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计算机类课程是信管专业的一个重要建设内容,如何使课程建设更加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探讨计算机类课程群在信管专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岗位需求的信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并提出计算机类课程群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信管专业;岗位需求;计算机类;课程群

0.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颁布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可见,设置信管专业的初衷是培养既有管理能力又有计算机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正是这种培养目标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课程建设重点不统一。是将管理类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还是将计算机类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信管专业既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又可授予工学学位,因此有些学校将信管专业设置在管理类学院以侧重管理类课程,有些学校将信管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类学院以侧重计算机类课程。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就业情况相背离。大连工业大学将信管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虽然招收的都是理科生,但是这些理科生中的“文科生”更愿意学习管理类的课程。但从就业来看,大连市软件产业比较发达,因此,近5年,大连工业大学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中有70%以上是与计算机相关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3)计算机类课程特点不鲜明。学习管理类课程会导致计算机类课程的课时总量减少,且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是“广而浅”,计算机类专业该有的课程基本都有,但是深度却不够,而且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就业时,学生所就职的岗位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岗位相同,但竞争力却大大不及后者。

因此,如何结合地区和专业的就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机类课程群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竞争力,对于信息专业的建设和满足地区人才需求都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

根据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及课程群的构建是信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高等院校新时代的新任务。根据调查,针对不同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主要分为3个层次。

第1个层次:以计算机作为工作的辅助工具。本层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网络的使用。由于信息化的普及,当今社会中医生、教师、会计师、企业管理人员、收银员等各行各业都涉及信息系统的使用,因此具有对信息系统等计算机相关软件及网络的基本应用能力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2个层次:从事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包括数据库的管理及维护。本层次主要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相关软件,更要掌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掌握数据库的安装、更新、备份、恢复等技能。这部分职业需求主要在银行、大中型企业、电信等单位的专门信息化管理部门,这些单位具有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和企业内部的大型管理信息系统或ERP,需要专门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或数据库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因此对从事这部分工作的学生的计算机相关能力要求相对要高一些。

第3个层次:直接到IT企业从事IT相关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本层次对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的能力要求较高。例如,至少要具备1门高级语言程序编写能力、掌握1种以上数据库的应用能力、掌握面向对象思想的分析与设计能力、掌握软件测试及项目管理与沟通的能力等。到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软件基础,同时对计算机硬件知识也要有相应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学好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是一门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与管理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专业。因此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面向领域、面向岗位需求,体现交叉学科的知识优势和专业特色。

2.基于岗位需求的信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构建

2.1计算机类课程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

信管专业全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顾名思义,本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应该具备信息管理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等专业能力,具备素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素质能力是指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是指在社会、企业环境下具备对信息系统管理及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工程能力。以上3个能力层面:专业能力、素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說是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目标。因此,围绕信管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实践项目等。计算机类课程在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有属于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范畴,又有属于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范畴。因此计算机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在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共同起到支撑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有所改变,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是否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是否面向社会的岗位需求,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达到3个能力层面的培养。

2.2计算机类课程群的构建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普及,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因此面向岗位需求的信管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群的构建尤显重要。我们应围绕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4年不断线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4大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管理类课程模块、信息管理类课程模块、数学类课程模块。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中分为第1阶段的基础课程、第2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第3阶段的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和第4阶段的专业技能拓展课程。

第1阶段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导论、Office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用于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及c语言编程;第2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计算机相关基础课程及选修课程网络数据库基础,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主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有所了解,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第3阶段的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主要有信息系统开发工具、Oracle、Web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应用课程及软件测试、.Net系统架构与实现等选修课程,开设在大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管理师及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所具备的高级技术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掌握面向对象思想的软件开发技术,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等技能;第4阶段的专业技能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信息系统管理师项目实战和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项目实战,还包括选修课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门实战课程即可。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对实际项目的解决能力,模仿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管理或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环境进行项目实战训练,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计算机类课程群的设置与专业能力及就业岗位对应关系见图1。

3.计算机类课程群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3.1制订面向岗位的培养计划

根据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实践为理论服务的思想,按市场需求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面向岗位需求的一体化、层次化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计算机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各学年的实践课程周、各课程的课程设计为基础,4年不断线地进行实践,各级实践项目循序渐进、相辅相成。

在面向岗位需求的培养计划中贯穿着3条培养主线:课内1条主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课外2条辅线,第1条是贯穿始终的课外实践环节,第2条是针对专业能力的党建学团工作。

3.2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對信管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广泛调研,认真分析信息系统管理师、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设计面向就业岗位的、与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环节,注重教学质量,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为导向,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课程内容的设置紧随岗位对信管专业的专业技能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工作过程,以项目驱动和“做中学”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优化教学模式与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多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即将5-6名学生分为一组,在课堂讨论、项目实施及答辩等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展,既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结合Web教学法、案例驱动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等,多给学生机会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课上思考、讨论,课下广泛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报告等。对考核方式进行灵活设置,不仅局限于期末试卷考试,还可以增设日常考核,包括书写实习报告、发表论文、参加竞赛、参加项目等。通过这些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配套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学生成立各种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相关的社团及兴趣小组,定期举办讲座、软件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等。组织学生讲师团,由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介绍学习、参加活动和比赛的经验等。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指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信息系统开发任务,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4建立多层次、一体化教学配套体系

面向岗位需求,除了建立相应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和手段外,还需要建立一套配套的、立体的教学资源,包括一系列教材及实验项目指导书,面向岗位需求的、以项目为导学的电子课件和教案,实现教考分离的试题库、项目库、案例库,全程教学视频,组织学生社团,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一系列供学生课内、课外使用的教学资源。

特别是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立,更好地为学生了解专业岗位需求提供了实践场所,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项目,建立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规模化、企业化、系统化实践能力训练的途径,让信管专业学生能够规模化地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

4.结语

本文所述教学改革从培养计划的制订到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计划的撰写,再到项目的设计、课程的设计,具体到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方法,处处以学生的岗位专业需求为指导。实践表明,信管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经过面向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一系列改革以来,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能力、个人职业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从毕业生的反馈来看,毕业生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相关的管理工作,也能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起从事软件服务及外包公司的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因此,面向岗位需求的计算机类课程群的建设为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课程群建设,使之能够与时俱进,进一步满足专业的教学要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

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碎片化时代不断发展的认知盈余给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教师学习同样面临基于认知盈余的变革。认知盈余的发展对教师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更新教师学习的知识基础,不断增强教师学习的自主性等。要实现认知盈余促进教师学习在数字时代的变革,需要促进教师认知盈余形成共享和分享,改进基于认知盈余的教师学习方法,同时要注重优化技术平台提升教师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认知盈余;碎片化;教师学习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模糊定性比较分析的地方教育治理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BFA200073)研究成果。

面向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应当体现鲜亮的时代色彩,教师的素质水平、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状况都应当有更多的新形式、新结构与新内涵。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既是重要的战略目标,又是必经的战略选择。进入数字时代,教育活动的结构性深层变革已经展开,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同时,数字时代也给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碎片化带来的认知盈余将为教师学习提供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方法。事实上,数字时代产生的碎片化问题并不必然有利于学习的改进,只有碎片化的知识和时间重新拼接整合为认知盈余才可能成为学习渠道和资源。无论是一般常识的认知,还是专业知识的习得,认知盈余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我们的学习。基于认知盈余的教师学习将教师拥有的自由支配时间和丰富的知识背景融合在一起,通过彼此间的知识分享和创造行为为教师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型升级,从而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一、认知盈余的提出:直面碎片化学习的焦虑

克莱·舍基最早发现了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中蕴藏着强大的变革力量。他认为,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1]。认知盈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强调知识的创造与分享[2]。这一概念自诞生以后迅速流行,引起了学者们对于其内涵、产生、表现形式等的探讨。然而,目前认知盈余理论及其运用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媒体和传播领域,它在学习领域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却鲜有人问津。运用于学习领域,认知盈余便是学习者利用自由可支配的时间、知识与经验,参与学习共享和分享而汇集成的可供使用的学习资源,其本质仍然是数字时代的“剩余价值”,来自于个体和群体的时间、知识与经验的网络化集聚而产生的溢出效应,以可供学习、传播与再生产的知识和信息为表现形式。数字技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给认知盈余提供了技术平台,认知盈余所扮演的角色是让高价值信息被编码、汇集和呈现在网络中,并得以更好地分享与传播。如果每个互联网用户利用可支配的自由时间,进行自主且带有集成性的知识和信息分享,将会出现一种新的学习活动的范式,并最终带来学习领域的深刻变革。教师学习同样面临着转型,这场由认知盈余带来的变革无疑将有助于教师应对日益凸显的碎片化学习问题。

(一)碎片化学习的转型:正视数字时代的学习方式

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信息和知识数据得到了海量积累。同时,数据的复杂程度加深,信息的可靠性减弱,有价值知识的提取难度逐渐增大,人类被带入了碎片化时代[3]。碎片化时代的问题已经深刻影响了今天人们的学习,包括专业领域的学习在内,碎片化学习已经越来越普遍。碎片化学习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效果,然而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不加甄别的利用往往伤及学习本身。严重的碎片化问题可能会把人的认识和学习肢解,那些系统化、深度化的专业领域开始排斥碎片化学习。无论是作为“社会人”还是“专业人”,学习者在面对碎片化学习时开始呈现出一种“不得已”而又必须“为之”的踟躇,甚至显示出某种学习焦虑。面对碎片化问题,认知盈余将使用者拥有的弹性时间、专业性的知识和分享的热情聚合成一种融合性的学习资源,碎片化学习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在数字时代不断累积资源,在规模体量、类型和结构上逐渐自成一体,并将使互联网的运用从一种媒介行为逐步转化为学习行为。

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能力使无数个体的碎片化存在汇集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它与之前原子化社会中人们接收知识与信息如阅读书报和收看电视等媒介使用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4]。虽然都是利用闲暇时间,但是原子化社會人们使用传统媒介只是一种“消费”空余时间的方式,很少再创造新的价值。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到网络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使用社会成员个体打破了之前相互独立、彼此分割的原子社会的界限,个人的碎片化时间与创造性行为通过无处不在的终端连接起来,构成蕴含丰富资源的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使人们的角色从单纯的媒介“消费者”转变为认知盈余“生产者”和“创造者”。它不增加额外的精力和物质成本,只是利用了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精力和知识,并对这些碎片进行了重新融合,形成了新的学习资源。同时,这也放大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效能提高,为单向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交互性的建构学习提供了可能。学习者利用自己可支配的自由时间,自主进行零散而又集体性的知识分享、内容贡献,实现其社会参与感,满足其创造性体验[5]。碎片化学习正日益成为常态化的学习行为,教师学习也必须直面这种学习转型。

(二)认知盈余促生学习变革:重塑碎片化学习

在崭新的数字时代,大量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信息资源不断涌现,人们在海量信息中自由穿梭学习并获取各种有意义的知识碎片[6]。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激发和衍生出新的知识、时间和注意力碎片。特别是当碎片化积累到一定体量,或者自觉具备一定体系性和结构性特征的时候,便促进了认知盈余的形成与发展。认知盈余某种程度上是网络媒体消费形态变化——造成大量知识、时间和注意力的碎片所带来的“注意力增量”,这些“增量”多到即使微小的变化都能累积成巨大的后果,这既给信息流通和常识认知带来了变化,更是给专业领域的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对学习转型的焦虑。

一方面,认知盈余借助数字技术优化了学习资源配置。数字技术为知识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平台,使知识开始从“原子赋型”向“比特传播”变革,它对知识、技术与媒介进行系统化、同一化重构,消解了传统上线性延展、脉络清晰、边界固定的物理时空对人类认知的规限,建构了自由开放、弥散流动、虚实交互的数字学习时空[7]。在这个时空中,几乎每个人都掌握了潜在的以认知盈余形式存在的学习资源,人们可以前所未有地参与到各种知识活动之中,自由进行知识的共享与分享。知识学习本身具有非排他和非竞争的特性,新技术平台和学习时空形成的共享知识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疑将知识的溢出效应无限放大。由此,知识的流动和溢出加速,知识获取的成本降低,知识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8]。这种感知有用性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者的分享热情,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社区里分享盈余知识,“盈余”被不断整合利用,其价值也得到认可与发挥。由此,知识领域出现了类似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模式的知识共享活动,推动了知识生产和配置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学习资源的配置格局。

另一方面,认知盈余改变了学习内容和方式。利用数字技术平台,通过群体协作和个人行为,认知盈余便可汇聚成公共性的学习资源,并又通过互联网让学习者方便地分享与使用学习资源。相对于正式学习,基于认知盈余的学习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有区别于以往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和注意力碎片化等的系统深度整合。碎片化知识是离散的、零碎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碎片化时间是人们工作和正式学习之余的零散的、随机的时间;技术和制度的剪切也把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为细小片段。认知盈余的系统深度整合最大可能地保持了知识单元完整性,同时通过技术接入与学习者的碎片化时间无缝结合,方便参与者共享与分享,实现学习的成本降低,学习效果提升显著。由此,认知盈余实现了知识汇集、时间链接和注意力聚焦,改进了碎片化的学习。当然,认知盈余还需要在知识单元建构、促进参与者共享和分享、增强学习粘性和持续深入探究等方面不断完善。系统化的设计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在解决这些问题,认知盈余的优化利用正在稳步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认知盈余是数字时代的发展给予所有学习者的馈赠,它通过一种超低成本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知识,是一种全新的学习革命。
二、认知盈余的意义:何以推动教师学习变革

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礎,教师学习既产生于职前,同时更多的会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创生与更新。特别是不断变换的教学内容、场景和对象等,让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火花,最终形成丰富的专业认知盈余。通过教师认知盈余的共享与分享,就可以优化教师间的协作、对话与交流,满足学习需求,实现教学实践的改善、知识水平与学科素养的提升以及专业品质的养成。因此,利用教师的认知盈余可以缔造出一种全新的专业知识生产及传播的方式,为教师学习变革带来新动力。

(一)隐性知识的关注:改变教师学习知识基础

认知盈余对接了教师专业发展显在和潜在的知识需求,为专业发展提供了知识储备。特别是新技术为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提供更多可能,隐性知识在教师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改变了教师学习的知识基础。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是基于隐性知识而产生和发展的,教师对于显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依赖个体隐性知识的构成;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师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为教师的认知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框架以及知识信念[9]。隐性知识虽然转化和利用的难度较大,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持续的和更具生命力的。教师的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日常教学活动,这部分知识经过实践的检验与打磨,与教师个人积淀的教育教学经验相结合,逐步汇集和转化成了教师的认知盈余。但由于隐性知识在结构性和规范性上存在不足,很难通过基于显性知识构建的传播方式进行共享和分享。数字化时代的认知盈余恰好为教师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甚至可以认为,认知盈余中隐性知识的比例高于显性知识。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信息与对话两类,前者侧重于求知和寻求建议,后者通过征求建议来模拟讨论场景,更侧重自我表达[10],这有效解决了隐性知识的传播门槛较高的问题。当教师在共享社区彼此间进行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教师便在不断的动态对话和表达中获取到他人蓄积下来的隐性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成倍叠加完成了增殖。此外,认知盈余提供的隐性知识更多是实用的情境化知识,它与具体的教学场景密切相关,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更容易在教师学习者的实践中被再现和印证,更容易引起教师共鸣和反响,也更容易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二)非正式学习的凸显:重塑教师学习自主性

认知盈余把带有偶然性的碎片化学习提升为具有自主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非正式学习,内容自助、选择自主和安排自由的非正式学习将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趋势。传统的教师学习主要依赖于从国家到学校层面的制度化安排,无论大规模集中培训抑或小规模分散研修,多是基于外力支撑的刚性学习活动。专门的培训研修在空间和时间上造成了教师学习的人为割裂,特别是脱离教育教学实境的教师学习,体验不能令人满意,长此以往将消解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常规培训研修还可能存在导致教师的教学思维固化成统一模式的弊端,因为课程灌输式学习缺乏针对性,很难顾及到学习内容对每个教师是否都适用,容易导致教师自主思考的意识不足。此外,Collinson V.在教师时间研究中发现,教师缺乏可支配与同侪合作与分享的时间,缺乏可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缺乏反思的时间[11]。事实上,教师时间匮乏问题在数字时代已经转化为碎片化问题,教师在面对碎片化时的无力感也抑制了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学习动力不足。基于认知盈余可以形成具有灵活弹性的非正式学习模式,非正式学习模式支持教师建构无处不在且能随时随地的学习[12],给教师学习提供了能动性。教师自主利用闲暇时间,根据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他人共享和分享的认知盈余,并以知识传导者的身份贡献自己累积的认知盈余。在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上,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都能够留存下来,学习分析技术支持持续跟踪学习,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深度挖掘分析,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偏好、优势与不足,精准地向学习者推送相关学习资源[13],提供高效的知识利用。因此,基于认知盈余的自主学习能够促进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需求,真正聚焦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他们就某些针对专业感兴趣或教学中存有困惑的问题自觉发起交流与探求,更能真正获其所需,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三)跨界学习的演进: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

近二十年以来学习理论的发展阐明,学习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知识纵向增长的过程,也是横向发展的过程,横向学习发生在不同领域的跨越过程中[14]。因此,教师学习也需要跨越不同领域的认知盈余,参与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教师主体间可以形成跨界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是一种能够突破教研组的对立,弥合校际间的界限,跨越区域间的隔阂,能够广泛地“接触、卷入与外部世界的多重话语实践中,从而生发出反映世界多重声音的内在对话”[15],并且以情感为纽带联结的关系。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教师必须加强团队学习,结成专业学习共同体。但是共同体关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满足现代学校组织对教师学习更高标准、更高效率的要求,教师之间需要建立更亲密更广泛的伙伴关系。认知盈余共享为加强教师间的深度交流搭建了桥梁。对比学习共同体内部传统的面对面交际,或组织的书本阅读、培训等学习方式,认知盈余共享的虚拟社区能帮助用户建立全新的专业信任关系[16],让教师消除对共享对象的防备与隔阂。在信任关系下,共享与分享的认知盈余糅合了教师教学实践的感悟、信念、情绪,是“活”的知识,“有温度”的知识,能夠打通教师间情感交流的渠道。在情感的驱动下,教师学习会有奉献精神和向心力,人际关系、团队协作将更加融洽。而且,技术已经实现了认知盈余以空前的速度被人们分享和使用,教师的认知盈余早已打破了共同体的边界,边界隐含着学习资源,含有丰富的认知盈余。国内关于教师跨界学习的研究虽然不多,但这将是未来教师学习的一大趋向。教师的认知盈余横跨各个知识与学科领域,甚至其他职业也有值得去跨界学习的认知盈余,极大地扩展了教师学习的宽度与广度。

(四)学习成果的升华:推动教师专业知识再造

认知盈余在网络世界里被不断共享和分享,历经争论和澄明,甚至经受质疑和检验,最终可以升华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动力。认知盈余利用一系列知识转化与再创造实现了这一过程。教师共享和分享认知盈余的价值不仅在于一个人拥有两个或多个人的知识,更大的价值在于共享和分享过程中,教师间思维碰撞之后对知识的转化与再创造,有助于教师达到学习的高境界即创造新知。因此,把认知盈余当作简单的知识交换或消费都是对它价值的窄化,开发“时间盈余”创造出新的知识才是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更高追求。数字时代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复杂主体,受到环境影响的思想更加成熟化和多元化,他们熟练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自由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与信息,所涉猎的知识领域之广,学习速度之快都远超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教师的知识权威面临被颠覆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同行或各个知识与学科领域知识贡献者优质的认知盈余,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手段,把知识创造作为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师培训、研修和学习在不对等的关系下很难对知识进行质疑和反思,知识再创造的空间也极为有限。相反,在认知盈余的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凭借平等的身份进行共享和分享,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的表达与交互能够不断激起教师的共鸣和讨论,不同参与者的认知盈余在交流碰撞中被不断锤炼锻打。同时,线上认知盈余的学习成果会不断在线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应用和检验,从而更会引起教师参与者的反思与重构,由此推动学习成果升华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再造。专业知识的再造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它会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教师认知盈余的样态、体量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正是这样一个动态连续的知识再造过程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认知盈余的利用:教师碎片化学习的整合

认知盈余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构建中的作用已经显现,它在专业领域学习中的变革之力已开始发挥作用。然而,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教师的学习极具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系统性,要真正发挥好认知盈余促进教师学习变革的作用,必须在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中科学构建数字时代的教师学习系统,在促进教师认知盈余形成共享和分享、改进基于认知盈余的教师学习方法以及优化技术平台提升教师的学习体验等方面加强创新。

(一)促进教师认知盈余形成共享和分享

教师个人在实践中习得与积累的认知盈余是确保自己专业地位的重要因素,然而个体的认知盈余积累非常有限,高层次的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必须借助于整个教师群体认知盈余的发展。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因为绩效、职称晋升的压力导致教师竞争非常激烈,同业者之间必然存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技术壁垒。由于损失厌恶效应和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复杂人”的教师在分享有助于专业发展的认知盈余时可能有所保留,不愿意贡献自己的认知盈余而削弱比较优势。事实上,在更长周期和更大范围内,基于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教师合作能够实现教师群体的帕累托改进,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氛围引导促进教师合作。

第一,把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纳入教师评价体系。认知盈余的积累是过程性和生成性的,因此对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评价便是一种过程性和生成性的评价,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难点。对于资深教师、优秀教师而言,能够把经过检验有效的教育教学认知盈余共享出来,让更多同业者和学习者分享,可以判断和评价其在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后的持续发展与贡献。新入职教师学习和吸收前辈群体中的优秀经验,加快适应教学实践,可以判断和评价其专业发展的阶段、层次和效率。第二,建立教师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学分银行。为了促进不同领域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可以建立以学分为核心的成果认证和交换制度,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技术新进展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供了认证渠道。在学分银行体系中,教师的学习将实现可认证、可检测和可监督,其记录结果更可以作为指标接入教师晋职、晋级、先进优秀评比体系之中。第三,建立教师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的激励反馈机制,注重引导共享和分享行为。制度激励应当让教师作为参与者的内在动机得到回报,进而引导教师共享和分享认知盈余的持续行为。激励反馈机制应当通过群体声望、社区嘉奖、增强影响力等形式满足教师在职业理想、专业和社会地位等自我实现方面的内在需求,激发教师持续共享和分享的热情,扩大教师认知盈余共享的参与度。其中,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教师学习的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是重要举措。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大众传播中知识付费的成功无疑创造了认知盈余在商业领域的奇迹。教师的学习异于大众传播和通识学习,教师专业的认知盈余也不可能像知识付费活动一样借助于价格机制实现共享和分享。但是,仍然可以借鉴知识付费的原理建立适于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知识共享和分享机制,包括确定类似于一般等价物的共享和分享交换介质,确定共享和分享活动原则与程序,建立共享和分享的记录与认证,保护原创性认知盈余等。

(二)改进基于认知盈余的教师学习方法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利用为认知盈余提供孵化环境,同时也创生了大量基于认知盈余产出和利用的新学习方法,如新型的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泛在学习和移动学习等。面向数字时代的教师,需要持续更新自我的认知体系和知识网络,加快改进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果。基于认知盈余的视角,教师可以并且应当借鉴新方法改进教师学习,破解碎片化造成的学习困顿。

第一,鼓励与引导教师个性化学习。进入数字时代后,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日趋进步,通过对在线学习数据的贮存、选取、运算处理等一系列过程,就可以为学习者量身定制符合其特点及发展需求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指导。数字时代快速更迭的知识体系也要求人实现个性化发展。由此,人们突破体制化学校学习而转向适应性、个性化、按需式的非正式学习,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在个性化学习视角下,教师要树立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综合考量与分析决定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各个因素,及时反思与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合理安排并有效学习分享与共享的认知盈余。第二,使深度学习成为教师学习的动力来源。互联网设备基于对个人信息终端设备的灵活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同时也丰富了用户本身在信息获取与使用中的角色[17],为深度学习提供技术支撑。以深度学习作为动力来源,教师认知盈余共享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得到最大化利用,促进专业知识的再造和创新。第三,推动教师树立泛在学习理念。泛在学习依托不断更新的互联网和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校园壁垒,重置了学习的时空结构,使得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兴趣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基于认知盈余的学习和其他使用泛在学习工具进行的学习一起构成了泛在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倡导“人人、处处、时时皆可学”的平等、持续学习精神。吸纳泛在学习理念优化教师基于认知盈余的学习,可以有效变革教师的学习范式,提高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结合实际教育工作实现灵活化、终身化学习。第四,为移动学习提供服务与支撑。智能手机、便携式手提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的出现让学习不再受物理条件的束缚,学习者步入移动学习时代。提升教师移动学习的效果必须建立快速、简捷、有效的资源系统,即是要建立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教师认知盈余资源系统。现有的教师学习资源本身还停留在传统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架构中,它们多是提供机械和固定的访问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认知盈余积累和传播的方式背道而驰。因此,应当建立一个自由度更高、资源更丰富和使用更加便捷的教师认知盈余资源系统支撑移动学习,这个系统通过共享和分享提供去中心化的验证和分布式的存储方式,教师的移动学习更加灵活和自由,资源也更加扩展,可接受度也更高。

(三)优化技术平台提升教师的学习体验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给教师认知盈余共享和分享搭建了便捷平台,依托现有的微信公众号、学习类APP应用程序能够为教师学习开辟新天地。这些互联网学习平台注重个人知识的汇聚以及传播,结合移动APP、线下交流活动等多终端学习与交流服务,具有推送阅读、关注收藏、答疑、点评、投票等学习和社交功能,并且与微信、微博等其他热点社交平台对接[18]。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社区与各行各业的精英和专业人士进行信息互动、经验交流和新知探索,形成一个泛在学习网络。但是,针对教师专业学习的平台有限,很多公众号和APP掺杂大量的无效和干扰信息,其内部架构和运行模式对教师专业学习的支撑力度和体验效果差强人意。因此,除了采取持续激励的方法增强教师学习的连续性,另外一个有效途径在于通过不断吸收析出的新技术结晶,打造一个基于认知盈余的适合教师学习的全新技术平台。搭建教师认知盈余的技术平台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用户分析。针对教师和教师职业的特点,技术平台的构架必须充分分析教师专业领域认知盈余分享的用户特点、结构和需求,既要着眼于现代网络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的全领域、全周期发展,也要关注不同的教师群体和个体在学习上的阶段、类型、学科等差异。第二,在功能完善上要加强逻辑界定和厘清,在表现架构、功能类型、交互架构、应用风格、界面人性化等方面体现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契合教师学习的要求。第三,提升可视化内容比重,体现教师专业认知盈余和教师学习之间的情境性、关联性和一致性,在技术平台运行中注重用辨识替代记忆,依托新技术提升认知盈余的情景特质和再现能力。第四,在技术平台包括APP应用程序、社区等的运行初期,可以通过筛选服务提供者来保证服务质量,比如早期采用邀请注册制,邀请一线名师和理论专家成为第一批“种子用户”,提升吸引力。第五,优化认知盈余内容。“内容为王”是数字时代知识产品的生存之道。随着参与者和服务提供者数量的增加,网络上集聚的教师认知盈余将呈现良莠混杂的状况,优质资源所占的比重可能会降低。如果此时不加以控制,则会出现“劣幣驱逐良币”的现象,整个认知盈余资源的品质和认可度将逐步下降。基于认知盈余设计的教师学习平台其根本在于高品质的学习资源,而这需要加强管控与质量监测,时刻关注教师参与者的体验与状态,及时筛除经反馈后无意义或产生负面影响的认知盈余,保证教师学习社区认知盈余供给的质量,为教师学习提供持续不断的优质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舍基.胡泳译.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野.数字出版产业“认知盈余”的知识变现探究——以“知乎”社区为例[J].视听,2018,(1):183-184.

[3] 汪建基,马永强等.碎片化知识处理与网络化人工智能[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7,47(2):171-192.

[4] 孟建,孙祥飞.数字知识传播:创造、生产、消费、边界——关于互联网时代认知盈余与知识变现问题的学术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7,(5):21-24.

[5] 季芬.认知盈余时代社交问答网站知识分享研究[J].中国出版,2016, (16):22-26.

[6] 王承博,李小平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0):26-30.

[7] 余宏亮.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与课程更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7, 37(2):16-23+60.

[8] 滕沐颖,赵云泽.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社区“认知盈余”实现过程研究[J].新闻大学,2017(3):79-87+150.

[9] 常海洋,杜静.新时代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的理性审思[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2(6):130-136.

[10] Pal A,Harper F M,et al.Exploring Question Selection Bias to Identify Experts and Potential Experts in Community Question Answering [J].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12,30(2):1-28.

[11] Collinson V.,Cook T F.I Don’t have Enough Time:Teachers’Interpretations of Time as a Key to Learning and School Change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i-ministration,2001,39(3):266-281.

[12] 曾群芳,杨刚等.基于网络的教师非正式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18-124.

[13] 潘丽芳.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环境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 (10):115-120.

[14] Akkerman,Floorr S,et al.Re-theorising the Student Dialogically Across and Between Boundaries of Multiple Communities [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3,39(1):60-72.

[15] Levine T H.Tools for the Study and Design of Collaborative Teacher Learning:The Affordances of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Teacher Community and Activity Theory [J].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2010,37(1):109-130.

[16] Sledgianowski D.and S.Kulviwat.Using social network sites:The effects of playfulness,critical mass and trust in a hedonic contexts [J].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9,49(4):74-83.

[17] 李盧一,郑燕林.美国中小学“自带设备”(BYOD)行动及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6):71-76.

[18] 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0-57.

作者简介:

田晓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

牛睿: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Teachers’ Fragmented Learning in the Digital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urplus

Tian Xiaowei1,2, Niu Rui3

(1.Center for Studi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2.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3.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Hubei)

责任编辑:邢西深

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C程序设计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由于C语言牵涉到的概念比较复杂, 规则繁多, 使用灵活, 容易出错, 不少初学者感到学习困难, 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对C语言认识不足,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目的不明确, 部分学生存在“听得懂, 编不出”现象, 导致对该课失去信心。 (2) 实验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现有教材和资料有待完善, 其中上机实验大多立足于C语言本身的一些语言规则, 和实际开发脱节, 比较死板、枯燥, 很难培养上机兴趣, 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2]。 (3) 实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实验课上, 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尝试的机会, 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创新思维的训练无从谈起。 (4) 实验考核方面缺乏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实验成绩的考核标准不统一、不全面、不客观, 这样导致学生轻视实验教学, 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

2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

实验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的求解进行分析、设计,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综合能力, 笔者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 结合我院信系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的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2.1 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3]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院课程设置,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目前还不够 (实验18学时理论54学时) 。因此,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建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上机实践, 通过上机调试程序提高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实验教学的质量, 整体教学质量也无从谈起, 因此, 必须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2 改进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 将实验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基础实验, 又称为验证/设计型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训练, 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 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编程练习, 使学生经历“模仿、改写、编写”的过程, 逐步训练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综合实验, 其目的是针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训练, 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 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实验中的题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教师在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程序。

2.3 重视实验教学过程[4]

将实验教学过程划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 明确每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以及应达到的目标。实验前:应该从知识上为编程做准备, 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单项练习题, 让学生从基本概念方面进行训练, 发现并纠正自己在概念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实验中:教师应注意激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会学生排查错误的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编程技巧, 从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实验过程中遇到普遍遇到的问题, 可以随时作简短的统一讲解、提示, 与课堂上单向地向学生讲授枯燥的语法、抽象的原理相比, 这样可即学即用, 立竿见影。实验后:学生完成实验后, 认真要整理实验报告, 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编程经验, 教师要注意总体上把握学生的实验情况, 并适时引导学生对实验题目进行拓展,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 使他们探索性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2.4 注重实验兴趣小组的作用

开课前, 对选修该课的所有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摸底, 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情况, 根据不同层次分组, 不同组安排不同的实验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 分设不同的题目, 学生在完成必做题目以后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 从中选择某些选做题目来实验, 这样做可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实现了学生互帮互助。当然, 这种区别对待不同兴趣小组的方式, 并非一味强调特性而忽略共性, 各个兴趣小组还是有一些基础的、共同的题目。

2.5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 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 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 求知欲望增强, 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6 改变实验课核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 笔者发现实验课程的考核若以实验结果正确度和实验报告为准, 并不能测出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反, 这有可能助长拷贝别人的结果等虚假行为, 考核应注重学习态度、实验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等多种因素在成绩评定中的影响, 综合各种因素共同决定学生的实验课成绩。

3 结语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研究非常必要。笔者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几届学生观察发现, 学生更容易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学好C程序设计, 实验教学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C语言,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世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福建电脑, 2007, 5:207.

[2] 万其中, 李文生.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4) :103~105.

[3] 寻亚利.计算机实验教学新论[J].科技信息, 2007 (33) :183.

[4] 刘梅彦.“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136.

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关于数据大屏可视化的设计流程与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

3、《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教学设计

4、基于大数据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5、大数据下的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考

6、基于成果导向的大数据专业建设及面向数据生命周期的课程体系设计

7、试析大数据视角下的工业设计及其应用价值

8、面向大学英语教学的大数据平台理论框架设计

9、利用翻转课堂将大数据引入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10、一个医疗科研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1、以大数据思维推动平面设计的创新发展

12、大型应用项目中数据库设计模式的探研

13、烟叶生产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

14、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大数据课程体系设计探索

15、基于大数据决策分析需求的图书馆大数据清洗系统设计

16、“大数据”激发设计新魔力

17、大数据背景下APP设计理念探析

18、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大数据下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视化分析

20、基于城市视频大数据的社会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设计

21、面向中小学的低成本低功耗大数据存储设计

22、面向精准教学的教育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设计

23、试论大数据时代电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

24、高校数字化校园大数据平台设计研究

25、大数据时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究

26、大数据背景下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

27、基于ARCSDE的城市大比例尺空间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28、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GIS建库中数据模型设计的问题探讨

29、大数据在信息系统设计与推广中的思考

30、大数据时代下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

31、大数据环境下化工设计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32、面向IDC互联网行为分析的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应用

33、安防视频监控联网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设计

34、指尖上的医疗信息大数据库平台设计

35、疫情传播大数据分析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6、基于大数据的民政业务数据海平台规划与设计

37、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大数据杀熟比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8、基于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39、浅析大数据时代工业设计新模式

40、我院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大学生义工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分析

42、浅谈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通识选修课《大数据概论》的课程设计和教改思路

43、大额保险大数据智能反欺诈系统设计

44、“易农宝”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5、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大数据挖掘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46、拥抱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中心高速互连设计与测试应对之策

47、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创建

48、基于电力系统大数据治理的软件数据平台设计与研究

49、大数据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非遗”走进美术设计课堂渗透工匠精神的实践研究

3、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

4、论前期美术设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5、“低段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提高学生沟通素养策略”的研究报告

6、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视觉传达

7、浅析中职美术设计的教学改革

8、谈少儿图书的美术设计

9、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0、民族色彩在小学美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11、数字媒体技术在舞台美术设计的应用分析

12、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艺术

13、现代建筑设计构想中工艺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

14、小学美术设计教学中民族色彩的应用价值及策略分析

15、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形象设计中的舞台妆设计艺术研究

16、“纹”以载道:中式传统纹样元素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7、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与装置艺术

18、关于手机游戏特效美术设计研究

19、试析高校美术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培育

20、浅析中职服装美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1、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发展研究

22、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路径研究

23、“教赛融合”美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探讨

24、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程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素养的方法探究

25、高职美术设计教学中渗透双创教育的探究

26、艺术创想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7、建筑美术设计的关系要点分析

28、关于初中美术设计软件教学的探索

29、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运用研究

30、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31、浅析传统图案运用如何适应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与变革

32、浅谈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美术设计

33、论舞台美术设计联想空间表现力

34、激发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探讨

35、对中职院校美术设计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36、建筑美术设计创新应用分析

37、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

38、文化育人在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39、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创业模式研究

40、现代建筑设计中美术设计的思想创新

41、论现代美术设计中中国元素的渗透

42、五年制高职美术设计明暗素描课程改革思考

43、闽南传统文化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44、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探索

45、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的运用

46、建筑美术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7、平面构成在游戏美术设计中的美术表现研究

48、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游戏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49、案例教学法在服装美术设计课中应用分析

信管专业设计类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CAK0830数控排刀车床设计

3、基于数控技术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4、活塞杆销孔数控车夹具的设计

5、基于第二代Vicor模块的开关电源数控调压设计

6、关于机床数控化改造机电设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7、柱面凸轮的三维设计及数控加工

8、基于WinCE操作系统的通用USB数控键盘设计  

9、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

10、数控车床模块化设计的应用及其探讨

11、便捷式数控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12、基于逆向工程对电动剃须刀的设计与数控加工

13、数控机床结构设计与优化分析

14、初探数控机床的关键设计技术与改造方法

15、基于人机工程的数控机床造型设计研究

16、浅析如何设计中职数控专业的信息化教学

17、基于MK2数控车床设计(电气设计)

18、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加工

19、低碳经济背景下技工院校数控实训方案设计

20、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试验技术

21、C616车床数控改造设计

22、基于视觉意象的数控车床外观造型设计分析

23、基于数控技术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分析

24、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分析

25、基于SINUMERIK 808D数控系统的经济型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26、一种新型数控调光开关的设计与实现

27、FDM频分复用数控系统设计要点研究

28、数控机床热设计技术分析

29、经济型数控机床的设计

30、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数控电流源设计

31、基于数控仿真软件探讨数控在零件机械加工的设计

32、秦川立式加工中心VMC01250数控改造设计

33、浅谈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

34、数控镗铣床改造设计的技术分析

35、基于FPGA的通用数控分频器的设计与实现

36、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

37、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8、数字化技术在数控机床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39、高铁列车制动缸安装座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40、机床数控部分硬件设计

41、数控电子锯锯车的设计

42、浅谈经济型数控车床防护设计

43、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确定

44、基于数控仿真软件的数控车零件机械加工设计

45、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数控教学设计与实施

46、基于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47、柱塞泵加工工序集中工装设计及数控程序编写

48、基于PLC的数控钻床控制器设计研究

49、基于PLC的车床数控化设计

上一篇:100年伟大成就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如何查询本科论文题目范文