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

2023-09-20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1篇

1 科学有效的德育, 需要有一个核心

这对于认识和实践来说, 都可以说是一条重要规律。很容易知道, 没有核心的德育, 就必然是散乱的、被动的、应付性的、治标不治本的、缺乏目标的。这样的德育, 尽管兢兢业业, 也肯定做不到点子上, 也不可能做出出色的业绩来。而如果有一个正确的核心, 就能够使德育高瞻远瞩, 就能够有的放矢, 由标到本, 深入人心, 从而取得好的效果。我们的德育核心应该是什么呢?这可以有多种选择, 比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传统道德等, 应该说这些选择, 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但都不如选择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鲜的科学概括, 这是毋容置疑的, 人们常说纲举目张, 我们的德育也需要能够紧紧围绕一个纲, 而这个纲就是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点, 应该是容易理解的。价值观——处在人们思想观念和人生实践的核心地位, 它指导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生活在中国, 我们面临的最大的现实是在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而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了六十多年, 尽管有过曲折和教训, 而且仍在探索和发展中, 但却已经被雄辩地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因此, 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然成为我们德育核心的不二选择。

2 实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新德育

以德育实践主体, 即教育者们对这个核心的认同、认知、认准为前提和基础。这里说的认同, 意思是认识到它的正确;认知的意思是对它有深刻的理解, 能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 领悟其意义、意境和内涵;认准的意思是坚信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懂得以它为德育核心的理由和根据, 能够在德育实践中坚持做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言简意赅、内涵深厚的复杂结构, 如果只是承认其德育核心地位, 在德育实践中却依然故我, 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为了更自觉、更有效地践行, 教育者们必须深刻领悟和把握这个核心内涵及其德育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确简练的语言概括, 虽然不长, 但其内涵却极其深厚。为此, 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和复杂多变的现实, 深入对内涵的理解。对其内涵已有科学的概括, 似不必在这上面多费心思, 而应在深化理解和认知上下功夫。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马列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 其中指导思想是灵魂, 共同理想是主题, 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动力, 荣辱观是保证。这是一个异常简明的纲要, 但每一个方面, 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都与每个人的人生取向、价值理念、人格品位、事业成败、前途命运这些人间大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谁都离不开它, 否则结果是绝对悲哀的。由此可见, 以此为导向实践新德育, 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正确选择。

(2) 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德育核心, 必须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这就要求绝不能局限于理论文字的背诵和表面理解, 而是要在不断深化理解的基础上, 与思想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社会观察、成败经历等方面的体验结合起来, 做到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这点是德育最为困难的一条, 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 但却又是当前最为虚弱的一条, 因此, 有必要将其作为德育的核心课题, 加以解决。

(3) 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其形态上说, 具有科学性、结构性、简明性等突出特点, 它科学、正确、深刻, 是多少年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闪耀着真理的灿烂光辉;它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 涵盖了现实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所有方面, 具有全面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使社会道德建设有了一个明确的范式;它的表述简洁扼要, 清晰明了, 抓准要害, 提炼精华, 易记易解, 了然于心, 是非常高明的概括, 为德育提供了鲜明的方向和思路。德育只要遵循它指引的路径走下去, 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应是可以期待的。

3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新德育需要注意的内容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新德育, 实施的难度很大, 之所以如此, 因为它不是知识德育, 而是心灵德育, 就是说要解决人的信仰、追求、价值理念以及人格品位等一系列精神上的深层问题。本来, 德育都理所当然地就是心灵德育, 知识德育在任何时候其效用都是非常有限的。总括地说, 这种德育所追求的是使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心, 入教育工作者之心, 并在此基础上入受教育者之心。这是很难的工程, 探索核心价值的入心之道, 这不仅是德育的当务之急, 也是德育的永恒课题。这个课题涉及诸多深层问题, 下面一些就比较重要, 提出来权作探索和实践的参考。

(1) 教育工作者们自身的强化, 是入心之道的前提。古话说“言为心声”, 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就会说什么样的话。现实中也的确存在善说假话者, 但这不过是其真心的另一种表现, 其假象总是会现形的。所以, 好的德育者, 必须重视自身的道德人格, 清心正本。笔者曾和一些学生交流, 说到有的老师在讲课时信口开河, 发泄心中的不解和不满, 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种现象很值得警惕。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 就有“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难矣哉”之说, 意思是你自己不明不白, 想让别人明白, 可能吗?追求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入自己之心, 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解决的问题。

(2) 用事实说话是入心之道的有效法宝。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是无可怀疑的, 但它所面对的却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矛盾重重的现实世界, 使学生真正接受这个价值体系, 达到入心的程度, 常常会遇到负面东西的阻碍。这是不可避免的,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却正是使这套价值理念与现实的结合。就是说, 这套价值理念的真理性, 是在经受现实的磨砺中显现的。从德育角度说, 就要善于用事实说话, 事实是最雄辩的, 通过事实, 展现出无可怀疑的真理来, 就可以收到逐步入心之效。我国有一位著名的现代哲学家马寅初, 他有一个主张叫做“理在事中”, 从这点看, 他是对的。但在现实里不断发生的事实, 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景象, 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 在德育中如何运用得好, 大有学问, 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办法来。这里特别提一下运用特殊事件进行德育的问题, 对我们的探索应有些启发。近年国际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大事, 如西南旱灾、4·14大地震、金融危机、广州亚运等, 都是饱含德育要素的, 既给德育提供了有利时机, 又大有文章可做。

(3) 适应学生需要和使学生认同需要, 是入心之道的有效切入点。学生们生活在中国, 是社会的主人和建设者。将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因此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入心践行, 是他们的至需, 有则游刃有余, 无则寸步难行。这应该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有了这条, 德育就有了内在动力。使学生认识个中道理, 是德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4) 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入心之道的基础。德育所面对的学生, 不是一张白纸任凭德育去描画, 而是在已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基础上做长善救失的文章, 从总体和个体说, 都是如此。这叫做先在条件, 离开这个先在条件的德育, 是不可想象的。为此, 从事德育就必须确切了解学生的状况, 才可能适应其特点, 做出富有成效的工作来。确切了解学生的信仰、追求、崇尚、喜好、人品道德等内在性极强的深层状况, 很不容易, 不经过真诚、细致、深入地调查、了解交流和分析研究,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 也不可能使德育富有成效。做好这一条, 是入心德育的必修课。

(5) 激发学生内心思辨, 是入心之道的通途大道。“学贵自得”是教育思想的精华之一, 德育当然也应该如此。这里面关键是思, 包括深思、反思、对比的思、自省的思等。有思, 则有学有进;无思, 则无学无进。这点显而易见。我们德育实践中的一个显著弱点, 是过分依赖知识德育, 这种德育虽有其存在以至发展的价值, 其局限性就是入心度低。为此应该更重视德育的思辨性, 引导学生自主辨析和独立思考。这一条是大有可为的, 值得下大力气去做。

(6) 注重德育的实践性, 从生活里体悟, 是入心之道的重要途径。做了好事之后, 许多人会心情愉悦, 这是人之常情。这个可以引入德育实践中, 叫做体验德育。北京奥运会和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 志愿者行动多么热烈呀!人们在行动中的感受和体悟是巨大的。德育也可以搞类似活动, 比如校内志愿者等等, 就可以使学生们体悟出道理来, 不妨一试。

(7) 创造性地用好传统的和新鲜的载体, 是使核心价值体系入心的重要条件。大凡理论思想、道德文明等的传播, 都必须依靠各种载体才能做到;使特色核心价值体系的深邃思想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也必须依靠多种载体的效用。以前德育运用的各种载体, 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书刊阅览、个别教育、奖励惩戒、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 都曾经发挥过各自的作用。这些, 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载体, 它们仍然具有其价值和生命力, 可以在新形势下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来。然而一种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出现了, 就是随着科技、社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 许多新鲜载体出现了, 它们往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作用力, 探索用好这些新载体的有效办法, 就成了德育的一个新课题。许多新载体如网络、博客、短信等, 都渐趋活跃起来, 德育应该进入这个新领域。使其充分发挥正向的作用。

(8) 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入心之道的有力要素。学校作为育人机构, 理应成为人才成长的理想环境。这样的环境应该具有和谐、向上、友爱、文明、敬业、关心大事、热心公益、正气高扬等鲜明特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长时间地感染熏陶, 对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摘要:我国的德育工作, 一直缺乏一个核心, 本文通过三个问题的深入讨论, 说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探索和构建科学德育的关键所在。指出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德育的核心。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2篇

1994年南方局老同志童小鹏在讲到重庆红岩的历史时指出:红岩是党中央在国统区的领导机关, 白公馆、渣滓洞是国民党关押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监狱, 重庆历史上的“一红一白”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和南方局的同志们, 在艰难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六月荷花风骨”的风尚, 形成了红岩精神;而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 就是周恩来在1946年离开重庆前所谈的那样:“多少为了民主事业努力的朋友却在这样长期的谈判中走向监狱, 走向放逐, 走向死亡……民主事业的进程是多么艰难呀!”革命志士用生命铸造了红岩精神。

红岩, 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战斗历程;记录了无数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无私奉献的历史过程。凝结于这些记录中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 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 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叫做立党为公, 在这里可以找到最有力的答案和最有影响的楷模

红岩精神, 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领导下的革命志士为民族自由, 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概括。

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昂奋达观、坚毅不拔、弃旧图新、勇于奉献精神的延伸、沉淀和升华。红岩精神最显著的特点是“出污泥而不染, 同流而不合污”, 这是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南方局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在恶劣艰险的政治环境中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一个战斗原则和显著特点。红岩精神的最大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在于此。在抗日战争中无论是遵循中共中央“坚持抗战, 反对投降;坚持团结, 反对分裂;坚持进步, 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 还是贯彻“隐蔽精干, 长期埋伏, 积蓄力量, 以待时机”的方针, 南方局始终坚持“出污泥而不染, 同流而不合污”的原则, 绝大多数同志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 经受住了严酷斗争的考验, 做出了贡献, 不少共产党员和党外革命志士还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红岩精神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气节的集中体现, 是对人生最大的理性认识。在烈火中永生, 是红岩精神最突出的本质。人只有献身社会, 才能找出那实际上虽短暂但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在旧中国, 许多青年毅然脱离富有的家庭,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 充分体现了他们乐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许多革命者为了民主、自由, 践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古训, 充分体现了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刑场上, 面临生与死的选择, 许多志士以“失败膏黄土, 成功济苍生”的大无畏精神, 战胜死亡、超越自我!

红岩精神从纯粹的政治元素转变为红色旅游文化, 为“唱读讲传”提供了生动、经典的素材, 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红岩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所反映的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理想信念、人的精神追求, 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 既是一面历史镜子, 又是一个人生标杆。无数的人们瞻仰红岩, 不是去游山玩水, 而是去感受历史, 去净化灵魂, 去反省自我, 去校正人生。在此地此时, 红岩精神从纯粹的政治元素转变为红色旅游文化, 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吸引力之一:带有明显政治内涵的红岩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周恩来以巨大的人格魅力、优雅的学识风度、真挚的交友之道、坚定的政治信仰及通权达变的机敏灵活, 几乎折服了所有与之相识的人。例如, 《周恩来与他的朋友们》是以大量历史图片、史料作题材而创作的大型油画, 以周恩来为中心, 将众多的历史人物聚集在同一幅油画上, 体现了共产党人民主、团结的亲和氛围。每一位旅游者看到它, 都会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气势的雄伟、意义的深刻, 都会被那份特殊历史的厚重感、真实感所感动, 被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吸引力之二:属于党史内容的红岩展品带给参观者深刻的启示。一件件记载历史的实物、照片, 记录着革命先辈理想、境界、追求和奉献的展品, 吸引、震撼了无数的参观者, 使他们感受到红岩精神厚重的内涵与真谛, 留给他们无尽的回味。

一个人的思想需要净化、需要陶冶、需要激励, 而红岩精神则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参观过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的旅游者不但会牢记展墙上的“狱中八条意见”, 并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当时关押在白公馆监狱中的共产党员都明白, 活着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寄托在党的身上, 利用各种机会, 讨论地下斗争时期的经验教训, 交换意见, 并互相叮咛, 谁能活着出去, 一定向党报告。1949年12月25日 (重庆解放后25天) , 罗广斌志士脱险后, 向中共重庆市委交了一份两万余字的《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的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 报告中第七部分就是“狱中八条意见”, 每一条都是对幸存者的期望、对党组织的诤言、对党的建设的建议。这是以生命为代价书写的忠诚, 这是烈士在弥留之际对党所尽的最后的责任。

吸引力之三:红岩精神为“唱读讲传”提供生动、经典的素材。在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并存的今天, “唱读讲传”赋予红岩精神传播以新的形式、新的载体、新的路径, 使红岩精神更具时代性、成长性, 更具旅游吸引力。

大型“唱读讲传”文献展演———《我们共同走过的路》, 以唱红歌、讲故事、颂经典、传箴言的方式, 将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过程重现出来, 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重庆一经推出, 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调进北京演出, 受到各界的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看后, 评价说:“两个小时看了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故事!”

在渣滓洞监狱旧址, 每天进行的《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 讲述江姐的故事、唱《红梅赞》歌曲, 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 现已列入重庆红色旅游市场定点观看的项目;每天在红岩魂广场定时举行的“点火仪式”, 讲解员深情朗诵革命烈士的诗抄, 使聆听者心灵得到净化。

在《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中, 展示了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 周恩来在他生日的当天, 进行了严格的自我反省:“由于母教的过分仁慈礼让, 使自己也带有几分女性的仁慈, 缺乏一种顽强和野性, 故对于党内错误路线斗争, 往往走调和主义。”为了随时警醒自己, 周恩来慎重地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 共7条。当旅游者看到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的时候, 会立即从平凡中体会到不平凡的东西, 看到一个严于律己的伟人。将革命者人性化, 就能让更多的旅游者走进他们, 从中体会革命者那份平凡、那份伟大。

事实证明:将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 非但不会降低伟人、烈士的形象, 反而更具人性化, 更有说服力;而参观者也才能从人性的视角, 去审视他们、理解他们, 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3篇

1 核心能力与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

1.1 核心能力的内涵及特性

核心能力的概念最初应用在企业领域。核心能力的概念的提出者布罗哈德和哈默认为:“核心能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简单地说, 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的看家本领。如:沃尔玛的物流管理、索尼的小型化设计与制造, 这是它们的看家本领也就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 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归结起来, 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性: (1) 核心价值性: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e) 是指企业优于别人且为别人无法取代的能力, 它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 (2) 独特性:这种能力是为某一企业所特有的, 是“独一无二”的; (3) 难以模仿性: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发展过程的产物, 具有路径依赖性和不可还原性, 因而原因模糊, 其他企业很难模仿; (4) 动态性:企业的核心能力虽是其资源长期积累的结果, 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以及随之而来企业战略目标的调整, 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予以重建和发展; (5) 综合性:核心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多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从知识角度来看, 它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 而是多学科知识在长期交叉作用中所累积而成。

1.2 传统及现代教师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核心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 最根本的部分, 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 作用于其它各种能力, 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挥和效果。朱超华博士借用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把教师核心能力定义为:教师核心能力是蕴藏于教师能力内质中、在教师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教师持续发展并在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的专业能力。我们知道, 几百年来传统的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塑造人、训练人的活动, 强调通过反复的灌输来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 教育追求的是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技能的训练、体质的增强。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对教师能力的研究多是知识本位和教师本位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高效地传递前人的知识成果, 教会学生应试技巧, 学校教育关注的是为高一级学府输送人才的多少。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核心能力就相应地表现为授予学生文本知识、教会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如果说这种黑板加粉笔、口传耳授的教学方式,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也培养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适合当时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那时有它一定的存在基础和条件, 我们姑且不去论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21世纪的社会是个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学习化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几乎世界上一切学习资料, 教学和学习环境不再是以书本为主体, 多媒体、网络化、开放式、虚拟性、交互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学习的世界, 究竟如何面对未来的教育和学习, 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教师们的深思。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人们都已经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因为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要求人们学会和提高选择、分析、判断、接受、评价、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济济时代的到来, 要求人们紧跟科技发展前沿, 科技发明创造不断推陈出新,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 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犯罪、优化生存环境等诸多世界人类难题的困扰, 人们也都寄希望于未来教育通过合适的变革和改善来予以缓解。而且学习本身也面临深刻的革命, 未来学习将更社会化同时也更加个体化, 学习的时空, 将由学校学习扩展到终身学习, 将由个人的学习而扩展到团体的、组织的共同学习。因此,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社会, 是一个“学为主体”的社会,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进而“学会生存”, 是现代教育的支柱。因此,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 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力, 教会他们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便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 以适应社会需求, 实现人生价值。由此分析, 21世纪教师的核心能力也就相应地表现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协助学生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

2 学习化社会中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核心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性, 教师核心能力也同样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而要弄清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还要先弄清楚现代教育教育活动的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传统教育的“塑造理论”, 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甚至是抑制和扼杀人的创新精神、漠视人的主体性。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创新的基础是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成果, 踏着历史巨人的肩膀, 而登上创新的阶梯则靠思维和实践。因此, 现代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根据郭元祥的观点, 教育活动的过程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 围绕一定的活动主题 (符号知识主题或生活经验主题) , 在特定的情境 (有组织的课堂情境和有发展意义的开放活动情境) 中, 通过互动式交往进行的建构性实践活动的结构, 是教育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在信息沟通、情感交融、思想交流的基础上, 达成学生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者, 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 而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对教师提供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接受和转化, 在借鉴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己对知识的建构与超越。那么, 根据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这一理解, 教师的核心能力就可以分解为一下这些构成要素。

2.1 设计能力

教师应能够在遵循教学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 制定每一章节、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在收集、处理和利用教育资源信息的时候, 能够批判性地评估信息的准确性、有用性及有效性, 能够理清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便科学合理的选择教育内容。同时, 教师应具备能够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接受能力等条件, 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

2.2 引导能力

在建构性的课堂中, 教师的引导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对问题的敏感性。教师应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选择那些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促进他们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问题, 要避免问题选择过窄或过宽, 以免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

2.3 组织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中, 传统的接受—传递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得到改变, 教育要由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注重培养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建构性学习方式的养成, 以便能够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因此,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 具体体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活动计划, 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动态情境, 灵活地组织学生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 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利用, 来发现知识, 探究知识。

2.4 调控能力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是“活而不乱”的, 教师应具备驾驭和调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的能力。学生的合作讨论和探究是活跃而有序的过程, 讨论的问题有哪些, 探究的层次是什么, 要达到什么样的深度, 学生通过探究要达到怎样的发展程度等, 都应该在教师能掌控的范围之内, 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讨论, 无边无际地漫谈。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中去, 在他们走偏的时候, 及时给予纠正和扭转。

2.5 评价能力

自主学习的课堂, 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色, 教师应具备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准确、理性、辨证的评价的能力, 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 提醒各个发展水平的学生思考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如何加强优势, 弥补不足。

上述这五种能力构成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 也不是简单叠加的, 而是相互融合, 相互影响的, 它们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通过一定的联结方式, 控制教师职业的核心行为, 并产生相对应的行为效果, 这种行为效果即外在的表现为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提高教师核心能力的途径

3.1 自主学习, 不断更新

根据教育的发展和人们寄予教育的希望, 不少人都认为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的良心, 甚至应该成为世界的良心。可见, 教师们在做着一份关乎民族和世界未来命运的崇高而又任重的事业, 他们的确是在承载着国家的希望, 肩负着家庭的重托,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那么,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学习化社会, 教师们应该怎样才能不负众望, 完成自己这艰巨而伟大的教育使命呢?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做社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要保证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输送给学生。教师除了要自觉学习先进教育理论, 形成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理念之外, 在21世纪这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资源日益丰富, 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有限的方式上网储存和传播, 谁不学会基于网络资源信息的筛选和学习, 谁就将成为文盲。因此, 教师作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 必须加强自身的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

3.2 开放合作, 共同发展

信息化的教育环境、综合化的课程发展趋势, 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开展团队合作,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学会很好的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 他们在教学方面都具有各自明显的优势和特长所在, 教师间应积极合作, 实现知识共享。教师的合作不仅体现在这种教师同行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 达到取长补短, 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的目的, 而且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开放民主的互动合作教学氛围, 要勇于向年轻一代学习, 同时还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3.3 擅于反思, 参与科研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按教学的进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 能促进教师完成全面细致的备课;教学中反思及时、自动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和完成;教学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形成有益的教学实践智慧积累。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多是源于反思的结果。教师所进行的研究, 是一种特定的教育行动研究, 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行为的思考和探究,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地开展, 促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教师在研究中, 通过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与联系, 又会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意识, 这就又为教师提供了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 能够推动教师核心能力的持续提高和逐步完善。

教师的核心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和关键部分, 具有很强的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指向性。学习化社会中对教师职业的高标准要求, 迫使教师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加努力地完善和提高其核心能力, 因此, 对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在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效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同时, 也推动了教师个体专业高度的不断提升, 加速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摘要:学习化社会中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学会终身学习, 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因此, 教师的核心能力表现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协助学生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中, 设计能力是前提, 引导和组织能力是核心, 调控能力是保障, 评价能力是提高。核心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教师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与同事展开积极的合作和知识共享, 以反思和科研为依托, 实现实践智慧的积累。

关键词:学习化社会,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 2005 (9) .

[3] 吉丽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核心能力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 (8) .

[4] 肖武平, 等.中学教师核心能力素质结构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 2006 (6) .

[5] 李志厚.西方国家教师学习研究动态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8) .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4篇

1、实践是自由的基础

正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而人的社会性就体现在人自由的活动中。劳动作为实践的主要方式, 是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由的体现。因为人在劳动的同时也拓展和丰富了社会关系, 体现了自由。

实践是自由的基础还体现在实践的目的性上。人们自由的选择活动的对象和方式, 活动的发展方向甚至最终结果基本都能够自主控制。正像马克思说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 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 是作为规律决定着它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 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1]

实践活动对人的创造性的体现, 也是自由的体现。人无法摆脱自然来生活, 是因为自然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是我们进行实践的基础。同时, 人又具有能动性, 能够通过使用自身的能力来对自然进行改造, 让自然提供的条件为我们自己所用。

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 有的人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有的怀疑客观世界是否存在, 有的人否认认识的来源是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认为认识就是人们的头脑对外间世界的反映。虽然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总是受制于某些社会和历史条件, 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想要达到真正的自由, 同样也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想要获得自由, 就一定要正确认识必然, 因为对必然性的正确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获取自由的理论支撑。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观点, 如果人们想要获取真正的自由, 就必须在行动中遵循必然, 在实践的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必然, 然后通过由必然性作为理论支撑的实践成果, 去解决我们在获取自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从而改变我们所确定的对象, 使其逐步改变成为我们的需要的, 从而实现获取自由的最终目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基本特征

自由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还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由是有条件的,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好的观念, 然后以当代中国国情为基础提出的自由。我们要实现这一自由, 仅仅依靠单独某个人是不行的, 我们要共同努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在整个社会中实现真正的自由。

自由既是一种价值理想, 又是一个具体的价值追求。因为我们都处于具体的社会背景下, 如果不去考虑社会背景所带来的具体的制度、经济、时代特征来谈论自由, 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是结合了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得出的结论, 是有着中国特色的“自由”。

2、实现自由的正确道路

1) 自由的实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自由的实现是有过程的。马克思主义中“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就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类解放与自由实现问题的设想及其历史预见性。马克思认为划分社会形态的唯一判断标准就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程度, 同时他还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由实现的最高目标。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自由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我们在社会中自由行事, 行使我们的自由的权利, 但是这个权利的行使是必须对他人无害的。这些行为是否有害, 是否被允许, 标准和界限都是由法律决定。自由的实现需要法律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更是需要依赖法制的建立和法律的完善, 着同时也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自由”实现的重要基础, 也表明了党和国家保障人民权利的决心。

3) 学会控制才能享受自由

现在许多人对自由并不是特别的了解, 认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 将他人的权利、社会的和谐安定弃之不顾, 一味地要求打破限制只求自己的欲望能得到满足。然而人类追求的自由, 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能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为自由是有边界的, 人人都享有自由的社会, 是人人都尊重他人的社会。我们除了要遵守法律法规, 还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对于自由的追求, 能够提高我们的积极性, 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但是, 我们发挥我们这些能力的前提是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因此, 人们追求自由, 必须立基于客观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

党和国家将“自由”放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放在了社会层面的首位, 充分证明了党和国家对此的重视, 同时也是对人民需求的重视。想要达到这一最终目的, 需要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努力,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 抵制一些不法势力有目的的鼓吹和瓦解, 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之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摘要: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基础, 结合了中国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反映了基本国情, 体现了党和国家实现人民群众自由的坚定信念。尤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鼓吹的自由的影响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的提出, 担负着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方向的重要任务, 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参考文献

[1] 郝清杰.杨志芳.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

[2] 邱仁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5.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5篇

1 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前, 长期流行于世界的口号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人们仅仅是想征服与控制大自然, 却从未考虑过保护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直到Rachel Carson看到了DDT杀虫剂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于1962年以此出版科普书《寂静的春天》, 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寂静的春天》在美国的问世, 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 从而促成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各国签署“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把“行动、环境、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放在一起考虑发展问题, 人类从此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1983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成立。直到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 出版《Our Common Future》,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又不损害其子孙后代满足他们将来需求的发展”[3]。1992年,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4], 把“可持续发展”从全球性的理论共识变成了全球性的实际行动。

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领域,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不同学科给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领域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理论, 这些理论在它们各自的领域都是正确的但如果将它们统一到可持续发展这一领域却可能只是部分正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要求它能够辨别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共存与和谐发展, 是源于实践并又能指导具体实践的。

由23名世界著名可持续发展研究者于2001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Sustainability Science》, 整合与提升了现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性科学 (Sustainability Science) 的概念, 使可持续发展从思想走向科学, 最终形成协调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 可持续性科学的概念与核心问题

可持续性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又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在近十年来极富活力。它需要综合不同学科来共同探讨一个主题:致力于研究不断变化着的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科学探索和解决这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认识到仅理解自然与社会系统的单个组成部分是无法充分理解这些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科学也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和谐状态, 而是一种过程, 这一过程使得资源的利用、投资的方向、技术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变化与现在和将来的需求达成一致。

可持续性科学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环境与经济的问题, 即人与自然资源及经济利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性科学将整合这些问题, 从理论上提出依据, 在实践中找到指导方法,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科学认定“世界目前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为寻求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持续性科学的倡导者们在当时就提出了七个核心问题: (1) 自然与社会动态的相互作用——包括时滞和惯性——如何才能更好的纳入到现有的地球系统、人类发展和可持续性的综合模型与概念型框架中? (2) 包括消费和人口的环境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如何影响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 (3) 在特定地区、特定生态系统类型及人类的生存模式下, 是什么决定了自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力? (4) 能够确定指示自然-社会系统严重退化, 使风险显著增加的、具有科学意义的“极限”或“边界”吗? (5) 什么样的系统激励结构——包括市场、规则、标准和科学信息——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内在力量, 从而使自然-社会间的相互作用走向更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6) 对当前关于环境和社会状况的监测与报告系统应该进行怎样的集成和拓展, 使其为实现向可持续性转变提供指导? (7) 现在的研究计划、监测、评价和决策支持等相对独立的活动如何能被更好地集成到适应性管理和社会认知系统当中去[2]。

3 结语

可持续性科学通过整合社会科学以及一些基础科学的理论知识,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决策, 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学者和实践者的合作来产生。可持续性科学同时包含了一切时间尺度, 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过去发生的我们已经看到, 并在努力适应与改造, 而现在的境况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能就会消失不见。世界一直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所关心的是, 将来它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我们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可持续性科学这一新的科学体系的出现旨在理解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它需要有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的体制, 如果能够加强其解释能力, 可持续发展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摘要:面对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资源迅速枯竭的窘境, 可持续性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并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可持续性科学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提出的, 旨在解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背景及历史, 其次概述了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七个核心问题, 以期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促进新的解决办法的发现。

关键词:可持续性科学,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Lele, 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ritical review[J].World development, 1991, 19 (6) :607~621.

[2] Kates, R.W.et al.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 science[J].Science, 2001.292 (5517) :641~642.

[3] Brundtland, G.H, M.Khalid.Our com-mon future, 1987.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6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 “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 “文”的本义, 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如《说文解字》称: “文, 错画也, 象交叉”; “化”, 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如《礼记·中庸》: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 “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 古人认为: “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 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 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 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 而是凝结着过去, 联结着未来。

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 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 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 如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 不德而不报,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 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 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 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 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传统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理论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 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 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 “君者, 舟也; 庶人,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 民可拥护君主, 也能推翻君主, 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 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 国家政治, 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 由此可见, “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

同时,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 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 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 “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 “礼之用, 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 使彼此都能融洽, 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 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 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指出,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 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 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 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 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 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 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 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 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 天地之根本规律, 追求诚信, 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 “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 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 只有诚信, 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 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今, 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 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 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要结合时代要求, 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9-25 (2) .

[4] 马新, 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4.

[5] 肖季文, 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 2012 (3) .

[6] 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7] 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 2014-04-02.

[8] 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9] [魏]王弼.周易·乾卦[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10] [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产品设计基本要素范文下一篇:个人总结开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