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

2024-05-03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其内涵表现为行政机关应高度重视行政文化建设,并提到议事日程且切实作出安排。主流化相对于边缘化而言,通过行政文化建设,改进我国政府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全面提升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行政文化建设可选择“指导、交流、训练、设计、奖励”等具体方法;可以实施“调查、规划、执行”三个基本程序,以使先进行政文化成为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深层推动力量。

关键词: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

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理顺府际关系等都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行政文化是行政改革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国的行政体制和各项具体制度都是其行政文化的缩影。没有行政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行政改革的推进必定会遇到行政文化瓶颈的制约。因此,研究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在行政文化主流化过程中,行政机关负有重要职责。原因是,政府公务员工作于特定行政机关,整个机关的风气、氛围以及精神生活状况等,都会对公务员的心理、意识、价值、个人品位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行政职场构成了培育、养成政府公务员心理、意识、价值的外在环境。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需要一种意识、一套方法并经历一个过程。

一、意识: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必要性

对行政文化的理解,目前学界并无定论,主要观点有三。观点一,认为行政文化是由行政物质文化、行政规范文化和行政意识文化整合而成的文化模式,其构成包括行政组织物质设施、行政组织制度以及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1]。观点二,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公务员所应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以及价值观念[2](p.292)。观点三,认为行政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3](p.105)。以上三种观点都对理解行政文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但又都各有不足。观点一未能指出行政文化的主体,且内容过于宽泛;观点二指出了行政文化的主体,但也失之宽泛;观点三指出了行政文化与政治活动的联系,但并未突出行政文化的特质。一方面,行政文化确与政治活动有关联,其关联表现在:政治活动是围绕着公共权力的获取、组织、运用、监督等问题而形成的一类社会现象,而行政恰恰是政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政治活动的主观意识并不仅限于行政文化,还包括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的主体则远宽于行政文化的主体。如果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4](p.29),那么,行政文化则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行政态度、信仰和感情。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行政文化界定为:行政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推行政务、管理事务具有普遍制约作用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意识以及行政价值等要素构成。显然,这个定义偏重从狭义角度界定行政文化,理由主要有二:首先,从学科研究的角度看,行政文化是个跨学科概念,既是行政学概念,又是文化学概念,如果将行政组织物质设施以及行政组织制度等内容统统纳入行政文化的研究范围,则行政文化的研究就会出现承载过重的情形,这不仅不利于行政文化自身的研究,也容易与其他相关研究形成较为严重的交叉,有越俎代庖之嫌。其次,行政文化是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如果内涵过宽,就会失去其作为核心概念的本来意义。对这一描述性定义还需做两点说明:

第一,行政文化的主体。行政文化的主体是政府公务员。从行政职能、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职位、政府公务员几者的关系看,行政职能具有决定作用。为履行行政职能需要设立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又需要设置内部机构和责、权、利三位一体的行政职位,而行政职位最终还要委托给每个政府公务员。没有这一过程,行政职能的履行是不可能的,但经历这一过程,又会形成一种“公权私掌”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尽管行政机关是公权力机关,但代表这一机关运用公权力的却是特定的公务员。由于行政治事最终需要依靠政府公务员完成,他们的一言一行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理应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公务员也理应是行政文化的主体。

第二,行政文化的构成。行政文化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构成。行政心理是政府公务员对行政体系及其活动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惯、行政信仰等;行政意识是政府公务员对行政体系及其活动处于理性认识阶段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行政观念、行政思想、行政原理等;行政价值是政府公务员满足内心欲求并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事具有评价、判断功能的精神范畴,有正向、负向之分,例如,民主、平等、人权或专制、独裁、强权等。在构成行政文化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三要素中,行政心理是行政文化的基础,行政意识是行政心理的深化,行政价值不仅是行政心理的深化,而且其本身也是较高层次的行政心理。从发展和相互作用的角度看,行政文化总是从行政心理发展到行政意识,再从行政意识发展到行政价值,因而任何行政意识、行政价值都是行政心理发展的结果,但另一方面,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又都在不断地、重复地验证着行政心理,那些稳定的、作用明显的行政心理都是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

何以行政文化建设应当主流化呢?这个问题涉及行政文化的影响与作用。尽管行政文化的形成需要以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实的行政活动为基础,但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就有巨大的反作用。与外在的、显性的正式制度不同,行政文化对行政体系、行政制度、政府公务员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是内在的、深藏的,然而却是巨大的。

(一)对行政体系的影响与作用。行政体系是一定政治体系下由行政组织和政府公务员集合而成的整体。行政文化对一国行政体系的影响不可低估。原因在于,行政文化决定行政体系的统一与分离,行政文化上的分歧有可能导致行政体系的分离,例如,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分裂主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国家的行政体系应当建立在共同的行政文化基础之上。

(二)对行政制度的影响与作用。一定行政体系的行政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行政价值建构的,其顺序是先有价值,后有制度。例如,“行政听证制”是按照民主、参与的行政价值建构的,“政务公开制”是按照公平、公开的行政价值建构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定行政体系内的行政制度是这个体系的行政文化的一种外化,行政制度是在行政文化的框架内设置的,不同的行政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行政制度,塑造了不同行政体系的不同特质。不仅如此,行政文化还影响行政制度的执行,例如,我国行政执法中常出现的有法不执、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淡漠。

(三)对政府公务员行为的影响与作用。行政治事中人的心理、意识和价值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这种影响有积极、消极之分,也有直接、间接之分。行政文化不仅影响行政决策活动的科学与合理,而且影响行政处理活动的合法与合理。优秀行政文化可以将公共行政引向科学、规范、民主与法制,而落后、腐朽的行政文化往往破坏公共行政规则,扭曲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和职务行为,将公共行政引向愚昧、专制、偏狭与粗暴。例如,我国一些执法人员程序意识淡漠,以至经常出现野蛮执法的情形。问题的产生固然与程序立法滞后、随意程序泛滥有关,但也与执法人员的行政心理有关。以往人们较少分析执法人员轻慢程序的行政心理,其实这恰恰是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系统而稳固的政治传统,君主政治、全能政治、官僚政治、人情政治等都是这种政治传统的典型表现。封建政治传统不仅有力地维护过封建社会制度,使其长期延续,而且至今对我国政治与行政的发展还有着一定影响。

二、方法: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途径

寻找并确定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的方法,首先需要明确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从研究对象上看,行政文化研究并非研究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而是研究政府管理中的世界观问题,亦即研究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态度、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并非研究具体的府际关系、人际关系,而是研究府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处世哲学;并非研究政府公务员在行政治事或行政执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是研究出现这些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总之,行政文化中的“文化”不仅是指政府公务员的文化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指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那些精神因素。可见,公共行政研究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既要关注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问题,也要关注政府公务员的心理、意识、价值等问题。行政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推动行政文化建设,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则是使政府公务员了解、接受并传承古今中外政府管理活动的优秀文化精神,并使其真正成为指导公务员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表明,行政文化更多囿于政府公务员的精神领域,行政文化建设触及的也是政府公务员精神领域的问题。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问题,完全不能采用突击的、形式主义的、命令的、短期的方式,而应该采用渐进的、融入的、持续的方式。在这方面,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法包括:

(一)指导。作为柔性干预措施,行政指导已在行政机关外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政指导同样可以运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政机关通过引导、倡导、建议、提示等方式干预政府公务员的学习活动。与命令或管制方式相比较,指导方式基于政府公务员的自愿与心理认同,因而实施效果可能优于强迫命令。行政机关对政府公务员学习活动的指导可以是普遍的,也可以是个别的。普遍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政府公务员实施的指导,推荐阅读书目或推崇某种思想、发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例如,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将行政文化分解为政务文化、作风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内务文化、环境文化等具体形态,并通过编写、发行《创新文集》予以阐释,使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观念、行为等逐渐与中心所倡导的行政文化相对接。个别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政府公务员提出建议、劝勉、指点等,以引导其“为”或者“不为”的一定行为。鉴于行政机关掌握着制度配置与完善的政治资源(权力、权威、组织等)与技术手段,政府公务员对来自于行政机关的个别指导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行政机关的个别指导应当谨慎实施,充分尊重被指导者的权益,使个别指导真正成为促进先进行政文化养成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交流。由于受到职责权限范围以及专业化分工管理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公务员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不普遍,更不充分。因此,行政机关有必要经常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包括文化访谈、联席会议、文化论坛、学习小组、阅读沙龙等。以政府公务员的阅读为例,阅读是政府公务员更新知识、拓展才干、提升人文精神、治疗心灵缺陷的有效环节,对此,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一书中评论到:“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5](pp.205206)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府公务员的阅读活动比较薄弱,一些政府公务员总是借口工作忙、应酬多而不读书、不研习。解决这一问题,行政机关除可以根据不同学习需求推荐阅读书目外,还可以经常组织阅读沙龙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使每个公务员的读书心得、文化体验等能够及时被其他公务员所共享。例如,上海市政府于2007年10月试行了《上海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的规定,市级机关政府公务员每年的阅读量要达到6~12本书,每周的阅读时间要达到7~10.5小时。尽管这一规定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但行政机关重视政府公务员阅读活动的思路是可取的。

(三)训练。训练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集训、辅导、传授、演练等,使政府公务员掌握某种特长或技能。一方面,政府公务员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态度盛气凌人、语言粗俗刻薄、举止矫揉造作、着装邋遢媚俗等,都是其内在文化修养不足的直接反映。但另一方面,政府公务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着装等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积极的训练予以改善。因此,行政机关应在注重提升政府公务员内在文化素养的同时,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改善政府公务员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我国许多行政机关都有积极的尝试。例如,江苏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2007年9月制定了《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礼仪基本规范》,此后又组织了行政服务礼仪专题讲座,连续开展了服务语言规范周、服务仪表规范周、服务行为规范周等活动,并于2007年10月表彰了一批“礼仪服务标兵”,形成了讲礼仪、讲规范、讲形象的机关文化氛围。

(四)设计。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的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表现。例如,机关办公场所的布置、机关色调、机关训词、公务员容止、公务员语言等。2007年10月,参加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的代表参观了天津南开中学。该中学显示出了百余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对一代代青年学子行止的影响与匡正作用是巨大的、不可低估的。因此,行政机关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而营造出工作环境的文化品位,使置身其中的公务员随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并受其熏陶与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有些行政机关热衷于修豪华办公大楼、换高档办公设备,以为这样做就是在提升行政机关的文化品位,然而这恰恰是对没有文化、没有自信、精神羸弱的一种真实折射。因此,行政机关设计文化符号,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和大投入。原因在于,愈有文化的东西往往是愈朴素的东西,是愈远离奢华和浮夸的东西。

(五)奖励。公务员奖励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奖励是指行政机关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公务员给予精神表彰、物质给付。广义奖励的形式除包括精神表彰、物质给付外,还包括职务晋升。对那些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政府公务员,行政机关应予奖励。例如,读书奖励、科研奖励、知识竞赛奖励、政策设计奖励、制度创新奖励等。目前,我国一些行政机关流行“读书无用论”,读书、研习的风气较为薄弱。行政文化奖励既有鼓励先进的功能,也有造学习之舆论,开读书之风尚,使“读书无用论”失去舆论支持的功能。我国《公务员法》第49条列举规定了对公务员实施奖励的10种情形,但并未直接涉及对公务员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成绩的奖励。对于法律规定的这一不足,行政机关可以通过直接适用《公务员法》第49条第10项的规定予以弥补。

三、过程: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程序

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意味着行政机关一方面要重视对公务员外在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公务员内在文化品位的提升。比较而言,后一方面的任务更为困难,更需要用心着力,也更不容易在短时期内见到效果。原因在于,公务员现有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主观、客观多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又有相对稳定性,改变已经形成的行政文化同样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间不仅需要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过程,也需要依仗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大背景下公务员职场环境、行政风气的整体改进。换言之,如果公务员所处职场环境从整体上看仍受落后、腐朽的行政文化支配,则公务员选择、坚守先进行政文化的风险就会加大,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公务员很可能被迫愈加远离先进行政文化。结论是: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三个基本程序:

(一)调查。行政机关的行政文化建设首先需要进行行政文化调查,以全面了解本机关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和行政价值。行政文化调查需要确定调查指标体系,也需要确定调查方法。行政文化调查指标体系是基于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靶心”,具有系统性和分层次的特点,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行政文化调查可以确定5个一级指标,即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行政文化再造与政府公务员人文精神的提升、行政机关文化;每个一级指标下可以确定若干个二级指标,例如,行政心理指标下的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惯、行政信仰等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可以确定若干个三级指标,例如,行政态度指标下的对公民的态度、对上级与下级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对困难的态度(乐观与悲观)、对不同意见的态度、对权力(地位、待遇、利益、荣誉)的态度、对政府改革或者行政发展的态度、对外来行政文化的态度(兼容与排斥)等指标。行政文化调查指标体系不仅是调查的靶心,同时也是设计调查问卷的根据。例如单选题:当您尽力执行公务时,您内心的最大动力是什么?A.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B.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C.显示自身的能力;D.达到领导要求,得到领导赏识;E.得到周围同事的好评;F.得到部门或者个人利益;H.其他。这一单选题即是出于调查“行政动机”的需要而设计的。行政文化调查适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而不太适合采用座谈法。问卷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私密性强,但对回收率、填答环境、填答质量等有较高要求;访谈法的优点是适用人群广、易于深入了解情况、易于排除不确定问题,但对访谈者身份、受信任程度以及访谈题目的设计等有较高要求。行政文化调查的内容极具敏感性,其中,工作动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都涉及公务员的内心体验。对于这些敏感性调查内容,如果调查者不能保证资料的保密、匿名,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调查氛围,都会使被调查者产生强烈的心理顾虑,并由于这种顾虑而不如实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行政文化调查应该格外注意调查的保密、匿名以及问题设计的技巧。

(二)规划。在行政文化调查的基础上,行政机关需要制定行政文化建设规划。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应涵盖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法、程序、规则、预算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行政规划种类繁多,按照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划分,我国的行政规划分为“三级、三类”。所谓“三级”是指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所谓“三类”是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可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相比之下,我国各级政府的文化建设规划则较为欠缺。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在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也应当重视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以使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得以从抽象变为具体。

(三)规划执行。规划执行是规划目标实现的惟一途径。目前,我国的行政规划普遍存在着执行效力低、容易变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执行上可能同样存在。对于政策或规划执行的复杂性,美国政策科学家查尔斯·E·林布隆评论道:“政策制定中的权力角逐的复杂现象——如迂回、不可预知性、挫折、颠倒和必然的局部失败——在政策执行中成倍地增加了。”[6](p.81)查尔斯·E·林布隆还具体归纳了政策执行中的六大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公开政策规范不完善、应用的标准冲突、刺激失效、冲突的指令、能力有限、行政资源不充分等[6](pp.8186)。因此,行政机关应强化执行的力度,使行政文化建设规划不至于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张险峰.试论行政文化[J].理论与改革,1990,(5).

[2]张金鉴.行政学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4.

[3]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6][美]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岳 林]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数学主题单元教学从儿童经验与数学知识的整体关照出发,生成单元主题,开展主题统领的单元教学,促进儿童经验世界与数学知识的缔结。实践中,以知识应用、方法迁移、情感链接为主线,尝试从实际问题解决、思想方法渗透、情感态度养成等角度对教材单元进行整合,形成了“课程分析—凝练主题—目标研断—规划进程—活动设计—评价反馈”的单元设计路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主题单元教学 设计路径

单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另一类是学科单元[1]。以问题为中心的单元教学围绕儿童的生活组织教学内容,关注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强调儿童对认知世界的整体把握。而以学科为中心的单元教学依循知识的逻辑线索逐步推进,强调儿童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对内容的系统掌握。现行数学教材的单元编排,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体现儿童认知的时序性和渐进性,属于学科单元的范畴。依据教材单元展开教学,教师容易抓住显性的知识线索,但儿童的实际需求、现实经验及生活背景等却容易被忽略。

主题单元教学是以国家课程的教材单元为蓝本,在课标解读、学情研判、单元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挖掘体现单元核心知识、关联儿童经验世界的问题,升华凝练为单元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课程资源的重组与整合,形成具有逻辑结构的单元内容模块,围绕主题、依据内容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合作、对话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一、主题单元教学的一般类型

数学学科素养是知识技能、数学方法及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升级表达,它的养成与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有密切关联。以数学素养的养成为指向,以“知识应用”“方法迁移”“情感链接”为主线,从实际问题解决、思想方法渗透、情感态度养成等角度对教材单元进行整合,数学主题单元教学可分为三类。

1.知识应用为主线的主题单元教学

对现实意义较强的教材单元,引导学生围绕单元核心知识,联系社会生活自主提出问题。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顺应学生的兴趣趋向,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导引,以知识应用为归宿,生成单元主题。在主题统领之下,学生沿着问题解决的一般路径,经历完整地分析解构社会生活问题的过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单元教学,以学生提出的“接力赛时为什么起跑点不一样?400米比赛时,最外圈跑道的人站在最前面,是不是不公平?”等问题为基础,选取体育赛事中起跑线的设置这一现实情境作为研究对象,确定“跑道中的奥秘”作为单元主题。以主题为引领,以学情为标尺,生成“标准跑道中,400米赛跑的起跑线如何确定”的驱动性问题。基于问题的解决,师生共同构建单元学习目录,形成新的单元教学结构,以此为导引完成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内容的系统学习,为问题解决储备知识、积累经验,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形成可以迁移的方法策略。

在“主题确立—目录梳理—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的单元学习进程中,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活化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2.方法迁移为主线的主题单元教学

对易于捕捉思想方法的教材单元,引导学生深入教材,着眼方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中捕捉有价值的元素,以此凝练单元主题,建构单元内容。通过单元之力渗透思想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促进数学方法的习得,提升数学学习力。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单元,以学生提出的“倍和倍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研究2、5、3的倍数特点?”等问题为基础,聚焦一个数的倍数特征等规律探索内容的教学,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為主题,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为驱动,以直观模型为思维工具探索2、5、3倍数特征存在的道理,深化对“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认知。当学生在“2、5倍数特征”的探究中,积累了归纳推理的思维活动经验,有了数形结合易明理的切身感受,就会自然地将方法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及“和与积的奇偶性”的学习中,甚至产生“4、6、7、9等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差与商的奇偶性有没有什么规律”等问题的联想与追问。

学生在“感悟方法—运用方法——融通方法”单元进阶中,感受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力量与价值。

3.情感链接为主线的主题单元教学

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载体呈现在国家教材中,适时地选择、撷取,将单元学习与数学史的资源整合、勾连,引领学生回归数学的历史长河,了解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演化历程,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数学概念、方法、原理的理解和认知,有利于学生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感悟数学的价值,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这一单元,在单元学习之前,很多学生早已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一些学生产生好奇:“斤、两和千克、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地方使用斤、两,有的地方使用千克、克,应该怎样区分?”为了破解学生心中的疑问,在单元学习之初,引导他们以“称重工具”和“称重单位”为关键词搜集资料,用导图整理资料,于课堂之中交流资料。在自主整理与互动交流中,学生了解秤的历史、秤的种类以及称重单位的发展,明白秤的发明是人类公平交易的需要,懂得不同种类秤的出现是因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知晓质量单位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当学生以历史的、宏观的视角了解了衡器、认识了质量单位,教材中关于“千克和克”的认知自然作为一个支脉纳入到“衡”的整体建构之中。基于情感链接的主题单元教学以数学史料的融入为切口,遵从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演变重构单元教学,孕育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基于情感链接的主题单元教学以数学史料的融入为切口,遵从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演变重构单元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学习进程中,孕育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主题单元教学的设计路径

数学主题单元教学以数学素养的养成为指向,在现有教材单元的基础上,联系儿童实际需求、聚焦单元核心价值,升华凝练单元主题,整合重组单元内容,设计构想单元教学。在实践中,按照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评价(Evaluation)而展开[2],形成了“课程分析—凝练主题—目标研断—规划进程—活动设计—评价反馈”的主题单元设计流程。下面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教学为例探究单元设计的基本路径。

1.课程分析,明晰单元知识结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关于“百分数”有如下要求:(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3)能解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3]。以《标准》的要求为航标,通过梳理比较发现,各版本教材在单元内容的设置上存有较大交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改写、实际应用中常见的百分率、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与税率(利率、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及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等是单元的重要组成内容。由此,以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单元内容为基础,锁定相同的知识模块,补充、丰富相异的部分,按照教材编写的单元进程,依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出“百分数”的知识结构图(如图1),在《标准》的引领下明晰“百分数”单元知识结构,为后续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主题的凝练做出必要的准备。

2.研判学情,提炼单元教学主题

通过研判学情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及认知需求,利于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将儿童经验与数学知识有效缔结。借助学习单,引导学生在“找一找”“查一查”“问一问”中将内隐的思维外显出来,暴露认知实情,展现研究动向。学生发现,酒水、饮料、服装面料的说明中,商场打折优惠的广告宣传中,储蓄、理财的产品方案中都有百分数的踪迹。大家好奇:妈妈每月领取工资都要缴税,缴税是什么意思,税又是怎么缴的?节假日时,商家爱搞优惠活动,怎样分析比较,合理消费……基于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以及群体共同的研究倾向,兼顾数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以及学生学习进程的探究性,师生共议,选取了“消费中的学问”创设主题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以“怎样货比三家,理性消费”的问题为引领,完成对单元内容的系统学习,实现单元内容与单元主题的深度融合。

3.合理预期,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单元学习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指引着主题单元教学的开展。依据《标准》的目标要求,结合单元教学的主旨要义,联系学生的认知基础及发展需求,确定了以下单元学习目标:(1)联系现实情境,了解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常见的百分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改写,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能正确解答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以及与税率、利率、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能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4)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提出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4.创建结构,规划单元教学进程

围绕主题进行单元的重组与整合,需要兼顾儿童的认知规律、主题的探究进程及单元知识固有的逻辑,只有做到三者的深度融合,才能将主题单元教学提升到学理层面。为此,将学生从单元主题的缔造者延展到单元结构的设计者,引导他们基于驱动性问题的解决提出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商场优惠活动中,常以折扣、满多少减多少、买几件送几件等形式开展,理解折扣的含义、弄清“满减”“买送”的实质就成为一种需要。进一步细化,由折扣追溯到百分数,扩展到常见的百分率;由“满减”“买送”追想到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涉及到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转化问题;出于购买的需要,由分数的实际问题联想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知识点不断生发与建联中,勾连儿童的认知逻辑与数学的知识逻辑,形成新的单元学习目录,生成新的单元教学结构(见表1)。单元因兼顾儿童、主题及知识逻辑表现出结构的张力,而单元的结构之力需要转化成行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得以彰显。遵循问题解决的进程、依循学生学习的节律,设计出了主题确立课、目录梳理课、知识建构课、问题解决课等系列单元节点课型,形成了主题单元教学实施的基本路径。

5.整體关联,预设课时教学活动

每一课时的教学都是单元教学链中的一个节点,它们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儿童视角下的主题确立课以生成关联百分数单元内容、具有现实意义的单元主题为目标,因此,组织学生基于课前的调查研究,通过互动交流凝练、升华单元主题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核心构成。任务驱动下的目录梳理课以建构百分数的单元目录为指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主题,生成驱动性问题,围绕问题解决提出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新知识,创建单元学习目录即成为课堂的核心环节。知识建构的系列课为学生解决“货比三家,理性消费”的问题而蓄能,每课虽内容不同,但却指向相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课以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从“双十一”淘宝店铺“折上折”“满减”“买送”的三种优惠方式说起,学生作为购物的智囊,基于对三种优惠方式的理解,用数据说话,为老师解决购物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课上,学生得以把单元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彰显了知识的力量,体现了知识应有的价值。

6.多元评价,提升单元教学实效

主题单元教学强调以《标准》中的评价要求为准绳,注重评价标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将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百分数”单元的评价,一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伙伴、自我皆是评价者,在多主体的评价中助力学生客观的自我认知。二是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根据“百分数”单元教学评价细目(见表2),采用课堂观察、口头检测、书面作答、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行为、态度等进行判断,全面整体地了解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以评价为导引,助力单元教学合理、有效地实施,通过单元教学的科学实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杨骞.王光明 中国数学教学研究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5.

[2] 钟启泉.学会“单元设计”[N].中国教育学报,2015-06-1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

[责任编辑:陈国庆]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 首先应该明确档案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建设健全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 档案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和历史记录, 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在传承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档案文化的基本含义。档案是一种记录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现阶段对于档案文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但综合相关资料可以归纳得出, 档案文化一词的界定便是针对人类生产生活、创造文明、记录储存、围绕档案建立和管理所展开的一切生产管理活动和生活方式, 即档案文化是随着人类发展被人类所创造的, 并且通过人为的记载积累以及管理保存保留下来的丰厚的物质、精神成果。

(二) 档案文化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 文化将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将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档案文化作为文化事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机构将肩负起前所未有的文化事业全面推行的责任。档案文化对于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是文化储存的载体。档案是文化的记录载体, 档案文化是档案的延伸。在我国, 档案文化历史悠久, 从早期的甲骨文以及已经发现的物质文化资源到现今的纸质档案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建设, 档案文化通过物质的有形和文字语言精神力的无形记录下了人类发展和文明创造的点点滴滴, 通过文字、图像、声影等多种形式全面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完整地向后代展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载体的萌芽、产生、发展及繁荣, 为保障民族文化的完整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2.档案是文化传承的媒介。记录和传承是档案文化的两大特点, 在记录下一个民族完整统一系统的文化资源的情况下, 档案以物质的纸质书籍、图形图像、音乐声音等形式和无形的精神道德框架向后人展示了先辈的优秀文化和理念,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二、加强档案文化事业的建设

档案文化事业的建设对于我国科学研究、艺术创造、文化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基于档案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珍贵价值, 就要不断加强对档案文化事业的建设, 充分发挥我国档案文化的独特优势。

(一) 建立健全档案馆体系。现阶段我国档案馆的建设尚处于上升阶段, 要建立健全档案馆体系, 首先要加大对档案馆建设的资金投入, 通过完善档案馆标准和水平来提高全国档案馆的设备标准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思想文化教育, 强化地方政府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来构建完善的档案馆体系, 以此来强化档案文化事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为档案的管理保存、档案文化事业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设备资源和管理资源。

(二) 推行档案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深入影响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变革, 在档案纸质及实物管理越来越困难的情形下, 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已然成为今后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结束语

档案文化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档案文化建设的实际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档案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通过加强保护档案资源、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来帮助档案文化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其次, 档案部门要依托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 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档案文化活动吸引群众走近档案, 熟悉档案, 通过档案感受人类的发展变化、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历史、弘扬优良传统, 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要:档案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集中管理我国档案资源为文化事业的构建提供传统文化框架、社会道德传承、实现文化储存与传承,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综合相关资料, 简要论述档案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关键词:档案文化,现代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霞, 张敏.试论档案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J].档案学通讯, 2015 (05) .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1分组分层教学方法实施的意义

分组分层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的不同分出不同的层次,并做好分组分层工作,做到科学合理,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得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高中阶段,学生在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但是同时由于成长阶段的特点,他们在心理方面较于之前有了一定的封闭性。他们往往不善于表现自己的观点,或者担心自己所发表的观点受到忽视或者批评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一现象就导致在课堂的教学中就出现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状况。从这一角度而言,让学生们了解分组分层方法的意义就十分重要了。只有让学生们详细的了解分组分层的方法、特点,他们才能更好的配合教师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并在实施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及时反馈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活跃课堂氛围,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学生对概念只是进行理解,而由于学生对老师心理方面的封闭使他们不能及时与老师交流,这就使得同学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之间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以及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或看法,达到对知识进行很好掌握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弥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解释不到位的漏洞,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注意学生之间交流的特点,进行恰当的分组。

2分组分层的方法

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前提是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进行分组分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应当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导他们,让他们了解分组分层教学法的意义。除此之外,分组分层应当是全面的。

2.1 学生的分层

教师在分组分层前,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成绩或者进行小测验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分组的时候,可以分成三组,分组太多会不好管理,分组太少又会使分组失去意义。在分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方面,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秉持着尽量让学生自主自愿的接受分组的态度,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分组进行微调。在分组的时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对学习的知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等信息多多进行交流,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分层的时候,教师更应当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分层情况最好不要公开, 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学习较差学生的产生自卑心理,也可以防止学习较好的学生产生自满心理。分层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智力、能力、成绩、态度等各个方面出发,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整合,将学生分为良好、中等、滞后三个层次,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情况的改变不断的做出调整。通过对学生的分层状况的了解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2.2 教学方法的分层

由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尽相同,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⑴备课分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当提前了解学生在之前学习中的知识了解程度,提前设计好课堂的教授内容,并对不同层次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⑵授课分层。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指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针对性,注意调整课业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⑶习题分层。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在设计习题课的时候应当注意与学生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反馈。

⑷辅导分层。与习题分层相同,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也应道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辅导,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对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竞争合作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⑸测试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测试是了解一个学生学习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在测试的时候应当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对题目进行筛选分层,从而是测试达到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⑹评价分层。在评价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对评价方式有所区别。对于良好层次的学生,应当对其进步进行认可同时鼓励其继续发展;对于中等或滞后层次的学生,应当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通过评价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发展。

3结语

当代的高中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思维活跃,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更应当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并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的问题上,分组分层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摘要:在当代的教学中,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渐渐受到重视。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已经越来越强烈,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照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习好的学生发展受到限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难接受知识,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就成了解决这种差异问题的关键。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仍存在教育渠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发达国家丰富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以学校为主线,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隱形教育体系;以个体为龙头,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策略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为了能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大学生发展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和大学机构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在制度设计、政策宣传、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达和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变、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结构与利益格局的重构,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多样化选择。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思维模式都因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以往由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制约作用被打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教育渠道过于单一,无法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所体现的是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点”“线”,而应从“面”的角度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然而,从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渠道仍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宣传,这种教育渠道的单一性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非常有限。同时,教育渠道的单一性还导致了大学生无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只是停留在文本信息的识记上,也就根本无法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价值所在。[2]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和路径不能过于单一,如果脱离其母体或存在根基,没有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状、国内与国外紧密结合起来,是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二)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架构,不能仅仅从空洞的理论寻求认识和理解,其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文明礼仪、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等。然而,从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内容集中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等宏观层面,对于与大学生个体成长相关的公民意识、文明礼仪、心理素质等微观层面的内容关注太少。[3]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尤其那些关系到大学生未来发展和人生规划的内容更需要被纳入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应该切实地与每一位教育个体结合起来,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选择确定和教育活动开展一定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三)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教育载体、教育手段和方法有待整合与优化,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有些消极,学习主动性不强,能够真正做到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的相对较少,部分大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存在迟到早退、逃课缺课的问题。究其根源,无疑与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不少学生抱怨“内容死板且脱离现实”“灌输式教学无法引起学习兴趣”“教学缺乏互动与吸引力”等问题。[4]同时,教师过于注重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说教形式,对于新兴媒体也没有积极使用,无法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左耳进,右耳出”,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消极,根本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标。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的教育方式,致力于对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才能真正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

尽管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但都拥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核心价值观,并大力倡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美国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视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在大学教育中全面融入;欧盟国家以“自由、民主、尊重人权、基本自由以及法治”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大学教育中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英国社会秉持自由民主的传统,并将其全面渗透到教育领域;新加坡同样拥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种族、宗教的关系论述上升到国策高度,并与大学教育进行有效地整合;日本在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运用各种方式传播其爱国、合作、感恩、尊重、秩序、法治等价值观念。整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一)政府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国家战略和规划

政府始终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西方发达国家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引导他们了解本国的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逐渐接受与认同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因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持教育的发展。例如,美国以“公民教育”为抓手,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求符合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与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尤其是拨款机制)直接挂钩,确保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日本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国家,充分认识到本国的劣势,因而特别强调国家意识形态与责任感的培养,并制定了统一的实施方案,直接纳入大学的国民教育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此外,欧洲国家也都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政府机构制订统一的教育方案,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并直接对高校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二)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创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拘泥于单一的形态和方式,需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持续推陈出新,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国外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重视以课堂讲授和理论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显性教育,也注重运用各种隐性教育方法,包括环境建设、社团活动、校史传承、校风熏陶、学术会议等。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显性教育始终都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态,需要在知识讲授之外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新加坡以教学项目为依托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置了包括社会活动项目、专题讲座项目、传统文化项目、纪念日项目等多种类型的教学项目,服务于“共同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同时,为了兼顾不同种族、宗教和背景的学生的需要,新加坡还设立了一些特色实践项目以提升国家认同感和社会向心力,如“华语运动月”“爱神运动”“国民意识周”,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倍增。[5]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发挥的潜移默化和渗透引导作用毋庸置疑,因而更需要采用一些创新形式和手段来实施。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國家将校风培养、榜样示范、活动开展和环境建设纳入隐性教育的内容,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延伸至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美国大学利用各种全国性节日、纪念日以及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仪式活动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欧洲大学特别注重学校社团活动,通过涉及各种学科和领域的活动开展来强化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可;韩国重视影视文化的巨大宣传作用,尤其是通过在影视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来传达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有力地推进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6]

(三)强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尽管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内容,所开展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实践层面的应用。事实上,只有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发挥其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特别重视,认为如果要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分清是非,明辨真伪,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就必须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以美国为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一直是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他们高度重视训练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提高其道德实践能力,并强调综合运用价值灌输、价值辨别、价值推理和价值解析等多种教育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来潜移默化地认识和认同美国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有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术研究在美国也取得重要进展,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Theory in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最为著名,依据该理论所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出众多的课程范例。[7]一直以来,澳大利亚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都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诸如学校文化宣传、社会团体活动、多元文化展示、公益服务活动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领会、在领会中成长,进而形成坚实的本国核心价值观。[8]

(四)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渠道、宽路径

为了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采取多渠道、宽路径的方式来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结合家庭启蒙、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等多种渠道全面展开,利用三方的协同合作来拓宽教育的培养路径。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学校和社区民间组织对于“英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落实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家庭启蒙教育中注重对于本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以纪念日活动、博物馆参观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来凸显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将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体系,并提出明确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在社会引导教育中,通过广泛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慈善观念,确保社会稳定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政府部门为各个部门、机构、社团和学校之间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作提供依据,建立了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和行政管理体系。[9]新加坡对于家庭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非常重视,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家庭教育民众委员会,并对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进而督促家长不仅要配合学校开展统一规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中外比较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作为重要的思想理论阵地,必须把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自身重要职责和使命任务。”在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进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解析

作为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对于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我们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概念框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内涵由三个方面组成:在实施对象上,充分调动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施路径上,以学校教育为主线,与家庭启蒙和社会引导协同配合,激发个体认识和学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实施策略上,强调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家庭启蒙的“潜移默化”和“无处不在”、社会引导的项目设计和活动开展以及个体发展的过程性与差异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路径

1.以学校为主线,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凸显学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还要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科学、全面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大学课程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都是我国高校最为重视的价值观教育课程,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仍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单一、教学方式死板落后、教学目标脱离实际、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需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拓展等多重路径入手,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形态,强化能力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深刻认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并根据价值取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方式使课程教学从理论说教、政策宣讲逐渐向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转化。另一方面,理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脉络,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将理论知识学习和道德认知能力培养进行科学合理地穿插,使其能够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让大学生完全逃离枯燥乏味和死板教条的课堂氛围。

同时,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课这种单一渠道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应该高度重视大量专业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传播和宣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也要认识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将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视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重视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广泛深入渗透。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任课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并整理专业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内容,将这些内容的学习有机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使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人文素质培养能够有效地加以整合。此外,基于课程教学还可以安排设计各种活动,如辩论、竞赛、演讲、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

2.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体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二是应该在明确学校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在显性教育之外构建一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体系。高校主要担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的任务,并且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因而难免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实际上,国外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一些抽象理论和空洞道理的讲授,同时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将知识传授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使那些理论和道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一种切实的感悟和体会,进而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和具体社会活动的体验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绝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而是应该将学校与家庭、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既有理论层面的说教,又能在实践层面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对当前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被动状态和听而不信的尴尬局面,我们需要努力探索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摆脱固有的僵化教育模式,在显性教育之外开拓新的隐性教育空间,让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悟理论的真谛和探索实践的体验,进而促进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的培养。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非常注重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开展价值观教育,这就是隐性教育的体现。因此,我国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特点,以此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和教育方法,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高效的实践教育体系,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大学生搭建可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平台,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中逐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一般而言,可以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实习见习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助教支教活动、暑假或寒假“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三)以个体为龙头,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三是充分认识大学生个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和不同领域的全面融入教育来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根据国外经典的社会教育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为了充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国高校必须要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成长过程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道德理论和复杂矛盾冲突中主动探索、学习、思考、辨别、选择的过程,而绝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各种或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都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能采取过于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感悟和切身体会,最终接受、认同乃至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每一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只有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而又丰富多彩的教育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仰,并最终转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与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因此高校要善于利用整合各种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各种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能轻易获得,这能带来教育成本的下降,但如何有效运用却有待费心思量和精心设计。群众性意味着这些资源通俗易懂,便于普通人接受,当然也会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的,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补偿性意味着相对于学校正规教育资源而言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换言之,正规教育资源能达到的教育目的,这些教育资源也能实现,且更加廉价和易于接受。融合性意味着各种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或者成为一个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或者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最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也是最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多元的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教育渠道的灵活多样,能够有效弥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短缺和不足。因此,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活动,有力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的构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少数群众出现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和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促使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使命。因此,要积极调查和研究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真效,潜移默化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下正值教育和文化交流鼎盛之时,作为同样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与我国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但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格里芬认为,“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犯的错误,中国完全可以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10]。同时,研究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他国经验教训的良好契機,通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成果、师资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批判中继承,在反思中吸收他国的可取之处,从而用于改进和提升我国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EB/OL].(2018-02-25)[2018-06-10].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2] 曹宇,刘格.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J]. 教育与职业,2015(25):51-53.

[3] 陶韶菁.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57-60.

[4] 王磊,曾贤贵,王瑞浩.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38-40.

[5] 郑汉华.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 [J]. 高等农业教育,2006(1):6-9.

[6] 王维婷. 基于韩国影视文化视角下分析我国大学生价值观隐性教育 [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0):12-14.

[7] 左蓉.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J]. 理论观察,2010(3):73-74.

[8] 杨茂庆,严文宜. 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 [J]. 外国教育研究,2014(4):122-128.

[9] 何大隆. 英国:合力传播核心价值观[J]. 瞭望,2007(22):27.

[10]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性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 [M]. 马季芳,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

责任编校 陈 瑶

数学的文化价值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积极培育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主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价值。应该创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优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来凸显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合规律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认同。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路径

当下,我们已经步入了多元文化的时代,文化发展交融、交流、交汇、交锋的特征愈加明显,文化引导的难度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如何摆脱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体系。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笔者认为,应该立足多元文化的现实环境,牢牢把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方向,通过创新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优化教育载体,注重教育实践,加强文化整合等途径来建构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络体系。

一、创新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多元文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增强对多元文化的选择性就必须对大学生在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增强其甄别能力、选择能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创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重要抓手。一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内容就是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涵内容承载了主流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应当作为大学生主流价值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1]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参考。三是应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两者的共同点,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二、丰富教育形式,将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贯穿在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

“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在内容上进行理论创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形式上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的统一。”[2]教育形式是承载教育内容重要方法,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应该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对接起来,增强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发挥校园活动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中的隐形教育功能。其一,坚持把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成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协会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其二,坚持把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践履。理论学习的最终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实践进行检验,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如何,只有在大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其思想和行为表现才能对其做出比较理性的价值评判,因此,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教育是其重要环节。其三,坚持把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党团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党团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党团知识教育可以培养一批大学生骨干,通过发挥大学生骨骨干的作用,扩大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渠道,进而形成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乘数效应。

三、优化教育载体,增强网络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干预

当今的世界既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又是一个网络的世界。网络具有共享性,方式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特点,它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快捷地接受各类资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广、传播时间久,它的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对人们价值观形成的舆论影响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3]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已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窗口。因此,高校要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就必须迎合网络社会的趋势,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搭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平台。一是把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开发建设的原则。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是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通过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实现传播和谐旋律、营造科学舆论功能的一种手段。因此,网站的建设和开发必须坚持教育性和社会性相统一,价值性和规范性相照应的原则。二是要契合网站设计的主流价值观主题。通过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的开发建设就是要通过网络的作用,实现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不断增值的过程,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网站的设计和开发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育,传递知识的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因此,网站的开发和建设必须凸显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题特征,并通过娱乐化的形式让大学生接受主流价值的熏陶和渲染。三是要提高网站设计质量。网络的优点客观上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设备支持,但要提高网站设计质量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从网站界面的规划来说,应该体现网站的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的平面设计应该是虚拟场所上的正面价值观教育、正确价值观引导,通过链接详实的科学的价值观理论素材、影视素材等让浏览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形成主流价值观念。从网站版块的设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网站要内容丰富,界面简洁,版块清晰,使浏览者一目了然。所以,在高校校园网内建设专门的宣传网站,链接在老师、学生经常浏览的校园网主页;同时要丰富网站内容,开设特色教育宣传专栏,如“科学理论”、“主流价值”、“经典著作”、“经典影视”、等栏目,真正把网站打造成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四、整合教育机制,形成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教育机制的创新,就是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并构建与经济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与市场经济条件相协调的、与多元文化环境相一致的价值观教育新模式。”[4]教育机制的整合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提供了物力、财力、人力和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积极探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模式是增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吸引力的重要观测点。一是要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确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攻方向,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等途径形成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模式。二是建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建构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建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为主线的横向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文化环境;建构家庭、学校、社会相统一的大学生生活环境教育机制。三是要培育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专业队伍,为大学生开展主流价值观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和队伍保障。

总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增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文化背景下呈现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新特征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剖析,应该以科学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手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输送可靠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陳彦珍.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张琪.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红河学院学报,2011,(6)

[3]朱敬义,刘云平.转型期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吴中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J].管理观察,2009,(6)

(责任编辑:宋 佳)

上一篇:高层建筑与城市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离子色谱法环境监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