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

2023-09-20

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第1篇

一、高职思政理论可融入专业教育的意义分析

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推进思政理论课教育是高职育人育才的必然要求。但是就当前高职思政教学来看, 偏重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联系不多, 以至于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有效应用,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专业教育即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 接受的教育是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基于现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高职思政理论可融入专业教育也越来越迫切。思政理论课本身比较枯燥, 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热情, 而融入专业教育, 将思政理论课与学生的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提升其职业素养, 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二、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树立为专业服务的意识

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重要举措, 通过思政教育, 可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现行教育形势下, 思政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必然, 在这种必然趋势下, 要想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专业教育, 教师就必须树立为专业服务的意识。一方面,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专业发展, 善于应用思政理论来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 要融入情感,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认证对待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学习问题, 尤其是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等, 全面了解各专业情况, 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 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的缺失是制约高职思政理论课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来看, 我国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越来越凸显出课堂特色, 而要想在思政理论课中融入专业教育, 高职院校就必须结合当前实际, 深入课程设计。思政课教师要在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上, 开发校本教材, 研发与本校专业相符的教材, 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教学方法的转变

长期以来, 教师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宣传模式, 主要依靠说教, 这种教学十分机械,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此, 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 要想融入专业教育, 教师就必须专业教学方法。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开始随之诞生, 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头脑风暴法等, 这些教学方法为高职思政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多样性选择。作为教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整合这些教学方法, 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如, 在电子商务专业中, 欺诈个别商家惯用的一种手段, 结合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商家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后你碰到类似的情况, 你会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升思想境界。

(四) 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上实施个性化理论教学

现阶段来看, 高职思政理论课的课时非常少, 一周也就安排1~2节课, 由于课时少,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专业教育的融入。对此, 要想在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 教师就必须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上,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及专业实际, 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融入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就业形势、展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等。思政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点就是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专业所对应的产业、行业相结合。不同专业所对应的产业、行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有着一定的差别, 因此,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要做到区别对待, 形成特定专业的个性化理论教学[2]。如, 在旅游专业中, 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当导游, 而目前旅游行业中存在着导游强迫游客购买产品的行为, 这一行为与行业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关。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这一现象与“职业道德”这一知识结合起来, 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积极开展实践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在高职思政课中, 要想有效融入专业教师,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至关重要[3]。首先, 学校要开设《职业素质教育实践》课程, 大一新生安排为期两至三周的“职业素质认知实践”, 大二结合专业实习, 组织学生参加为期两周的“职业素质体验实践”, 大三实习阶段,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能力。另外, 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 要定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主题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时下备受推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的, 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 同样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来指导实践。对此, 在高职思政理论课中, 要想有效融合专业教育, 学校及教师要积极应用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 寻找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 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让学生亲身体验, 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就业形势, 进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4]。

(七) 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 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对整个教学有着较大影响。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而言, 他们的专业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的专业甚少涉及,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专业教育的融入。对此, 要想在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 高职就必须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首先, 要强化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 要强化教师职业素质教育, 引导教师树立专业融合意识和观念, 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再者, 要鼓励、倡导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 以便更好地结合学生专业来进行思政教育。作为教师, 要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 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进而更好地服务教学, 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5]。

(八) 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评价中,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教师比较看重学生的成绩, 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如果教师继续采用这种评价方式, 将严重阻碍专业教育的融入。

对此, 革新教学评价至关重要。首先, 完善教学评价内容, 将专业教育、职业素质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去, 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 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 在师评的基础上, 实施自评、他评相结合, 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 以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6]。另外,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课外的表现, 通过随访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 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 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将思政理论课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革新观念和方法, 在加强思政理论教育的同时, 渗透专业教育, 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在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 可以让学生摆脱传统的说教, 增强教学活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课,专业教育,融入,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闫丽.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J].法制与社会, 2018 (33) :202.

[2] 张启鸿, 冯永龙, 秦立富.大学生思想引领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8 (Z1) :143-146.

[3] 赵志梅.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 (04) :76-77.

[4] 夏甜, 焦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23) :459.

[5] 李守可, 林彬.基于专业结合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4, 23 (02) :76-81.

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基点,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在价值情感上实现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树立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知行合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实践举措,持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关键词 劳动教育;异化劳动理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目标导向,细化劳动教育开展的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发展遵循[2]。纵览相关实践及已有研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还存在着认知缺位、核心不明、流于形式、体系不畅、效果不佳、评价单一等问题[3][4],距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亟待运用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去剖析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为高职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劳动观点时提出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首次提出。马克思吸收和发展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劳动价值的基本观点,对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①的异化[5]等内容的表现影响进行了阐释与论证,为如何回归劳动本源明确了思考方向。本研究基于异化劳动理论批判审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剖析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根源性问题,为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提供理论启示。

一、价值维度:异化批判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

《意见》中提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6],这正是异化劳动结果的具体表现。综合分析现阶段劳动教育暴露出的问题,大多也体现为劳动关系的综合表征或延伸,如劳动教育的认知定位不够清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学生鄙视劳动、缺乏奋斗精神等。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剖析劳动教育的价值维度,有助于高职院校找准问题根源和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从源头上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

(一)价值遮蔽:劳动教育认知的狭隘化

《意见》强调之一,在于突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7]。在现有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多从实用视角出发,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物质生产活动[8],倾向于强调劳动所获物质财富的经济价值,对劳动过程与智力、道德、身体素质和审美开发等深层次关联,以及对于人类自觉自由本质实现的意义关注不多。马克思批判了“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现象,指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9]。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汲取和发展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把人作为感性存在”等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劳动是人的“有意识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10],“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

认知狭隘化的直观影响是教育关注点的错位,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谋生性生产教育,片面追求劳动教育形式和关注技术维度的劳动教育模式改良,却忽视了对劳动类本质的教育,“使人自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2]。对高职院校而言,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锻炼,还包括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养成。现实中,由于教学传统和学生学习习惯的限制,教育设计者往往忽视包括劳动精神、劳动情感等在内的劳动核心素养,转而关注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窄化了劳动在人的全面成长中作用的发挥,忽略了劳动对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的实现过程。这种窄化不仅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初衷相背离,也不利于青年持久稳固的劳动情感与劳动价值的形成。

(二)有劳无教:劳动教育实施的表面化

《意见》强调之二,在于突出教育规律在劳动教育实施及劳动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手脑并用”“强化实践体验”[13],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这是“劳”和“教”辩证统一的鲜明阐釋,也是培养现代化劳动人才的必要环节。事实上,由于理念、经费、资源、保障等内外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容易陷入“重劳轻教”、甚至“有劳无教”的思维误区[14],过分强调了简单体力劳动的价值发挥,以单向度技能训练代替劳动教育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劳动素养、创造能力的培育,使劳动教育的教育性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这种简单将青年物化为“技术人”的表现,正是劳动者同劳动异化的一种表征。

马克思特别指出了这种异化的危害,“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15],生产出“一个同劳动疏远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16],这种关系会使青年学生“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17],甚至将劳动看作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18]。这与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热爱劳动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前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是高素质劳动者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扭转劳动教育表面化的思维误区,将素养训练与技能传授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重视青年劳动情感的引导和培育。要通过劳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不只是单纯的、重复的体力过程,更是求知欲、创造力、想象力等人的类本质属性的激发实现过程,教育引导青年在补齐技能短板和认识短板的基础上,实现由“重复劳动”到“创造劳动”的认知变迁。

(三)误解劳动:劳动教育理解的片面化

《意见》强调之三,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青年劳动理念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通过劳动教育帮助青年“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19],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这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也是劳动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遗憾的是,尽管多数高职院校都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但不论是教育从业者还是学生本身,往往都忽视了劳动的审美性和神圣性,将劳动教育矮化为“脏的、苦的、累的”活动。有的课程将劳动教育贬低为单调无趣的体力活动,认为学生在工厂、农田里“出汗”了就等同于劳动教育,有的实践环节割裂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20],片面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还存在将劳动作为规训和惩罚手段的情况。这些行为本身都是将“简单的体力活动与消极的价值相联系”,也即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本身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由于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21]。这与劳动教育的培养目的相背离,也并不是现实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事实上,劳动教育不是某种体力的深化或简单技能的复制,而是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现。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22],同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3]。因此,马克思用“审美性生产”[24]来形容劳动,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内涵,并引申出“劳动生产是人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掌握,同时也就是人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25]。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在开展具体教育的同时,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认识引导,加大对“审美性生产”的内涵解析,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正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体现”,引导其对平凡劳动背后的深刻寓意的思考,既是“劳动创造世界”的过程,也“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并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自由创造过程中体悟劳动本身蕴含的审美性与神圣性。

二、现实维度:异化批判衍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对“限制人的自由,剥夺人的劳动条件”[26]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也从行为逻辑上提供了“解放人、复归人的本质路径”[27],并由此衍生发展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基本论点,为劳动教育在现实维度的开展实施提供价值基点,即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回归,实现“生成人的属性、实现人的自由本质”[28]的启蒙。因此,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劳动的价值功能和人的类本质属性出发,扭转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思维异化,紧扣《意见》目标要求,在思想认识上更加重视劳动教育的全属性②意义,在教育手段上更加强化劳动理念和劳动情感的培训锻炼,引导学生对劳动本源和劳动审美进行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悟劳动对于人的类本质属性实现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理念: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人,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把类型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需求”与“培育人文精神的教育需求”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29],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映射。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劳动创造物质和劳动涵育精神的价值内涵,为实现由技能训练向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块设计转换指明了方向。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具有双重塑造特性的实践活动。在主体层面上,劳动塑造着劳动者“自身的自然”;在客体层面上,劳动塑造着“身外的自然”。劳动者在通过劳动塑造客体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发展与解放,劳动在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的主体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发展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从异化批判和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培养熟练工人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转换。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决定人存在和发展的本体性意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将劳动教育与日常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的整合重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推动思想引领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践行劳动双重塑造性,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过程中感知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身体力行、服务实践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在团队协作、攻坚克难过程中养成劳动纪律与劳动素養,把握“劳动体现着人的价值、表征着人的生存意义”的内涵本源,在知识与技能、动手与动脑完美结合中强化自我意识和价值,实现青年学生情感、认知、素养与技能的共同成长。

(二)教学设计: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

如何组织教学,是劳动教育实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30]。这是因为劳动不仅涉及经济学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同时也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人的生产。劳动产品对于劳动者而言,除了是谋生性或工具性的存在,也是按照劳动者意志进行社会生产和创造的过程。劳动者在对自然界进行“塑造”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类本质属性得以实现,生成存在意义上的人的独立自主人格。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础需求,当人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就会追逐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需求,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与自由”观点不谋而合。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主观意图、思想认识与身体掌握工具进行客观活动的有机统合,劳动为人的自我实现创造基础,自我实现是劳动教育开展的最终旨归。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的连接点和交汇点[32]。现有诸多实践都证明,劳动自身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在劳动生产扩大的复杂进程中,艰苦奋斗、求真创新等劳动素养得以树立,在参与劳动和创造生产的过程中,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惯得到矫正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促使着青年学生在意识和情感上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因此,深化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需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全属性教育机制,把握劳动教育对于经验性、先进性、前置性等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心地位,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的掌握,搭建完善并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锻炼学生体魄,实现学理技能与强健身体的有机统一,以劳动教育深化青年学生对于实践应用的认知理解,使劳动者在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的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劳动生产有效联动,帮助学生实现综合核心素养与学业能力的齐头共进,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目的。

(三)价值情感: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

如何培育劳动情感,使自觉劳动成为青年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劳动教育成效持续稳固的关键。《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33],正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是人类本质实现的活动过程,也是生命创造性和自由意识活动的结果,“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人不仅像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34]。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到,随着劳动对象的扩大,人们的审美从劳动工具、劳动成果等发展产生了舞蹈、音乐、绘画等事物。而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人们又升华了劳动的意义与内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是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因此,脱离了劳动教育,很难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也谈不上帮助学生在对美的追求中形成稳固的劳动情感。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深化对于劳动审美的氛围营造,帮助学生明确“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35]。要在劳动二重性的灌输与阐释中,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人类个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审美观培养为基础,将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都吸引到普通劳动者身上,在身边人和身边事的研机析理中,认识到劳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生活、创造美、创造美好人生,体悟蕴含其中的内心之美和精神之美,培养正确的劳动审美观。要注重学生在劳动创造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帮助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奉献之美、创造之美和奋斗之美,正确认识劳动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重大意义,感受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认同并固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将传统观念中对技术的单纯追求升华为对创造美好人生的向往追求,使其在劳动实践中追求受益终生的劳动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发展维度:异化批判理论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自由的劳动既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实现的条件”[36],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对“实现人的本质真正占有”[37]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类本质属性、劳动生产关系和劳动二重性等的剖析,为异化劳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将相关启示应用于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对于解决现有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端正劳动教育工作理念、深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劳动教育服务保障支持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发展维度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可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出发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从适宜青年成长阶段和自我实现的视角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步跟進教育师资、评价和配套措施,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与实践、素养与习惯、意识与追求的过程中,实现从劳动技能到劳动素养再到劳动情感的升华,成长为时代需要的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一)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理念转换

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决定了必须充分尊重人的类本质属性,实现从技能训练到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转变。高职院校有着非常好的劳动教育基础,包括实训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等,都闪耀着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对标《意见》任务,还要求高职管理者从青年成长的现实出发,将传统教育中的劳动理念、模式和资源碎片整合,以系统性思维开展顶层设计,整体性、长远性、战略性设计劳动教育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并制订开展劳动教育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首先,从人的类本质属性实现的视角,将劳动教育从单纯的技能训练中解放出来。“劳动不只意味着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也因为劳动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8],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劳动技能的传授,也要深化对劳动关系和劳动素养的养成培育。考虑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受众的认知特点,需要紧扣“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39]的双向辩证关系,重点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平衡,以大劳动概念整合课堂教育、教育实训与实践锻炼等环节,把握好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培育学生平等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创造观,破除误解劳动、矮化劳动的认识误区,使学生在“手脑并用”过程中理解劳动、认同劳动、开展劳动。

其次,从自由劳动的需求出发,突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自由劳动是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内驱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和涵育劳动情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克服施教者的傲慢姿态、弱化传统的说教思维,通过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自为、自动、自律中锻炼独立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方案主线和评价等教育边界的制定,为学生自由劳动的开展创造适量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分工协作、评比总结等教育环节,充分调动其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兼具过程控制和整体评价的过程中保障劳动教育实效,在相对自由的劳动空间中实施自我教育、自我表现、自我欣赏和自我感悟。

再次,从全面发展的导向需求出发,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意见》的制定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培养方案的制定则是促进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机贯通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管理者要从应然和必然两方面把握劳动教育融入培养方案的意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于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正确认知劳动教育对于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建立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在内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包括课程建设、资源配置、协作共享、管理考核、评价反馈、服务保障在内的劳动教育支持体系,推进基于劳动学习成果认定、积累的“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训练、顶岗实习、工学制度等有机结合,确保劳动理念与市场导向、企业需求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有机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育人特点决定了需要用好课堂载体,实现对学生综合劳动素质的培育引导。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劳动属性,劳动教育的逻辑要素也与专业教育的目标内核相通,并不存在因劳动教育开展而削弱或影响专业教育的情况。反之,劳动教育的思维导向能够将专业教学中松散零碎的理论实践教学串联起来,打通了青年学生的知行障碍,构建系统的、规范的理论实践课程教育体系。因此,高职管理者可以从“劳动二重性”的实践入手,深化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结合院校特色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以“劳动+”思维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探索“劳动+思政”“劳动+专业”“劳动+实训”等课程教育模式改革。

首先,“劳动+思政”的课程模式,在学理结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劳动本质。思想政治课程是涵育青年学生劳动情感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的薄弱环节。劳动教育的引入有助于丰富理论课建设内容,以身边事、身边人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到的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转变,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由“纸面”到“地面”。理论课的重点在于说服,“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以学生熟知的话语体系和授课模式娓娓道来,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劳动的情感、认知和行为认同,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体味“劳动体现着人的价值、表征着人的生存意义”[40],疏通“劳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的思想堵点。

其次,“劳动+专业”的课程模式,在做学合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可劳动行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有着天然联系,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相连。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找好切入点或着力点,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课程大纲实施,有计划地开展劳动渗透教学。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在知识前沿和社会应用方面,有机增加劳动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协调融合,帮助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劳动素养的同步提升。还要结合《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开设专题劳动课程,增加劳动通识教育、劳动法律教育、劳动历史观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等内容,持续增强规则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帮助学生补齐劳动素养知识短板。

再次,“劳动+实训”的课程模式,在手脑并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同劳动价值。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特点是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教育内容的认知理解。要将劳动教育与工程实训紧密结合,探索与“1+X”证书试点有机结合,发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积极邀请合作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学设计,将岗位规范、企业文化和质量标准同人才培養目标和课程设计紧密结合,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程实训方案,帮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文化、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要以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为基础,指导企业教师有意识加强学生劳动情感、劳动价值的教育引导,帮助其认识理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本素养。要用好项目驱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在劳中学、学中悟,引导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劳动品质,通过动手出汗体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价值品质。

(三)知行统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构建

青年成长的基本规律要求构建保障体系,为劳动教育的回归提供支持。劳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劳动教育的开展也需要从学生出发,唤醒教育过程的生命性、生活性和教育性,从广义上的价值培育回归到学生成长的发展现实,以德艺双馨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唤醒教育灵魂,以科学可行的教育评价改革瞄定教育方向,以崇劳尚美的校园文化厚植教育土壤,在精神层面帮助学生从“逃离劳动”转向“亲近劳动”,从“异化劳动”转向“自我实现”,“从平凡劳动”转向“创造人生”,在培养人、引导人、影响人的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转型,真正使劳动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达到求真、至善、臻美的教育意蕴。

首先,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抓手,营造重劳求实的特色教育保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有机组织,聘请企业师傅兼任劳动理论课教师,以“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为契机,积极引进具有劳动教育、企业经历的人才加入劳动课教师队伍,持续规范资格准入制度、优化企业经历资格认证制度等,给予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空间。要加强对现有教师劳动素养的培育锻炼,将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师轮训过程,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培训制度,帮助教师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积极涵育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持续提升专任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要发挥好教师带头表率作用,通过教师以身作则践行劳动精神,通过手把手训练传递劳动精神,让学生体悟到劳动的价值本源,解决认知脱节的思维问题,在重劳求实的教育氛围中逐步唤醒灵魂。

其次,以勞动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树立尊劳崇德的鲜明价值导向。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劳动教育的过程能够回归劳动本真,既要防止陷入因片面理解劳动而产生的思维误区,又要纠正对评价结果过于追求而产生的功利情况。要尊重评价的适度原则,科学的劳动教育不再以量化多少为评价标准,不因标准化教育而忽视个体差异,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后的体会与收获,以增量评价替代产量评价。要坚持多元评价准则,劳动教育赋予了学生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的体会和感受,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价值实现的过程,正视每种变化在学生成长中造成的差异,以多元价值评价结果全面考核劳动教育成效。要用好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对学生出勤、选课、成绩等量化痕迹整理,以及对学生选择、生活、实践等定性信息归纳,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自我实现层面的变化。

再次,以劳动文化氛围创设为载体,厚植爱劳尚美的校园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学校劳动教育成效的直观反映,也是沉浸式育人模式开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爱劳尚美文化土壤的厚植,润物无声地将劳动精神的种子埋入学生心中。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在亭台楼阁廊桥等标识建设中凸显劳动元素,潜移默化地以符号烙印形式培养学生,并转移至对劳动的情感认同。要厚植精神文化,深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校园的宣传与动员,通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的劳动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让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要开展劳动践行,引导学生将劳动教育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社区、军营、厂矿,在与劳动人民的接触中,倾听劳动者的真实心声,感受劳动者的价值情感,在反复锤炼中坚定劳动信仰,实现创造美好人生的价值追求。

参 考 文 献

[1]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2][6][7][13][19][30][3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3][8][20][32]陈永清,陈小华,王笑.高职院校应建立纲维有序的劳动教育新格局[J].职业技术教育,2020(15):19-23.

[4][14]王志娟,王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32-34.

[5][9][10][11][12][15][16][17][18][21][22][23][34][35][3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7.56.57.57.58.56.60.53.54.53.57.57.55.53.

[24][25]彭立勋.朱光潜与中国现代审美学学科建设[J].中国文学批评,2019(1):4-10+157.

[26][27][28][36][37]周淑敏,于泉蛟.自由—实践—占有——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真正占有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3):98-102.

[29]姜大源.为什么强调职教是一种教育类型[N].光明日报,2019-03-12(13).

[31][39][4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5.365.365.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alienated labor theo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View of Marxism

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第3篇

一、基于高职专业教育的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意义

(一) 落实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

高职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做好思政理论课是当代高职的教育要求, 但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更注重理论体系的逻辑性与完整性, 课堂教学很难与学生职业、专业发展整合起来, 这也是学生知识得不到应用, 制约学生发展的原因。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加快, 思政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 每个学生都需要接受思政教育。新时期, 高职院校对思政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培育全能型、高素质的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 不只要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还要整合学生实情, 帮助学生锤炼思想品德。一方面, 帮助大学生改善思想道德水准, 规避生活与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 推进高职院校发展, 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早日完成中国梦。

(二) 思政理论课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概念

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内容, 在社会分工不断加大的同时, 专业设置日渐细化,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学生能结合兴趣报考专业, 接受对应的训练与教育, 但思政课比较普遍, 是必修课程。因此, 让思政课和专业理论课整合在一起, 意识到两者结合的意义, 是当代高职院校改革的关键。

思政课和专业理论课融合主义展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联系, 思政课看似枯燥, 但内容丰富, 在教学中要细分思政理论课, 选择和专业特色紧密相连的部分, 如:经济形势、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思政课能展现专业课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 教学侧重点要有差异, 专业不同, 教学重点、方案也不同, 例如:金融、会计、建筑、计算机专业, 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规范。

在教学中, 为了改善思政教学水平, 必须结合专业侧重点, 让思政教学目标和专业教学目标融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教育现状

(一) 重视力度不够

思政教育作为当代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 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 让很多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 很多专业课程得不到重视, 思政课更是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 很容易受外界舆论、不良思想影响, 外加学生本就叛逆, 不够重视思政学习, 没有和老师进行有效配合与交流, 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 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衔接不够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 大部分老师并没有真正领会思政教学要求, 生搬硬套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模型, 和专业的衔接力度不够, 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期间, 认为思政课就是一项独立的课程, 和自身专业没有太大的关联, 对今后的人生发展、就业没有影响, 所以忽略思政课价值。

(三) 教育方式滞后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同时, 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教学中, 并且移动终端在高职教学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使用网络已经成为高职教学的常态。

因此, 在思政教学中, 要紧随时代发展,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 但当代的教育模式单一, 根本达不到学生要求, 都对当代思政教育、学生发展带来了挑战。

三、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途径

(一) 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

在经济水平与精神生活发展改变的同时,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立志培养更多的全面型、综合型人才, 对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 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 开展教学活动时, 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与作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 要不断增强教育实践力度, 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贯彻到思政教学中。不只要深化理论教育, 还要整合思政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 引导学生做好实践教育, 让课后实践和课堂讲解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从而更好的理解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借助互联网深化网络教育,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事素材, 引领学生分析、化解问题。

(二) 树立专业的服务理念

在高职院校发展中, 思政作为最基础的课程, 同时也是必修课, 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 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思政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还应该关注学生发展, 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不止是课堂上讲理, 还要以理服人、办实事, 以情感人, 不断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事实上, 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部分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不良思维的影响, 特别是学习中, 对于学习和就业发展, 必须协调各门课程, 从源头上避免矛盾。在此期间, 就需要真正发挥思政老师的引导作用, 每个老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学生, 给学生足够的耐心与细心, 引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为了让高职思政课和专业课更好的融合, 思政老师必须拥有良好的服务理念, 从主观上意识到思政课的价值, 然后再重新定位, 例如:思政老师可以参与到不同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张弛有度的教学。再如:老师要更多的关注市场, 充分运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锻炼, 只有了解企业现状, 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和学生直接相关的行业动态, 老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从整体上推进发展, 结合学生处境, 让教学贴近生活, 缩小师生距离, 为思政和专业教育融合夯实基础。

(三)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完善网络教育体系

高职是新时代实践教育的关键领域, 它的职责已经发生变化。在高职院校发展中, 思政老师必须不断优化教学体系, 充分应用新型媒体、技术与方法进行教育, 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首先, 对于教学模式, 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 配置足够的信息设备与计算机设备, 然后再运用此类设备优化网络教育。如:把思政课渗透生活中, 形成专门的思政网址, 通过引领学生浏览网址, 接受知识的熏陶。其次, 在学习高职思政时, 整合并充分应用微媒体,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 做好交流工作, 掌握高职学生思想动态,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校载体,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 并且坚定信念, 向我党靠拢, 这样才能为党员储备良好的后续能量。再次, 思政教学中, 尽量多开展活动, 如:在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 结合学生实情设计专业情境, 选用恰当的案例作为素材, 从模拟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这样不仅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主动思索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 推动思政个性化教学发展

因为高职思政教学时间有限, 所以为了让思政课真正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必须抓住时机, 以够用、必需为原则,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大纲要求、专业实情, 突破原有的框架束缚, 通过思政教育进行专业分析, 然后再融入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就业形势、专业趋势等内容, 在思政课个性化发展期间, 为学生给予更多帮助。专业不同, 所选的思政课内容也不一样,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个课程中, 可以和专业人才的结构设置、方案内容整合在一起, 把职业理想渗透到理想信念中, 然后再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发展, 然后努力承担责任。

(五) 增强专业老师的培养

老师是整个教学的实施者与组织者, 老师的综合素养、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对于高职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专项工作, 很少涉及到学生专业,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教育的渗透。要想将专业教育渗透到思政中, 必须做好专业培训。首先, 要增强老师的专业培养, 不断提高思政水平。其次, 增强老师的职业教育, 让老师具备专业观念与融合意识,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最后, 倡导、鼓励老师理解学生的专业特征, 以便更好的展开思政工作。

四、结语

高职思政理论课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作为当代社会的内在要求, 让他们两者融合, 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为当代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因此, 在高职思政教育中, 必须从实情出发, 让两者结合在一起, 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目标, 更新教育方式与观念, 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水平, 从而推进当代高职教育转型与发展。

摘要:思政作为高职的重要课程, 做好思政教育, 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就当代高职思政教学来看:更多的是理论教育, 机械的给学生灌输知识, 缺少跨界思维, 这种教学很难提高学习热情。对此, 必须深入教学改革, 做好专业教育, 将思政理论贯彻到专业教育中。

关键词:高职,融合,思政理论,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金梅, 张静.国学教育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时效性的研究——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 2018 (21) :66-67.

[2] 赵志梅.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电子刊) , 2018 (04) :76-77.

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第4篇

摘 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生“德学”修养的教育思想。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现实背景,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德学修养,促进高校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还能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因此要在实践中积极实践“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做到知行并举,自我反思;重视学习,勇于创新;持之以恒,广为传播。

关键词: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思考;实践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生“德学”修养的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不仅是对中外德学思想的丰富与发展,而且是对时代发展、社会现实需要的必然反映,更是高校师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践行德学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一、“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内涵解析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是在继承中外优秀传统德学思想的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不断与时俱佳进和吐故纳新的过程中凝练形成的理论。

将德与学做为人生两大支柱,并不是我们的首创。在中国和西方历史上强调德学统一的理论并不少见。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证德学关系的是古希腊的先哲们,他们普遍认为德学是统一于一体的,如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最大的善”,即智慧包含在道德中。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博学和道德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近代强调德学统一的西方学者也很多,如赫尔巴特、布贝尔、杜威等。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普遍建立起德学并重的现代教学体系,将德学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而中国历史上较早提出德学思想的是孔子,他提出了“仁且智”的思想,强调德学并重是最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后裔子思在《中庸》中还进一步强调“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认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西汉董仲舒也坚持德学统一,他提出了“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1]的观点,认为只有仁没有智慧的帮助不能除害,而光有智慧没有仁的引导更会走上邪路,仁与智是统一的。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强调德学兼备的代表人物。近代蔡元培提出的五育思想,依然注重德才兼备。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强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更成为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从此,德育和智育全面发展的思想确立下来了。进入21世纪后,我国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德学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以上古今中外的德学思想是笔者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重要的思想基础。笔者提出的德学教育思想虽然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却有别于以往剥削社会的德学思想,而融入了时代新的元素,融入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内容,融入了马克思主义德学思想的新理论,是站在时代高度,面对社会现实问题而“推陈出新”的教育思想,它的“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表述有所创新。

虽然对德学教育思想古今中外学者都有论述,但我们将内涵丰富的德学思想概括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八个字,且朗朗上口,易于思想的传播和推广,则是我们的独创。“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且有所创新,可以将其具体解释为:“把高尚的道德作为人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把不懈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作为人一生至上的追求和目标。”

第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有所创新。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逻辑结构层次。从德和学的关系来看,德在前,学在后,因此我们认为“以德为行”是“以学为上”的统帅;而“以学为上”,是“以德为行”的基础。其中,“以德为行”强调的是德与行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德是行的指南和准则。以德规行,以行践德。“以学为上”强调的是“学”与“上”之间的辩证关系。“学”是“上”的基础,“上”是“学”的终极目标。

第三,“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实施对象有所创新。

以往的很多教育思想实施的对象是单一的,通常针对的是学生。而我们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不仅针对在校大学生,还适用于高校教师、党政管理人员。教育思想的主体和客体是多元化的。

第四,“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有所创新。

区别以往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德学思想,我们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们的德学教育思想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德学理论。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德”“学”都具有阶级属性,其内容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的德学思想要反映初级阶段中国的国情。马克思还认为“德”“学”的实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德学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中加入了许多学者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使“德”“学”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

所以,笔者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虽然吸收了传统德学思想的精华,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反映新理论、针对新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教育思想。

二、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主要原因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社会现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以及因德学缺失带来的一幕幕人生悲剧,都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德学修养教育。

首先,德学缺失对人生造成的现实悲剧,促使我们必须增强德学修养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领导干部队伍、知识分子队伍在思想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培养和精神风貌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绝大多数干部和知识分子不仅保持和发扬了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也正在初步形成。但也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德学修养上,还存在着一些与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规范格格不入的问题。如有的领导干部忘却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却了做官要清正廉明、道德高尚。这些人由于官德失范,造成了他们法律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的淡薄,使他们的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和优越感极度膨胀,逐渐走向了违纪违法、腐败的路途,成了阶下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有的高校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甚至有的教授、博士、理论专家,忘却了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忘却了自己艰辛的努力,忘却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操守,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和地位,守不住做人做事的底线,经不起经济利益的诱惑,走上了不归之路……这些人,当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进行忏悔时,他们都道出了共通点:放松了政治学习,丧失了理想信念,违背了职业道德,被社会上庸俗的社会风气所迷惑,思想上防腐拒变的能力逐渐丧失,使自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毁了自己美好的人生路。

这些人生悲剧,不能不让我们深刻反思,为什么德学修养的缺失会给人生带来如此悲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生的“德学”修养,应当伴随人的一生,成为人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走好人生路。因此,在高等院校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就是要让高校教师和党政管理人员时时强化德学修养意识,真正地用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执着的信念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是要让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就注重强化德学修养的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厚实的基础。

其次,社会现实对高校师生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促使我们必须加强德学修养教育。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1世纪之后,国际和国内的社会现实都在强烈地冲击和影响着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使高等院校不再是一块净土。如今广大师生生存的环境,不再是宁静的大学校园,而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大世界。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越来越明显,高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使一些师生的心态失衡、焦躁不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强化了师生的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高校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师生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道德理想、人生理想等等都讲得少了,一切以利己、金钱、物质利益为行动准则的意识正以种种隐性形式熏染着广大师生。东西方文化在进一步碰撞,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等作品的大量涌入,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师生的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使部分师生产生了一种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的心理,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师生的影响日益增大,但互联网中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师生的发展也在产生不良的影响。总之,不利于广大师生健康成长的种种社会现实在冲击着高等院校,影响着广大师生。

所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高校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理出新的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有效措施。我们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师生员工加强德学修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和种种诱惑,增强遵纪守法和自律的意识,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健康成长,走好人生路。

再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强化德学修养教育。

教育部《2008年全国统计公报》显示,到2008年,各级各类高等院校2663所,各类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这一转变,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一人才培养的增量,无疑是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的选拔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录取的大学生一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道德修养和学习态度上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然而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考杠杆作用的降低,使大批德学修养等素质并不高的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校园中德学修养一度被忽略。这一现象给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重新审视德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和核心思想,思索德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认真思考:要把什么样的大学生输送到社会上?面对成千上万大学生的流进流出,我们将对这些大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确定德育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作为高校的校级领导,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广大师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应当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具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有道德意义的种种品质,而且要使受教育者具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以及才能,这种教育思想不仅是指向现时的,而且应当是指向未来的。

所以,我们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自觉掌握和遵循社会不同领域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规范,并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改善现实世界。

三、提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现实意义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于不断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德学修养,促进高校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从现实社会的实际来看,现实社会对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都希望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去建设和发展他们的事业。我们的执政党选任干部,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因为,无德少才者不能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干部;有才无德者同样难以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很显然,党和人民以及社会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另外,成千上万的家长,把子女送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期望,就是希望大学能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人品第一”、“才华出众”的人才,其实也就是希望大学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是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遍心理。

现代社会对大学提出这一要求,大学应当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我们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就是强调对大学生进行“德”与“学”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通过“德学”修养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中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地提升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通过“德学”修养的教育,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辨别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能力,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培养自律行为,培育公德意识,提升精神境界;通过“德学”修养的教育,使大学生珍惜光阴,重视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总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德学”修养的教育,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不仅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的德才兼备的人。

其次,“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有助于促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从目前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师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背景下,能够应对挑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师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和冲击,思想上产生困惑和迷茫,在师生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在教师中,有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职业价值观模糊、爱岗敬业之心欠缺;育人工作不到位、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科研急功近利、学术道德失范;文人相轻、自命清高、团结协作精神欠佳等等,这些问题虽属师德师风中的支流问题,但若不高度重视,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师德师风建设,影响学风和校风建设。在学生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有的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自律意识薄弱、公德意识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意识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属学生中的支流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学风、校风的建设,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在行政管理干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干部职业道德失范,缺乏自律意识;工作推诿,执行力不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不强;忙于事务不注重学习、不善于学习;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同样会影响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所以,要克服和解决上述的问题和不足,必须强化对高校的领导干部、广大师生员工进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教育。如果每一位领导干部、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地践行“公民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加强德学修养,学校将会出现新的景象: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生为本、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严谨治学、更新观念、内强素质、创新教学;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崇尚科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创新学习;领导干部常修政德、严格自律、勤于服务、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创新管理。如果大家都注重讲德行,重学习,让“德学”之正气、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造就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学校一定可以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声誉。

再次,“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身发展。

人生存在现实社会中,除了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外,还得考虑自身的发展,尤其要考虑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发展自己,我们认为“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就有助于人的自身发展。

广大师生如果注重道德修养,他们就会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持之以恒,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受人尊重的人,从而得以在不断超越与创造中发展自己。就如教师在生存与工作的过程中,在追求物质与理想的进程中,虽然成为“人梯”、“春蚕”、“红烛”,但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顶住了生活、工作的压力,守住了利益诱惑的底线,去传播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知识,去开发人类的智能,去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去培养、塑造创造性人才等等,这一有意义的过程,不仅使自己得到了发展,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

广大师生如果注重加强德学的修养,更会促进自身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自觉地加紧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胡锦涛同志强调:“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我们当教师的不加强学习,就难以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学生不加强学习,就难以接好社会主义的班。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接受新的事物,研究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经常学习,会使我们感到知识不够用,总有强烈的危机感,促使自己去不断地充电,不断地以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经常学习,会使我们的注意力不停留在身边的个人恩怨和无原则的纠纷上,会把时间和精力投向更广阔的事业上;经常学习,会使我们变得更大气、更宽厚、更睿智、更成熟,因而也更适合于承担重任。总之,加强学习修养,会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会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会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我们的品格更高洁,会使我们的生命之光更为灿烂。

四、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主要途径

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修养的过程,并通过自身知行合一、榜样示范的作用,去唤起、影响整个社会德学修养意识的增强。

首先,知行并举,自我反思。

在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活动中,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做法,我们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我们都很清楚,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知”和“行”的作用。他认为,“知者不惑”[3]。“知”就是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认识,他认为“知”可以“解弊”,去掉思想上的弊病。他认为,“力行近乎仁”[4],强调道德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完成道德品质发展的过程。因此,知行并举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知行”说,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强调“以德为行”的“德”就在于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要求和实质之后,我们就要认真地去实践它,通过实践来修养我们的道德品质,提升我们的道德情操,督促我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促进我们的自身发展。

我们还必须注重“自我反思”。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内省”一说,它的含义就是在道德修养中对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其意思就是要求人们从存在于客观的贤与不贤中,认识到主观修养上的差距和问题,从而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评价。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要求人们经常反思自己的道德表现来评价自己。这种“内省”说,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有必要经常向品德高尚的榜样学习,通过学习和自身的反思,来查找自己的道德行为、教学态度、学术规范、待人处事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自觉地加以抑制和克服,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来塑造我们的学生和自己本身。

其次,重视学习,勇于创新。

在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活动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习和勇于创新。我们都很清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师都沿袭着传统的教育理论,遵循着古人关于教师功能的定位,即韩愈在《师说》中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比较缓慢,知识的更新及总量的增加相对迟缓的年代里,我们的教师所掌握的一些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大体上能够胜任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答疑辅导的职责。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稍不重视学习,就会落后于形势,就难以适应今天对学生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去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个人人格魅力;通过学习去研究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去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学习去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特色教育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还需要勇于创新,在创新的实践中来提升我们的“德学”修养。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就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模仿别人的教育教学方式,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特色。我们都很清楚,在老一辈教育家的群体里,他们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注重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徐特立先生提出的“经师、人师合一”教书育人的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提出要让学生“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的教书育人的目标等等。这些教育思想影响着当今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我们今天的教师应当要勇于创新,要以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去培养创新人才,决不能满足于当“教书匠”。

再次,持之以恒,广为传播。

在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谈到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时,就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他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同志的话语,让我们警醒,让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曾下大力气去整治党风、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们仍需正视当今的现实,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经济社会里,仍然存在着政治生活中的腐败与渎职,经济交往中的缺乏诚信与恶劣竞争,公共生活中的冷漠与麻木。我们仍需告诫高校的广大师生,“德学”修养必须持之以恒,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不论在今天还是明天,都不可放松,要以自己的信仰、理想、道德行为去影响公共道德和社会风气。

我们还要广为传播“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我们不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德学”修养的教育内容,而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蕴含“德学”修养的精神;我们还要通过社团活动、周末学术讲座等活动传播“德学”修养的重要性,让广大师生在“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的学习中,增长人生智慧和强化人文底蕴,深入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自己不断地完善人格,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价值的人。当然,我们作为知识分子不能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的“德学”修养的传播不仅仅停留在校园,还应当在广阔的社会中。我们要在社会实践中,传播“德学”修养对个人、集体、社会的重要性,唤起公民齐心协力自觉地培育公德意识,鞭挞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人和事,逐步去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大家都能积极地去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就可以为大学、社会构建道德理性家园和精神家园贡献力量,就可以让人生德学修养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2.2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23.

[3]张燕婴译注.论语·子罕[M].中华书局,

2006.131.

[4]崔高维校点.礼记·中庸[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张燕婴译注.论语·里仁[M].中华书局,2006.47.

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第5篇

摘 要:当世界进入到21世纪,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许多新的思潮涌入中国,中国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地革新。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正是在这一时期流入中国,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旨在研究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下的游戏教育研究。

关键词:重要作用;教育理论;游戏教育、

一、在幼儿教育中使用游戏教育的重要作用

游戏,是智慧的结晶,是幼儿教学的不二法门,在幼儿教育中使用游戏教育的方法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性格养成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使用游戏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因为在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将直接和玩具或者是教师提供的各种教学材料相接触,并且通过游戏的过程,孩子们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体验,进而使自身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

2.提升幼儿的记忆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使用游戏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记忆能力。因为在进行游戏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游戏都伴随着简洁明快、旋律明晰的唱词,所以通过游戏教育的形式,不断重复,孩子们对于唱词的记忆也就更加清晰,在无形中就促进了孩子们记忆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游戏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有些游戏需要孩子们来进行角色的扮演,孩子们为了玩游戏,就会加深对于游戏内容、游戏角色的理解,进而形成幼儿的有意记忆,促进幼儿的意识记忆发展。

3.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使用游戏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因为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一起认定游戏的主题,参与到游戏的情节中去,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二、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因此,蒙台梭利将其自身的幼儿教育理论分为以下六个部分,业界也称其为蒙台梭利的六大理论。

1.环境适应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环境适应论。适应环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能,幼儿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才能够成长,并进入社会,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决定了其自身的身心成长。对于幼儿来说,我们要为其成长提供相应的环境,让孩子们在优良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成长,让孩子们成长的世界充满爱。

2.独立成长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独立成长论。蒙台梭利的理论认为,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宗旨都是帮助儿童成长,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在这里,蒙台梭利所说的独立,就是指儿童成长的主要目标,同时,独立也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求孩子们能够独立地处理问题,让孩子们自主地把握自身的发展以及发展的环境,并通过系统的学习做到自我指导、自我开发,进而取得自身独立的身心发展。

3.生命自然发展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生命自然发展论。蒙台梭利的理论认为,生命的发展是自然的,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其中充满了规律和秩序。同时,生命的发展需要具体的过程,并按照相应的规律按部就班,通过内部的需求,寻求自身的发展,进而满足发展的目标。

4.吸收性心智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吸收性心智论。蒙台梭利的理论认为,教育需要通过孩子们内心的力量来完成自我学习,这种内心的力量就是吸收性心智,这种心智能力对于外界信息的摄入是无意识的,在完成吸收后,自身会完成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消化,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进而输出,因此,只有为孩子们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接受信息,吸收信息。

5.工作人性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工作人性论。蒙台梭利的理论认为,工作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活动,让自己的四肢更有力量,更加灵活,让大脑的发育更加完善,促进身心智力的发展。当然,这些工作是需要符合自由、秩序的人性法则,通过不断的锻炼,完成对于儿童意志力、体力的培养。

6.奖惩无用论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包括奖惩无用论。蒙台梭利理论认为,儿童智力的发育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所构成的,实际的奖励与惩罚,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发育以及兴趣注意力的培养并不起多大的效果。同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过分地使用奖励和惩罚,那么就极容易造成没有奖励就不做事,不进行惩罚就不听话的现象,这对于幼儿人格的养成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下的游戏教育

1.生活游戏教育

在现代的幼儿园教育中实行蒙台梭利理论下的游戏教育,我们可以进行生活游戏教育。生活游戏教育共分为自我行为控制、自我照顾能力以及社会行为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穿衣服、叠衣服、整理书包、整理床铺等日常生活能力的小比赛,进而培养孩子们独立、专心、尊重的发展目标,进而实现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感官游戏教育

在现代的幼儿园教育中实行蒙台梭利理论下的游戏教育,我们可以进行感官游戏教育。感官游戏教育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色板、管弦乐器、味觉瓶来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而提升孩子们的辨别能力,养成孩子们认识事物、总结事物的能力,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3.数学游戏教育

在现代的幼儿园教育中实行蒙台梭利理论下的游戏教育,我们可以进行数学游戏教育。数学游戏教育包括对于集合、数、时间、距离的感知,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金色串珠、数字卡等教学设备来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而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判断能力。

4.语言游戏教育

在现代的幼儿园教育中实行蒙台梭利理论下的游戏教育,我们可以进行语言游戏教育。语言游戏教育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达到完成孩子们听、说、读写等教学目标。具体可以采用打“电话”、看图片做动作、听指令(配相应的字卡)、神秘字等游戏来实施。

总之,游戏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下的游戏教育,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知识有着极大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地去改善教学、完善教学,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夯实基础,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姚素慧.蒙台梭利的“工作”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110-113.

[2]謝应琴.试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我国幼儿园中的运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2-36.

[3]刘焱.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5-61.

编辑 温雪莲

劳动教育理论课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与以往注重比较两者区别的研究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前提条件的放松以及对其模型推导的变形,发现其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相通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尝试是否可以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联通,证明三大价值理论之间的共通之处要多于他们之间的分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价值理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斯拉法价值理论;新古典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一、引言

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理解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枢纽,也是交换理论、分配理论、生产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基础。关于价值理论,当今经济学界存在三大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是在批判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最本质、最抽象的经济理论,同时由劳动价值理论发展而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体系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综合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后又被庇古、希克斯、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以及阿罗和德布鲁等几代经济学家不斷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当今经济学主流价值理论,其以近乎完美的数理模型解释了市场运行的规律和市场运行所带来的效率。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是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皮埃罗·斯拉法在其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提出的,是其在花费半生精力研究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复兴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所以,斯拉法的经济理论也被称为“新李嘉图主义”。斯拉法价值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也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独立的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是作为新古典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的反对者而提出的,与新古典经济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同时,斯拉法价值理论也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价值理论,虽然在斯拉法分析的后半部其也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的耗费,“商品的价值是和商品的劳动耗费成比例的,就是说,和直接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数量成比例”,但是,劳动在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将劳动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抽掉,余下的部分仍能够组成一套完整的价值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商品的价值最终还是决定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资本的分配比例。所以斯拉法价值理论在国内与国外都作为一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并列的价值理论而存在。

《用商品生产商品》出版后,经济学界对这部著作和斯拉法价值理论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这部著作引发了许多关于价值理论与价值转型问题的争论。后凯恩斯主义者和新李嘉图主义者认为斯拉法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提供了价值理论的基础。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运用斯拉法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得出了许多有益的新观点,同时有一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怀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可以用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斯拉法价值理论,一方面对斯拉法价值理论进行理论介绍,另一方面则对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和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丁堡骏(2001,2003)认为虽然斯拉法的某些概念和某些分析方法与马克思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非常相似,但是并不能就此说明斯拉法的这种实物关系体系与马克思的价值关系体系是相互贯通的,更不可能按照斯拉法的思想去研究马克思、放弃多余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是相反,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研究斯拉法和斯蒂德曼。魏埙(2001)同样也认为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体系“与新古典主义的价格论和分配论相比,还是有其进步和科学意义的”,但是“与马克思的价值、资本有机构成、生产价格以及固定资本等基本理论相互比较,斯拉法的理论远不如马克思理论科学、深刻、系统和全面”,所以“某些西方学者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试图用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取代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是错误的”。鲁品越(2001)将价格形成机制分成三个层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最为深刻,是关于交换价值源泉与本质的理论”,而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则居于中间层次,“指出了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各个产品之间的客观联系决定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而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则居于价格决定机制的最表层,“由理性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成交价格”。通过这种价值或价格理论的分层分析,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与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做了分析,并统一了分析的框架。白暴力(2011)也有着相似的观点,其认为价值的范畴包括三方面内容,价值价格理论有六个层次,而斯拉法的价值价格理论体系仅仅是完整的价值价格理论中的第三个层次“交换价值或价格直接基础”的特殊形式“生产价格”的精确计算问题;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则研究了价值与价格的本质,揭示了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研究了第二个层次——价值的实体问题,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则只是研究了价值价格理论的第四个层次市场价格理论。这种六层次价值价格理论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古典均衡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分析比较,使得经济学界一直在相互争论的三大价值理论体系的比较问题,得到了统一的认识。

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斯拉法价值理论与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与以往注重比较两者区别的研究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前提条件的放松以及对其模型推导的变形,发现其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可以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打通,最终,我们发现三大价值理论虽有区别,但是更多的却是共通之处,而这些共通之处才是价值理论的真谛。

二、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是从建立简单的仅能维持生存的生产方式开始的,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过程。假定起初只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铁,其简单的生产方程为:

280夸特小麦+12吨铁→400夸特小麦

120夸特小麦+8吨铁→20吨铁

将价值或者价格引入其中得:

280Pw+12Pi=400Pw (1)

12Pw+8Pi=20Pi (2)

其中小麦的价格为Pw,铁的价格为Pi,我们令小麦的价格Pw=1,求解上面的方程可得Pi=10,即一吨铁的价值等于10夸特小麦。

再引入三种商品的生产,小麦、铁再加入猪,其中生产方程如下:

240夸特小麦+12吨铁+18只猪→450夸特小麦

90夸特小麦+6吨铁+12只猪→21吨铁

120夸特小麦+3吨铁+30只猪→60只猪

同样我们假设小麦的价格为Pn,并且令Pw=1,假设铁的价值为Pi,猪的价值为Pp,则方程为:

240+12Pi+18Pp=450 (3)

90+6Pi+12Pp=21Pi (4)

120+3Pi+30Pp=60Pp (5)

解该方程组得:Pi=10,Pp=5。即一吨铁的价值等于10夸特小麦,等于2只猪。

将上述生产方程扩展到K个部门,我们令A為每年所生产a商品的数量,B为每年所生产b商品的数量,C为……,依次类推。我们称Aa?熏Ba……Ka为生产A的生产部门每年所使用商品a?熏b……k的数量;Ab?熏Bb……Kb为生产B的生产部门每年使用相应商品的数量;……;Ak?熏Bk……Kk为生产K的生产部门每年所使用的ab……k的数量。再假设Pa?熏Pb……Pk为商品a?熏b……k的价值,则生产方程为:

AaPa+BaPb+……+KaPk=APa

AbPa+BbPb+……+KbPk=BPb

……………………………

AkPa+BkPb+……+KkPk=KPk

以其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当作自由变量,设其价值为1,则由K-1个未知数和K-1个方程最终可求解出各个商品的价格Pa?熏Pb……PK。其中Aa+Ab……+Ak=A,Ba+Bb+……+Bk=B,……,Ka+Kb+……+Kk=K。

三、新古典价值理论体系

新古典经济学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是运用边际的方法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的。就需求方面来说,新古典运用了效用和预算约束的方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可以求出:

由此可以得出:

在此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我们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一种商品的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般的说,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边际效用成正比,与货币的边际效用成反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生产效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例关系,也可以解释过多的发行货币为什么可以引起通货膨胀。但是,边际效用只是从商品需求这一个方面说明了商品价值的决定。由于每个人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从零到无穷都有可能,这就需要从供给方面对价值进行规定。

从供给方面来看,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即在给定产量水平下实现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成本约束下实现产量最大。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得到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P=MC,商品的价值最终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如果PMC,则每多生产一单位商品厂商就会赚取(P-MC)的利润,所以厂商就会增加生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会有无数个厂商,每一个厂商都有其自己的边际成本,从极小到无穷都有可能。最终的价值如何决定呢?这就要由需求方面来决定。

将需求与供给结合起来,有无数的消费者和无数的厂商相互的、彼此的进行竞争,最终会达到一种状态,即消费者对某一商品价值的评价完全等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时,竞争达到均衡。这就决定了市场的产量,在这一产量下的价值就是其最终的价值。这一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它随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消费者的偏好、货币的价值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新古典简单的价值决定过程。

四、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之比较

接下来,我们将对新古典的价值形成过程与斯拉法的价值体系做一个比较,从中得出有启发性的结论。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前提,即所有生产部门收益不变。斯拉法假设各个部门所使用的不同的生产资料的比例不发生改变,也就是生产规模不发生改变,所以产量也不发生改变,最终收益也不发生改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对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的回归。边际分析方法“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变上,因为如果在一个生产部门规模上或者在生产要素比例上没有改变,就不能有边际产品,也不能有边际成本。在一个体系中,如果生产在这些方面日复一日的继续不变,就不但很难找见一个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者换一种说法,一种产品的边际成本)——干脆在那里就找不见。”

如果我们放松斯拉法体系的假设条件,我们假定各个生产部门所使用的不同的生产资料的比例可以发生改变,生产规模可以发生改变,产量也将随之改变,最终收益也将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入边际分析的方法对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斯拉法价值体系变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

由于生产资料的比例可以改变,所以我们假定不变资本不发生改变,而只增加可变资本的数量即只增加劳动的数量,这将必然会引起纯产品数量的增加。另外,在不变资本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纯产品数量是活劳动数量的函数即Q=q(V),所以, 。由此可知,商品的价值也是活劳动的函数即P=p(V)。

现在活劳动的数量做极其微小的变化即 ,则根据P=p(V) ,商品的价格不发生改变仍然是P。而当活劳动的数量做极其微小的变动时即时 ,产品的增加量也为零即 ,由此我们可以对 求极限,观察其如何变动:

正是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所以,

将上面两步合并:

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并不难理解,价值不但决定于活劳动和纯产品数量,更加具体地说是决定于活劳动和纯产品数量的变化量。上式中的分子为1,说明增加了一单位活劳动,而分母则为增加这一单位活劳动带来的纯产品的增加量。所以商品的价值就是一单位纯产品的增加量中所包含的活劳动的量。

如果我们重新假定条件,则这个问题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设活劳动是纯产品数量的函数,即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条件下,要多生产一单位纯产品需要增加多少劳动量,用公式表示为V=v?穴Q?雪,则 ,同样的推导过程可以推出:

即P=边际活劳动

这个公式更加容易解释,一种商品的单位价值就是多生产一单位该商品的纯产品所付出的边际活劳动。通过放松斯拉法体系的假设条件,引入边际的分析方法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

(1)P=边际活劳动

(2)P=1/MPL

这基本上可以完成从斯拉法体系向新古典的过渡。我们只需要从中引入一个计量单位就可以看到这一结果与新古典之间的联系。我们给劳动量一个计量单位,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以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量,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则以工资来计量劳动量。其实这两种计量方法之间并不矛盾,但劳动时间仍然是一个极其抽象难以度量的指标,所以我们使用工资来对劳动量进行度量。设一单位劳动量就是一单位劳动时间,这一单位劳动时间的工资为W,所以增加一单位劳动量就相应的增加一个W。这时我们就可以用W來代替上述公式中的边际劳动量。则P=1/MPL就变形为P=W/MPL,整理后得:P·MPL=W。这个公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劳动要素市场中工资决定公式,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单位边际劳动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价值不是别的,正是这一单位边际劳动所表现的价值。按照这一公式,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增加所带来的价值的增加都应归劳动所占有。由公式P=边际活劳动,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条件下,活劳动的额增加便是成本的增加,增加一单位活劳动就增加一单位边际成本,即在这种条件下,边际活劳动=边际成本=W,因此,P=边际成本=边际活劳动。这一公式也可以将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供给方面机密联系起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P=MC,而在短期中,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际成本中只包含边际劳动。由此可见,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和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就其最根本的理论实质而言,并没有根本对立的区别,只是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一个用的是平均的分析方法,一个用的是边际的分析方法;一个是从生产的实物方面讨论价值,一个是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讨论价值。

五、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联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

本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联系起来,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并从中得到启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斯拉法价值体系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包含有劳动决定价值的成分,只是他们分析的侧重不同。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注重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商品的总价值等于所耗费的总劳动;斯拉法则通过一系列联立方程组可求得商品的价值,然后通过还原即用劳动量来代替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资料将商品的价值还原为劳动,但就斯拉法看来,商品的总价值仍等于所耗费的总劳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他们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是可变的,他们能够按照不同的比例增加,产出不能够按一个固定不变的比例增加,所以必须引入边际的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推导可以得出单个商品的价值等于他的边际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其边际劳动。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有一个最优的比例,如果这一比例保持不变,则在这一比例下生产的商品总价值就是其投入的总劳动。

2.不能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简单地归结为效用价值理论。上文已经论述过,效用的分析只是从商品的需求方面进行的分析,是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作出的主观判断,由于消费者对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无法作出判断,所以只能对其效用进行判断。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其愿意付出的价值。但仅仅依靠效用这一方面并不能够决定商品的价值,它还必须受到供给方面的限制,只有当需求与供给相等时,即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与生产者所耗费的边际劳动相等时,价值才最终被确定下来,而这时的价值量就是边际商品上所包含的劳动量。

3.从效用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但并没有否定效用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用“使用价值”一词来代指效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了商品。其统一性表现在:构成商品的二因素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因而不可能成为商品;相反,一个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没有人类一般劳动凝结在内,因而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这句话通过商品的定义道出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用新古典的语言来重新解释这句话,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那它的效用就是零,边际效用也为零,则从商品需求的角度来看,P=MU/λ=0/λ=0,所以消费者对这一物品的主观判断为零。无论在供给方面这一物品花费了多少成本,耗费了多少劳动,这一物品价值的供求平衡点只能是零。相反,一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没有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内,也不可能有价值。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即增加这一物品不增加成本,则MC=0,所以P=0,所以价值的供求平衡点也只能是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天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能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仍然只是从供给角度揭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换一个角度从需求方面来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劳动时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是不同的。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是最劣等土地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在工业中则是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最劣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在工业生产中,超过平均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了有效的社会需求。上文中提出价值在需求方面的决定公式为P=MU/λ,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价值在供给方面为P=MC,当供求平衡时MU/λ=MC。也就是说社会必要的边际劳动等于物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所以令其等于1,则MU=MC,即边际效用等于边际劳动。两边积分,从零积到均衡产量,则总效用=总劳动。所以当效用一定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可以达到这一效用的最多的劳动时间。

参考文献:

[1]E.H.亨特(著),颜鹏飞(译校).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M.C.霍华德,J.E.金.(著),顾海良,张新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觸199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白暴力.价值与价格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白暴力.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丁堡骏.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1).

[6]丁堡骏.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答斯蒂德曼[J].税务与经济,2003,(1).

[7]格尔德·哈达赫,迪特尔·卡拉斯&本·法因?穴著?雪,李宗正,李树?穴译?雪,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郭熙保.斯拉法标准商品理论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9]胡代光.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10]鲁品越.斯拉法模型的分析与重建——兼论三类价格理论的层次关系[J].财经研究,2001,(4).

[11]吕昌会.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孟奎.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比较[J].经济纵横,2013,(6).

[14]孟奎,刘永军.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J].商业时代,2012,(18).

[15]米克(著),陈彪如?穴译?雪.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斯拉法?穴著?雪,巫宝三(译).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7]邰丽华.论斯拉法学说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J].理论学刊,2006,(11).

[18]王岩.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19]魏埙.当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价格理论体系——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介评[J].南开学报,2001,(6).

[20]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1]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扬·斯蒂德曼(著),吴剑敏、史晋川(译).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3]杨玉生.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对西方经济学界各种观点的评析[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4]杨玉生,应该重视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1991,(2).

[25]杨玉生.价值·资本·增长——兼评西方国家劳动价值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6]张峻山.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比较[J].南开学报,1997,(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上一篇:畜牧学研究方法范文下一篇:美丽的童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