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02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 课题的提出

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小到一个班集体,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如此。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更是如此。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广泛的来源于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体育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参与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能力,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为此,我进行了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

二、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具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耐心而细致地训练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同时了解中考体育考试的相关政策导向,加深对中考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体育课中和体育训练中能做到积极参与,努力锻炼,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运动训练习惯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个人思想品德,人格修养,提高文化素养,这是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和运动习惯的目标所在。

2、

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培养的内容和重点:体育教学过程应当使学生在智、能、情、趣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很有影响力的一句话。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老师的言行后,才会对这个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在实际生活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是想和老师成为一样的人。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自我学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导者,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要靠自己去解决。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理解方法,深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更容易的掌握在课中的训练技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长此以往,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后的训练和学习中能充当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

十足的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学校复核,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望很高,差生也表现非常突出。事实上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爱护、信任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一效应十分有力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是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的学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这个方法。 具体有三种例子,第一,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应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输氧助燃”,使之成为奋发进取的成功者。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第二,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讨论辩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第三,接近他们,沟通思想,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喜欢这位教师,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授的课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谈笑。如在给初三学生中,有少数学生对田径等部分项目不感兴趣。我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课后找他们谈心了解情况,后来沟通谈心我了解到这位同学是在达标测试中各个项目均不理想,而使其对体育课产生反感和恐惧心理。在交谈中我帮助他们分析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潜能,使他们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一有了高度的信心,便会形成一种进攻性、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就会喜欢学习,就会对体育课感兴趣。

④ 利用教材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的趣味性,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兴趣教材内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中学生兴趣广泛,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吸引学生参加身体锻炼。中学体育教材中各项球类运动,田径、体操、武术、游戏等都是青春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特点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励,受学生欢饮的教材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一个好的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如打拳、做操以及发展身体素质的俯卧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纵跳摸高、仰卧起坐等。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经过短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发智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⑤ 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课,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教师应该穿着整洁的运动服,和蔼面孔,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年青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的语言要精炼而生动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教师的感情始终融洽在学生的情绪之中,如果能跟学生一块游戏或者比赛,学生的劲头会更大。情绪溶于学生之中,一起鼓掌,欢笑,总之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更加浓。

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并灵活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因性别、年龄、身体条件、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尽相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训练计划,还要考虑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课上,提倡多组织练习形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要有计划的培养体育骨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既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的确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最后,从学校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参与活动,愉快地去活动。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目的性教育,从理论上提高认识,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沿着正确的轨道持久的巩固下去。

3、 课题设计:根据研究的目的、内容与重点将课题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体育课作为一项身体训练和锻炼的运动项目课,其学习的过程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怎样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造学习动力,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学习兴趣? ③

怎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研究的过程设计及方法 阶段性安排

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实验目标:为本课题实验做好思想、人员、组织等准备工作 主要工作; ① 酝酿课题 ②

学习实验理论 ③

拟定实验方案 ④

成立实验组织机构 ⑤

确定实验教师、班级 ⑥

做好调查及其他方面的准备 ⑦

申报课题

1、

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3月) 实验目标:以九年级年级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探索研究。主要工作:

在本校九年级实验班开展体育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学习活动课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研讨活动

运用研讨、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献课等手段,培训师资 ④

写好阶段性总结,逐步完善操作体系

2、

总结推广阶段(2016年3月-------2016年7月) 工作目标:对实验的各项工作作出评估,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并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

对自主学习实验结果进行终结性测评,写出分析报告 ②

撰写论文 ③

推广经验 ④

完善目标 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2、

调查研究法:他一般通过抽样的基本步骤,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调查法能收集到难以从直观观察中获得的资料,调查法应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3、

访谈法: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访谈以一人对一人为主,但也可以在集体中进行。

4、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人、某一个集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案例研究法。

5、 试验法:是指由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四、

课题的组织和管理

课题研究成员及具体的分工情况如下:

代少波,课题组组长,二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安排,具体包括课题的申报、开题和结题报告及各个阶段的计划、总结的撰写。

五、

研究成果

1、

成果:

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报告 ②

撰写研究论文

2、

预期效果

学生养成最基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能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 ③

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能够有所转变 ④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我班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开展品格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品格教育结合起来,把品格教育课堂、学校教育活动和班级品格文化结合起来,把教师、学生和家长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方位、多视角的品格教育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促进儿童良好品格的形成,让品格的力量影响儿童一生。

本班为一年级,考虑到孩子刚刚进入到小学学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没规矩等年龄特点,所以将品格教育中“专注”与“有序”作为训练重点。其中,十月为推进“专注”品格教育训练月,十一月为推进“有序”品格教育训练月。具体推进方案如下:

一、认识优秀品格“专注”与“有序”。

针对这个问题,我班专门开展了相应的班队活动。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我通过“专注小精灵”白尾鹿和“有序小精灵”花栗鼠向同学们宣传了什么是“专注”、什么是“有序”,让孩子们明白了“专注”该怎样做、“有序”该怎样做。

二、家校合作制作品格卡片,调动人人想当“白尾鹿”“花栗鼠”的积极性。

光是认识到“专注”与“有序”是仅仅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行动起来。于是我将采取了发放“你真棒”卡片的方法,对于能做到“专注”“有序”的孩子及时给予口头鼓励及卡片的奖励,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品格卡片”,写下自己的目标与承诺。

三、教室环境布置,融入品格教育元素。

为了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教室黑板报将更换为“品格教育塑造美好人生”为主题。并在班级内设置了“品格墙”,准备张贴同学们制作的品格卡片。争取将品格教育做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四、建立评价机制,评选“专注之星”“有序之星”。

根据《品格周刊》的指导,建立了独立的品格评价量表。如:专注评价表、井然有序评价表。以便在校在家教师和家长督促。以后,学校还将专注和井然有序设为评选每周之星标准之一。我们还将结合每周之星评选,评选“专注之星”和“有序之星”。

五、将品格教育深入课堂教学之中,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过程,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高校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如是,高校养成教育应以素质养成为基本出发点,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育人平台等方面对高校养成教育重新定位并作出理性选择。

关键词:高校养成教育;价值意蕴;缺失原因;现实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 08-13

作者简介:刘潇(1963-),男,湖南临湘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与高教管理研究。

当今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领域,越来越多地走向开放,社会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伦理价值体系,而是多元共存的价值图景”[1]。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形态变迁,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發生了强烈的撞击,社会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给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养成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即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经过反复的训练、教育、培养,使受教育者逐渐把合乎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单纯的习惯教育,有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有的把养成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杨雄认为,养成教育是人的能动建构过程,是个体醒悟、领悟与觉悟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2]。唐凯麟、刘铁芳认为,养成教育包含两个过程,即个体道德理性的启蒙教育和个体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1]。林德宏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他认为教育本来具有生态性,可是近代以来的机械教育破坏了教育的生态性,而养成教育则有助于教育向生态性教育回归[3]。孙抱弘则把养成教育看作人的理性提升过程,他认为要同时注重知识技能的工具理性和注重伦理的工具理性,在信息社会尤其要注重人的价值理性[4]。尽管学界看法不一,但其共同点是: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全过程;养成教育把人的德行、心性、品质与习惯作为养成的重点,以渐进性提升为基本要求,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理性,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养成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认知功能、加工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我国传统十分重视完善人格的诱导、教育和培养。古人将养成教育摆在基础性教育的重要位置,强调蒙养、养正、养心,注重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认为人自幼就应学会并养成礼仪谦让、明辨是非、诚信勿诳、端整洁净、端正守常、勤勉节欲的品性和行为习惯。

在西方许多教育家眼里,人的品性、德行养成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而道德品质、习惯的培养来源于生活实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卓越性(德性)不是身体的卓越性,而是灵魂的卓越性,而灵魂的卓越性(德性)又分为两种:“理智德性”和“灵魂德性”。理智德性有赖于人生阅历的丰富,伦理德性则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5]。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他认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上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6]。

现代教育中,将人的品性德行摆在突出位置,如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其主要手段还是通过素质养成来实现。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或者以素质教育取代养成教育,这其实也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模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手段,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组件。养成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觉醒、行为内化、实践强化等,既有正确行为的指导也有良好习惯的训练。两者的共同点是具有过程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长期性。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来看,高校养成教育还具有规范、约束、矫治、内化以及价值澄清的特点。

二、养成教育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

高校要不要讲养成教育?回答是毋庸置疑的。杨叔子说,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大学功利主义极其盛行的时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却坚持地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完人[7]。大学教育作为小学、中学教育的延伸,虽然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但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关联的。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说,人的知识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人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成型、成熟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反复实践、不断固化的过程,不通过“驯、育、培”,是难以达到养成教育之功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进入大学前,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中心,按成绩论英雄,素质教育让道于应试教育。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期,人才素质与素质养成不解决好,等到学生进入社会再进行素质养成就已来不及了。

对于高校来说,养成教育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必然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高校养成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有的强调良好习惯养成,有的强调职业能力养成,有的强调创新人格养成。笔者以为,高校养成教育包括三个维度,即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专业学养,主要是从学识积累和实践技能操作层面上提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为学生走向职场的前期准备,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职场上的体现,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上述三个维度,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表述,即品德修养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修炼,专业学养强调的是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职业素养讲究的是敬业乐群、甘于奉献的品质。品德修养是成人成事的基础,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需要、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养成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适应形势的要求还是适应社会的期盼方面,当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手段、投入已是今非昔比,但从实际运作来看,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造成德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固然复杂纷繁,但其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是重要原因。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包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应有自身的特点。而一些高校恰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包揽、或淡化了养成教育,搞“一锅煮”,造成人才培养的“夹生饭”。养成教育的错位、缺位,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规范、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的综合养成。

二是高校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弱化。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部分高校倾向于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熱衷“短、平、快”项目,重表轻里。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使得一部分大学责任意识虚化、弱化,大学精神游离于大学之外,不太注重大学内涵建设,忽视了人才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校园文化滋养、人文精神濡养,有意无意地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把养成教育的责任推向了社会。

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品德养成目标不适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未走出“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专业学习,轻行为习惯养成”的误区,高校校训、校风等沁润已久的非物质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忽视了学校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四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入、培训、考核和流动机制;一些学生管理人员方法过于简单,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管轻理,重管轻育,以管代育,一管了之。

四、高校养成教育的现实考量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价值追求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如同道德教育一样,养成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8]。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校素质教育,在多重价值汇集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中探寻高校养成教育的坐标,从教育理念、阶段特征、工作机制、实践路径等方面加以思考并躬行。

第一,廓清思路,明确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则是一种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大学阶段就是求知、做人、修身的行为习惯与方式,包括具备良好的人品,技能专长,吃苦耐劳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较高的情商,高尚的情操等等。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要义是立德树人,这是育人的根本。我认为,这个“立”,是与“破”相对应的,即不破则不立。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破除不讲教育规律、不顾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急功近利的思想,摈弃一切救赎、规训、灌输的社会心理定式,在正确的道德认知上重构道德价值。立德先在养德,养德莫过于养心,养心就是理想信念的确立、性格习惯的养成,这里必然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次在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化性。人的心性品质在于历练与磨砺,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再次就是养能,即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优良学风养成、高尚品行养成、健康心理养成、规范生活养成、人文素质养成均是养之义,行为训练、习惯养成、品质锤炼都是养成的价值意蕴所在。说到底,养成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精神品格成型与社会化,即内化成一个人的心性品质、综合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素质。

第二,把握特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养成教育,不仅仅包括思想品行、习惯行为的觉醒与认知,也包括良好学习习惯、人际交往、遵纪守法意识、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还有个人人格和综合素养的评价、选择与内化成型等等。大学养成教育不是“大包大揽”,应体现在专、精、特、实。即把握阶段特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使养成教育内容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重点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专业文化课程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科学把握“认知→实践→内化→养成”等环节,使之既具有青少年阶段养成教育传承迁延的特点,又有其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识水平、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第三,创新机制,探寻养成教育合理路径。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能,贵在养习。我们在审视大学生个人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人生成长规律和学生个体特征,加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教育重点、教育方法、教育环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德育首位机制、素质提升机制、空间(网络)交互机制、社会实践机制、环境育人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一方面,唤醒学生品德修养、专业学养、职业素养意识,通过教育目标和德育实践对接,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提升的一把利剑;另一方面,发挥养成教育的矫治、价值澄清、行为内化功能,对大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中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背离的成份进行调适与矫正。这样,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德育与心育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注重实践、内化、积累、升华,达到“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的。

第四,利用育人平台,助推素质养成。“知行合一”是内化的前提,是养成教育的关键。一是搭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实现专业学养、职业素养、品德修养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校校园文化的沁润、熏陶、濡养。“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9]。二是借助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平台。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以诚信、奉献、责任、感恩、自律意识为重点,以锻造“爱心+责任心”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勇于进取、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时代精神为主旋律,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刘铁芳.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3):1-5.

[2] 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4(5):2-3.

[3] 林德宏.养成教育:生态性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9):1-4.

[4] 孙抱弘.人的理性提升与教育的责任——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意蕴[J].当代青年研究,2004(5):7-11.

[5] 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5.

[6]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3.

[7] 汪明义.大学要教育家来办[N].光明日报,2013-02-20.

[8] [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蒋一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

[9] 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5.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文道教育”是根据百世大儒陆九渊的心学理论提炼出来的办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文以养心,书以载道”,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文明、知礼、儒雅、懂得人伦道德的现代人。“兴文、尚礼、明道、砺行”八个字指明了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这八个字也道出了个体成长的历程。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怎样把“兴文、尚礼、明道、砺行”落实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呢?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风乃风气,也可以说是环境或者氛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古有“孟母三迁”,强调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的,学生良好習惯的养成,也离不开一个健康优良的风气。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为此,学校应该推出一系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比如推出“小习惯、大文明”为主题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活动伊始,学校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氛围,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广泛宣传,还可以在课堂上或社团里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德育小故事丛书,让学生读《孔融让梨》《三顾茅庐》……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还可以开设礼仪文明课,从形象设计、课堂礼仪、活动礼仪、集会礼仪、尊师礼仪、同学交往礼仪、行走礼仪、升旗礼仪、社会礼仪九个方面明确具体要求,从小处着眼,熏陶养成习惯,让“小习惯、大文明”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用榜样引领养成教育

“尚礼者,去其野而成其规也。”就是说,要崇尚礼仪,消除粗野的不良习惯。小学生心地单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他们需要正能量来引领,而最好的正能量就是他们身边的榜样。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以及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而且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在学校“小习惯、大文明”系列活动中,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九大礼仪”是对学生规范言行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教师的鞭策,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比如衣着得体、文明用语,这些都是对学生无声的熏陶。因此,教师崇尚礼仪,按照合理的规范行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不断教育学生知礼、行礼,纠正不良习惯,让“九大礼仪”在他们心中开花,带领他们养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渗透正确的道德观念

“明道者,其心合乎天理之正也。”道,在这里指的是道理和思想。一个人懂得的道理和思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中国共产党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有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信仰才使中国走向了光明。同样,当小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教育的意义,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就会按照礼仪规范行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往简单的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让学生懂得“好习惯带来好品格”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和各项活动,渗透正确的道德观,让学生把“九大礼仪”具体落实到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良好品德的种子。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就会敬畏天地、尊敬他人,就会把知礼、行礼转化为内心的需要,从而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砺行,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学校实施“小习惯、大文明”活动中不难发现,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在此之前却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为此,学校要采用多种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求他们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反复训练,小学生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为了加强养成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开展“扬善惩恶”教育活动,每天利用广播通报学生在校行为,让养成好习惯的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学生在不断训练、实践的过程中磨砺自己,能获得对行为习惯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养成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用“文道教育”的理念推进养成教育,通过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风气来熏陶学生,引领他们崇尚礼仪,指导他们明白道理,带领他们砺行实践,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传统方法存在强制、灌输的缺点,极不利于学生形成稳固、良好的礼仪习惯。在情境教育理念下,教师有计划地创设文明礼仪特定情境,将学生的礼仪教育置于这种积极的情境之中进行,教学效果好,学生乐于接受,更容易内化固化所学礼仪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情境表演,情境实践,开展情境活动及评价激励等情境教育策略,使用图片情境、音乐情境、角色情境、游戏情境、网络情境、语言情境、实物情境等教学情境化手段,使传统的“强制他律”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变成学生主动、积极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的尝试和研究,突破了多年来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的瓶颈。

关键词:文明礼仪;情境原则;情境教育模式;创设情境途径;实验研究

一、 引言

当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主要是“说教—约束—强化”,以他律为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处于被动、他律的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情境教育由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创建,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出特定情境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育理论和操作体系。将情境教育模式应运于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实验研究,走出一条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捷径,很有必要。

笔者所在学校将情境教育下的小学生礼仪教育作为研究课题(2019年5月定为十三五规划课题),组建骨干教师研究团队进行研究。进行对比法实验研究: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实验分两个组,一组将四个班定为实验班,按照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将礼仪教育放在情境教育背景下实施,另一组将四个班定为对照班,教师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施教。在严格控制各项变量的条件下,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情境教育背景下实施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参见下表)。

二、 小学生文明礼仪情境化养成教育实施的原则

(一)教学过程情境化原则

在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设计、实施中的“情境化”。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要有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环境中掌握礼仪知识,自觉自愿地在平时生活中按礼仪要求做。反对说教式、强制式教育方式。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条件的不同,承认学生个体间礼仪行为习惯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家庭教养背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对于家庭教养背景差一点的学生,要求他从最基本的问候语开始训练。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出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学过程鼓励性原则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亲力亲为,通过情境实践,内化礼仪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与家长加强沟通密度,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的每一点文明礼仪行为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也可以利用校刊校报、少先队广播、校园文化墙对在一段时间内文明礼仪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但是最主要的鼓励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认同,以及从礼仪践行中获得的美好感受。

(四)习惯培养循序渐进原则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通过学校家庭正确培养,学生亲身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不可一蹴而就。教师要包容学生在礼仪实践中的错误,对于做得不够好的学生要有“等待花开”的心态,主要从鼓励引导中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好习惯,不能急功近利,妄想一蹴而就式解决孩子几年、十几年形成的不良习惯是不现实的。

三、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创设情境的途径

(一)角色表演法

在教学某一礼仪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创设特定情境,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如胡须、头饰、水杯等,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情境中礼仪交往的不同人物。在这种带有游戏性质的表演中,各种“社会角色”的出场使孩子热情高涨,在孩子进入角色后的一言一行中,礼仪知识技能自然而然地入脑入心,固化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图片再现法

图画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创设情境、展开形象的手段。把规范(或不规范)的礼仪行为用图画的形式搬到课堂内,使抽象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具体、鲜明而生动。用图事再现创设情境,具体有多种途径:放大插图法,把教材中的插图、搜集来的图片用白板放大用于教学;简易粉笔画法,教师将礼仪行为正面(反面)人物的行为,夸张地用粉笔再现到黑板上,引发学生好恶感;视频画面法,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在网络上下载能够创设情境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生活照片法,在进行有关礼仪知识教学前,师生在校内外拍攝一些文明(不文明)的礼仪行为相片,带进课堂,实施情境教学。

(三)网络拓展法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极其宽广而又复杂和崭新的资源空间,这是教师实施情境教育的一个巨大的智库。教师要充分学习、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声音、视频和互动,作为拓展情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四)其他方法

包括音乐渲染法、游戏比赛法、语言描绘法、身临其境法、生活展现法、实物演示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创设情境意愿,多磨多练,就会得心应手。

四、 小学生文明礼仪情境化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一)通过教学过程情境化强化教学效果

在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传授时,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的情境化,通过一些现代的多媒体手段或者小故事,或者是学生耳闻目睹的身边实例,或者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身体语言……要把学生带入文明礼仪实践的情境氛围中,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乐学、愿学、爱学。

例如,在上“餐桌礼仪”一课时,教师将一些不良餐桌礼仪行为:抢在长辈前动筷、在菜盘中乱翻拣、吃东西发出响声、冲着别人咳嗽等录成短视频先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遵守餐桌礼仪的必要性,从而引起学习餐桌礼仪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成倍提高。

(二)通过“情境表演”内化礼仪知识

在情境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实验中,教师普遍认为通过“情境表演”是实现文明礼仪内化的最主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内创设情境,也可通过家长,家校合作式在家庭、社区创设特定教育情境,对学生相关礼仪知识进行训练、内化。这种表演式的情境教育模式,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礼仪知识的体验和认可,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时效性。

例如,同样在进行“餐桌礼仪”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情境教学,学生认识到了餐桌礼仪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怎样遵守餐桌礼仪。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餐桌礼仪,在同学认真积极的角色表演中,相关礼仪知识也高效得以训练和内化,教学目标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得以圆满完成。

(三)通过“情境实践”固化所学礼仪

在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情境实践”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最终养成相关好习惯。情境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进行,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学校等实践场所,抓住学生出行、做客、旅游、聚会等机会,指导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礼仪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深切体会“学以致用”的益处,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固化”。

同样是“餐桌礼仪”教学,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餐桌礼仪规范。这时,教师要及时选取生活环境中的特定“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比如,学生家庭进餐、参加农村红白事等,利用这些现成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定“情境”,指导鼓励学生将所学礼仪知识进行规范使用,达到所学礼仪的固化。

(四)通过反馈评议,深化礼仪规范

学生在课堂学习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情境实践”,对相关礼仪规范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时,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说一说、议一议”的反馈活动,组织学生对一段时间的礼仪实践进行议论。学生可以说别人相关礼仪的不规范,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说在实践中观察到良好的礼仪行为表现,进行表扬;可以说别的同学相关礼仪行为的不足和长处,进行指正;也可以说自己在相关礼仪实践中的进步和失误……反馈评议活动宜安排在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旨在通过学生的“说和议”进一步深化礼仪观念,固化礼仪行为,坚定信心,自觉自愿在生活中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五)通过评价激励,鼓励学生做文明守礼人

为了持续强化学生礼仪行为能力,使学生牢固养成文明守礼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要积极与家长、社会人士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礼仪表现,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建立学生文明礼仪激励档案。要定期通过班队会、专题活动课等形式,对全班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评价,期末通过开展戴小红花、评选“文明小标兵”“知书达礼人”等活动,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五、 结语

在情境教育背景下實施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文明礼仪教育变抽象、泛化为形象具体,变被动、他律为主动自律。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给农村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带来全新的观念和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2]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3]蒋兰波.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9-10.

[4]王灿明.情境教育四十年的回顾和前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2-140.

作者简介:

宋应郁,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高崖小学。

幼儿礼仪品格养成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幼儿园的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养成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清洁、讲卫生,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行为就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我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中加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

1、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系鞋带。

2、讲卫生,天天洗脸、洗脚;早晚漱口、刷牙。

3、在成人的帮助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如洗袜子、手帕等。

4、能安静进餐,不浪费粮食,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餐后有条理地收拾餐具,整理桌椅。

5、不买路边小摊上的垃圾食品,不乱吃东西。

6、会整理桌椅做好班级值日生。

文明行为方面:

1、每天上幼儿园时,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离开幼儿园时说再见。

2、对人热情,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学做小主人。

3、尊敬长辈吃东西先请长辈吃。

4、别人讲话时,自己不乱嚷嚷,不说脏话、不说谎话。。

5、遵守幼儿园秩序和班级规则,不打架、不骂人、不争抢玩具学会谦让。

6、诚实勇敢,知错能敢。

7、爱父母、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8、爱护公物,爱惜花草树木,节约用水。

交往能力方面:

1、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图书、食品。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有益活动,有自信心。

4、互相谦让,自己有进步不骄傲,愿意学习班内小朋友的优点,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5、主动与别人交流,同伴之间用普通话交谈。

6、乐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学习习惯方面:

1、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

2、认真书写作业。

3、课堂三部曲听、想、说。

4、坐姿、握笔姿势正确。

5、听课时坐端正,腿、脚并齐。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原州区第一幼儿园

大(3)班

上一篇:服装专业实践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保险公司价值创新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