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

2023-09-23

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常态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 困境 思维调适 路径选择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逐渐走向中高端,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速度上来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动力上来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从客观上要求我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自主创新。各个国家已经在创新上达成了共识,纷纷将创新提升到了战略位置。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人才聚集地的高校,应该加强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为适应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自主创业创新的人才。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也必将成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需要不断进行思维调适,探究可行性路径。

一、创业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业创新教育建立在創业与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上,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与方法,也要给学生创造培养这些能力与技能的条件,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促进多个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平台,提高他们创业的意识与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往我国高校开设的创业创新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创业服务,但是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的人数比较少,所以创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为少数学生群体,而且创业活动的开展也只是针对有创业理想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小,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社会上比较缺少知识型的创业者。当今社会,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创业活动,主要归因于他们对创业比较陌生,认为创业离自己比较遥远。所以,高校应该继续加强对知识型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新常态下,高校需要将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糅合在一起,摒弃原来单纯开展创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全方位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在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糅合的框架下,高校应该在教育结构上,重视培养创业创新的意识;从认识层面上,着手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教授学生创业相关知识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可以通用的创业创新能力。国外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发展较快,我国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创业创新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促进其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困境

新常态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逐渐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理论方面的困境

第一,三元交互理论还未发挥到极致。班杜拉提出三元交互理论,主张个体自身的内在素质、外部环境以及行为之间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决定着行为的结果。霍兰德认为,创业型人格包含个体的自我认知、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对环境的反应、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在创业型人格中,对于创业的兴趣处于核心地位。创业兴趣的养成是遗传因素、教育活动、社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创业型人格的养成也依赖于个体自身、外部环境和行为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始于1997年的创业计划,但彼时主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教育活动,直到2012年高校才开始重视创业创新教育。三元交互理论认为,外部环境对于个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高校开始重视在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通过外部环境,如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激励学生的创业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创业创新教育中,对于学生个体创业型人格的塑造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据。

第二,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尚未完善。20世纪中后期,高校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功能——创业培训。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更早开展了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开始以创新驱动发展,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还尚未完善,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理论支撑,造成创业创新教育在认识上的偏差,出现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认为其服务于就业,而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政策方面的困境

第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善。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创业支持体系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大学生由于自身经验少、资金不足,比较青睐于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但是这类行业普遍市场前景不佳、生命力不强。所以,高校应该给予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一定的政策支持,逐渐引导学生朝着高科技产业发展。当然,良好的创业环境的创设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的支持。我国的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政策支持体系的完善还需要一些时间。另外,大学生自身对于创业创新政策的了解也不够,有得到政策支持的愿景,但是不抱有很大希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了解创业政策的途径有限,自己研读政策文件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很多没有努力就选择放弃。再加上有些政策只是停留在文本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申请流程复杂,审批耗时比较长,未能给予创业项目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第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很难落实到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如《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 号)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工商、税务、银行等多个单位。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无权对以上几家单位下发命令,这就使得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存在很大难度,甚至被束之高阁。同时,许多政策在高校的落实也很困难。例如,在《关于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中青联发[2009]8 号)的执行上,由于共青团和银行是无权给政府部门下达行政命令的,所以这些政策几乎没有可行性。加之这些政策没有阶段性目标,既没有最后的落实单位,也没有最后完成的期限,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空文。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现实方面的困境

第一,新常态下对知识型创业需求与创业者学历结构偏低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停留在模仿阶段,企业追求最小的成本投入,而不是先进的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经济发展对于科技的依赖性增强。我国目前距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比较远,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起点,创新意识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的前提。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创业行为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決定着他们创业的方向。目前,我国创业者中中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占较大的比重,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在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环境下,高校顺应这一趋势,开设了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可是成效甚微,2014年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仅为1%,其中知识型创业者仅占很小的比重,所以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仍需要不断深化。

第二,新常态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应然和实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创业创新教育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对于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事这类教育的教师普遍是兼职,很少有教师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从而造成创业创新教育的质量不高,教学没有针对性。高校有必要进行相关师资培训,以提高创业创新教育的水平。新常态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表现在:首先,政策要求和落实情况不一致。一些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缺乏重视,教学方法传统,对于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落实不到位,相关研究也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其次,师资队伍相关经验不足。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没有创业的经验,只能单纯地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在学生中威信不高。最后,教师结构单一。创业创新教育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的精诚合作,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合力,所以师资主要依赖于高校内部的教师。由于经费有限和时间安排上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外聘的兼职教师承担了很小比重的教学安排。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前提,显然目前这种非专业的、兼职性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需求。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思维调适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个体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社会化的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激励学生将创意迅速转化为行动,拓展就业渠道。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困境,高校应该及时进行思维调适,探究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找寻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完善其理论体系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一直以来都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域,早在19世纪末,“研究”就已经被引入高校,成为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个体创业型人格塑造的理论研究,为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撑,逐步完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理论体系,为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保障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走向正轨,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创业行动,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完善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并成立专门机构保障落实

首先,通过政府、企业、校友等全方位筹集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项目,包括机构运行、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业等。成立专门的用于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融资平台;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租房补贴以及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综合利用科技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完善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糅合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资源,兴建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低成本创业提供保障。

其次,成立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培训,规范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的质量,并将其建设为专门化、专业化的创业创新教育培训机构。该机构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引、对创业基金的管理、对大学生创业环节的一条龙服务,通过简易的流程,提升服务的效率。该机构还应该利用各种资源,如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贷款等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通过创业园区、工业园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最后,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高校应该创新工作的思路与形式,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知识实践场域,这是经验积累的重要环节。通过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业环境,可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理清创业的思路。同时,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提高学生外出见习的机会,尤其是到高科技类型的企业见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其中,最为理想的方式是校政合作,这是新常态下高校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共建创业基地,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创新教育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第一,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实现模块化、学分化、实操化、区域化。在模块上,可以分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特色、创业实训、经营管理、创新意识等;在学分上,应该开设创业创新教育的公选课,供全校大学生校内选修;实操上,要结合竞赛、实训、实习等多种形式,并邀请成功企业家进入校园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区域上,应考虑到所在地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在通用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出地方特色。

第二,教师队伍的培训是创业创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首先,建立创业创新导师制,培养一批兼具理论与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方法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授课的质量;其次,邀请一些企业家、专业人士成立导师团,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与帮助;再次,为企业家和学生搭建一个帮扶平台,通过多种活动丰富他们交流的形式;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与专业的测试评估,并根据测试评估的数据,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指导,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对于自主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作为这类人才的培养渠道,在短时间的发展中遇到了诸多的困境,需要积极进行思维调适,探寻有效发展的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蒋超群.素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OL].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2016-02-19].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5328132.nh&dbname=CMFD201601&dbcode=CMFD&pr=&urlid=&yx=&v=MzE1NDhadVJzRnl6aFZiekxWRjI2RzdDNkZ0RFByW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eWU=.

[2]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OL].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2016-

02-19].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1014373637.nh&dbname=CDFD1214&dbcode=CDFD&pr=&urlid=&yx=&v=MjA0NDFyQ1VSTHllWnVSc0Z5L2tWTDNQVkYyNkdyQy9IZGZQcU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Y=.

[3]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4).

[4]陈艾芳,胡潇潇,韩艺飞.“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5]薛晓静,付笑.新常态下保定市大学生创业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5).

[6]施永川.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16(6).

[7]胡美菊.新常态下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三维“体系[J].邯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8]夏继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5).

[9]崔蕾.浅析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辅导员工作为视角[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第2篇

【发布文号】国发〔2017〕37号 【发布日期】2017-07-21 【生效日期】2017-07-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7〕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促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有效提高了创新效率、缩短了创新路径,已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为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坚持“融合、协同、共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构建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机制,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的科技内涵,着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创造潜能,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有机衔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效促进创新型创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举措,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为本、高端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支撑,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坚持质量效率并重,引导创新创业多元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坚持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增强产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改革先行、精准施策。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动力,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向新趋势、新特征、新需求,主动作为,针对重点领域、典型区域、关键群体的特点精准发力,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创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生产、管理、分配和创新模式的深刻变革,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为新动能的成长打开更大空间。 ——人才优先、主体联动。以人才支撑为第一要素,改革人才引进、激励、发展和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潜能,鼓励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才、农民工、退役士兵等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群体更多投身创新创业。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创客等主体协同,促进大中小微企业优势互补,推动城镇与农村创新创业同步发展,形成创新创业多元主体合力汇聚、活力迸发的良性格局。

——市场主导、资源聚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以市场化机制促进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更好对接,实现优化配置。

——价值创造、共享发展。以价值创造为本质内涵,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业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成为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创新创业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重点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障碍,保护知识产权,活跃技术交易,提升创业服务能力,优化激励机制,共享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扩大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维权覆盖面,加快推进快速保护由单一产业领域向多领域扩展。搭建集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探索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枢纽作用,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负责)

(二)推动科技成果、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市场化,促进知识产权、基金、证券、保险等新型服务模式创新发展,依法发挥资产评估的功能作用,简化资产评估备案程序,实现协议定价和挂牌、拍卖定价。促进科技成果、专利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财政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率先建立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转化。(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众创空间。探索将创投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纳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并享受相应扶持政策。(科技部牵头负责)

(五)推动科研院所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激励导向,提高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效率。坚持试点先行,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激发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促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探索仪器设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对于财政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探索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进行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科技部牵头负责)

(七)实施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共享行动,鼓励科研院所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开放现有科研设施和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实现共享和转化。(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科院、科技部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不断完善金融财税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支持,发展创业投资,优化投入方式,推动破解创新创业企业融资难题。

(八)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合理赋予大型银行县支行信贷业务权限。支持地方性法人银行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在基层区域增设小微支行、社区支行,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商业银行改造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提高审批效率。(银监会牵头负责)

(九)完善债权、股权等融资服务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稳妥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推广专利权质押等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鼓励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保证保险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提供风险补偿或保费补贴。持续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稳步扩大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规模。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债提供担保。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政银担、政银保等不同类型的风险补偿机制。(银监会、人民银行、保监会、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证监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改革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投入、管理与退出标准和规则,建立完善与其特点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依法依规豁免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有股转持义务。(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适时推广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推动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第三方征信机构完善信用记录,实现创业投资领域信用记录全覆盖。(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一批创业投资子基金。引导和规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完善对引导基金的运行监管机制、财政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基金管理机构的信用信息评价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健全完善创新券、创业券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探索建立创新券、创业券跨区域互通互认机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举措,着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培育新兴业态,发展分享经济,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

(十四)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管理、投入和经费使用方式。高校和科研院所要鼓励科研人员与创业者开展合作和互动交流,建立集群思、汇众智、解难题的众创空间。面向企业和社会创新的难点,凝练和解决科学问题,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新挑战赛,通过众包共议方式,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在战略性领域布局建设若干产业创新中心,整合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依托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符合发展需求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动建立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实施企业创新创业协同行动。支持大型企业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推动开展内部创新创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鼓励大型企业全面推进“双创”工作,建设“双创”服务平台与网络,开展各类“双创”活动,推广各类大型企业“双创”典型经验,促进跨界融合和成果转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合理引导预期,创新监管模式,推动构建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和社会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新就业形态、消费者权益、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建设、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完善适应分享经济特点的税收征管措施,研究建立平台企业履职尽责与依法获得责任豁免的联动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税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强化系统性设计,打破制约数字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推进市场化的生产资料分享,提升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引领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交流与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进一步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统计分类,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制定“双创”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准确、及时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进展。(国家统计局牵头负责)

(二十一)加快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和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支撑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

(二十二)积极落实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用地政策,加大新供用地保障力度,鼓励盘活利用现有用地,引导新产业集聚发展,完善新产业用地监管制度。(国土资源部牵头负责)

(二十三)研究制定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检测评定、示范应用体系,完善财政、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明确相关招标采购要求,建立示范应用激励和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二十四)充分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重大工程,支持关键领域和瓶颈环节技术改造。(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完善人才流动激励机制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改革分配机制,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健全保障体系,加快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二十五)制定人才签证实施细则,明确外国人申请和取得人才签证的标准条件和办理程序;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简化外国高层次人才办理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证件的程序。开展外国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和医疗保健服务通道。进一步完善外国人才由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换机制,实现工作许可、签证和居留有机衔接。(国家外专局、公安部、外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允许外国留学生凭高校毕业证书、创业计划申请加注“创业”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外国人依法申请注册成为企业的,可凭创办企业注册证明等材料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专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七)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吸引更多高素质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继续推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开展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万侨创新行动”,支持建设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建立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为华侨华人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企业家出入境、停居留以及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件提供便利。推动来内地创业的港澳同胞、回国(来华)创业的华侨华人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社会公共服务。继续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国务院侨办、中国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八)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绩效考核办法,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自主分配。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员和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可简化招录程序,没有岗位空缺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并按相关规定办理人事关系,确定岗位薪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九)实施社团创新创业融合行动,搭建创新创业资源对接平台,推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案例,推动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合,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各类科技人员投身创新创业大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加快将现有支持“双创”相关财政政策措施向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拓展,将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项目纳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范围。探索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农业设施、农机具抵押贷款试点。允许返乡下乡人员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创新创业。返乡农民工可在创业地参加各项社会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返乡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按规定将其子女纳入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协调推动机制,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设立“绿色通道”,为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服务。(农业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一)各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采取不改变人才的户籍、人事关系等方式,以用为本,发挥实效,解决关键领域高素质人才稀缺等问题。(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六、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试点示范,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十二)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程序,强化审查责任,推动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创新创业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三)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将涉企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对内外资企业,在支持政策上一视同仁,推动实施一个窗口登记注册和限时办结。推动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推广自主申报。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管理系统,推进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建设和应用。(工商总局牵头负责)

(三十四)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提高监管效能。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机制,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五)在有条件的基层政府设立专业化的行政审批机构,实行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审批环节“三个全集中”。(各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六)适时适当放宽教育等行业互联网准入条件,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新兴业态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教育部牵头负责) (三十七)推进跨省经营企业部分涉税事项全国通办。推进银行卡受理终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元化缴税方式。加强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建立健全市、县两级银税合作工作机制,加大基层银税合作力度,逐步扩大税务、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内容。探索通过建立电子平台或在银税双方系统中互设接口等方式,实现银税信息“线上”互动。(税务总局牵头负责)

(三十八)积极有序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整合创建一批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研究新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十九)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组织实施好“创响中国”系列活动,开展创业投资企业、院士专家、新闻媒体地方行。高质量办好创新创业赛事,推动创新创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协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本意见的各项要求,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切实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勇于探索,主动作为,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促进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劲支撑。

国务院

2017年7月21日

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第3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结果,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实际和创新潮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后来,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相对于创新理论,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一般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人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标志和特征是创建新企业或新的组织。创业不仅仅局限于创办新企业的活动,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创业行为。创业者既可以指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但创业和创新也是有所区别的,从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看,创新更加强调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是经济学家索罗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定量测算。而创业的内涵更丰富,不仅有创新的内容,还涉及就业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正义。

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就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创新,要大力推动创业企业发展,强化企业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出要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突出要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仅突出精英创业,而且突出草根创业、实用性创新,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了人类创新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创新创业究竟应由哪些人来干,如何选择创业者,政府应该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中常常碰到的问题。现在,有的人认为,创业是少数“天才式”人物的事情,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素质和条件。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比如,蒸汽机革命中许多重大技术都是由技工发明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后,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一大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万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此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又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下海创业”,使一大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这其中许多都是“草根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现在来看,许多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草根”完成的。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必须要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应在全社会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创业的大潮,使大量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脱颖而出。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实现途径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势。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石,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使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包括新创办企业和现有企业的创业创新,不断为企业这部创新发动机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汇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和规模化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初创企业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重大技术和发明的商业化最初都是由这些企业完成的。同时,初创企业也是就业增加的引擎。据美国一个最新的分析报告,近年来在美国新增的20%就业中创业企业占3%。正是那些创业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前,也正是那些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业者,推动着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解决我们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重大挑战。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创业创新。对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但创业也可以在现有企业内部进行。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更需要弘扬创业精神才能赢得更多的利润和企业长久的发展,大企业由于具备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是创新发展的“野战军”,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中小企业使创新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还表现为大企业本身可以培育、孵化出许多小企业。从我国看,目前许多大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腾讯、金发科技、达安基因等大型企业围绕全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地创办孵化器,孵化培育了大量科技型创业企业并形成集聚效应。海尔提出要把企业员工由原来的雇佣者和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和合伙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自创业”,实现企业由出产品到出创客的转变。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进供给创新的重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综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对要素投入侧和生产侧的重大改革、关键性改革。核心是要通过推进金融、土地等要素改革和生产端的改革,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焕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体制改革,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监管、投融资、科技体制等关键环节和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比如,要围绕培育小微企业和促进大企业创新,大力推进投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大力推进能源电力、物流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降低创业创新成本。要“放水养鱼”,推动财税体制结构性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水平。在生产侧方面,要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开放,使更多新企业公平进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作用。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创业创新,鼓励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迅猛发展趋势,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人才、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撑,着力营造有利于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商业化的良好生态。

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第4篇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认识的现状

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43万人, 创历史新高。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创新创业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渠道之一, 所以我国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代的大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水平上还是在思想道德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他们思想活跃、有理想、有干劲、敢于接受挑战。但是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认识不够, 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在调查大学生创业意向时, 提到“你是否有过创业方面的意愿”35%的学生表示想过, 但缺乏系统思考, 55%的学生表示根本不打算, 这表明大学生相对缺少创新创业意识。当问到“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 主要来源于哪个方面”35%的学生表示来源于自己的想法, 60%的学生表示来源于学校教育, 由此可知,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当问到“如果你想创业, 你最希望得到学校什么帮助”70%的学生表示希望得到学校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帮助。当问到“您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功创业是否重要”60%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成功创业很重要。

另外, 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不够,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政策普及、实践技能训练、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 很多高校都创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但是, 很少有大学生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出现这种状况有许多因素, 主要包含有以下几方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高校并没有在大学中培养创业的氛围, 3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业素质及技能;51%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认可或政策扶持;9%的大学生认为是资金场地的限制, 并且仅少数大学生知道创业孵化园的存在等。同时在大学生加入创业孵化园之后, 学校又没有给予专业的指导, 使得大学生毫无目的地盲目创业, 创业容易失败。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传统观念的影响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父母保守、求安稳的心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总体来看, 高等院校中有些学生家庭不允许出资帮助学生创业, 不支持其自主创业。甚至有的学生还需要打工来补给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因此, 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 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并不积极。

(二) 学校教育的影响

高等院校虽然拥有很多优秀教师, 但是拥有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教师却非常少, 难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并且高等院校在举办“双创”活动和竞赛时, 没有专业性的指导教师来指导学生, 如大学生在参加航模大赛时, 因缺乏专业性教师的指导, 在赛前培训时只能依靠自己摸索, 同时依靠之前参加过大赛学生的指导。对于比较有技术性和专业性的比赛, 很多学生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来参加, 是零基础。因此, 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零基础的条件下, 双创活动的举办或许会有阻碍。各高校虽也举办各种创业讲座, 但也只是单纯性的讲座, 为大学生介绍创业的经验, 缺乏有关创业的后续指导, 没有专业性的团队或者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 大学生也少了创新创业的主动性。

同时,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 没有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过多注重理论的讲解, 缺少实践课程, 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了解较少。

(三) 学生自身的影响

在进入大学后, 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还是停留在死读书、不实践、没创意、没想法的状况之中, 即便高校内组织各项创新活动, 他们也不会对其感兴趣, 也只能望而止步, 最终导致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同时, 思想较为传统, 这也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多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 比如考公务员、进国企、当老师等一些朝九晚五的工作, 这也就导致了现阶段的国考热、考编制热的现实情况, 最终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不乐观。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 注重“双创”意识的培养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不免会存在有大学生的双创意识薄弱,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以“双创”意识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双创”意识培养需贯穿教育始终, 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格,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 做到高校关注, 体制保障, 学生主动。这之中既包括教学“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 也包括课外“第二课堂”的技能培训, 更要有“第三课堂”的实习实践作补充。为此, 高校不仅应适时组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系列讲座, 邀请名家名企、优秀创业者等以自身经历展现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要成立相关专家团体,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 进行全程指导和帮助并开展优秀科研成果进校园系列活动等, 通过科技成果吸引学生, 激发创新创业动力。

(二) 培养专业性教师, 搭建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的召开, 不一定都与高校各专业的知识相关, 高校应培养相关专业性教师, 让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和领域, 高校将其送往相关学校、部门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和学习;或者高校在进行教师招聘时, 将招聘条件提高, 对于那些有其他专业技术或者有相关兴趣爱好的教师优先录用。有了优秀的专业教师, 才能带出优秀的团队, 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 也是有利的。同时, 在这个基础之上, 成立相关双创社团, 由专业教师带领, 经常性的设计开发新作品, 在日常锻炼中提高技术水平, 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与其他高校联合举办各种双创竞赛, 在比赛和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在这其中不免会看到自身的不足与其他团队的优点, 这也会激励大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地提高自身双创能力。提到大学生自主创业, 不少大学生会对其产生质疑, 并不敢于创业, 对于这样想法的大学生, 高校更应该为其搭建创业平台, 为他们提供创业机会、创业基金, 让他们没有资金方面的忧虑, 多得是尝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或是失败的经验。高校作为服务大学生的一个阵地, 应该有理由为其提供这样的平台;同时社会中的各企业也应为其提供创业平台和创业基金, 高校和社会能否为其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帮助是大学生能否成功的又一重要方面。三者应紧密结合在一起, 共同激发大学生的双创思维, 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

(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所以必须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 专业课程要少而精, 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学时, 使高等院校大学生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 有一技之长;基础课程要宽而厚, 拓展到其他专业领域, 增强自己竞争力。这样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 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创业。同时, 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合到专业教育中高等院校可以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老师或者创新创业经历的校友进行讲课, 也要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专业老师进行教授, 理论老师与实践老师相结合。与此同时,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增加学分提高学生重视度、参与度,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育工作。因此, 高等院校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双创意识, 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 向社会传递先进的思想, 培养有想法、有能力的双创人才。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创业素质及技能缺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创业实践平台等问题, 从传统观念、学校环境、自身因素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出可实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双创思维,原因,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武天骄, 孙超.农业高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初探——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17 (2) :69-72.

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第5篇

互联网+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未来之路,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 也进一步强调设计和创新的重要性, 文创产品的设计已经向“互联网+产品+服务”的方向转变。当今, 在IP大热、文创纪念品潮背景的驱动下, 各大高校文化形象墙、校媒体组织、校园文化展览设计开始逐渐发挥特色校园优势, 以校园文化为挖掘点, 进行创意IP产品设计、自媒体宣传, 同时传播高校文化与知名度并丰富大学生活。

一、高校校园文创纪念品和校园文创衍生品调查

校园文创产品立足于校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通过对校园的符号标识、美学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进行重新解读和重构, 将校园文化与产品本身相结合, 形成创意产品。目前基于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设计的IP产品非常多, 例如起步较早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 善于运用鲜明的校园建筑元素进行品牌定位。专业特色优势较强的央美、国美、川美等艺术院校, 拥有多种设计风格的校园文创衍生品, 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 展现了前沿文创设计潮流趋势。现今校园文化IP产品的目标群体主要有在校师生、家长、校友和游客。产品种类涉及到学习、办公、纪念礼品、日常用品等各个方面。这些文创产品兼具艺术与实用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便于校园文化传播, 另一方面也具有文化纪念收藏性。校园文化IP建设在校园市场具有很大潜力。

二、项目开发背景与可行性

(一) 项目背景

近年来, 产业跨界融合趋势为文创产品的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文创产业借助新的科技形式完成转型。文创产品从单一的旅游纪念品变成了有传承性、表达性、设计性的商品。校园市场是一个年轻消费群体的载体, 全国统招高校2800多所, 大学生人数接近4000万。不同于其他市场, 大学校园群体比较聚拢, 更适合文化性、实用性、审美性、区域特征性校园文创产品。大学生是中国校园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 月消费在1000至2000左右, 基数庞大, 消费市场的前景明朗。基于对多所高校进行的市场调查分析, 显示65%的在校生对校园文化IP产品开发和校园文化体验活动持支持态度。

(二) 项目可行性

校园文化IP产品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气质, 传达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助于高校品牌效应的推广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其影响力。校园文化IP开发与实践立足于高校校园, 根据学生的精神文化诉求, 依托校园市场, 打造自媒体网络商城平台。通过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互联网平台, 将项目紧密的同目标客户群体联系起来, 并通过互动式点对点营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方式得到校园市场的认可。

三、项目定位

“人”在今天不缺乏物质, 缺的是温度, 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不再是单向的, 而是交互的, 产品与人之间的感情连接就是“温度”产品。文化产品的最大消费群体是崇尚自由、个性创意的年轻一代, 而高校正是此类客群聚居地。不论是消费市场还是人才市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所以客群定位为90、00后的校园达人。校园文化IP产品致力于解决年轻一代对个性化的需求和对体验文化的渴望, 因此项目依托互联网平台, 强化创造独特内容的能力、强用户运营能力, 确立品牌定位:陪你玩转校园文化, 建立一个主打校园文创定制开发、销售体验、交流服务一站式平台。

四、项目建设运营策略

基于当代审美及市场诉求, 通过校园及地方自媒体互联网平台打造一个专做文化产品独立设计、创意交流的平台。为客户定制属于自己的产品, 并将校园文创IP产品在平台上进行推广出售、DIY体验课线上预约, 同时采取O2O运营理念, 开设线下产品定制体验课程, 增强用户黏性, 拓宽消费人群。

(一) 2B校园纪念礼物

1、准确定位, 迎合市场需求。根据高校IP优势, 确定目标设计方向、产品服务群体, 将校园IP与产品创意紧密连接。

2、设计新颖, 创造惊喜产品。消费者期望精美的商品, 是构思巧妙, 是新鲜活泼。“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特”。专人专定制, 杜绝同质化, 保持快迭代。为每一个客户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产品。

3、贵在实用, 服务大众生活。文创产品开发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既追求收藏价值, 还要讲究实用, 更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 做到普适性, 价格适合多数消费者。

4、情感运作, 触动人文情怀。文创产品多是心理引导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文化情境的情愫发酵。例如大学生毕业后, 多把与学校相关的文创产品带回家里留作纪念。因此, 文创产品的价值在于背后的附加文化。校园文化IP开发与实践项目立足于三峡大学, 具备诱发这些情愫的元素, 诸如“三大桃花”“三大银杏叶”。

(二) 2C衍生品运营销售平台

1、矩阵自媒体化。依托自有自媒体网络微信小程序, 各级校园及地方自媒体, 实现互联网微定制。

2、个性创新化。提供消费者与创意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平台, 提供个性定制服务、协助创意转化两大线上模式,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来图定制”或“设计师定制”与设计师进行沟通, 设计师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产品, 帮助其实现创意转化。并将线下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环节整合于线上, 实现上下联动。

3、异业联盟化。深入挖掘开发校园文化IP系列特色产品, 持续更新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周边高校文化消费市场, 从平价产品向中高端产品扩展, 为各高校打造能够体现其独特文化理念的文创产品, 实现不同高校甚至不同行业间的联合, 逐渐建立全国范围的设计性人才联盟、定制服务体系。

(三) 2B&2C设计定制开发

1、线下的工艺体验馆。例如团建体验课、亲子体验课、素质拓展体验课、益智类体验课。根据人们对手作体验文化的好奇及体验需求, 开发出工艺品体验课程, 诸如三峡版画课、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课。消费者可以亲自动手参与手工品制作过程。消费者也可以在定制服务小程序平台上自行选择观看相关视频、图文教程或购买材料包。线上线下结合运用模式拓宽了消费人群, 也使自媒体平台得到了推广。

2、媒介引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矩阵宣传线下手工活动, 让消费者体验手工课堂的魅力, 加强了校园文创IP品牌影响力。

3、公益课程。手工体验课堂走出校园, 与志愿者联合开展爱心活动, 开设亲子课堂, 社会活动等, 逐步完善不同类型的手工课程打造校园与社会共同认可的DIY体验馆, 并完善线上手工教程视频制作, 实现线下与线上双边交流, 扩大知名度。

五、项目影响力及收益

目前已开发出的小程序平台, 顾客可以线上购买文创系列产品、向设计师寻求定制服务及进行体验课程的线上预约。已经开发完成在售的产品有三峡大学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特色手工定制产品、多种体验课堂服务等。校园文化产品在毕业季、桃花节受到学生和校外游客的广泛认可, 特色手工定制在情人节、教师节、圣诞节等节日也受到追捧。针对手工制作缓慢的情况, 将把手工类工作以兼职的形式发放, 为大学提供兼职机会。体验课在素质拓展、团队建设、亲子活动、爱心志愿者活动方面也有很高的认可度, 受到了一致好评。

六、结语

文化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的文化资源也是高校的品牌核心内涵。当下媒介的发展, 自由连接网络的高度成熟为互联网校园市场下的校园文化IP建设提供了广泛发展空间, 校园文化逐渐成为人格化流行品牌。项目建立在基于校园IP文化创新性市场下, 对高校市场与经济市场相融的模式下进行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基于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业——校园文化IP设计开发与实践构建的文创开发产学研模式成效显著, 接下来需要在全产业链、多学科领域进行动态产学研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双创竞赛项目实践为基础, 针对高校文化资源进行文化IP品牌转化研究, 依托互联网经济模式创立高校校园文化IP设计开发与实践项目, 进一步构建教学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校园文化IP产品设计服务, 搭建一个主打校园文创定制开发、销售体验、交流服务一站式平台。立足于高校挖掘校园市场, 建立文化资源转换方式, 探讨教学与实践中产学研实施路线, 以高校互联网+双创竞赛项目为案例, 阐述基于高校文化资源的校园文化IP设计开发与实践产学研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创业,校园文化IP开发与营销实践

参考文献

[1] 宗立成, 孟钰, 赵德钰.基于校园文化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与产学研模式探索[J].设计, 2018 (19) :51-53.

[2] 吴声.超级I 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J].中国商界, 2016 (07) :122.

[3] 高校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研究——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32101) .

[4] 梁丹妮.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6 (03) .

战略思维创新创业范文第6篇

创新创业活动在推进湾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是湾区长久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直接关系到湾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创新创业活力是否充足、对大湾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是否有利又依赖于创业型人才的储备状况。粤港澳大湾区现有高等学校180余所, 作为创业型人才储备库教育体量庞大。这些创新型人才储备库中的当代大学生, 思维活跃程度高、创新创业意识强, 是湾区经济未来发展更基础、更持久的动力源泉, 是推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因此, 注重高等教育, 鼓励创新创业, 培养更大数量、更好质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就成为提升湾区经济活力使其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为了更好地响应和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 大湾区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式变革体系构建、湾区高校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并且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如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制定公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入选了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 成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排头兵;此外粤港澳高校联合发起成立了“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 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共同体, 为开展跨区域的校际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提供了平台。

取得进展的同时, 湾区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发展瓶颈, 主要体现在

(一) “滞后性”瓶颈

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 粤港澳三地在诸多领域开展紧密合作, 但在高等教育合作特别是各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却相对滞后, 即便在广东省内的跨学校合作、跨区域交流、跨专业碰撞也相对较少, 从而导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难以借助外部的优质师资和优质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浅层化”瓶颈

在思想认识上, 湾区的一些高校存在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同于“开展就业引导”的浅层认识, 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并不深入;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上, 缺乏对大学生人生发展和理想信念、创业精神、创业动机的关注, 缺少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上, 存在以教为中心, 运用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 填鸭式的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而忽略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无限可能。

(三) “脱节化”瓶颈

表现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与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高校举办的创新创业讲座和竞赛鱼龙混杂, 举办的各种创业活动环节设置与实际创业过程相关度较低。同时, 囿于高校财力的限制, 创业孵化园内诸多项目多为零售店铺, 教育功能不明显, 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和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创业机遇。这种“脱节化”还表现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与湾区创业实践相脱节, 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少教学实质内容和知识体系。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2年,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指出, 开展创业教育, 要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 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 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 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这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原则。为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培养模式, 将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以“三对接”和“三突出”的方式组合而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培养模式 (以下简称为“三三制”培养模式) 。三对接即通用知识与创新精神相对接、专业知识与项目实践相对接、通识课程与知识课程相对接;三突出即突出普及化创新教育、突出专业化创业教育、突出融合化双创教育。“三三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即通用知识与创新精神相对接, 突出普及化创新教育、专业知识与项目实践相对接, 突出专业化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与知识课程相对接, 突出融合化双创教育, 这种模式是一个由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组织和评价体制等诸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这种模式强调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双创教育的分类、分层施教学。

四、深化“三三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组织实施的发展策略

(一) 整合资源,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动机制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能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及领域中成长成才带来直接影响, 或能被大学生较好地实际利用从而对创新创业精神意识、技能技巧、综合素养等产生间接作用的各界创业相关有形和无形资产都是资源, 它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它既包括高校内部教育资源, 也包括不同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 还包括高校与政府、社会、企业间教育资源。就高校而言, 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也陆续开展全面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 办学水平逐年跃升。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方面的重大需求, 加强大湾区三地不同制度下各高校间的联动和合作, 深化区域高校间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整合各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促进各类创新人才自由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搭建各种平台, 提升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二) 优化环境,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建设

创新创业环境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在互联网时代,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优化环境,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任务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体系化建设也成为当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由若干处于相互联系, 并与周围不同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每个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 各层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因此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层次性、抓住规律性, 并落实到具体的受教育者, 循序渐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建设, 形成对湾区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长效机制, 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就成为湾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

(三) 更新理念,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就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亦然, 教育理念、质量、团队、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更新首当其冲。众所周知, 高等教育教学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湾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法宝, 同样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影响巧实力的关键推动力, 是培养大湾区创新创业型青年才俊更基础、更持久的动力源泉。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就要更新三地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在涉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打破壁垒, 提升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 注重创业团队的内涵式培养, 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共同体,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大学集群发展。

摘要:本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背景下,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三三制”培养模式及深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帆, 王立军, 魏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及其趋势[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4) :98-99.

[2] 钟春玲.创业型大学视角下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2) :56-60.

[3] 张澍军, 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 2013-3-14 (011) .

[4]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5 (1) :39-44.

[5] 朱建成, 王鲜萍.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J].战略决策研究, 2011 (3) :69-85.

上一篇:赞美消防员的诗歌范文下一篇:中美贸易战白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