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茶艺;课程思政;文化育人

[基金项目]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茶艺’课程思政改革”(SZ201806)

[作者简介] 李维锦(1973—),云南临沧人,女,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化、人类学研究;李三强(1972—),男,云南曲靖人,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茶艺文化因其承载了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集中体现,而使“茶艺”课程成为当下许多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核心能力课和素质选修课。该课程主要讲授茶文化基础知识和茶艺基本技能,使学生熟悉中国茶艺文化的历史和精髓,树立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爱家、爱生活的人文情怀,以茶道精神激励和塑造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备茶艺服务的能力,毕业后能承担休闲服务行业茶艺服务、茶艺表演和茶艺文化创意工作,将自身所学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一、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行为习惯

“茶艺”课程内容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能力培养为递进模式。

第一模块为学习茶艺文化基础知识。内容有明礼、选茶、择水、备具、冲泡、布席、品鉴等。技能培养主要是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冲泡训练,培养学生茶艺规范,形成一定的茶艺文化素养和行为习惯。

第二模块为组织茶事活动。根据活动目的,选择茶事活动地点,确定主题和组织形式,开展各类活动,如无我茶会、品格席茶会、流水席茶会、奉茶会、孝亲茶、敬师茶、少儿茶艺、婚礼茶、斗茶等。组织此类茶事活动,其目的主要是综合应用茶艺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形成全面的茶艺文化观念,有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弘扬茶艺文化,在有趣、静雅的茶事活动中实现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化人,以精湛的技艺感染人,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第三模块为开展茶艺文化创意服务。新时代下茶艺文化的传播具有传承、发展和创新的特点。茶艺文化服务社会需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课程根据市场需求开设该模块,重点在于在生活茶艺和表演茶艺中根据具体的茶艺服务的介入点开展文化创新创意服务,以达到传播文化,实践创新发展的目标。

二、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课程思政教育特色

“茶艺”课程作为高校特色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应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打造“茶艺”课程思政教育的特色模式。建立满足行业需求,以职业岗位和专业技术必需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立德树人的教学体系。茶艺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而且因其承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地方茶品的研习又与地域茶文化的自然和人文脉络息息相关,“茶艺”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祖国、家乡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以茶艺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的历史魅力和现实的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从内心深处产生文化归属感,从而崇敬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将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茶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无私奉献、默默造福人类的茶德精神作为行动的座右铭,同时可将课程学习过程中欣赏美和创造的能力拓展到生活中,形成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育人功能丰富大思政的教育的内容

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强化“茶艺”课程的育人功能,丰富大思政教育的育人内容。“茶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动手能力更加高效有益,在实践的操作下,思政理论教育将深入人心。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育人目标是传递以艺悟道、以茶领悟文化、以茶品味人生的道理。中华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影响力,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茶艺文化因其自身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必然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之中,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和精神魅力使学生获得道德、心理、身体、文化等多方面良好素质的提高,促进全面发展。在“茶艺”课上,思政的内容被具体化,是可以反复实践和感知的。如借茶修为,通过泡茶品茶礼仪规范训练,形成以“和”“敬”为核心的為人处世行为方式的规范。长期习茶,在仪表、谈吐、举止、思维上和行为习惯上逐渐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格魅力。

“茶艺”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更愿意、更乐意、更主动、更自觉地去学习和接受的思政教育模式。茶艺文化无处不在地体现着规范有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礼有节的要求。茶艺课程中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性,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做自主创新和创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以较高的自主意识去参与训练,去体验和领悟茶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教师精心设置的一个个思政教育案例中,深入浅出地感受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

四、形成五位一体的思政育人途径

1.行为规范——对为人处世行为方式的规范。中国素有客来敬茶的礼俗,这既是习俗,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和与敬”的处世规范。在整个茶艺活动中无处不在的礼仪规范体现出茶艺文化以“和”为贵,以茶表“敬”意的核心精神。如准备干净、雅致、美观的品茶环境;挑选适合客人的茶品,精心冲泡一杯高质量的茶汤,敬奉给客人;以凤凰三点头的方式注水冲泡,激发茶叶内含物质的溶解,同时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等等。茶事活动处处体现着尊重、关怀、和谐的气氛,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茶艺训练第一节课是茶艺礼仪训练。茶艺讲究看茶泡茶,根据茶品煮水、备具、设计冲泡方案、选择冲泡技巧。整个冲泡过程都需要以礼待茶、以礼待人、以礼待己,以体现茶文化雅致、和谐的内涵。中国茶文化强调“以茶利礼仁”,将茶艺文化中的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课堂中,可以礼仪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尺度,修正其行为习惯,形成礼让包容的处事方法,才能确保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2.文化引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感作为认知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在当下必须要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文化引导、文化认同是茶文化传播的基本功能,作为中国人,在茶艺修习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自信,一个是“中国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另一个是“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中心”。中国几千年的茶艺文化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明确而具体的中华人文价值观。因此,通过将茶艺文化渗入到大思政教育中,让学生明确茶艺文化的基本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对传统文化的无知或浅薄的状态中走出来,让茶艺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融入学生自身气质素养中,以茶艺为引导,带领学生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的香文化、花文化、民族音乐、文学艺术等,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在茶艺文化的引导下构建自己的文化认知体系,培养文化自信,最终促进了茶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人才培养——对理性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茶艺是指泡茶和品茶的技艺,茶艺既是谋生的技艺,也是生活的艺术。古代文人雅士将茶艺作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深入研究并颇有建树,历代的茶书画作品和茶艺术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各朝代茶艺的发展和传承成果。从这些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茶艺陶冶情操,以茶艺净化心灵,以茶艺培养健全人格,以茶艺塑造价值观,成为历代茶人的共同认知和相同的修习途径。茶艺把茶的自然属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属性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形式,体现出中国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高贵品质和道德修养,特别是茶艺中所体现出的“和、敬、廉、美”的茶道精神,对人的成长和情感养成都有一定的意义。理性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核心。挖掘茶艺文化的课程思政价值,将茶艺文化引入思想教育中,可以解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模糊的问题,有利于重新塑造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茶艺文化当中蕴含真善美等积极、正面、向上的观念,这将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发现美、创造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的真谛,寻回求知的本能和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走出面对生活和学业困难时的惶恐、不知所措的困境,找到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茶艺强调习茶过程中观照自我,关注当下,注重细节,主张动手,鼓励践行。茶艺思政教育灵活生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关联度高,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茶文化,又可以利用茶艺文化提升个人的修养,实现自我精神境界的追求,凸显其深刻的大思政教育的意义和显著的教育效果。

4.美化生活——满足对生活美好向往的需要。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喝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目前,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以后,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饮茶,在满足身体生理需求基础上,更加注重泡茶饮茶所能获得的精神愉悦方面的体验和感受。茶艺是一门生活美学,茶艺中的美无处不在。中国茶文化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在泡茶、品茶的活动中通过自然而然的身体感受来感悟其中的奥妙,以品茶悟道为核心,品茶汤、品文化、品人生,体现的是一种茶艺自然美学的精神境界。茶艺之美在于茶艺文化空间的共享。茶艺文化空间包括焚香、挂画、插花、布席、雅音等美学艺术形式,所以说茶艺文化集香文化、书画、插花、古典音乐、器具、特色美食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生活美学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茶艺可阳春白雪,亦适下里巴人。茶艺以各种雅俗共赏的方式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茶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茶艺讲究细节、简单、自然、真实,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泡茶、饮茶的过程中操作者的专注和投入,使他能够安顿自己,更清晰和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平心静气,心情舒畅,所以茶艺可以修身养性,这是最美的生活。

5.创意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文化创意服务意识,有效继承和发展传统茶艺文化。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热土上,做改革创新的拓荒者,理应成为新时代大学教育的精神特质。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茶艺文化一方面要继承传统的形式和要求,另一方面更需要结合现状发展茶艺文化。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标是茶艺文化创新创意服务的发展策略,文化创意产业是茶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茶艺文化创意服务的意识养成,在学习课程三个模块的基础上,学生形成了看茶泡茶,梳理茶品的自然和文化脉络,营造茶艺文化共享空间,设计日常生活冲泡方案,设计茶艺创新演绎方案的能力和意识。一茶一品一创意,不同茶品,具有自身独具特色的创新创意服务方式。其茶事活动过程、茶艺服务过程都具有别具一格的特色。每一次活动,茶人和参与茶艺过程的人们经历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这将激励人们勇于去体验,去实践,去总结和反思其中的得与失,从而形成不断改善、进步、不断创新的实践模式,更加有利于茶艺文化创意的发展。

五、“喝茶修身、学艺自信”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茶艺课程思政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两大教育目标的融合。既加强对学生较高职业技能的培养,又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通过茶艺、茶道、茶文化等具有民族性和传统性的教育内容实施茶艺思政教育,让中国茶文化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传统内容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可以说,茶艺课程实现了职业化和生活化的完美统一,起到了“喝茶修身,学艺自信”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维锦.试论中华茶文化精神与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2]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2007(1).

[3]李维锦,李三强.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目标与途径[J].昆明学院学报,2014(4).

[4]劉茜.茶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及实践[J].农业考古,2017(5).

[5]鞠秀晶.茶文化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7(9).

[6]王东方.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12).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高职茶艺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茶艺英语项目化课程的内涵,阐述了高职茶艺英语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对项目化教学在茶艺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茶艺英语;项目化教学

一、研究背景

“茶为国饮”,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今年G20峰会上中国茶文化惊艳世界,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之一的传统茶文化已逐渐走向国际,被世界所认知。中国茶企业也不再满足于国内发展,而是放眼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对茶艺从业人员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对茶艺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茶艺人才,传统的茶艺英语课程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高职茶艺英语教学应该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高职茶艺英语教学现状

(一)侧重理论教学,未能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茶艺英语课程,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偏重课文的翻译和专业词汇、句型的讲解,忽略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茶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茶叶专业必修课程,教师应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把茶叶专业知识和英语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茶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本行业。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陈旧

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以教师讲授为主,没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这些从外部灌输给大脑的知识也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茶艺英语课程需要从茶叶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纯理论的讲授方法已经不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通常,高职院校的茶艺英语课程主要由本校公共英语课教师担任。一般来说,公共英语课教师在英语基本功和理论知识方面有优势,但由于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和茶叶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把专业英语当成普通英语来教学。内容的讲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上,难以深入和展开,无法将英语知识与茶叶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考核方式缺乏多样性

茶艺英语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因此考核方式也应更多样化。以往茶艺英语的考试,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或口试为主,强调终结性和鉴定性考试的结果,忽视了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这样会导致学生只重结果忽视过程,不注重平时的努力,使整个考核不能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无法准确地判断学生对茶艺英语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茶艺英语项目化课程的内涵及实施的重要性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茶艺英语项目化课程以茶艺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英语实务技能为核心,把实际工作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从资料收集、制定方案、任务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检测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了职业知识、提高了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单纯传授学科理论性知识没有实际工作体验,不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

四、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课程的准备

1.创建茶艺实训室

项目化教学强调工学结合,普通教室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茶艺英语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前提就是要创建仿真茶艺实训室。该教室应仿照茶馆或茶楼的真实环境而建,茶室摆设主要包括茶桌、茶椅、茶具、陈列柜及各类茶叶等基本设施和物品。此外还可以选择和配置与之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茶挂和植物等来创设幽雅清闲的品茶环境。项目化实训室有利于营造职业氛围,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2.优化师资队伍

实施项目化教学,必须优化现有的师资队伍。就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茶艺英语课程情况来看,授课教师多为公共课英语教师。由于公共课教师对具体行业了解不够深入,且缺乏相关工作和实践经历,因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茶艺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然而茶艺英语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势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应鼓励并帮助公共课英语教师到相关的茶艺馆、茶叶公司或茶文化产业园进行顶岗实践,向专业人士学习行业知识,了解茶艺工作的流程和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项目与任务。

3.精选教学内容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与茶艺英语有关的书籍,大多属于茶文化类范畴,且本科教材居多,内容多采用传统的學科知识的编排方式,未能按照工作过程来设计,从内容的难度和侧重点上看也都不太适合于高职学生使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化教学的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任务,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对多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整理并编写出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且适合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项目化茶艺英语实训教材。或者可采用“英语教师+专业教师+行业人员”的模式,由三方人员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开发教材。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应做到难度适中、循序渐进,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锻炼的同时兼顾语言的掌握。

(二)课程的实施

1.情景设置及课堂组织

在项目化茶艺英语课程中我们可以先虚拟设计一个整体的项目背景。例如,六福茶叶有限公司到我校招聘专职茶艺师若干名。授课班级的学生将作为此次的应聘者参加应征,面试合格者将与该公司签订临时劳务合同,并开始一个学期的实习工作。接着本门课程的项目设置就围绕着学生实习期的各项工作展开。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的实际人数把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4~5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组员按时完成指定任务,收集组员想法和问题,做好汇报等工作。分组时尽量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进行,教师应对组合完成的任务小组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每位小组成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能“有事想做,有事可做,有事能做”,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从而调动每一位组员的积极性。

2.项目设计及实施

项目化茶艺英语课程建设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茶艺工作岗位,能较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茶事服务、茶艺表演和解说以及茶文化宣传等工作。这就要求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知识融入茶艺的职业活动中来,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锻炼和培养相关的英语技能。在项目设计时,任课教师应该与专业课教师或行业专家一起对课程进行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和探讨,寻找该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根据茶艺师实习期的工作这一总的项目背景,项目设计可以考虑从职位的应聘到实习工作过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具体项目设计见下表。

如上表所示,围绕茶艺实习工作可以初步设计三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分别建立若干个子项目,个别子项目还可再细分为若干个单元任务,以此作为训练学生工作能力和英语技能的载体。项目与項目之间相互联系,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完成茶艺英语知识的构建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每个项目和任务的情境,并提供给学生项目需要的相关材料,如参考资料、课件、网站等,帮助学生开展活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就任务进行讨论、分工,确定实施方案,并按照小组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形成成果展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三)课程的评价

课程考核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实地反映出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应采用适应能力培养、知识应用和素质养成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过程性考核包括了平时考核和项目考核,平时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讨论发言、活动参与、作业完成等方面构成;项目考核则主要从任务完成情况、结果或成果的质量进行考查。终结性考核则包括了知识性考核和现场操作考核,知识性考核是通过期末的理论试卷来考查学生对茶艺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操作考核则是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上考核内容中项目考核所占的比重最大,该考核标准应立足行业需求,突出职业评价,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进入职业状态,体验真正的企业管理和文化。

茶艺英语项目化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现有专业教材的局限性,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项目化教学值得在茶艺英语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晓玲.高职茶专业英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李泉洁.我国茶艺英语研究现状述评[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这是茶盘,也称为茶海。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泡茶用的泡壶,也称母壶,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也称子壶,通常茶人们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闻香用的闻香杯。品茶用的品茗杯。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合,它又细分为:茶匙,用来择取茶叶。茶镊,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茶漏,用来增大壶口面积。茶导,用来拨取茶叶。茶通,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具有乞丐的外形,菩萨的心肠,皇帝的身价之称。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将茶叶导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1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将母壶中的茶汤注入子壶中,这好像母亲在哺育婴儿一样。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究温馨,这道程序反映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母子之情。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的注入闻香杯中,这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为龙凤呈祥,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和睦。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借助这道程序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通过传茶、敬茶能使大家的心贴得更紧,感情更加密切,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喜闻高香;鉴赏汤色

喜闻高香是指第一次闻香,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2 请大家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请大家在品茶前注意一下持杯手势,我们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女士舒展开兰花指,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三根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所以这种持杯手势称为“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指第一次品茶,茶汤入口时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充分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以便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这一次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指

再斟流霞是为大家斟第二道茶。现在请大家跟我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再用双手将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芙蓉出水。茶道精神最倡导茶人应出淤泥而不染。

二探兰芷是请大家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而范仲淹认为这茶香比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请大家品第二道茶,这次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的珍品,后来常用于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三斟石乳是为大家斟第三道茶。请大家再次将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这次我们用单手大幅度的将杯子翻转过来。这称为白鹤亮翅,祝大家事业直上青云。

第三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我们用口腔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缓缓从鼻

3 腔呼出,我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这次品茶与前两次不同,前两次我们是吸气啜茶,而这一次我们是将茶汤含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细细地回味。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这泡茶无比美妙的茶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杯白开水。喝这杯白开水时,也应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咀嚼,直到含不住时再咽下。这时您一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无穷,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茗茶探趣;游龙戏水

茗茶探趣重在参与,稍后请大家自己动手泡茶,感受茶事活动的无穷乐趣。 游龙戏水是看茶叶底,我们夹一片泡后的茶叶放入杯中,接着冲入开水,茶叶在杯中漂浮游动,好像是游龙戏水。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叶低三分红七分绿俗称绿叶红镶边。 第十八道: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最后我以这杯茶敬在座的各位嘉宾,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花茶茶艺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之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

花茶是诗一样的茶,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有诗一样美的程序。 花茶茶艺共有十道程序: 第一道:烫杯——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我们借助这句诗来描述烫杯,请看这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洁白如玉的茶杯就像一只只在春水中游动的小鸭。

第二道:赏茶——香花绿叶相扶持

赏茶也称为目品。现在请大家观赏我们今天冲泡的茉莉花茶,花茶的茶胚多为优质的绿茶,色泽嫩绿,茶中还有少许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 第三道:投茶——落英缤纷玉杯里

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话源记》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春潮带雨晚来急

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一般用90℃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波上下翻滚,恰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三才化育甘露美

冲泡花茶一般选用三才杯;这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出茶的精华。 第六道: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

请大家在品茶之前先注意持杯手势。我们用左手持杯,女士用食指、中指托杯,拇指扣住杯托,并舒展开兰花指,这种手法称为“彩凤双飞翼”;而男士则用三指托杯并收好小指,这种持杯手法称为“桃园三结义”。 第七道:闻香——杯里清香浮清趣 闻香称为鼻品。品花茶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现在请您将杯盖的前沿翘起,后沿下压,从开缝中去闻香。闻香主要有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纯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鲜灵度。根据这三项指标细细的闻一闻这花茶的茶香,您会感到这茶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程序:品茶——舌端甘苦入心底

这是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品茶时三才杯天地人不可分离,请您将杯盖前沿下压,后沿翘起,从开缝中去品茶。品茶时应该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出,使茶汤直灌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到花茶所特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花香与茶韵。 第九道程序:回味——茶味人生细品悟 茶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有的人“啜苦可励志”,有的人“咽甘思报国”。无论这杯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茶人们都会有很多的感悟与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程序:谢茶——饮罢两腋清风起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一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受。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茶是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使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的灵物,现在让我们共同

6 再品一品杯中的花茶,去寻找卢仝七碗茶后“两腋习习清风起”的绝妙感受,最后祝大家多福多寿,常健常乐。

绿茶茶艺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会破坏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先将开水降至85℃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绿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宫迎佳人,即是用茶导将茶叶投入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莲心”。 甘露润莲心,即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再三点头致意。

7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的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现将冲泡好的茶敬奉给大家,称为“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去病,救苦救难。借助这道程序祝各位嘉宾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请大家仔细观察杯中的茶芽,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称为“针”,弯曲的称为“眉”,卷曲的称为“螺”。大家还可以轻轻地摇晃一下茶杯,杯中的茶芽随水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绿茶的茶香清香幽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象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象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但只要我们用心品,就能从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纯,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再看《步步惊心》,电视剧中若曦多次奉茶场景让绚丽的中国茶文化无疑成为了剧中的一大亮点,吸引了观众和步迷的视线。主人公若曦作为一名御前奉茶宫女,精读茶文典籍,钻研茶艺,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茶艺高手,获得了康熙和阿哥们的盛赞。

还记得那句“四阿哥喜欢太平猴魁,八阿哥喜欢日铸雪芽,九阿哥喜欢明前龙井,十阿哥随便,十三阿哥喜欢„„”吗?但究竟太平猴魁、日铸雪芽、明前龙井等在剧中颇受皇室贵族青睐到底为何吗?

这要追究于中国博大而精神的茶礼仪与茶道精髓了吧!让我们一起穿越,与若曦一同研究茶文化。

首先一起赏茶具 塞外行围时,若曦根据康熙与各位阿哥喜好,将茶叶、果汁配色盛入、特点而亲自绘制、官窑烧制的各色茶具内。康熙的茶具上绘制着绿色的菊花叶,碗恰好是绿叶上一朵明黄、怒放的菊花。此外,太子爷的牡丹,大阿哥的蔷薇,四阿哥的木兰,十三阿哥的白雪红梅均体现了若曦的巧妙心思。

一般来说,茶具的色泽主要指制作材料的颜色和装饰图案花纹的颜色,通常可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冷色调包括蓝、绿、青、白、黑等,暖色调包括黄、橙、红、棕等。茶具色泽要与茶叶相配。如绿茶适合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乌龙茶适合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等。

二来一起观茶道

印象最为深刻的茶道场景是若曦为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在院子里煮茶时。一个小小风炉,一套紫砂茶具,看着水烧到蟹眼忙提起壶烫好茶壶加入茶叶注入水直至溢出,第一遍的茶水只是用来洗杯子,第二遍的茶水才真正用来品饮,先是‘关公巡城’再来‘韩信点兵’。

茶道中,“韩信点兵”和“关公巡城”二者均为功夫茶中的术语。前者是指壶中茶水少许时,往各杯点斟茶水(亦称为蜻蜓点水),后者是指用公道杯沿着杯壁斟茶一圈。此外,基本的奉茶礼仪在于“酒满茶半”,也就是说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最后共同品茶味

四阿哥喜欢太平猴魁,八阿哥喜欢日铸雪芽,九阿哥喜欢明前龙井„„若曦穿越后在钻研茶艺方面一丝不苟。从分辨茶叶、识别水质、控制水温、配置茶具到倒茶时的手势、端茶时的脚步精益求精,尤其是对康熙及众阿哥的饮茶喜好她都一一记下,并对各种茶的茶性等深入了解。 买买茶网站负责人称,日铸雪芽,又有“兰雪”之名,属炒青绿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会稽山日铸岭。此茶不宜用开水冲泡,而是以70℃的水浸泡,滋味鲜醇,香气清香持久。而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而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

听茶,听茶的传说,听神秘和渊远,听的是茶的文化。

看茶,看的是茶的礼节和礼貌,是对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

喝茶,是用茶来交友待客,用茶来消渴,用茶养心养性,茶从文化符号过渡到了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予它们尊重和理解,那么它们也会给予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对人或事。这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

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经过荆棘与曲折的考验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

茶艺学习是提升修养的一个过程,而提升自己的修养是靠自己努力的。我们应该有责任让自身更有修养。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也要用一种淡定、宁静的心态对待,用修养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老舍的《茶馆》里写着这么一句梵语:真水无香,即把散乱的心神凝结一处。心境淡定了,生活自然也美好了,生活的环境也变得更有修养的质量了。

成长是一种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茶艺的学习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个蜕变的过程。除了享受茶水带来的甘甜之外,还有淡定而平静的生活。

茶艺茶道虽然在日本盛行,但却是源自于中国。这让我从中领悟到中国艺术的伟大和精致。茶艺的学习过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对中国历史和艺术的崇拜、尊敬和热爱。

茶艺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伴着浓浓茶香,茶文化会员们聚集于此,共同学习茶的精髓。著名诗人林浦有诗云: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忔古人。品茗聊天是笑谈人生、抒发情怀的最佳休闲方式。一壶清茶,沏出浓浓感悟;更倚赖茶文化所带来的抒逸,亲和,利于交流的良好气氛。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茶文化,走进茶世界,特地举办了这次活动。

背景:鉴于新会员对茶的不甚了解,也为了使新成员们相互认识并学习到一些基本茶艺。茶艺社团于2015年10月10日在三年级四班教室举办了本次活动。

目的: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又是生活的艺术!新成员们再次相互认识了解,同时用茶的雨露浇开我们心中的堡垒,使我们明心见性,体味茶中人情,享受茶中高雅的境界。

活动效果:①会员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活跃,小组比赛争奇斗艳,每个参与比赛的社员都可以各尽其长;②小组精彩的表演给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参与者亲身体会到茶艺的高妙。 存在的问题:①没有考虑到人数与空间的搭配,导致教室有点拥挤②器具不够③存在缺席情况。 建议:①合理安排活动现场人数关系

②活动前将器具准备充分

③开展活动前发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加强会员们的集体荣誉感

上一篇:林学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外币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