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传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游戏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展现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通过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来丰富孩子的生活,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无论个性还是才智,都要通过孩子本身的行动得以实现。遵从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享受游戏的权利,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陈鹤琴教育思想 游戏教育 儿童 心理环境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即在一日生活中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如进食、睡眠等之外,发生次数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儿童的生活或生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活动。对于身心发育尚未发育成熟、不需承担社会责任的儿童而言,游戏更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儿童也正是通过游戏体现并确证着自己的存在。

一、要研究游戏教育必须先研究儿童

儿童总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要有儿童的地方一定会有游戏。游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这既是一种必然,又是一种必须。“必然”是基于儿童特殊的、客观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必须”则是因为它是儿童生命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环节。有人说,对游戏的解释其实是对儿童的解释,对游戏作用的解释其实是对儿童及儿童期的解释。这些事实和对这些事实的精辟概括启示我们:是不是可以而且应该通过重视和重新认识儿童及儿童期来重新认识游戏呢。

(一)研究儿童

陈鹤琴将儿童的特点,归纳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他认为,“好动心”是儿童得到健康发展“要紧的利器”,应当给予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适当的刺激,“使他多与万物相接触才好”。“模仿心”的价值在于,“做父母的要格外留意,因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他们的儿童”;“做教职员除了要以身作则之外,还宜养成纯美的校风,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他十分强调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引用了柏拉图的名言:“好奇心是知识之母。”他批评旧式学校说,“儿童一到学校,就受注入式教育,没有发展好奇心的余地”。“总之,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吾人不得不注意的,不得不利用的”。“游戏心”是儿童的天然本能。“近世教育利用这种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他指出:“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

(二)通过认识儿童而进一步认识游戏

游戏作为儿童的一种存在状态和存在方式,在现代社会更有充分的理由找到自己应有的地位。儿童游戏不应该仅仅以一种教育手段的形式出现,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生活。游戏应该是属于儿童的游戏,属于儿童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教育中的游戏。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但不成熟的背后却又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和成人世界一样,儿童之间也有他们自己的规则,一种自然的、不同于成人社会的规则。在成人看来无法理解的现象在孩子们那里却可以取得共识,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逻辑和相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一致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儿童凭借这些可以自如地在自己的群体世界中通行。

二、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幼儿园都在开展各类幼儿游戏, 但其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表观在游戏形式化、游戏自由化、游戏模式化、游戏教学手段化等方面。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游戏的界定莫衷一是。

一些研究者基本趋同的认识是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性目的的儿童自发的活动, 游戏是假想的、虚构的、愉悦的。他们盲目崇拜儿童游戏的自发性和非功利性, 而混淆了自然游戏与幼儿园游戏的区别。这使得许多儿童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 常常是把玩具一撒, 便不闻不问。儿童随意地玩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教师指导, 游戏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2. 传统教育目的观和学习观的影响。

传统教育目的观认为, 教育目的是获得人类已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传统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严肃认真的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经验的活动。这使得游戏成了服务于某一个活动的工具, 从而成为集体教学的附庸。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 过多考虑教的因素, 忽视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游戏过程中过于求全, 希望每个孩子玩游戏都能达到某一目标和水平, 忽视儿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教师的“ 精心”安排下机械地消极模仿。

三、提高游戏教育的应对策略。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幼儿园不应当把游戏、日常生活、教学并列为幼儿园教育的途径,这是传统“ 三中心论”教学观的反映。幼儿园也不应使得游戏仅仅停留在教学手段的层面,成为教学游戏。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应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教学的结果,它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联结点上, 将游戏与学习统一起来。

(一)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

首先, 拓展、保证儿童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在走廊的墙壁上和活动室里布置出一个个主题角,划分成一个个区域, 尽可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开辟成活动区, 为儿童的游戏提供足够的空间。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让儿童参加自主性区域游戏、户外游戏、角色游戏等。通过游戏, 让儿童与人和物相互作用, 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自娱、自创性, 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 并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健康、养成习惯、发展能力、获得经验”。

其次,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必须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孩子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老师, 应坚持以爱为先, 热爱与尊重每一个儿童, 有时是他们游戏中的伙伴, 和他们共同嬉戏玩耍; 有时是他们活动中的引导者。 每个儿童都有爱的需要, 这如同草木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陈鹤琴提出“学做人”的大目标,他主张“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有时老师更像一位妈妈, 用自己和蔼的笑脸、亲切的话语、鼓励欣赏的神态, 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依恋感和信任感。

(二)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成长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它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应该明确“ 游戏在儿童教育领域中,从来就不是纯粹的‘ 自然’ 的活动, 而是负载着一定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具有促进儿童生理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多种功能, 并且还具有生成课程的功能。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形成“ 预设课程”的同时, 随时以儿童游戏为中心线索重新建构课程, 将儿童游戏中出现的预设课程范围之外的内容随时补充进游戏教学中。无论个性还是才智,都要通过孩子本身的行动得以实现,遵从孩子意愿,强调游戏和富于刺激性的环境,及时充分发掘孩子潜能,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教育方法。

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教学原则中提出了“教学游戏化”。他说: 教学游戏化是以“做”为中心的, 也就是“做中教, 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的教学运用。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 我总是和儿童共同营造良好的游戏情境, 努力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快乐、更有吸引力, 以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在游戏中成长。如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的教学中, 我们和儿童共同建构了房子和蚂蚁窝, 并把沙包作为粮食,然后和儿童边念儿歌边练习爬的动作。鼓励儿童听清指令, 快快爬、慢慢爬、爬到房子里、爬到蚂蚁窝。带领“蚂蚁”每人搬一袋豆子回窝里, 感受“1”和许多的意义, 最后带领“小蚂蚁”一起做放松运动。这样, 通过孩子们的自我体验, 增进了他们的学习效能, 也发展了他们的多元智能。在日常生活中, 学会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因素, 使生活、学习、游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不知不觉中, 儿童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老师的预期, 有效地促进了儿童个性潜能的发展。

四、对游戏教育的探究

游戏应是儿童主动的、独立的、快乐的创造性活动, 是发展儿童主体性的最适宜途径。游戏教学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它要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 要使儿童参加游戏教学的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的动机, 就必须使儿童摆脱“ 完成目的” 的包袱。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目的和内容能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符合儿童学习的特点

现代学习观已将原来十分狭隘的学习内涵大为扩展, 认为凡是对主体经验的建构产生影响作用的活动都可称作学习。“ 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带有直觉性、具体性的特点, 属于‘注活的智慧’”。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 需要学习包括衣食住行、交际交往在内的人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样式, 需要认识他们的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决定了幼儿学习途径与方式的多样性。游戏教学提供给幼儿一种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改变幼儿学习过程本身, 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内发的学习动机, 有成就感、自主感。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是教师设计而不是儿童自发采用的

游戏教学要使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但游戏的内容与目的又要围绕老师的要求。这里的关键是要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能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巧妙地统一起来。

(三)幼儿园游戏教学实质是培养幼儿的游戏性品质

研究表明, 游戏性越强的孩子, 其综合能力越强。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21世纪, 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游戏性的人。培养儿童的主体性, 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游戏教学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在具有自觉教育性的幼儿园游戏中成长, 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他的游戏理论, 共同探讨游戏化的教学,为把新《纲要》的精神落到实处, 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刘焱:《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米舌莱:《教师与游戏》,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

传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由关注节日形式到关注节日内涵

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幼儿更好地接触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内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幼儿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提高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使幼儿在欣赏歌谣、学习礼仪习俗和制作节日用具等活动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组织节日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存在一知半解、张冠李戴的现象。为此,本园在每一次节日活动前,都会提前要求教师围绕传统节日构成五要素,即节日传说、节日饮食、节日歌谣、节日用具、节日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围绕节日构成五要素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经过前期的学习,教师在设计与组织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教育思路更加开阔,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的形式更为多样。

由关注文化行为到关注文化情感

要通过节日教育实现让幼儿建立文化自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必须让幼儿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这要求教师能够把班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在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连接,进而组织适宜的活动,提供充分的材料。在组织传统节日活动之初,教师往往忽略对幼儿兴趣的分析,仅仅从传统节日习俗可以做什么教育活动入手设计、组织活动。这样设计的活动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形式单一、幼儿参与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园在組织节日活动前,让教师集体讨论:不同年龄班节日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该节日有哪些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适合哪个年龄班的幼儿?不同的年龄班以什么形式开展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展这些活动,孩子们需要提前获得哪些经验?孩子能够参与哪些准备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参与兴趣、完成活动的效果两个维度观察孩子,并在活动后做反思分享,总结、固化活动的优秀经验,梳理、汇总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为下一次节日活动做准备。有了前期充分的交流研讨,教师们的思路打开了,不仅节日活动内容充实丰富了,而且教师能够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活动。教师的转变带来了孩子的转变,孩子们在活动中变得投入了,积极了。

由向家长展示到让家长参与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幼儿园非常重视创设家园一体的传统节日文化环境。我们认为,只有让幼儿浸润在中华节日文化的环境之中,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热爱传统节日文化,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欣赏与认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脱离家长是难以完成的。对此,鞠占红等人从幼儿园大班家长的访谈中发现,多数家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停留在吃饭、购物、旅游等单纯的“物质享乐”上,而对节日风俗习惯等内容则关注很少。为此,我们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指导家长纠正社会上重视节日享乐、轻视节日文化的现象,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浓郁的家庭节日氛围。

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经历了由向家长展示到让家长参与的过程,并逐步让家长参与得越来越深入。首先,重视对家长节日文化的引导工作,教师通过微信、电话、家长会、家委会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节日文化,为家长推荐适宜的亲子活动;其次,在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如请父母到园,与教师孩子一起布置幼儿园节日环境;请家委会的成员组织与节日相关的话剧表演;请有社区资源的家长提供社会环境的支持等。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家长对于节日文化的理解,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价值,提高了在家庭中进行节日教育的能力,还加强了家园联系,家长更加理解教师的工作,提高了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的质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当她的儿女了解她、热爱她、对她怀有浓厚的情感时,儿女们才会为她的发展而努力,为她的强大而自豪。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有责任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在幼儿教育中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许我园从节日的角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够充分,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一次次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家长一起,一次次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不断理解、内化传统文化内涵,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这块瑰宝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并在无形中开始敬仰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幼儿园)

传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2006年,台湾唯一一所体制外中学全人学校通过台湾教育部门的正式“立案”,标志着它所践行的“另类教育”取得成功。作家李崇建从学校的法规建设、课程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出这所学校所秉持的独特办学理念:不仅是健康的身体、向善的道德,更重要的是孩子精神的独立和对于自我的追寻的“全人”教育理念。

关键词:另类教育;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制度建设

“那次登山行程中,有一日的自由行,一些学生选择呆在九九山庄,小方却选择了自行前往3050高地。他是一位体重九十余公斤的人,依我的观察,身手算不错,登山虽然走得比较慢,但很有毅力。我给他鼓励,还问他登山累不累。他说会,但依自己的体力慢慢走,是可以的。第二天,登霸顶时,我安排他在后面,顺道指引他如何爬上大岩块。其中,有块凸岩高达三公尺,必须要合作登顶,下临数百公尺的断崖。轮到小方时,他希望由别人先登顶。我问他是不是害怕,他没有回答。但是到了最后,他还是选择要爬上去。攀岩时,白目跪在地上,Steven及白目做人梯,让人踩上去。我和小方坐在岩边,粗绳确保完成后,小方要踩着他们上去。九十余公斤的重量一踩上,白目和Steven的脸就扭曲起来,忍着痛楚。但不是踩人梯就可以攀上去,上了人梯,勾到岩块,最后还是要自己爬上去。小方抓到了岩块,但下半身悬在下头,他拼命地挣扎,满脸酱红。我和两位辅导员努力推举他,但都无功,只好放下他。小方休息了一阵子,第二次才抓到诀窍,顺利登顶。”

这是台湾全人学校组织的某次登山活动中的一幕,记述一位学生在登山活动中的历练和成长。将登山运动作为一门课程列入中小学教育中,这一做法不论在台湾本岛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前所未见的。当下的许多学校,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都尽量避免安排课外活动课程,更别提富有危险性的登山课程。是什么样的一所学校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登山这项运动列入学校课程设置呢?这个困惑的谜底也许就藏在《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和《移动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这两部教育图书中。

2010年,台湾作家李崇建的两部教育图书《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与甘耀明合著)(2004年)和《移动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2006年),经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大陆读者见面,在大陆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两本书均入选“2010年中国教育报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这两本书都是介绍台湾唯一一所体制外中学——全人中学的教育实践,应该合而观之。所谓“体制外中学”,指的是一所没有围墙、打破权威与规范的学校,其实质就是奉行“开放式”教育的学校。正如学校的名称所标示的那样,这所学校的教育旨归在于将每一个学生培养形塑为“全人”:即“不仅是健康的身体、向善的道德,更重要的是孩子精神的独立和对于自我的追寻” 。在这里,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核心问题得到深刻反省:传统知识不是最重要的事,了解学生、认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引导学生直面人生、促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试并主动融入社会,才是教育的旨归 。正是这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开放式的教育使这部书得以标榜为台湾“另类”学校教育 。另类教育的理念开启了教育的另一扇窗,为传统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发展路向。李崇建的这两本书之所以值得借鉴,在于他坦诚地揭开和面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挫折、困惑和彷徨,从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故事中启发读者思考传统教育的局限和改革问题。全人学校从1996年创建经过十年的生存发展,终于得到台湾教育部门的“立案” ,这可以说是“另类教育”所取得的某种胜利。但这两本书并不在于宣扬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没有提供“另类教育”施行的完美方案,而是带着一种基层实践者的坦率与真诚:不隐恶,不伪善,不遮丑,不溢美,探究和思考“另类教育”之可持续性施行的诸多问题。

在《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一书中,另类教育主要对教育的“施动者”与“受动者”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首先,作者以教育的“施动者”即办学者和教师们为对象反思了“另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李崇建在《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一书的封页上说:“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正决定孩子的未来!”在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沟通关系,这样一种目标关系的寻求和建立需要教育者多多注意和思考对待受教者的方式、态度。而这种方式态度要有助于教育者真正了解和认识受教者理解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引导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和人生现实,促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试并能主动融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独立精神和自我价值。台湾清华大学通识中心主任谢小岑指出:“抛开学校的管束规训,撤去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教育如何可能?《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诉说青嫩生命在自由环境中,生猛浑厚又细腻的成长故事;也道出满怀热诚的老师在缴械之后的困思笃行与笑泪生涯。我们于是恍然了悟:开放教育所挑战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开放教育所成全的,不只是孩子,更是大人。” 可以说,从教育“施动者”的角度,另类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深刻反省。

其次,另类教育反观了教育的“受动者”即学生这个群体。当教师作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受到质疑,进而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后,学生是否应被看做无条件迎合的对象?在李崇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涉世未深,保有自由自在天性的孩子们实际上仍需要被引导,被规约。孩子们有一方自由学习、自由成长的天地,他们的天性得以保持。但是,现实社会生活的艰深与孩子自由自在的天性之间往往是抵牾多于推助。作为教育者,他的任务不是一味地为尚未涉世的孩子们建起遮风挡雨的安身之所,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明白以正确的方式认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磨练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无法做到异常清醒地,但至少是要有所准备地踏入现实社会。这个过程中要培养起孩子们的勇气和坚持;爱和智慧;忍耐和担当。这样,所谓的“全人”才有可能得以长成。

继2004年出版《没有围墙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之后,李崇建又于2006年写出了其姐妹篇《移动的学校——体制外的学习天空》,进一步记录全人学校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学校建构等方面的情况。《移动的学校》的出版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全人学校创办十年之际,也就是在这一年,这所学校将通过台湾教育部门的立案,也意味着“她”今后可能不再是体制外学校,而是一所体制内的“另类学校”。李崇建认为“此时此刻”,为她记录,留下十年的见证,有其阶段性的意义。也就在这一年李崇建选择离开全人学校。《移动的学校》作为他在全人教书七年的总结,其中所体现的教育感悟、想法和理念更加完善和成熟。

首先,在该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另类教育突出“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全人学校是一所住宿学校,这意味着,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课外生活也在学校的环境中进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普通学校一般由教师负责学生的课堂学习,而由家长负责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全人学校的教师还面临着如何管理和负责好学生的课余生活。辅导的工作就被凸显出来,辅导是一种互动、了解与沟通。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当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面对困惑、挫折、沮丧时,教师应懂得如何陪伴他们成长。

接着,另类教育在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的组织管理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虽然是体制外的学校,但仍然要面临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体制外学校教书,学生活泼好动,上课自由,课堂要如何经营?是否开放式的课堂,就是理想课堂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妨想想,你如果被学生放鸽子,面对空荡荡的教室,或者,教室吵得像马戏团,你会怎么办?”面对这样的困难,李崇建提供的实践和思考颇有启发意义:当课堂上师生的观点相对立时,教师“敞开胸怀,认真聆听,不执着于对错,适时点出讨论核心,也有一个讨论脉络作为架构时,问题便不如想像中难解决了” ;当孩子们学习热情不高,不想上课时,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成就感。面对这些问题,正如李崇建所言:“很多事件当中,都同时包含有正负的两个方向。如果能从心里面真正欣赏正向部分,再转化、接纳负向的想法,往往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看来,这些问题实际上真正挑战的是教育者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乃至精神境界。

然后,在开设课程方面充分体现了另类教育所重视的教育理念。如登山课程的设置,就是全校一起登百岳。这是台湾第一所将登山纳入必修课程的学校。从创校第一年,全校师生每年登一座三千米的大山,持续了十年。十一岁到十八岁的学生,在经历每年的登山之后,每个人都改变了。因为登山,他们变得独立,更有毅力,更懂欣赏漂流的美,更懂得独处,更了解旅行的安全。李崇建对这门课程设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实际上在启发教育者应该在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忍耐力和独立性等人格的完善方面多下功夫,这比传授孩子们海量的知识要重要许多。全人学校还开设了艺术课程,包括了戏剧、肢体、摄影、绘画、木工、陶艺、雕塑、生活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立体现了全人学校对美学精神的重视和倡扬,教育者已经认识到它对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催化作用。

最后,该书思考了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的全局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全人中学来说,不仅仅法人代表和教师拥有学校规章制度的确立、审定和施行的权力,而且作为学校主体重要组成的学生们也具有自主权,学校的关于学生的许多事情,都通过学生以民主的形式进行辩证和讨论来解决,这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这一点是传统的体制内学校很薄弱的方面。另外,作为全人学校最早一批创建者,作者以亲身经历和深刻反省提出“体制外的彷徨”的问题:“体制外学校都是好的吗?没有缺点或问题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他从非法建校、学风不彰、师资流失、管理弊端等方面提出了另类教育之可持续实践的诸多问题,揭开了外界人不知的全人学校建设过程的艰辛、困惑、迷茫、无助和失落,对教育理念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开放性的思考空间。

全人学校从最初的构想蓝图到付诸实践,从非法建校到批准“立案”,这其间十年历程,正像一棵随时会夭折的小树苗,逐渐长成拥有粗壮的根须,紧紧抓住脚下的土地,并且孳生出繁密的枝叶,开始茁壮茂盛地生长的大树。这意味着社会和教育界的主流观点已能够接纳全人学校实践的“另类教育”,传递出传统教育希望新变革的强大信号。

(责任编辑:林文瑞)

传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

一、结合传统节日,创设相关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中,通过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版面、生动有趣的广播、形象真实的实物展台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让环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揭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教师节之前,主题墙上有小朋友们画的鲜花、爱心、贺卡等,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国庆节前夕,各班也自制国旗、画天安门,营造出浓浓的爱国氛围;春节前夕,我们在一楼的走廊上悬挂自制的灯笼、鞭炮,贴窗花、贴福字,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喜庆;端午节来临之际,粽子是小朋友的最爱,粽子的品种、式样,对孩子来讲,也最为好奇,我们在幼儿园一角,创设环境,收集不同式样的粽子,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包粽子、挂香包、背猴子、插艾叶、悬菖蒲,并让孩子动手学包粽子、制作龙舟、做香包,在玩中学,学中乐,孩子兴趣浓得很。此外,我们还创设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栏,结合节日活动向家长和孩子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来历和民间风俗活动。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教育活动

利用各种中国传统节日资源,根据不同资源的内容特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有自编内容的集体教学形式;有主題式庆祝活动形式;有竞赛比赛活动形式等。比如,元旦节,全园师生及家长举行了“读经典,知感恩,庆元旦”活动。活动以教师带来的图片故事拉开序幕,故事的讲述让小朋友们了解元旦节的由来。小班幼儿和家长带来的亲子操《彩虹的约定》,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中班幼儿的《古诗新唱》、《春晓》等节目,让传统的诗词以别样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大班级的《游子吟》、《感恩的心》教育幼儿知感恩,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感恩意识,让幼儿在温馨欢乐的活动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全园开展了清明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老师们充分利用图片集向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来历、风俗习惯,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组织幼儿吟诵与清明节有关的诗歌,并着重对幼儿进行清明节相关安全教育。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铭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习感恩和尊敬父母长辈,较好的结合本园开展的市级课题《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探究》,对幼儿进行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国庆”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教师们利用国旗下讲话、看图讲述、木偶戏表演、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教孩子们认识国旗、国徽,了解了祖国的世界之最及祖国的自然风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等知识等,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还制作了小红旗、红灯笼等手工作品,形成了“我爱祖国妈妈”的主题墙。

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的节日。结合节日,全园开展“感恩重阳,老幼同乐”主题教育活动。爱老人应该从爱身边的老人做起,活动中主持人向小朋友简单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还邀请退休老教师及文艺团老人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联欢。联欢会中老人们兴致勃勃的表演了健身球、剑术、功夫扇、藏族舞等精彩节目,小朋友们也先后表演舞蹈《可爱颂》、《彩虹的约定》等。老人们满脸笑容,与幼儿园的小朋友欢聚在一起,老少同乐,沉浸在幸福之中欢度佳节。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家园配合,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园本课程的构建不但需要幼儿园教师直接参与,它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于是,我们发动家长让他们共同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节日文化,请家长们收集有关传统节日中的民间故事。在传统节日的认知上我们曾多次利用了“亲子调查单”的教育形式,利用资料的收集加强家长对幼儿学习内容的重视度,并丰富幼儿的知识。同时,我们与家长达成共识,在传统节日期间在家中也要进行庆祝活动。我们不仅邀请孩子的父母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还让孩子的祖辈也加入教育的行列,在与幼儿的共同学习与活动中,为幼儿推波助澜。期间,我们的家长甚至感到这个研究活动对他们自己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陪同孩子完成亲子单时;在帮助孩子准备布置材料时;在来幼儿园与孩子一同庆祝节日时,我们的家长也收获了许多,他们自己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孩子。

我国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具有持续发展潜力,所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就应有必要的、足够的反映,惟其如此,才能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无论是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蒋煜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 [J].科教导刊,2015(1):122-123.

[2]刘景容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J].教育导刊 (下半月 ),2014(5):40-43.

传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条件水平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教育中各类教学方法手段层出不穷。作为传统教学中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既受到巨大挑战,又在潜移默化中焕发强大生机。本文就现代教育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作用发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一定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现代教育

1、概述

現代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旨在充分发挥其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基于该思想,同伴教学法[1]、泛在学习法[2]、沉浸式教学法[3]、五星教学法[4]等教学方法被广泛提出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传统课堂教学以板书授课为主,突出教师中心地位,侧重授业解惑,在教学效果需求不断提升下似乎显得能力不足。

但正是在新思想新观点冲击下,传统课堂教学逐渐呈现新的姿态,大量信息化手段被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形式被吸收。除此之外,传统课堂授课在情感交流、启发诱导和师生潜能发挥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本文基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进行分析研究。

2、教师个人的作用发挥

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已经接收了第一批00后,受众与国内计算机发展几近同步,与网络学习相熟识。近年来,国家顺势大力发展mooc、微课等在线课程建设,B站等新兴平台提供学习资源,疫情影响下钉钉等远程教学平台异军突起,这些似乎在宣示着未来视频教学将成为主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途径使得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难以充分释放,其带来的学习效果附加效应被轻视。传统课堂教学,并不片面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而是突出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能力的发挥。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采取面对面方式,心理上是对等的、鲜活的。对于课堂具体实施情况,学生实时的神情状态,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并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甚至细化到某一知识点,学生内容掌握更为牢固。不仅如此,这种授课时体现出的人性化,可以对基础相对薄弱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起到很好的鼓励、引导和督促作用。

另一方面,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教师极易滋生懒惰心理,缺乏创新,甚至导致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桎梏。传统课堂教学注意到并有效发掘了教师个人的能动性。教师个人行为、性格和经历的差异化,使得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知识点带有个人色彩的讲解,可能是一首歌、一首诗或者是一个故事,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会变得迥然不同,对峙时代记忆会既有趣又深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教育,即教书和育人。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仅仅限于教学,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品德高尚的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其课,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而一旦教师品德败坏,则会产生链式反应,极大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对担任传统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严格考察其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否则,即使培养出“人才”,也是国家社会的“危险品”。

3、学生的能力养成

一般而言,学习模型包括教师、学生和联系两者的学习过程,而完整的学习过程有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传统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被很好的引导、各环节设计不流畅,容易变成枯燥乏味的填鸭式,这也是其一直被诟病的主要原因。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不是现代教育的专利。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有效发掘学生自主性,但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角色适应能力。从预习时披荆斩棘所获甚少的迷茫者、到学习时孜孜不倦求知心切的收获者、再到课后巩固小心翼翼的守护者,整个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角色不断转变的过程。对于传统教学授课而言,如果方法得当,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角色转换能力。

除此之外,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模仿能力。从呱呱坠地后的牙牙学语,到学走路学骑车,再到知识小白到专业大拿,知识能力的不断积累,其源头都来自于模仿。传统课堂授课时,教师传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展示他们如何学习知识的过程,这也与现代教育中由“教”向“学”转变异曲同工。通过不断模仿教师的学习方法和逻辑建立过程,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尊长爱幼,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传统课堂授课,将教师摆在重要位置,提倡尊师重道、以礼相待。以国学课为例,需要在课前起立向先生行礼。,这在其他教学方法形式中难以实现,也是其魅力所在。在课堂内养成的良好品性,会带到课堂外的工作生活中去,对学生乃至真个家庭都是一笔财富。

4、结束语

本文基于现代教育背景,分别从教师个人作用发挥和学生能力养成两方面,对如何继承发扬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炬明. 关注学习效果: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述评——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六[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6).

[2] 何建仓, 侯泽民. 泛在学习模式下《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4(24):38-40.

[3] 柳宇. 沉浸式语言教学法优缺点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4).

[4] 齐新华, 李大伟. 浅谈五星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 今日湖北旬刊, 2015, 000(011):97.

作者简介:

谭志浩(1992-),男,硕士,最近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操作系统应用、网络服务与管理。

传统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有许多少数民族生存、发展。其中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为“三少民族”。由以下三个方面论“三少民族”在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生态保护: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当下民俗背景简况;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传统音乐及艺术教育当下背景简况;对三少民族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生态保护的再关注。

关键词:原生态保护;传统音乐;艺术教育;草原民俗;音乐文化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元朝时期把居住在大兴安岭以北,贝加尔湖以东部落都称为“林木中的百姓”。明末清初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民族生活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带,被统称为“索伦部”。

从17世纪40年代起,沙皇俄国开始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给居住在当地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他们奋起抗击侵略者,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并在清朝政府的抗击沙俄侵略者、保卫国土的战斗中英勇上阵,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后来清朝政府为了使这些民族的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将这几个民族迁移到黑龙江以南的嫩江流域,清史中将他们叫做“布特哈打牲部落”。到清朝雍正年间,组建了布特哈八旗。后来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守,清廷又将布特哈的部分达斡尔、鄂温克壮丁和蒙古族巴尔虎部壮丁连同他们的家属一起调遣到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建立了呼伦贝尔八旗,并拨给牲畜从事畜牧业生产。

古蒙古人包括(契丹部落、契言部落),现在的三少民族与宇宙、大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细石坚砾、溯风浮云以及其他生物种群(牛、马、羊、驼、雁、树、草、花……)和谐共生。他们在与大自然相知相通相融的过程中往往比语言更重要的是靠音乐!他们的心灵情感与自然的对话及思想,无一不被深深地浸泡在他们那浩荡的民俗音乐史河之中。

由于历史和生活环境等原因,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相似之处,民间音乐更是如此。这三个民族的民间歌曲类别基本相同,称谓相似,民间乐器都是口弦和萨满的手鼓。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的传统音乐文案文献的路径进入其传统音乐的原生态体系,我们可查阅知晓的“乐种”确实是种目繁多。例如:三少民族民歌、民族民间器乐曲、宗教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等,若再细分则可有几十种不同体裁形式的传统音乐科目,琳琅满目。从体裁和演唱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长调民歌、短调民歌、长、短篇叙事歌、劳动歌、狩猎歌、童谣曲等,达斡尔民间歌曲包括:扎恩达勒,鲁日格勒歌曲,乌春,萨满歌曲(雅德根调)。鄂温克族民间歌曲包括:扎恩达拉嘎,努克该勒歌曲,萨满调。鄂伦春民间歌曲包括:赞达勒,吕日格勒歌曲,萨满调。这些都洋洋洒洒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本文提及传统音乐是想在宏观的理念框架下形成整体观照之意念,防止见鱼不见水,但并无对此庞大课题做通论之意。

人类的艺术教育机构从其诞生那天起便接受了人类所赋予的“艺术生物体”的特性与使命。之后便以其活质的特性承载着对诸多门类艺术(含传统音乐)的生长、发育、繁殖的生物功能。同时,亦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以其顽强的新陈代谢,作用并推动着不同门类的传统艺术活跃地、有生命地与其同质或异质进行着必要的“物质交换”,构建了自身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等规律,完成了其“艺术生物体”的生息,形成其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教育的提及,只是想从综合艺术文化生态观出发,思考对传统音乐保护过程中,民俗艺术文化生态群系内同族源传统艺术对传统音乐形成保护作用的关连及影响。

一、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当下民俗背景简况

谈论三少民族传统音乐的生态保护,无法脱离其当下民族传统文化的民俗背景而独论独议,独立存在。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民俗背景是构成其相对稳定的文化生态群系的基础。同时,它又是一个必须面对及接受外域或外族多元文化冲撞、互动、渐变的结构形态,“即应当认识到它们各有自己形成的时代,或各自产生于不同的地点、地理环境、生活情境,或经过曲折的传播流变,而更重要的还是,有必要观察到它們在同一地区存在、活动、发展过程中如何互相影响交融,如何共同决定该地区音乐文化面貌,共同构成某种音乐文化特征”。探索、思考、观察其民俗背景,实际亦是在探索其传统音乐文化的成因及基础条件。“从这一视角研究蒙古族艺术,实际上离不开对三少民族赖以生存的北方草原和由此而形成的生存模式、生产方式及文化氛围的探讨。”今天,我们可以从内蒙古自治区全境范围内的城镇、乡村、森林里、草原上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实在情景。20世纪70年代艺术家们对草原上生产生活的描述,例如:

七月的草原多风采

红霞片片过山来

那不是红霞是马群哟

草原的马群多如海

当下已较少能见到了。

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油质或沙石公路的延伸,刺破了草原文化,让马背摇篮安静了下来,停止了摇动。马匹已不再是草原生产力的主要支撑结构。套马、驯马、打马印、修马蹄、高贵的馈赠、婚礼的陪嫁等,关于“马”的民俗环节都被弱化或遗忘、淘汰了。与射箭一样,赛马仅作为传统娱乐的竞技项目留存在草原盛会“那达慕”上,草原上的“牧马青年”(四胡独奏曲名)及驯马手“阿尔斯楞”(歌曲中放马小伙子的名字)已越来越少,很难找到了。驰骋马背游牧草原的事实将渐渐隐退为历史,草原上穹庐文化的圆形结构出现了“裂缝”。生产方式、生存模式、生存环境的异变,导致草原民俗、民族精神心理、情感基调及文化生态的异变。这就使得部分民族民俗文化开始寻找自身新的载体。如传统服饰(蒙古袍、帽、佩饰……)由生活装束的弱化开始转向艺术舞台及民族节日环境;传统交通工具(马匹、勒勒车……)被摩托车、拖拉机、汽车替代后开始转向了雕塑、绘画及文学领域;传统的民居(蒙古包、麦汗)则转向了城市现代化建筑风格的表述及风俗宴饮环境的营造;传统的民俗仪礼(婚礼、宴礼、葬礼等)则转向旅游文化的平台;传统的史迹、物件则转向了文物、博物及新的视频技术领域,其中,传统音乐这一音乐文化大项则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部分依然在民间民俗生态中扎根、生存,守护着民俗音乐文化渐被剥蚀的最后阵地。另一部分被艺术教育承接了下来。

以上这些民俗文化游离出原生态文化群系的再生,实际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精神世界及文化、艺术母题强烈而充满激情的时代性再生,是守护民俗文化的顾盼、回归及新型民俗文化艺术生态群系的社会结构,是寻求其自身保护、传承的具体办法,是民俗文化生态再循环的新生代生态群系。这时,这些新型载体就有了义不容辞的使命及职责。

二、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传统音乐及艺术教育当下背景简况

三少民族传统音乐种目繁多且有史可考。但当下我们耳目所及的体裁形式,无疑是在经受了千百年民族发展历程中对自身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多元文化的吸纳与扬弃、冲撞与融合后的留存。历史作为“游牧民族”的民族因其生产生活方式的流动性而在民族心理上少有排斥性和保守性,对于异质文化中与已有利、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总是采取拿来主义,马上吸收,为其所用。因为他们长期处于动势中,生存环境不断变动,因此,思维也常常处于活跃状态,对于什么都有新鲜感,蒙古人在他们的大汗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能不断地创造奇迹,与长久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蒙古人身上这种内在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不无关系”。也正是基于此点,蒙古人接纳了佛教;接纳并改造了维吾尔文字;只因为这样他们在传统音乐中又接纳了蒙古族音乐及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等。而当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地注意到,无论是在原生性自然民俗生态群系环境中的留存,还是在艺术教育次生性生态环境中有意识、有目的、系统性的、带有保护性的再生性传承留存,两者相加的总和都已于历史状况与研究文献迥然不同了。

近十几年里,众多民族音乐学家们一边辛勤研究硕果累累,一边高声呐喊警示频频。他们多次深入草原走访牧区,向人们提出了“研究、保护、传承”的重任之嘱。同时诸多民族音乐学家也一致认为整体民俗文化背景的异变,带来了民族传统音乐种类形式上的异变。无论在自然传承还是次生性传承中,有些体裁形式只存在于文献之中,实际民俗生活中已经衰亡。如蒙古族的仪式礼乐(宴乐、婚礼乐、祝寿乐……)、戏剧音乐、宫廷音乐、口弦音乐等,有些只在民间靠自然传承留存。如:扎恩达勒、鲁日格勒歌曲、乌春、雅德根调、萨满调等,民族音乐学家们一致的共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决不应以遗忘或丢弃原生态民俗文化及部分传统音乐为代价。而人类为自身发展设置的艺术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后负责地、“肩担手提”地完成其传统音乐保护的使命。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不可逆变化境遇,新的艺术“活质”在不断生成且益害并存。艺术教育在其不断地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有害活质感染。崇洋音乐观、视民族传统音乐为“落后的祖音”者群,面大且众广。艺术教育生态环境群系遭遇侵蚀,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亦是正常的。其“生物功能”的质量呈下降态势亦是被关注已久的事实。其中对三少民族传统音乐的生态性保护教育已亮起了“生态红灯”,学习人数逐年减少,教育质量不佳,毕业学生只能在宴饮服务行当谋生等。艺术教育成为“受损生态系”的讨论已不是鲜活议题。在艺术教育中再度关注其生态保护,是民族音乐学者群及艺术教育者群共同的使命及道义责任。

三、对三少民族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生态保护的再关注

当下,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日臻完善,除初步完成建构了全区不同地域的、相对系统、科學的艺术教育体系外,活跃的民族艺术实践及传媒体系亦为民族传统音乐提供了展示、传播的窗口与平台。

如果我们要知晓、了解、把握、传承及发展三少民族传统音乐的“血缘脉络”,我们就必须对除自然民俗生态群系的了解外,另对当今艺术教育在民俗音乐文化艺术中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给予不断的特殊关注。对艺术教育机构的设置,办学宗旨中有明确的职责是为了给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启门通路。几十年里的努力及成果告诉我们,有成功与收获,亦有理论引导及理性关注。但近些年将教育结果与原生态做以比较后发现,受教育者群明显地带有次生性特征,“与原版不一样”!是事实同时也是不能回避的理论课题。当然科学、合理的发展应是在正确评估范围内的,是可接受的。只是改了形的,丢失了民族精神理念的“产品”,势必影响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意义。如果说对整体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是第一位的,那艺术教育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就是“原生态保护”。

“原生态保护”是在第一层即整体民俗文化艺术的守护系统内,才能履行其职责功能的保护体系。因此,建构原生态保护的基础条件是需要“大生态环境”的适宜与支持才能完成的。对外环大系统的构建,应从两个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政策支持。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各级领导曾分别多次下达文件,为建设“文化大区”给予政策性引导、支持与指令。提出了“牧野还原”、“收缩转移”等自然生态、民俗保护的纲要。有的地区“为了草原多绿色”还实行了生态移民工程,让农牧民改善生产生活的环境和质量。经不断努力,多年来光秃秃的山坡,植被稀疏的草原、川地又被绿色覆盖了。这些都是政策力量推动的结果,并非民众以及某些地区的主动行为。据蒙古国学者介绍,2012他们以总统令的方式下达了全国每户人家都要学习马头琴的指示,目的同样是为传统音乐文化营造新的传统音乐生态保护环境。

二是经济支持及法律保护。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新科技手段在全国范围内重新采集、整理、出版、研究所有三少民族传统音乐的文献,供后人参阅;加强执法检查已审批立项的“文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研究成果的鉴定及不称职的责任追究;根据经济条件在全区建设多座一流音乐厅为民族音乐艺术提供优质传播、佳良实践与对外交流的环境平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现存民俗音乐遗产的使用、开发及产业化利用等。

外环民俗文化大生态系的良性改善,势必为处于内环的教育带来新生态文化环境的重构与变化。“关于教育,任何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都无法回避的四个基本环节,那就是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同样,艺术教育的生态系在“大气候”条件作用下,才可能考虑其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锁定、内容的安排及方法的确立。才能思考如何注入新的生态生成激素。所谓“激素”,即是办学理念亦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措施思考后的政策及具体行为。因为“激素”的物质特性是可以直接进入到生物体的“血液”。即艺术教育中的一切生产关系及其群系,并分布到“全身”即艺术教育的各门类学科、专业。“激素”对“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以及繁殖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新的生成点即设立对民族传统音乐起到研究、保护的新专业及建设新的学科群。因此,艺术教育中对传统音乐的保护笔者认为可从建构整体生态环境入手。

新的生态环境应是由多项新的生成点(新的学科群及新设专业)条链片结而成。在新点生成之前我们就应考虑到其生成后的生态性理念及实际效能。是否可以按“保护”与“发展”的原则分理分设。

首先,按原生态原样留存传承。将民俗音乐文化中已被实践确立为优秀文化遗产的曲目、乐项及其内容、精神、风格、方法等原本样地、原汁味地传承下来,不添加任何新的活质,尽全力保持原品格风貌。属于“根”系的养护。

其次,对传承中研究发现有缺欠的曲目、乐项等,给予科学的、合理的、时代的优良活质的添加与吸纳、结合,用以提升其适应时代发展的生存能力。属于枝杆系的繁荣。

具体做法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1.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所有艺术教育院校的办学方针、宗旨应明确清晰,以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为教育母题是我们立足根基的土壤。艺术院校间办学的竞争具有时代性特点,应以特色教育的成功求生存。

2.拓宽科研范围,支持多门类综合性研究。如三少民族舞、传统民族服饰、皮革设计、民族工艺设计、民族题材的雕塑、绘画等,继续加快、加大力度抢救艺术文化遗产。

3.制定三少民族传统乐器挖掘保护、改革、发展的纲要及实施细则。

4.开设北方少數民族音乐史论课程。

5.开办北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民俗博物馆。

6.鼓励支持民族音乐创作,探索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音乐组合方式。

7.关注母语环境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民歌课上用蒙语演唱等)

8.对绘画、舞蹈艺术、民族工艺设计、服装表演等学科给予同样必要关注。

关注艺术教育中生态保护问题,就是在关注新世纪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新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营造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祁惠君.传统与现代:鄂温克族牧民的生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2]祁惠君.传统与现代:达斡尔族农民的生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毅松,涂建军,白兰.草原文化研究丛书[C]//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研究,2007.

[4]毅松,涂建军,白兰.来自森林草原的人们[C]//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风情,2003.

[5]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6]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上一篇:金融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微信营销策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