整洁状况的检查,确

保待客环境的卫生及整洁度,特制定本《场馆卫生与整洁标

准》规定。

第二条本《场馆卫生与整洁标准》将与《员工考评细则》配套执行。

第二章具 体 内 容

第一节 个 人 卫 生

第三条员工每年接受身体检查,查体合格方能上岗。

第四条患有传染性疾病者,调离工作岗位。

第五条熟记酒店卫生工作制度和岗位卫生工作程序。

第六条上岗前不饮酒、不吃异味食品,上岗时不吸烟。

第七条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第二节室外环境卫生

第八条门前场地、室外停车场地清洁、平整。

第九条车辆停放有序。

第十条花草无虫蚀,无枯枝、枯叶,无杂物。

第十一条建筑物外观清洁,外墙体无蛛网、无斑迹。

第十二条广告牌光洁、无污迹,字迹、图案清晰。

第十三条店名字迹清晰,无污迹。

第十四条照明灯、彩灯、霓虹广告灯光亮、无污迹、蛛网。第十五条门前装饰、花盆等光洁。

第十六条门前台阶、车道光洁,无烟头、纸屑。

第十七条外墙玻璃光洁、无印迹。

第三节室内卫生

(一)、公共服务区域设施设备

第十八条图形符号、标牌、引导牌光洁,字迹清晰、无污迹; 第十九条地面光洁、无灰尘、无污迹;地毯无灰尘、无污渍; 第二十条墙面(含各类装饰物)光洁、无灰尘、无污迹;墙角无蛛

网;

第二十一条天花板光洁、无灰尘、无污迹、无蛛网;

第二十二条灯具、灯饰光亮、无灰尘、无印迹、无蛛网;

第二十三条柱、梁光洁、无灰尘、无污迹、无蛛网;

第二十四条台、柜光洁,无灰尘、无印迹;

第二十五条扶梯、扶栏、扶杆光亮、无灰尘、无印迹;

第二十六条门窗、门窗玻璃、窗帘光洁、无污迹;

第二十七条铁艺、镀铜、不锈钢设备保持原色、无锈迹;

第二十八条家具(桌椅、沙发、茶几、柜、台、厨、架等)光洁、

无灰尘;

第二十九条空调(含空调排风口)无灰尘、无油渍;

第三十条电话机光洁、无灰尘,送话器无异味;

第三十一条电视机、音像设备等无灰尘;

第三十二条冰箱、 冰柜等外箱体光洁,内箱储物整齐、无杂物、

无异味;

第三十三条时钟光洁、无灰尘、无蛛网;

第三十四条花瓶、花盆光洁、无污迹,盆内无烟头、纸屑; 第三十五条花卉叶片光洁、无枯枝枯叶;

第三十六条玻璃大门、铁门手、转轴、电梯按钮等清洁无灰尘、无

污迹;

第三十七条垃圾筒(桶)、烟灰缸清洁、无异味;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九条

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九条

第五十条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二条

总服务台及各种设备整齐、光洁、无灰尘; 总服务台客人贵重物品存放整齐有序; 电脑、打印机及其它机器设备摆放整齐、光洁、无灰尘; 前厅温度适中,控制在22℃~25℃之间; 餐具、饮具、酒具等器皿洁净,洗刷、消毒符合卫生防 疫部门的有关规定; 餐车、酒水车、台布、餐巾、面巾等光洁无油渍; 通风设备、空调回风口(防尘罩)无油渍、无灰尘; 餐厅温度保持在22℃~24℃; 厨房灶台、烤炉、蒸锅等设备洁净,无油垢; 加工案台洁净、无油渍,排烟机、通风口无油垢; 清洗水池光洁、无油垢,清洗物品摆放整齐; 商品柜台、商品货架等洁净、无灰尘、无蛛网; 各种商品摆放整齐、标价明显,计量器具洁净; 门厅、通道等洁净、无痕迹,阶梯清洁、畅通、无杂物; 应急灯齐备、无灰尘。

(二)、客房

第五十三条床屉、床头护墙板、床头控制柜光洁、无灰尘;

第五十四条被盖、床单、枕套等清洁、无毛发、无污渍、无变色; 第五十五条梳妆台、梳妆镜光洁、无污迹;

第五十六条清扫牌、请勿打扰牌、洗衣袋等平整、洁净;

第五十七条饮水用具、茶具洁净、消毒,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第五十八条

第五十九条

第六十条

第六十一条

第六十二条

第六十三条

第六十四条

第六十五条

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七条

第六十八条

规定,饮用水符合用水标准; 客房温度保持在20℃~24℃之间; 挂件艺术品、宣传册、消费指南及其他客服用品等光洁、无灰尘;,摆放规范有序; 卫生间洗漱台光洁,无皂迹、发丝,面盆、镜面光洁、无水渍; 坐便器无异味、外壁光洁、内壁无污垢; 毛巾、浴巾、浴衣等客用棉织品洁净,折叠整齐,摆放规范;浴帘、浴杆、巾架等光洁、无污迹; 淋浴喷头、水龙头光洁、无皂迹、无锈迹;地漏无污渍、异味; 手纸托架、纸筐、卫生袋等摆放规范,洁净无异味; 地毯干净无灰尘,新风机、吹风机等光洁、无蛛网灰尘; 客房楼层标识明显,其标识的文字、图形规范。

(三)、公共卫生间 面盆、水池光洁、无水垢和杂物; 洗手台面光洁、无污垢,墙角无蛛网、杂物,镜面光洁、

无印迹;水龙头光洁、无皂迹、水渍;

第六十九条便器光洁、无印迹,地漏无污渍、无异味; 第七十条干手器等设备光洁、无印迹、无破损; 第七十一条清洁工具无外露。

第七十二条

第七十三条

第七十四条

第七十五条

第七十六条

第97条

第98条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1.监督检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考核细则制订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诊断、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免疫规划、健康教育等工作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预防接种用疫苗、冷链设备等设施条件落实情况。

4.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监督检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指导计划、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工作落实情况。

5.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检查指导。

6.负责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督促检查其落实情况。

7.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配合其他部门组织、协调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应急预案。

二、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信息统计工作质量,并提供业务指导。

2.监督辖区医疗机构统计信息原始记录,信息资料的收集、保管情况。

3.监督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执行情况,统计信息发布需有相关部门批准。

4.监督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构建、升级、维护工作,保证软件、硬件安全。

5.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及信息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准确、完整性。

6.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所辖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使用情况。

7.对所辖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报送、管理。

6.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7.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四、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照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

3.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0岁以老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病人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有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资料管理人员及社区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

5.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医疗保密性,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档的各种资料。未经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

6.应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7.对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病人,应在建立健康档案专册。

8.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9.孕产妇、儿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重性精神病病人健康档案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动态管理。

10.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11.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12.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虫蛀、防鼠咬,应妥善保存。

五、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七、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八、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和乡村医生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

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诊断。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九、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十、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1、疫苗实行专人管理,严格疫苗购入渠道,按时上报疫苗使用计划。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要求,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储存和运输。

3、疫苗应按照品种、批号分类存放,存放要整齐,疫苗之间要留出冷气循环通道。应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原则分发和使用疫苗,严禁过期失效。

4、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分发和接种,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5、储存的疫苗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过期、失效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

6、疫苗的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7、应建立疫苗使用专帐,及时将疫苗购入、使用情况记入专帐,做到帐苗相符。

8、采用温度计对冰箱(包括普通冰箱、冰衬冰箱、低温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低温冰箱的中间位置。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9、冷链设备应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专人管理,建档建账。

10、定期对冷链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保持设备正常运行,冷冻室结霜超过5毫米时要及时除霜;冷藏箱和冷背包每次使用后应及时取出冰排擦拭干净,保持内外干燥清洁;冰排用后应及时把水倒出清洗干净、晾干后与冷藏箱(包)分开存放。

11、冷链设备专物专用,严禁挪作它用或存放其它物品。

十一、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1、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取得资质。

2、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德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3、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 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掌握禁忌症实施接种。

4、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查验核对接种对象姓名、 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无误后予以接种,并做 好接种记录。

5、预防接种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疫苗必须是从合法的疫苗生产、 经营企业采购,并按规定温度运输、贮藏的疫苗。

6、接种前应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 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7、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 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8、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 位接种疫苗。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9、疫苗接种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安全 盒,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型、消毒回收。

10、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 应立即清洗刺伤部位,并采取其他处置措施。

11、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及时处理, 并按要求记录、报告。

十一、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调查,至少开展两次,根据调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7.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十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我院的公共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科室公共卫生管理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死亡病人的报告责任人。

2.报告范围:糖尿病、冠心病急性发作(包括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心性猝死③其他类型的冠心病)、脑卒中发作(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脑出血③脑血栓形成④脑栓塞及未分类脑卒中)、肿瘤(新发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死亡病例(包括住院和门急诊的死亡病例)。

3.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四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在24小时内向公共卫生科科报告,公共卫生科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4.凡在本院死亡的病例,包括门急诊、住院死亡的病例,经管医生要及时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其中二联交给家属,一联交给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收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审核合格后作好登记,及时网络直报,次月5日前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县疾控中心。

5.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6.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奖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扣奖。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成立由医院领导、相关科室成员及公共卫生科成员组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小组,报上级,并开展活动,落实各项制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1、报告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省卫生厅《浙江省卫生监测区统计报告管理规定》,责任报告人按照慢性疾病发病内容、时限和程序等有关规定执行填卡报卡。一旦发现诊断错误,应填报一张新的报告卡更正以前的诊断错误。

2、例会制度 医院作为慢病监测点要不定期召开管理小组会议,了解审查报告及资料的填写质量,及时纠正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3、核查制度 对不能确定的个案,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明确诊断。

4、资料管理及相关档案制度 原始卡片、报表、登记簿均应按档案管理妥善保管。历年收集的资料应存档保管,以备分析。

5、资料审核制度 防保医生应对上报的每张卡片进行审查,对卡片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逻辑错误进行核查,发现有漏项、错误、有疑问或逻辑错误的卡片应退回重新填报,不断提高监测资料的质量。

6、漏报自查制度 每月对本院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进行漏报自查,从中发现漏报病例,及时补报。

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九个项目。14岁以下的儿童须注明家长姓名。字迹必须清楚可辨。

7、诊治医生培训制度 对诊治医生及新上岗的诊治医生进行慢病监测报告的业务培训、测试。

8、公共卫生科建立慢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由公共卫生科负责慢病网络报告工作。

9、慢病报告管理目标 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健全慢病监测报告系统,保证报告质量。责任报告人报告的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要求达到95%以上,医院漏报率在5%以内。

10、奖惩制度 对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工作中作出成绩的责任报告人予以奖励。奖励办法为表扬,与奖金挂钩及年终考核中作为重要内容。对玩忽职守、不按有关规定执行慢病监测报告工作的,进行批评教育、奖金挂钩、年终考核挂钩等处理。

十三、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3版)》要求提供0-6岁儿童保健,按照要求开展体格检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

6、

18、30月龄时别开展一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5.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6.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7.掌握辖区内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幼儿园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8.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9.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十四、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3版)》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孕产妇进行健康管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十

五、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3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管理。

4.对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5.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6.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7.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六、公共卫生责任医生服务团队管理制度

1.由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所服务区域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3.对辖区居民进行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统一。

5.在所辖区居委会、村委会向辖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人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十七、工会工作制度

1.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工会的决定,主持工会的日常工作。 2.代表和组织职工依照法律规定,参加本单位民主管理和在、民主监督。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

3.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

4.组织职工进行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好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5.队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支持职工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办好工会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6.监督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协助和督促行政方面做好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工作,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改善职工生活。

7.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同歧视、虐待、摧残、迫害女职工的现象作斗争。

8.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做好新员工的接收、教育工作。

9.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财产。

十八、康复工作制度

1、严格掌握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器

应用与传统康复针灸、推拿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认真询问病史、做好体检,准确了解病人情况,正确进行康复功能评估、康复目标制定以及实施康复训练计划。

3、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的针、棉球等操作 物品均需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方法、手法正规,动作适度,部位准确,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5、对瘫痪、转诊等不能来院的病人应做 好家庭康复工作: (1)对上级医院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必须认真了解基本情况进行登记。

(2)社区乡村医生对转诊患者应及时进行随访 (电话或上门)。

(3)对于须一步开展康复治疗的转诊患者,医生应根据上级医院的治疗方案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开展相关康复及治疗。

(4)对转诊患者在社区的康复治疗情况应及时归档。

十九、预检分诊制度

1、医院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处应当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判断力强、处置果断的人员担任。工作认真,服务热情,预检分诊迅速、准确,及时发现危重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抢救,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按照快速分诊、分级处理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应急办或总值班汇报。

4、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不同病情送至不同地方救治:危重病人至抢救室,普通病人至普通诊室。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报告。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应当仔细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对病员采取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防护口罩、工作服及洗手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运送病人的车辆、担架等要进行消毒,随车驾驶、护送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12、从事预检、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十、乡村医生例会工作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社区乡村医生工作例会,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安排布置下一阶段工作。

2、每月初定期召开社区站为工作会议,其他会议根据需要随时召开;社区站每周召开会议一次,由站长召集,并有会议记录,参会者有签名。

3、按时参加例会,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者,应出具书面请假条,并由站长签名同意。

4、遵守会议纪律,开会期间严禁大声喧哗、交头接耳,禁止吸烟。

5、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及时传达贯彻执行。

二十一、卫生监督协管制度

(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1、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并协助调查。

2、组织辖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领域(副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规定项目健康检查,并将相关资料(体检表、一寸照片二张)报县卫生局办证中心办理健康证。

3、履行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职责,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许可审查、现场监督。对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根据违法事实、职责权限依法查处或固定证据报县卫生监督所立案查处。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制度

1、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及时联系具有合法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检查、鉴定。

2、掌握辖区内职业健康危害单位基本情况,每半年对职业健康危害单位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开展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完善健康档案。

3、协助县卫生监督所对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4、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制度

1、不定期对辖区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和学校自备供水单位进行巡查,发现水质异常变化情况和群众举报投诉时及时报告并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处理;

2、督促供水单位每年定期对制、管水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协助县卫生监督所开展供、管水人员卫生知识及业务知识培训。

3、每季度定期对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制水工艺流程是否规范、混凝剂和消毒剂索证及投加是否规范,常规检验开展情况及记录),并填写卫生监督报告卡。

4、每两月督促供水单位主动与县疾控中心或取得相应试验室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联系,进行一次水质抽样送检。

(四)学校卫生服务管理制度

1、每学期开学时和在校期间定期对辖区内所有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晨检午检实施及记录、因病缺课记录、学生健康档案)、饮用水卫生(自来水、饮用水索证及水质卫生现状)、托幼机构保健(一人一巾一杯、洗手消毒设施、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幼师健康证明及幼儿健康档案)、教学设施(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及学生生活设施(寝室人均面积、水冲式厕所、洗手设施)以及学生食堂食品安全情况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做好监督检查笔录及监督意见书,填写经常性监督报告卡,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部门。

2、指导学校定期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课程表、教材教案);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3、协助开展对学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如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应及时固定证据并报告县卫生监督所立案查处。

(五)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制度

1、建立辖区内村卫生室设置、人员等基本情况一览表和被监管单位医疗废弃物处置、传染病报告基本情况统计表。

2、每季度对辖区村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废弃物处置和传染病报告等进行监督检查;经常对辖区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每年组织村卫生服务站进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废弃物处置等专业知识培训。

(六)公共场所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1、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要求,建立辖区公共场所被监督单位登记一览表;每半年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对被监督对象填报《公共场所被监督单位报告卡》。

2、协助县卫生监督所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对辖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办理健康证明,协助县卫生监督所组织从业人员培训相关法律和卫生知识。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公共场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3、督促辖区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依法申报办理卫生许可证,协助县卫生监督所开展现场审查,按要求规范填写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

4、督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落实禁烟措施,在大堂、包间张贴禁烟标识牌,教育业主和服务人员主动劝诫消费者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二十二、农村家宴管理制度

1.规范报告管理,建立报告制度。各村联络员时刻掌握所管责任区内家庭聚餐动态,在村民办酒席5桌以上的情况下,及时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具体报告村民的基本情况、住址、酒席地点、酒席数量、就餐人数等事项。

2.落实聚餐指导,确保食品安全。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生负责对酒席的食品安全进行监控指导,监控程序包括:事前的食品安全宣传,做好聚餐地的卫生工作,提高酒席方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事中要求酒席方加强对食品购入的验收,防止购进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原料和配料,切忌食用腐烂和变质食品,从事酒席食品加工的人员不得患有传染病,邀请有健康证的农村厨师举办宴席。事后及时报告举办者名单。

3.加强厨师培训,提高卫生意识。一年一次对农村厨师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并动员督促他们开展聚餐申报。 二十

三、霍乱防治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对甲类传染病霍乱防控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霍乱防治工作,一旦出现霍乱疫情,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防控与救治,特制定防治霍乱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此预案:

1.立即向医院领导汇报,安置病人立即进隔离病房,电话通知上级各有关部门。

2.立即通知霍乱抢救小组到场,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同时做好调查、登记、审核、传报卡直报、采样、留样、送样工作由公共卫生科负责。

3.救治工作由霍乱抢救小组负责,病情允许情况下立即做好霍乱治疗的转诊工作。立即对肠道门诊进行终末消毒,由公共卫生科传染病专管员及急诊室护士长负责。

4.立即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隔离、实施医学观测,做好采样、送样工作,并进行预防性服药。

5.立即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并在第一时间内对其居室及水源、厕所进行消毒或封井,由公共卫生科负责。

6.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疫情。

二十

四、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

1.全院职工要提高建立艾滋病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的认识,各科室姚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建立高效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和报告疫情数据。

2.艾滋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患者和转入住院患者,各科室要详细登记。住院部应填写出入院登记本。所有住院输血病人均应进行实验室HIV初筛试验。采送标本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避免污染环境及交叉感染。

3.经实验室初筛试验阳性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疑似病例报告,然后上报公共卫生科,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待确证后对原始报告卡进行订正。

4.各有关部门必须将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人死亡者的详细资料报送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录入数据库,并及时准确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医院接触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的各个环节均应按要求防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 医院接触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好保密工作。

7.在AIDS诊疗、管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作为等情况,造成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者按责任医疗纠纷赔款处理;造成疫情扩散者作待聘或解聘处理,同时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8.医院艾滋病高危干预小组对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措施,并对干预人群开展HIV监测。

9.医院每年开展外来婚嫁女、外来务工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HIV检测工作。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二、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年对新生进行健康检查。对体检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马上向学校领导汇报,并配合做好转诊工作,把每次的体检状况统计数据后制成曲线表制表上墙。

每年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三、对体检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要及时同志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四、做好学校、教学卫生监督,饮食卫生监督、体育卫生监督和环境卫生监督以防止和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

五、认真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六、把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开设健康教育课。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如青春期教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七、要配合保健所做好学生近视眼、弱视、沙眼、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八、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和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工作。遇到有突发传染病事件,马上向市疾控中心上报。

九、卫生室要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学校餐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2)、地面:地面清洁无积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脏物,不从门窗向外倾倒杂物污水,不在楼道堆放垃圾(20分)。(如被抓到从窗外乱丢垃圾者、倾倒杂物污水者、倾倒剩饭剩菜者每人每次扣除当月班级卫生量化分0.2分,并上报学校舍管科处理。)

3)、四壁及天花板:无灰尘无脏迹、无蜘蛛网,不粘贴画和悬挂物,门窗干净,严禁乱拉电线,在墙面乱涂乱划(20分); 4)、室内物品摆放(40分): ①内务整洁美观得体(10分);

②卧具叠放整齐,室内不准乱放脏衣服、鞋、袜等(10分)(床铺乱,按不叠被处理,不叠被每人每次扣2分、该项扣完为止); ③书籍、碗具、牙具、脸盆等物品干净卫生,分类摆放整齐有序(10分);

④书架摆放整齐有序无灰尘杂物,个人桌面上物品摆放整齐(10分)

撒营盘镇中学团总支部

上一篇:县消除大班额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学校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