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

2023-09-19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1篇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

大部分初中生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加深文意理解、培养语感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读法有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等方法,在教学中试读、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作为重点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中,“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另外,教师范读的必要性还体现在文言文音节的掌握、句读的停顿。只有让学生弄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意思,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读多了,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要教会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因此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篇课文后都有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等,这就必须整理,并不断地记忆背诵。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总之,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言文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切合实际,教会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这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教师可先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再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疏通课文。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总之,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

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因而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不应妄加否定,而是要予以肯定。如笔者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即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也需要质疑,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十六中学)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2篇

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发现小石潭——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记,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忧和乐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想了很长时间,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教学反思《中学文言文教学反思》。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文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3篇

我认为, 文言文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让学生把握住文言词语的意义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词汇, 词汇的重点在实词。对实词的教学要有历史主义的观点。语言是发展的, 古人的语言不同于今人的语言。例如“该”字, 古义是完备的意思, 而现代汉语却是“应当”的意思。又如“抢”字, 古义是“突”的意思, 而现代汉语是“抢劫”的意思。

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 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例如《战国策·齐策》的“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中的“给”字, 很容易解释为“给予”。的确, 这样也似乎讲通了, 因为现代“给”字所具有的“给予”的意义本来就是从古代“供给”的意义发展来的。所以二者自然存在有共通之点。但是, 这句话中的“给”字绝不能解释为“给予”, 因为那时候“给”字还没有这种意义。

词义的引申意味着语言的变迁和丰富化, 但是我们应该把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的本义是“小腿”, 后来“脚”转变为指“足”, 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后, 并不排除原始的意义。例如“道”字, 它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 但是它原有的“路”的意义却一直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 就会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虽然一个词有多种意义, 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 而且往往是环绕着一个中心, 例如:朝廷、朝拜、朝向的“朝”字就都是从朝见的“朝”引申出来的。

总之, 在文言文教学中, 应把词义的变化、发展、古今词义的不同作为词语教学的重点。

二、要立足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字的音、义的辨析, 异义异读的辨正, 实词、虚词的正确掌握,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了解等是形成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主要方面。我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多掌握点词汇。多掌握点词汇是阅读文言文的前提。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 教师从旁点拨、指导。有时, 学生通过预习阶段, 一篇文言文基本会翻译了, 但有个别字、句的意思仍不能准确把握, 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其次,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归纳那些常用的、多次出现的实词或虚词及古汉语语法知识, 从而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另外, 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需要讲一点古汉语语法。例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三、通过篇章教学,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篇章修养

入选中学教材的文言文, 基本属于历代的名家名篇, 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华美而健康的。从形式上讲, 这些文章在语言上都比较简练、生动、形象。在写作方法上, 或刻画人物性格鲜明, 或写景状物优美逼真, 或论证有力, 说理透彻, 逻辑严密, 主题突出。在内容上, 或反映社会现实, 阐明观点, 赞美优秀人物, 鞭挞邪恶势力, 或描绘祖国山水花木, 抒写个人情志。文言教学中, 教师要力求借鉴古文, 引导学生从中吸收有生命力的语言, 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以及构思立意、布局谋篇的方法。

四、应从“教书育人”的观点出发, 做到“文道统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是文言文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文言文有工具性, 也有思想性。文言文中道寓于文, 文以明道, 二者是统一的。文言文教学, 在讲清字、词、句、章的基础上, 教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剖析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 引导学生批判继承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吸收其进步性, 民主性的精华, 去其落后的封建性糟粕。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鼓舞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实现今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而发奋学习、顽强拼搏。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教和学既要遵循教学规律, 也要讲究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之效。文言文教学要从词汇、词义入手, 适当贯穿进一些语法现象, 在理解文章基本意思的基础上, 重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及艺术手法, 最后明确作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4篇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文言文距离今天学生的生活时空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首先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引导学生自己用心感受作者的情感,自觉接受美的熏陶。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都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隆中对》导课时,我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接着课件展示概括诸葛亮功绩的对联“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并请学生对应说出它的内涵,来了解诸葛亮对蜀汉所做的丰功伟绩,进而引出诸葛亮是如何出山的,由此导入新课。学生们便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那段历史情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先主刘备的礼贤下士、思贤若渴,我还让学生观看了影视剧的相关片段,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如此这般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

二、自查注解,提高能力。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文言文预习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都更为重要。而预习的关键就是结合注释,借助于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于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由兴趣小组或教师及时帮助释疑,从而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断建立起自信。

课标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在文言文课堂上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时,教师不必一字一句的讲解,只需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果置注释于不顾,上课一门心思地串讲,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积极性越高,学生记得被动性越强,学习的过程也就越苦闷,成绩当然也就提不高。假如学生真正学会了利用注释、工具书,势必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连读注释、查工具书这种最起码的学习能力都不具备,那何谈探究学习?

三、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古时,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间的私塾,在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吟诵”字。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也包含着我国古代教育的精髓。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诵读的合理运用。

诵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四、调动积累大胆“猜译”

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必要环节。这一环节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因此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其中“猜译”便是我们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猜译”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猜译”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阅读实践活动,因为“猜译”不仅涉及到文言知识,还涉及到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联系。学生进行“猜译”,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五、内外兼顾拓展阅读

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文言文,还应在学会课内知识的基础上主动阅读课外文言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扩展阅读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引导,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延伸相关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文言文教学属于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也是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因而需要教师选择有效方式开展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对文言文更好学习及掌握,使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有效提升,进而实现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一些困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对策解决教学困境,实现更理想的教学,以满足教学需求。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对策

在新时期的中学阶段教育教学中,在各个课程教学中对于教学要求及质量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同样如此。在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能够取得更满意的教学效果,需要有效开展各个方面的教学,而文言文教学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因而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十分必要。因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有效对策及措施开展文言文教学,从而使文言文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满足教学需求。

一、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

1.1学生学习兴趣比较差

在目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差,由于文言文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并且中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在对文言文知识的教学中,对于很多内容无法安全理解,导致学生在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中缺乏兴趣及积极性。同时,文言文中很多内容都比较枯燥,相比于现代白话文更加枯燥,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容易产生影响,导致学生未能够在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中积极投入,最终会影响到文言文教学效果。

1.2文言文教学内容单一

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这对于文言文教学质量及效率也会产生影响。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只有课本中的文言文内容,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知识了解相对比较少,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会影响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基础,导致其基础水平比较差,学生在对文言文知识进行学习方面也就存在困难,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1.3文言文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各种教学影响因素而言,教学方式属于最关键的一种,而目前文言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中仍选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单纯让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也会产生严重影响,学生在未真正理解文言文内容的情况下,也就很难真正掌握,从而致使教学有效性受到影响[1-2]。

二、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对策

2.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文言文教学中,为能够使文言文教学得到满意的效果,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最简单最基础的文言文知识教学,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更好更好,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到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中。同时,教师可选择故事性比较强的一些文言文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有兴趣进行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较好的基础与支持。

2.2丰富文言文教學内容

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为能够使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得以改善,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使文言文教学具有理想的基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对中学文言文内容进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内容,还需要融入相关的课文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可选择相同类型或者相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就能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言文知识,有利于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学习文言文知识,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有利。

2.3选择现代化教学方式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现代化教学进行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设计,将文言文内容理想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文言文知识更好理解及掌握,实现学生文言文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2-3]。

三、结语

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能够使整体课程教学取得满意效果,需要教师有效开展各个方面内容的教学,而文言文教学便属于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基于此,中学语文在开展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充分认识,这对存在的困境选择有效对策开展教学,以实现更理想的文言文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牛胜国.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探索[J].学周刊,2019(33):70.

[2]王兴国.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9(28):76-77.

[3]付家艳.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14-115.

作者简介:寇雯;女;1987.08。甘肃省徽县;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文言文教学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6篇

1 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当前, 文言文教学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也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 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观念滞后

首先, 因为文言文考试主要考词义和翻译, 多少年来, 大部分老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上, 仍采用的是逐字逐句串讲的基本教学模式, 力图做到“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课堂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上, 造成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单边活动多, 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学少。

其次, 以前的中学文言文选文大多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的篇目, 它过多地强调文章的政治功用, 教师在授课时直接把强烈的政治情感讲授给学生, 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禁锢他们的创造力。

最后, 教师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仅停留在背诵记忆上是不够的, 容易造成片面追求量的积累, 而忽视了质的提高。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做到“知人论世”, 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 注重文学常识的积累。

1.2 教学方法陈旧

我们现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教法呆板, 大多数教师千篇一律“读—译—抄—背”, 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 介绍作家作品, 时代背景, 然后逐字逐句串讲, 学生被动地接受。

当然也有些教师开始意识到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弊端, 开始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 主张采用谈话法, 启发式教学方式。确实课堂是生动活泼了, 但并没有形式的变化多姿, 也没有明确、实在和深刻的内容。总而言之, 中学语文教学界必然要改变陈旧的观念和传统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更新观念, 吸收最新科研成果, 推广实行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才能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1.3 教学重点偏颇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条件。文言文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但一些教师忽视了文言文的特点, 尤其忽视了文言文的“文”与“言”的关系。走入“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的误区。

2 确立文言文教学理念

在全面分析了中学生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之后, 我认为, 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中学生文言文教学的对策至关重要。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 确立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首先, 改“字词”教学为“文”的阅读教学;其次, 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创造意识。

3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选择

文言文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前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 现在我将一些切实可行并能高效完成文言文教学任务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如下几点。

3.1 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是指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 可以把古今的语言拿来比较, 也可以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字和字、词和词、句和句、篇和篇都可以比较。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1]文言文教学也是一样的,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

阅读的时候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比较。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文体相近或相同, 或是同一作者的几篇文章进行比较教学, 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2 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写作是用现代的语言, 把文言文中的意境嫁接到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中, 把文言文与现代文有机地连接, 实现其生命的转化, 这样就会使学生发觉自己的缺失, 从而有目的地探究和学习文言文。众所周知, 学习语文的目的无外有两条, 简而言之就是读得懂和写得通。读得懂就是把别人的文章读出原味, 把别人的心意揣摩明白;写得通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态度等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在文言文教学中, 如果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文言文教学一定会出现一片新的天地。“夸美纽斯早已指出‘阅读与写作的练习永远应当结合在一道’。”[2]因此, 个性化写作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通过个性化写作, 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活跃了课堂氛围, 使得文言文教学活动能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进行, 而且更重要的是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通过这样的学习, 帮助学生克服对文言文和写作的畏惧心理, 达到真正的“双赢”目的。

3.3 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教师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话剧、音乐剧、朗诵、演讲、竞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文言文教学形式, 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 教师只是一个欣赏者, 安排好课题作业后, 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丰富的创造能力进行自由创作, 赋予文言文作品中的人和物多样化的情感和领悟。学生只有在自身参与到教学中的时候, 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的被调动, 热情达到空前高涨。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有助于建构了富有现代气息的文言文学习环境, 有利于提高课堂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 学习文言文, 要重视感受文章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因素。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 既要看到“言”的重要性, 又不可忽视“文”的价值, 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采用注重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创造意识的教学策略, 那么高中文言文教学将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要对现今多元化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价值和目的进行再认识。进行中学文言文教学时, 要改变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改“字词”教学为“文”的阅读教学, 重视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创造意识, 采用比较法、个性化写作的课堂教学和实习作业的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丰富文言文的教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将会生动活泼、熠熠生辉。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创造意识,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陈毛美, 郑蓉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297.

上一篇:我懂得了孝敬父母范文下一篇:留守妇女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