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3-09-16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指出高职院校的数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对高职院校数学文化建设中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笔者的亲身经验,对高职院校的数学文化建设之课程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职院校课程教学

文化可以揭示数学的本质,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也被一般人知晓,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多数人并不了解。数学需要借助文化的翅膀进行普及。[1] 现今的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基础”,大部分的基础课程没有被重视起来,而数学只是其中一员。要让大家认识数学并将数学的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借助数学文化。

未涉及数学文化的高职数学课程过于枯燥,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重点介绍公式、定理、解题方法等,很少涉及数学文化,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太少,距离太远。当学生发现数学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不爱数学,而是不知道学了这个有什么用,對学习的目的是迷茫的。而一旦了解了其中的作用,他们的兴趣也就有了,动力也就由内而外的产生了。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这个有什么用,而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发现其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融入数学文化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独特性使得融入数学文化的数学课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辅助人文学科的教学,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2]

现今高职院校的数学文化建设之课程教学主体的现状:

1.教师:现行的高职数学教材体系中忽略了数学文化的渗透,迫使一线教师除了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外,还要不断查找渗透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任务和难度。调查发现,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实质上也想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但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紧张的课时安排,使得他们根本无暇思考,只能不断的向前追赶教学进度。因此,很大一批一线教师不愿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2.学生: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大多数学生所学内容完全是以考试为中心,其他的漠不关心,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而高职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注重解题与题型练习,缺乏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不但不能让学生领悟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不会主动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总而言之,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无用的。[3]

即使认识到数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就其现状而言,高职院校的数学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将数学文化引入到高职数学教育中,也伴随着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该如何丰富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如何调整现有的教学安排?引入多少数学文化合适?如何恰当的引入数学文化才不会与教学大纲相违背?这些问题都必须合理的解决,才能让数学文化建设顺利的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数学文化建设之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介绍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将数学文化教育融入常规的高等数学课程,注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4] 基于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在教师的培养上渗透数学文化素养。即师范院校的课程中开设渗透数学文化的相关课程。使一线教师在自身的学习生涯中有数学文化的熏陶,在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中也渗透数学文化相关内容,及时提高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底蕴直接决定了其驾驭课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能力。

2、教师要发现并收集生活中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事或物。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在课堂上适当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以后生活中常用到的工具,更是一种逻辑思维培养的有效载体。

3、融入数学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深度,通过介绍与分析相关数学领域杰出人物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之美。

4. 开设“数学文化赏析”课,将学生多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次上,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数学发展中的规律。

5.数学建模是目前的高职学生所接触到数学最直接的应用,高职院校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用一节课给学生介绍了某一年的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学生都不可思议数学竟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积极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高职院校的数学文化建设离不开课程教学,而数学文化要想恰当融入课程教学中不是由教师随心所欲,要遵循以下原则:(1)自然性原则。教师要对数学知识理解透彻,要能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不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文化,才能在教学安排中游刃有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2)选择性原则。在数学文化内容的安排上要选择在数学发展史和数学思想方法上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不能无选择的全盘照搬。(3)客观性原则。所选用的数学文化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4)多样性原则。数学文化融入的过程中,融入的方式要灵活多变,不能拘泥于形式。

数学不只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还是一种思维工具,数学文化更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的高职数学教育理念要全面的认识数学教育的功能與价值,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数学文化的融入。

参考文献

[1]王青建,于清华,关于数学文化的几点断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9

[2]熊晟欣,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探讨[J],职教论坛,2013.20.

[3]朱江蓓,高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有效融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

[4]顾莹燕,高职院校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探讨[J],黑河学刊,2015.11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监狱文化以人为本,既包括服刑人员在教育改造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又包含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铸就的文化素养和行为模式。要用文化思想多元化来凸显教育“改造人”的监狱特色,用自助教育来创新实践文化建设之路,用一支高素质民警队伍引领监狱文化建设之路,促进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监狱;文化建设;自助教育;高素质民警队伍

引言

文化即“人文化成”的简称。文化两字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产物,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范畴。

监狱文化也不例外,同样以人为本,既包括服刑人员在教育改造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又包含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铸就的文化素养和行为模式。它是监狱与社会之间、监狱民警之间、民警与罪犯之间、罪犯之间关系互动,以及监狱特定的环境和功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它受社会大气候制约,为国家意识形态所决定,与主流文化紧密相连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文化建设使现代监狱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警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监狱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本文针对新时期在监狱文化建设中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展开阐述。

一、用文化思想多元化来凸显教育“改造人”的监狱特色

(一)依据监狱实际,引导正确观念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是以“改造人”“重塑新人”为首要目的,必须依据监狱实际,在对犯群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文化思想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之道,能自觉遵守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二)借力德育文化,强化德修意识

近年来,不少监狱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倡导“守法尚德,扬善弃恶,自赎求新,明礼乐学”,通过情景剧、快板、小品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广大服刑人员传播明礼重德、重义尚德、恒信厚德、至诚明德、谦恭树德、勤俭育德、从善建德的良好风尚。

(三)借力仁和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在齐鲁大地,传统文化信奉“仁和”二字,是重要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人生修养方法,弘扬“仁者爱人”的思想道德和先人后己、正人先正己的中庸之道,并将“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通过仁和文化,教育犯群相处之道,明晓文化教育、生活背景不同会给人带来性格上的迥异,在相互接触中,交流方式不同必将会带来摩擦;引导犯人仁爱互助、求新向善,通过“结对子”、“小组互助”等方式方法促进犯群团结互助共求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四)借力礼孝文化,强化行为塑成

山东地区讲究“百善孝为先”,这是儒家、法家为代表的齐鲁先哲所追求的道义,认为“约之以礼”,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社会才会和谐。加强礼孝文化的传播,用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要求罪犯的行为养成,用监规纪律要求罪犯的日常行为,从而培养罪犯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用自助教育来创新实践文化建设之路

自助教育,就是以罪犯对犯罪的深刻反省为前提,在警察的监督指导下,以自学自励、自我管理、相互促进为形式,让广大罪犯在服刑期间加强自助教育训练,养成自我约束、自觉渐进的习惯,进而达到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有效地降低重新犯罪率的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

(一)自助教育实现监狱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监狱文化内容依托监狱层面,可以用“育新文化节”为载体,充分发挥自助教育的功能,从而丰富文化内容。

(二)自助教育提高监狱文化境界高度

“重德者先育其心”只有用文化的力量才能触及到罪犯的灵魂,才能解决罪犯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才能真正把罪犯改造成合格的社会人,打破原来“只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目标没信仰、有欲望没理想”的较低目标。

推崇一种智慧——宽容待人。服刑人员在教育活动中,不仅仅学习了知识和技术,更是在集体活动中学习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学会了宽容待人。劳动中,工序步骤上的紧密联系;教育活动中,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有机组合,促使服刑人员以宽容待人的大智慧去引导自己的行为,学会如何解决人际交往问题,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失败。

推广一种文化——和谐向上。用经典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播希望、信心和精神唤起服刑人员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待人生,以激情和热望对待生活。每个监区通过长期建设、宣讲、熏陶、沉淀,形成具有监区特色的文化核心理念,真正从被动管制的中走出来,进入一种主动探索、自觉改造、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一种信仰——感恩做人,责任做事。教育既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伦理道德培养和人格、尊严的重塑。可以利用团体咨询,引导服刑人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理解团体与个人之间矛盾解决的方式方法,建立感恩做人,责任做事的信仰,才能在集体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培育一种理想——心系未来。当前,各监狱纷纷建立“授人以渔”的技能改造体系,即组织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罪犯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能力。通过专业技师授课及自我学习的方法相结合,按照国家和地方职业培训规划开展至职业技能培训,对考试合格的,由劳动部门统一颁发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这种职业技能学习引领服刑人员对未来作出规划,重新思考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由歧途末路回归正常。

(三)自助教育突显监狱文化的社会化

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首要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也是监狱文化走向社会化的度量。要从监区文化建设、心理矫治、社会帮教、法律援助和就业安置等五项重点入手,使改造活动紧密联系社会,确保高墙大院内的罪犯虽然在行动上失去自由,但在思想上不与社会脱节,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具有时效性,能为就业活动增砖添瓦。

心理矫治是近年来教育改造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要求各监狱一线干警拥有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资格证在干警总数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便于及时调整罪犯不良心理,清除改造路上的障碍物,尤其是对即将出狱踏入社会的罪犯,往往组成临时出监监区,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群体性心理咨询,对出狱前紧张、激动、兴奋等情绪给予矫治,平稳度过适应期。

社会帮教是实现“监狱与社会一体化”构想的新途径,通常邀请罪犯亲属、社会专家学者、院校师生及其他社会团体等来狱开展社会帮教活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法律援助属于预防犯罪的社会化改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预防再次犯罪的法律知识宣讲;二是针对罪犯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如经济纠纷案件、离婚案等邀请律师等专业人士给予解答,为其顺利回归社会解决阻碍。

就业安置的实施体现了当代我国监狱人性化改造罪犯的特色。成立监狱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如服装制作、焊工、烹调师、计算机操作员、茶艺师等初中级鉴定工作是为罪犯就业寻找正规途径,安置帮教工作会是各个监狱每年的重点活动,激励罪犯早日回归社会,用自己的双手成就事业。

三、用一支高素质民警队伍引领监狱文化建设之路

监狱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犯群的文化建设,更要有民警文化素质的提升来引领整个监狱的文化建设之路。民警就是火车头,只有民警先学、先思、先干、先律,将自己塑造成为学习型、创新性、勤政性、自律型干部,树立标杆,作出示范,引领方向,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凝聚人、激励人,才会带动犯群文化素质的提升。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注重干警的理论学习,定期举办干警研讨会,或是直接与他们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从而进行思想作风整顿。只有通过实践的摸爬滚打,才能发现实事求是的真谛,才能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而不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新时期所需要的新理念,诸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自主观念、创新观念,公平观念、民主及法制的观念等等一系列新的观念。

(二)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

要以三种观念牢牢把握“依法治国”的含义: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干警切要戒骄戒躁,尊重罪犯的合法权益,作为押犯单位,从罪犯最关注的狱政管理、分级处遇和减刑假释等环节入手,指导青年干警全面细化考核条款,加强考核管理;二是维护法律权威,坚决杜绝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对待罪犯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活动要依据《刑法》、《监狱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办理。邀请专业法律人士为干警解疑答惑,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

(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紧紧围绕在群众周围,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解决犯属的后顾之忧,如夫妻离婚问题,孩子抚养问题等等,争取罪犯的合法权益,对于稳定社会和谐安定起到积极作用,才能得到社会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综上所述,监狱文化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把教育改造创新的突破点和着眼点放在文化思想多元化的自助教育上,坚持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首要标准,同时全面提升干警职工文化素养,做好监狱文化建设事业的“助推器”,这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王志亮.监狱工作实务[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2]吴宗宪.当代西方监狱学[M].法律出版社,2005.

[3]李胜先.精神控制与心理学滥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任帅军,男,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景俊海在安塞检查指导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8月26日,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长景俊海到安塞检查指导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资源持续有效利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县委书记吴聪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屈永锋等陪同参加。

作者:苏红义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党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政治文化作为一个政党的重要精神支撑,对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和政治生态的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论述揭示了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的内在关系,阐明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地位作用,赋予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任务。那么,当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主要应该从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抓好选人用人的导向和以上率下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着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固本培元,用理想信念教育塑造领导干部灵魂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鲁迅先生曾说:“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骨髓”需要流淌于每一位共产党人的身体,贯通于每一位共产党人中间。“欲事立,须是心立。”因此,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共产党员思想、行动一致的关键。回首我们党96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什么?很重要的是靠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和崇高的理想追求,而这些都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英国一位作家曾说过:“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只有虔诚的信仰。”因此,固本培元,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我们这8800多万名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呢?首先,要培育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政治文化体系中核心就是政治价值观,其对良好政治生活的开展和政治生态的营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每一名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上将当代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概括为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这短短24个字就是我们共产党人需要时刻铭记于心、内化为修养、外化为行动的准则。其次,要处理好“六对关系”。即“真与假、是与非、公与私、实与虚、俭与奢、亲与清”,这“六对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细细琢磨,深入思考。“真与假”衡量的是一名党员党性强弱的标尺,“是与非”衡量的是一名党员原则和立场的标尺,“公与私”衡量的是一名党员公道与正义的标尺,“实与虚”衡量的是一名党员工作作风的标尺,“俭与奢”衡量的是一名党员生活作风的标尺,“亲与清”则是衡量一名党员清廉与否的标尺,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关卡考验着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意志和底线,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学习教育中要重视理论的武装、加强党性的培养、增强道德的教育,坚持以“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为目标导向,坚持以解决“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行”为问题导向,以“两学一做”为基础,不断打牢自己的思想根基、文化根基。

二、抓好导向,用管牢选人用人营造干部队伍纯洁

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践行者,党员领导干部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所以选人用人的导向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带动政治文化出现偏差。从我们党内政治生活的状况来看,由于一个时期以来,党内管党治党出现宽、松、软,所以党内的政治生活中出现了种种的乱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謠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习近平总书记将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乱象用“七个有之”做了高度的、鲜明的概括。可见,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文化的影响最重,对政治生活的危害最烈,对政治生态的冲击最大,所以,要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改变目前不良政治生态的作用,把党内政治文化倡导和弘扬的政治价值观与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等要求相结合,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换得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如何确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专门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单列出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在这些选人用人的要求中最根本的一个体现就是政治标准,正如全会指出: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首先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对政治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部分落马官员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两面人”,可见信仰、灵魂深处的东西检验起来很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干部的内心世界,及时识别其政治立场和政治定力。第二,就是要做到精准科学的选人用人,要将精确了解与准确评价相结合、政治素养与专业素养相结合、事业发展需要与干部成长需求相结合来选拔任用干部,让实绩突出、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重用。第三,就是要正向激励与容错纠错相结合,从制度上防止干部出现松劲儿思想、畏难情绪等心態,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

三、以上率下,用“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党员干部看齐

所谓身先士卒,就是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从这些年来查处的大案要案以及落马官员的职位来分析,一些“关键少数”尤其是高级干部发生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所在地方和单位发生严重问题的主因。2012年底至2015年9月,全国共查处省市县三级党委书记306人;辽宁拉票贿选案、衡阳破坏选举案、南充拉票贿选案涉案人员之广、金额之大,性质之恶劣,让我们震惊的同时也看到了“关键少数”乱作为或不作为对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影响作用之大。因此,基于“关键少数”在党内所处的重要位置,执掌着重要权力,不仅对其要严抓严管严教育,防止出现“灯下黑”的问题,更要让其承担起发挥示范作用的特殊职责。尤其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触及到党的理想信念、政治伦理和价值认同,事关每一位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起这项政治责任。

如何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呢?首先,要让“关键少数”有一个清醒的政治站位,切实将“四个意识”扎根于心尤其是要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骨髓,做到忠诚于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其次,要让“关键少数”做到履职尽责。要认清自己的岗位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性,自觉按照党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磨练自己,净化自己,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时效导向相统一,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努力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第三,要让“关键少数”做到以上率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增强自己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模范意识,认真践行政治价值观,自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做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表率。从自身做起、从净化身边的朋友圈做起,逐步拓展到带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的净化。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郭存发guocunfa@fendouzazhi.cn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分工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于中职院校来说,需要培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价值,为社会输送一批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除了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融入会计文化,让学生真正明白作为一名会计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如何将会计文化建设融入到中职会计教学中,已经成为了当前一线中职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会计文化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将会计文化建设融入到中职会计教学当中的有效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中职  会计文化  会计教学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开始走向大众的视野,也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这也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在开展职业教育的时候,除了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还需要将快会计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会计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是需要一线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式探索,不断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一、会计文化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一)是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会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能够为企业发展中的财务方针提供指导性意见,保证企业资金的畅通。而会计文化便是支撑学生在这份工作中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指导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指导性思想。因此,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教学教学中,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为学生走向企业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毕竟,知识是学不完的,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科学的工作观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二)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

中职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还有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起必要的职业素养是相当有必要的。会计文化就像精神食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会计是一个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的行业,除了必要的职业技能,还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去处理企业发展中的种种事项。因此,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除了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意识地将会计文化融入其中,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熏陶,不断提升自我要求,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本身就是属于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高质量的就业水平,对学校提升就业率也是极大的帮助。总之,将会计文化建设融入到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对会计行业有着清晰的认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

(三)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终究是会带来人才的高要求的。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来说,对学生的要求也由简单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向综合素质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对该工作岗位的要求。会计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对会计行业约定俗成的要求,是一种属于会计人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催促着会计人不断前进,推动会计行业发展进步。因此,对于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说,将会计文化融入到会计教学中,能够将市场的需求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帮助会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高效、全面地处理好手上的工作。建设会计文化,为会计工作者开展高质量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也是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会计人员的不断发展进步,必然会带来会计行业的发展进步。总之,要想一个行业健康、科学地不断发展,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极其必要的。

二、将会计文化建设融入到中职会计教学当中的有效措施

(一)了解学生,将会计文化融入到实践之中

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显著特点便是实践性,这也是相对于高等院校极具竞争力的一环。因此,将会计文化建设融入到会计教学之中,便是充分利用实践环节,让学生对会计文化形成具体、可感知的状态,为今后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础。首先,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习习惯不够好,这些都是培养其职业技能上的绊脚石。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会计专业的特点,开展“一帮一”等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不断调整和改正。将会计文化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便是需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去面对生活的各项挑战。

(二)开展活动,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活动之中

中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两三年的学习之后便要进入到工作岗位,需要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去处理。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工作的专业知识,还有在工作中的责任心、荣誉感等等。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中,将有效的课堂进行拓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会计文化的熏陶。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开展环境创设。利用标语、宣传栏等问题,让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且通过优秀会计人的事件,让学生对会计文化有着具体的认知。其次,便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会计文化素养。中职院校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建设会计文化。第一,开展会计知识的讲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会计文化。第二,开展会计知识竞赛,营造会计知识学习氛围。第三,开展会计主体文化讲解,丰富学生对会计文化的认识。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地体会到会计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三)教学改革,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

中职学生的培养应该始终将综合素养放在首位,因此,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积极主动开展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首先,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在开展会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适当地引入当前行业发展的新内容。另外,在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程上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便是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会计文化培养奠定基础。在开展教学活動中,教师有意识将职业道德融入其中,让他们了解优秀的会计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将会计文化的培养渗透与日常的活动之中,从容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然后,根据行业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时代在发展进步,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将会计文化融入到中职会计教育之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

(四)校园文化,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

校园文化,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要善于利用校园文化,为其创设良好的环境。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呈现着学生的精神风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多时候都是具有共性特征的。首先,应该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物化的形态内容以及非物化的形态内容,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其次,将会计文化进一步细化。会计文化是在校园文化上专业上的细化。在尊重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开展会计文化的建设,学生更容易接受,共容易产生共鸣。另外,会计文化的融入也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善于利用学生周围的一切,让学生在方方面面去感受会计文化的魅力。只有深入骨髓的文化,才能够成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动力。

三、总结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其职责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需要更多优秀的会计员工。中职院校的重点目标就是根据会计文化要求,培养诚信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以此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发展。培养学生的会计文化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支撑。对于当前的中职会计教学来说,教师需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开展会计文化的培养措施,是当前一项必须开展的工作,也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前的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文化知识的融合,充分利用当前教学中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瑞,赵文彦.沙盘模拟:会计文化融入职高会计教学的实践演练[J].成才之路,2018(23):47.

[2]陈桂菊.探究中职会计教学中会计文化建设的融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6):112-113.

[3]王真真.中职学校如何为小微企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208.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推进水利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水利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廉洁从政,着力加强水利系统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基层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廉政文化水利行业

水利廉政文化是建立在水文化和廉政文化基础上,以水利为特色的行业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统一体。它融合了水利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来源于水利工作实践,并统领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体现了共同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观念。一、水利廉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水利廉政文化内涵是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水利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荡涤水利干部职工思想上的尘埃,陶冶水利干部职工情操,增强主人翁意识,提升水利系统文明形象,推动水利事业的科学、和谐、持续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先进的思想性、自律的规范性、无形的导向性和强大的凝聚性等方面。水利廉政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舆论、教育作用。水利廉政文化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强势文化,它赞扬什么,倡导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二是行为规范作用。水利廉政文化通过媒体和丰富多样的手段广泛传播,让水利干职工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三是行为规范作用。首先,能从道德上进行规范。使水利干部职工的道德行为得以自我约束。其次,能从思想政治上进行规范;四是激励作用。通过总结、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展望美好未来,能够有效地消除对腐败现象的错误和片面认识,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正确认识腐败作为一种消极社会现象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五是社会监督作用。水利廉政文化的监督作用,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而激起人们去监督,通过公共媒体报道廉政动态和揭露腐败问题而引导人们去监督;六是审美陶冶作用。通过廉政文化的感染在心中产生美,这种美能够使水利干部职工分清是非、美丑、善恶,使水利干部职工的性情得到感染、受到陶冶,灵魂得到震撼,在心灵深处和情感上抵制腐败、反对腐败。二、加强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必须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突出廉政主题。把党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要求,通过文化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把廉政思想扎根在水利党员干职工的灵魂深处,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提高党员干职工廉洁自律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把握创新性。水利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必须在理念上有所创新,在内容上力求通俗,形式上力求生动,充分体现水利行业特色,群众参与度高、易于接受的内容,不断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形势以及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二是把握全面性。在对象上,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水利系统党员干部的教育上,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廉洁从政、奉公守法的自觉性。在载体上,要立足于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增强渗透力,着力打造水利廉政文化阵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各类教育基地为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构筑平台。

三是要把握持续性。加强水利廉政文化建设,决不能满足于在一定阶段开展轰轰烈烈的活动,而是要研究和建立持续性开展水利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使水利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着眼于从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解决水利廉政文化建设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水利廉政文化建设成效。三、加强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增强开展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采取集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四项廉政制度》、中央领导人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反腐倡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清醒头脑,保持政治上的坚定。

二是深化研究,组织了座谈、讨论,分析具体案例及犯罪原因,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引以为鉴,以案明法,以案明理,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是创新载体,进一步弘扬发挥水利廉政文化建设功能作用。要使水利廉政文化活动健康发展,必须顺应形势,探索尝试,不断创新。一是要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廉政文化活动,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状况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可采取廉政网络文化各取所需,廉政文化园地寓教于文,廉政文艺作品寓教于乐,廉政直通快车送廉入户等方法,不拘一格地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不搞统一模式,不搞花架子;二是要注重创新。要在水利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上、内容上、形式上、方法上,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侧重于思想宣传式教育、理论疏导式教育、良性互动式教育、节日预警式教育、社会家庭式教育、舆论媒体式教育等,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水利廉政文化建设格局;三是要务求实效。开展水利廉政文化活动,不能搞形式、赶时髦、图虚荣,做表面文章,如果是这样,非但不能起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相反只能败坏党风、政风和行风。还要加强物质文化的硬件建设,营造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廉政文化宣传工作体现行业特色[J].中国监察,2005,(24).

[2]王华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J].民主与法制,2010,(12).

上一篇:可持续农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