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

2024-07-05

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第1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委[2004]25号文件《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及萧城乡办[2004]5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村庄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广大干部规划意识,增长规划知识,促进规划工作有效实施,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村庄规划培训大会。参加今天培训大会的有各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村分管建房的领导,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区城乡一体化办副主任李忠林同志和区建设区规划处主任宋建华同志来为我们上课,大家欢迎。下面先请区城乡一体化办的李主任为我们讲话。

……….下面请宋主任为我们讲课

…………

同志们,刚才李主任为我们讲了实施村庄规划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及目标要求,希望大家回去后能认真领会,切实执行,同时区建设局规划处的宋主任还就村庄规划的内容、目的、作用等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讲解,即让我们了解了村庄规划是怎么一回事,对我们村级发展有什么意义,也告诉了我们村一级在村庄规划中应当起到的积极作用,相信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一定会有所帮助。(来自fwsir.com)下面我就下一步即将要开展的村庄规划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村庄规划工作的领导。

农村村庄规划是城镇规划向农村的延伸,是确保农村逐步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发展有序的新型社区转变的重要前提。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区各村村庄规划工作。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镇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项负责村庄规划工作。各村也要提高认识,切实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要把制订村庄规划当作是一个促进村级建设有序发展的历史契机来抓,落实专人负责村庄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建议分管农户建房的同志),村党(总)支书记、村民主任要全程参与决策,必要时组织村三副班子及村民代表讨论,切实对本村的发展负责。

2、明确责任,主动提出村级建设发展设想。

村庄规划是对村级发展的有效引导和规范,它的根基在于它的现实可操作性。当前村庄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虽然还有许多制约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不但不应当成为否定村庄规划的理由,而且应当在村庄规划制订的过程中尽量考虑进去,从而尽可能减少规划的操作难度。镇一级要积极做好对村庄规划制订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而村一级组织作为村庄规划的最终落实单位,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本村村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主动提出发展设想。从上半年的规划情况来看,各村都较好地提出了本村规划设想,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些村试图否定规划原则,要求维持当前现状,有些村则不顾本村实际,只求完成任务。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今天区城乡一体化办李主任和建设局规划处宋主任已经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相信大家对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及自己在村庄规划制订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必须掌握的原则有了更好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充分听取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的意见,尊重规划原则,另一方面还要在镇城乡一体办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提出适合本村发展的规划设想,从而为规划成果的最终确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规范程序,确保规划成果合法有效。

村庄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是事关我镇科学有序发展的大事,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镇村两级要充分交流沟通,在符合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来自fwsir.com)最大程度实现镇村两级的协调有序发展。村一级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关于本村发展设想的有益意见,做好规划成果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及宣传实施工作,镇一级要加强对村庄规划的组织和领导认真组织好规划评审,促使规划内容更趋合理,规划成果法定化。

同志们,下半年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完成9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有效落实,保证在年底之前圆满完成这项工作,为村级建设有序发展打下基础,为镇一级各项配套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会议到此结束。

请拿到仁和镇村庄布局规划的村,回去以后对本村农居点布点方案进行认真讨论,如需变动的,一星期内书面报告镇城乡一体化办。其它村由镇城乡一体办和村镇办组织,进入村庄测绘阶段实施村庄测绘。

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新华镇西北1.6公里处。辖下有5个自然村。村民自三华村迁出建成5个小自然村,取名五华。全村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属下有7个经济社,7个生队,以经济社为核算单位。全村813户,农业人口2321人。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85人,预备党员3人, 村干部5人,大学生村官1人,社级干部7人,物业管理公司2人。 2007年村人均分配6000元。农民人均收入6200元。 2008年村人均收配6100元,农民人均收入6480元。村社两级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划拨10%的土地建设厂房租赁。村容村貌巳建成村道水泥路面硬底化为98 %指标。 同时村建立了治保会,治安巡逻队员共有68人。其中出租屋管理代管中心有8人。加强了环境卫生整洁.村内设置了卫生服务站1个。前两年,按上级要求,为了改变村容村貌和完善环境卫生建设,村投入了450多万元.使到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另外,全村村民参加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2420人。本村民的福利。有60%的医疗报销福利,按每年的定额封顶.同时村委对60岁以上老人共280人,发放老人福利补助共50万元补贴。村民子弟每年考到重点中学及国家认证的大学,村委按每年每例发放奖学金。 今后,在村委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前提下,逐步将福利推向新的台阶.相信五华村的明天会更好!

二、规划目标和原则

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效益。

原则——三大效益相统

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

2、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村庄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平衡。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强度,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和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3、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创造有利于人口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村民的居住和出行要求放在首位,尽可能地提高村内的可居住性和方便舒适程度,使整个地区成为村民能够安居乐业、各地人士乐于来此工作、购物、居住和游览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高效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美丽乡村;

4、弹性发展原则:村庄规划是针对未来的发展计划,而村庄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因此,规划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规划调整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村庄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三、村庄现状

1、从村民住房方面看,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房子,很多农户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道路交通方面,我村已经通了柏油路和沙石路,村内道路硬化率高,村民出行十分便利。

3、电力通讯设施方面。全村都已通电,有线电视、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高。

四、我村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1、我村地处城市中心,是典型的城中村,前期土地资源基本开发殆尽,现可利用的土地较小。

2、根据规划要求,总体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完善道路交通系统,着力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尽量充分利用老村中可利用的空闲地和闲置房屋所占地。

五、我村建设性规划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1、住房方面:先搞试点,建成一部分标准房,或者鼓励村民按照统一标准建房,尽量选用原来宅基地,节约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领导有关工程款项补贴,扩大我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硬化我村道路,为村民居家生活营造更美好的环境。

3、村环境保护方面:从绿化、村庄整治上下功夫,着力搞好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治理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变村中粪便乱堆、污水乱泼、家禽乱跑、柴草乱放、广告乱画等现状,改善村容村貌。

六、组织实施

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村庄规划;统筹;镇域

1引言

为有效推进村庄的有序建设,《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提出了村庄建设布局的规划内容要求,但村庄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建设问题,更涉及到产业引导、空间统筹等一系列需要从更大的空间区域进行思考的问题。2014年,针对村庄规划的编制,珠海市提出要以镇域村庄统筹规划为先导,强化各村庄规划在区域层面的统筹协调。本文以珠海市乾务镇为例,简要分析镇域村庄统筹规划的内涵和意义。

2村庄规划编制的现状及问题

2.1村庄规划编制的现状

我国村庄规划的实践主要始于2005年开始的“新农村规划”,“新农村规划”强调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规划内容更侧重于基础设施和住宅单元的布局。

随着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村庄规划的实践,普遍侧重于建设规划的内容”。为更好地指导村庄的发展、建设,珠海市近年开展的村庄规划包含了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建设项目等内容,兼顾了从总体规划到建设规划的层次。

2.2村庄规划编制存在地问题

2.2.1缺乏对村域范围的统筹。从地理空间上来看,村庄是农村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聚落单元,一般由村庄建设区和村域构成,村庄建设区是村民的生活集聚地,也是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开展范围:村域一方面是村庄的行政管辖范围,另一方面也是村民经济活动的开展范围和可达范围。传统村庄规划侧重于村庄建设区的空间布局,无法全面分析村庄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2.2.2缺乏区域层面的定位考量。乡村区域发展具有多样性更需要需要从区域的角度来审视村庄的发展。对于农业村,经济作物的引入、观光农业的运营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而发展的规模性和风险性既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判断,更需要村庄间的联动合作:对于城郊村,服务业的活动高度依赖于周边城镇化或工业化的发展。

2.2.3缺乏与城市规划的协调。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建设用地在土地管理制度上的二元化安排,使村庄和城镇在空间发展上具有显著的差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成区往往逐渐将村庄建设用地包围,却无法实现融合,形成“城中村”,成为城市建成区中的“异类”。在当前土地制度下,虽然“城中村”的形成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在村庄规划阶段能够充分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或许可以使“城中村”成为未来城市建成区中的社区单元。

3镇域村庄统筹规划的思路

3.1城乡发展的统筹观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矛盾突出的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改革长久失衡、脱节的城乡关系更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使乡村的自身发展难以从城市的爆炸式扩张中获益,而城市的要素流动也缺乏面向乡村的方向和途径,从而在结构层面产生一系列城乡矛盾。理顺城乡发展关系必须立足区域,将村庄视为区域发展的单元,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协调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空间关系。

3.2镇域村庄统筹规划的思路

镇域村庄统筹规划通过综合分析镇域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等基础因素,挖掘发展潜力,结合城市规划布局,明确村居发展定位,并着重从发展方向、产业、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指导具体村庄规划的编制,以实现城乡之间、各村庄之间的统筹发展。

4镇域村庄统筹规划的实践――以珠海市乾务镇为例

4.1乾务镇概况

乾务镇位于珠海市斗门区西南部,距离珠海市中心城区46公里,共有16个行政村、2个社区。乾务镇以工业为主导,形成了

二、

一、三的产业结构。村庄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临近镇区和园区的村庄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生活配套产业。

4.2发展方向的统筹

发展方向是对村庄长远发展的战略引导。从镇域来看,村庄可以看做点状分布的功能节点,村庄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的城镇化形成协调一致的步伐。

规划首先根据上位城市规划明确乾务镇域未来的功能布局,在此框架下,结合各个村庄的区位和发展条件,划分为城镇化型、城镇化兼顾农业化型、农业化型三类村庄。发展方向的确定可以使村庄在发展中有所侧重,与城镇化形成同步,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比如,确定为城镇化型的村庄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紧跟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适时引导村庄产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第三产业、观光农业转型,避免因所处区域城镇化建设伴随的土地“农转非”活动造成村庄生产力的突变式丧失。

4.3产业发展的统筹

相对于城镇来说,村庄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且由村民主导,受市场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规划更强调对特色产业的引导。重点针对各村的功能区位、发展方向、资源特点,提出各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一方面,希望通过特色产业的引导提升村庄产业的发展层次,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出村际产业的统筹重点,希望各村能凸显特色,实现空间上的错位?l展,集聚规模,实现同类型产业的抱团发展。

以镇区周边的乾东村、乾北村、乾西村三村为例,三村是“乾务飘色”民俗文化的传承地,均组织有各自的“飘色”表演队,在文化的传承、利用上也有各自的计划。规划从镇域角度出发,提出三村应整合“飘色”的文化资源,共建文化基础设施,从而壮大“飘色”文化的资源厚度,形成合力,更好地拓展“飘色”文化的传承广度和挖掘深度,以形成地域文化品牌和旅游节点,才能融入区域旅游发展链条。

4.4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主要通过可达性、共享性体现,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即是通过分析区域设施的可达性和村庄设施的共享性,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也避免村庄在设施布局方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在区域设施可达性方面,本规划分析了小学、初中、医院、市场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并通过比较服务范围和村庄建设用地的重叠程度,一方面从服务村庄的角度,提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的建议,另一方面引导新村建设向更能接受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的区域布局。

在村庄设施共享性方面,特别针对村庄建设区接壤的村庄,规划分析了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运动场地等村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和服务范围,从空间上对设施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提出优化布局的方向和措施。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设施的服务效能,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各村单独规划建设造成的设施重复建设。

4.5市政工程的统筹

重点考虑各村庄规划的市政管线系统与区域市政管网的衔接。其中,在污水处理方面,由于镇域尚未形成系统的污水管网,规划根据镇域污水系统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建设时序,近远期相结合,对各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提出指引。从管网和设施布局上体现多村共享,减少投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单个村庄规划在市政规划方面的合理性。

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党委政府组织、农民广泛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典型示范等措施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优先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以及影响村庄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加强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特色彰显等要求,优化村庄布点,完善村庄规划。切实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倡导集约建设,突出整治重点,挖掘地方特色,展现乡村风情。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村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条件,确定不同的整治目标和方式,并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分类指导,科学有序实施环境整治。

——健全机制、协调推进。坚持以块为主,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联动机制,形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努力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改善村庄环境。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一)目标任务。用3-5年时间对全省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普遍改善环境面貌,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规划布点村庄要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非规划布点村庄要结合实际,突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主要目标是:

——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建筑特色得到彰显,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二)实施步骤。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分两个阶段推进。

1. 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2011-2012年)。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省20%以上村庄实施环境整治,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及其周边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完成40%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 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2013-2015年)。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2013年底提

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三、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一)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

收运处置体系。苏南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

苏中苏北地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

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到2015年,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

率达80%以上。

(二)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

处理和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突出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通榆河清水走廊等重点区

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立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已建设施正常运行。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步

伐,完善村庄排水体系,实现污水合理排放,有条件的村庄实行雨污分流。根据村庄人口规

模、卫生设施条件和公共设施布局,配建水冲式公共厕所,原则上每个村庄至少配建1座。

到2015年,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苏南50%、苏中25%和苏北15%的规划布点村

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

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整治破败

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齐干净、

无残垣断壁。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敷设以架空方式为主,杆线排列整齐,尽量沿道

路一侧架设。

(四)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开展小化工、小制革、小漂染等“十五小”

企业专项清理整治,对已审批的落后、淘汰工艺,责令企业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对未经审批

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以及未取得资质认可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加工点,要坚决依

法取缔、关闭。

(五)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

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随处堆放和就地焚烧秸秆,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能源化、饲

料化等多形式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化、集

约化畜禽养殖,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对污染物实

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限期治理或关闭不符合养殖条件、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

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85%。

(六)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

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全

面清理河道沟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疏浚淤积河道沟塘,突出整治污水塘、

臭水沟,拆除障碍物、疏通水系,提高引排和自净能力。加快河网生态化改造,加强农区自

然湿地保护,提高水系自净能力。推进河道沟塘轮浚机制建设,实现农村河道沟塘疏浚整治

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到2013年,全省村庄河道沟塘基本疏浚一遍;到2015年,

全面建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

(七)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

满足村民日常需求。在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目标任务基础上,按照村级“四有一责”

(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

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实施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实际需

要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改扩建。结合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配置教育、卫生等资

源,强化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

等功能,形成功能完善、覆盖面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满足城乡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

体系。到2015年,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八)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

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村庄绿化应以乔木

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

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积极推进村庄公共绿地建设,方便群众休

闲健身。到2015年,苏南地区和苏中、苏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0%、35%以上。

(九)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用自备水源的村庄要配套建设净化、消毒设施,满足村庄用

水水量和水质要求。靠近城镇和基本具备区域供水条件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配水管网延伸

供水。大力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开展水源地整治,有效改善水源地水质。

(十)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

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

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村内道路铺装形式根据道路功能确定,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

并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具有

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道路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到2015年,全省规划布点村庄道路和行政

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比例达50%以上。

(十一)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

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严格规划管理,依

法处置违法违章建筑。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

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救灾救济工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十二)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

制定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落实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

公厕保洁队伍。建立专项规章制度、固定管护队伍以及村民参与的监督制度,做到运行有效、

管护到位、群众满意,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

治有成效、不反弹。

四、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

(一)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

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选择

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充实完善村庄规划,统

筹安排村庄各项建设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工作,强化对村庄环境整治

的引导作用;注重保护村庄地形地貌、传统肌理,营造优美环境和鲜明特色,引导适宜产业

加快发展。村庄规划报批前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依法批准的村庄规划要

在村庄显著位置予以公布。

(二)推进康居乡村建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

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苏南地区要

以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全面推进康居乡村建设;苏中、苏北地区要在

优先引导和鼓励有条件农民迁入城镇的同时,以改善农民最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有

序推进康居乡村建设。到2015年,全省建成100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带动10000个规

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

(三)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依法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管

理。注重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充分尊重农

民意愿,采取自建、联建与统建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稳妥引导农民向规划布点村庄有序集中。

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村庄以低层独院式联排住宅为主,引导以第

二、第三产业为主的村庄建设

多层公寓式住宅,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新建农房要结合地形地貌及道路走向等灵活布局,

力求空间围合丰富、户型设计多样,体现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加强

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新建农房符合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抗震

等要求,切实提高农房建筑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

城乡建设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

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要将这

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

分工,落实政策措施,切实加大统筹推进力度。

(二)突出工作指导。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苏

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注重城乡、区域环境连线连片综合整治,强化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塑造,

实现环境优良、生态宜居;其他地区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突

出规划布点村庄的环境整治,靠近城镇的要按照城镇社区标准进行整治,具有自然和人文特

色的要注重特色保护和培育,经济条件较好的要加快配套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经济薄弱的要优先建设和改善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道路、供水、排水、垃圾收运、河塘疏

浚整治等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面貌。对非规划布点村庄,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

性地提出实施环境卫生整治的具体要求。加强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结合,整合资源,集中

力量,促进村庄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三)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保障村庄规划

建设整治用地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

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

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村庄环境整治和康居乡村建设的财政投

入力度,并按照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对符合支持范围和条件的项目给予补助。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集体经济收入、

县乡财政补助等,筹措河道管护、道路维护、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绿化养护等村庄环境长

效管理经费。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资捐建的方式,支持村庄环境整治。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

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

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四)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

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

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庄实地进行技

术指导,大力开展科技、规划、技术下乡,建立科技、规划、设计单位“一对一”技术帮扶

机制。制订村庄环境整治、农房建设等相关技术导则和指导图集,免费发放给基层单位及农

民参考选用。

(五)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通过群众喜闻

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党委、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动员广

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

支持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六)严格督查考核。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更高水平小康、科学发展、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

部实绩等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采取年初签订目标责任状、年底考核

评价的办法,加强对各地村庄环境整治进展情况的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定期督促检查和情况

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第5篇

村庄整治规划村民调查问卷

为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工作,我们编辑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村现状满意度和村民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答题没有对错,每题只选一项(注明多选的除外),目的在于了解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1. 您家地址 2. 您拥有 套住房?家里共有 人?住房的建筑结构如何? (1) 土坯房 (2) 砖瓦楼房 (3) 砖混楼房 (4) 其他结构

3. 住房内是否设有自己厕所? (1)是 (2)否

4. 您希望您家的厕所改为卫生清洁型的吗? (1)非常希望 (2)不希望 5. 您用上自来水了吗?

(1)是 (2)没有 (3)定时供水 6. 您的出行方便吗? (1)方便 (2)不方便 7. 您购物方便吗? (1)方便 (2)不方便 8. 您村看病方便吗? (1)方便 (2)不方便 9. 您村孩子上幼儿园方便吗? (1)方便 (2)不方便 10.您对村级路况满意吗? (1)满意 (2)不满意 11.您宅前的路硬底化了吗? (1)已经硬化 (2)没有 12.您觉得宅前路硬底化好不好? (1)好 (2)不好 13.您村的路灯是天天亮吗? (1)没有 (2)有 14.您认为现在的环境如何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15.您对村绿化满意吗? (1)满意 (2)不满意

16.您对村健身体休闲场地满意吗? (1)满意 (2)不满意 (3)没有 17.您对随地倒污水、垃圾的习惯怎么看? (1)应当改 (2)无所谓 18.您村做到人、畜分离了吗? (1)还没分离 (2)已经分离

19.您是否同意村民居住与牲畜饲养分离,牲畜集中饲养? (1)同意 (2)不同意

20.灶炉使用什么燃料?灶炉在室内还是室外? (1)煤气 (2)木柴 (3)其他

21.如果村庄建设沼气池,您希望采取哪种设置方式? (1)统一设置 (2)各户分别设置 22.您希望村庄未来采取哪种供水方式? (1)采用统一供水 (2)各户自打井水 23.村庄需要增加哪些公共设施?(多选) (1) 肉菜市场 (2) 文化站

(3) 运动场地,如篮球场 (4) 卫生站 (5) 小学 (6) 幼儿园 (7) 公厕

(8) 老人之家(敬老所) (9) 垃圾收集池

24.环境整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多选) (1) 拆除临时搭建的建筑 (2) 拆除危房

(3) 理顺杂乱无序的道路结构 (4) 道路硬底化

(5) 改善道路照明,增设路灯

(6) 建设排水沟和下水管,改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7) 污水集中处理

(8) 改善村民饮水问题,建设自来水设施 (9) 改善村民住宅之间的绿化环境 (10)改善村庄入口的绿化环境 答案可多选,请按重要程度排序:

25.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与整治过程中需要突出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1) 乡民风俗的改善 (2) 资金的保证 (3) 规划的制定

26.您是否愿意投入一定资金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 (1)愿意 (2)不愿意

27.您能够承受新农村建设自筹资金负担吗? (1)可以 (2)勉强可以 (3)不可以 28.村庄整治过程中如果需要您家拆迁时怎么办? (1)无条件接受 (2)看情况而定

29.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力时怎么办? (1)无条件接受 (2)看情况而定

村庄规划成果汇报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遍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党委政府组织、农民广泛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典型示范等措施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优先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以及影响村庄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加强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特色彰显等要求,优化村庄布点,完善村庄规划。切实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倡导集约建设,突出整治重点,挖掘地方特色,展现乡村风情。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村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条件,确定不同的整治目标和方式,并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分类指导,科学有序实施环境整治。

——健全机制、协调推进。坚持以块为主,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联动机制,形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努力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改善村庄环境。

二、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

(一)目标任务。用3-5年时间对全省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普遍改善环境面貌,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规划布点村庄要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非规划布点村庄要结合实际,突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整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有效改善村庄环境。主要目标是:

——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普遍整治,环卫保洁机制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河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

——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山水田林自然风貌得到保护,历史文化得到弘扬,建筑特色得到彰显,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

——公共服务更加配套。推进乡村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环卫、清洁能源、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村到户,村庄公共管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二)实施步骤。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分两个阶段推进。

1. 突出重点、初见成效阶段(2011-2012年)。全面动员部署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组建工作机构,制定考核标准及办法,开展技术培训,兼顾不同区域和村庄类型实施示范项目。全省20%以上村庄实施环境整治,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区)及其周边村庄环境整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力争完成40%以上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2. 全面实施、显著改善阶段(2013-2015年)。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治目标,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在2013年底提

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三、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一)整治生活垃圾。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

收运处置体系。苏南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

苏中苏北地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集中清理积存垃圾,配置必备的环卫

设备设施,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到2015年,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

率达80%以上。

(二)整治生活污水。合理选择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就地建设小型设施相对集中

处理和分散处理等治理方式,突出太湖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通榆河清水走廊等重点区

域,优先推进位于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立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已建设施正常运行。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步

伐,完善村庄排水体系,实现污水合理排放,有条件的村庄实行雨污分流。根据村庄人口规

模、卫生设施条件和公共设施布局,配建水冲式公共厕所,原则上每个村庄至少配建1座。

到2015年,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苏南50%、苏中25%和苏北15%的规划布点村

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整治乱堆乱放。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整治露天粪坑、

畜禽散养、杂物乱堆,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整治破败

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齐干净、

无残垣断壁。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敷设以架空方式为主,杆线排列整齐,尽量沿道

路一侧架设。

(四)整治工业污染源。加强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开展小化工、小制革、小漂染等“十五小”

企业专项清理整治,对已审批的落后、淘汰工艺,责令企业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对未经审批

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以及未取得资质认可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加工点,要坚决依

法取缔、关闭。

(五)整治农业废弃物。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

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禁止随处堆放和就地焚烧秸秆,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能源化、饲

料化等多形式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化、集

约化畜禽养殖,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对污染物实

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限期治理或关闭不符合养殖条件、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

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85%。

(六)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

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疏浚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全

面清理河道沟塘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疏浚淤积河道沟塘,突出整治污水塘、

臭水沟,拆除障碍物、疏通水系,提高引排和自净能力。加快河网生态化改造,加强农区自

然湿地保护,提高水系自净能力。推进河道沟塘轮浚机制建设,实现农村河道沟塘疏浚整治

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到2013年,全省村庄河道沟塘基本疏浚一遍;到2015年,

全面建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

(七)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推进村庄公共活动场地、邻里休闲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建设,

满足村民日常需求。在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目标任务基础上,按照村级“四有一责”

(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

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实施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实际需

要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改扩建。结合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配置教育、卫生等资

源,强化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活动、群众议事

等功能,形成功能完善、覆盖面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满足城乡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

体系。到2015年,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八)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突出自然、经济、乡土、多样,大力推

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村庄绿化应以乔木

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

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积极推进村庄公共绿地建设,方便群众休

闲健身。到2015年,苏南地区和苏中、苏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0%、35%以上。

(九)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用自备水源的村庄要配套建设净化、消毒设施,满足村庄用

水水量和水质要求。靠近城镇和基本具备区域供水条件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配水管网延伸

供水。大力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开展水源地整治,有效改善水源地水质。

(十)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改善村庄内部交通及出行条件,构

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结合村庄规模形态、地形地貌、河流走向和交通布局,合理确定村

庄内部道路密度、等级和宽度。村内道路铺装形式根据道路功能确定,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

并合理配套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及宅间路可采用砖石、沙石等乡土生态材料进行铺装;具有

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道路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到2015年,全省规划布点村庄道路和行政

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比例达50%以上。

(十一)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引导促进农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充

分体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征,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既有建筑物出新。严格规划管理,依

法处置违法违章建筑。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

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救灾救济工作,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十二)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参与和自主管理村庄环境的有效途径,引导

制定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落实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

公厕保洁队伍。建立专项规章制度、固定管护队伍以及村民参与的监督制度,做到运行有效、

管护到位、群众满意,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确保环境整

治有成效、不反弹。

四、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

(一)优化完善村庄规划。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适时优化调整镇村布局规划,综合考虑

当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劳作半径和集聚规模,选择

与生产相适应的居住方式,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充实完善村庄规划,统

筹安排村庄各项建设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工作,强化对村庄环境整治

的引导作用;注重保护村庄地形地貌、传统肌理,营造优美环境和鲜明特色,引导适宜产业

加快发展。村庄规划报批前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依法批准的村庄规划要

在村庄显著位置予以公布。

(二)推进康居乡村建设。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

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苏南地区要

以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全面推进康居乡村建设;苏中、苏北地区要在

优先引导和鼓励有条件农民迁入城镇的同时,以改善农民最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有

序推进康居乡村建设。到2015年,全省建成100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带动10000个规

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

(三)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依法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严格规划实施管

理。注重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充分尊重农

民意愿,采取自建、联建与统建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稳妥引导农民向规划布点村庄有序集中。

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村庄以低层独院式联排住宅为主,引导以第

二、第三产业为主的村庄建设

多层公寓式住宅,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新建农房要结合地形地貌及道路走向等灵活布局,

力求空间围合丰富、户型设计多样,体现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加强

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新建农房符合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抗震

等要求,切实提高农房建筑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

城乡建设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制定、目标任务

分解、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要将这

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

分工,落实政策措施,切实加大统筹推进力度。

(二)突出工作指导。根据各地村庄基本条件,分区域、分类型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苏

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注重城乡、区域环境连线连片综合整治,强化地方特色和农村风貌塑造,

实现环境优良、生态宜居;其他地区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整洁、自然的村容村貌。突

出规划布点村庄的环境整治,靠近城镇的要按照城镇社区标准进行整治,具有自然和人文特

色的要注重特色保护和培育,经济条件较好的要加快配套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经济薄弱的要优先建设和改善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道路、供水、排水、垃圾收运、河塘疏

浚整治等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面貌。对非规划布点村庄,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针对

性地提出实施环境卫生整治的具体要求。加强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结合,整合资源,集中

力量,促进村庄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三)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政策,探索跨村组宅基地置换,保障村庄规划

建设整治用地需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建设和集体经

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和农民住宅确权登记发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鼓励

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村庄环境整治和康居乡村建设的财政投

入力度,并按照村庄环境整治实施计划,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对符合支持范围和条件的项目给予补助。通过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集体经济收入、

县乡财政补助等,筹措河道管护、道路维护、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绿化养护等村庄环境长

效管理经费。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资捐建的方式,支持村庄环境整治。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

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

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四)提供技术保障。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指导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基层

干部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组织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的能力。

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开展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资源环境条件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庄实地进行技

术指导,大力开展科技、规划、技术下乡,建立科技、规划、设计单位“一对一”技术帮扶

机制。制订村庄环境整治、农房建设等相关技术导则和指导图集,免费发放给基层单位及农

民参考选用。

(五)深入宣传发动。广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通过群众喜闻

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党委、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动员广

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

支持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六)严格督查考核。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更高水平小康、科学发展、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

部实绩等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采取年初签订目标责任状、年底考核

评价的办法,加强对各地村庄环境整治进展情况的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定期督促检查和情况

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上一篇:操作风险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初一语文词语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