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

2024-07-16

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士伦理准则;重要性;实施策略

从2010年起,由国内外的护理专家和医学伦理学专家及部分临床一线护士历经4年多的时间,撰写修改28稿,最终形成了7章23条的《护士伦理准则》[1]。《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草案提出护理工作是人类的普遍需求,护士工作服务于人生命的全过程。从婴儿呱呱坠地到人临终离世均离不开护士的治疗护理和关怀。护士的基本职责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和减轻痛苦;护士还承担着健康照顾者、护理管理者、健康教育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研究者和改革者等角色,这就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规范的实践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中国《护士伦理准则》的提出,为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

一、国内外护士伦理准则的制定

(一)国外护士伦理准则的制定

伦理准则是任何一门专业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标志,是特定专业与其所服务的民众之间的一种社会契约,发挥着对于特定专业领域内的全体成员的一般服务行为的指导功能[2]。早在1896年,美国护士协会就首次讨论了护士伦理守则,1953年国际护士会通过了首部《国际护士伦理准则》,2005年最新的修订版完成。美国护士协会分别在2001年和2008年发表了最新版本的护士伦理守则及护士守则指南。日本早在1948年也已经颁布和实施了《护士、助产士、保健士法》,对护理人员的从业资格、执业范围以及相应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等做了详细的法律上的规定[3]。

(二)中国《护士伦理准则》的制定

为了与国际接轨,实现既国际化又中国化的优质护理,也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士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中国于2008年5月12日起正式施行《护士条例》。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护士条例,给全国护理工作者提供护理伦理及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中华护理学会相关专家在借鉴外国经验,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护士守则》。但是,仅依靠国家及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来规范护士行为是不够的,必须制定《护士伦理准则》,规范护士在执业过程中所应保持的职业领域所要求的职业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4]。因此,在经历了多年的研究撰写,在2014年制定了中国《护士伦理准则》。中国《护士伦理准则》在力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继承中国传统护理道德的精髓、汲取世界护理伦理精华,立足于中国的护理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护理特色。此外,《护士伦理准则》建立了护士的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在《护士条例》和《护士守则》的基础上,实现了从依法治护到以德兴护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护理事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中国《护士伦理准则》的内涵

护士伦理基本原则、护士伦理规范、护士伦理范畴构成了《护士伦理准则》的完整体系[5]。

(一)护士伦理基本原则

护士伦理基本原则是指调整护理实践中观察和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面对各种人际关系时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对伦理规范、伦理范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衡量医护人员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6]。护士伦理基本原则包括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等几个方面。护士伦理基本原则提出了护士对病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指明了护理服务的内容和职业态度,也突出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时代应敬畏生命、尊重病人人格、尊重病人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护理道德特点。护士应在护理实践中全面掌握并实现护士伦理基本原则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护士伦理的具体原则及应用原则即是在护士伦理基本原则上提出的。

(二)护士伦理规范

是指依据一定的护士伦理理论和原则而制定的,用以调节护士人际关系及护士与社会关系的准则,也是培养护士护理伦理素质的具体标准或要求[7]。其内容包括:热爱专业,恪尽职守;尊重病人,一视同仁;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互尊互学,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护士伦理规范体现了护士伦理原则对护理伦理范畴的指导,是进行护理伦理评价的尺度,是实施医院管理的主要依据及伦理修养的主要内容。

(三)护士伦理范畴

范畴的哲学概念指已经经过无数次实践的证明,并已经内化、积淀为人类思维成果,是人类思维成果高级形态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护士伦理范畴指能够反映护理伦理本质的基本概念[7],包括权利与义务;情感与理智;良心与功利;胆识与审慎。护士伦理范畴使护士从护理实践的层面上领悟到护理伦理的价值意义,强化了护士的伦理观念及护士的责任心,并且帮助护士将伦理原则通过概念转化为伦理品质。

三、《护士伦理准则》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确立了护士工作的职责

首先,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关怀照顾,协同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如能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进而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且能够规范化地实施,最终缓解病人的病情。其次,护士应与医疗团队团结互助、相互监督、相互理解和支持,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讨论病人病情,采取正确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时救治病人。最后,护士应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让病人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护士伦理准则》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护士的工作职责,有助于护士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从基本上保障了对病人疾病的救治。

(二)确立了护理对象及护士工作的态度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完善,护理对象从病人转变为个体、家庭、社区,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们心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健康。护理对象的这种新变化必然带来了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护理人际关系多样化、护理伦理决策复杂化[7]。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求护士无论何时都应将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关爱生命,且护士在面对病人时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以慈悲为怀。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能因种族、文化、权利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病人,要有坚持公平正义的精神;护士也应充分尊重病人人格,尊重病人的选择,尽量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此外,护士应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彼此信任、理解,相互合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共同战胜疾病,恢复患者健康。所以,《护士伦理准则》不仅明确了护理对象,指明了护士行为的原则,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确立了护士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为社会的一员,护士承担着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当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灾害如地震、洪水、爆炸等时,护士应心系人民健康,服从命令,积极参与抢救。如今有很多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到社区或偏远山区进行义诊,为人民健康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高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患者对医护人员要求过高,对疾病的治愈也有着过高的期望等,当现实与期望不符时导致医患、护患关系恶化,所以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多组织医护人员为人们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告知人们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向人们普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呼吁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护士也应积极参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医疗物理、医疗人文和医疗网络环境。如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的医疗物理环境;热情、微笑、耐心服务的人文环境及健康、真实、有益于患者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确立了护士伦理修养的目标

西方一位医生的墓碑上刻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墓志铭,它明确地表达了护理行为的方向,也揭示了护理伦理性的特征。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面临很多伦理困惑,需要护士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解决护理伦理问题。这就需要护士有较高的护理伦理素养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所以,护士应遵循技术伦理,即对护理技术实践活动中面临的伦理问题的道德反思;还应在护理工作中精益求精,陶冶护理伦理的专业精神,培养理性思考模式,审慎护理行为,从伦理的角度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所以,《护士伦理准则》提出了护士伦理修养的目标,同时也在人们心中塑造了良好的护士专业形象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

(五)确立了护理伦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及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临床上很多疾病人们从未听说,更不用说疾病的诊断治疗。这便要求护理人员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伦理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学校教育,应加强医院、科室的继续教育以及函授、广播等方式加强对护士的伦理教育。护理伦理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也要不断进步,培养学生评判思维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和学科创新能力,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的解决护理伦理问题,促进病人恢复健康,最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四、《护士伦理准则》的实施策略

《护士伦理准则》制定后发放给各级医院及护理人员并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护士伦理准则》坚持护理与伦理紧密连接,结合中国国情,面向国际发展,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是目前国内结构完整,内容清晰,实用性好,操作性强的规范性准则。可目前临床护士伦理准则的实施较少,对护士伦理准则实施策略的探讨势在必行。

(一)在课程教育方面

由于《护士伦理准则》的研究撰写较晚,目前学校护理伦理教育课程主要为《医学伦理学》及《护理伦理学》教育,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展护理伦理相关的教育。因此,学校相关领导应首先重视护士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护理伦理的相关教育,安排合理的课程,并重视护理伦理学科的建设,将护理伦理准则的内容贯穿到护理伦理教育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内涵、任务、道德要求等。任课教师应做好教学安排,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如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考核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并运用护理伦理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在实践标准方面

护士不仅承担着对病人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也承担着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临床上护士工作压力很大,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并严格按照《护士伦理准则》的标准执行。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考虑医院及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践考核标准。如针对手术室护士,应重视三查七对、知情同意等方面的实践标准;而夜班护士应重视慎独精神等方面的实践标准;临终关怀病房的护士则应重视对安乐死的看法、尊重病人人格、敬畏生命等方面的实践标准。所以,应根据不同科室的特色制定相关的实践标准,使护士能接受并乐于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和贯彻落实《护士伦理准则》。

(三)在评价和研究方面

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与病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技术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可能导致病人发生感染,增加病人的痛苦,最终可能病情恶化,严重的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如夜班护士没有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去观察病人病情,没有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导致病人病程延长等等,所以每个护理专业机构应对护理的价值、作用效果进行不断的评价和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应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提出研究考核方案,从政策到资源上支持护士工作,从而促进护士从行为上去践行《护士伦理准则》。

(四)在行政监管法规方面

一项工作是否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执行,与行政职能部门密切相关,所以有关部门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支持与配合,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最终促进各地区各医院按照严格的标准去贯彻落实《护士伦理准则》。

《护士伦理准则》的颁布充分强调了护士应尊重人的生命及尊严,并引导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理性思考,审慎护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士的职业伦理责任和伦理决策能力,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护士专业形象。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护士伦理准则,需要系统地进行多方面的建设以及多机构、多组织、多层次的参与来共同促进和保证护士伦理准则的落实,从而实现优质护理,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张金钟,张新庆,等.《护士伦理准则》的起草、研究经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

[2]吴袁,剑云,李庆功.美国护士伦理守则:概念基础及实施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

[3]谢红.日本护士的责任和义务[J].护理管理,2008,8(10).

[4]李爱芹,贾启艾.《护士伦理准则》的初步建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

[5]贾启艾.《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草案》评析[J].护理研究,2002,16(11).

[6]陈亚新,王大建,冯照样,等.当代医学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姜小鹰,等.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8]潘绍山,张金钟,李恩昌,等.《护士伦理准则》内容解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

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第2篇

摘要: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多次修订,反映了现代护理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历史地考察日本每一次课程变革的原因及课程设置状况,有助于针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细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最低标准,建构合理的课程框架,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是指课程类型、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学年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地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科学、合理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日本文部省和厚生省分别于1967年、1989年、1996年和2008年对高等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四次修订,这些改革措施为保证日本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变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护理课程设置1951年的课程设置科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医科学概论》、《解剖生理》、《细菌学》、《化学》等,护理专业课程,如《护理史与护理伦理》、《一般基础护理法》等,以及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传染等临床各科护理法,临床实习分为门诊实习(20周)和病房实习(82周)。理论学习时数为1150学时,总实习时数为3927学时。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护理相关的医学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量的时间是在临床实习中边工作、边学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强,毕业后能立即独立投入实际护理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医疗技术的革新、医疗器械和新药的开发,对护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1951年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相对偏少,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扎实的弊端,厚生省于1967年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框架划分,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类,大幅压缩了总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总学时从5077学时减为3375学时,压缩了33%;实践课时从3927学时下降到1770学时,降幅达到55%,如表1所示。由于实习时间大幅下降,接受此课程教育的毕业生常被反映实践能力不如从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课程设置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内容日趋高科技、复杂化,国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医疗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慢性病患者及将要在医院中走向死亡的患者日益增多,医疗、护理从以救命为主转变为以支持、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这对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个体化健康照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89年,厚生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将课程框架从原有的基础科目、专业科目两部分变为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三部分,并进一步削减了学时数。总学时从3375学时缩减到3000学时,减少了11%;实习教学时数从1770学时减到1035学时,减幅达40%。此次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教学,增加了选修课,且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基础科目不再规定具体科目,而只限定门类,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和当地的情况自主设定,如表2所示。

1997年及2000年后的课程设置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患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以及医疗水平和护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护理工作领域不再限于医疗机构,逐步扩大到家庭、社区,要求护理从业人员比以往有更严密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执行力。为此,1996年,厚生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课程框架将原来的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分别更名为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及专业领域,在“三大领域”下均不再规定具体科目,而只列出教学内容的大类及简单说明,课程设置更加弹性化。在1996年改革之后的十余年中,根据急速发展的少子嗣、高龄化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厚生劳动省再次重新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框架由原来的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领域三大部分改为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领域I(基础护理)、专业领域II(临床护理)及专业综合领域五大部分。总学分从原来的93学分增加到97学分,学时数从2895学时以上增加到3000学时以上。此次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对专业领域进行了细化,强化了实践能力,制定了护理技术标准,列出了学生毕业时护理技术的种类和应达到的程度。如表3、表4所示。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状况

从日本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计划的多次变革中可以看到,其教学内容从有关疾病护理的课程扩展到人的心理、行为、人际沟通等人文科学课程,并密切关注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评价问题,及时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反映了现代护理理念的演变历程。同时,随着日本社会少子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增设了《老年护理学》、《居家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国主要担负高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其课程设置却未能反映现代护理理念的演变及对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的适应。绝大多数三年制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几乎一直沿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这可以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编辑的《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一书中87所高等医学院校(包括专科及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护理专业的教学进程表反映出来(如表5所示)。这种课程体系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由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课程设置平均为32.46门,有半数以上的学校设置了3~11门不等的选修课,平均总学时数为1989学时。其中理论课1398.5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1.59%;实验实训操作课564.06学时,占总学时的28.41%;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专业课比例的3%~9%;毕业实习平均为1180学时。

该种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一是缺乏对培养对象的市场定位,以单一的临床护理通科培养模式为主;二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大,忽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三是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沿用临床医学称谓,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突出的是临床医学的学科性质;四是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理论教学时数远远多于实践教学时数,且先基础、后临床,最后集中毕业实习,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五是课程内容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康复治疗、口腔保健服务等新兴卫生服务护理岗位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缺乏,适应岗位时间延长。

几点启示

我国与日本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在家庭少子嗣、社会高龄化、生活习惯性疾病上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有很多相似点。因此,在借鉴日本高等护理教育课程变革的历程,进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细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规格的具体描述。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还包括护理专业特殊的、具体的素质要求和培养规格。长期以来,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高度关爱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借鉴日本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我国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笔者认为,可将原来的指导性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不同的能力或素质目标,如: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规范而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反应的观察监护能力;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等等。此外,应参照行业技术标准,明确学生毕业时必须掌握的操作项目及各项护理技术应达到的标准,为护理技术教育质量的评估提供简便可行的标准。

制定课程设置最低标准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恢复二十余年来,虽然很多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相当多的院校仍然停留在原来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各校往往根据现有教学条件或已有的课程经验,参照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方式选择和组织课程,缺乏一个最低的、统一的标准以检验课程设置方式是否有效以及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尤其是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开办的护理专业,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指导,教育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截至2007年,我国开办护理专科教育的院校已达到307所,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达到201所,大专层次的护理教育已占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部分。因此,迫切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类型、课程门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技能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一个既能体现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又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切实可行的三年制高职教育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低标准,用以指导、规范和评估各院校的护理教育。

构建课程设置框架尽管我国目前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适合我国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各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旧处于探索之中。事实上,采取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取决于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就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其课程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即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与前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后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工作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不同的知识,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将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通过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进而设置与此能力培养相对应的课程,并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强化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尽管在现有各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课程占必修课程的20.87%,但人文学科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英语、体育、心理学、伦理学等为主,这些课程约占人文课程的80%。大部分护理本科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以护理心理、护理伦理、法律基础为主,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艺术欣赏、美学、礼仪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护理学科、护理对象、护理能力、护士角色等方面的知识认知不够完善、不够明确,使得他们往往注重医嘱的执行,忽视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注重观察具体的生命体征,忽视病人的感受及与病人的沟通。通过开设护理心理、护理伦理、护理人文修养等人文素质必修课程,开设名医名家谈、大学语文、书法、美术、影视和音乐欣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等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加强整体素质、综合能力、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理解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形成最终应有的职业态度,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满足对健康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同时使他们具备较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不断进取和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2.

[2]林晓红.战后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及启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13-1179.

[4]尤黎明.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0,(4):147-151.

作者简介:

陈列(1966—),女,博士,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张文娟(1967—),女,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第3篇

第一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3/3 分数)

批量伤员救治时,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的腕带进行标记 红色正确

城区的急救半径为多少 ≤5km正确

对伤病员的处理按检伤分类的结果,最先处理的是 红色组正确

现场急救多发伤病人时应优先转运什么样的病人 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正确

开放气道,没有呼吸的是 黑色组正确

以下哪项不属于分诊护士的职责范围 参与急救正确

第四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3/3 分数)

尽量用非开放性的问题问诊正确

次级评估的内容包括 测量生命体征正确

关于心跳骤停的诊断,下列哪项是最正确的 颈动脉搏动消失正确

2010心肺复苏指南推荐心搏骤停的送气时间为 持续1秒正确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按压深度是 至少5CM正确

多选题 (2/2 分数)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内容的是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现场保证人工通气有效的先决条件是

头后仰,提起下颌

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

第六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4/4 分数)

反映内脏血流和休克的重要指标为 尿量正确

休克患者置放的体位为 中凹卧位正确

多选题 (2/2 分数)

休克现场救护注意: 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局部创伤处理 镇痛

休克早期的临床变化 口渴 面色苍白

神志清楚,伴有轻度兴奋、烦躁 血压正常,脉压差小,脉快,弱

第七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4/4 分数)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正确

下列哪项不是创伤包扎的目的

脱出的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正确

多选题 (2/2 分数)

分类核查时,危重伤定义的指标有下列哪些: 收缩压小于90mmhg,脉搏大于120次/分 意识丧失或意识不清 3米以上高空坠落

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长骨骨折 连枷胸

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 脱离危险环境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抗休克治疗 心肺脑复苏 伤口处理

第八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13/13 分数)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

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性狭窄正确

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十二指肠球部正确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消化性溃疡正确

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的时候,患者的体位应为 端坐位,腿下垂正确

李女士,患糖尿病3年,近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呼吸特点为 深度呼吸正确

脑血栓常见的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正确

癫痫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地西泮正确

下列关于淡水淹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很少发生红细胞损伤正确

当空气干燥、气温超过35℃时,哪种方式成为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 蒸发正确

目前主张在成功复苏、重建正常心脏节律前,避免过早应用的药物是 肾上腺素正确

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 外借时一定要登记正确

多选题

阿托品中毒样症状表现为 心动过速 狂躁 瞳孔扩大 惊厥

下列哪些项目属于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维持血压

呼吸支持,保证脑组织充分供氧 降温

降低颅内压

第十二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4/4 分数)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危及生命或生命重要器官功能者,如不采取抢救措施即难以缓解或有严重致残危险的某些综合征与疾病的是 急危重症正确

通过心电监护仪连续、动态反应心电图的变化,对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ICU最常用的心电图检测方法是 心电图示波监测正确

多选题 (2/2 分数)

ICU的收治对象,具体有 严重多发伤、复合伤患者 急需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患者

心电图监测的意义 持续观察心电活动

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监测有无心律失常

观察心电波形变化,诊断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 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并作为指导用药的依据

第十三章 总结习题

单选题 (6/10 分数)

止血带适用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每次松带间歇时间为15min正确

口咽通气管适用于 癫痫发作患者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不包括 方便气道内给药正确

临床中成年男性经口气管插管深度一般为 22—24cm-正确

患者发生室颤时,除颤仪的工作模式是 非同步-正确

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除颤能量应选择为 200J正确

多选题 (1/4 分数)

动脉出血的特点是 颜色鲜红 出血速度快 呈喷涌状 血液不易凝固

气管插管禁忌症包括哪些 喉头水肿 急性喉炎 颈椎骨折

下列哪些是除颤的禁忌症 心房内有新鲜血栓 洋地黄中毒

低钾血症暂不宜除颤

电除颤的适应症包括 心室扑动

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第4篇

第一章维持外科病人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护理 (1)叙述正常体液的组成、分布以及体液的调节 (2)解释正常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识别常见的几种水、钠代谢调节紊乱,并能描述其病因及表现 (4)简述常见的几种水、钠代谢调节紊乱的治疗及护理要点

(5)描述钾代谢异常特别是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能叙述其治疗及护理要点 (6)叙述各种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要点 第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 (1)评估外科病人营养状况

(2)叙述胃肠内营养及TPN 的概念 (3)描述要素饮食的概念、特点

(4)描述胃肠内营养及TPN 的临床意义、适应证 (5)说明营养液配制的注意点

(6)描述胃肠内营养及TPN 常见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1)复述四种常用麻醉的概念、适应证、并发症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2)比较全麻、椎管内麻醉及局麻前后护理的特点 (3)列举麻醉前准备的项目及意义 第四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1)叙述术前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2)描述术前一般准备与特殊准备的内容

(3)复述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处理 (4)叙述手术室的环境的特点

(5)说明手术室常用物品的准备、消毒及处理方法 (6)叙述手术人员及病人的准备 (7)叙述手术室护士的职责

(8)举例说明伤口的分类以及伤口愈合的分级 (9)描述换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0)执行外科常见伤口的换药

(11)应用所学护理知识给具体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有关知识的指导 第五章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1)复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及预防措施 (2)比较甲状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肿块的特点 (3)列举甲亢术前准备项目,并解释其临床意义 (4)描述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第六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1)复述急性乳腺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描述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

(3)描述乳癌临床特点以及与其他乳房肿块的鉴别

(4)列举乳癌根治手术病人手术前后常见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 (5)解释乳癌根治手术病人常见心理反应 (6)叙述乳癌根治术病人主要护理措施 (7)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第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1)描述溃疡病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 (2)列出四种溃疡病严重并发症的主要特点

(3)简述胃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结合手术方式解释胃大部切除病人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

(5)描述胃大部切除病人术后饮食恢复特点 第八章阑尾炎

(1)结合阑尾炎的解剖特点解释描述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原 (2)描述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 (3)叙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4)描述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5)描述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6)列举几种特殊阑尾炎的特点 第九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1)解释腹外疝的病因

(2)描述腹外疝的组成和分类 (3)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

(4)叙述疝修补手术前后护理要点 (5)为腹外疝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6)列举股疝、脐疝、切口疝的临床特点 第十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1)复述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 (2)叙述肠梗阻病人病情观察要点 (3)描述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内容 (4)比较几种常见类型肠梗阻的特点 第十一章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描述痔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 (2)描述痔手术前后的护理内容

(3)描述肛裂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 (4)描述肛瘘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

(5)描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 (6)为直肠肛管疾病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1)描述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以及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的特点 (2)描述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3)复述肠道手术术前准备内容

(4)描述行肠造瘘手术的病人的心理特点 (5)为行肠造瘘手术的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第十三章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1)复述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检查及处理 (2)列举肝叶切除术病人术前后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 (3)叙述肝叶切除术病人术前后护理要点 (4)列举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护理要点 第十四章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1)解释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的发病和相互关系

(2)复述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病、临床表现及处 理原则

(3)列举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前后主要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 (4)叙述T 管引流病人的护理要点 第十五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1)复述急性腹膜炎的发病、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描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前观察要点 (3)列举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要点 十六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叙述腹外伤的分类、病因

(2)描述腹外伤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观察要点 (3)列举腹外伤病人的护理要点 十七章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1)列举胰腺癌的相关因素及病理特点 (2)描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3)列举胰腺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及处理要点 (4)为胰腺癌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第十八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描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2)描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演变过程 (3)叙述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治疗

(4)比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第十九章烧伤病人的护理

(1)结合具体病例对烧伤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2)复述对烧伤病人进行病情观察的要点

(3)描述烧伤病程演变规律及各阶段护理要点 第二十章损伤性气胸病人的护理

(1)叙述气胸、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的概念 (2)比较不同类型气胸的病理特点 (3)描述气胸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机理

(5)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6)列举气胸病人主要护理诊断或问题 第二十一章肺癌、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1)叙述肺癌的病因,举例说明对吸烟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2)叙述食管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纠正营养不良的护理 (3)叙述肺癌、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4)描述开胸手术病人术前后护理要点 第二十二章骨折病人的护理概述 (1)叙述骨折的愈合机理

(2)描述骨折的处理原则及骨折的复位标准 (3)描述石膏、夹板、牵引的护理要点 (4)为骨折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第二十三章骨折和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1)叙述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描述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标准 (3)解释病人体位的选择

(4)叙述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及髋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第二十四章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人的护理 (1)描述颈部及腰背部功能锻炼方法

(2)叙述颈椎病的常见原因、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及护理原则 (3)简述腰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临床表现、特殊体征及处理原则 第二十五章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1)能够描述脊髓损伤中脊髓休克、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2)能够说出脊髓损伤的4-5 个主要并发症

(3)能够列出脊髓损伤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并能提出4 个以上主要临床表现 (4)能够说出颈髓损伤病人出现植物神经反射亢进的最常见原因,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

(5)了解脊髓损伤不同平面的主要表现特点 第二十六章泌尿系损伤病人的护理 (1)叙述肾损伤评估要点及处理

(2)描述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列举肾损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第二十七章泌尿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1)叙述肾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描述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为膀胱癌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第二十八章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复述肾及输尿管、膀胱结石的发病、病理及处理原则 (2)为泌尿系结石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第二十九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1)解释颅内压增高的机制

(2)描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叙述小脑幕裂孔疝及枕骨大孔疝的临床特点 (4)列举颅内压增高病情观察要点 (5)描述昏迷的判断、评估方法 (6)列举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要点 第三十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1)列举头皮损伤的类型及特点

(2)比较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的临床特点 (3)复述颅骨骨折病人的护理要点

(4)叙述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5)列举颅脑损伤病人主要护理诊断或问题 (6)列举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 (7)叙述昏迷病人的护理 重点学习内容:

第一章维持外科病人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护理

常见的几种水、钠代谢调节紊乱,并能描述其表现,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第二章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护理 描述胃肠内营养及TPN 的临床意义、适应证及其常见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常用麻醉的应急处理方法及麻醉前准备的项目和意义 第四章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处理并能应用所学的护理知识给具体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有关知识的指导 第五章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列举甲亢术前评估项目,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第六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乳癌的临床特点并能为乳腺疾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第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种溃疡病严重并发症的主要特点,胃癌的临床表现,结合手术方式解释胃大部切除病人

术后常见并发症 第八章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第九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的组成和分类,疝修补手术前后护理要点 第十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手术前后护理内容 第十一章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描述痔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直肠肛管疾病病人提供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大肠癌病人的护理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肠道手术术前准备内容 第十三章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检查及处理,肝叶切除术病人术前后护理要点 第十四章胆道感染及胆石症病人的护理

胆石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病、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T 管引流病人的护理要点

第十五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腹膜炎的发病、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要点 十六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腹外伤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观察要点 十七章胰腺癌病人的护理

胰腺癌的相关因素及病理特点,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第十八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下肢静脉曲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第十九章烧伤病人的护理

烧伤病人进行病情观察的要点,描述烧伤病程演变规律及各阶段护理要点 第二十章损伤性气胸病人的护理

不同类型气胸的病理特点,胸腔闭式引流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气胸病人主要护理诊断或问题

第二十一章肺癌、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肺癌的病因,举例说明对吸烟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肺癌、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第二十二章骨折病人的护理概述

骨折的处理原则及骨折的复位标准,石膏、夹板、牵引的护理要点 第二十三章骨折和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及髋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第二十四章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人的护理

颈椎病的常见原因、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及护理原则,腰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临床表现、特殊体征及处理原则 第二十五章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脊髓损伤中脊髓休克、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脊髓损伤不同平面的主要表现特点

第二十六章泌尿系损伤病人的护理

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二十七章泌尿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肾癌,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二十八章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肾及输尿管、膀胱结石的发病、病理及处理原则 第二十九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小脑幕裂孔疝及枕骨大孔疝的临床特点,颅内压增高病情观察要点

第三十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第5篇

摘要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将案例作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案例是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办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除了单方面传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激励护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教学质量。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护理伦理学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也能够较大程度上决定是否会发生护患纠纷,由此可见,良好的护理伦理学的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本篇文章,作者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伦理学基础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护理伦理学 基础教学 教学质量

ApplicationofCaseTeachingMethodinBasicTeachingofNursingEthics

LI Fuyu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6)

護理属于独立学科,具有严密的理论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操作。[1]通过临床护理教学中,帮助护理人员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操作,同时,培养实习生的学习能力,为了以后其步入护理岗位提供一定的好处。所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教学措施是极为必要的。临床护理带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入职的护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其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相关理论掌握度可以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带教老师在传授临床经验中,就目前来讲,我国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带教中,一般会采取传统的学徒制的教学带教方法,一般带教老师从教学为角度,对护理人员提出要求,只注重教学,并没有对护生的感受多加在意,不以服务为主要角度进行教学,从而不能够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地提高,况且带教机构是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实习护生则是从属,对于实习护生适应护理服务极为不利,不会将实习护生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专业行为、职业道德进行提高和改进,所以,传统教学得到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给实习生讲解案例,给学生讲解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实习护生为角度,对实习护生进行服务教学,更好的、更快的帮助护生融入临床教学中,可以帮助实习护生拥有更强的自信心,更加愉悦的心情,投入服务工作中,从而将服务质量进行提高,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对实习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但能够将护理相关知识充分的教授给实习生,使实习生充分理解,还能够通过临床实践,将自身的临床经验教授给实习生,提升其护理技巧。本篇文章,探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为护理伦理学基础教学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1激励实习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实习生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但是在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实用性就不会那么强,且传统教学非常枯燥乏味,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受到损害。但是,案例教学法却不会告知实习生如何去处理问题,而是要求实习生主动思考、创造,从而使枯燥无趣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深入应用,每位实习生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和其他的意见进行比较,形成经验交流,经验交流的好处十分明显,既能够取长补短,使人际交流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掌握沟通技巧,又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如果出现一两次无法处理问题时,可以通过互相沟通,共同解决,如果其长时间无法解决,则会产生超越他人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1.2引导实习生将护理能力放在第一位

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需要转化成能力。护理教育的本质就是重视实践,如果护理实习生只知道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能力,不但会严重阻碍自身的发展,还会对护理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逐渐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1.3重视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课、实习生听讲,至于听没听懂,听懂了多少,只有在最后的考核成绩出来之后方可知道,且学习到的知识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案例教学法不同,护理实习生在拿到案例之后,需要详细了解案例,进行消化,然后回顾关于该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使实习生的理论知识理解深度加深。在统一所有的理论知识后,在经过思考,提出自认为最优的解决办法,进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然后将解决办法告知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实习生的理解,在进行补充完善。通过双向的教学,既能够让教学了解学生,又能够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原因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原因较多:(1)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们的创造能力的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法的使用结果不单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固定的原理,还要帮助学生们掌握更有效地知识获得法。(2)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做中学”,学生们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得到更多的知识,增强学生们的能力。(3)利用案例教学法,学生们不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能够提升患者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氛围,使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4)通过案例教学,教师们不再局限于讲台前,更多的是站在学生们的背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使學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同时,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潜能进行发挥出现。(5)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教学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6)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两难问题进行解决,学会自我反思以及分析,深刻记忆学习到的内容。

因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被广泛推荐。

3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模式:授课之前,带教老师将典型的疾病病例介绍给实习生,实习生可以独立采集病史,对患者的临床体征、诊断方法、疾病症状以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了解,指导实习生帮助实习生将病例建成数据库,自我设计具有讨论性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互联网的帮助下,提高患者的学习积极性,查阅资料的途中,提出自己不懂的知识,带教老师将实习生不懂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伦理问题:(1)患者是否要求保密自己的病情;(2)医生和护理人员是否应该帮助患者保密;(3)医生和护理人员怎样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之后让学生们共同讨论,积极发言,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习生的临床学习思维。课堂中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让每一名实习生了解平常护理的基本内容,每位实习生都可以自由发言,报告讨论结果。激励实习生:对实习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在实践后,如果护生的操作出现瑕疵或者失败,带教老师应该根据其心理变化与其沟通,使实习生得到鼓励,再次充满学习的热情。增加教师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通过典型案例讨论,深入分析护理伦理学中的难点,进而将问题实质进行把握,然后投入实践,实习生从实践中得知自身不足后,实习生可以积极询问教师,在划重点之后,实习生会对此次不足,更加印象深刻,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有效掌握伦理学相关内容。

4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应用效果

韦艳娜[2]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实习生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后,其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率为97.5%、自学能力提高率为95.0%、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率为97.5%、学习效率能力提高率为95.0%、学习兴趣能力提高率为92.5%、归纳总结能力提高率为95.0%、实践能力提高率为95.0%、文献应用能力提高率为92.5%,以上各项能力提高率均高于通过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照组实习生,由此可见,护理实习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其各项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大的教学意义。

谢春晓[3]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合格率为97.5%(39/40),对照组实习生的成绩合格率为77.5%(31/40),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实习生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其对护理伦理学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进而帮助护理实习生有效处理护理伦理学相关问题,拉近护患关系,进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佘蓉的研究结果表明:[4]观察组实习生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92.85±4.81)分,(91.43±4.0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专科理论成绩、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83.46±5.26)分,(82.16±4.74)分,P<0.05,由此可见,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均有所提高,完全体现了案例教学法的特色,说明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护理伦理教学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5.1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护理职业的感情

目前,国内护理系统稳定性不足,人才严重流失,该现象和护理职业的情感和态度有密切关系,所以,通过积极的职业情感,提升人才整体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理论教学明显不同,讨论案例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护理伦理问题的实践场景,引发其深入思考、讨论,得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觉,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职业态度,全面提升其职业素养。

5.2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得到明显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提高

在护理伦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升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思维也会明显活跃,在小组讨论案例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互帮互助,既能够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进行发挥,又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质量,有关研究表明:[5]97%以上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明显提升其课堂成绩,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使其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5.3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学生更容易发现伦理问题,使其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护理伦理学教育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还能够培养护理实习生的伦理应用能力,使其思维能力大大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护理实习生体验实践场景,将教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相互结合,帮助患者提出解决方案,进而使学生更加敏感的意识到伦理问题。

在案例教学法教学中,讨论案例时,需要尽可能的丢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需要对教学课堂的讨论方向进行引导,注重培养护理实习生实践的能力,不要仅仅是走一个过场;案例教学的耗时较长,所以,选择案例时要恰当,争取办一次就要办好一次,办出质量;在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学之前,需要教授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支持,方可作出有效的讨论。案例教学法的原理就是合理运用案例,由一个实际情境提出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由学生们进行讨论;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每个具体案例,将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断激活,重视求出答案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主要对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大于对解释问题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们的职业行为能力得到显著的体现;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们的决策能力以及结论选择能力大大提升;在问题决策过程中,用严谨的思维,合理的语言,对问题进行表达,使学生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价值较强,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之前,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准备案例。虽然案例教学法的事前准备比较麻烦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但是,其教学质量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个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时代,案例教学法仍然是瑕不掩瑜的,依旧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经过查阅大量文献之后,同樣发现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护理伦理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的职业情感得到培养,又能够提高实习生对于伦理问题的处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瑞阳,杨晓玮,苏春香,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5):61-65.

[2]韦艳娜.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005(015):178.

[3]谢春晓.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论坛,2020,3(6):24-25.

[4]佘蓉,文瑶.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8,000(012):82.

[5]蔡晓辉.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001):129-131.

护士护理伦理学范文第6篇

若有人问我:“世界上谁的微笑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回答:“是护士的微笑!”人们之所以亲切的称我们为白衣天使,不仅因为我们身着纯洁的白衣,还因为我们为患者减轻疾病的困扰,保证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舒适与健康,时刻用天使般的微笑抚慰患者的创伤。护士这个平凡的职业,写满了简单而又不平凡的爱。

我是一名心理科护士,这里的病人与其它科不同。大多数病人刚入院时,对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相当的排斥。病情发作时,有的躲在角落自言自语;有的情绪激动大喊大叫;有的甚至对家属和医护人员连打带踢,漫骂侮辱。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年我刚来心理科不久,有一名病人的精神狂躁症非常严重,任何人在不经意间都会受到他的暴力。有几次在对他护理时差点打到我,在他病情发作时我们不得不用束缚带将其保护起来。看到他如此危险,我不免心惊胆战,甚至有了放弃心理科工作的想法。但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却对他像家人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渐渐的,我被深深感动。此后,我也学着他们主动和这位病人沟通交流,耐心护理。在大家的精心治疗下,那位病人很快达到了临床治愈。看着病人出院时信任的目光,听到病人及其家属感谢的话语,成就感和自豪感不由涌上心头。从那时开始,我明白了,这就是我工作的范畴。

上一篇:护卫员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换热站设计说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